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死?哪怕被打成筛子,竟然还能站在那边气定神闲,就算是脑袋被子弹打穿,头盖骨被掀掉,脑浆四溅,这些人竟然还是呼吸匀称地待在原地。
自己手里的武器难道是烧火棍么?到最后保安部队都开始怀疑自己了。
拥有自愈能力的祝福者就是这么霸道,根本不畏惧任何的攻击,甚至连岁月都无所畏惧。他们来就是为了挡子弹,就是为了做肉盾。
“轮到我们了。”杜兰一声令下,不死的祝福者们开始了进攻,阿格尼现在已经可以自由地控制火焰的释放和吸收了,掌控了火焰之后他的战斗是收放自如,可以对敌人进行强力的攻击。
很快一群武装到牙齿的安保部队就被四个手无寸铁的人给打翻在地。
“科技竟然输给了体术?难道七步之内真的是拳快?”大家都要怀疑自己的眼睛了,怀疑科技的实力。其实祝福者也是科技产物,比枪不知道厉害多少倍的科技,所以他们输得不怨。
走进基地,里面依旧是障碍重重,有各种各样的门锁需要突破,杜兰直接使用了进化型使徒‘恐怖使徒’入侵基地的电脑系统。
恐怖使徒可以说是无敌的,因为在tv版中,他是自己杀死了自己,因为进化速度太快,走向了死亡。要不是找到了使徒的进化需要的营养,神经元就直接被使徒入侵自爆了。
对于宏观方面的敌人,神经元是不害怕的,但对于微观敌人却非常棘手。一次是入侵三号机的霰天使,一次就是恐怖天使,他们都是微观级别的存在,属于微生物,只是一个腐蚀生物,一个腐蚀电子设备。
对于微生物的世界,人类的了解是很有限。人类对于太过宏观和太过微观的东西都是不了解的。
太过宏观,人类只觉得混沌,因为一个巨大的系统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失控因素。而太过微观,人类又难以观察,根本无法了解微生物到底是如何运动的。
恐怖天使被用来攻破电子设备,是非常好用的,它会一直进化,它的算力比基地的防火墙都要强大。
所以杜兰走到哪里都是畅通无阻,最终走到了十二块墓碑一样的石板,这里就是seele最高的委员会了,也被称为人类补完委员会。
其实石板里是放弃了身体的十二个大脑,他们就等着融合之后可以以灵魂的姿态永生。这些石板内的大脑就是指挥整个seele的存在,因为放弃了肉身,所以他们对物质的需求降低到了最低,他们不会被花花世界给吸引和动摇,只是一心一意地进行这计划。
他们不会怀疑自己的选择,他们坚信《死海文书》中记录的融合就是人类最完美的终点。
现在杜兰来到了seele的核心之中,看着这些石板状的维生装置说道:“我想你们已经收到我要你们配合调查黑之月是否有歧视行为的文书。你们已经做好准备了吧?”
“杜兰,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能控制使徒?”这是他们的疑问,既然杜兰就站在他们面前,他们就要问清楚。反正他们是不怕死的,因为seele的精神和《死海文书》将一直存在。
“我是来这里调查的,可不是接受你们问询的。你们只要回答我黑之月有没有歧视无机物就行了。有还是没有?”
Seele没有回答,而是说道:“46亿年前,地球上根本没有人类。白之月和黑之月先后坠落地球。白之月落在南极,之后诞生了使徒。黑之月坠落在第三新东京市的位置,之后诞生了人类。人类从地下空洞中走出,从一开始就是有机物。”《死海文书》里说人类是和使徒同源,但现在seele却给了另一个说辞,估计是新发现。
意思很清楚了,黑之月中诞生了有机物人类,那么黑之月本身也是个生物,所以她歧视无机物是应该的。
“人类诞生于黑之月,最终也将回归黑之月。”seele坚定地说道。
“你们这些家伙不讲科学,就是搞封建迷信,搞无机物歧视。你们也说了地球在人类之前就存在了,也就是说无机物的历史比有机物更加悠久,你们怎么敢歧视无机物?我都替你们脸红。”杜兰表示今天他就要替地球讨回公道。
沉默,他们感觉这个杜兰就是个疯子,根本不能交流。
其实在杜兰看来,seele何尝不是疯子呢?宗教疯子。
所以现在他们都不讲科学方法论,全是以疯狂对疯狂,用魔法打败魔法。杜兰这个歧视无机物的罪名可谓是毫无道理,但seele融合就是幸福的结论也同样没有道理,大家都不要讲道理,就看谁更野蛮。
“你们不回答就是默认了,那么黑之月的罪名成立,我将会逮捕她。”
“你想要把黑之月怎么样?”黑之月是人类补完计划的关键,可不能出事。
“逮捕了她之后,她大概需要服刑好几亿年,到时候人类都已经灭绝了吧,所以你们的人类补完计划就没戏了。”
听完杜兰这么说,seele就知道杜兰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家伙表面上说黑之月歧视,其实还是针对人类补完计划。但这个家伙不在明面上这么说,非七拐八拐地搞事情。Seele心想杜兰真的是吃定了他们无法反击,所以才会如此肆无忌惮。
可他们确实没有办法反击,各种武器都对杜兰不起作用,根本搞不清楚他到底是什么人。不过算了,既然搞不懂就不搞了,就让杜兰和他们一起去死吧。
在杜兰来之前,他们就做好了自爆准备,他们绝对要带走杜兰。为了他们认定的幸福,他们是无惧牺牲的。
剧场版中,他们对于碇源堂的篡夺行为虽然有异议,但最终还是没有反击。因为只要是进行计划,那么最终谁来主导对这几块石板而言都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计划能实现。
所以他们是不惜牺牲自己也要带走杜兰这个障碍,他们准备自爆带走杜兰。
他们自然不会觉得自己是反派,不认为自己是毁灭人类的邪恶组织,他们只认为自己是一个为了人类大同而落实行动的实践者,他们没有错。
可惜自己认为没错,不代表别人也这么想。就好像碇真嗣认为自己吃饱了,不能认为别人也吃饱了一样。自己认为自己没错,不代表就可以把自己的目标扩散到全人类。seele就是典型的精英想法,典型的何不吃肉糜。
自己没饭吃,可以改吃肉糜。就会想别人为什么不吃呢?
所以seele认为自己没错,哪怕他们真的没错,也不代表全人类都会接受他们的目标。他们只是自以为自己可以代表全人类,自以为自己的意志凌驾在全人类之上,自己感动自己。
“杜兰,你就和我们一起去死吧。人类补完计划必然会实现,人类必将会融合!”seele做出了决定,准备拉着杜兰一起去死。
倒计时三十秒开始。
(本章完)
自爆了自爆了,为了自己的理念,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大家的幸福而自爆。
杜兰见了忍不住想这些盲目自信的人还真是可爱,明明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支撑自己的理想,仅凭臆想却对自己的想象坚信不疑,这还真是幸福啊。
就好像学渣信誓旦旦地宣传自己的做题经验一样,三长一短我选短,三短一长我选长,相同长短我选c。明明一点依据都没有,却自信满满,甚至还想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别人。
在杜兰眼中,seele就是这样一个学渣。
不过seele表示自己有《死海文书》,亚当和莉莉丝的位置全部对得上,而且关于使徒的内容也大差不差,当然更重要的就是人类社会本来就不好,所以融合肯定好。
还是那句老话,人类社会差,不能证明融合好。同样,使徒的位置正确,也不能证明融合好。这些根本没有因果关系,前者是踩一捧一,后者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前面正确的事情,不一定就能引发最后正确的结果。
结果对不对,还是要应用和实践之后才能知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实践的真理就不是真理,所以需要进行小规模融合,如果真的好,那才应该大规模实行。
但《死海文书》上并没有记录小规模融合的方法,只有一口气全部融合的方法,所以seele也只能按部就班地进行完整融合。
现在还有十五秒。三十秒的倒计时是真的很快,有时候杜兰忍不住会想,为什么自爆一定要倒计时呢?为什么不是按下去就直接自爆呢?
按理说都决定自爆了,倒计时不是给人反悔的机会么?
就好像所有的自爆都没有按下去就直接爆的,都要走一个倒计时的流程。长的半个小时,短的三十秒钟。
“杜兰,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都不可能阻止人类的意志,我们会让你知道人类被逼急的话会做出什么,跟我们一起下黄泉吧。”seele的石板是义正言辞,慷慨赴死,毫无畏惧,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为了正确的事情而死,会有人接替自己的。
为了理念而死,是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就算是反派,有这样的精神也是值得佩服的。只是没有把这股精神放在脚踏实地上,别想着一口气吃成胖子就好了。
威风地说完临死前台词也差不多应该去死了,就让他们的生命在绚烂的自爆之中消散吧。他们的死虽然是渺小的,但继承者们一定会继承伟大的事业。
倒数五秒。
杜兰笑了,看着这些心有理念的人自爆确实是一种享受。可惜这群人不讲科学,完全是封建迷信。
时间到,自爆并没有发生。
Seele的石板满脸疑惑,显然是不明白为什么自爆会停止,果然科学这种东西就是不靠谱,要科学发挥作用的时候就从来没有成功过。科学表示很冤枉,它从来不是什么心想事成的灵丹妙药,科学也是要看使用者的。
科学技术、神学教义、道德伦理,最后的最后落实到现实世界,还是要看使用者。
一神教在解释世界为什么不完美的时候,有一个观点认为世界不完美不是上帝的错,上帝在创世之前,他脑海中的世界是完美的,但世界落实之后就出现了问题,世界就会出现各种不完美。
所以完美只存在于上帝的意志中,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
而各种理论技术的应用,也是从思想到现实的过程,一旦落实就会不完美,简单来说就会出现失控感。
所谓失控感,就是不受控制。
比如阴谋诡计的时候,总会有掉链子的时候。所以虚假的商战:各种商业间谍,各种探听情报,各种美人计美男计。而真实的商战:直接翻墙偷拍,直接抢公章,直接开车撞人。越是复杂的计划,失控的机会越大,并没有人能算无遗策。反而是越简单,环节越少的方案,往往能实现,返璞归真,朴实无华。
上帝创世的时候都抵挡不了失控感,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完美世界,那么seele自然也不可能如愿以偿。
“科技并不站在你们这一边。”杜兰说道:“很可惜,你们这些祸害还要活下去见证黑之月因为歧视无机物而伏法。”
“怎么可能,自爆系统是独立的,就算你能攻克安全系统,也不可能切断自爆的。”seele对独立的系统是有绝对信心的,这可是物理隔离,杜兰根本无法去控制的。
“科技是站在真理这一边的,就好像当初哥白尼的研究永远也不会证明上帝的存在一样,科技只会证明迷信的可笑。”杜兰义正言辞地说道,就好像他才是科技的代言人。
“科技也不会站在你这种疯子那边,什么黑之月歧视无机物,这就是个玩笑。黑之月就是一个灵魂的容器,她根本没有意识,又怎么可能会歧视?”
“你怎么敢假定黑之月的功能?你歧视黑之月。”杜兰表示黑之月会伤心的。
“容器就是容器。”黑之月就是祭坛,虽然尊贵无比,但就是个祭祀用的物品。再怎么尊贵,seele也不会吧黑之月当做是生命体。所以他们只觉得杜兰是在胡说八道。
“你们也是歧视。”
说实话都变成歧视了?Seele对这个政治正确的世界绝望了,果然人类社会还是需要融合才行。说实话是希望他们进步,而不是让他们摆烂。同理融合也是为了让世界更好,而不是维持现状,杜兰怎么就是不理解呢?
可惜自爆失败了,接下来seele也无能为力了,看杜兰的样子就知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说歧视就是歧视,他说莫须有就莫须有。随便杜兰怎么说了,他从一开始就是在玩弄seele。
“你们无话可说了,那就承认歧视的存在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封锁黑之月了。”杜兰准备把黑之月封印到比邻星,这样人类如果再想融合,至少要先到4.2光年之外的比邻星。
Seele只能诅咒道:“杜兰,你毁掉了人类的未来,你会受到全人类的唾弃。你的行为只会让人类陷入混乱,只要再过一两千年,人类肯定会因为纷争而自我毁灭。”
“这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推论,你们要是少说点推论,多做一点实事的话,也不会把地球糟蹋成这样。”杜兰也没客气,不就是互喷环节么,大家一起说垃圾话。
人类一定会灭绝这种事情,按照物种灭绝的说法,概率上是很有可能会发生的。但有可能并不代表一定,科学是绝对不会说人类一定会灭绝的。科学也只是通过以前物种灭绝的经验来推论,并没有证据说人类一定会完蛋,所以要严谨地说就是人类大概率会完蛋。
科学有别与宗教的就是科学会接受失败和不确定。要是把科学当做是稳定的力量,那么科学也就变成宗教了。
但因为有不确定性,就会有解释空间。
这就和宗教教义一样,教义就是因为不确定,有了不同的解释手法,所以才有分歧,才有篡改。
科学有不确定性,也一样会有分歧。不过科学却可以研究客观规律,这是非常有效的。
所谓的客观规律,是针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及刚刚出现的新事物的研究。科学并不能预测还没有出现的东西,但已经出现过的东西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一定的规律测算的,任何东西出现之后都需要累积力量,直到量变引发质变。
新的力量出现的时候会很弱小,但通过累积就会越来越强。
就比如工业革命,虽然大家都觉得工业肯定比手工强,但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一开始的工厂生产效率并不比手工业作坊强大,但随着机器的发展,流水线的发展,工业开始吊打手工业。
再比如士大夫阶级,隋唐的士大夫就是贵族的附庸,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士大夫才累积了足够的力量和贵族分庭抗礼,终于在宋朝形成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再比如资产阶级,文艺复兴的时候本来很弱小,影响力也不是很大,一直到百年后的启蒙运动才真正影响世界,挑战旧制度。最后更是把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拿破仑发动战争,影响世界。
甚至是科学,一开始也只是宗教的附庸,也是一代代的科学家不断努力才最终建立科学体系,最终从宗教中独立出去。
这就是时势造英雄,英雄就是把累积的力量引导出来的人。
所以一个力量出现的时候,必然是弱小的,必须经过累积,然后才能改变世界,这就是客观规律。
科学能研究客观规律,但并不能预测哪一个新力量能在未来改变世界。就好像股票专家知道股票有涨有落,但不知道哪一个股票会大涨一样。
对社会的研究是如此,对宇宙的研究也是如此,只是宇宙中的很多现象已经存在亿万年了,这些都不是新的力量,而是已经累积过的力量,通过科学的研究就能造福于民,改造人类的现有环境。
但随之而来的改变,科学也不是百分之一百能预言的。比如环境恶化,这种现象出现了,会不会通过累积,最后反噬人类?比如微生物的变化,会不会也通过累积力量威胁人类?这些科学都是不能确定的,科学只能不断地提醒,希望大家能防微杜渐,做好准备。
黑之月,她并不需要继续累积力量,因为她从一开始就已经累积好了。所以seele只要使用她就行了,这个过程中他们也用了科学对使徒的客观规律进行了研究。但在科学的不确定上,他们却选择了否认,他们否认融合会存在不确定性,否认人类补完计划会存在更坏的可能。
因为有不确定性,所以才需要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小范围的实践,看看结果,再权衡一下,看看是不是要全面推广,这才是科学。
像seele的这样不管不顾,一口气就要全部融合的,那就是伪科学,就是科学宗教,没有半点科学精神。
因为他们没有科学精神,所以杜兰也没讲科学,直接宣判黑之月有歧视的罪名,流放比邻星。
这一天大家都看到了黑之月从地表的十字伤口飞出,重力的变化引发了红色潮水的不安定变化。Seele石板欲哭无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计划的关键被送到了天空。
除了没有一个巨大的绫波丽捧着,整个过程就和补完一样,只是黑之月越飞越高,最后直接消失了。
在地球停留了几十亿年的黑之月离开了地球。
这下seele想要再融合就要把目标定在星辰大海了,先克服光速旅行,然后才能在比邻星进行补完。
“你都做了什么?”seele绝望地喊道。
“只是证明了你们根本不懂科学,如果你们懂科学就不会这么大惊小怪了,肯定会立刻埋头苦干,哪怕是再过几千年,也一定要研究出光速飞行去往比邻星。”杜兰说道:“我只是给你们的融合增加了难度,如果你们真的相信融合是代表幸福,那就应该不辞辛苦,再接再厉,毕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加油吧。”
杜兰直接走人,留下无能狂怒的石板。
黑之月没了,大家就又有发展的时间,最后鹿死谁手就全看人类自己了。
杜兰这次是真的要走了,和碇真嗣、阿格尼、电次告别,希望他们好好生活,勇敢地直面自己未来会面对的问题。
三人对杜兰是恋恋不舍,虽然杜兰的训练确实很累人,但只要接受就能变强,而且杜兰一直是他们的靠山,杜兰走了,靠山就没了。不过他们必须要学会独当一面,这就是成长,必须要学会自己承担伤害。
杜兰走了,不过是换了一个世界。
如果人类在几十年后会因为一颗陨石撞击地球而毁灭,人类应该怎么做?
杜兰认为什么都不做最好,首先科学家无法让普通人相信真的有这么一颗陨石正在靠近。所以如果需要花钱去拯救人类,那么大家就会觉得这是巧立名目,救世的胆子没有,但借着救世的借口收敛民脂民膏的胆子有,而且很大。
其次要是花费巨大拯救了世界,最后改变了陨石的轨迹,避免了相撞。如何证明这是因为花钱救世的原因,而不是陨石本来就不会撞地球?能证明么?除非是在陨石撞击之前,人类都能目击陨石的时候再改变轨迹,否则根本无法证明。大家只会认为陨石不过是个骗局。
如果陨石真的掉下来,那么地球人全灭,众生平等。如果救世成功,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这就好像古代灾年是土地兼并的‘美好’岁月一样,越是天灾人祸,越是大赚特赚。
所以救不如不救,大家一起灭亡才是真的灭亡。救了之后只会有一地鸡毛,最后很可能是爆发一场世界大战。
所以拯救世界这工作是不容易做的,因为救世也可以变成一场生意。甚至还可以开启金融对赌,就赌陨石会不会撞击地球。
当然在新世界里,毁灭人类的问题并不是陨石坠落,而是太阳氦闪。再过四百年左右,太阳就会爆发成为超新星,到时候整个太阳系都会被毁灭,所以人类试图给地球挪个窝,搬个家。
流浪地球,四百年后太阳爆炸,所以决定给地球按上发动机进行流浪,不过这里有个问题,科学家说四百年后太阳会发生氦闪,那么是不是真的一定就会发生呢?
科学家能说百分之一百么?
哪怕地球上已经发生了灾害,但对人类而言灾害经常发生,并不代表太阳就一定出了问题。
进行流浪地球计划,要付出惨烈的代价,首先地球停转,光是惯性产生的海啸,地震,还有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就能杀死很多人口。然后然后逃逸,到时候地球的大气层逃逸,加上远离太阳,地表会是低压低氧低温,再也不适合人类居住,但进入地下城的人口是有限的,又会死很多人。
光是刹车和逃逸两个时代就已经会死很多人了,更不要说长达两千五百年的流浪时代了。人类有明确历史记录的时间也就四五千年,两千五百年就是以前人类的一半了,谁也不知道会在流浪过程中发生什么事情。
如何面对这些问题?
科学家也不能保证,他们只能说尽人事听天命。科学并不是百分之一百就准确无误的。但就他们观测的数据来说,就是太阳正在加速燃烧,预计四百年后发生氦闪。那么这个现象是短暂的还是长期的,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科学家能回答么?
科学家不能回答,他们肯定会说这就是设定,有了设定,地球才能流浪,才能体现人类在危机关头的各种人性光辉和人性黑暗,反正太阳就是要发生氦闪了,爱信不信。
科学家并不能拿出百分之一百的证据,虽然他们目前观测到的数据确实如此。
但是他们观测数据的趋势就是说四百年之后太阳会氦闪,不过这个数据会不会在未来发生改变,这是科学家并不能确定的。或许太阳只是感冒,过几年就好了,当然也可能是感冒引发各种并发症直接一命呜呼。
这些数据可以证明太阳最近感冒了,但它能痊愈,还是会一命呜呼就没有无法可知了。
有人说经验是一个严格的老师,它总是先实践,然后再上课。不过经验不可能总是对的,经验告诉人类太阳会照常升起,在过去的46亿年里,每天都这样。会有一天太阳会背离人类的经验么?
现在正是科学和经验碰撞的时候,科学说太阳重感冒,可能会死的那种。经验告诉大家太阳会照常升起。
这个时候作为地球的管理者就好像是官渡之战的袁绍一样,各种谋士给出各种建议,都很有道理,根本不知道应该听谁的。
到底会发生氦闪还是不会发生氦闪?就要看领导者如何判断了。
“如果早三十年发生的话,估计他们也不会这么纠结了。”杜兰冒出来说道,因为三十年前还在冷战,遇到这种问题肯定会大做文章,立刻就有各种各样的计划上台。但现在大家小日子过得凑合,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如何才能主动让他们打破自己的瓶瓶罐罐?
就说400年后的氦闪?只怕是没有什么作用。根本不可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那么进行军事管制?那到时候可就会有各种问题。而且不仅仅国内的问题,国际上的问题也不会少,全球实在是不能团结。
谷所以杜兰认为最好的办法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到四百年后氦闪发生,地球差不多也能发明一些冷冻设施了,到时候直接把冷冻人发射出去就好了。
反正现在地球已经有了烧石头的重核聚变技术,而且已经非常成熟,只要有石头,就能一直燃烧几百年。制造宇宙飞船不是难事。
流浪地球中间有一个流浪时代,分为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部分,其中加速和匀速部分是需要行星发动机进行推动的,而匀速部分并不需要使用发动机,匀速部分大概需要一千多年时间,那是漫长而寂灭的一段时间,全人类就都躲在地下,静静地等待地球进入减速期。
两千五百年都可以经历二十五史了,都不知道有多少代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对流浪的感观肯定也截然不同。
就好像同样的唐朝人,生活在贞观时代,和生活在安史之乱的时代,以及生活在晚唐时代肯定是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建立霸权,霸权丧失,帝国毁灭,老百姓的感受肯定是有巨大差距的。
不同时代对流浪地球的评价也肯定是不一样的,就好像现在,是否认定氦闪会爆发,是否接受流浪计划,生活在‘准流浪时代’的人是吵闹不休,争吵不断。
太阳的这次感冒是会好转,还是转变为绝症,谁也不知道。每年因为感冒而死的人也有不少,所以不要以为感冒就不会死人。毕竟科学家也说了太阳的这次感冒可能越来越严重,目前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有可能会转变为绝症。
杜兰坐在烧烤摊上,一边吃烧烤,一边看电视,显然400年后的灭亡可能性根本无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大家能看到的只有眼前的房贷、车贷,对于四百年后的危机并不在意。大家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反正就是当看戏。
这个时候就算是科学家也分了好几派,有着急的,也有不着急的。很多科学家都是觉得太阳是可能痊愈的,毕竟他们的数据也只是这段时间的剧烈变化,他们调查的区域也不是整个太阳,或许过段时间就好了。
侥幸心理,谁都有,科学家也难免。
不过还有一个叫做墨菲定律的东西,那就是越是担心发生的失误就越是会发生。所以太阳会直接转变为绝症,然后在四百年后氦闪,到时候整个太阳系都会被波及,太阳释放的最后的能量会冲入宇宙。而地球人会被完全蒸发。
杜兰看着大家的表现就知道流浪地球计划只怕是非常难推行的,真不知道各国到底如何力排众议。
当然是算经济账,‘流浪计划’要制造一万多发动机,每一个都和珠穆拉玛峰差不多,在这个工程期间,全球的经济将会爆发增长,失业率也会被清零。就算不流浪,行星发动机的能源和地下城,也可以彻底解决地球的能源问题。
可是发动机它环保么?不会让全球变暖么?人类可是既要享受工业的便利,还要享受绿水青山。
这年头哪有环保的稳定能源?风力、潮汐、太阳能倒是环保,但它不稳定啊。重核聚变不环保,但绝对稳定,烧石头就行,而且要是太阳真要没了,到时候地球跑到木星后面避一避,或者跑到氦闪范围外避一避也是好的。
太阳不氦闪,就当是发电厂。太阳氦闪,那就直接开溜。这是个折中的办法。
.bqkan8..bqkan8.
面对400年后末日的预言,要不要不惜一切代价准备起来?建造行星发动机,打造地下城,这些工作怎么也得好几百年才能完成。现在如果不做,那么未来真的发生氦闪,地球的大部分人都将完蛋。或许会有少部分人依靠太空飞船逃离地球,但这终究是少部分人。
玛雅神话已经说了2012世界末日,你看人家准备了么?没有,人家什么都没准备。这才叫淡定自若,这才叫做风轻云淡,看淡生死。
然而如果现在采取行动,那么刹车时代的地质变化,逃逸时代的气候变迁,都会杀死很多人口。如果不采取行动,这些人都能活下去,反正氦闪肯定是来不及伤害他们的。但一旦采取行动,他们都会死。
还有就是流浪时代,地球将会在浩瀚宇宙经历千年寂静,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两千五百年,足够大秦统一六国,然后楚汉相争,两汉而亡,三国演义……到现在,都有二十五部史书了。鬼知道在流浪时代会发生什么荒诞离奇的事情,需要逻辑,但历史根本不需要逻辑。正常人认为不会发生的事情,在历史上就肯定会发生。
总之说逃跑很简单,但这个过程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大家愿不愿意成为这个代价呢?根据杜兰的观察,显然是不愿意的,现在大家的生活都不错,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遇到世界毁灭这种事情,他们为什么要为了四百年后的毁灭而放弃眼下的逍遥?
想当年还有斗地主可以激发大家的斗志,现在呢?现在面对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有没有办法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力量?有办法能让他们主动打碎自己的瓶瓶罐罐么?
革命,革的都是自己的命。自己不拿出命去拼,显然是不会有收获的。当初大家拿出命去拼杀,是因为斗地主,一方面是为了土地,一方面也是担心地主反攻倒算,可谓是既有胡萝卜也有大棒,力量也就调动起来了,就从自己的命先革起来。
杜兰倒是很好奇各方各面面对氦闪是积极面对,还是消极逃避。站在街道的芸芸众生之中,并没有感受到四百年后太阳就要吞没整个太阳系的紧张感。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地做着本职工作。
所以这个时候国家的决策就很重要了,能不能让大家建设行星发动机,能不能执行流浪计划,都是要看他们的决心,也要看他们的信用度。
在美帝,流浪计划成为争论的焦点,这么巨大的基建项目好是好,但谁来建设,又有哪个总统分蛋糕呢?一旦成功分下蛋糕,那么这个总统的支持率必将保持一定高度,必然会连任。那么在野党就不高兴了,凭什么要在你的任期里通过流浪计划?
反过来,如果在野党上台,也会遇到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凭什么要让你分蛋糕?双方会为了谁分蛋糕吵得不可开交。
至于亚非拉的落后地区更是无奈了,重核聚变?这种东西他们不要说掌握了,连听都没听说过,难道要他们用双手搓出行星发动机么?再说了就算把设计图给他们看,也没用。就好像一台智能手机,包含稀土的提炼,精细零件加工,计算机编程,光刻机的制造,还有信号基站的铺设。有了这么多的相关产业,智能手机才能在客户手上发挥作用。这么一套工业链下来,必然是全球都要加入。
行星发动机也是如此,没有工业链,根本造不出来。亚非拉的落后地区,根本没法造。
所以想要开始计划,还要从教育开始,然后还要进行百年的工业化。这就需要全世界都打通隔阂,重置分配关系,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类一起团结起来努力。
那么这能做到么?做得到,但很难。
所以在这个时候应该冒出来一个决战兵器,或者逃生飞船之类的东西。为什么?因为决战兵器和逃生飞船能够维持文化、国家的独立性,能确保本民族优先。所谓的决战兵器,是小国最为理想的发展方式。
通过决战兵器,小国可以打败大国,又可以确保在统治大国的时候不会被大国同化,用决战兵器确保小国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这是很多小国的惯性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不会做老大。
就好像大清遇到过的问题一样,满清是以小治大,一方面他们希望保持满族的独立性和优先性,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面对庞大的社会群体。大清如果有决战兵器,那自然不用纠结,直接野蛮统治就好了。
可惜大清没有高达,也没有eva,所以大清就得很不情愿地进行大国化,放弃自己的部分文化。大清的几个皇帝可以说都是在不断地摇摆,有加速大国化的,也有犹豫不前的,当然也有开倒车的,但不管如何这些皇帝最终还是没有逃离自身文化的衰弱。
大国有个祭坛,小国也有个祭坛。小国想用决战兵器完成小祭坛统治大祭坛,这样既不用开放自己的小祭坛,又能源源不断从大祭坛吸血,岂不美哉。
没有决战兵器,小国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把小祭坛放在大祭坛里,不断接受大祭坛的冲击。若小祭坛坚决不开放,比如元朝,那么小祭坛就会被冲破。若小祭坛慢慢开放,那么挤入的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最后小祭坛也就破破烂烂了,比如大清。
銆愯璇嗗崄骞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杩戒功a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诲惉涔︽墦鍙戞椂闂达紝杩欓噷鍙互涓嬭浇 銆?/p>
胡运不过百年,就是说蛮夷如果想要用小祭坛统治大祭坛的话,撑不过一百年,只需要两代人的休养生息,大祭坛里的人就能把小祭坛扬了。
现在的问题比以小治大更难,也没有决战兵器,也没有黑科技,如何把全世界各种大大小小的祭坛里的人团结在一起?如何建立一个可以包容全部地球人的大祭坛?
这可不仅仅是口号,更是一套分配关系,也是需要无数人无私奉献的,这是真的要先解放全世界最后解放自己了。
作为吃着火锅唱着歌的人,作为手里有瓶瓶罐罐的人,他们能接受突然冒出一群穷亲戚的事情么?只怕是不行的,他们只恨自己没有决战兵器,要让全世界人都跪在决战兵器之前,唯命是从才好。
自己优先,保持自己的利益,是国家竞争时代的主旋律。就好像战国时代的庄子感慨的那样,战国全是朝四暮三的猴子。
现在地球的情况差不多,二百多个国家,虽然没有打成一锅粥,但也全是朝四暮三的猴子。
所以想要实现流浪地球计划,要建设一个巨大无比的祭坛,要包含全世界人。如果能做到的话,到时候大家引以为豪的国家民族之类的旧祭坛就会被冲破。
满清作为统治者,打开小祭坛都是不情不愿。而几亿人口的旧祭坛又怎么可能痛痛快快就放弃呢。
问题很多,而这些问题解决不了的话,流浪计划根本无法执行。
流浪计划是在科学家推算出太阳在四百年后氦闪之后就已经被提出,不过一直处于一种通过但没有完全通过的状态。
老实说科学家连全球变暖,全球碳排放对地球的影响都不能给出百分之一百的论据。突然说400年后太阳氦闪,证据肯定是不足的。
虽然是全球的物理学家,天体学家,一致的出的结论,但还是很难让人接受。
科学家不是神棍,科学家提出一个议题,提出一个可能性,首先第一关就是同行评议,简单来说就是找同行业的权威科学家,一起就这个可能性进行讨论和演算。至少也得五个科学家都同意这个可能性成立,才能进行发表。
氦闪这个结论肯定是经过了同行评议,然后由不同的观测站,观测卫星收集数据,最后做出的结论。
然而科学家虽然都认为依靠当下的数据来计算,400年后氦闪是肯定的,但当下的结论不代表未来就不会改变。毕竟就在前不久数据才出现过一次变化,所以大部分科学家依旧是属于感冒好转派,他们不支持通过流浪计划。
剩下的科学家要么选择沉默,要么就是感冒绝症派,认为应该启动流浪计划。
因为流浪计划太过宏大,从现在开始每浪费一天都是不负责任的。因为要建立比珠峰还要高的行星发动机,光是选址就需要耗费几年,然后开始建设,整个工程之浩大,至少也要两百年才能建设一万做发动机,然后还要刹车停住地球自转,接着还要绕太阳进行逃逸。等这些都做完,地球到了安全的地方,太阳也差不多要氦闪了。
当然感冒好转派也不是说坐以待毙,他们认为可以修建飞船,毕竟投资小,而且就算太阳好转了,飞船也一样可以用于开拓宇宙,不会浪费。而什么流浪地球派简直就是胡闹,就因为一个感冒就去执行耗费巨大,牺牲数亿生命的计划,这根本就是胡作非为。
虽然飞船并不能支撑任何一个生态圈,根本无法进行长距离的宇宙航行。但大部分科学家认为把流浪计划的预算花在开发光速引擎上,也比推动地球要靠谱。
双方是争执不下,杜兰认为这个时候就应该发生一场战争,通过战斗来决定结果。谁打赢了,就听谁的。
不过因为太阳最近的活动太过剧烈,地球上的灾害确实是增加了,地震,火山,森林大火,干旱,洪水……
太阳到底还会不会恢复,还是会持续恶化?谁都不知道,但地球上的灾害确实是越来越多了,还是制造了一些危机感。
这个时候杜兰已经拿到了一份行星发动机的设计图,这玩意可是比智能手机还要高科技,制造这么一个东西,不亚于制造一艘宇宙飞船。不但有推进器,还包含了地下城,推进器除了推动地球之外,还要给地下城市提供能源。
每一个推进器下方都有一座地下城市,地下城在地下五公里,分为不同层,而且城市还要按照功能的不同做不同的设计,所以一万座地下城大概分为三个类型。军事类型是用于军事训练,民用类型是大众生活,行政类型是用于展开各种乱七八糟的研究工作。
因为军事和研究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能量,要是和民用混在一起,容易不够用。所以直接分开在不同的地下城里进行,当然民用地下城里也会有工厂,农场。
设计图的内容非常多,不过现在也就是设计图,而且很多问题都还没有讨论。要建设这样的庞然大物,建造机械也必然是要进行重新设计建造。
真的是工业党的狂欢。
杜兰想起了《希德尼娅的骑士》中播种船,同时也是一个宇宙中的工业区,只要停靠下来就能立刻暴兵,通过自动工厂生产一艘艘战舰,一台台机甲,只要时间足够,就能源源不断地爆出武器。
流浪计划一旦通过,那么就是地球工业爆炸发展的时候了,估计几百年时间,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就能突飞猛进。
此时流浪计划还在讨论,不过经济账已经算完了,那就是合算的,流浪计划一旦通过,大量投资都会涌入实业,到时候实体经济将会大涨,失业率将会降低。
经济账算一算是合算的,接下来就是政治账了。很显然行星发动机必须要重核聚变技术,只有三个国家拥有,而能把重核聚变技术落实成行星发动机的国家只有一个。
三个国家关上门来商量,发现一旦要进行流浪,那么这三个国家能够成为当之无愧的霸主。至于其他国家就肯定完蛋。
“如果不流浪,未来是通过战争解决国家问题,只怕死的人会更多。”这是三国讨论之后得出的结论。
虽然刹车、逃逸、流浪整个两千五百年会死很多人,但地球现在这个状态,未来肯定也得打起来,到时候一样会死人。通过流浪计划确立霸权,消除人类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隔阂,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
当然不用做太过详细的计划,只要大概地执行流浪就行了,至于细节就只能随机应变了。计划太详细,反而会不受控制。
反正大方向就是谁掌握了重核聚变技术谁就掌握了霸权,他们要进行一套‘氦闪讹诈’。
虽然科学家并不能保证太阳就一定完蛋了,但为了以防万一,也是为了利益最大化,三大国关门商量之后,决定推行流浪计划。但并不是真的要流浪,而是讹诈。
就和冷战时代的苏美核讹诈一样,看着好像是苏美角力,但真正瑟瑟发抖的是周围小国,这些小国不得不被迫站队。
要知道在冷战一开始的时候,苏美都是给钱给技术,但这种援助长期以往根本不可能持续,苏美家底再厚也会被掏空的。所以到了冷战后期,他们得想一个省钱却能控制小弟的办法,那就是核讹诈,两个核大国你来一下我来一下,搞得全世界都人心惶惶,最后为了自保只能去抱大腿。
这样苏美也不用花钱,小弟就自己投靠了。
现在氦闪讹诈也是差不多的套路,就说太阳要灭绝了,小弟要是不来投靠,那到时候就不给你建设地下城。
一个白脸一个红脸,剩下一个就是接受订单的。小弟要是来申请建造地下城,订单就交给唯一一个能落实技术的国家。然后由这个国家再把订单的项目分包给全世界。
三个国家,两个拉订单,一个做订单,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于是一时间全地球人都知道‘流浪计划’了,还在全球范围建立‘流浪学校’传授技术,学完了就立刻上工地。
流浪计划最终还是被全球通过了,但并不是因为太阳要氦闪了,而是借助这件事情来讹诈、来刺激这个已经日益懈怠的全球经济。
在这个打不能打,但还要活着的特殊年代里,强国们是想方设法搞出各种各样的事情来进行全世界资源的再分配,想要掌握全球的分配权。但又有哪个国家能长盛不衰呢?要是没有核武器,或者有绝对安全的防空体系,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早就打起来了。
可惜因为有核武器,也没有绝对安全的防空体系,所以各国都没办法打仗,就算是看到别人国家有丰富的财富,也没办法直接用坚船利炮进行抢劫,没法让人家割地赔款,所以只能使用其他的手段。
但不管是什么目的,流浪计划中有大量的工业,一旦进行推进就根本停不下来,可以制造大量就业。因为从挖坑开始,每一个行星引擎都需要大量的材料和技术工人,这可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对整个工业产业的考验,是对人类工业的终极应用。
而在这些技术的运用之中,又会有新的技术出现。
工程公司,设计公司,建材公司……就好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食人鱼纷纷聚集。
第一批行星发动机一共就三个,分别在三大国建造,要做好表率,后续的小国才会跟进。当然美帝内部没少扯皮,两党是各种对抗,党政不断,朋党攻讦,所以他们国家的行星引擎一直没有落实。
另两个引擎倒是很快就完成了选址,然后就是征地搬迁,改造,各大部门合作,因为这个工程可比建小区复杂多了,对水泥、金属的要求完全不一样,挑战性十足。
杜兰化身为建筑工人加入了进去,参与这一奇观的建设。过程中是充满了问题,要把设计图上的东西落实下来,那是真不容易,杜兰都替人类着急,按照这个速度,四百年根本不够建造一万做行星发动机。
因为工程难道真的是太大,首先要挖一个五公里深的深坑,要先建造地下城。因为一旦开始流浪,地表的温度会骤降,到时候连大气会结冰,只能躲在地下,依靠土地作为保温。
第一个开工建设的是民用地下城,将会容纳三十万人左右,里面就要有足够的设施,学校,医院,警察局,运动场,博物馆,商业街等等。
施工环境之艰难是前所未有的,五公里的坑,那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所以作为,流浪地球是浪漫的科幻想象。而要一步步落实,那难度是前无古人。不仅仅是社会问题,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甚至还有宗教问题。反正这问题,那问题,所以西方科幻建造飞船跑路,丢下群众这种事情真的是不能怪他们,因为这真的是成本最低的方法了。
建造飞船虽然艰难,但在研究所里,在试验场地,在车间里,环境再差也不会比地下五公里差。
光是换气都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压缩机压缩空气输送下去,不然下面全是二氧化碳。更不要说说地下的各种各样不确定的地质环境和水文环境了。
走出研究所,走出车间,走进施工工地,面对泥浆,面对每天都焦头烂额的工地,面对各种‘刁民’,那是真的头疼欲裂。
地下工程太难了,不过难也要做,这才第一座地下城,之后还有一万座,要是克服不了的话,就根本没有希望。
不过地下城的工程只是难度之一,之后还有重核聚变技术的引擎呢,要确保引擎的稳定,除了输出推力之外,还要能烧开水发电提供地下城的电力,所以引擎虽然高一万多米,但里面也是有各种各样的设施,不仅是引擎,也是发电机,也是发热取暖的机器。
当然为了确保引擎不会陷入地面,整个地面方圆二十公里都是需要金属加固的。
反正这用料,这技术,想想都是可怕。
所以如果人类真的能推动地球的话,那真的是奇迹。
重核聚变技术,只需要有石头就能连续不断地进行反应。不过要启动引擎却需要一个庞大的能量。
就好像核弹,想要发生核裂变,就首先需要用大量的炸药引爆,激发核裂变,然后就是连锁反应,释放出核弹的能量。氢弹也一样,也需要一个起始的能量才行。引擎自然也是如此,而引擎的初始能量就是核弹,通过引爆核弹,启动整个重原子核反应堆,也就是说要引擎得能承受核弹的一击才行。
所以对材料学的要求也是空前之高,要持续承受等离子流的灼烧,这种材料还真是了不起。
反正第一台发动机是不计成本地制造,不过有了重核聚变技术之后,电力能源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可以无限提供电力,所以就算材料制造耗能再高也无所谓。
总之第一台发动机是问题重重,克服了这些问题之后,到了最后流浪,估计人类已经不想生孩子了。在原著中还有很多人想要摇号生孩子,但如果真的流浪了,并且生活在封闭的地下城里,生孩子这种事情只怕就不是那么美好的事情了。
杜兰在工地上听工人们聊天,和工程师聊天,知道整个计划的艰难,光是这第一座地下城的预算就已经超了很多。不过全球的各个机械设计院,工厂倒是经常派人过来找生意,毕竟纵观全球,这行星发动机工程真的是目前最大的吞金机器,源源不断的财政预算投入其中,大家都想要分一杯羹。
有钱大家赚,所以各种厂商从全世界聚集表示可以提供技术,帮助行星发动机建造零件。
同时很多人担心花了这么多钱,能不能回本?这地下城和行星发动机到底有什么价值,难道还想打核战争么?作为核避难所还是不错的,在地下五公里,而且还有抗住核弹的引擎,核战争之后可以作为指挥部。
并没有很多人真的相信氦闪会发生,大棋党认为这就是国家在为核战争做准备,等到全国人民都能躲起来之后,那么就算核弹洗地也不怕了。
当然真正的用意其实就是控制分配,让小国听话。小国想要分一杯羹,那么可以开办学校,学习技术,然后接受语言教育和技术标准,这也算是书同文车同轨,大家都能互相交流了,思想也接轨了,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就成了。
其实现在看来,第一台行星发动机就是个奇观,竖立起来的祭坛,大家围绕祭坛排排站。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古代皇帝为什么这么喜欢造奇观,就是这个道理,第一可以通过基建来输送利益,第二可以通过奇观垄断神话的解释权,第三就是通过奇观来确立一个利益分配方案。
奇观误国,但古代王朝还真不能没有奇观,奇观相当程度上就是垄断人神沟通的解释权。
埃及法老搞了金字塔,认为死了埋金字塔里就和死神沟通,到时候还能复活。掌握了金字塔的人自然是整个国家最厉害的,别人没有自己有,就能显示出自己的不同。
还有教堂,一造就是几百年,耗费无数民脂民膏,也是为了垄断和上帝的沟通全力。上帝有灵,他肯定也喜欢大房子,教堂越大肯定是越接近上帝。
佛塔,佛像等等都一个意思。还有皇帝的皇宫建造得金碧辉煌,要比城里的所有建筑都高,也是一个道理。
奇观就是我能造,你不能造,因此我比你了不起,你得听我的。
不过到了现代,奇观就是旅游景点,虽然依旧有点政治意义,但肯定没古代那么大了。
行星发动机肯定是这个时代的工业奇观,深入地下五公里,升往天空十公里,垂直距离就有十五公里,地面部分还要覆盖十公里半径的固定盘,防止巨大推力导致引擎下陷。这样的庞然大物所需要的技术、资金是空前的,比造太空空间站还多。
加上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难处,看得其他还没有建设行星发动机的国家牙疼。花这么多钱,得什么时候才能回本啊。
不是说不好,引擎可以发电,地下可以住人,就算打核战争,这样的建筑也可以硬抗核弹,好处不少。但真的太贵了。
贵是客户的问题,不是商品的问题。而且任何昂贵的科技产品,基本上都是买的时候贵,但后续使用肯定是美滋滋。这发动机是好东西,就算不推地球,预防一个核战争也是好的。
要是大家都建造了发动机,到时候真打核战争,没有发动机的国家不是要完蛋?好像不得不造了,就算是贵也得造。要是别人有了,自己没有,那人家可以肆无忌惮地丢核弹了。
最终美帝也不扯皮了,两党担心核弹掉下来,最终同意拨款建造,就是防着另外两个大国丢核弹。
第二和第三座行星发动机也终于开始动工,动工之后才发现真的是难。
杜兰在工地上看着工程师的头发都掉光了,剩下一点头发也变灰白了。他们也是不断地在尝试新的建设手法,尝试新的材料。
这种钢材不但要耐低温还要耐高温,因为在流浪阶段有一段运输时间,除了赤道的变轨发动机运行之外,其他发动机不会满功率运行,到时候地球彻底暴露在宇宙低温之中,连大气层都会彻底结冰,发动机要经受宇宙低温的考验。
当然启动的时候,发动机的温度超过一万度,这样的高温,一般金属早就已经融化了。总之这种金属很牛掰,但很昂贵。
三体人表示高温和低温交替,他们熟啊。三体系统三个太阳一起出现的时候,就是地面都被点燃。但等到三个太阳一起下沉,三体星的大气也是直接结冰变成美丽的蔚蓝的雪花,美不胜收,但等到大气全部被冻结,地面也就不能生存了。所以三体人只能脱水保命,藏在地下,或者是巨石打造的厚重金字塔里。
不过工程师是不会放弃的,毕竟他是流浪派的,他是相信科学收集的数据的,认为太阳肯定会氦闪。最新的数据证明太阳并没有好转,所以流浪地球计划必须执行下去。
谷至于其他的比如飞船计划,其实也在进行,只是按照政治现状,行星发动机带来的短期好处最多,特别是防御核弹方面。其实按照历史规律,第三次世界大战早就可以开始打了,但一直憋着,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百分之一百防御核弹。但如果有了行星发动机,说不定就会成为核战争的起点。
飞船虽然也挺好,但飞船并不能直接转变为核战争的力量。
然而杜兰知道落实计划的前辈多么抛头颅洒热血,日后在地球上发生的故事就有多讽刺。其实不管氦闪发生还是没有发生都一样,对人类而言都是讽刺,因为都是人类的挣扎而已。
最终就是人类遇到了问题,人类付出了代价。只是遇到的问题大不大,付出的代价惨不惨罢了。
生活在准流浪时代的人还是幸福的,因为并没有军管,所有的行为都是在现有的社会体质和经济活动上进行的,利用政治竞争作为内在动力,大家建设行星发动机也并不会认为地球真的会离开,他们只以为自己实在建设发电厂而已。
随着行星发动机的投入,大量资金运转起来,一个个产业链都能分一杯羹,经济稳定,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并且业内人士认为之后的发动机成本会降低,到了整个产业链成熟之后,发动机完全可以模块化生产,到时候直接挖个标准的坑洞,就能把发动机组装起来了。
这个行业似乎是新兴向荣,有钱了,就有越来越多的得利者开始资助流浪派的科学家,开始不断鼓吹太阳没救了的言论,希望更多人来投资发动机,以此来维持自己在建造发动机过程中的收益。
后代的人类或许不会知道流浪计划一开始是政治讹诈,后来又成为了资本流向,他们并不是为了挽救世界,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只是恰好走在了正确的路上,这就是幸运啊。
杜兰看了也只能说人类运气不算坏,其实用经济做导向肯定比什么高大上的拯救人类要更实际。毕竟这可是四百年,就算这代人愿意抛头颅洒热血,那他们的孩子呢?孩子的孩子呢?
仇恨和理想都是不可能遗传下去的,用利益做导向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了,爷爷、父亲、儿子都知道有利可图,那自然而然就会朝这个方向前进。
所在这个时候,依靠发动机为生的资本不断宣传灭世,不断分配资源,对流浪计划起了积极作用。
大家一看有钱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于是第四座发动机也提上了日程。而在足足十四年的努力之后,杜兰站在了已经完成的发动机前,和其他工友一起参观启动仪式。
十四年时间,抗日战争都胜利了,很多人都是从年轻走向了中年,身上也多了一身毛病,衰老的总工程师更是热泪盈眶。
放入火石,其实就是一枚小型氢弹。
大家都是在很远的地方观礼,反正远也没关系,因为发动机高耸入云,要是靠得太近反而会因为高温而被蒸发。大家都戴上墨镜,就好像是在观看核弹引爆一样。
随着轰隆的雷鸣,一股热浪袭来,接着一道橘色的火光冲散云层,所有人都感觉前所未有的温暖,这就是工业的奇观,行星发动机,它试车成功了。
历时十四年,第一台行星发动机启动,壮观的一柱擎天尾焰画面通过直播传播全世界,甚至是从气象卫星上看到地球上出现的一个闪光的地方。
先烧十天,然后减小功率作为发电厂,接着就是进入地下城体验生活了,因为谁也不知道地下城生活会遇到什么问题。虽然设计师已经考虑得很充分了,但不代表就不会有其他意外。就好像游戏设计师总以为自己的游戏已经很完美了,但到了玩家手里,玩家总是能整点幺蛾子。使用者的想象力是超越设计者的,总能找到设计者没想过的漏洞。
所以要先生活,然后再进行各种修补。毕竟以前从来没有人在地下城市生活漫长时间,有什么需要完善的方面得通过实践才能知道。实践之后,后续的地下城就可以进行改进。
很多人都因为好奇而购买了地下城产业。当然也有人是因为担心核战争,所以购买。总之第一批住进去的人不少。至于其他人就只能在旅游的时候,进地下城看看了。
杜兰作为一个经历者,很清楚流浪计划推动的过程远比流浪计划执行的过程要精彩。推动过程中是各种各样的斗争和妥协,执行过程中虽然也有尖锐的对抗,但那已经是付出惨痛代价后的后遗症了。
就好像二战是一战的延续,虽然二战战术的精彩程度比一战要高,很多战略是一战奠定的,二战只是补充。矛盾也是一战就存在划的,二战只是延续。
经过刹车和逃逸两个时代,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流浪时代的叛军不过是历史周期上的必然而已。流浪到一定的时代,必然会出现叛军,因为叛军的基础在发动机建造的时代已经奠定了,只是力量不足以阻止计划罢了。
对杜兰而言,还是准备流浪计划的过程更是精彩,因为这是全人类第一次尝试融合,全世界人第一次建立一个标准,行星发动机就是全人类的图腾。
在远古时代,人类从血脉氏族组成部落的时候会使用图腾,在工业时代人类如果想要从国家范围内走出去,要团结不同国家的人必须也有一个图腾。
所以人类的技术虽然一直在发展,但其实人类的行为轨迹是一直都没有变化的,从历史中能看到人类未来的蛛丝马迹。杜兰就是要看新时代图腾的建设,看看全世界人艰难地磨合。后期肯定会有战争,不关乎对错,只关乎输赢。磨合的过程也是矛盾累积的过程,到最后矛盾爆发,那是肯定要分出胜负的,会一次次地出现野蛮战胜文明,错误战胜正确,但最后历史会做出判断。
图腾的竖立就代表了一套标准,一套围绕着行星发动机而设立的分配关系。随着第一个行星发动机的建立,既得利益者将会全力推广。
就好像当年商鞅变法,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全是反对的,十年之后就有很多人支持了,就是因为十年之内已经出现了既得利益者。大家看到了变法的好处,那么自然就会全力以赴地朝变法这条路上狂奔,所以商鞅死后,他的法却还是贯彻了下去。
当然关于氦闪和行星发动机的质疑一直没有停留过,因为资金就这么多,钱都流到行星发动机这个行业中去了,其他行业就没那么多钱了,他们自然要质疑。但行星发动机这个行业包含的技术实在是太多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稀土提炼到材料加工,更不要说芯片和光刻机这些高端技术了,全用得上,大家都能一团和气地分一杯羹,十四年时间这些依靠行星发动机赚了盆满钵满的企业也是重拳出击,与质疑氦闪的声音打擂台。
质疑的声音虽然提出了科学的不确定性,坚持认为太阳只是感冒很快就能康复。虽然他们就算说的很有道理,但他们质疑了别人,能用钱补偿企业么?不能,他们的质疑并不能赚钱。
相反只要行星发动机能够继续建造,这些得利的企业却能赚钱,可以源源不断地支持‘氦闪必然发生’的理论,就算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他们也会扁鹊三连,说太阳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医。赚钱吗,不寒碜。
随着行星发动机开始发电,似乎也是有了回本的可能,因为行星发动机不但只需要烧石头,更是被设计了二千五百年的使用寿命。两千五百年的使用寿命,就比金字塔少一点,可谓是人类历史上使用寿命第二长的设施了。第一长的金字塔是坟墓,只能创造旅游价值,而行星发动机却可以一直发电,二千五百年的发电量换算成金钱的话,已经超越了发动机的制造成本,所以长远来说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所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都给自己国家安装一台行星发动机,二千五百年的使用寿命,买了你不吃亏,买了你不上当,一台就可以作为传国至宝,一次性投资,二千五百年享受。
行星发动机的好处就突然多了起来,什么防御核战,预防氦闪,使用寿命长,保证回本。甚至还说尾焰的光芒能治疗癌症,抗衰老,治疗肾虚,还能让孩子更聪明。科学和玄学是循环打拳,让普通人目不暇接。
第一步算是走出去了,不过后面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杜兰开始游走于各个工地,感受着生产模式的改变和进化,感受着行星发动机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变化,规模化,集中化,模块化,标准化,人性化,自动化,机械化,安全化。
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使用,上手更容易,而且女人老人都可以操作,从一开始在泥潭里打滚,到后期工地是越来越舒适,越来越安全。很多技术也转为了民用,用在了汽车、智能管家之类的民用产品上。
不过随着行星发动机的建造,大家也会担心会不会真的要流浪,毕竟流浪计划可不是开玩笑的,一旦进入刹车时代,那海啸、地震、火山爆发等等灾难可是会全面爆发,会死很多人的。
太阳会不会氦闪不知道,但地球一刹车,肯定死很多人,而且地下城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进入。
第一批建造行星发动机的工人已经老去,新一批的工人有不同的想法,他们觉得企业老板赚得太多,自己赚得太少,他们很焦虑,担心‘遍身罗衣者,不是养蚕人’,担心自己虽然制造了地下城,但最后却没有资格进入。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件丝绸衣服,那么只有少数人会争抢。当世界上有一万件丝绸的时候,争抢的人会更多。齐国晏子说过狗群平时很和谐,但一旦丢进去一块肉,狗群就会厮杀得昏天暗地。所以只有一个地下城的时候,大部分人知道轮不到自己,但地下城多了,就会想着要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了。
可能有人要问再多建造一点就好了,但这不现实,首先资源的问题,其次已经住进地下城的人就不会再在意没有住进去的人了,他们要去寻求新的增长点,而不是为那些没进地下城的人继续建设。
所以并不能建设出满足所有人的地下城数量,一是资源不一定够,二哪怕资源够了,也不赚钱,没人投资了。
依旧是晏子的故事,齐景公觉得冷就穿了一身裘衣,过了一会儿就开始埋怨为什么天不够冷了。晏子说圣人吃饱了会想到别人没吃饱,穿暖了会想到别人没穿暖,安逸了会想到别人还在劳作。可惜圣人才会这么想,世界上又有几个圣人呢,大部分人就是吃饱穿暖,可不会去考虑没住进地下城的人。
所以第一代工人就是工人,不考虑住进地下城。但随着流浪计划的讨论热度越来越高,他们的孩子就必须要考虑是不是要住进去,毕竟不住进去很可能就会死。时代变了,考虑的问题也变了。
焦虑是越来越多,特别是行星发动机的数量越来越多,就越让人担心突然有一天进入刹车时代,没有地下城门票的人岂不是完蛋了?可地下城数量有限,就算满打满算也只能容纳一半人口。怎么看自己也买不起地下城的房子,岂不是死定了?既然死定了,还为什么要搬砖?
住在地下城里的少数人恨不得立刻打核战,发生氦闪。就好像穿着貂裘的人恨不得天更冷一点,才能体现出貂裘的价值。
虽然说第一批入住的人是为了测试地下城的系统,是为了弥补设计中的缺点,但他们之中确实有这样的普遍思想。好在后面的地下城就没有立刻入住了,这些经过完善的地下城将会通过其他方式确定入住人选。
至于用什么方式,大家还在讨论,是和以前一样价高者得,还是抽签,或者是看专业技能,大家都有不同的见解。
当只有一个地下城的时候,争的人很少,因为大部分人知道轮不到自己。当有了一万座地下城的时候,就免不了动心思了。毕竟传言太可怕了,又是核武器,又是太阳氦闪,鬼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还是住在地下城最安全。但到底应该怎么分配呢?一万座,就算临时增加了两千座,加起来也不够容纳全人类的。
一座地下城三十万人,所有地下城加起来最多只能容纳一半人口。要流浪的话,最好现在就流浪,所以最好就是尽快确定进入地下城的方式。而且为了流浪还要炸掉月球,因为等到逃逸的时候,月球就很碍事了。
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所以必须抓紧时间。
杜兰看着这些想推动流浪计划的人着急地按照时间表执行,心里也为他们捏了一把汗。这近百年来太阳活动依旧很剧烈,地球上的灾害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太阳得了绝症,但要解决的问题还是很多。
毕竟‘人心似水,民动如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全球七十亿人,那就是七十亿个想法。要淘汰一半,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任何一个小小的决策都可能会导致满盘皆输。这就是现实世界的失控感。
杜兰现在变成了司机,专门接送参加地下城入选拔讨论大会的议员,看他们的表情就恨不能有一个上帝帮他们做决定。如果不能让全世界大部分人满意的话,就根本不可能流浪。
杜兰看戏虽然爽,但作为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居民可就不高兴了,毕竟到时候成为代价的会是他们自己。其实很多极端者认为就应该干掉亚非拉地区,这样地下城就够欧美日韩等国家人口居住了,岂不美哉?
这些极端者并没有全人类这个概念,只有自己人和不是人的概念,自己是天选之子是人,不是天选之子就不是人。这就和中原三千年前的殷商一样,殷商是帝的子民,是人,而周围的人全不是人,就算是同盟部落的酋长也是想杀就杀,而且越是酋长就越尊贵,祭祀的时候,上帝肯定越高兴。
不过这些极端主义者也就喊喊口号,毕竟真打起来,他们的人数少,不见得就打得过亚非拉。再说他们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就算同为天选之子也要分长子和次子。
杜兰看得很高兴,因为这就是地球人类的阵痛啊,在社会动荡期,各种声音接连不断,看得他欲罢不能。而随着不断有人牺牲,这些作为代价的生命和尸骨将会铺成人类未来的道路。
活着的人将会踩着死去的人前进。
就好像三体人一样,为了生存,他们会吃掉脱水的同胞,同胞的身体就是柴火和食物,让等待下一个恒纪元的三体人生存下去。
人类也一样会踩着同胞的尸体前进,在危机之中,人类和三体人其实都一样。
谷之后杜兰又从司机行业转变成了人口统计员,开始统计全人类的人口和人口比例,因为未来是孩子的,所有十六岁以下的孩子优先进入,并且可以携带一名监护人,剩下的就全部抽签。当然部分有特殊本领的人,也可以通过服役的手段先工作几十年然后再进入地下城。
基本就是这么确定的,也算是各种手段都综合使用了,并不是只依靠一个分配方案。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迎来了一波生孩子的热潮。谁不想活下去呢?结婚的没结婚的,反正知道这个分配方法之后,就直接生,反正还有时间。
人心似水,民动如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杜兰走访基层也是看到了人生百态,这里没有英雄,也没有反派,只有每个站在不同立场的人。面对世界末日之时,用自己的方法求生。当然也有听天由命的人,很多读书人认为谁进去都一样,人本来就要死的。要是人能长生不老的话,也轮不到他们争来争去,又不是说争到了就不死了。
这些人看得很开,当然基本都是单身狗。连自己的命都不在乎,也很难去关心配偶,自然也找不到老婆。但他们的想法也没什么错,人本来就是要死的,比他们聪明的人、贤能的人都死了,不然这个时代肯定还是伟人做主,确实是轮不到他们。
人口多是因为分配,人口少也是因为分配。只要是按孩子的人头来分,那就能在短时间内让人口翻倍。除非他们敢把孩子弄死,不然根本阻止不了。
在没有英雄的世界,只有每一个凡人的挣扎。他们并没想过生这么多孩子,会不会导致领导层改变分配方式,也没想过养不养得起,他们只是想要活下去。
如果改变分配方案的话,朝令夕改,肯定影响领导层的信誉。不改变的话,这么多孩子和监护人,到时候抽签数量少了,会不会引发暴力冲突?
改有问题,不改也有问题,似乎除了感慨刁民太多之外,也没什么办法了。寸步不让、朝四暮三、落袋为安,可谓是刁民三件套了。不过能活下去才是真,刁不刁民都是假的。
生孩子也就算了,还有很多证书造假,为了活下去,花再多钱也要让自己变成有技能的人,而有技能最好的判断方式就是证书,所以办证在末日的时候再次受欢迎起来,到处都是办证的广告。女人可以生孩子,男人可以办假证,都有光明的未来。
杜兰看了直说这是不向命运低头,没人会甘心被淘汰,这就是人类的意志,黄金的精神。绝对不认命,绝对要活下去。
这个世界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是末日之下的普通人。没人可以预见未来,每一个政策都面对失控,大家都在不安地寻求生路。虽然有很多章北海一样的人物,认为谁活下去都可以,不必非是自己,但也有很多维德一样的充满兽性的人。当然也有程心这样温柔和怜悯大家的人,虽然没什么用,但还是很容易博得大家的好感。
这个时候资本没用了,因为资本被分配赶到了边角,资本并不决定进入地下城的资格。他们只能想办法把自己送入地下城,或者自己建造属于自己的地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