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我为书狂 > 全文阅读
重生之我为书狂txt下载

    申明一下,这是防/盗章节,大家若看到这几个字先别订阅,等20分钟作者后台修改之后再订阅。∽↗,

    大家要看书,请到起点,或者下载起点客户端软件。

    若是看不到章节的,请加本书抠抠群:312101252(三一二一零一二五二)将会告诉你原因。

    请等作者更新章节20分之后,再选择订阅,则不会出错。

    若自动订阅与订阅了错版的用户,可通过以下两个办法解决。

    解决办法一:20分钟之后删除我为书狂,重新加入到书架,就可以看到正确内容。

    解决办法二:20分钟之后点击目录页,长按最新章节标题缓存就可以继续看了。

    兄弟们,今天晚上正式开启防/盗。很抱歉,不是小白想防/盗。小白也理解大家看盗,但小白要吃饭,小白要养家。文娱类型只是小众类型,没有什么渠道,也没有什么版权,一切只能靠订阅养活。没有大家的订阅,没有大家看正版的支持,小白只能饿着肚子。

    不用说盗/版可以提高作品知名度,真的,真的,这一切都没用。

    小白职业写作写了六年,盗版不知道害了小白多少次。

    这一章的内容是错版,不是真正的章节。小白会在稍晚一些的时候将最新章节修改,大家如果在看到错版的时候,只要稍等20分钟时间就可以看到正确的内容。另外,如果是自动订阅了小白章节的朋友,若是发现一段时间还是显示的是错版。那么可以在书架内删除我为书狂。同时。再将我为书狂添加到书架,就可以看到正确的章节了。

    对于qq书城订阅了的用户,因为我为书狂是首发于起点,与qq书城数据不同步,这边修改了之后,qq书城无法进行修改。所以,如果是qq书城或者其他看正版的用户,请您到起点进行阅读。或者下载起点app客户端订阅小白的作品。

    很抱歉做出这个决定,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支持一下正版,支持一下小白。

    码字不易,生活不易。

    请各位原谅小白的无奈之举。

    =====

    下面的内容是错的,大家不用看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一千多余字的背影,就此结束。

    待青年报将背影刊登出去之时,几乎是整个文坛,都已震动。

    震动的不仅是那些此前与秋水展开文战的,震动的,几乎是华国整个文坛的文人。

    还有哪一篇散文能如此篇文章写得经典。

    还有哪一篇写父亲的散文,能有这一篇背影写得感人。

    几乎是看过背影一文的读者,都被这一篇文章所打动,甚至是泪流满面。

    留在他们印像中的,是那一句自己实在是太聪明了。

    留在他们记忆深处的,是父亲给儿子买橘子时爬过铁路。

    留在他们内心,触到他们心弦的,是渐渐忘了自己儿子多般不好的甚是想念。

    还有,那有一些微胖,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

    背影一出,当天不知道读哭了多少读者。

    背影一出,不知道当天有多少读者回家探望了自己的父亲。

    背影一出,彻底的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一篇谁也抹不去的经典。

    随之而后,就是整个媒体报刊无数评论《背影》的文章。

    星火杂志评价:“背影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它之爆发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并不是凭藉了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瞻的文字,而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爆发出极大的感动力。”

    新世纪报评论:“什么才是平淡当中见神奇,读过背影之后你就知道。”

    南方时报则评论:“此前有学者逼秋水先生写一篇经典的散文出来,估计是打着哪怕秋水先生写的文章再经典,他们也不会承认。但现在,不得不说,有的时候,经典的文章哪怕你不想承认,你都别无选择。这一场论战,谁胜谁负,一眼便知。”

    当然,此前一直批评过秋水的形散神聚文艺报,这时也很快的进行了表态,“真理真说越明,看来,在华国诸多学者文士的探讨之下,散文的确是找到了一条最新的出路。形散神聚才是散文最为重要的理论支持,而秋水先生写的背影又堪称形散神聚最好的代表作品。我们认为,此次文坛有关于散文的争论,可以画上一个句号。”

    光辉日报自然也不闲着,这一些媒体报刊,当争论没出结果之时,他们有自己的支持对像。但当争论有了结果之后,那就摆出一幅客观公众的姿态,一点也没有因为此前自己攻击过秋水而脸红。对于背影,光辉日报则是全面分析了背影这一篇文章的独到之处。

    “一般写人物,较多地从正面着笔,或写面部肖像,或写姿态、服饰。正面写当然有其好处,然只从一个角度写多了,也会让人感到呆板乏味。知名作家“肖青”给作者的信中告诫说:“你忙着描写人物的脸……这又是老一套,这样的描写是可以省掉的。

    背影则另辟蹊径,从背影着手写人物。

    从古至今,写人物从背影这个角度着墨,为数很少,然而,“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秋水先生知难而上,选择背影这个新颖独特的角度,这是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独特发现,也是表现事物的一种艺术创造,显露了作者不随人后、敢于创新的艺术才华。相信这一篇背影之后,将来凡是提到背影这两个字,都将会令无数人为之沉思。

    此外,华国著名评论家沈君儒也因为这一篇背影,第一个主动见报于媒体向秋水表示道歉。沈君儒在媒体上表示,“背影一文给予了形散神聚最好的诠释,我为我此前的利益之争向秋水先生道歉。”

    而除了这一些媒体的评价之外,无数读者的评价,读后感,亦如潮水般的涌来。

    “我也是20岁的学生,我从来没有看过父亲的背影,哪怕看过了,也从来没有在意。但今天,看了秋水先生这一篇背影之后,我才发现,我这几十年来,却是如此的没有关心过自己的父亲。谢谢你秋水先生,是您这一篇背影,让我懂得了珍惜。”(未完待续。)

    readx();    “凡尘大大,恭喜你的小红帽成功晋级。”

    TT信息上,陆青向黄一凡恭喜说道。

    “谢谢。”

    “没想到,凡尘大大你除了散文写得好,连童话也写得这么好呀。要不以后出版一本童话好了,我觉得,如果能保持小红帽的水准,以后在你的头衔之上,还得安一个童话大王的称号。”

    “是嘛。不过,我觉得童话大王这个称号不好。”

    “为什么,感觉很好呀。”

    “因为,很多人叫童话大王了。”

    “泪流满面,凡尘大大,看你说这话的意思,你是要将那些童话大王踩在脚下的节奏呀。”

    “呵呵,这个以后再说吧,还是先拿下这100万积分再说。”

    “嗯嗯。不过,凡尘大大,我得提前跟你说一下后面的比赛。”

    “怎么,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吗?”

    “问题倒是没有,不过,总赛不比分赛。分赛是在我们西江省内,我们西江省作家协会还可以控制,但总赛是全国,完全是华国作协负责,我们西江省作协一点办法也没有。当然,这不是最为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总赛是面向全国性的,他的竞争激烈程度完全超过了分赛。”

    “这个我知道。”

    “凡尘大大,我还没说完。我知道你很厉害,但是,总赛有的时候拼的不只是实力。”

    “你说的是有人会用盘外招?”

    “凡尘大大,你简直是太聪明了。是的,按以往的经验来看,肯定会有人使用盘外招。像有一些人实力可能一般,但他也许会借助更强实力的帮忙。还有的,也会借助媒体的势力。甚至,有的直接在写文之前,先到媒体上面打一下广告。不过,虽然这看起来有一些不公平,但这并没有违规。而且。影响力也是属于综合实力的一种。所以……凡尘大大,你要特别当心。”

    “谢谢陆青,我懂了。”

    点了点头,黄一凡明白过来。

    “对了。凡尘大大,按规则,从分赛晋级之后,你仍需再写一篇童话故事。”

    “已经写好了。”

    “这么快。”

    “脑子里太多想法,闲着无聊的时候就写了不少。现在完全不用想,直接拿出来就好了。”

    “很期待,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这是一个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赛跑的故事。”

    “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赛跑?”

    “是呀,你觉得,是兔子能赢还是乌龟能赢?”

    “当然是兔子啦。”

    “可万一那只兔子在中途睡觉了呢?”

    没错,黄一凡的第二部童话,就是龟兔赛跑。

    龟兔赛跑即可以说是童话,也可以说是寓言。

    当然,他同样很有趣,也赋有很深的哲理。

    之所以选择这一篇。其实也是受了小红帽的启发。

    要先让那些儿童喜欢,首先得让那些儿童家长喜欢。

    只有儿童家长喜欢了这样的童话,他们才会讲给自己的小孩听。

    如果不然,你的童话哪怕写得再好,孩子家长不喜欢,暂时这个奖你也得不到的。

    也因此,像那些比较奇妙,哪怕就是黄一凡认为都很经典的童话,如小王子,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白雪公主……等等,暂时都不能选。因为,这一些在教育意义上来说。的确是稍弱了一些。或者说,这种教育更为的高级,不能让儿童一下子就能接受。

    ……

    燕京某公寓,一老一少正在交谈。

    小的是燕京童话新秀宫俊良,老的则是华国童话大王郑洁。

    “郑老师,谢谢你能在媒体面前推荐我的作品。”

    “小良。我只是提了一下,倒是没有帮助到你什么。”

    “郑老师太谦虚了,您可是我们华国著名的童话大王,哪怕你只是提了一句,也是对我的莫大提携。”

    “小良,你就会拍马屁。不过,这一次华国的童话大赛竞争比较激烈,你可不要掉以轻心。”

    “知道的,郑老师。不过,这一次儿童大赛我也看了,虽说竞争比较激烈,但实力相对平均,都是5星作家,5星作家里面,只有少部分人是写童话,以往届来看,都是儿童作品夺得冠军。本来我是对西江赛区的那位关山比较看重,只是谁也没想到,他居然没晋级。”

    “所以,连关山都没有晋级,你更应该当心了。”

    “郑老师,您的意思是?”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一位作者。”

    “谁呀?”

    “秋水。”

    “这个,郑老师,这人很厉害吗?”

    “你没听过他的名字?”

    “没有。”

    “唉,居然没听过。”

    郑洁叹了一口气,但还是说道,“这位笔名秋水的作者很有学识,虽然我不认识他,但从他此前写的作品来看,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一位作者。他的大学之道,背影,写的都很经典。”

    “郑老师,我知道你说的是谁了,原来是写背影的那位,我也看过他的作品。”

    “嗯,所以说你得提防这个人。还有一个你要注意的是,很巧合的是,秋水也是在西江赛区。我不知道,那个关山被淘汰是否与秋水有关。”

    “这个,郑老师,不太可能吧。晋级名额每个分赛有5个,哪怕秋水再厉害,最多是自己晋级,哪里还能将别人也赶下前五。”

    “这也是我一直没有想明白的事,总之,这个人你绝对要当心。还有,你回去之后最好研究一下他之前写的童话,我看了一下,感觉非常不错。”

    “嗯,郑老师,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

    使盘外招的,不只宫俊良一个。

    对于这一次大赛,几乎一些有实力,有资源,有背景的作者,都在这一刻出洞。

    “林越,你晋级之后的第一个对手,将是西江赛区的秋水。这人虽然在儿童文学这一块没有什么名气,但在散文,学术方面,却是一等一的大家,不知道你有没有把握。”

    “没有。”

    “啊,林越,你这么坦白,那怎么办,投降吗?”

    “若是投降,我就不参加这一次大赛了。”

    “难道你有什么办法吗?”

    “你说,文人最喜欢的是什么。”

    “名与利。”

    “那好,他要名,我们就给他名,他要利,我们就给他利。你说,让他退出比赛怎样?”

    “哈哈,好主意。”

    ====

    PS:抱歉,今天停电了,这一章来得稍晚一些。(未完待续。)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漂亮……”

    拿着吉他,黄一凡唱起了一首著名的民谣情歌,小芳。

    前世不记得小芳是什么时候流行,但知道他的时候,这一首歌已经流行了整个中国。

    以前黄一凡一直不明白这一首歌为什么可以这么火。

    因为那时黄一凡感觉这首歌有些土。

    只是,来到这个世界之后,黄一凡却越来越为的发现,这一首歌的独特味道。

    “黄先生。”

    一曲唱完,这时,边上却是走来了一人。

    “刘丝语?”

    黄一凡有些奇怪,“你不是去香江了吗?”

    “嗯。”

    刘丝语点点头,“是的。这一次是特地回来感谢你的。”

    “噢,你说的是那首多少柔情多少梦。”

    “嗯。”

    刘丝语再次点点头,“因为这一首歌,我圆了出一张专辑的梦,我也从原来的被公司放弃,变成了公司的重点推广歌手。同时,也因为这一首歌,让我真正的明白了我其实是一个歌手。目前,这一首歌已经登上了香江新歌榜前三名,这一切都是我此前从来没有想过的。所以,我特地回来就是为了感谢你,想对你说一声,谢谢。”

    “不客气。”

    黄一凡心里一暖。

    其实对于刘丝语,黄一凡并没有真正相帮,他帮刘丝语也是有自己的目的。他也没有想过,在帮了刘丝语之后,刘丝语能对自己有什么回报。黄一凡也没有想到,当刘丝语稍微取得了一些成就的时候,她居然第一个回来的就是感谢自己。

    这倒是让黄一凡稍稍有一些意外。也让黄一凡小小的对刘丝语点了点头。

    虽然自己与刘丝语没有太多的关系,只是因为黄老师介绍,但刘丝语的品质至少不错。

    “这是公司提前给我预支的10万元工资。我知道,相比起你这一首歌。未来我可能会因此获得更大的收获,但现在这是我的全部资产。我不知道怎么样像您表示感谢,所以,我希望你能收下我这点心意。”

    一边说,刘丝语从包里拿出一个袋子。

    “10万块10首歌,还算不错的价格。行,这钱我收了。”

    没有拒绝,反而对刘丝语又是高看了一眼。

    “好了。我要回去了。”

    收起吉他,黄一凡准备回家。

    不过,在转身之时,黄一凡却说道,“我相信,以你对音乐上的坚持,以及我给你写的歌,你能在香江歌坛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不过,如果未来碰到什么困难,可以找我。我如果可以帮上的。倒可以帮你一个小忙。不过,我只帮一次,帮了就不会再帮。以后想找我的时候。最好想清楚一些。”

    被刘丝语的品德打动,黄一凡向她给出了自己的一个承诺。

    不过,到底是两人本来没有任何的关系,黄一凡也不可能对她有太多的关照。

    有的时候,每个人的路,必需自己走。

    “好了,再见了,祝你成功。”

    “谢谢。”

    看着黄一凡离去的背影,刘丝语再次感谢道。

    只是。谢过之后,刘丝语却是叹了一句。“为什么像这样的天才,却与自己没有缘份呢?”

    不过。稍后刘丝语却是暗骂了自己一句。

    刘丝语呀刘丝语,人要知足。

    你已经得到了你以前梦想中的一切。

    更何况,黄先生最后那个忙,恐怕千金也买不到,又多奢求什么呢?

    ……

    “看来,前世的音乐在这个世界,照样可以开花结果。”

    多少柔情多少梦的实验成功,让黄一凡心情大好。

    既然如此,那么,是时候将前世那一些经典名曲搬到这个时代了。

    当然了,不是粤语歌曲。

    回到家,黄一凡第一时间就打开电脑,然后下载了一个视频直播的软件——妙妙。

    妙妙与前世的yy,斗鱼这一些差不多,是集音乐,游戏,说唱,相声,搞怪……为一体的视频直播软件。基本上,在这个软件上什么样的直播都有。别说是游戏音乐了,甚至有人直播吃饭,直播睡觉。当然,还有直播脱衣服的。

    不过,黄一凡下载这个软件,当然不是去看什么脱衣服呀,什么别人睡觉之类。

    他是准备做直播。

    是的,中午刘丝语回来之后,黄一凡已经迫不急待的想要唱歌了。

    他想将前世一系列一系列的经典唱出。

    当然,黄一凡说过自己不想当歌手,他只喜欢背后装下逼。

    而妙妙直播唱歌,倒是很符合黄一凡的个性。

    而且,互联网发展这么快,倒是可以非常快速的将歌曲传播出去。

    快速安装妙妙,黄一凡申请了一个帐号,然后成功登陆。

    不过,登陆之后,黄一凡并没有这么快唱歌。

    显然,如果没有人来听歌,哪怕你唱的歌再好听,也传播不出去。

    要想你唱的歌有人听,那么,你必需先与一家直播唱歌频道签约。

    只可惜,当黄一凡试着与排名在前几的音乐直播频道签约时,对方的负责人要么就说歌手满员,要么就说男性不太适合做歌曲直播。

    这让黄一凡有些吐槽,尼妹,唱歌就是卖肉吗,还男性不太适合做直播。

    无奈,最后只好与一家人气并不怎么样的小频道签了约。

    一切搞定,黄一凡出了一趟门,他准备购买一些稍微专业的音响设备。

    毕竟唱歌嘛,不追求最顶级,但至少要比大路货的音响设备好一些。

    匆匆忙,又是大翻采购一通。

    直到晚上,这才全部搞定。

    黄一凡稍微洗漱了一下,然后,躺在床上,思索着未来怎么样客串这一条唱歌路子。

    其实,黄一凡原本可以直接有内地唱片公司签约的。

    凭着他的嗓音,凭着他脑海里一系列的经典歌曲,想不红都难。

    不过,他对于这种抛头露面直接在大庭广众下唱歌的方式不太喜欢。

    再者,未来他的事情多着呢,哪能被小小的唱歌绑住。

    看来,还是网上唱歌好呀。

    即不要抛头露面,又可以过一把唱歌的瘾,而且还能将脑海里的经典音乐传播出去。

    另外,如果稍微火了一把,也能财源广进,一举三得。

    想着想着,黄一凡不由得大笑着睡去。

    他为自己想到的另一条装逼路子感到极为的开心。

    哈哈哈,华国乐坛,我黄一凡来了。

    ===

    ps:今天停了很久的电,这一章也较少,不过,另外两章也不会少。就是会稍微晚一些,跟大家说声抱歉。另外,月票又要爆菊花啦。兄弟们,就为这一章小白写得如此欢乐的剧情,也得给一张月票撒。(未完待续。)

    申明一下,这是防/盗章节,大家若看到这几个字先别订阅,等20分钟作者后台修改之后再订阅。︾,

    大家要看书,请到起点,或者下载起点客户端软件。

    若是看不到章节的,请加本书抠抠群:312101252(三一二一零一二五二)将会告诉你原因。

    请等作者更新章节20分之后,再选择订阅,则不会出错。

    若自动订阅与订阅了错版的用户,可通过以下两个办法解决。

    解决办法一:20分钟之后删除我为书狂,重新加入到书架,就可以看到正确内容。

    解决办法二:20分钟之后点击目录页,长按最新章节标题缓存就可以继续看了。

    兄弟们,今天晚上正式开启防/盗。很抱歉,不是小白想防/盗。小白也理解大家看盗,但小白要吃饭,小白要养家。文娱类型只是小众类型,没有什么渠道,也没有什么版权,一切只能靠订阅养活。没有大家的订阅,没有大家看正版的支持,小白只能饿着肚子。

    不用说盗/版可以提高作品知名度,真的,真的,这一切都没用。

    小白职业写作写了六年,盗版不知道害了小白多少次。

    这一章的内容是错版,不是真正的章节。小白会在稍晚一些的时候将最新章节修改,大家如果在看到错版的时候,只要稍等20分钟时间就可以看到正确的内容。另外,如果是自动订阅了小白章节的朋友,若是发现一段时间还是显示的是错版。那么可以在书架内删除我为书狂。同时。再将我为书狂添加到书架,就可以看到正确的章节了。

    对于qq书城订阅了的用户,因为我为书狂是首发于起点,与qq书城数据不同步,这边修改了之后,qq书城无法进行修改。所以,如果是qq书城或者其他看正版的用户,请您到起点进行阅读。或者下载起点app客户端订阅小白的作品。

    很抱歉做出这个决定,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支持一下正版,支持一下小白。

    码字不易,生活不易。

    请各位原谅小白的无奈之举。

    =====

    下面的内容是错的,大家不用看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一千多余字的背影,就此结束。

    待青年报将背影刊登出去之时,几乎是整个文坛,都已震动。

    震动的不仅是那些此前与秋水展开文战的,震动的,几乎是华国整个文坛的文人。

    还有哪一篇散文能如此篇文章写得经典。

    还有哪一篇写父亲的散文,能有这一篇背影写得感人。

    几乎是看过背影一文的读者,都被这一篇文章所打动,甚至是泪流满面。

    留在他们印像中的,是那一句自己实在是太聪明了。

    留在他们记忆深处的,是父亲给儿子买橘子时爬过铁路。

    留在他们内心,触到他们心弦的,是渐渐忘了自己儿子多般不好的甚是想念。

    还有,那有一些微胖,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

    背影一出,当天不知道读哭了多少读者。

    背影一出,不知道当天有多少读者回家探望了自己的父亲。

    背影一出,彻底的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一篇谁也抹不去的经典。

    随之而后,就是整个媒体报刊无数评论《背影》的文章。

    星火杂志评价:“背影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它之爆发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并不是凭藉了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瞻的文字,而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爆发出极大的感动力。”

    新世纪报评论:“什么才是平淡当中见神奇,读过背影之后你就知道。”

    南方时报则评论:“此前有学者逼秋水先生写一篇经典的散文出来,估计是打着哪怕秋水先生写的文章再经典,他们也不会承认。但现在,不得不说,有的时候,经典的文章哪怕你不想承认,你都别无选择。这一场论战,谁胜谁负,一眼便知。”

    当然,此前一直批评过秋水的形散神聚文艺报,这时也很快的进行了表态,“真理真说越明,看来,在华国诸多学者文士的探讨之下,散文的确是找到了一条最新的出路。形散神聚才是散文最为重要的理论支持,而秋水先生写的背影又堪称形散神聚最好的代表作品。我们认为,此次文坛有关于散文的争论,可以画上一个句号。”

    光辉日报自然也不闲着,这一些媒体报刊,当争论没出结果之时,他们有自己的支持对像。但当争论有了结果之后,那就摆出一幅客观公众的姿态,一点也没有因为此前自己攻击过秋水而脸红。对于背影,光辉日报则是全面分析了背影这一篇文章的独到之处。

    “一般写人物,较多地从正面着笔,或写面部肖像,或写姿态、服饰。正面写当然有其好处,然只从一个角度写多了,也会让人感到呆板乏味。知名作家“肖青”给作者的信中告诫说:“你忙着描写人物的脸……这又是老一套,这样的描写是可以省掉的。

    背影则另辟蹊径,从背影着手写人物。

    从古至今,写人物从背影这个角度着墨,为数很少,然而,“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秋水先生知难而上,选择背影这个新颖独特的角度,这是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独特发现,也是表现事物的一种艺术创造,显露了作者不随人后、敢于创新的艺术才华。相信这一篇背影之后,将来凡是提到背影这两个字,都将会令无数人为之沉思。

    此外,华国著名评论家沈君儒也因为这一篇背影,第一个主动见报于媒体向秋水表示道歉。沈君儒在媒体上表示,“背影一文给予了形散神聚最好的诠释,我为我此前的利益之争向秋水先生道歉。”

    而除了这一些媒体的评价之外,无数读者的评价,读后感,亦如潮水般的涌来。

    “我也是20岁的学生,我从来没有看过父亲的背影,哪怕看过了,也从来没有在意。但今天,看了秋水先生这一篇背影之后,我才发现,我这几十年来,却是如此的没有关心过自己的父亲。谢谢你秋水先生,是您这一篇背影,让我懂得了珍惜。”

    “秋水先生,我是一名初中的教师。以前我时常跟我的学生讲,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对于母爱,大都数学子还是能体会到的。但是,对于父爱,却很少有学子能体会。我也曾经与学生们讲过一些例子,效果都不好。但是,在读了您这篇背影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此前我举的那一些父爱例子,都是太过于幼稚了。真实的父爱,往往就是在不经意之间给予你关怀。谢谢您,您的这篇背影,我会当众向我的学生朗读。”

    “秋水先生,其实您不必难过。其实您的父亲,早已住在你的心里。不过,我们还得感谢您。是您提醒了我们父亲的爱怀,是您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才叫父爱。”

    “他终于忘切了我的不好,只是掂记着我。读到这一句时,我瞬间就已哭了。是呀,年少的自己是多么的顽劣,现在的父亲恐怕早已忘记。他最多记住的,只是想自己的儿子罢了。”

    “哭的何止这一处,看到父亲买橘子时的情形,看到父亲不时的叮嘱,看到作者那时的太聪明,我都每每想到自己。当年的自己与作者何其之像,幸好,现在明白过来并不晚。我发誓,未来我一定要好好的回报我的父亲。同时,也以背影这一篇文章记述的父亲为目标,当好一个好父亲。”

    而除了这一些媒体的评价之外,无数读者的评价,读后感,亦如潮水般的涌来。

    “我也是20岁的学生,我从来没有看过父亲的背影,哪怕看过了,也从来没有在意。但今天,看了秋水先生这一篇背影之后,我才发现,我这几十年来,却是如此的没有关心过自己的父亲。谢谢你秋水先生,是您这一篇背影,让我懂得了珍惜。”(未完待续。)

    readx();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寓言出自庄子,比喻的是见识狭窄之人。

    其实庄子里面有很多关于哲学,关于寓言的学问。

    在这里面,不只有很深的哲理性,同样,也很具有文采。

    如其中这一句,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便非常有名。

    他说的是海之大,哪怕是穷千里之远,也看不见,哪怕是千丈之高,也看不到他的深。这是形容大海的广阔无边。

    用大海与井相比,谁高谁低,一眼便知。

    小小一个罗志,就敢指点我写童话,嘿,我就让你知道什么叫做井底之蛙,让你尝尝什么才叫大海无量。

    ……

    “听说华国作协林秘书的儿子林越参加了这一次的儿童大赛。”

    五星作家“孙田”对另一位五星作家“朱康”说道。

    “嗯,是呀,估计林鸿远是想培养一下他的儿子,以后好接他的班。”

    “呵,打得一手好主意。只是他的那个儿子林越,水平很一般。”

    “那可不一平。如果说他的水平,林越的确很一般。但是,如果论他的手段,这家伙还真有一手。”

    “你这么一说,我也有些想骂这家伙了。以前总是利用作协的关系,要么给人好处,要么威胁其他作者。真的想什么时候,大家一块将这丫的给举报。”

    “算了吧,我们还是写自己的作品吧,连作协里面的大佬都都不敢动,你举报有个屁用。你看,现在林越又出手了,派了一个4星作者罗志,在文艺报上使盘外招,对准参赛的作者。”

    拿起文艺报,孙田对朱康说道。

    “我看看。”

    “朱志,这家伙,他自己也不懂童话,有什么资格说别人。”

    只是看了一眼,朱康就有些气愤。

    “这有什么,骂人都这样,有几个专家会跑去这样封杀其他作者?估计也就林越了,真不敢相信,林越这小子恐怕将整个文坛都要得罪了。”

    “唉,他得罪得起,有个便宜老爹,就是与他pk的那位作家吃亏了。”

    “是呀,被文艺报如此一说,估计是定了性,恐怕第一个回合就要被林越给pk下来。”

    “哦,对了,与林越pk的对手是谁?”

    “这个,不太清楚,报纸上不是有写吗。我看看……”

    “啊,怎么是秋水先生!”

    “我草,朱康,这下有好戏看了。”

    “什么情况?”

    “你看,这一次与林越ps的是秋水先生。”

    “天呐,秋水先生也参加了儿童大赛吗?”

    “之前我也不知道,但没想到,他居然也参加了。啧啧,这个林越,要踢到铁板上了。”

    “哈哈,我也想看这个林越怎么死。”

    ……

    “各位,各位,好消息呀。”

    “什么好消息?”

    “林越踢到铁板了。”

    “你说的是作协林鸿远的儿子林越?”

    “可不是,这家伙这一次算是踢到铁板了,居然骂起了秋水。”

    “骂秋水先生?我靠,这家伙疯了吧,还是他作死,骂谁不好,居然去骂秋水先生。”

    “可不是。不过,林越也算是倒霉,居然在儿童大赛上碰到秋水。这家伙以为秋水先生好欺负,想先使盘外招,将秋水先生打败。于是,便派了罗志写了一篇攻击秋水先生的文章。现在秋水先生暂时还没有回复,不过,据我们猜测秋水先生的性格,那个罗志会死得很惨。”

    “好吧,我已经看到了,又一个4星作者的笔名要给废了。”

    “嗯嗯,这不关我们的事,还是坐看好戏吧。”

    ……

    “林越,谁让罗志在文艺报上发表攻击他人的文章了。”

    作协副秘书长林鸿远瞪着儿子林越说道。

    “爸,干嘛生这么大气,我叫罗志干的。”

    “你太不像话了,立即向秋水先生道歉,立即。”

    “道歉,爸,怎么可能,我从来就没有跟人道过歉。再说,骂了他怎么了。他一个写散文的跑来写儿童,明摆着是抢人积分嘛,不压一压他,恐怕五个大赛他都要参加一遍。”

    “那是人家的事,你有文采,你也可以参赛呀。”

    “爸,现在什么时代了,还要什么文采,就如您吧,难道您作协秘书的位置也是靠写出好文章才得来的。”

    “你……你是想气死老子我呀。你现在不撤,以后你有得后悔。”

    “后悔,怎么可能。爸,你之前不都说秋水很厉害吗,我倒要看看,这一次,他怎么回应。”

    ……

    文艺报上罗志的一篇文章,很快就点燃了儿童大赛的战火。

    第一轮的pk还没开始,已经有人开战。

    开战的双方,一个是林越,另一个是秋水。

    虽然林越没有出现,看起来只是一位叫罗志写的文章,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林越找的枪手。

    不过,大家对于罗志一点兴趣也没有,大家观注的焦点,却是放在秋水身上。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大学之道。

    背影。

    哪怕秋水三年时间没有再写文章,但对于这一些文坛圈的作者来说,这一些文章,早已是深深的埋藏在他们心底。哪怕在任何时间拿出来,他们都深深的发出一句自愧不如的表情。

    这是一位真正的大师。

    哪怕这位大师在民众,在大众面前还没有太出名,但他已经俘虏了很多的作家。

    至今为止,他们还记得秋水一人大战数十位散文作者,最终强行推出形散神聚,一举奠定散文基调的风采。这般风采在他们眼中,简直就像武侠小说一样,一人独战数十门派高手。

    只是没想到,三年过去,居然又有人不要命的挑战秋水先生。

    很快,他们的期待得到了回应。

    青年报在当天晚上,就此回应了罗立的攻击文章。

    还是那位秋水,还是那位大家。

    秋水很是语重心肠的说道,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传说四千多年以前,大禹做国君的时候,十年九涝,海水没有加深;三千多年以前,商汤统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见减少。海是这样大,以至时间的长短、旱涝的变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发生明显的变化。青蛙弟,我就生活在大海中。你看,比起你这一眼枯井、一坑浅水来,哪个天地更开阔,哪个乐趣更大呢?

    这说的是一只井底之蛙的故事。

    大凡世界,有些人,他们的眼界就像井底之蛙一样。

    他们以为这个世界就是他们眼前所看到的世界,他们无忧无虑,他们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但是,他们又哪里知道。在井之外,外面才是最为灿烂的天地。

    PS:这是昨天的第四章,大家淡定,今天还有四章,就冲小白这么老实,求。(未完待续。)

    天才壹秒記住『xzmao qu 】”

    “哈哈哈,各位,各位,我错了,我错了,大家一起上。”

    一篇井底之蛙,如王者号令,一声令下,数十位五星作者齐集出现。

    文汇报评论,在小说、报告文学等写实文体中,人们追求的是一种真实感,越是接近生活本身,就越能激发读者的热情。而童话则恰恰相反,你越接近生活本身就越觉得没味。童话要就是神奇瑰丽的幻想色彩,想象越奇异、越荒诞、越陌生,就越能激发小读者的阅读热情。奇异与荒诞是童话最重要的审美品质。可怜的罗志,真的是在井底呆的太久了,还以为自己就是童话大王,还说秋水先生的小红帽太过于荒诞,太过于离奇。敢问,有谁的童话不离奇。

    星火杂志官方微博也在当天发表了评论,童话的逻辑不是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童话里的逻辑是幻想当中的逻辑。将现实放入童话指责童话没有逻辑,那真是太过于无知。难怪秋水先生会说一句井底之蛙。罗志先生,哦,不对。青蛙弟弟,什么时候你才能跳出那口古井,去看一看外面大海的世界。

    秋拾报刊更是直接狠狠的站在了秋水这一边,秋拾报刊编辑“七尺书生”表示,“我想。未来我们一定会忘记秋水先生与罗志这一场对于童话的辩解。但是,未来我们一定能记住秋水先生所说的大海无量,所说的井底之蛙。也许,秋水先生已经创造了两个成语。一个是大海无量,一个是井底之蛙。不需要多少年,他就可以流传整个华国。”

    还有一些比较直接的作者,却是在他们的个人博客上表示,“呵呵,教秋水先生写童话,真不知道罗志怎么升到4星的。你还是继续呆在井里吧。那才是你的世界。”

    “顶一句,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好牛的句子,简直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样呀。”

    “呵呵,我顶大海无量。”

    “不,我谁也不顶,我顶青蛙弟弟,青蛙弟弟好可xzmao查证,秋水目前作家星级只有5星。不知是何原因,秋水消失了三年时间,以至让秋水错过了最佳进入大众的机会。不过,在圈内,很多作者表示,秋水的实力最少也是7颗星。诚然,翻出秋水的作品,不需要其他,仅仅是一篇大学之道,这就足够证明秋水先生的实力。

    三年时间过去,秋水再度回归,一句自创成语“井底之蛙”,成为一大文化现象。可以预测,在这三年时间里,秋水文采又是猛增几分,实力灰常恐怖,建议参赛作者最好避其锋芒,不能力敌,夺冠指数五颗星。

    =====

    ps:再说一下防盗,以后不说了。小白是全职作者,所有的收入就靠大家订阅。不防盗的话估计有一半的人会去看盗版,到时候小白只能喝粥了,连饭也吃不起,更别说养家糊口了。那些骂小白的小白也没办法,希望大家能理解一个作者对于盗版的无奈。国家没办法打击的情况之下,小白只能自己打击盗版。感谢很多朋友的理解,也感谢很多朋友的一直支持。另创建了一个白玉堂vip群:541308386,有喜欢热闹的可以加进来一起玩。(未完待续。)

    在妙妙唱了几天歌,黄一凡一点感觉也没有找到。

    他感觉自己有一些不太适合妙妙那种气份。

    虽然妙妙上也没开视频,但老有一种被别人盯着的那种感觉。

    这让前世身为一个宅男,这世也差不多是一个宅男的黄一凡感觉很是不舒服。

    在妙妙上唱歌,完全没有自己安静下来写文的感觉呀。

    想了想,黄一凡退出了妙妙。

    他决定不在妙妙上唱歌了,自己的个性也不太适合站在聚光灯下。

    只是脑海里有这么多歌曲,不唱又觉得可惜。

    无聊的逛了逛华国音乐家协会网站,黄一凡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

    原来华国的音乐家,歌手,也是按星分级。

    一共也分为10星。

    1星歌手:音乐爱好者,在华夏音乐家协会注册。

    2星歌手:签约唱片公司,有出过一张音乐专辑。

    3星歌手:所唱歌曲有1首收录华夏音乐歌曲榜单,专辑销售达到1万张。

    4星歌手:所唱歌曲有3首收录华夏音乐歌曲榜单,专辑销售量达到10万张。

    5星歌手:所唱歌曲有10首收录华夏音乐歌曲榜单,

    专辑销售总量达到100万。

    6星歌手:所唱歌曲有1首收录华夏经典歌曲榜单,专辑发行量总体达到500万张。

    7星歌手:所唱歌曲有10首收录华夏经典歌曲榜单,专辑发行量达到1000万张。

    8星歌手:所唱歌曲有50首收录华夏经典歌曲榜单,专辑发行量达到5000万张。

    9星歌手:专辑发行量达到1亿,世上只有8人

    10星歌手:专辑发行量达到10亿,目前没有人。

    看起来与华国作协差不多,不过,这只是明面上的升星规则,具体的仍有很多后门可走。不过,不管走什么后门,这种星级等级的制度还是比之前世更为的透明。也更为的公正。从总体来说。越高星级的作者或者是歌手,都要比低星级的厉害。

    而且,这样的等城级制度越是到后面越是困难,哪怕就是整个国家帮忙。都不一定能够升级。

    当然,这什么歌手的资料不是黄一凡重视的。

    最为重视的是。黄一凡发现,华国音乐家协会有一个音乐交易库的平台。

    这个平台允许音乐创作人在该平台上传歌曲,并且。在该平台上传的歌曲,华国音乐家协会将会给予认证。注册,并且参与帮助打击盗版。

    还有一个让黄一凡眼前一亮的是,这个平台也可以自由交易。

    只要创作人在该平台上面设置所创作歌曲的价格。必需是原创,那么。任何个人或团体,都可以在该网站购买歌曲。

    看到这个平台,黄一凡大喜。

    这个平台。岂不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吗?

    自己脑海里可是有成千上万首的歌,有很多自己都不唱,也唱不了。特别是像一些女歌手唱的歌,若是不拿出来,只能烂在黄一凡脑海里。

    本来嘛,黄一凡一直打算的是找个机会与唱片公司合作,但感觉也太麻烦。没想到,这个世界居然如此的有趣,有这样的一个交易歌曲的平台。

    既然如此,那自己岂不是可以创作几首歌拿到这个平台销售。

    说干就干。

    脑海里一阵搜索,黄一凡选中了一首还不错的歌曲——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这个世界太多光棍了,不只是男光棍,女光棍也一大堆。

    虽然这一首歌是前世90年代创作的歌曲,但哪怕放至2020年,也是经典之至。

    本来只打算上传简谱,但又怕这给销售带来不便,于是拿好麦克,自己录了一遍。

    当然是简单的录,反正黄一凡也不唱,也没太过于要求,黄一凡就此将这一首歌上传至华国音乐家协会官网。并且,对于这一首歌设定了一个价格:10万元。

    对,就是10万元。

    妹的,虽然脑海里这么多歌,但自己能拿出手的岂是普通的一首歌。

    别人卖几百块钱一两千块钱一首歌,自己就卖10万块。

    爱要不要,买不起就别买,想要我的歌,怎么说得也花一些代价嘛。

    一切搞定,黄一凡就此退出了网站。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文坛,莫过如此。

    外表看起来平静如水的文坛,但谁又能看到其中争斗。

    只不过,大都时候文坛的争斗,靠的却是手中一枝笔。好吧,现在靠的是键盘。

    儿童大赛本就竞争激烈,各路人马杀得气冲云霄。

    南方新闻报例出的5位夺冠人选,更是将大赛的竞争较量推至高峰。

    有看热闹的,他们表示只想看热闹,不参与斗争。

    也有不服者,当场就表示对某某作者不服,他哪能上榜。

    同样,亦有在上榜者,亦表示自己在榜单排位太低,讽刺制作榜单之人真是瞎了狗眼。

    正如排在夺冠热门的那位叶不凡。

    本来上了榜,成为夺冠热门,这是一件高兴的事,至少证明他的实力。

    只是,叶不凡天生就是一个争强好胜之人。而且,他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是先人一步。

    此时看到榜单,发现自己竟然在夺冠热门当中排行最末,顿时无明火暴起。

    那个卫人杰什么东西,本身就不是写儿童的,就知道写一些神神怪怪的骗小孩的钱。

    还有那个宫俊良,他喵的,还童话后起之秀,要不是你师父郑洁,你能有今天这般地位?

    至于沈元庆,叶不凡倒不想说太多,毕竟是6星作者,本身实力比他强。不过,他却觉得这丫的人品不行。这次大赛虽然没有规定不允许6星作者参加,但大都时候都是5星作者参与。可以说是给5星作者深造。也是给5星作者增加积分的任务。他堂堂一个6星作者,本身已经是知名行家,没事跑来这里干什么。

    不过,最为让叶不凡不满的。还要数秋水。

    秋水是谁,叶不凡不太清楚。也没看过秋水的文章。不过,他却听别人说秋水很厉害。于是,他硬着头皮看了一下秋水的文章。不过。很可惜,秋水的第一篇文章叶不凡就看不下去。总在那里咬文嚼字。这样就显得很有才吗?在他看来,现代早就不流行这种古文,更不用说文言文了。有话不能用现代文来说吗。非得跑出几句古文,显得自己很有文采。

    当然。之所以让叶不凡不满的,还是因为不少秋水写的文章,他硬是看不懂。就像那什么气盛言宜。在他认为,这就是秋水无聊自创的词语,根本就没有什么意思。可是,他却殊不知,哪怕就是8星作者,在自创词句这一块也显得苍白无力。这只有那些顶尖的学术大师,才能出口成章,哪怕华国本没有的词句,但他随口一说,就已成为全新的词语。

    这样的人居然被南方新闻报评为五颗星的夺冠最佳,还称实力灰常恐怖,不可力敌。

    哼,他只是没碰到我,若是碰到我,我就要让他看看,谁才是不可力敌。

    心里越想越气,叶不凡直接就在他的微.博上写下了一句话。

    “夺冠五颗星的秋水先生,厉害呀,厉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碰到一块,一起分个高下。”

    这句话发表之后,本来也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毕竟是个人微博,个人微博上面发下的话,一时之间也不可能有太多的媒体注意。再者,叶不凡虽然此前一直被称为天才,但到底写的是儿童,名气相对有限,哪里有童话大王郑洁有影响力。哪怕这样的一句直接就是挑战宣言,也没有引起什么。

    只是,可能世界就是这么奇妙。在叶不凡发完微.博之后,华国作协50进25的比赛,却是正式拉开了序幕。不知道是运气,还是老天都想让叶不凡会一会秋水。当天在华国作协官网当中,却是公布出叶不凡的竞争对手,正是秋水。

    结合此前叶不凡所发的微博,再结合两者之间的巧遇,战争一触即发。

    叶不凡当天再次发表微.博,而且,这一次发表的还是长微.博。

    “秋水是谁,我不知道,我也不认识这号人。既然有人说秋水很厉害,那么,很不巧,明天就要与秋水斗上一斗。不过,在斗之前,还是想隔空对秋水先生说一句。您之前写的小红帽,实在是太了。对了,还有龟兔赛跑。我很想说,这是我看过的最土的童话故事。不知道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故事,不知做何感想。

    其实嘛,秋水先生。不会写童话也没什么,你可以继续写那什么让人看不懂的哲学,反正这种哲学也没有人知道对与错,完全就靠你忽悠。可惜的是,童话不是哲学。华国的儿童,也不会认可你忽悠人的那一套。请收拾您的那一套文青思想,彻底回归儿童,这才是正路。对了,您对那什么罗志说了一句青蛙弟弟,这可是**裸的讽刺人呀。好吧,我能不能喊你一声土鳖大哥呢,哈哈哈,您在井底之蛙里面,不正是那只跟青蛙弟弟说话的土鳖大哥吗?”

    ====

    ps:晚上睡了两个小时,(ww.uukshu.om醒来码字,一看,书评区火爆了,一众白玉堂的兄弟们都跑来支持小白,大骂那些骂过小白的读者。其实嘛,小白只是一写小说的,小说写得让他们看不爽,别人骂几句也正常,反正小白是不会与他们吵起来的。不过,看到这么多白玉堂的兄弟站出来维护小白,小白只感觉心里面暖暖的。说实话,白玉堂只是小白的一个梦想,小白想像主角一样的受那么多读者喜爱。为他哭,为他战,为他疯狂,为他欢笑。

    可是,此前写的几部作品人气很一般,白玉堂的名号也从来没打开。直到写我为书狂,才想在小说当中过一把当大神的瘾,于是就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白玉堂。可没想到,小白在我为书狂的一章无心之举,竟然真的在现实当中创建出了白玉堂。就如今天大家的挺身而出,小白恍然之间有了一丝自己就是黄一凡的感觉。

    这也让小白终于明白,原来,在大家眼中,其实小白就是主角,小白就是黄一凡。

    请原谅小白泪点有些低。

    在这里,小白只想郑重的向你们说一句,感谢你们,你们永远都是小白的兄弟。启用新网址

    “钦姐,要不要转去香江发展看看?”

    “小芳,香江竞争压力太大,还不如留在内地呢。”

    “可是,你都出道三年了,还是半红不火,呆在内地也没什么前景。”

    “比起很多歌手来说,我这样还算是好的了,你看看,当年与我们同期唱歌的有多少人坚持下来了。”

    “说是这么说,可是现在内地国语歌曲发展太过于缓慢,大家也比较喜欢听粤语歌。你又一直坚持唱国语歌,真的很难呀。”

    “没事,国语歌坛迟早会暴发的。就是差了那么几首好歌而已,但我相信,华国十几亿人,肯定会有天才能够创作出经典的国语歌曲的。”

    “说是这么说,但国语歌曲发展一直比香江音乐落后,这是有历史原因造成的。这也不是哪个天才就能弥补这一段差距,我也相信未来国语歌曲会爆发,但可能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

    “这个,谁也说不准。而且,其实去香江也不怎么样。香江很多歌手都歧视我们内地人,我们这一些内地歌手在香江更是受限。”

    内地星娱唱片歌手方钦叹了一口气,打开电脑,进入华国音乐家协会。

    看了看自己的星级,只有3星。

    “唉,什么时候能成为4星歌手呀。”

    神情有些暗淡,不过,方钦很快就已调整自己。

    娱乐圈就是这样,如果心态出了问题,一辈子都不可能红。

    虽然现在自己也没红,但只要心态好,只要坚持下去,只要一直努力。总有火的一天。

    “小芳,最近你有没有在音乐家协会官网找下歌。”

    “以前找过,最近没有。不过。找不找其实无所谓。虽说音乐家协会里面打造了一个自由交易的平台,但在上面卖歌的都是一些新手。所作的歌曲很一般,远远不能达到流行的地步。一些厉害的歌手,早就与唱片公司有合作,根本就不会拿歌曲放到这个平台。更不用说,那一些音乐大师了,几乎是每年都被唱片公司拿钱给贡着,又怎么可能将歌曲放到这呢。而且,这个平台还要交易手续费。”

    小芳一边说。一边也打开了音乐家协会,点击歌曲库,随手试听了几首。

    “钦姐,你听,这一首歌,一没曲调,二没节奏,三就连歌词都写得没有水平。好吧,这首歌的创作者也算有自知之名,标价10块钱。可惜。10块钱也没有人买。”

    又随手点了其他几首歌曲,都是差不多。

    哪怕是有一些还算可以的,但也只是曲子里面有一句稍微还听得过去的调子。但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特色。

    小芳虽说是方钦的助理,但也学习了一些音乐创作方面的知识。虽然没有创作出好的歌出来,但眼光却是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刚才听的这一些歌曲,小芳直接将他们归类为新手创作的歌曲。这一些新手最多有一些音乐基础,但根本不知道一首歌曲之间的起承转合。

    别说他们天赋有限,无法创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曲调。哪怕能够有那么一丝闪亮,但也因为自身在创作歌曲本身上的才华有限,不能让这种灵感得以延续。或者,不能让这种灵感变成一首完整的歌曲。

    在小芳的世界里。她一直认为。一首经典的歌曲除了需要极强的乐感天赋之外,还必需拥有无比高超的音乐创作技术。很显然。内地音乐人就缺这种音乐创作技术。他们只凭着一腔热血,只凭着一腔对音乐的喜爱,这就很难创作出一首经典的歌曲。

    为什么香江音乐超过内地这么多年,答案也是因为香江已经有了成熟的音乐创作工艺。

    “哈哈,钦姐,钦姐,你看这首,笑死我了,这家伙居然标价10万元。”

    “哈哈哈,哈哈哈,这家伙是想钱想疯了。”

    看到一首歌后面标价的10万人民币,小芳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再细数确定后面几个零之后,这才明白。自己没有眼花,这首歌的确是标价10万元。

    “不会吧,10万元人民币。”

    方钦也是奇怪,“第几首。”

    “112首,一个叫黄一凡上传的叫什么来着,没有情人的情人节,名字倒是取得有点意思。但标价10万元,简直是坑人呀。”

    “看到了。”

    在列表里,方钦也翻到了这首歌。

    “要不听听看。”

    “听是可以听,但钦姐,你别头晕了购买。”

    “小芳,你以为你钦姐我傻呀。”

    “也是,听听吧,我就想看看这家伙是真的傻,还是真的2,居然标价10万块一首。对了,一会听了之后,我得留言骂下他,想钱想疯了,真是。”

    “不,你听吧,我现在就写留言。”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10万块太过于刺激到了小芳,小白听也不听,直接开始在上面写留言。

    “唉,小芳,你又调皮了。”

    对小芳有些无奈,方钦点击了试听。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多少会有落寞的感觉……”

    仅仅只是一句,刚刚准备带上的耳麦,拍的一声,就此掉下。

    方钦整个人都有些呆住,怎么也不敢相信。

    ……

    “叶不凡。”

    名字取得这么响亮。

    可惜,这种名字在小说当中,一向只是配角。

    不,不仅是配角。放在小说里面,一向都是反角,而且是要领盒饭的那种。

    看着叶不凡在微博上大骂自己,黄一凡暗叫一声郁闷。

    自己是招他惹他了,没事喷我做啥。

    而且,你喷也要喷得有技术含量吧,从头到尾,没有一点技术含量。不但没有一点技术含量,还没有一点文采,这也是作家?

    黄一凡严重怀疑。

    这家伙的水平还没有此前那个青春文学作家年华厉害。

    至少,当时年华喷自己的时候,倒还引经据典,将圣人“曾子”给搬了出来。

    这家伙倒好,简直是出口成脏呀。

    本来,对于这种无脑,没有任何技术只是为喷而喷的骂贴,黄一凡此前是不理的。因为他感觉这样的人就像疯狗,你理他,他就越来咬你。疯狗咬了你一口,不可能,你也咬疯狗一口吧。不过,也不知道为什么。在网文与在传统文学这一块,黄一凡对人处事的风格却是很不一样。

    网文可能是前世也是写手吧,哪怕之前有不少网文作者骂自己,黄一凡也是淡然处之。可是,对于这一些传统文学的家伙,黄一凡前世都很不爽,觉得他们自命清高。现在居然又被他们骂。心里面若说不介意,还真是困难。

    妹的,哥只想好好拿下积分,超紧成为像上帝一样的10星作家。

    也没招谁,也没惹谁。也好,既然你想找死,我就成全你。

    看着莫不凡的资料,黄一凡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3岁会数算,4岁能背诗,5岁已经在写文章,7岁出版了一部儿童童话,14岁成为华国4星作者,22岁成为五星作家……看来,还真是天才呀。既然如此,你的天才就到此为止吧。

    打开文档,黄一凡开始写出了第二篇儿童文学大赛的晋级稿。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来自前世王安石的伤仲永。(未完待续。)( )

    “泪流满面呀,又有人找秋水先生的麻烦。”

    看到叶不凡在微.博上的发言,一些围观的作家却是泪流满面。

    “无奈了,大概是秋水先生三年没有出山,他的名气渐渐淡了,就以为秋水先生只是普通作者,有些逗2的就想过来欺负一下。”

    “估计是这个原因,唉,如果他们亲自见证了当年秋水先生一人挑战华国所有散文名家的那翻英姿,别说是挑战了,恐怕连提秋水先生的勇气都不知道有没有。”

    “不过,也不一定。那个叶不凡一直就喜欢争强好胜,一直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在圈子里谁也不服谁。去年他不是有个采访嘛,说是十年之后,他就是下一个郑洁,公然挑战郑洁的江湖地位。只是可惜,童话大王郑洁没有理他,这家伙到现在也是越发嚣张了。”

    “我看这家伙倒是有些聪明,虽然这也挑战,那也骂人,的确是让圈了里的人不喜。但是,他这种性格,对于他的读者来说,恐怕会说很直率。再加上,他写的是儿童,儿童这一块除了郑洁,其他人与他也是半斤八两,谁也打不赢谁,他也有嚣张的资本。”

    “说起来倒也是,为什么老天给了这家伙这么高的天赋,却没给他一个好的德行。”

    “也不知道秋水先生会怎么回他。”

    “不用想,秋水先生看起来不温不怒,但秋水先生却绝不是好欺负的。”

    “这还用说,秋水先生向来是杀人不用刀,可是彻底将文人那杆笔给用绝了。前几天的井底之蛙,据说让罗志气得吐了三升血,然后在媒体上宣布暂时退出文坛。这个叶不凡,恐怕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别说井底之蛙了,现在想来都是冷气冒汗。这要是换成是我们,被秋水先生这一顶大帽给压下来,也得吐血不可。”

    “这么一说。好吧。我觉得叶不凡也完了。”

    “要怪就怪这家伙蠢,以为天生奇才就是天下第一吗?但是,他哪里又知道。再牛逼的天才,也顶不住那些历经万千书卷修炼出来的学术大师。”

    ……

    “郑老师。听您的吩咐,我已经将秋水先生所有的作品全看了一遍。”

    “哦。看了有什么感受。”

    “震撼。”

    是的,宫俊良是真正的被震撼住了。

    之前他还只觉得秋水只是写了一篇背影,虽然也觉得写得很好。写得很厉害,但也认为是真情流入。有的时候。真情流下之后,写下来的文章哪怕不通章法,哪怕不懂写作。但凭着这一份真情,也能感动万千人。

    这也是宫俊良虽然认为秋水很厉害。但在此之前却并没有太过于重视的原因。而且,现在这一次大赛是儿童,宫俊良也没有想过。这一位不是写儿童的作家能跨界拿得了冠军。

    可是,当翻了一遍秋水所有的文章之后,宫俊良已经吓得不敢说话了。

    正如秋水所写的那一篇大学之道一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才是儒家最高思想。

    宫俊良虽然写的是儿童,但自幼却是很重视古的研究。对于儒家的学问,也非常的佩服。并且,他将这种对于儒家的研究加入到了儿童的写作当中,一时收获良多。也因此,当这一句大学之道出来之后,宫俊良内心的震撼简直无以赋加。

    如果不是大学之道上面写着秋水的笔名,他还以为是圣人曾子在世所作之经典。

    说得夸张一些,这简直是诸子先圣般的人物呀。

    “的确是震撼。”

    童话大王郑洁也是点点头,“不说你,哪怕就是我,当时看到秋水写的文章时,亦是震惊不已。俊良,你能够仔细研读秋水的文章,已经证明你比以前进步了许多。你未来的成就,绝非叶不凡可以相比。”

    “多谢郑老师夸奖,可是我觉得我还是比不上叶不凡的。至少,凭天赋来说,我觉得我不如叶不凡。而且,叶不凡似乎从没有求过人,也没有哪位名师指点,就已经是5星作家了。倒是我运气好,不时向郑老师您请教,才取得一点点小成绩。”

    “呵呵,人的命运各有不同,人的际遇也各有不同。叶不凡有他的天赋,但你也有你的命运。曾子不是说过吗,他其实也不是天才,只不过是看多了古人的作品,学习了很多先贤的方法,这才比别人聪明一些。华国几千年历史以来,从来没有听过哪位天才能够登上文坛最顶峰。有的,只不过如慧星,一闪即逝。而有的,连慧星都不如。只有那些有大毅力者,才能成就人生最巅峰。”

    “谢谢郑老师,学生明白,一定不忘郑老师的教诲。”

    “既然明白,明天叫上你父母一起来这里一趟吧。”

    “叫我父母?”

    宫俊良有一些迷糊,随后,突然无比激动,朝着郑洁拜了下去,“谢老师成全。”

    ……

    华国作协。

    “啧啧,这篇幻星少年,写得真是不错。”

    华国作协办公室,此时十几位工作人员聚集在一起,分别看着第二软大赛各方之间的作品。

    其中一位作协人员拿着叶不凡写的最新作品幻星少年,情不自禁的夸奖说道。

    “确实,这篇幻星少年写的一个叫做“幻星”的星球上发生的故事,这篇童话极具有想像力,同时,也有不少教育儿童的大道理,非常不错。”

    另一位作协作家也是附合说道。

    “昨天我还想说这家伙品行怎么这样,又跑出来攻击别人。现在想来,写文章还真跟品行没什么关系,这个叶不凡还真有两下子。”

    “岂止是两下子,神童之名岂是白叫的。人家7岁的时候就出版童话了,这样的天才,一般人哪能相比。”

    “哦,对了,那个秋水写的什么文章?”

    “还没看。”

    “我看这波有些悬,秋水虽然厉害,此前写的小红帽,龟兔赛跑也很不错,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但是毕竟这样的童话比较普通,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篇叶不凡的幻星少年,首先从立意上就比秋水此前写的童话好,而且教育意义也不弱。我觉得,秋水这一次要输。”

    “输也正常。估计秋水只是来儿童赛区客串一把的,他真正厉害的是散文。”

    “嗯,没错,估计接下来的散文大赛,秋水将横扫所有作者。我倒是很期待,散文大战里面,秋水将写什么样的散文。说起来,已经有三年时间没有见过秋水写的散文了。”

    只是,就在这一群作协工作人员不时相互闲聊之时,一位作家却是惊叫一句,

    “怎么了,大惊小怪的?”

    “秋水已经上传了他的文章。”

    “这有什么,上传了就上传了,写的什么童话?”

    “不是童话。”

    “难道是其他儿童作品,短文什么的?”

    “也不是。”

    “那是什么?”

    “一篇文言文。”

    “不会吧,文言文,有没有搞错,儿童上写文言文?”

    “好吧,我还是念给大家听吧。”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能进入作协的大都有些功底,这一篇文章只是一念,心里稍稍翻译之下,很快就知道了意思。而当所有意思明白之后,几乎是所有人都有些失色。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翻译过来,那就是,他的父亲知道儿子天才了不得,是个神童,能写诗赚钱。于是,天天带着他去拜访别人,没事就让儿子写诗,并不让他学习。

    这篇文章,说的不正是叶不凡吗?

    只是,戏剧性的一幕,却是在后面。

    十二三岁,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邻里曰:“泯然众人矣。

    这句话说的是,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在仲永十二三岁的时候,他的学问已经不能和此前相比。当然,还算有些才华。可是,又过了七年,这个时候仲永已经十**岁了,但邻里都说,仲永到了现在已经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

    这是一个天才到普通人的悲剧。

    这也是一个自认为有天赋,但却并不学习提高的悲剧。

    叶不凡是神童。

    仲永也是神章。

    叶不凡七岁出版童话。

    仲永四岁就能写诗。

    众人一惊,纷纷回忆。

    当年叶不凡7岁出版童话,(ww.uksh.om)简直震惊华国。

    14岁成为4星作者,亦小小轰动了一把。

    22岁成为5星作家,也算是天才。

    可直到现在,叶不凡也仅仅只是比一般的人强一些。并没有当初7岁出版童话之时,那样来得震惊全国。此时此刻,众人都觉得心里波涛翻滚,纷纷向那位念出这一篇文章的作家问道,“这篇文章叫什么名字。”

    “伤仲永。”

    仲永是他的名字。

    关键的不是仲永,而是仲永之前的伤。

    伤,不是仲永身体受了什么伤害,而是完美的粉碎了无数人对于天才的幻想。

    ====

    ps:又送了几百家给大家免费阅读,求月票。启用新网址

    天才壹秒記住『xzmao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申明一下,这是防/盗章节,大家若看到这几个字先别订阅,等20分钟作者后台修改之后再订阅。

    大家要看书,请到起点,或者下载起点客户端软件。

    若是看不到章节的,请加本书抠抠群:312101252(三一二一零一二五二)将会告诉你原因。

    请等作者更新章节20分之后,再选择订阅,则不会出错。

    若自动订阅与订阅了错版的用户,可通过以下两个办法解决。

    解决办法一:20分钟之后删除我为书狂,重新加入到书架,就可以看到正确内容。

    解决办法二:20分钟之后点击目录页,长按最新章节标题缓存就可以继续看了。

    兄弟们,今天晚上正式开启防/盗。很抱歉,不是小白想防/盗。小白也理解大家看盗,但小白要吃饭,小白要养家。文娱类型只是小众类型,没有什么渠道,也没有什么版权,一切只能靠订阅养活。没有大家的订阅,没有大家看正版的支持,小白只能饿着肚子。

    不用说盗/版可以提高作品知名度,真的,真的,这一切都没用。

    小白职业写作写了六年,盗版不知道害了小白多少次。

    这一章的内容是错版,不是真正的章节。小白会在稍晚一些的时候将最新章节修改,大家如果在看到错版的时候,只要稍等20分钟时间就可以看到正确的内容。另外,如果是自动订阅了小白章节的朋友,若是发现一段时间还是显示的是错版,那么可以在书架内删除我为书狂,同时,再将我为书狂添加到书架,就可以看到正确的章节了。

    对于qq书城订阅了的用户,因为我为书狂是首发于起点中文网,与qq书城数据不同步,这边修改了之后。qq书城无法进行修改。所以,如果是qq书城或者其他看正版的用户,请您到起点中文网进行阅读,或者下载起点app客户端订阅小白的作品。

    很抱歉做出这个决定。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支持一下正版,支持一下小白。

    码字不易,生活不易。

    请各位原谅小白的无奈之举。

    =====

    下面的内容是错的,大家不用看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一千多余字的背影,就此结束。

    待青年报将背影刊登出去之时,几乎是整个文坛,都已震动。

    震动的不仅是那些此前与秋水展开文战的,震动的。几乎是华国整个文坛的文人。

    还有哪一篇散文能如此篇文章写得经典。

    还有哪一篇写父亲的散文,能有这一篇背影写得感人。

    几乎是看过背影一文的读者,都被这一篇文章所打动,甚至是泪流满面。

    留在他们印像中的。是那一句自己实在是太聪明了。

    留在他们记忆深处的,是父亲给儿子买橘子时爬过铁路。

    留在他们内心,触到他们心弦的,是渐渐忘了自己儿子多般不好的甚是想念。

    还有,那有一些微胖,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

    背影一出。当天不知道读哭了多少读者。

    背影一出,不知道当天有多少读者回家探望了自己的父亲。

    背影一出,彻底的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一篇谁也抹不去的经典。

    随之而后,就是整个媒体报刊无数评论《背影》的文章。

    星火杂志评价:“背影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它之爆发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并不是凭藉了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瞻的文字,而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爆发出极大的感动力。”

    新世纪报评论:“什么才是平淡当中见神奇,读过背影之后你就知道。”

    南方时报则评论:“此前有学者逼秋水先生写一篇经典的散文出来,估计是打着哪怕秋水先生写的文章再经典,他们也不会承认。但现在,不得不说,有的时候,经典的文章哪怕你不想承认,你都别无选择。这一场论战,谁胜谁负,一眼便知。”

    当然,此前一直批评过秋水的形散神聚文艺报,这时也很快的进行了表态,“真理真说越明,看来,在华国诸多学者文士的探讨之下,散文的确是找到了一条最新的出路。形散神聚才是散文最为重要的理论支持,而秋水先生写的背影又堪称形散神聚最好的代表作品。我们认为,此次文坛有关于散文的争论,可以画上一个句号。”

    光辉日报自然也不闲着,这一些媒体报刊,当争论没出结果之时,他们有自己的支持对像。但当争论有了结果之后,那就摆出一幅客观公众的姿态,一点也没有因为此前自己攻击过秋水而脸红。对于背影,光辉日报则是全面分析了背影这一篇文章的独到之处。

    “一般写人物,较多地从正面着笔,或写面部肖像,或写姿态、服饰。正面写当然有其好处,然只从一个角度写多了,也会让人感到呆板乏味。知名作家“肖青”给作者的信中告诫说:“你忙着描写人物的脸……这又是老一套,这样的描写是可以省掉的。

    背影则另辟蹊径,从背影着手写人物。

    从古至今,写人物从背影这个角度着墨,为数很少,然而,“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