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魏国边境。︽頂點小說,韩国新军军营内一片安静,岗哨安静的警戒,不时的还有一些巡逻的士兵出现。
“这是国防部的命令。大家看过之后,就不要乱说了。”薛贵看着众军官说到。他是这里唯一的一名少将军官。他统管这里所有的韩国新军。
众军官知道这次开会意义不同,但是他们不知道具体的命令是什么,他们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希望从对方当中知道接下来他们该怎么办,但是没有人知道,国防部的命令是什么。
这时候海军陆战队第一团团长张悌第一个接过了命令,或许是因为他作战优秀,又或者是作为海军陆战队的第一团的自豪感,和秦军一样,海军陆战队,都是从韩军当中抽调精锐组成的,平时他们的任务就是拱卫女王的安全,战时,他就是一把尖刀,第一个插进对方的胸膛当中。
“这个。”张悌看过命令之后,有些意外,众人看到张悌的脸色,就知道有问题了。接着海军陆战队第五团团长王阿当拿过命令看起来,这是海军陆战队建立的第二个步兵团,之所以番号是第五,或许带有很大的迷惑性吧,给予秦军韩国新军有五个精锐的步兵团的假象。
“这个。”王阿当仔细的看过电报之后说到。
“我们正的要这样做?”王阿当发出这样的疑问,他看着薛贵问道。
而薛贵没有回答。只是静静的等待着。这时候众人纷纷接过命令,看起来。
“这,这样的命令实在是太荒谬了吧。”韩国陆军第十二炮兵营营长陈良是一个直快的人,他看到这样的命令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剿匪,剿匪的话,就应该让步兵营去,让我们炮兵营,难道让我们拿着大炮直接轰啊。也不用啊,你们都有炮兵排,连的,不用我们炮兵营啊,我们炮兵营去了。人家早就跑了。到时候,又得让我的弟兄们白跑,这样的命令,也不知道国防部是怎么下的。”陈良不满的说到。众人听到听到,都觉得想笑,但是这是会议,他们都没有笑出来。
“行了。少说点吧。”一旁的第二十一炮兵营营长张小提醒到。
“你这直筒炮的脾气快改改吧,这是军事会议,可不是你平时发牢骚。”张小提醒到。
“哈哈哈。”听到这里,众人都哈哈哈笑起来。而坐在中间的薛贵也笑起来。
“他,还真是一个直筒炮。跟他的炮营一样,真是什么人,带什么样的兵啊。”薛贵说到。原来张小的脾气曲折,他是榴弹炮炮营,而陈良则是直射炮炮营,他的火炮都是加农炮,都是直瞄的。
“好了。既然得到了这样的命令,也都不要发牢骚了。我们直接去就可以了。不过一路上都要小心戒备。而且。你们两个步兵团要好好的看住你们的炮兵营,不准有一点的差错,这次是剿匪,不同以往。要小心行事。”薛贵看着众人所到。
“是,将军。”众人回答道。
“好了。准备吧,两天之后我们就要向东进发了。”薛贵命令道。而在场的人当中,只有薛贵一个人清楚,他们向东的命令是什么。但这样的命令只有到了齐国才能正式的下达。
秦国的北方边境。
“丞相的意思很明确,买土地可以,但是交易的对象要变一变,可能是那些原始的部落,或者是其他的人。反正,不可能是我们。”莒且对身旁的莒伯解释道。
“意思是说,我们出钱都不可以了?”莒伯问道。
“是的,伯父。”莒且一家都是从齐国来到秦国的,他们是最早开拓秦国北方的一批,不过他么并没有停止开拓的步伐,相反,他们不断的向北开发,不断的前进,他们一直做着和北方少数游牧部落的生意,莒家现在也有不小的产业了。
“嗯。我到认为,这绝对是一个好买卖。”莒伯抹着自己花白的胡须说到。
“伯父有什么高见?”莒且问道。
“我们不是和一些部落有联系吗?让他们去北方占领那些没有人的地方,有部落的人,就给我杀了。驱逐他们,只要没有这样的人,我们派去的人就是那里的部落,我们作为中间人,给那些部落一些物资就可以了事了。我们却可以和秦国联邦政府商谈这样的事情,这样一来,我们就把土地卖给了他们,那些无主的土地,最后都会把部落给分散开来的。”莒伯很轻松的说到。
对于野蛮部落,莒伯很清楚,他们的智商,见识都不够,而且有的时候还非常的贪婪,只要给他们一丁点的好处,他们就能做很多的事情。
“这不是部落吗?”莒伯说到。
“这一点都不难,联邦政府愿意出钱,就让他们出,我们有了土地就可以赚很多的钱,反正北方都是无主之地,这样的地方,难道还不白要吗?”莒伯说到。
“伯父说的是,说的太对了。”莒且说到。
“嗯。做的漂亮一些,找人,就找那些固定下来的部落,给他们修修房子,这样的话,我们就能看住他们的家人,总之,我们一定要控制好他们。”莒伯说到。
“这个明白。”莒且说到。
“这件事情要尽快,现在天气变热,正是好时候,最好能赶在第一场雪来临之前完成,时间拖的久的话,就越不好了。”莒伯担心的说到。
“这个自然。”莒且说到。
“不要自然,自然。我们的对手还有匈奴人,匈奴人虽然被秦军压缩在北海一带。但是他们依然对我们构成威胁,秦军现在无力发动进攻,而我们要对付这样的一个部落,还没有很大的能力,这点,你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就来找我,我已经有办法了。”莒伯说到。
“这个。”莒且有些为难了。匈奴部落的确很蛮横,但是他们还是需要和他们做生意,因为有很多物资是他们必须的。
长期以来,匈奴人一直是秦军关注的一个战略对象,只要匈奴人一旦有了南下的动作,秦军必然会全力进行防御,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战术进攻的动作来制止匈奴人的进一步的南下活动。
但匈奴人经过一次严厉的打击,以及长期的物资封锁,加上秦军,以及各种武装力量的打击。元气大伤之后难以恢复过来,匈奴内部又发生严重的内讧,这让匈奴人的状况进一步的恶化,匈奴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威胁到秦军,以及秦国占领的各个联邦州。
处于对贸易的需要,秦国还放宽了对匈奴人的贸易限制,而匈奴人和秦国之间的贸易存在很大的贸易差。秦国在贸易当中占据很大的优势,这样的优势,让秦国人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对付匈奴人,而匈奴人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他们的很多物资都需要从秦国人那里得到,比如,重要的铁资源,匈奴人需要拿出很多的牛羊,皮革才能换取。这样的贸易对秦国十分的有利。
“吐火罗人?”王贲从一名去西域经商的商人反应上来的信息问道。
王贲的任务不仅仅是清剿他的军事辖区内的马匪,西域复**,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西域,这才是秦军在这里吞兵的重要因素。
“吐火罗人。这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王贲现在的注意力大部分放在了清剿上面,对于吐火罗人的情况战士还无法引起他的注意力,但是他知道还感到有些奇特,月氏人已经让他们感到十分的惊讶了。现在竟然还出现了一个吐火罗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吐火罗人是什么样的人。之前从来没有见过,介绍过,这秦国感到十分的意外。
“长官,我有一个建议。”一旁的参谋长这时候建议到。
“什么事情?”这时候王贲问道。
“我认为,吐火罗的事情,我们最好暂时不要管,我们自己也管不过来。”参谋长说到。
“嗯。的确是这样。”王贲想到目前的状况点点头说到。
“我的看法是,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剿匪上,另外,就是,我们要铺设电缆到边境,并且通过边境延展开来,我们在信息传播上,落后的实在是太多了。另外就是交通运输上,如果未来要对吐火罗或者是安息帝国用兵的话,局势对我们非常的不利,要知道,我们距离我们的边境最少都在一千里以上,而对方距离多少我们还不清楚。而在此期间,我们要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让我们的盟友尽可能的削弱安息国。此外,我们还要尽可能的收集对方的情况,加大对对方的了解,这样的话,我们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可以避免我们在战略上的被动。”参谋长建议到。
“说的没错,就这样,记录在备忘录上,同时发电报给国防部,让国防部解决这件事情。修路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国防部管的吧?”王贲问道参谋长。
“是,的确是这样。”参谋长点点头。
“好。就给国防部发电报。”王贲点头赞同说的。
秦国咸阳。国防部内。
“修路可不是一件小事啊。”尉缭这个国防部长看到王贲发来的电报之后说到。
“国防部可没有相当多的军费来修路,造地雷已经花费了很多了。这件事情让尚文来处理吧。”尉缭说着就草拟了一份电报放在一边发给尚文。
赵国邯郸,下议院。
“购买土地的钱看起来十分的便宜,但是我认为,有便宜的事情,我们还是不要做,要知道,当前政府财政状况十分的不好,加上连续的开设铁路项目,如果购买土地的话,尽管我们看起来只要给这些山地羌人一些物资就能拿下来,但是,如果资金规模足够大的话,我们是不是也要继续下去。这些钱如何解决,肯定会从我们这里征税的,一旦提高商业税,这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好处?”一名商人议员站起来大声的提出了反对意见。
听到要征税,一些敏感的商人皱皱眉头,这时候,已经不是爱国的事情了。而是关系到他们切身的利益,谁都知道,政府财政是没有这笔钱的,而且不可能拿出这笔钱,军费都非常的低,拿一笔钱购买土地,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唯一的解决的办法就只能是征税,征税的话,他们商人肯定是逃不了的,为何?因为他们最有钱,只要稍微把谁也税提高一个百分点,或者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但是商人就要花费很多钱财,当前生意好做,大家都在拼命的做生意,这时候提高商业税,众商人肯定不会答应的,
“这个,我不会答应的,还是不要这土地了。”一名之前强烈支持的商人这时候靠在椅子上,这时候开始犹豫,并且偏向于反对意见。因为购买土地的钱要让他们来出,这已经严重的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事关自己的利益,他们还是不乐意的。
“财政肯定拿不出这笔钱,没有这笔钱,如何购买土地?而且,大家还要注意,是部分山地羌人,如果其他山地羌人不满的话,怎么样?”那名商人议员这时候大声的问道。
“他们就会进攻我们,进攻的话,我们能白白的丢掉这样的土地吗?不可能,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派兵和他们打,山地羌人那居住的地方,可是贫瘠的高原,土地根本就种不出粮食来,只有牛羊,这样的地方,我们要和他们作战。这会让我们的军费高涨,最后财政拿不出钱来,能够解决问题的还是我们商人,问题最后还是归到了我们的身上,这样的爱国行为,代价太高了。”那名议员大声的喊道。
对于这样的切身利益。议员们开始担心起来,他们担心真的事情会发生在他们头上,他们最后钱财也花费了,占据了一块鸟不拉屎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对他们来说,是亏本的生意。
“这件事情,我认为,李牧将军的做法是正确的,毕竟,这样贫瘠的土地,我们要了有什么用?”这时候那名议员接着说到。
“我反对。”就在这时候,一名瘦小的年轻议员站起来,看他的年龄,也就是刚刚二十出头的样子,这样的年龄能够当上议员,这得需要多少资金以及威望才可以。
“我认为,刚才这位先生说的不对。”瘦小的年轻人站起来大声的说到。虽然声音有些稚嫩,但口气却一点都不容怀疑,这样的年轻人表现的很强势。
年轻人的名字叫张平,之所以能够担任下议院的议员,是因为他继承了他父亲的遗产,他的父亲是韩国人,后来在赵国做生意发了财,成了赵国人,他父亲积累了大量的钱财,张平继承遗产之后,就竞选担任了下议院的议员。
“赵国有了自己的殖民地意义重大。我们不应该看到建立这块殖民地产生的不利影响而忽视了他的有利的一面。”张平说到。
“我们有了一块殖民地,那块殖民地的确很贫瘠,而且还是山地羌人出卖给我们的,可能会引起山地羌人的不满,但是,不要忘记了。每年秦国人可以从山地羌人那里得到很多的好处,这个好处就是贸易。秦国人和边境部落的贸易是极为不对等的。”张平大声的说到。
“这种不对等十分普遍存在的,举例说明一下。”张生挥舞手臂说到。
“一条火枪,最普通的燧发枪,在我们这里,恐怕,五十个半两都卖不到,可是到了山地羌人,你们知道一条火枪的价格是多少吗?”张生大声的说到。
“是五金,五金啊。秦国人这是在榨山地羌人的血和骨头。”张生说到。
“这么厉害,这秦国人太狠了。这,这得有多少倍的利润,怪不得啊。秦国人愿意这样的扩张,要是这样的话,我们也能这样做啊。我们就比秦国人便宜一金。两金的,这样的利润也是十分可观的。我听说,从韩国兵工厂进口火枪,便宜的很。三十五个半两,而且还送十发子弹,这样的话,这山地羌人的殖民地,是非得建立不可了。”其他商人一听有利可赚,就立即改变了刚才他们不愿意的态度迅速的转到了支持的态度上去。
“那么,年轻人,我问你,如果和山地羌人发生冲突怎么办?要知道,那些山地羌人是非常野蛮的,我们占据了他们的土地,他们会一同发起进攻的,这样的话,我们最后会承受不了损失,不得不放弃这样的土地。最后我们得到的是什么?”一名年老的议员问道。
“我们购买的土地没有了。花费的钱财也没有,这该怎么办?我们还要花费一笔钱,雇佣军人来替我们打一仗吗?”老人接着问道。
“老先生,我问你。“张平并没有回答老人的问题。
“秦国人是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的?”这时候张平问道。
“这个。秦国人自己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老先生回答道。
“不,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秦国人在西域的所作所为,他们并没有直接对西域人发动进攻,特别是大宛人的进攻,而是鼓励商人自己去做,他们顶住了大宛人的进攻之后,生意立即转而对他们有利,为什么,因为对方知道了他们的强大,也就是说,我们只要顶住山地羌人,或者说,用不着打一仗,就能稳定当前的局面,因为山地羌人长期和秦军做战,他们根本就没有讨到一点的便宜,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不会进攻都很难说,再说了。我们只是防御,防御,让山地羌人知道我们的厉害,顶过去之后,我们就和谈。我们能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利润。更多的物资,能够带来很大的帮助,面对这样的帮助,山地羌人难道不动心吗?”张平接着问道。
“打的目的不是打光山地羌人,而是为了贸易,因为贸易的话,对我们十分的有利,当前赵国生产出了很多的铁,我们做铁生意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卖给山地羌人。有了这样的供应,对我们十分的有利,大家都有生意可做,还有钱可赚,俄日啥吗不参与进来?”张平问道。
“而且,这是赵国的第一块殖民地,赵国还有第二块,第三块,第四块,已经更多的殖民地。”张平说到。
“我们下一步,未必可以放在山地羌人那边。北方的辽北,以及北海,和山地人,匈奴人做生意,可以放到朝鲜,和高句丽人做生意。还有西域,大宛人,安息人等等。只要我们能够做生意,就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大家有钱赚,政府有税可收为什么不支持,我想,这也是秦国人非常乐意这样做的原因。”张平分析到。
“对啊。这个年轻人说的没错。”这时候,一名议员小声的说到。
“我看报纸,这个消息,最早还是秦国人的报纸刊登出来,后来我们赵国的报纸才转载这样的消息,这个消息这才出来。而且内容上说,是秦国人发电报给李牧将军的。而李牧将军是军人,是政治家,他们怎么可能知道我们商人是怎么想的。”那名议员说到。
“战争是可以控制的,就是打仗,我们也可以打限度的战争,打的目的不是打下去,而是做生意,军人要为我们生意人服务,打到山地羌人认为他们和我们做生意很划得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稳定,建立我们第一个殖民地,有了这样的一个殖民地,就是我们贸易的前哨站,是我们的后方。我们的生意难道还不愿意展开吗?”张平接着问道。
“我觉得,秦国人肯定也愿意和我们做这样的生意,为什么,因为秦国人可以得到更大的利润,他们的铁路建设也在其中,否则的话,他们建设铁路的话,就没有必要了。”张平接着说到。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这是下议院自己记录的会议记录。※%頂※%点※%小※%说,全部都在这里了。特别是那个年轻人张平说的话,我给特别的摘录出来了。”李左车对李牧说到。李牧戴上眼镜翻看起来。
“这个年轻人看法不简单啊。”李牧稍微看了看说到。对于下议院会议上的讨论。李牧是后来耳闻的,因为这说明,这件事情已经引起了赵国各个阶层的注意。下议院的议员来自平民阶层,特别是商人阶层比较多。而上议员主要都是贵族的意见,他们的意见只有参考的意见,因为他们提不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李牧对上议院很不待见,因为他们总是无理取闹。
“我认为,只是观点思维方式的不同。”李左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哦。说说你的看法。”李牧对李左车说到。
“我的看法是,这个张平他是商人,他考虑问题,更多的是从商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比如,贸易,丞相又没有亲自做过生意,也无法和这些人做生意,自然不知道什么东西卖的快,什么东西能够卖出去,可是商人不同,他们做的就是这个,在细节上,他们知道的要比丞相知道的自然要多了。”李左车说到。
“而丞相,则是在军事角度和政治角度来考虑问题。”李左车说到。
“丞相想想。我们的出发点是什么?”李左车说到。
“我们考虑的是赵国的利益。如果赵国得到这块土地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而商人,考虑的是实际的经济利益,他们的利益很现实,而我们的利益,看起来也很现实,但是实际上要考虑的很多,要全面。”李左车解释道。
“呵呵。”李牧笑起来。
“丞相,这是。”李左车不解的看着李牧。
“我笑你,你可以当议员了。”李牧笑着说到。
“这。我倒想,人家也得选我。”李左车说到。
“呵呵。”李牧笑起来。
“不过,这个张平说的挺有道理的,特别是控制战争这一句话。”李牧说到。
“之前战争都是不可控的,而且有升级的趋势,但是秦国人却能有效的控制战争的进程,特别是一些地方,他们想打,就能打,不想打就要立即的撤退出来,这和之前秦军那种打法完全不同,而且秦军打的都有目的。”李牧说到。
“也就是,秦国人打仗,完全是为了商人的利益而进行,这样下去的话,他们的持续性就很强,而且不会因为战争久拖不决而伤害到国本。之前秦国就有这样的事情,他们需要恢复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他们之前的水平。而秦国现在的国本根本就伤害不到。”李牧分析到。
“看来,这块土地,我们该要了。”李牧这样说到。实际上张平的一些话解决了李牧的一些疑虑,秦国的目的是什么,秦国人是不会平白无故的给赵国一块殖民地。理由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而张平的解释是商业。综合秦国之前任何时期的扩张,他发现秦国的扩张变得十分的明确,这就是商业需求,特别是秦国目前停止在西域的门口处,秦国人已经占领了一个秦国西域,却对大西域停止前进,除了自身很多原因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业因素,铁路运输无法跟上来,同时,他们的商业开发合作也需要进行下去。而秦国注意力都放在西域的时候,他的侧后方,特别是河西走廊侧翼高原上的山地羌人就让秦国无暇顾及了。与其把几万军队放在防线上,不如主动的撤退出来。让给赵国人,让赵国人自己建立殖民地。
而这样的殖民地还有一种自然限制。首先高原地区粮食产量十分的有限,这就决定了人数不可能太多,而且还要严重的依赖秦国铁路运输。
其次就是赵国还要应对山地羌人的进攻,以及展开贸易,这就需要赵国灵活展开。实际上,这块殖民地是赵国的,但是实际上实行的是联邦制,或者是松散的邦联制。这样的话赵国实际上对殖民地的控制力就很弱小。但是这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因为殖民地发展没有更多的限制。
最后一点就是。应对山地羌人的问题。控制战争,打山地羌人的目的为了贸易,而贸易难以避免冲突,在需要军人的保护,但是保护却十分的有度,这个度就是保护贸易。这样一来,殖民地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当中。
“还有一点,就是秦国人的态度?”李牧说到。
“要知道,建立的殖民地和秦国有密切的联系,如果赵国和秦国交恶的话,结果为怎么样?”最后李牧担心的一点。
“这个。”李左车想了想说到。
“我觉得,秦国人不会这样干的。”李左车说到。
“为什么?”李牧问道。
“因为秦国有一个开放的丞相。”李左车说到。
“秦国之所以能够占领西域,能够稳定西域,有了北方这样大的区域,很大程度上,是有秦国这位丞相。”李左车说到。
“嗯。”李牧点点头。
“说的没错。”李牧说到。
“这样的话,这个殖民地,我们要了。”李牧说到。
“不过,不能等我们开口,而是要上议院自己把这个结论的出来,只有这样了。我们才能建立自己的殖民地。”李牧说到。
“嗯。我们等等吧。”李左车说到。
秦国咸阳。
“我们韩军要对驻守在琅琊的楚军发动进攻。陆地,和海路两路进攻。”张良对蒙毅介绍到。一旁的蒙恬点点头。对于韩国的战略目的他很清楚,之前他可是准确的分析出韩国动向的军官。
“我们秦国能够做什么?”这时候蒙毅问道。
“我们希望秦国方面能够赢得更多的支持。”张良说到。
“我们需要各国国家的支持,如果没有这个的话,我们很难控制战争,战争可能会进一步的扩大,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张良对蒙毅说的。
“丞相,寡人的赵国,真的能有这样的殖民地吗?”赵王有些难以现相信的问道李牧。
“回王上,我赵国可以做到这点。”李牧点头回答道。
“这。”赵王有些兴奋。
“这,太好了。”赵王兴奋的挥舞手臂。
“知道吗?呈现,寡人的父王,祖父,都没有开疆拓土。赵国被秦国一直压着打,割让土地从来没有断过,而到了寡人这里,竟然还能扩张土地。太好了。太好了。“赵王兴奋的叫起来。
“这件事情,寡人一定要庆贺,庆贺。这是赵国的一大幸事。”赵王高兴的叫道。
“来人。快去准备。”赵王已经命令道。在赵国之前的一段时间内,赵国差点亡国而不亡国的代价就是,割让城池给秦国,赵国处处被压着打,很少能够扩张自己领土的。之前几代赵王都没有做到,而自己坐到这样的位置上,竟然还能有自己的殖民地,赵王自然大喜过望。
“只是。”就在这时候。李牧小心的说到。
“只是什么?”赵王警觉的看着李牧。他担心扩张殖民地的事情没有了。遭到很大的阻力。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只是,我们的议员们还有一些担心。”李牧小心的把议员担心不利的事情说出来,实际上他是担心上议院的反对。
“这件事情,还用反对吗?”赵王气恼的说到。
“扩张,增加赵国的土地,这样的事情还用担心吗?”赵王挥舞手臂气恼的说到。
“传寡人的旨意,这件事情,寡人同意了。不用再议了。”赵王不耐烦的说到。
“这。”李牧觉得还应该坚持一下。
“这就是寡人的意思。”赵王坚持的说到。
“这样的事情,还有反对吗?”赵王用不理解的语气说到。在他看来赵国的扩张是应该支持的,不管是什么样的理由,赵国都要进行扩张。现在秦国好不容易送上一块殖民地,而且是外族人主动给的,赵国就没有理由拒绝。拒绝是不对的。
李牧随即笑着离开了。他知道,有了赵王的支持,赵国扩张自己的殖民地最起码就有了很大的保证。利用王上的威严来压上议院的反对方案。这样的话,赵国就能扩张自己的殖民地了。
韩国新郑。
“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啊?”一名赶车的农人看着招募启事说到。尽管报纸已经很普及了。但是毕竟海域一些人不愿意花费钱财看报纸,而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立公示牌,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不过韩国的文盲率还是比较高。据不完全统计,韩国四十上文盲率很高。二十岁以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就是这样,韩国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文盲。
“哦。这上面说。招募马车队去齐国,运送一些物资到齐国。军方给双倍的钱,去的时候装满,回的时候,空车回。”一旁的一名学生说到。
“还有这样的好事?”农人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是啊。就是这样的事情,上面写的很清楚。”学生对于这样的事情一点都不感兴趣,对于如何有利润,他们一点兴趣都没有。
“哎,这位小先生。上面的确是这样写的吗?”农人赶忙问道准备离开的学生。
“是啊。”学生看了看之后,确认到。
“那,这,上哪找这样的地方啊。”农人赶忙问道。
“这个。很简单,去南郊的军营。去哪,就知道了。反正军方给钱。”说完学生就离开了。农人赶忙笑着送对方离开,然后就兴冲冲的赶着自己的马车去南郊了。他认为,自己才进城,就找见了一个活,实在是太好了。
南郊的军营内。
“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多的马车来。”韩淑站在高楼上看下去。
“路程不是太远,他们可以拉着私货到魏国的边境,然后我们把仓库内的物资全部装上马车运送到前线去,沿途我们建立大量的后勤补给站,这样的话,我们的后勤问题就解决了很多。”张良解释道。
“另外,王上,我们还在魏国订购了一些军事物资,比如食物,鞋袜等等,这些东西,魏国都有生产,价钱也合适,我们没有必要把运输量放在韩国,可以直接在魏国订购。”张良说到。
“嗯。这样很好。只是。”韩淑想了想说到。
“只是,我觉得,这样做的话,魏国还有很多的楚国商人,是不是引起楚国商人的警觉?"韩淑担心的问道。
“这个,可能会。”张良回答道。
“但是,楚军不知道我们的进军目的,此外,楚军就是知道,也未必能够引起警觉,原因是他们的人对于这样的威胁视而不见。”张良说到。
“嗯。希望如此。”韩淑不敢把希望全部放在这个上面,毕竟,这样做的话,会有很大的冒险。
“我们加紧准备。另外,和齐国谈一谈,让他们把公路好好修修,我们的马车都是四轮的,通行能力十分的有限,齐国的马车都是两轮的,他们的适应能力强,我担心,这样下去的话,会有很多的马车去了一趟之后再也不愿意去了。毕竟,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马车出现这样的状况。”韩淑说道。
“这,臣明白。”张良回答道。
“嗯。”韩淑点点头。
“至于秦国方面。我们还是希望秦国能够提供大威力的武器,有了兵器上的优势,我们的军事力量就会强大,战争的胜利队我们就很大。”韩淑说到。张良负责具体的事务。
“王上,臣认为,秦国一定会答应的。得到武器支援不难。难的是,秦国人放开武器生产的限制,这才是难点。”张良说到。
“嗯。”韩淑嗯了一声。
“不管那些了。秦国人爱给就给吧。不爱给的话,也要等到这场战争结束之后才能解决问题。”韩淑对于未来的事情暂时的放下来。毕竟眼前才是最关键的地方。如果没有做好的话,会很难的。
“在韩国,怎么可能还有这样的好事。我感觉很奇怪啊。”韩国新郑一名做茶叶生意的楚国商人在楚商会内说到。
“双倍单程,这是多好的买卖,我们可以把新郑制造的东西,拉到齐国去。运费算是韩国政府的,然后到了齐国之后,齐国也有很多东西,比如,盐,还有滨海地区来的各种海货。”一名专门倒卖海货的楚国商人兴奋的说到。
所谓的海货,就是韩国武装商船从南洋带回来的各种物产,这些物产琳琅满目,而且只有南洋独有而称之为海货。
“如果你们认为可以赚钱的话,可以跟着我,反正这是一件好事情,能赚不少钱了。”那名倒卖海货的楚国商人兴奋的说到。因为倒卖海货利润很大。主要是一些东西的用处没有开发出来,比如海珠,珊瑚,这样的东西只能作为观赏用,还有一些珍贵的木材,有的适合做家具,有的则是上好的香料。因为有秦国香水的制约,香料卖不出多少价钱。
“这个。”一些商人担心这其中有很大的风险,因此他们不愿意参与进来。
“你们就资助一辆车,好的话,继续干,不好的话,也损失不大啊。”那名做海货生意的楚国生意人说到。
“好,就这样做了。反正也亏损不大,就这样做了。”说着其他商人终于被说动,他们愿意参与这样的事情当中来。
而在一旁的负刍听到商人之间谈论的事情之后,就开始疑惑起来。
最近韩国的动态十分的可疑,韩国为什么要花费大力气的做这样亏本的生意,难道是为了鼓励海上贸易吗?负刍摇摇头想到。他认为事情没有这样简单。
最可疑的是,韩国新军的动向,针对南方魏国的军事演习已经结束了。按照道理来说,韩国新军应该撤回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韩国新军竟然开到齐国去剿匪去了。难道这是巧合?
负刍认为这绝对不是什么巧合,这其中肯定有古怪的地方,而且有很多说不清的地方。负刍认为,韩国可能正在进行一项针对楚国的事情,他隐隐约约觉得不对,但这也仅仅是他的敏感神经而已。
楚国长沙。
“将军,我找到了可以做生意的东西。”项伯兴奋的对项燕说到。
楚国水军目前的地位非常的尴尬,项氏企业也是如此。尽管项燕已经下达命令,不准让更多的楚国人到秦国去了。但是没有办法,楚国国内税收太高。国内的压迫力量太大,而且很多贵族都知道,把人卖到亲故可以赚大钱,于是大量楚国人还是到了秦国,不仅仅是这样,项氏企业也键入其中,这样一来去,项氏企业就会处于一种极为尴尬的地步。
不过为了挽回这样一种不利的局面。项燕命令他们寻找可以替代的生意。项伯认真的想了想。并且和楚国的商人仔细的查访,最后有了自己的主意。
“什么生意?”项燕问道。
“茶叶,糖,还有丝绸,这些东西卖到秦国去,可以赚很多的钱。”项伯说到。
“嗯。这些东西,我们都没有。”项燕说到。
“我们可以进,现在有很多的商人都在走私,贵族把去北方的道路上都设立了相当多的税卡,税收征收的实在是太多了。很多商人都在走私,如果我们能够参与进来的话,也是有很大的利润的。”项伯说到。
“我们走私?”项燕问道。
“其实也不算是走私,我们这是在避开那些贵族的税卡而已。”项伯说到。
“我听说,在吴越地区,丝绸的价格非常的便宜,糖的价格也非常的便宜,可是到了北方,价格就会迅速的飙升到百倍之利,这是暴利啊。”项伯说到。
“竟然有这么多?”项燕自己都没有想到。茶叶,糖,还有丝绸竟然有这样大的利润。
“如果我们不走私的话,就会一下子给那些贵族交税,这样的话,我们就疯了。”项伯说到。
“我们本来就没有多少利润,一下子再给他们,所以,我们必须走私过去。”项伯说到。
“我们有很大的优势,我们从长沙出发,然后顺着长江一路向东到达吴越,从吴越进货,转而沿着海路北上到达齐国,这样的话,我们的茶叶,糖,还有丝绸就能出手,赚很多的钱财。”项伯建议到。
“嗯。”项燕点点头。他在思考值不值得这样做。
军费问题一直是困扰水军发展的重大问题,依靠农业税收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水军的扩充,这点项燕已经很清楚,一发子弹就要消耗很大的财税,如果换成农业税的话,花费就更大,因此,财税最大的来源还是需要依靠商业税,可是当前楚国只能和秦国人做生意,贵族又封锁通往北方的道路。这样就导致南方的财货无法流通到北方,这对南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危机。
“将军,只要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那么后面的问题都就好解决了。”项伯说到。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这些。把我们手中的船只利用起来,否则的话,不出海,我们的船只就一无是处。难以使用。”项伯接着建议到。
项燕点点头。表示同意。
“我们的水军一直停靠在码头上,这样下去的话,我们的水军就会成为一堆的烂木头。我们打野打不出去,而且我们手中有无大量的钱财,这样下去的话,我们自己就要被困死了。当前只有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我们走私,掩护大量的商船做生意,我们就有了存在的价值,楚国水军就能发展壮大起来。”项伯说到。
“嗯。必须有生意。你说的对。”项燕想了想说到。
“我们必须改变一下了。就按照你说的办,走私。我们参与到走私当中去。”项燕决定到。如果还这样下去的话,项燕的水军就会彻底的破落下去,那时候就真的没有力量重新崛起了。
“秦国的丞相的回复已经到了。”韩淑对国防部长说到。
“秦国已经批准了他们出口一些武器,手榴弹,以及水雷给我们。”韩淑对国防部长说到。
“这太好了,这样的话,我们的武器就能有效的封锁楚军了。”国防部长说到。
王上,我们的军工部门还有一种新式武器。“国防部长这时候说到。
“新式武器?”韩淑问道。
“是的,王上,我们偷偷研制的新式武器。”国防部长笑着说到。
“这件事情,我怎么不知道?”韩淑问道。
“是这样的,王上。这件事情武器,实际上也不是我们韩国自己研制的,实际上是秦国人的武器,我们只是意外得到了这件武器。这才自己研制的。”国防部长解释道。
“怎么得到的?”韩淑很好奇的问道。
“是这样的,王上,我们的商人在北方的沙漠当中找见了这样一种东西,我们一开始也不知道是什么,结果我们就运送回来了。最后我们的军方得到了这样的武器。只是,目前还有很大的危险。”国防部长说到。
“什么武器?”韩淑问道。
“秦国的火箭弹。”国防部长说到。
“火箭弹?”韩淑问道。
“就是一次性能够发射多发炮弹的武器?”韩淑问道。
“是的,王上,这样的武器,我们得到了。只是,还有很大的问题,我们仅仅只能仿造,仿造出来的东西有很大的危险,我们还需要一些改进才能让这枚火箭弹发挥最大的威力。”国防部长说的。
“嗯。这件事情,你要保密,这家事情你做的非常的对,很正确,具体的研究,你需要招聘更多的人才去完成这件事情。火箭弹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我记得尚文就是发明火箭弹而闻名的。”韩淑说到。
“需要的资金,以及人力,我都回调拨给你的,这件事情,你们放心大胆的去研究。”韩淑决定到。
“是。王上。”国防部长点头说到。
火箭弹纯属意外,因为火箭弹发射出去之后又很多事无法引爆。而韩国方面一直在收集相关的武器资料,作为废弃的武器,秦军很少主动回收回来,也没有这样多的部队来回收。而韩国方面却恰恰做到了这点,可以说,韩国方面从秦国手中得到了样本。
有了这样的样本,就能顺仿造了。
河西走廊一处火车临时停靠站点。
“又是一列军列。”尚文看着窗外的列车说到。
“丞相。”一旁的范增看着窗外的列车说的。
“有什么事情吗?”尚文问道。
“我想离开这里。”范增对尚文说到。
“哦。我们正在离开这里,返回到秦国关中去啊。”尚文对范增说到。
“不不。丞相,我的意思是,我想要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或者是去楚国。”范增对尚文说到。
“什么?”尚文有些接受不了。
“为什么?”尚文问道。
“不为什么。”范增说的。
“嗯。我理解。”尚文知道范增不想说什么,也知道不再多问。
“我会批准的。”尚文说到。
“不过,我要感谢范先生在秦国做出的贡献。”尚文笑着对范增说到。
“只是,不知道范先生接下来有什么样的打算?”尚文问道范增。
“嗯。去楚国看看,听说楚国很乱,我想在这样的乱局当中,还有一些机会吧。”范增说到。
“嗯。”尚文点点头。
“好吧。去楚国也有很大的发展前途,楚国的潜力很大,这个国家却表现的很弱。范先生需要把他们凝结在一块。”尚文对范增说的。
“谢谢丞相的建议。”范增对尚文说到。
“嗯。楚国的下一步发展需要稳定,稳定他们的经济,开放他们的经济。这点很重要,在我看来,楚国没有一个懂得经济的人,加上他们的经济体十分的分散,这是对楚国非常不利的地方。”尚文说到。
“范先生要去的话,首先要稳定住楚国的局势,如果有难处的话,可以来找我。我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尚文对范增说到。
“那就非常感谢丞相了。”范增对尚文说到。而范增没有说明自己的计划,尚文也知道范增有自己的谋划,具体的事情,尚文也不想再多说了。毕竟范增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
秦国咸阳。
“设立大使馆,就需要一批文官,武官的任命,此外商贸活动也要进行下去。想法很好。我们很难找见这样的人手,目前我们手中能够了解西域的人很少。”蒙毅看着尚文发来的处理电报说到。
“不过设立大使馆的级别就不同了。最起码,我们就能上升到国家和国家级别的问题上去了。”蒙恬对蒙毅说到。他是来这里处理军事物资的事情,秦国已经答应给韩国一批军事物资,蒙恬需要拿到批文,然后去弹药库当中调拨一批,卖给韩国人,这样的话,秦军能够有相当一部分的军费入账。
“嗯。这点我明白,我觉得,我们设立大使馆之后,可以再做一批很大的军火贸易。”蒙毅对蒙恬说的。
“更大的军事贸易?”蒙恬认为蒙毅在说笑。
“我说的是真的。我了解到。大宛国,还有月氏人都对安息国非常的敏感,他们时不时的遭遇对方的入侵,对方也是骑兵,防止骑兵进攻的办法是什么。就是埋设大量的地雷。只要有限度的控制一些区域,火枪,火炮,我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蒙毅说到。
“这样的话,你们不是就有了新的贸易订单了。”蒙毅说到。
“嗯。”蒙恬点点头。
“说的没错,但是,具体的情况不是我们能够定的。”蒙恬说到。
“一切的决定权还在你们丞相手中。我们不行,只能奉命行事,看看你们的态度如何?”蒙恬说到。
蒙恬很清楚,秦国设立大使馆实际上是想了解这些国家,而一下子卖给对方更多的军火。这些还是做的有些过分了。
“丞相,我的想法的是,秦国有联邦储备委员会,这就相当于他们的银行,最大的银行,有就是秦国人金融学当中提出的中央银行。”财政部长对张良淑到。财政部长是来找张良的,张良正要去韩淑那里做一些有关秦国的报告。战争越来越临近。这让他更加的忙碌起来。
“如果我们韩国想要发展壮大韩国的银行业,那么发展韩国自己的中央银行就是关键。”财政部长说到。
“也就是说,不管我们韩国发展多少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规模有多大,那么,中央银行才是关键,如果韩国没有中央银行,韩国的银行业发展也是白费。”财政部长说到。
“为什么这样说?”张良有些不明白,他对于金融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对于金融的知识也仅仅限制于银行的借贷关系上。
“银行资本来自于他们的储蓄,可是在银行利息极低的情况下很难获得充足的资本,而贷款的资本却远远超过他们吸收的资本,这样的话,货币就很难供应充足,如果一旦体现的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银行的危机就非常的大了。银行破产的话,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危机。”财政部长说到。
“而有了中央银行,就可以避免这样的危机发生,秦国的联邦银行储备委员会,实际上就是秦国的中央银行,而储备二字显示出的就是中央银行的功能。”财政部长接着说到。
“嗯。”张良点点头。
“说的没错。”张良说到。
“现在秦国银行发展迅速,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这个联邦储备委员会造成的。现在,我们也要做。”张良说到。
“走,我的财政部长,去面见王上,把这些说明起来,这样的话,我们韩国的银行业就能快速的发展起来了。”张良兴奋的说的。
张良曾经提出过发展韩国自己商业银行的计划,但是这个计划执行起来却非常的困难,原因很简单,就是缺乏足够多的商业资金,没有商业资金的话,就会造成很大的困难。民间有想做商业银行的,但是商业银行的资本从什么地方来。他们一点都不清楚。不仅仅是这样,第一步贷款的资金就很难完成。
而这时候提出了中央银行的办法,有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就有了第一笔资金,商业银行可以抵押手中之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土地,股份,以及各种有价证券等等。有了这些东西,商业银行就有了第一笔启动资金,这笔资金对银行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
张良之前曾经苦苦思索如何发展韩国的商业银行,现在看来,他终于找见办法了。
韩淑端起一杯茶,泯了一小口,然后吞咽下去,她仔细的听取了财政部长的解释,对于中央银行的概念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
韩淑开始仔细的回忆所有有关银行的概念。想法,以及秦国人的做法等等。如果按照财政部长说的那样的话,秦国的确有中央银行这样的机构出现,不过中央银行有类似于秦国商业组织共同组织起来的一个机构,其中,秦国政府就是其中一个参与机构,但不是最大的,因此他的很多政策需要和秦国商业银行商量着一块来。
因此,秦国的联邦银行储备委员会是一种委员性质,不过这样更容易将商业银行聚集在一块,秦国的大型银行有多家,他们的实力很大,这也是秦国敢一下子开工很多大型项目的原因,而韩国不行,韩国没有大型银行,有,和秦国比起来,他的实力弱小的很,最多就相当于秦国的一家中等实力的银行,同时因为经营的问题,他的扩充很难实现。这就是当前韩国银行的困境。
商业银行很少。大型银行几乎等于没有。实力又十分的弱小。发展滞后,这样一系列的打击让韩国商业银行困境重重。
“有了中央银行就可以解决这些事情了吗?”韩淑想了想问道。
“是的,王上。”财政部长说到。
“我们很多商人都想建立自己的商业银行,但是苦于资本的问题无法解决。主要原因就是手中没有流通的资本。而他们手中有的是大量的资产,这些资产都是固定形式的,而市场需要的是流通。货币没法流通,银行的生意自然很难做好。”财政部长说到。
“寡人想的是,设立一个银行,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韩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王上,设立银行,依然是一家商业银行,就是韩国设立一百家银行,性质是一样的,因为他都是盈利的。”财政部长说到。
“而中央银行,他也是盈利的,但最重要的是他的功能性,也就说,中央银行类似于所有商业银行的心脏,有了心脏提供的能量,商业银行的血液才会流动。商业银行针对的是商业组织,以及各个方面,而中央银行只针对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就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有资金困难,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发行纸币来解决。”财政部长最后一句话一下子击中了韩淑隐隐约约的灵感。
“什么?”韩淑问道。
“中央银行针对的是商业银行啊。”财政部长说到。
“不,不是这句话,就是你的最后一句。”韩淑赶忙问道。
“中央银行就可以听过发行纸币来解决,是这句吗?王上。”张良在一旁说到。
“对。就是这句。”韩淑听到这里,一下子兴奋起来,韩国也有自己的纸币,但是发行纸币都是小心的提供给商业银行来补充纸币,或者是通过贸易,以及财政支出的方式来提供纸币,这样的方式带有很大的明显性,商业组织对此十分的敏感,这也是韩元下跌速度过快的原因,如果再这样发行下去的话,韩国的纸币就会成为废纸,这个问题和银行问题是一样担忧的。但是财政部长的一句话提醒了韩淑。
“好,寡人同意了。就设立韩国自己的中央银行。”韩淑立即答应到。实际上,并不是财政部长说明的设立中央银行的种种有利的地方打动了韩淑,实际上,打动韩淑的地方是可以发行纸币。
而张良也注意到了这点。韩淑一直为韩国纸币发行的问题感到困扰,因为一旦纸币发行过多的话,就会出现纸币贬值的情况出现,通货膨胀对会所有的韩国人造成很大的生活困难,这样的困难时难以制止的。
但现在,韩国有了新的方法,设立了中央银行之后,就可以通过给中央银行注资的办法提供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手中有了大量密集的资金之后,就可以从事更多的商业活动的资金借贷业务,而商业组织有了大量的资金,就能迅速的发展起来。
之前韩国注资的办法非常的明显,而且资金都非常的分散。分散的注资方式让韩国的商业贸易发展缓慢,很多重要的密集资金项目无法上马,只能依靠秦国人的资金支持才能完成。而现在,这样做的话,就能解决韩国的资金难题,这对韩国来说,的确是一很大的办法帮助,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韩国终于设立了自己的中央银行,有了中央银行的支持,韩国的商业银行将要进入另外一个新的阶段。
“王上,不仅仅是设立一个中央银行这样简单的事情,臣认为,还应该发布一些法律条文,活这是其他的政策,税收方面的支持韩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毕竟韩国现在商业银行的实力还很弱小。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我们需要鼓励他们这样做。”张良建议到。
“嗯。”韩淑点点头。
“说的很正确,必须这样做,否则的话,商业银行就看不出寡人的心情。就这样,鼓励他们这样做。”韩淑说到。
就在韩国拟定设立韩国中央银行的时候,赵国也在积极的探索自己的金融之路。
邯郸,李牧的丞相府的会议室内。下议院的一些酒店代表和内阁部长们坐在一块喝茶讨论着股票交易的事情。
“现在很多酒店都有这样的业务,他们可以来这里喝茶,或者是看报纸,我们绝对不拦着他们,而且来的都是贵族,有钱人。”赵国邯郸迎客酒店的老板娄广说到。
“他们就在我们大厅的一处,手中有股票的人,拿出股票进行交易,而需要股票的人,特别是那些有钱人,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寻找这样的股票。”娄广说到。
“通常,我们的做法就是把大量的股票登记出来,写在一块黑板上,价格也标注出来,这样的话,卖股票的和买股票的人就会自己寻找起来,而有的卖股票的人认为价格不合适,可以在没有找见买主之前可以撤掉自己的单子,而买股票的人也可以这样做,而我们则负责记录,从中抽取一些佣金,现在各大酒店都有这样的业务,因为那里环境好,还有就是有茶水免费供应。我们从中赚取的佣金越是较为丰富的。”娄广笑着说到。他正在介绍的是赵国自己的股票交易。
因为买卖股票需求的缘故。很多的酒店都赚了相当不错的佣金。有的时候。有些银行专门还要靠这些买卖股票来赚钱。
“这是一种投机。这样的话,会引发更大的危机,财政部长担心的说到。之前炒作黄金的事情让财政部长耿耿于怀,他认为,这样下去的话,赵国就会在再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样的事情发生对赵国的经济稳定有很大的影响。
“不一定是投机。秦国也有这样的股票交易中心存在,他们就有专门的交易所,而且秦国人要求我们发展壮大起来,秦国的股票交易中心,也有这样的投机,你没有听说吗,秦国人有一个叫李文的年轻人,赚了很多钱,也正是有这样的投机榜样,很多秦国人去参与其中,当然了。有收益的,也有亏钱的,但是,这些东西,都对企业十分的有利,而这些企业又可以缴纳更多的税收,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就比如,买卖股票。不仅仅是股东可以买卖,我觉得公司企业也可以参与其中,他们有困难的话,就可以把这些证券抵押出去,或者是卖掉,他们就可以得到一部分相当不错的钱财了。这样的话,这对我们的企业是十分的有利,有利于我们企业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阻止。”经济部长说到。
“我觉得,我们应该和秦国人一样。设立股票交易中心。”经济部长说到。
“秦国有股票交易中心,他们的企业可以卖掉他们的股票来筹集资金,这样的话他们的事业发展速度非常的快,而我们的企业,目前就是出于这样一种情况当中。我觉得,我们不应该看到股票交易的危险的地方,更应该看到他有利的一面,他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利润。带来很大的资金。我们的企业资金缺乏的很多,这样下去的话对我们十分的不利。”经济部长说到。
“既然我们找见了这样的办法,我们为什么要反对,为什么要这样做,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样的机会做出来。”经济部长说到。
“所以,我建议,我们应该设立股票交易中心。”经济部长建议到。听到这里,那些酒店充当交易经纪人的老板们有些挂不住了。他们本来就计划依靠佣金来维持自己的酒店运转,现在突然成为了国家的,成立股票交易中心的话,他们的生意就会成为非法的,非法的结果是什么,他们根本就没法做这样的生意了。这是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
“唉。”一名老板唉声叹气到。他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样的预感了。没有想到自己的预感竟然是真的,这下子,他们可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了。而李牧却看到了这点。( 就爱网)
“国家是可以建立股票交易中心。”李牧说到。
“但是,人家秦国可没有损害各位的利益。”李牧接着说到。李牧看到了股票交易中心的好处,秦国人一直说要上市,但是并没有说在什么地方上市,如果这样的话,赵国就可以在自己的国家设立股票交易中心,挂牌上市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
另外就是上市交易的话,就会产生大量的税费,而之前那种酒店交易股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被酒店给拿走了。而没有对国家产生税收。这样一来,利益全部都成了商人的利益,而国家的税收却没有任何的好处,这或许是经济部长建议这样做的重要理由。
“秦国人设立有这样的股票经纪公司,我觉得,你们也可以和秦国人学习一下,毕竟弄的正规一些比较好。”李牧接着说到。
“这样的话,你们还有固定的客源,有固定的交易对象,你们成了股票经纪公司之后,然后统一到国家设立的股票交易中心交易股票。一部分产生,国家会收取税收费用。另外一部分,你们自己可以收取,维持你们的运作,这样一来,参加的人数很多,而且又很正规,我觉得,这对大家都非常的有利。你们认为如何啊?”李牧这时候建议到。
“这个。”其他酒店的老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认为这样做的话,虽然他们失去了一定的交易对象,但是如果这些人聚集起来的话,产生的交易费用是客观的,而且是国家建立的股票交易中心,这带有很强烈的国家意味,这样他们的生意就好做多了。毕竟这是政府鼓励的事情。
同时,他们的事情就正规很多了。在赵国,金融交易,特别是股票交易,还是被认为是一种赌博性质的游戏,参与的人没有多少正规的人,此外收取的费用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客流都非常的不稳定,但成为正规之后,这些东西都变成现实,而且极为的稳定下来,这对赵国来说,这才是他们要做的事情。
“好。我们同意,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做更大的生意了。”一名酒店的负责人说到。在他看来,这是扩张生意的好办法,股票经纪人,不仅仅是要做买家生意,如果承销了那些大型企业,比如铁厂的股份的话,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巨大的商机。这样的商机,他们为什么不抓住。
“嗯。”李牧点点头。
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李牧也觉得这样做收效很大。毕竟这解决了很大一部分财税问题。而赵国自己也可以成为金融交易点,这对赵国自身来说,就是一种进步。
南方的楚国某一块殖民地。
“长官,那边的越人我们都已经说好了。”一名穿着整洁的小伙子笑着对一名中年男子说到。
“都说好了?”中年男人背着手问道。
“都说好了。我们给他们十五条枪,一百五十发子弹,以及一些铁制工具,还有一些盐,茶叶,只要有这些东西,他们就愿意把河东那片地给我们,我们和他们以河西为分界线。两家谁也不准打谁的主意。”小伙子说到。
“嗯。”中年男人点点头。
“做的好,这样一来我们的粮食就能多打上一些,我们就能来更多的人,他们就能住好长时间了。”中年男人点点头说到。
“只是,那边的越人,人数还是很多,我们尽管武器占据了优势,但是,他们还是对我们构成了威胁。”小伙子担心的说到。
“这就是我让你去谈判的原因,我们才来这个地方几个月,而且我们的船只平均下来,差不多半年才能来一次,这样下去的话,我们补充的人,武器,还有各种物资就要差很多,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样的机会,不用打仗的办法,仅仅依靠贸易,扩大我们的土地,我们就能有粮食,有了粮食,我们就能养活更多的人。那些越人说不定也会来我们这里的。”中年男人笑着说到。
“有了土地就好说了。这些越人,等到我们实力扩大的时候,我们就能打败他们了。”中年男人说到。
和所有刚刚这里开拓土地的楚国人一样,楚国人因为依靠商船运输的关系,他们的船只每次只能带来极为有限的物资,这些物资无法再短时间内扩充楚国人的实力,于是楚国人想到了采用购买交换的贸易方式获得土地,越人都是当地的土著,他们都占据十分肥美的土地,但是这些土地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土著人有耕作的部落,也有依靠采摘和狩猎的部落,总之他们极为的原始落后。而楚国人手中有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样一来,双方就有了贸易需求,不过当地的土著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排外的,相反,他们认为这些从海上来的人值的注意,他们有很多东西需要。因此双方达成了贸易。
“长官,我有一个想法,我们了解这些越人土著之后,为何不收买一些人,或者是挑起一些部落内部的争斗,这样的话,我们就能一方面削弱对方,一方面增加我们的实力。等我们聚集的实力越来越大的时候,他们就会变得弱小起来,我们的土地就会扩充的很大。”小伙子建议到。
“嗯。很好,你的建议很好。”中年人说到。
“多占领的地方,我们可以种植更多的甘蔗,有了这东西,就能做出更多的糖来,这东西,北方要的多,价格也比较高。而且,有了这样的东西,商船会更愿意来我们这个地方,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中年人笑着说到。
“那么,我们今年种甘蔗吗?”这时候小伙子问道。
“种,粮食多一些,多些粮食我们才能稳定下来。甘蔗一定要种,不一定要多,但是一定要有,这是我们吸引商船来的重要手段了。”中年人说到。( 就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