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场胜仗然后大吃一顿,酒肉放开了吃,对于所有士卒来说都是一件乐事,这意味着他们还活着。⊙四⊙五⊙中⊙文,
不过每次大胜之后对于统帅来说都意味着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若是先胜后败那就彻底悲剧了,要知道开始赢了后来因为不小心反倒被击败甚至丢到性命的不是没有,所以大胜之后反倒更要小心谨慎以守住胜利。
一干将校离开之后,整个大帐就剩下陈曦、郭嘉几名高级将领,有些事情还需要他们商谈一下,至于许褚则已经先一步前去巡营,下半夜则交由赵云巡营,只有这种大胜之后才需要高级将领如此谨慎。
“旧事重提,袁绍军看起来不比我们弱,双方战斗意志基本都差不多。”陈曦叹了口气说道,“我们麾下的士卒算是恩威并举收拢而来,尤其是青州兵,除了军纪不是很好,其他方面可算是顶尖。”
“军纪这一方面一直在抓,但是毕竟出身黄巾,十年的习惯一时半会儿很难洗掉,不过这一方面问题不大,青州兵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给与了他们想要的一切,他们愿意用命来偿还。”郭嘉摆了摆手说道。
郭嘉对于军纪这个看的不是很重,毕竟青州兵军纪大方向上的杀烧抢掠已经被祛除了,剩下的就是缴获物资上缴这些,对于郭嘉来说,只要能打赢,上缴与否都不太重要,打赢了比缴获这些物资重要太多。
再话说青州兵养成这种打完见什么能用的都往怀里揣完全是以前穷怕了,否则的话,根本不至于这样。
“好吧。军纪翻过,只要不杀烧抢掠百姓。那些细节就当没看到,怎么说青州兵的战斗意志都是最强的。”陈曦摆了摆手。也懒得计较,当了黄巾十年,都穷怕了,见什么能用的都往身上揣那是习惯,能赢就行。
“徐州兵的战斗意志不行,明显的未战先怯。”赵云叹了口气说道。
“这个没办法,黄巾两地三代头领全部都是以血盟誓,才让黄巾脱离了贼这个团体,他们都知道去珍惜这个机会。而且我们也赐予了他们良田,给他们建设了屋宅,所以这些人会奋死而战。”陈曦无可奈何地说道,这也是他当初那一计最大的优势。
“至于徐州兵,本土多年无战事,需要磨练的地方太多。”郭嘉撇了撇嘴说道,没吃过苦,没经历过战争,就算再怎么训练也就那样了。
“袁绍军骑兵太多了。”关羽缓缓开口说道。
“确实如此。我军地处中原,没有骑兵来源,就算有贾文和的马政,但这其实是为了应对之后平胡的手段。单说马匹我军还真没办法。”陈曦无奈地说道。
“贾文和的马政现在开始运作,实际上就是为了平定冀州,并州之后。推行的时候无可阻拦,也有应对北方胡人的意思。现在完全没有价值。”郭嘉叹了口气说道,“总之袁绍已经限制运马了。”
“这也是一个麻烦。”赵云皱了皱眉头说道。“我军海航前往辽东运马如何?”
“这一条线现在也算是砸了,不知道袁绍给公孙度吃了什么,现在我们很难从公孙度那里获得良马了。”陈曦摆了摆手,他坐镇兖州,这些事情一清二楚。
“基本上,就我的感觉,我军和河北军,就兵力优势而言基本没有,兵员优势我军占了一些,但是被骑兵一兑子我军反倒还落如劣势了,至于大量的弓弩,子川你储备了这些年,有多少?”郭嘉也是无奈。
以前在历城和冀州打了一个没完没了,郭嘉本身就对冀州兵很有了解,至于这次来了一场大规模的碰撞,郭嘉对于冀州军就更有了解了。
“弩矢,强弩,弓箭我都有储备,虽说也是从前两年才开始的,但是也准备近四十万壶。”陈曦淡定的说道,
陈曦这么多年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年年有以工代赈,未必一定要修筑基础建设,制作一些枪杆,箭杆,刀柄,大盾内部的垫层什么的,也是可以的,以天下最强为目标,以正面应对天下诸侯为目的,泰山一直在积蓄。
“好了,战争兵器你们可以放心,温养好的铠甲,大盾,刀枪数量绝对足够,几十万的屯田兵,花费了这么多年,我可是一直在储备,兵器各方面你们可以放心,我们绝对占据优势。”陈曦笑着说道,“你们只需要考虑战争方面就行了。”
“那没什么好说的,不玩阴的我们和北方是半斤八两各有优劣,北方最大的优势本土世家文武齐全已经被我们兑掉了。”郭嘉自信的说道。
“对,文我们有几十万自己培育出来的读书人,擢拔数千底层官员毫无难度,武我们有数百万对于我们心怀恩德的黄巾,不管文武哪一方面我们都有一定的优势。”陈曦点了点头说道,这可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
话说陈曦和刘备之前做的就是大面积撒网,直接造就了几十万读书人,这些人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终归有一些心思巧妙之辈令人惊叹,所学虽说不太全面,但是做一小官绝对没有问题。
世家的精英教育虽说恐怖,家学源远流长,容易出现天才,但是架不住刘备和陈曦一次性撒网教育的人多,几十万下去,三五年下来能用的就有好千余。
按照这个时代一比七千的官民比,三五年产出的能用的人才就足够管理百万人,其他的一大把丢到各行各业,这才是泰山繁荣的关键,而且这些人大多数对于刘备都怀着感恩之心,不说别的,比世家子弟靠谱太多。
“不过依旧不好打啊。”赵云叹了口气说道,他在泰山当过很长时间文官,对于袁绍麾下的实力也算是有清楚的了解,单单人口就有千万,而且经济繁荣,治下近几年都没有多少天灾。
“从来没觉得好打过,不过没什么,只要不出现太大的变数,我们会赢的。”郭嘉面上浮现了一抹嘲讽,回望冀州,他在那里埋下的隐患已经生根发芽了。(未完待续。。)
“对,我们会赢的。⊙四⊙五⊙中⊙文△,”陈曦笑了笑说道,扭头看着郭嘉,面上浮现了一抹冷意,结合上一次郭嘉给他的提供的计划,还有现在冀州袁绍彻底收服冀州世家的表象,陈曦就知道郭嘉的计划也成功了。
“子川,接下来的军情汇报由我来执笔,尽快将这里发生的事情告知主公,吞并兖州,越快我们能占到的优势越大,不过不可避免会被袁绍占去一部分,冀州毕竟和兖州全面接壤,而我们只能从泰山调兵。”郭嘉和陈曦相视一笑,随即郭嘉开口说道。
“在这之前还需要造势一番,不过我希望我想说的话能从对方嘴里说出来。”陈曦点了点头。
“相信我,陈公台不会放弃这一张护身符的。”郭嘉一脸自信地说道。
陈曦翻了翻白眼,陈宫怎么说按照划分也是顶级的谋臣,就算他大多时候比较呆,但是真比能力的话,他也算得上是战略战术全能级别的谋臣。
“就看看我们能获得什么了。”陈曦叹了口气说道。
“大概只能获得善意,或者未来的好处,现在的话不大可能。”郭嘉叹了口气说道,“他们太穷了,除了手下的文臣武将我们能看上,其他的还真一般。”
“但是这事情还真是不得不做。”陈曦一脸无奈地说道,“只有民族大义能洗掉别的色彩,也只有民族大义才能在那种地方庇护住他们。”
“确实如此。”郭嘉点了点头说道,“所以我们只要等陈公台自己过来就好了。”
次日辰时陈宫亲自前来陈曦此地进行会盟,有些事情必须要说穿才行。
“见过陈侯。郭军师。”陈宫一脸温和的施礼道,“首先恭喜二位挫败北方袁本初的南进部队。”
“公台。坐吧,你我二人虽说是初次相逢。但是既然你我皆是姓陈,五百年前肯定是一家,少施点礼多谈点正事,对你我都有好处。”陈曦笑着说道,命人给陈宫将茶水奉上。
说实话这还是陈曦第一次见到陈宫,只见对方穿着一身青衫,身材消瘦,皮肤微微有些发黑,双眼也不像郭嘉那样引入注意。若非那一身青衫,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农家汉子。
“承蒙陈侯高看,说不得我等二人五百年前还真是一家。”陈宫一脸微笑着说道,“既然陈侯能于昨日强攻田丰大寨,恐怕已经知道我今日前来是为了什么。”
“对,昨日差点被温侯杀了。”陈曦一脸不爽的说道。
“那我先在这里为昨日之事赔个不是,并且愿意以兖州作为对诸位的补偿,如何?”陈宫眼见陈曦提起昨天的事,当即话锋一转。转回到兖州事宜上。
“好了,好了,别玩虚的了。”陈曦挥了挥手,陈宫这个混蛋智力倒是很够。可惜这个名士作态,太纠结了,陈曦就不信陈宫不明白现在的形势。说这么多虚的干什么,浪费时间精力。
陈宫有些尴尬。他发现陈曦貌似懒得谈了,于是深吸一口气直奔主题。“陈侯,我友吕奉先打算撤出兖州,北归并州,重新为大汉朝夺回并州五郡,光复河套地区,挫败胡人,不知陈侯打算如何处置这兖州地区。”
陈曦和郭嘉一个对视,随后转过头来,叹了口气说道,“夺回并州五郡,这是大义,没什么好说的,有什么要求直接说吧,逾期不候。”
“大义、物资、后方!”陈宫言简意赅的说道。
“没问题,这些都没问题,大义我可以给你,物资我们也接了,而且你可以修书给袁本初,大义之下他也会给你,后方这是袁本初的事情,不过他不会阻拦,其他的以你的智慧都不是问题。”陈曦点了点头说道。
“多长时间能做好。”陈宫询问道。
“十五日之内,物资和大义绝对让你满意,前提条件你需要放开济北东平两地,说实话,我这只是防人之心不可无。”陈曦平静的说道。
“没问题。”陈宫平静到眉头都没皱。
早点离开兖州这个是非之地对于陈宫来说才是大妙,至于去河套和胡人作战,不说稳赢,陈宫至少有三成把握能赢,剩下五成都是能立足,剩下两成才是败北。
在中原这个地方,陈宫表示自己有一半的把握是能活下去,另一半是gameover,这里根本就不是正常人能呆的地方!
“我会将我们搜集的河套一带的资料交给你,其中有羌胡,鲜卑,汉人,匈奴之间的实力对比,以及各个部族之间的实力对比,还有一些各部族之间的矛盾都会交给你,不过到时候你必须保证看完就销毁。”陈曦神色郑重的说道。
陈宫皱了皱眉头,有些奇怪,略微思考了一下没有想明白其中的古怪,但是又感觉其中有一些其他的深意,于是开启了自己的正向精神天赋。
良久之后陈宫端起茶杯,不自觉的手腕有一些颤抖,【甄家是刘玄德的棋子,刘玄德一方基本已经结束了北方袁绍的谋划,进入了中原统一的谋划。】
【怪不得我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原来是这样,妄我自以为智计通天,居然都没看出刘玄德实力足够吞并任何一个诸侯了,他现在做的只是想要减少汉室的损失,为汉室保留元气。】陈宫的双手不住的颤抖,这一刻他突然发现有了冀州的刘备已经足够一个人单刷天下了。
陈宫开启正向精神天赋之后,瞬间就发现了之前陈曦那些话中蕴含的意味了,能对方胡人进行如此详细的调查,那说明什么?自然是刘玄德要收拾北方胡人。
这里面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是,刘玄德都能想到去收拾北方胡人,那中间隔的袁绍呢?必须要击败袁绍才能去收拾北方胡人。
现在刘备能做这一方面的调研,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刘备赢定了,打胡人那是必然的事情,另一种就是刘玄德调查完袁绍仍留有余力,而这潜在意思就是刘备的实力远远超过了袁绍。
陈宫对于陈子川,贾文和这群人有过了解,这群人皆不是夸夸其谈之辈,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刘备实打实的有击败袁绍的把握。
有了这么一个结论之后再行逆推,所有的节点梳捋一遍之后,唯一一个能给袁绍造成致命一击的便只有甄家了,虽说看似极不可能,但是却又是最合理的情况。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由不得陈宫握着茶杯的手发颤,天下人都被陈曦玩了,这已经不是走一步看三步了,而是走一步直接看到结局了。(未完待续。。)
ps:昨天有人问我大夏龙雀刀不是一米多长的普通刀吗,怎么能马战,这个其实我想说一下啊,这本书用短兵器马战的不少啊,黄忠的赤血刀也就那么长,倚天剑也是,话说杜远用的还是搬砖,这书有温养,有内气,一百多米的刀芒都能砍出来,内气离体用武器根本没有讲究的,当然不满意的话,还请脑补一个刀杆,就是这样~
陈宫的手不住的颤抖,发现原本泰山早就挖好了一切之后,陈宫彻底按捺不住内心的颤抖了,原来天下人都被玩了,这天下是有主的,只不过主人是为了将着天下建的更好,而后退一步罢了。△¢四△¢五△¢中△¢文≥,
【如此逆推下来,李优必然是李儒了,雍凉关中不出意外的话恐怕已经有了手段,北方已然定鼎,原来所谓的群雄纷争在泰山看来不过就是一场丑角戏罢了,怪不得泰山的戏曲有名,天下在他们眼中不过如此。】
陈宫这一刻全身冰冷,他将泰山从一开始到现在所有发生的事情仔细分析了一遍之后不由得长叹,原来对方将一切都准备好了。
【恐怕豫州当初攻占的地方已经留下了太多的后手,而这大概是用来钳制袁家的后手,毕竟袁术太弱了,弱到鸿门一宴就足够让袁绍自北并南了,怪不得袁术能一直把握两州半之地。】
陈宫思考的越来越细,很多以前不注意的细节都拼装了起来,而越思考,陈宫越是震撼,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果真如此。
【所有人都以为刘玄德是为北征做准备,而不去撩拨袁公路,没想到事实居然是这样,袁公路可以说根本就是刘玄德养肥的,肥到一般人根本无法吞食,只有刘玄德能拿出巨鼎烹制,刘繇,刘表都被这样喂掉了。】
陈宫仔细的回想之前几年,最后他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情况,那就是天下刘姓诸侯王。蒸蒸日上的就剩一个刘备的,其他的要么死了。要么再难扛起汉室的大旗了,天下就剩一个刘备能算得上汉室正统了。
想想五六年前虎牢关的时候。刘备能为人看重是因为天下有四大州牧是刘姓诸侯王,汉室未衰,刘备为汉室血统,并且亲自前来,一干诸侯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认了,那个时候汉室扛旗的是刘虞,刘繇,刘表,刘焉!
再看看现在。天下声望最响的刘虞败亡,为刘备所救,已经由孔融这个名士的头领送往了长安,名望便宜了刘备……
第一个提出州牧的刘焉已经老死,其子刘璋空占川蜀,连一区区汉中都无法拿下,川蜀良臣只能空待明主,又一个玩完了。
刘表,匹马下荆州。当年英雄豪杰,虽醉生梦死一番失了荆北,但是败于襄阳之后又恢复英主之姿。
可惜空有一身本事,被袁术压制的无可奈何。差得的不是头脑猛将,差得直接就是基础,治下只有七十万百姓。还有基本相同数量的五溪蛮扯后腿,隔着长江还要对付被刘备养肥到有千万人口的袁术。啧啧啧,能守住已经是袁术智不足五了。
至于刘繇。那不用说了,这倒霉蛋的势力已经成了袁术麾下近千万人口的一部分了……
这样一横向对比,陈宫要是看不出来问题才怪了,刘备可能没自觉,但是刘备的麾下绝对是放任袁术收拾这几个诸侯王了,而且手法绝对是润物细无声,你不了解整个形势绝对看不出这是刘备这边挖出来的坑。
【够狠,刘虞那个不管是意外还是不意外,刘备的人手出现在那里绝对不应该,刘表的时候刘琰恰好当天将刘景升文武百官全部灌醉,刘繇正是因为那一次和袁公路结仇了,好得很啊,天作棋盘,众生为子!】
陈宫越想越是心惊肉跳,从这个大局来看天下形势如此根本就是刘备一方故意造出来的。
【好得很,这样才是霸主之姿!那翻过想,刘玄德所做的确实也是为天下百姓,如此说来刘子扬所谓的勤王……】
陈宫脑海之中划过一道闪电,【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这是将诸侯也当做棋子,以后汉室大旗只有刘备能扛了,结局不用看了,勤王之人虽说好处奇多,但是免不了冲突啊,曹孟德乃是多疑刚强之辈,陛下幼年多受胁迫……】
陈宫瞬间就猜到一切,刘协受了多年的胁迫,那么眼见曹操对自己恭敬有加,那么加封曹操,稳定形势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必然就是回收兵权。
这跟曹操所要做的扫平寰宇根本就是冲突的,那么结局不用说了,打死陈宫都不相信刘协能夺权成功。
说实话,换谁在曹操那个位置上,都很难在皇权和众臣强硬的要求下交出自己手上的军权,毕竟这不光关乎自己一人的命运,还关乎他一脉所有人命运。
这实际上并非是不可调和,只要皇帝缓一点,臣子忠贞一点,说实话,慢慢地权力就能收回来,对于曹操忠诚与否,陈宫不是很确定,但是陈宫知道一点现在的曹操绝对没有彻底腐坏,他能发出檄文认错,这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可惜的是,陈宫清楚一点,那就是经历过那么多次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小皇帝刘协会信任,或者敢信任曹操吗,肯定不会,也许一开始在刘协无比苦痛的时候,曹操的一碗肉粥就足够换得刘协的认可。
问题是之后呢?等衣食无安之后呢?刘协的心性薄凉陈宫已经见识了一次,如此一来结果早已注定,汉室所有的光辉必然落在刘备的头上,这已经注定,而曹操也必然会剥落刘协所有的光环,只会留下性命作为傀儡。
【厉害啊,真的是厉害,一切都注定了,都被玩了,恐怕刘备当初祭坛上的誓言也是真的了,一生完美无缺,不称帝自然没有必要杀功臣,完美,一切都是如此完美!恐怕古往今来再难有君王能超越这位不是君王的臣子了。】
陈宫心下彻底明白了,就算称帝了有能如何,历朝历代不缺帝王,你就算做到了极致也只能跟随在秦皇之后,第一啊,那就意味着对方无可超越。
既然如此不若将臣子做到极致,极致到直接遮盖了历朝历代的帝王,不为帝王,但是做到让帝王仰望,做到极致!
陈曦听不到陈宫所想的话,不过听到了大概会心中大骇,不惜一切强留陈宫,毕竟这是天下大计,虽说没有完全一样,但是所差已经不多了,天下真的是棋盘。(未完待续。。)
ps:有人在书评区说是能不能用匕首作为马战武器,话说我记得我说了,这本书有人用板砖作为武器好不,难道要我来一个特写
陈曦和郭嘉都看到陈宫手抖了,不由得皱了皱眉头,都没有留心陈曦之前说的话,毕竟在他们两个这里都忽略一些东西,有时候习惯是一种可怕的力量,明明郭嘉智计惊人,照样被习惯蒙蔽了。△¢四△¢五△¢中△¢文≧,
话说这种时候能注意到说漏嘴的除了没有这种习惯的顶级智者,恐怕也就只有贾诩了,只有贾诩这家伙从来不会被习惯蒙蔽,他的精神天赋在逻辑上太过于缜密,很难出现漏洞这一说。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这次是贾诩在这里,恐怕以贾诩的狠辣,估计拼着强留下陈宫,也绝对不会允许留下隐患,毕竟那一个以天作棋盘,以众生为子的谋划,是他们这群人辛辛苦苦搞出来的翻天大计,绝对不能允许出现差错,尤其是在今年就即将翻桌子了,岂能再改?
要知道这一个谋划可以说是陈曦提出一个框架,众人查漏补缺最后整出来的超级谋略,和荀彧,周瑜,田丰那些人的小打小闹完全不是一个级数。
要知道不管是荀彧的掠夺,周瑜的借鸡生蛋实际上都存在相当的隐患,而田丰拥有袁绍雄厚的根基整出来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虽说根基够厚实,但是太慢了,比起陈曦这边一群人搞起来的大计根本不在一个级数。
这群人最弱都是谋国级别的狠人,这整个大计一开始只有陈曦的偷龙转凤,后来贾诩加上了借刀杀人,随后李优添了一笔借鸡生蛋,郭嘉更是又砸了一手上屋抽梯。法正一手欲擒故纵彻底让所有人都认可了他的智慧,这才是法正年仅十九能位列主座的原因。
随后刘晔。鲁肃更是在上面不断的修修补补,将天下大势之中所有关于泰山的痕迹全部抹除了。让一切事情发生的全都是合情合理!
可以说每一阶段这些人花费的苦心绝对不少,甚至可以说若非陈曦提出占一地,治一地的说法,恐怕早已做好了战争储备的泰山已经和袁绍开始了旷世大战。
若论天下诸侯之中谁谋划的最长远,毫无疑问绝对是刘备,泰山一直讲的都是百年大计,从来没担心过自己百年大计无法实施这种事情。
击败袁绍,平定天下,不是自信。也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实打实的赢定了,别给说战争存在意外这种话,只说一句,袁绍输定了。
袁绍的一切根基,不管是繁荣的冀州,还是平衡的世家关系,这些都是假的,冀州的繁荣是陈曦偷龙转凤的布局。世家被把握是郭嘉砸进去的上屋抽梯,没了这两个资本袁本初有什么?
不过话说回来,天下诸侯也就袁绍是被谋算了两次,其他的包括曹操在内也都只是给挖了一个坑。由此足可见袁绍的强盛。
当然陈曦也知道要启动这两步棋必须要要展现出来足够的实力,否则的话,就算张氏和刘备如胶似漆也没有丝毫的意义。
世家为了家族可以牺牲包括家主在内的任何一人。更何况是主母,这也是为什么陈曦不想居住到陈家大院的原因。他不想为家族意志左右。
北方的棋子是陈曦和郭嘉布置下来的,自然他们也都有自信能启动。若是执棋之人被棋子反制,岂不是悲剧,也正因此他们两人也都布置了其他的手段,而这些虽然都没有明说过,但刘备一方下手的人都有准备。
“公台,你手抖什么?”陈曦好奇的问道。
“为我友奉先能北归并州,为大汉朝能再取河套而感觉到震颤。”陈宫神色自若的说道。
“那就预祝公台能旗开得胜,他日你我说不得还有同殿为臣的时候。”陈曦一脸微笑说道。
“宫也期待着那一日早点来临。”陈宫笑着说道,“既然大事谈完,袁绍军已退,我军与贵军再无其他仇怨,我不若谈点风花雪月聊以慰藉。”
“哈哈哈,公台好兴致。”陈曦大笑,“既然说开了,你我两军就本质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冲突,更何况现在温侯愿意北伐胡人,夺回河套,于情于理,我等都不该敌对,我且命人上餐点,酒宴,我等边吃边聊。”
陈曦在感受陈宫放出的倒戈信息之后,瞬间就领悟了其中的意思,而郭嘉也明显是一喜。
酒宴上你来我往好不欢乐,陈宫在猜出天下大势之后,再无丝毫待价而沽的想法,一意逢迎之下宾主尽欢。
“陈侯,可惜我需要前往并州,否则定要去那泰山一观,我坐镇兖州数年,自玄德公入主泰山,吾常闻泰山一月三变,可惜未曾得时以观,可叹可叹。”陈宫一脸的感慨的说道。
“这有何难,公台随我一起前往泰山一观也好。”陈曦笑着说道,“泰山之繁华,必让公台大吃一惊。”
“此话我信,可惜,奉先离不开我。”陈宫摇了摇头说道,“等我友奉先北平河套之后,我想我必能得偿所愿,想那时还请陈侯记得今日之宴。”
“公台说的是哪里的话?”陈曦一板脸说道,这话很明显有些晦气,“来来来,端起酒樽,这一杯就祝温侯能北平河套,为我大汉扩土开疆!”
三人畅饮一番,郭嘉和陈曦对于陈宫再无疑虑,对方是真的想要加入刘玄德一方,这是一个好消息,至于吕布,北归并州确实是一个好选择,民族的大义可以清洗掉身上任何的不洁,足够遮掩掉其他不协调的色彩。
临走之际,陈曦和郭嘉将陈宫送出大寨,对着陈宫一礼之后开口说道,“公台,你有什么需要的记得都说出来,泰山基本都能满足,到了北方你也好好思考一下你和温侯他们以后的路。”
“陈侯且安心,在我和奉先离开之前我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陈宫站在车驾旁对着陈曦说道。
“不,你还有很多时间,多多思考一下。”陈曦笑了笑说道,“不要着急。”
陈宫笑了笑,没接话茬,良久之后开口说道,“我走了,承蒙陈侯照顾了,我想距离我们同殿为臣不远了。”
“这家伙怎么比我们还自信啊。”眼见陈宫走了之后,陈曦嘀咕道。
“我也挺奇怪的。”郭嘉灌了一口酒说道。(未完待续。。)
ps:能领大神之光的帮忙领一下,点作者名旁边那个带数字的小旗进入界面,看看能领的一领。
不管陈曦和郭嘉奇怪不奇怪,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都是了却了一件大事,不出意外的话北并袁绍之后,陈宫,吕布等人就会投入刘备的怀抱,原本已经强大到极致的实力又会再次增加几分。∷四∷五∷中∷文,
“了结了一个麻烦,诚如之前所说的民族大义足以洗去身上所有的不洁色彩。”陈曦朗笑着说道,只要吕布真能在中原诸侯火并的时候,拿下北方河套地区,那以前所有的错误都会被遮掩。
这种事情可以说是一俊遮百丑,也可以说人的一种习惯,一直看不起的一个人突然做出一件惊人的事情远比一个一直被人高抬的人做同样一件事受到的表扬多得多,这种效应该怎么说呢,浪子回头金不换?
总之吕布这件事可以说是已经翻过去了,三姓家奴也罢,弑父也罢,都不重要了,民族大义足可以洗净一切的不洁,这是陈曦绝对的自信,也是历史验证过的事实,大义也许仅仅是一个口号,但是世人会自行分辨。
这就如同冉闵,黑的地方非常多,非常多,但是在无数错误的一生,作对了一件事,而那一件事在民族情怀的衬托之下足够洗净他身上所有的错漏。
不管你怎么黑规避不了冉闵那几乎从头笼罩到脚的巨大光环,而这就是大义,以前的锅不管是不是自己的统统背了,又能怎样?就这一个光环足够将黑锅洗成金锅,所以说大义这种东西可以输,可以败。但是后世自有评说,世人也不是瞎子……
“事成之后。就算翼德,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不爽归不爽,但是大义上翼德很清楚,他只是嘴臭。”郭嘉无可奈何的说道。
“所以还是老死不相来往的好,如果他愿意征战,那就让他往北打,往西打,让天之涯,海之角去见证他的战绩。”陈曦满不在乎地说道,世界这么大。什么地方不能安置两个战争贩子?
“对了,公台说威硕跑了,这事还是需要威硕出手吧。”郭嘉侧头询问道。
“天下大义之下,很好办的,威硕不会错过的,找一找就是了,剩下的就是造势了,至于会不会给陈公台造成麻烦,那就不是我们的事情了。”陈曦无所谓的说道。反正他算是看出来陈宫这个人,虽说看起来呆呆萌萌的,但是就能力而言还真不弱。
陈曦和郭嘉并不知道刘琰的大规模造势,对于大汉朝造成了多大的影响。自灵帝登位,檀石槐崛起,而后又出现黄巾之乱。实际上大汉朝已经放弃了并州北部。
说实话,放弃固有领土从武帝之后这是第一次。从汉武帝之后汉朝的领土一直都是在变大,虽说东汉出了一群二货皇帝。被外戚操控什么的,但就算是到桓帝的时候,汉朝的领土依旧是在扩大。
而并州北部河套平原自从失去之后,即使到曹操时期依旧没有夺回来,整个三国时期也没有获得,可以说自灵帝撇了那块地方之后,真正没被胡人占领的时候已经到了隋朝。
虽说每次北方有了实力都想将那块地方收归国有,毕竟是块能种田的好地方,但是架不住,那块地的从匈奴,换鲜卑,从鲜卑换突厥,愣是一直占着不走。
加之那块地方实际上是一块战略要地,当刘琰传出吕布要北归并州打下那块地方收归国有的时候,天下所有的名士全部表示了支持。
在这些人眼中,中原打成一锅粥那是自家兄弟的事情,胡人占了北方,那是国仇,放着国仇不干,打内战,这对于所有名士而言都是不可忍受的。
这也是为什么直到三国时期人口低于千万的时候,一说打外敌,三个国家都很难输,因为打外敌的时候才是真真正正众志成城,汉朝国灭,但是四百年悠悠岁月刻录在骨子里面尚武的精神可未曾消散,强汉的称谓谁不想继承?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我的兄弟我可以往死了揍,你揍了我不但不会高兴,我还会将你揍死的霸道思想。
在这种思想之下,原本没有抱任何希望能拉拢到文臣武将北归并州的陈宫,却获得很多人的支持,甚至出现了不下于他的顶级人物愿意一同去并州夺回那些失落的地方,有时候事情真的很简单,但是却少一个牵头的人物,而风云交汇之时才能诞生出真正的英雄。
陈曦和郭嘉现在并不清楚这些事情,他们依旧在默默地思考到时候该如何支持吕布北归,该如何建设兖州,到了现在他们所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和袁绍一战已经在一次次的摩擦之中爆出了火花,这个炸药桶迟早会炸!
扬州,寿春,周瑜被禁足数月之后第一次被放了出来,而前来接他的便是袁术以及孙策,不过看两人阴沉的几乎要滴出水的神色,周瑜便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袁耀恐怕不行了。
“跟我来吧,耀儿要见你和伯符!”袁术神情阴郁微微有些狰狞的说道,他就这一个儿子,而现在这个儿子就这么躺在床上,一点点的滑向死亡的深渊。
周瑜没有说话,跟在直接扭身离开的袁术身后,孙策面色的阴郁他已经看在了眼里,不由的长叹,这都到了什么时候,还做儿女之态,自责连连,这事情根本就不是孙策的错误,孙策只是显了好心,只不过袁耀命薄无福享受罢了。
【看看情况吧,如果出现了不利的情况,那就带着伯符逃出升天吧,江东我已经埋下了无数的棋子,不过伯符的信义很难接受吧。】
周瑜心中长叹,他被禁足这么久,甚至连上次攻击曹操的大好时机都放过了,不就是为了让孙策能明白他的心思,而现在很明显孙策越陷越深了。
周瑜一边暗骂孙策这家伙怎么这么蠢,不是自己的错有什么好自责,另一边又感叹连连,他跟随孙策不正是因为孙策的义气吗?若非如此,以他的智慧跟谁都会有一个好结果,何必劳心劳力铸就孙策大业?(未完待续。。)
ps:大神之光能领的领一下,凑一个108……
袁术带着孙策和周瑜前来自家内院,说来以前孙策还经常来这里玩耍,但自从袁耀重伤之后,袁术看孙策总是心头有火,虽说他知道不该怪孙策,可惜每每见到依旧是火气上涌,所以将孙策禁足在孙府。∷四∷五∷中∷文⊥,
至于周瑜被禁足,则是因为陈曦交付给诸葛亮的任务,一番流言让袁术对于周瑜忌惮无比,连带着周泰,蒋钦,凌操,顾雍,廖立等孙策的亲信也都被冷藏了。
“爹……”袁耀昏昏沉沉之间看到了袁术的到来,勉强的睁开了双眼,看到站在袁术后面的孙策和周瑜。
“伯符哥,别伤心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袁耀有父亲有兄长,这一生也走了,体弱一辈子,能策马驰骋一番已经是我的机缘了。”袁耀在看到孙策之后面上浮现了一抹笑意,宽慰着孙策说道。
“耀弟,别说了。”孙策双眼酸涩的说道,他有一种感觉,袁耀的生命在不断的流逝,马上就消逝了。
“伯符哥,不用在意了,我的身体我知道的。”袁耀平静的说道,他昏昏沉沉熬了一年,猛然苏醒过来的时候他就知道他命不久矣了,可能今日就是他的死期。
袁术猛然感觉到心中一紧,眼泪唰啦的流了下来,伸手不住的轻抚袁耀,手腕不断的颤抖。
“爹,别哭了,孩儿不孝。”一直平静的袁耀在看到袁术泪目的那一刻再也止不住自己的眼泪,勉强的抬起手来,想为袁术擦拭泪水。但是却又跌落了下来。
“耀儿你一定会好的,天下一定有人能治好你的。爹去求刘备,华元化一定能救你的。”袁术声音嘶哑的说道。多少次他都这么想过,但是却一直拉不下面子,觉得豫州自有医生能治,结果到了今天,袁术猛然发觉时不待我,他的面子完全没有儿子重要!
“爹,不用了,我自己知道我的事情。”袁耀闭着眼睛说道,“您一生没向过任何人低头。没必要为了我如此的,可以败,可以死,但是不要向任何人低头。”
袁术面色凄苦,他失败过无数次,但是却没有给任何人低头,说是狂妄也罢,说是找死也罢,他从来没给过任何人低头。可以输,可以败,但是你说袁术二货也罢,义气也罢。他就是闷头一条路走到死!
“伯符哥,我知你义气,能答应我一件事吗?”袁耀闭着眼睛说道。他现在很累很累,双眼已经睁不开。
“耀弟别说话了。”孙策伸手抓着袁耀的手。将自己好不容修炼出来的内气不断的灌注到袁耀的手上。
“不用了,伯符哥。我不行了,容我说一句不孝的话,我爹很倔,很讲义气,认定一条路就会一定走下去,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我爹享有天下三州是一种幸运,但是仔细想想,我爹享有这些也是应该。”袁耀平静的说道。
孙策不知道袁耀说这些是什么意思,但是周瑜却猜到了一些东西。
“天下世家的力量很强大,伯符哥,你和我爹很像很像,我爹很喜欢很喜欢你,我死了之后,你答应我爹吧。”袁耀猛地睁开了双眼看着孙策。
孙策一愣,袁术也是一愣,不由得扭头看向对面,随后袁术声音嘶哑的开口,“伯符,成为我义子吧。”
袁术这个时候开口实际上就是认可了袁耀的提议,袁术自己身体存在问题,否则也不至于只有袁耀一个儿子,而现在旧事重提,除了心灰意懒,也有为袁家留下后裔的想法,他自己不行了,儿子也没了,选择一个优秀的子辈继承袁家才是正道。
说实话本来袁耀死了,从袁绍那边过继一个才是正道,但是袁术的个性太过奇葩,可以说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给袁绍低头,这个万不得已包括自己会死在内。
实际上除非为了袁耀,袁术绝对不能可能给任何人低头,这就是一个二货诸侯,虽说二,但是他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行事标准,绝对不会为人所动摇。
正因为这样袁耀开口让袁术在他死后收孙策为义子,袁术想都没想就认可了,毕竟袁术一直在向这方向努力,虽说没有进展。
再话说对于袁术来讲既然没有亲儿子,收一个义子继承他袁氏家业是必须的,既然如此横竖都要收,那还不如收一个顺眼的,至少孙策在他看来就无比顺眼。
至于要报备袁绍那一脉,袁术最多知会一句,想要让袁谭,袁熙,袁尚三个犊子中的一个来继承,袁术宁可将自己天下第二或者第三诸侯的家底败掉!
孙策瞬间不知所措了,怎么突然要收他为义子,虽说他并不排斥袁术,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孙策总觉得被袁术收为义子有些占袁术便宜。
另一旁周瑜的眼珠子都突出来了,他突然发现以前他自己的谋划全都是小打小闹,孙策不声不响将他谋划的一切全部拿到了手,这是傻人有傻福?
【快答应啊,快答应啊!】周瑜在心中大吼,他猛然发觉现在是最好的时机,袁耀已经快死了,一旦袁耀死了,作为袁术义子的孙策就是正统,继承三州之地,手握豫州五百万人口,荆襄三百万人口,扬州两百万人口。
千万人口在握,又有周瑜,庞统,廖立,顾雍,蒋钦,凌操,程普,韩当,黄盖等一干文臣武将,周瑜发现只要稍加整合吸收了原本袁术的力量,他们已经足够和天下间任何一名诸侯进行博弈了!
“我……”孙策犹豫良久之后,有些张不开口,他有些惭愧,在他看来袁耀现在的状况是他一手造成的,而且他现在抓着袁耀输入内气,所以很清楚,袁耀已经没救了,熬不过今天了,“对不起……”
“伯符哥,看来我们无缘成为道义上的亲兄弟了,爹……”袁耀突然睁开眼睛,无比留恋的看了一眼袁术,这一眼袁术明白了很多。
“伯符做我义子吧,你还是姓孙,只需要你继承我袁家,我袁家四世三公,岂能被那妾生子窃取了荣光,我只剩下你能信了。”袁术神色哀痛的说道。
袁耀那一眼周瑜看在眼中,却也没有说话,不过却不由的心生感叹,这就是世家子,就算他早已认可了孙策了,依旧在临死之前进行了最后一次试探。(未完待续。。)
ps:推荐票交出来吧……
孙策嘴唇微微动了动,但是却没有发出声来,良久之后袁术叹了口气,“伯符,你多想想吧,我知你心有大志,但是你的根基太薄弱了,而且你没有能压制治下世家的实力,自南伐北,世家你压不服。△¢四△¢五△¢中△¢文”
这倒不是袁术有郭嘉的智慧,知道孙策要是那种和世家死磕的做法,肯定会被世家做掉,而是袁术出身豪族,对于世家豪族的力量了解的太清楚不过了。
这也是为什么袁耀会说,他爹不是幸运,而是必然,除了袁术本身实力的威慑,还有袁术背后世家的压制,这也是为什么扬州多有叛乱,但是真打着旗号反袁术却没有多少的原因。
周瑜以目示意,却见孙策默默地转过头去,看着袁耀,“袁家与我有恩,有我孙策一日,袁家一日不倒,我孙策的路必须由自己来走!”
实际上孙策这句话已经犯禁了,但是这个时候却没有任何人在意,袁术虽说犯二的时候比较多,但是他的眼睛没瞎,孙策已经成气候了,甚至于袁术有一种感觉,孙策坐到他这个位子上会做的比他更好。
“伯符哥,看来我是无缘成为你道义上的亲兄弟了,我爹爹有不靠谱的时候记得替我拦住他。”袁耀的神色越来越好,回光返照也越来越明显,拽着孙策的手也越来越紧了。
“我一定会替你拦着他的。”孙策点了点头说道。
“爹,我有话跟你说。”袁耀缓缓地将手从孙策的手上抽出来,这其中的蕴意,不言而喻,孙策面色凄苦,带着周瑜离开。
“爹……”孙策离开之后。袁耀精气神猛地一衰,神色也灰败了不少。
“我儿……”袁术声音嘶哑的说道。
“爹,我恐怕过不了今天了。”袁耀苦涩的说道。“我辜负了您的期望,您从小就给我找最好的夫子。可惜,您儿子身如朽木,不可雕也,既没有伯符哥的武力,也没有公瑾兄的智慧,袁家我背负不起……”
“背不起就不背了,我打下的家业就是为你准备的,败完了潇洒一生也好。伯符,公瑾我一直想收为义子,就是为了你以后准备,可惜,这就是命。”这一刻的袁术猛地老了一节,泪水不住的流淌了下来。
“爹,伯符哥我真的很想认他做大哥,我死之后,伯符哥您能收为义子就收吧,不能的话。就以嫡子之礼待之,他和您一样,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您一直厚待他,袁家会兴隆的。”袁耀眼睛缓缓地闭上
这一句话已经将袁耀的气力消耗的七七八八了,袁耀毕竟是世家子,家族传承在他的心中无比重要,也正因此,他才会在死前叮嘱溺爱自己的父亲。
“会的,我会的,我会以嫡子之礼待他。我会的……”袁术大哭,白发人哭黑发人。永远让人心伤。
“多谢父亲了……”袁耀灰败的面容上浮现一抹笑意,“我死之后勿要大丧。爹,您如果想要让您儿子被人铭记的话,您就将多余的粮食在每年这个时候发给普通百姓吧,这比大丧更让人铭记……”
“我会的,我会的。”袁术眼泪唰唰的流了下来。
这个时候袁术对于袁耀所说的话全部答应,却没有注意到袁耀的神色,最后一件事情交代之后,袁耀再无执念,缓缓地阖上了双眼,再也无法苏醒过来了。
“耀儿!”袁术哭着哭着突然抬起头一声悲鸣,倒地不起,当即孙策,周瑜,纪灵,袁术妻子冯氏直接破门而入,对着袁术一阵活动,终于将袁术救醒。
“耀儿啊……”袁术苏醒的第一时间就起身悲哭,再无丝毫主公的气魄,和正常失去儿子的父亲没有丝毫的不同。
“主公,这个时候还请振作,为小主公发丧,通告北方袁家主脉过继一子继承主公一脉!”纪灵还算明白人知道这个时候该干什么,当即开口说道。
“发丧吧,以九卿之礼葬之,开仓放粮,通知豫州,扬州,荆州,只要是我袁术麾下统统开仓放粮,谁敢克扣,我袁术必遗灭其族,弄虚作假者族灭!”袁术双眼肿胀,声音嘶哑凄凉的说道。
“喏!”纪灵是袁术的死忠派,虽说不解为什么不以诸侯之礼葬之,但是根本没问理由就离开了。
“以后每年今日,除留下常备积蓄,多余粮草统统发给百姓!”袁术回望了一眼袁耀眼睛不住的流淌着泪水。
“叔父,节哀,想必耀弟也不想您为他如此伤心。”孙策尽量平静着说道,经历过丧父之痛,一家性命全部担在他肩膀上,他已经成熟了很多。
“曹操!我与你势不两立!”袁术扬天狂吼道。
袁术神色凄苦,良久之后按着孙策的肩膀大哭,不住的哭,他第一次这么痛苦,以前在洛阳被曹操揍得鼻青脸肿,袁术最多也只是愤怒。
因为袁术知道打不过曹操没什么,他可以找到自己的仆人将曹操打的鼻青脸肿在,但是这一次就算是杀了曹操,他儿子也回不来了,回不来了!
“伯符,伯符,袁家就靠你,靠你了……”袁术哭的稀里哗啦,他已经没有任何争霸天下的心思了,儿子没了,一切都完了。
“我会的,我会的……”孙策默默地点头,这一刻他身上的胆子又重数倍,除了孙家,他还背负着袁家,重的喘不过气,不过他愿意背负这些。
【我孙策不死,袁家不灭,袁公不负我,我不负袁公。】孙策默默地下定了决心。
194年春,袁术唯一的儿子离世,为让人记住自己的儿子,袁术自此每年此日开仓放粮,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孙策的时代,再由孙策的时代延续到更远的时代。
也许有世家笑袁术溺爱子嗣,却不觉袁术的做法给了治下百姓一份活下去的希望,而那一丝感恩之心足够在袁家破灭的时候多出一线的生机。
袁耀死后,袁术并没有收孙策为子,但是却以嫡子之礼彻底放权给了孙策,周瑜也由袁术亲自举荐中央,赐建威中郎将,冷藏的顾雍,廖立等人也多有加封,而孙策也因此多有愧疚,更是下定决心不会亏待袁家。(未完待续)
...
194年春,袁术为袁耀发丧,虽说袁耀说了不要将自己的丧事弄得太过隆重,但是袁术还是默默的用九卿之礼下葬了袁耀,话说要是袁耀不要求的话,袁术绝对会以诸侯之礼葬之。⊙四⊙五⊙中⊙文●⌒,
话说回来虽说九卿之礼依旧有逾制的地方,但是现在天下大乱,也没有人管得着,再加上袁术为治下百姓开仓放粮,并且允诺自己每年都会如此,所以在得知此事之后,豫州,扬州,荆州的百姓都自发了给袁耀上了一炷香,也算是另类的吃人嘴软。
为袁耀发丧本来不是什么大事,但现在的问题是袁耀死后袁术无子了,而袁术不管怎么说也是天下前三的诸侯,而且背后更是袁氏家族,袁术子嗣断绝,袁家必须想办法帮忙处理一下这件事情。
绝嗣这种事情对于古人来说绝对不可忍受,一般来说这种时候袁术平辈的兄弟,儿子多的就会在第一时间将自己的儿子过继过来一个给袁术继承香火。
毕竟在古人看来,只要你拜祭我的先祖,祭祀我的先辈,承认是我的后裔,那么不管你以前是怎么回事,现在你就是我的子嗣,义子和嫡子享受同样的权力,唯一不同的是义子不具备继承权。
当然这是指嫡子活着的情况下,像那种需要别人过继子嗣继承香火的那种,不用说肯定是没有嫡子了,如此这般过继过去,义子会继承义父的一切,包括权力,义务。地位各个方面统统都会继承。
这也是为什么袁绍作为袁逢的儿子,明明只是妾生子却拥有和袁术一样的地位。就是因为袁逢将他过继给了袁成,继承了袁成一脉的嫡子之位。当然从这之后,他便需要称袁逢为伯父,袁成为父,袁术为堂弟。
同样,袁术所言的收孙策为义子,就本意而言,就是让孙策继承他袁术一脉,以后他死了有人能在节气时令给他上上香什么的,免得他袁术这一脉做了孤魂野鬼。
“找我堂兄?”袁术冰冷的扫了一眼袁家的族老。“既然都是收义子,我为什么要收一个我看着都讨厌的人,我的事情,不需要你们管!”
“我袁家不是没有子嗣血脉,当初文开一脉不正因为过继了本初才有了今日之兴盛,时至今日,当初扶持文开一脉的周阳一脉出现了这种情况,自然应该有文开一脉过继子嗣。”袁家族老一脸无奈的回答道。
实际上袁家族老除了不满袁术明言以嫡子之礼待孙策以外,更是有着一些自己的小心思在里面。
不说别的。袁家现在可谓是蒸蒸日上,比起蜷缩在长安根本不敢乱动的杨家过的潇洒太多了。
不管是袁绍一脉,还是袁术一脉在袁家的评估之中,基本上都是有资格问鼎天下的强大诸侯。
也正因为这种强横的实力。袁家支持袁绍和支持袁术的势力也才能坐下来好好的谈一谈,双方都够强大了,对于曹操那种级别还要争取的东西。在这两股势力看来实际上都只是鸡毛蒜皮。
他们的眼光已经从一城一地脱出,开始放眼整个天下了。他们也曾想过合流,可惜怎么说呢。袁绍和袁术都太强了,这就跟当初韩赵魏三家分晋一样,战国时期都被打的不行不行了,难道他们不想回归原本的强晋?
想自然是想,问题是做不到,先说合并了谁当老大这是一个问题,毕竟袁家因为袁术和袁绍也分成两脉了,虽说有理智的袁家族老,但是更多的是押宝在袁术和袁绍身上的家伙。
如此一来南北袁家两脉第一次提及这件事,直接不欢而散了,而这一次袁耀去世,却让袁家理性的族老再一次看到了曙光。
南北袁家两脉在袁耀死后很快就交流了各自的意见,对于合并一说基本没有什么好谈的,最后被逼无奈的袁绍直接丢出来杀手锏——手下的智谋团!
在荀谌,许攸加入之后,袁家两脉从原本拳脚相加谈不拢,很快就走到了坐下来好好思索。
最后两方在荀谌、许攸的撮合下达成了一致,首先将天下诸侯清场,将汉朝内部诸侯争霸变成袁家内部碰撞,至于谁当老大,这件事等以后再谈。
袁绍虽说和袁术闹得很僵,但是说实话他没有袁术那么二,还不至于让袁术绝嗣,在得知袁耀死后,犹豫了一下便打算将自己最喜欢的儿子袁尚过继给袁术。
实际上将袁尚过继给袁术是沮授的提议,因为沮授已经在袁绍身上看到了一些溺爱袁尚的苗头,而袁谭现在并没有出现什么过错,万一出现废长立幼,沮授还真担心出现大乱。
对于沮授的提议,袁绍基本没有多少思考便同意了,他确实是喜欢袁尚这个小儿子,但是现在足够英明的他还不至于废长立幼,不过沮授提议之后,他不由的生出了一些其他的想法,袁家需要最强的人作为家主!
袁绍说实话纯粹是一片好心,还真没想过用这种方法占了袁术的地方,用这种方法对于袁绍来说还不如摆鸿门宴,至少那样不丢人。
正因这样袁绍对于袁尚的交代就是过继过去之后,你只需要思考如何对于袁术一脉有好处,哪怕是这个好处会极大的损坏袁绍,也无所谓。
结果看现在的情况就知道了,袁术鸟都不鸟袁绍,对于袁家族老的提议,现在已经陷入偏执状态的袁术直接一抹黑走下去了。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陷入偏执之后,你越让他这么干,他越不干,现在的袁术就是这种状态,他已经对于收孙策作为自己义子已经不报希望了,但是他对于孙策会继承自己袁术一脉有着绝对的信心。
就在袁家族老准备继续唧唧歪歪的教育袁术的时候,一个传令兵冲进了大殿之中。
“报,将军,刘表兵出荆北,夺南郡,兵逼当阳!”传令兵大声的吼道。
“刘表你找死!身为八骏的你居然不知道丧亲不伐!”袁术愤怒的咆哮道。(未完待续。。)
其实刘表完全不想趁袁术丧亲讨伐袁术,问题是刘表前脚跨出长江,兵逼荆北,后脚袁耀就死掉了,话说回来这个时候刘表已经打了南郡,难道退回去?
正因为这样刘表当即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准备反攻襄阳,等了那么久,等到了一个好时机,要是因为袁术丧子就不反攻,那不是仁德,那是无脑!
刘表还没有那么脑残,当即给袁术贴上了一个窃夺玉玺,祸乱天下的国贼称号,继续讨伐。⊙四⊙五⊙中⊙文n∈
之前刘表一直被廖立,顾雍,蒋钦,虞翻一群后期吴国良臣压得死死的,再加上周瑜还命人封锁长江,要不是忌惮袁术,就刘表那点战斗力,周瑜绝对够教对方做人。
结果在去年周瑜,孙策先后被禁足,廖立,顾雍,蒋钦,虞翻随之被冷藏,周瑜和孙策又没有进行挣扎,江夏,襄阳自然换成了刘勋,李丰,纪灵那群人。
之后袁术要稳定扬州,又将纪灵调回了寿春,话说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是刘表唯一的翻盘机会,自然刘表也没心思再等刘备给他创造战机了,谁知道过了这个村还有没有这店了,当即蒯越给刘表建议兵发南郡。
要知道刘表现在基本上可以算是天下最弱的诸侯,这种弱不是因为强将良臣的问题,而是弱在根基上。
本来在这个时间点的中原应该是处于无限伤寒阶段,直至人口降低到一千万左右的时候张仲景将青蒿汤整出来灭掉了伤寒,但是这一世,中原伤寒第一次爆发就被陈曦开挂。华佗开药给灭了。
加之青蒿从北自南,从东往西只要是华夏占得地方都有。华佗公开药方之后,原本应该和饥饿一起造成人口灭绝的瘟疫直接被轰杀了。
至于饥饿。这个该怎么说呢?原本历史上是瘟疫爆发之后,百姓自北往南流窜,逃荒的时候死的非常多,要知道只要政府存在,政府官员如何昏庸,实际上在非灾年的时候都很难出现大范围大范围的饿死百姓。
至于现在不管是北方袁绍,还是泰山刘备,抑或是陈留曹操,实际上按照这个时代的评价基本上都算是英主级别的。曹操就算是祸害,也不是祸害自己治下的百姓,虽说五成税收确实有些扯淡,但是至少剩下的五成人能活下去……
至于袁术,这位属于奇葩,他的花销很大,但是有一点需要承认,只要税收能超过他的花销,他就不会加税。这家伙根本不和百姓闲扯,视百姓为小蜜蜂,只要交够他要的蜂蜜,多余的他根本不管。
原本袁术这一套政策在大瘟疫之后。人口减少,袁术的花销大于税收之后,视百姓为蝼蚁的袁术。依旧要收够这么多税收,基本上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变相增税了。
现在的情况是。豫州没有经过大瘟疫,袁术治下的人口还因为他占了扬州和荆州的一部分而变得更多。袁术的税收平摊下来反倒少了。
顺带一说,袁术的兵民比在各大诸侯之中算是跟刘备一个级数的,袁术只有二十万的军队,当然装备很好,至于战斗力,那就是另一说了,同时袁术没有曹操,袁绍自给自足的屯田部队,也没有刘备的建设部队……
那些部队在袁术看来根本没有必要,而且也没有文臣提点他该做这些,他的钱粮不缺,屯田那种事情他也懒得做,这也是为什么他占了那么多好地方却只能打打小诸侯的原因。
总之一句话,刘表这个家伙对于中原三大诸侯来说弱的不行不行的,所以他想要翻盘只能等待良机,而这一次可以说是天赐良机,在蒯越看来很危险的家伙不是被禁足,就是被冷藏,而且继承了他爹官职的刘璋也恰好想露个脸!
说来刘璋这家伙去年刚刚继承了他爹刘焉留下了的遗产,花了一年时间在王累,黄权,吴懿,张任,严颜等人的辅佐下成功的收拢了益州的实力,当然汉中还是被张鲁给占了。
原本张鲁只是刘焉洒出来的棋子,用来阻隔雍凉的羌人,还有皇权的命令,以达成自己成为土皇帝的目的,而现在刘焉死了之后,在刘璋收拢益州的时间里,张鲁也成功将汉中打造成了一个政教一体的安乐窝。
简而易言之就是张鲁吃了刘焉留给刘璋的遗产,而现在的刘璋刚刚继承益州牧的位置,心中还有一些热血,父辈留给自己的东西,怎么能被别人抢去?
现在的基本情况就是怯懦的刘璋心生了一点热血,然后益州一群闲的无聊的文臣武将磨拳搽掌准备让天下人见识一下他们益州的战斗力,最后组成了两支大军。
一支是以张任为主帅从益州伐汉中的北伐派,另一支是以严颜为主将出益州顺水而下借到荆州从上庸偷袭汉中,当然这一路也有试探中原诸侯实力的意思。
很明显益州张松,刘巴,黄权,郑度都没拿袁术当人看,反正在他们看来打败了退回益州,也没人能打进来,不过就算没拿袁术当人看,他们也通知了刘表,准备拿刘表挡枪,口号是作为皇亲准备策应一下刘表。
这个计谋虽说被蒯越看穿了,但这一条是阳谋,刘表在蒯越揭穿张松等人的阴谋之后犹豫了两下就出兵了,并且表示打下荆州,稊归以西划归益州。
就这样在蒯越和张松两方各怀鬼胎的情况下,刘表和刘璋都出兵了,不过相比于刘璋那浩大的军势,刘表就寒酸了一大截,不过就效果而言,双方都是不相上下。
严颜憋着一口气直接打到了白帝,瞬间整个益州文臣武将士气都充足了不少,以前没交过手还以为自己穷乡僻壤没见识,结果出来之后才发现,他们还是挺有战斗力的,什么中原三大诸侯之一,一触即溃!
信心力爆棚的严颜在张松,王累,秦宓,刘巴一干军师的指挥下一路碾压,直到兵进上庸的时候袁术一边终于出现了反应,不过这个时候袁术的渣渣情报系统还以为是刘表打回了荆北。(未完待续
陈曦得知袁耀死亡这个消息的时候,连带送过来的还有刘璋出兵汉中,刘表攻伐荆州,西凉动乱,袁术准备收孙策义子,甘宁已经完成了陈曦交代的任务回归泰山,还有一些内线送来的袁家密谋,以及关中杨家密谋。∷四∷五∷中∷文±,
除了这些大事情,像什么臧洪打算跟陈宫一起去并州打胡人,胡昭给陈宫送了一份河套的精细地图,魏延和关平在渤海南部先败后胜大闹一场,最后魏延在乐陵一线和高览大战一场,两人接连突破内气离体。
说道这个就不得不多说一句,魏延积累的还是太少了,就跟当初的孙策一样。
虽说魏延突破了内气离体,但是远比不上高览那种在炼气成罡巅峰停留了很长时间的武将,原本两人相差无几的实力,在突破之后,高览几乎和张颌相差无几了,而魏延才是将将进入内气离体。
最后臧霸率领自己的一个整备军团兵出青州,与魏延,关平兵合一处,和高览,蒋义渠,韩猛三人一场大战,将战火压在了冀州和青州一线,才勉强算是结束了有可能引发的霸主之战。
再加上贾诩送来的密信,青州泰山的暗子调查,徐州世家反叛计划,兖州抢占工作,兖州新城建设等等事情在这短短数天之内统统摆在了陈曦桌案上的时候,陈曦就只有一个感觉,大汉朝这个炸药桶要炸了!
“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就像是天塌了一样,这么多事情全部积压到了我的手上。没记错的话,我离开的时候已经将所有的事情处理完了!”陈曦抓狂的看着手上的情报。他就一个感觉,触目惊心!
“都不错了。像这个兖州抢占,我们很早就有过规划,只需要抽调原先计划修改一番即可,这个兖州新城,我们同时期规划,基本上中原城池翻新我们都做过了相关的准备,只要调运材料,公佑靠你了……”说着郭嘉侧头对着孙乾叹了口气。
“这些任务,子敬和子川以前已经做好了规划。只要到时候启封储备物资就可以了,道路规划我已经完成了整个北方的,剩下的就是人力而已。”孙乾摆了摆手说道,他已经习惯了。
孙乾现在正在修建临邑新城,现在没有了吕布和袁绍的阻拦,孙乾的建造速度提升了非常多,不过距离完成建造还是非常的遥远。
“不错什么,有些事情我不在泰山,文和和文儒就会乱来。这是要趁此机会一次性洗净我们内部杂色,不过这也太暴力了,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陈曦一脸无奈地说道,他发现只要他不在贾诩和李优就开始撒欢。
贾诩和李优的做法完全就是放空徐州。让对方趁袁绍或者袁术崛起发动兵变,这根本就是钓鱼执法。
“快刀斩乱麻,多好的。趁现在赶紧肃清我们内部的杂色,只有我们最核心的人员不出现杂色。以后在吸收别的势力残余的力量才不会出现腐化。”郭嘉趴在几案上摆了摆手。
对于贾诩和李优的作风郭嘉毫不在意,在他看来陈曦有时候就是有些太仁慈了。有些时候仁慈解决不了那就换一种方式,雷霆雨露皆是手段,何必拘泥。
“我只是觉得那些人死了可惜,只要还是人,那就都能创造出价值,就这么完蛋太可惜了。”陈曦叹了口气说道,结果郭嘉听到这话眉毛狂跳,子川你是有多喜欢劳动改造那些人啊。
“别扯这些有的没得了,袁家南北合并族老谈好了也没用,袁术的个性肯定谈不拢了,问题是孙伯符这个是怎么回事?”郭嘉指着另一个情报说道。
郭嘉自从离开情报主管的位置去关羽那里做了军师,对于南方情报接触的少了很多,正因为这样对于孙策了解的少了很多,在他的记忆中孙策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小孩子。
可现在的问题是,郭嘉重新了解了一遍孙策的情报就一个感觉,这孙策虽说行为还有些不成熟,但是身上已经有了不少足以列土封疆的闪光点,这都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啊,我还特意打压了一下孙伯符和周公瑾,让袁术平稳发展,实力增加,让袁术有贯彻他自己信义的力量,以便于孙伯符被自己的道义截断前路!”陈曦也是一脸的郁闷,他也想不通啊!
要知道袁术能有现在这么强,陈曦暗中出力可不少,当然贾诩等人也都多多少少出手相助过,为的就是将袁术养肥,养肥到除了刘备别人都吃不了,这样看起来刘备也就不怎么显眼了。
相对于贾诩那些人纯粹是为了给刘备屯大后方,陈曦更有别的意思在里面,那就是用袁术限制孙策。
说实话这个计策在要是在知道袁术和孙策能力差距的人看来绝对是不可思议,但是陈曦却没有选择其他的办法,而是选择了最不可能的方式,因为陈曦清楚一点,除了这种方式,其他的方法很难骗过周瑜。
任何一个计谋都有一个时效性,一旦周瑜发现问题,然后仔细去思考,说真的,一两年下来还真没有什么阴谋是周瑜破不了的,所以陈曦也就不准备丢人现眼了。
孙策最为人称赞的就是信义,情义,所以陈曦便从这一道入手,上一世袁术是因为力量不够所以才会去束缚孙策,导致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差,直到决裂。
袁术的义气,陈曦也见识到了,所以陈曦一点点的积累让袁术拥有了贯彻自己义气的实力,而人情这种东西是还不完的,尤其是袁术这种情况,孙策越尊敬他,他就对孙家越好。
同样孙策也是,袁术对他越好,他也就越感恩,在他思维中,如果不给袁术还完人情,他是不会离开的,这就是他信义!
可以这么说孙策令人赞叹的就是他的义,如果他某一天违背了本心,没还完袁术的人情,就背弃了袁术,那么孙策也就废了,而他要在袁术不断返还的情况下还完人情,还来还去最大的可能就是将他自己还给袁术了,同样也是废了。
这一个谋略理论上来讲鼎立三足的一足被陈曦这么整断掉才是应该,可现在完全不按剧本走啊,怎么拐来拐去孙策上位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