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全文阅读
红色莫斯科txt下载

    索科夫的选择,不光让罗科索夫斯基吃惊,甚至连斯大林都惊讶不已。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便对着话筒说:“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你再说一遍,小米沙想去哪支部队来着?”

    “是科涅夫上将的草原方面军。”

    “不会搞错吗?”

    “我反复核实过,绝对不会搞错。”

    “我知道了。”

    斯大林放下电话后,攥着他的烟斗在屋里来回地踱步。他之所以打算把索科夫从目前的战线调走,是因为红军村——顿涅茨克一带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再发生什么战斗。而列宁格勒方面军的部队,正在与围困列宁格勒的敌人进行战斗;而西方面军的部队,也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部队在不时发生交火。

    按照他的想法,索科夫得知自己会被从现有的地域调走,就会在上述的两个方面军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新去向。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两个方面军他一个都不选择,却选择只是预备队性质的草原方面军。

    想到这里,他走到桌边拿起了电话,让人接通了科涅夫的司令部。听到科涅夫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时,他便开口说道:“是科涅夫吗?我是斯大林!”

    科涅夫没想到斯大林会在这时给自己打电话,连忙挺直身体说:“您好,斯大林同志。”

    “科涅夫,我想问问,你和索科夫熟悉吗?”

    “索科夫?”科涅夫把这个姓氏重复了一遍后,随后反问道:“斯大林同志,您是说第六集团军司令员索科夫少将吧?”

    “没错,就是。”斯大林不动神色地问:“你和他熟悉吗?”

    “斯大林同志,”虽然不知道斯大林为什么会这么问,但科涅夫还是如实地回答说:“我在报纸上看到过他的消息,还从来没有见过真人,可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人。”

    “今天我让罗科索夫斯基通知索科夫,说准备把他调离第六集团军,并让他自由地选择想去的地方?”斯大林问道:“你猜猜,他选择了什么地方?”

    科涅夫听斯大林这么说,心里不禁咯噔一下,暗想:索科夫不会要求到我的部队来吧?不过我这就是一支预备队,他来了以后恐怕就没有什么建功立业的机会了。虽说心里有了答案,但科涅夫还是装糊涂地问:“什么地方?”

    “他告诉罗科索夫斯基同志,说想去你的部队。”斯大林有些纳闷地说:“我就觉得奇怪了,按照他的性格,肯定会前往列宁格勒方面军或者西方面军,但没有想到,他最后的选择,居然是去你的部队。我就是对此事疑惑不解,所以打电话问问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斯大林同志,”见斯大林似乎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科涅夫连忙说道:“我和索科夫少将从来不曾有过任何的交集,而且他是否认识我,还是一个问题。所以,我根本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选择我的部队。”

    对于科涅夫的这种说法,斯大林并没有任何的怀疑,他又随口说了几句后,就直接挂断了电话。

    科涅夫握着传来盲音的电话发呆,心里开始琢磨:自己的方面军编成内的部队不少,但是这些部队都是从其他方面军调来的。部队的人员和技术装备补充不足,没有物质器材储备,并且都很疲劳。必须要在极其紧张的期限里进行补充和加强,装备战斗行动所必需的一切,才能建立有战斗力的作战机构。索科夫少将究竟是看中了哪一点,才会主动申请到自己的部队来呢?

    没等他想出一个所以然,军事委员梅赫利斯中将就走了进来。他看着科涅夫握着话筒发呆,笑着招呼他说:“司令员同志,您在想什么啊?我看到您握着话筒老半天都没有放下,是谁给您打的电话啊。”

    “是斯大林同志。”

    “什么,是斯大林同志?”刚坐下的梅赫利斯,听到科涅夫是刚结束和斯大林的通话,立即从座位上蹦了起来,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不知最高统帅本人在电话里,都和您说了一些什么?”

    别看梅赫利斯和科涅夫是搭档,但科涅夫一点都不喜欢这个爱打小报告的人。特别是42年他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派往克里米亚前线,和方面军司令员德米特里·科兹洛夫产生矛盾,并利用权力撤换了一批干部,导致克里米亚的苏军在一周内损失了五十万人。

    但既然对方已经问起,他也不能不说:“斯大林同志告诉我,说第六集团军司令员索科夫少将,主动要求到我们方面军来。”

    “第六集团军司令员索科夫少将?”梅赫利斯有些诧异地问:“他不是正在红军村——顿涅茨克一线,和敌人进行对峙吗?怎么会主动要求到我们方面军来,要知道,我们只是一个预备队方面军,能否参加战斗都是问题,更别说建功立业了。”

    “具体的原因,我也不太清楚。”科涅夫望着梅赫利斯说道:“他既然是第六集团军司令员,而且不久前还建立了功勋。这样的指挥员到了我们的部队,该如何安置他呢?让他当师长,甚至军长,都有点不太合适。让他当集团军司令员吧,四个集团军的司令员都有了人选,总不能把谁解职,让他去接替吧?”

    “司令员同志,”别看梅赫利斯爱打小报告,爱溜须拍马,但在人事任命上,他还是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他担任什么职务,有最高统帅部来安排,是最合适的,我们就不用操这个心了。”

    索科夫的选择,不光让罗科索夫斯基吃惊,甚至连斯大林都惊讶不已。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便对着话筒说:“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你再说一遍,小米沙想去哪支部队来着?”

    “是科涅夫上将的草原方面军。”

    “不会搞错吗?”

    “我反复核实过,绝对不会搞错。”

    “我知道了。”

    斯大林放下电话后,攥着他的烟斗在屋里来回地踱步。他之所以打算把索科夫从目前的战线调走,是因为红军村——顿涅茨克一带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再发生什么战斗。而列宁格勒方面军的部队,正在与围困列宁格勒的敌人进行战斗;而西方面军的部队,也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部队在不时发生交火。

    按照他的想法,索科夫得知自己会被从现有的地域调走,就会在上述的两个方面军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新去向。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两个方面军他一个都不选择,却选择只是预备队性质的草原方面军。

    想到这里,他走到桌边拿起了电话,让人接通了科涅夫的司令部。听到科涅夫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时,他便开口说道:“是科涅夫吗?我是斯大林!”

    科涅夫没想到斯大林会在这时给自己打电话,连忙挺直身体说:“您好,斯大林同志。”

    “科涅夫,我想问问,你和索科夫熟悉吗?”

    “索科夫?”科涅夫把这个姓氏重复了一遍后,随后反问道:“斯大林同志,您是说第六集团军司令员索科夫少将吧?”

    “没错,就是。”斯大林不动神色地问:“你和他熟悉吗?”

    “斯大林同志,”虽然不知道斯大林为什么会这么问,但科涅夫还是如实地回答说:“我在报纸上看到过他的消息,还从来没有见过真人,可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人。”

    “今天我让罗科索夫斯基通知索科夫,说准备把他调离第六集团军,并让他自由地选择想去的地方?”斯大林问道:“你猜猜,他选择了什么地方?”

    科涅夫听斯大林这么说,心里不禁咯噔一下,暗想:索科夫不会要求到我的部队来吧?不过我这就是一支预备队,他来了以后恐怕就没有什么建功立业的机会了。虽说心里有了答案,但科涅夫还是装糊涂地问:“什么地方?”

    “他告诉罗科索夫斯基同志,说想去你的部队。”斯大林有些纳闷地说:“我就觉得奇怪了,按照他的性格,肯定会前往列宁格勒方面军或者西方面军,但没有想到,他最后的选择,居然是去你的部队。我就是对此事疑惑不解,所以打电话问问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斯大林同志,”见斯大林似乎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科涅夫连忙说道:“我和索科夫少将从来不曾有过任何的交集,而且他是否认识我,还是一个问题。所以,我根本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选择我的部队。”

    对于科涅夫的这种说法,斯大林并没有任何的怀疑,他又随口说了几句后,就直接挂断了电话。

    科涅夫握着传来盲音的电话发呆,心里开始琢磨:自己的方面军编成内的部队不少,但是这些部队都是从其他方面军调来的。部队的人员和技术装备补充不足,没有物质器材储备,并且都很疲劳。必须要在极其紧张的期限里进行补充和加强,装备战斗行动所必需的一切,才能建立有战斗力的作战机构。索科夫少将究竟是看中了哪一点,才会主动申请到自己的部队来呢?

    没等他想出一个所以然,军事委员梅赫利斯中将就走了进来。他看着科涅夫握着话筒发呆,笑着招呼他说:“司令员同志,您在想什么啊?我看到您握着话筒老半天都没有放下,是谁给您打的电话啊。”

    “是斯大林同志。”

    “什么,是斯大林同志?”刚坐下的梅赫利斯,听到科涅夫是刚结束和斯大林的通话,立即从座位上蹦了起来,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不知最高统帅本人在电话里,都和您说了一些什么?”

    别看梅赫利斯和科涅夫是搭档,但科涅夫一点都不喜欢这个爱打小报告的人。特别是42年他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派往克里米亚前线,和方面军司令员德米特里·科兹洛夫产生矛盾,并利用权力撤换了一批干部,导致克里米亚的苏军在一周内损失了五十万人。

    但既然对方已经问起,他也不能不说:“斯大林同志告诉我,说第六集团军司令员索科夫少将,主动要求到我们方面军来。”

    “第六集团军司令员索科夫少将?”梅赫利斯有些诧异地问:“他不是正在红军村——顿涅茨克一线,和敌人进行对峙吗?怎么会主动要求到我们方面军来,要知道,我们只是一个预备队方面军,能否参加战斗都是问题,更别说建功立业了。”

    “具体的原因,我也不太清楚。”科涅夫望着梅赫利斯说道:“他既然是第六集团军司令员,而且不久前还建立了功勋。这样的指挥员到了我们的部队,该如何安置他呢?让他当师长,甚至军长,都有点不太合适。让他当集团军司令员吧,四个集团军的司令员都有了人选,总不能把谁解职,让他去接替吧?”

    “司令员同志,”别看梅赫利斯爱打小报告,爱溜须拍马,但在人事任命上,他还是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他担任什么职务,有最高统帅部来安排,是最合适的,我们就不用操这个心了。”

    “第六集团军司令员索科夫少将?”梅赫利斯有些诧异地问:“他不是正在红军村——顿涅茨克一线,和敌人进行对峙吗?怎么会主动要求到我们方面军来,要知道,我们只是一个预备队方面军,能否参加战斗都是问题,更别说建功立业了。”

    “具体的原因,我也不太清楚。”科涅夫望着梅赫利斯说道:“他既然是第六集团军司令员,而且不久前还建立了功勋。这样的指挥员到了我们的部队,该如何安置他呢?让他当师长,甚至军长,都有点不太合适。让他当集团军司令员吧,四个集团军的司令员都有了人选,总不能把谁解职,让他去接替吧?”

    “司令员同志,”别看梅赫利斯爱打小报告,爱溜须拍马,但在人事任命上,他还是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他担任什么职务,有最高统帅部来安排,是最合适的,我们就不用操这个心了。”

    顶点



    两天后,索科夫带着一帮自己挑选出来的四十名各级军官,以及谢廖沙的警卫连,组成了一支有五辆吉普车和八辆卡车组成的车队,朝着草原方面军所在方向前进。

    在出发前,索科夫把所有随行的指战员召集起来,对他们说道:“同志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就不再是第六集团军的一员。我们即将前往新的部队,接受新的作战任务。

    我们如今所在的位置,距离我们的目的地有一千六百多公里。就算是乘车,恐怕也需要三四天的时间。虽说沿途的大多数地区,都处于我军的控制范围内,但谁也不能担保,沿途会不会遇到敌人的小股部队。因此,负责保卫工作的警卫连,要随时提高警惕,免得遭到了敌人的袭击。”

    索科夫讲完话之后,就命令指战员们登车。趁着指战员们上车的工夫,他把谢廖沙叫到了一旁,对他说道:“谢廖沙,我想你也听到我刚刚所说的话,此次前往草原方面军的途中,可不太平,所有人的安全,可就指望你们连了。”

    “放心吧,米沙。”谢廖沙大大咧咧地说:“沿途都被我军所控制,就算出了德军小部队,只要我们坚持一段时间,周围的援兵就能赶过来支援。”

    得到了谢廖沙的保证后,索科夫的心里踏实多了。回到车里,他对早就坐在车里的别尔金说:“我的政委同志,这次去了新的部队,我们两人又可以搭档了。”

    听到索科夫这么说,别尔金咧嘴笑了笑,回答说:“米沙,我觉得自己还是适合当一名军事主官,来指挥部队作战。至于政工干部嘛,就让科涅夫将军另外给你指派吧。”

    车队出发后,别尔金忽然又问:“米沙,我非常好奇,为什么你会想到去其它的部队?”

    索科夫盯着别尔金,脑子在高速地转动着,他琢磨用什么样的理由,来回答别尔金的问题。思索一阵后,他开口说道:“别尔金同志,你应该知道,我在战场上所使用的战术,和其他指挥员是有区别的。”

    别尔金点了点头,随后鼓励地说:“说下去。”

    “我当初的步兵旅之所以能在马马耶夫岗上坚持那么长的时间,完全是因为掌握了我所使用的战术。”索科夫说道:“但自从和近卫第41师合并之后,我的很多战术在战场上,却很难得以贯彻执行。”

    “米沙,你说得没错。”别尔金听到这里,点头赞同地说:“因为部队每天都在忙着打仗,根本没有时间训练,更别说把你的战术贯彻到每个连队。”

    “我在不久前担任了第六集团军司令员,但能听我指挥的部队,也只有近卫第41、第67、第71和第75师。”索科夫继续说:“这些师的师长曾经和我并肩作战,清楚我的战术在战场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而新来的部队,对我的命令,则有一些阳奉阴违,再加上他们来的时间比较多,彼此间还缺乏磨合,因此,集团军所属的部队增加了,但战斗力却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

    我之所以要求去科涅夫将军的草原方面军,是因为那支部队刚组建不久,要投入战斗,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训练。”索科夫说道:“如今红军村——顿涅茨克一线的战事,已基本停歇,我在与不在,对敌我的态势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相反,如果我此刻到了新部队,把我的战术传授给那些新加入军队的指战员。他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能潜移默化地学会我的战术,并在战斗中自然而然地使用它。”

    经过索科夫的这番解释,别尔金总算明白索科夫主动要求去草原方面军的原因。他点点头,说道:“米沙,你考虑得很全面,如果要把你的战术贯彻到部队里去,最好就是从新兵训练开始。而我们以前的部队,都是一些参加过很多战斗的老兵,他们习惯使用的还是以前的老战术。而我们每天都要打仗,根本没有时间来训练他们,以至于他们即使成为你的部下,恐怕也没办法提高自身的战斗力。”

    为了安全起见,第一晚宿营,索科夫就命令车队停在了有友军部队驻扎的小镇里。只要有部队在这里驻扎,遭到德军偷袭的可能就比较小。

    两天后,索科夫带着一帮自己挑选出来的四十名各级军官,以及谢廖沙的警卫连,组成了一支有五辆吉普车和八辆卡车组成的车队,朝着草原方面军所在方向前进。

    在出发前,索科夫把所有随行的指战员召集起来,对他们说道:“同志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就不再是第六集团军的一员。我们即将前往新的部队,接受新的作战任务。

    我们如今所在的位置,距离我们的目的地有一千六百多公里。就算是乘车,恐怕也需要三四天的时间。虽说沿途的大多数地区,都处于我军的控制范围内,但谁也不能担保,沿途会不会遇到敌人的小股部队。因此,负责保卫工作的警卫连,要随时提高警惕,免得遭到了敌人的袭击。”

    索科夫讲完话之后,就命令指战员们登车。趁着指战员们上车的工夫,他把谢廖沙叫到了一旁,对他说道:“谢廖沙,我想你也听到我刚刚所说的话,此次前往草原方面军的途中,可不太平,所有人的安全,可就指望你们连了。”

    “放心吧,米沙。”谢廖沙大大咧咧地说:“沿途都被我军所控制,就算出了德军小部队,只要我们坚持一段时间,周围的援兵就能赶过来支援。”

    得到了谢廖沙的保证后,索科夫的心里踏实多了。回到车里,他对早就坐在车里的别尔金说:“我的政委同志,这次去了新的部队,我们两人又可以搭档了。”

    听到索科夫这么说,别尔金咧嘴笑了笑,回答说:“米沙,我觉得自己还是适合当一名军事主官,来指挥部队作战。至于政工干部嘛,就让科涅夫将军另外给你指派吧。”

    车队出发后,别尔金忽然又问:“米沙,我非常好奇,为什么你会想到去其它的部队?”

    索科夫盯着别尔金,脑子在高速地转动着,他琢磨用什么样的理由,来回答别尔金的问题。思索一阵后,他开口说道:“别尔金同志,你应该知道,我在战场上所使用的战术,和其他指挥员是有区别的。”

    别尔金点了点头,随后鼓励地说:“说下去。”

    “我当初的步兵旅之所以能在马马耶夫岗上坚持那么长的时间,完全是因为掌握了我所使用的战术。”索科夫说道:“但自从和近卫第41师合并之后,我的很多战术在战场上,却很难得以贯彻执行。”

    “米沙,你说得没错。”别尔金听到这里,点头赞同地说:“因为部队每天都在忙着打仗,根本没有时间训练,更别说把你的战术贯彻到每个连队。”

    “我在不久前担任了第六集团军司令员,但能听我指挥的部队,也只有近卫第41、第67、第71和第75师。”索科夫继续说:“这些师的师长曾经和我并肩作战,清楚我的战术在战场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而新来的部队,对我的命令,则有一些阳奉阴违,再加上他们来的时间比较多,彼此间还缺乏磨合,因此,集团军所属的部队增加了,但战斗力却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

    我之所以要求去科涅夫将军的草原方面军,是因为那支部队刚组建不久,要投入战斗,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训练。”索科夫说道:“如今红军村——顿涅茨克一线的战事,已基本停歇,我在与不在,对敌我的态势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相反,如果我此刻到了新部队,把我的战术传授给那些新加入军队的指战员。他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能潜移默化地学会我的战术,并在战斗中自然而然地使用它。”

    经过索科夫的这番解释,别尔金总算明白索科夫主动要求去草原方面军的原因。他点点头,说道:“米沙,你考虑得很全面,如果要把你的战术贯彻到部队里去,最好就是从新兵训练开始。而我们以前的部队,都是一些参加过很多战斗的老兵,他们习惯使用的还是以前的老战术。而我们每天都要打仗,根本没有时间来训练他们,以至于他们即使成为你的部下,恐怕也没办法提高自身的战斗力。”

    为了安全起见,第一晚宿营,索科夫就命令车队停在了有友军部队驻扎的小镇里。只要有部队在这里驻扎,遭到德军偷袭的可能就比较小。

    两天后,索科夫带着一帮自己挑选出来的四十名各级军官,以及谢廖沙的警卫连,组成了一支有五辆吉普车和八辆卡车组成的车队,朝着草原方面军所在方向前进。

    在出发前,索科夫把所有随行的指战员召集起来,对他们说道:“同志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就不再是第六集团军的一员。我们即将前往新的部队,接受新的作战任务。

    我们如今所在的位置,距离我们的目的地有一千六百多公里。就算是乘车,恐怕也需要三四天的时间。虽说沿途的大多数地区,都处于我军的控制范围内,但谁也不能担保,沿途会不会遇到敌人的小股部队。因此,负责保卫工作的警卫连,要随时提高警惕,免得遭到了敌人的袭击。”

    索科夫讲完话之后,就命令指战员们登车。趁着指战员们上车的工夫,他把谢廖沙叫到了一旁,对他说道:“谢廖沙,我想你也听到我刚刚所说的话,此次前往草原方面军的途中,可不太平,所有人的安全,可就指望你们连了。”

    “放心吧,米沙。”谢廖沙大大咧咧地说:“沿途都被我军所控制,就算出了德军小部队,只要我们坚持一段时间,周围的援兵就能赶过来支援。”

    得到了谢廖沙的保证后,索科夫的心里踏实多了。回到车里,他对早就坐在车里的别尔金说:“我的政委同志,这次去了新的部队,我们两人又可以搭档了。”

    听到索科夫这么说,别尔金咧嘴笑了笑,回答说:“米沙,我觉得自己还是适合当一名军事主官,来指挥部队作战。至于政工干部嘛,就让科涅夫将军另外给你指派吧。”

    车队出发后,别尔金忽然又问:“米沙,我非常好奇,为什么你会想到去其它的部队?”

    索科夫盯着别尔金,脑子在高速地转动着,他琢磨用什么样的理由,来回答别尔金的问题。思索一阵后,他开口说道:“别尔金同志,你应该知道,我在战场上所使用的战术,和其他指挥员是有区别的。”

    别尔金点了点头,随后鼓励地说:“说下去。”

    “我当初的步兵旅之所以能在马马耶夫岗上坚持那么长的时间,完全是因为掌握了我所使用的战术。”索科夫说道:“但自从和近卫第41师合并之后,我的很多战术在战场上,却很难得以贯彻执行。”

    “米沙,你说得没错。”别尔金听到这里,点头赞同地说:“因为部队每天都在忙着打仗,根本没有时间训练,更别说把你的战术贯彻到每个连队。”

    “我在不久前担任了第六集团军司令员,但能听我指挥的部队,也只有近卫第41、第67、第71和第75师。”索科夫继续说:“这些师的师长曾经和我并肩作战,清楚我的战术在战场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而新来的部队,对我的命令,则有一些阳奉阴违,再加上他们来的时间比较多,彼此间还缺乏磨合,因此,集团军所属的部队增加了,但战斗力却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

    我之所以要求去科涅夫将军的草原方面军,是因为那支部队刚组建不久,要投入战斗,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训练。”索科夫说道:“如今红军村——顿涅茨克一线的战事,已基本停歇,我在与不在,对敌我的态势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别尔金担心在前面的宿营地,找不到装甲车,便动用随行的电台,给罗科索夫斯基的司令部发起电报,将今天在路上发生的事情做了汇报,希望对方能提供一辆装甲车。

    虽说索科夫如今是草原方面军的人,但罗科索夫斯基得知他在途中遇险,还是被吓了一跳,连忙吩咐索科夫驻扎地点附近的坦克旅,连夜派了两辆装甲车过去。

    有了这两辆装甲车,第二天早晨车队出发时,不光索科夫和别尔金坐进了装甲车,就连所有大尉以上的指挥员,都坐在了装甲车内。而坐在车厢里的军官们,也统一摘下了肩章,免得成为德军狙击手的目标。

    重新出发的车队,队伍中的两辆装甲车格外显眼,如果沿途还有德军狙击手存在的话,他们的目光就会被装甲车所吸引,而那些坐在车厢里的指挥员们,则会被他直接无视掉。

    车队在行军中,再次遭遇了昨天幸存的那名德军狙击手。狡猾的狙击手心里很清楚,装甲车内肯定有苏军的大人物,而他的枪又无法击穿装甲车的钢板,因此他瞄准了装甲车前面的卡车车轮,直接一枪将车轮打漏气了。

    见前面的车辆骤然停了下来,和索科夫一起坐在车里的谢廖沙,就想下车查看索科夫连忙拉住他,对他说道:“谢廖沙,你不觉得这个车胎漏气,漏得太蹊跷了吗?”

    经历了昨天事情的谢廖沙,立即明白了索科夫的意思。他连忙通过车载喇叭,命令前面卡车上的战士:“战斗警报,战斗警报。附近的树林里可能有德军狙击手,一排立即展开战斗队形,进入森林内继续搜索。”

    坐在车上的警卫连战士们,听到谢廖沙的喊话,连忙从自己乘坐的卡车上跳下来。二排、三排在原地布置警戒,而一排的五十多名战士,则以五人为一组,进入森林进行搜索。

    德军狙击手原本见车队停了下来,便把枪瞄准了装甲车的车门,打算等车门打开之后,立即朝着门里出来的人开枪射击。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装甲车里的人没出来,但坐在卡车上的官兵,却下车展开队形对森林进行搜索。

    狙击手见势不妙,小声地骂了一句后,提着枪快速地朝着森林深处跑去。他的心里很清楚,假如自己继续停留在这里,很多就会被搜索部队发现。如果是夏天,森林里的灌木和杂草,对他来说都是最好的掩护。可如今还是冬季,森林里到处都是没有融化的积雪,搜索的苏军很容易根据自己的脚步找到自己。

    经过一番奔跑,狙击手在甩掉搜索部队的同时,悲催地发现自己所在的位置,根本看不清楚公路,更别说进行什么狙击了。他站在原地发了一阵呆,最后还是决定回昨天的附近点,没准在那里还能有点收获。

    警卫一排的战士,经搜索过程中,发现了德军狙击手留下的脚印,跟着追踪了一阵,来到了一条小溪边,脚印到了溪边就不见了。很显然,德军狙击手顺着小溪逃走了,带队的排长命令战士们在上下游各搜寻了一番,却没有任何收获,只能宣布撤退。

    一排长回到装甲车前,苦着脸向谢廖沙报告说:“连长同志,我们虽然发现了德军狙击手的踪迹,但追到一条小溪边,就失去了他的脚印。”

    “你们怎么这么笨啊。”听到一排长说把敌人跟丢了,谢廖沙生气地说:“你们这么多人,都抓不住一个敌人,都是干什么吃的?”

    “谢廖沙,”好在索科夫觉得用一群步兵在森林里搜索一名狙击手,本来就是难度系数很高的事情,被敌人甩掉,也再正常不过了,便打打断了谢廖沙的话,安慰那位排长说:“一排长,虽说你们失去了敌人的踪迹。但恰恰说明了一点,你们所进行的搜索,把敌人吓破了胆子,以至于他不得不逃得远远的。”

    说到这里,他问一旁生闷气的谢廖沙:“轮胎换好了吗?”

    “换好了。”

    “既然轮胎已经换好了,那我们就继续出发吧。”索科夫冲一排长摆摆手,说道:“你也回部队去吧。”

    德军的狙击手被吓走之后,接下来的行程就变得异常顺利。虽然沿途的道路状况很糟糕,但车队还是在第三天的中午,来到了一个叫希格雷的镇子。

    镇子的入口处,设立有一个检查哨卡。不光有横杆,而且前面还摆着带铁丝的木栅栏。哨卡的两侧,还各有一个沙袋工事,架着一挺转盘机枪,战士们用警惕的目光,盯着前方的公路。

    见到索科夫的车队过来,立即有一名少尉上前拦路。他挥舞着手里的绿红两色信号旗,示意车队停下接受检查。

    由于知道今天可以到达目的地,因此谢廖沙就没有和索科夫同车,而是坐在了最前面的吉普车里,专门负责和友军进行接洽。

    少尉走到了吉普车前,弯腰朝车里看了看,随即后退一步,抬手向谢廖沙敬礼,客气地问:“您好,上尉同志。”

    “您好,少尉!”谢廖沙说着,推开车门下了车,看了看前面的木栅栏,便对少尉说:“少尉同志,麻烦你叫你的人,把挡在路上的东西都搬走,我们要急着赶往卡斯托尔诺耶。”

    少尉知道卡斯托尔诺耶是方面军司令部的所在地,便警惕地问:“你们是哪一部分的,去卡斯托尔诺耶做什么?”

    “少尉同志,我们以前是第六集团军的,如今被调到了草原方面军,如今是前往司令部向科涅夫将军报道的。”

    对于谢廖沙的这种说法,少尉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相信。他把谢廖沙上下打量一番以后,警惕地问:“上尉同志,您的证件呢?”

    “喏,这是我的证件。”谢廖沙在掏出证件递给少尉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口舌,甚至连索科夫的调令,也一并递了过去:“这是我们司令员同志的调令,你好好地看看。”

    别尔金担心在前面的宿营地,找不到装甲车,便动用随行的电台,给罗科索夫斯基的司令部发起电报,将今天在路上发生的事情做了汇报,希望对方能提供一辆装甲车。

    虽说索科夫如今是草原方面军的人,但罗科索夫斯基得知他在途中遇险,还是被吓了一跳,连忙吩咐索科夫驻扎地点附近的坦克旅,连夜派了两辆装甲车过去。

    有了这两辆装甲车,第二天早晨车队出发时,不光索科夫和别尔金坐进了装甲车,就连所有大尉以上的指挥员,都坐在了装甲车内。而坐在车厢里的军官们,也统一摘下了肩章,免得成为德军狙击手的目标。

    重新出发的车队,队伍中的两辆装甲车格外显眼,如果沿途还有德军狙击手存在的话,他们的目光就会被装甲车所吸引,而那些坐在车厢里的指挥员们,则会被他直接无视掉。

    车队在行军中,再次遭遇了昨天幸存的那名德军狙击手。狡猾的狙击手心里很清楚,装甲车内肯定有苏军的大人物,而他的枪又无法击穿装甲车的钢板,因此他瞄准了装甲车前面的卡车车轮,直接一枪将车轮打漏气了。

    见前面的车辆骤然停了下来,和索科夫一起坐在车里的谢廖沙,就想下车查看索科夫连忙拉住他,对他说道:“谢廖沙,你不觉得这个车胎漏气,漏得太蹊跷了吗?”

    经历了昨天事情的谢廖沙,立即明白了索科夫的意思。他连忙通过车载喇叭,命令前面卡车上的战士:“战斗警报,战斗警报。附近的树林里可能有德军狙击手,一排立即展开战斗队形,进入森林内继续搜索。”

    坐在车上的警卫连战士们,听到谢廖沙的喊话,连忙从自己乘坐的卡车上跳下来。二排、三排在原地布置警戒,而一排的五十多名战士,则以五人为一组,进入森林进行搜索。

    德军狙击手原本见车队停了下来,便把枪瞄准了装甲车的车门,打算等车门打开之后,立即朝着门里出来的人开枪射击。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装甲车里的人没出来,但坐在卡车上的官兵,却下车展开队形对森林进行搜索。

    狙击手见势不妙,小声地骂了一句后,提着枪快速地朝着森林深处跑去。他的心里很清楚,假如自己继续停留在这里,很多就会被搜索部队发现。如果是夏天,森林里的灌木和杂草,对他来说都是最好的掩护。可如今还是冬季,森林里到处都是没有融化的积雪,搜索的苏军很容易根据自己的脚步找到自己。

    经过一番奔跑,狙击手在甩掉搜索部队的同时,悲催地发现自己所在的位置,根本看不清楚公路,更别说进行什么狙击了。他站在原地发了一阵呆,最后还是决定回昨天的附近点,没准在那里还能有点收获。

    警卫一排的战士,经搜索过程中,发现了德军狙击手留下的脚印,跟着追踪了一阵,来到了一条小溪边,脚印到了溪边就不见了。很显然,德军狙击手顺着小溪逃走了,带队的排长命令战士们在上下游各搜寻了一番,却没有任何收获,只能宣布撤退。

    一排长回到装甲车前,苦着脸向谢廖沙报告说:“连长同志,我们虽然发现了德军狙击手的踪迹,但追到一条小溪边,就失去了他的脚印。”

    “你们怎么这么笨啊。”听到一排长说把敌人跟丢了,谢廖沙生气地说:“你们这么多人,都抓不住一个敌人,都是干什么吃的?”

    “谢廖沙,”好在索科夫觉得用一群步兵在森林里搜索一名狙击手,本来就是难度系数很高的事情,被敌人甩掉,也再正常不过了,便打打断了谢廖沙的话,安慰那位排长说:“一排长,虽说你们失去了敌人的踪迹。但恰恰说明了一点,你们所进行的搜索,把敌人吓破了胆子,以至于他不得不逃得远远的。”

    说到这里,他问一旁生闷气的谢廖沙:“轮胎换好了吗?”

    “换好了。”

    “既然轮胎已经换好了,那我们就继续出发吧。”索科夫冲一排长摆摆手,说道:“你也回部队去吧。”

    德军的狙击手被吓走之后,接下来的行程就变得异常顺利。虽然沿途的道路状况很糟糕,但车队还是在第三天的中午,来到了一个叫希格雷的镇子。

    镇子的入口处,设立有一个检查哨卡。不光有横杆,而且前面还摆着带铁丝的木栅栏。哨卡的两侧,还各有一个沙袋工事,架着一挺转盘机枪,战士们用警惕的目光,盯着前方的公路。

    见到索科夫的车队过来,立即有一名少尉上前拦路。他挥舞着手里的绿红两色信号旗,示意车队停下接受检查。

    由于知道今天可以到达目的地,因此谢廖沙就没有和索科夫同车,而是坐在了最前面的吉普车里,专门负责和友军进行接洽。

    少尉走到了吉普车前,弯腰朝车里看了看,随即后退一步,抬手向谢廖沙敬礼,客气地问:“您好,上尉同志。”

    “您好,少尉!”谢廖沙说着,推开车门下了车,看了看前面的木栅栏,便对少尉说:“少尉同志,麻烦你叫你的人,把挡在路上的东西都搬走,我们要急着赶往卡斯托尔诺耶。”

    少尉知道卡斯托尔诺耶是方面军司令部的所在地,便警惕地问:“你们是哪一部分的,去卡斯托尔诺耶做什么?”

    “少尉同志,我们以前是第六集团军的,如今被调到了草原方面军,如今是前往司令部向科涅夫将军报道的。”

    对于谢廖沙的这种说法,少尉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相信。他把谢廖沙上下打量一番以后,警惕地问:“上尉同志,您的证件呢?”

    “喏,这是我的证件。”谢廖沙在掏出证件递给少尉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口舌,甚至连索科夫的调令,也一并递了过去:“这是我们司令员同志的调令,你好好地看看。”



    在中尉的带领下,索科夫来到了方面军司令部,见到了司令员科涅夫上将,军事委员梅赫利斯中将和参谋长扎哈罗夫中将。

    进门后,索科夫面朝三人,抬手行了一个环礼,大声地说:“指挥员同志,你们好,少将索科夫奉命前来报道!”

    “索科夫将军,我们一直在等你。”首先迎上来和索科夫打招呼的,自然是司令员科涅夫上将,他主动向索科夫伸出手,关切地问:“一路还顺利吧?”

    索科夫看着面前的科涅夫,发现外貌和后世的照片上还是有很大区别,此刻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面容消瘦,脸上写满了忧郁,和攻克柏林时那副珠圆玉润的造型,简直是判若两人。他连忙伸出双手握住对方的手,恭谨地说:“谢谢司令员同志的关心,我们出发的第二天,在路上遇到了德军的狙击手,牺牲了几名战士。但敌人的狙击手也被我们消灭了。”

    接着和索科夫打招呼的是梅赫利斯,看着面前这位长着一张圆脸,笑起来两只眼睛就眯成一条线的将军,索科夫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有着“小报告王”之称的梅赫利斯。他心里暗想,对方曾经向斯大林举报罗科索夫斯基的作风问题,却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软钉子,也不知对方此刻打过小报告没有。

    虽说索科夫主动要求到草原方面军来,就是想跟着科涅夫这支潜力股建功立业的,但却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梅赫利斯。他在军队中的名声可不好,由于他的瞎指挥,曾经让苏军在一周内损失了五十万军队。但出于礼貌,他索科夫是和对方握了手,并礼貌地打招呼:“您好,军事委员同志,很高兴认识您。”

    参谋长扎哈罗夫等索科夫和另外两名指挥员打完招呼后,上前就给他一个熊抱。他用手拍打着索科夫的后背,笑着说:“索科夫,你真是不简单啊。在莫斯科城下的反击战开始时,你也不过是一位下士,如今都当上将军了。”

    “扎哈罗夫将军,您好。”索科夫在这里遇到一个熟人,也激动地说:“自从去年年初我护送罗科索夫斯基回莫斯科治伤,我们已经有一年没见面了,您还好吗?”

    扎哈罗夫看到科涅夫等人脸上的疑惑,连忙向他们解释说:“我是在担任第16集团军副司令员的时候,认识索科夫将军的,当时他是伊斯特拉连的连长。”

    经过扎哈罗夫一解释,科涅夫的脸上立即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而梅赫利斯却只是不动神色地点了点头。

    “索科夫将军!”简单的寒暄结束后,科涅夫正式宣布对索科夫的任命:“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指示,要任命有着丰富战争经验,而且具有丰富的战斗训练和组织经验的指挥员,来担任集团军司令员。现在,我正式任命你为第27集团军的司令员。索科夫将军,我向你表示祝贺。”

    “谢谢您,方面军司令员同志。”

    等梅赫利斯和扎哈罗夫也一一和索科夫握手,向他表示祝贺后,科涅夫继续说道:“索科夫将军,接下来我给你介绍一下你们集团军的任务,请到地图这里来。”

    等索科夫站在了地图前,科涅夫继续说道:“你们集团军如今驻扎在科斯基地区,你们的任务,就是抓紧时间构筑坚固的国防工事,以防止德军可能发起的进攻。”

    索科夫看了看科斯基地区所在的位置,是位于卡斯托尔诺耶的北面,到处都是森林、沼泽和湖泊,德国人根本没有能力到达这个位置,如果真的按照科涅夫的命令,在这一地区构筑坚固完善的防御工事,劳民伤财不说,而且压根派不上用途。

    科涅夫介绍完情况后,又等了片刻,见索科夫不说话,便自动开口问道:“怎么样,索科夫将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方面军司令员同志,”既然科涅夫让自己发表意见,索科夫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连忙开口说道:“我觉得自己上任后,要做的事情,就是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方面军专门制定的战斗训练和政治教育。至于国防工事,我觉得没有修筑的必要。”

    索科夫的恶化可谓是石破天惊,科涅夫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索科夫将军,难道你不知道希特勒分子拥有大量的新式坦克和自行火炮,如果我们没有坚固防御工事的话,要阻挡他们是根本不可能的。”

    “方面军司令员同志,您说得没错。”对科涅夫的这种说法,索科夫表示了赞同:“根据我和德国人交手的经验来看,面对装备有大量新式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敌人,如果没有坚固的工事,是根本挡不住他们的。”

    “既然你明白这个道理。”见索科夫也赞同自己的说法,索科夫脸上的怒气稍稍有所收敛:“那为什么还会提出不修防御工事的荒谬建议呢?”

    “因为我觉得,敌人根本没有能力到达我集团军的防区。”索科夫不卑不亢地回答说:“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修筑这样的防御工事。”

    听到索科夫这么说,科涅夫不禁冷笑起来:“索科夫将军,你觉得德军到不了你们的防区,他们就到不了吗?……”

    “司令员同志,”就在这时,梅赫利斯出人意料地开口了:“我觉得索科夫将军说得有道理,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友军,他们一定可以守住自己的阵地,不让敌人再靠近莫斯科。我们的部队如今位于莫斯科的东面,我相信就算没有工事,也不用担心敌人的进攻。”

    如果这话是别人说出来,没准科涅夫还会斟酌一番。但说话的梅赫利斯却是不懂军事,却又喜欢瞎指挥的外行,甚至因他的失误,导致苏军在一周内损失五十万军队,并丢掉了刻赤半岛。

    科涅夫看了梅赫利斯一眼,面无表情地说:“军事委员同志,作为方面军司令员,我会严格执行大本营的命令,在现有地域修筑可能抗击德军进攻的国防工事。绝对不能凭侥幸办事,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防区内没有修筑任何的防御工事,但敌人却突破了友军的防御,冲到我们的面前,到时候我们怎么挡住他们?”

    说完这番话之后,科涅夫又转身面向索科夫,用严厉的语气命令他:“索科夫将军,作为一名指挥员,难道你不知道上级的命令只能执行,是不允许被讨论的吗?你回到部队之后,立即着手国防工事的修筑工作,明白了吗?”

    面对科涅夫如此严厉的命令,索科夫不禁苦笑了一下,随后硬着头皮回答说:“明白了,方面军司令员同志,我上任后会立即着手进行国防工事的修筑工作。”

    顶点



    见索科夫没有和自己抬杠,而是很爽快地答应了要服从命令,科涅夫的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但他冲索科夫摆摆手,说:“索科夫将军,现在你可以去你的部队了。需要我派人送你过去吗?”

    “不用了,方面军司令员同志。”索科夫心想如果自己第一次去部队,都需要方面军司令部的人陪同,那么自己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便婉言谢绝了科涅夫的好意:“我自己能行。”

    看到索科夫从方面军司令部出来,别尔金立即迎上来问道:“米沙,我们接下来去什么地方?”

    “集团军司令部在科斯基地域,我们就去那里吧。”

    半个小时之后,车队来到了科斯基镇。

    这里的警戒工作,就没有方面军司令部那里严格,车队进入镇子时,甚至连盘问的人都没有。坐在头车上的谢廖沙,叫司机停车,然后打开车门,探出身子叫住一名路过的战士:“喂,战士同志,你知道集团军司令部在什么地方吗?”

    被谢廖沙叫住的是一名十六七岁的学生兵,他见是一名上尉在向自己问路,有些慌乱地回答说:“上尉同志,您沿着这条街道朝前开,到达镇中心的教堂广场后向右转,就能看到一幢两层楼的建筑物,集团军司令部就在那里。”

    谢廖沙向少年军人道谢后,又让司机开着车继续前进,很快就来到了少年军人所说的那栋建筑物门口。

    大楼的门口只有四名战士和一名值星军官,看到一支车队停在门口,值星军官连忙走了过来,询问刚下车的谢廖沙:“上尉同志,你们是哪部分的?到这里有什么事情?”

    “我们是护送索科夫将军来这里上任的警卫连。”

    “护送索科夫将军来上任?”值星军官听到谢廖沙这么说,脸上露出了迷茫的表情:“我没有接到上级的通知啊?”

    “军官同志,”刚走过来的索科夫,正好听到了值星军官的话,便开口问道:“集团军司令部里如今是谁在负责?”

    值星军官并没有立即回答索科夫的这个问题,而是礼貌而不失疏远地问道:“您是谁,将军同志?”

    “我是第27集团军新任的司令员索科夫少将。”索科夫说完,就掏出了自己的军官证和上级颁发的调令。

    仔细查看索科夫的证件,值星军官确认眼前的这位将军,就是新任的集团军司令员,连忙挺直腰板说:“您好,司令员同志,如今司令部是由参谋长萨梅科少将负责!”

    “带我去见萨梅科将军。”

    “是!”值星军官连忙答应一声,礼貌地说道:“请随我来吧。”

    进入大楼之后,军官带着索科夫沿着一条走廊朝前走,沿途的军官或战士,见到索科夫和值星军官,连忙闪到一旁,背靠着墙壁抬手敬礼。

    值星军官扭头对索科夫说了一句:“司令员同志,沿着走廊一直往前走,走廊的尽头有一个会议室,指挥部就设在那里。”说完之后,军官便加快了脚步。

    看到军官加快了脚步,索科夫先是一愣,随后就明白,对方是准备抢着把自己到来的消息,通知参谋长萨梅科将军。于是他放慢了脚步,远远地跟在了值星军官的后面。

    会议室里有一张巨大的会议桌,桌子的另外一头,坐着一名没有戴军帽的将军,值星军官走到他的身边,俯身凑近他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那人的脸上露出了惊愕的表情,随后站起身,抓起放在桌上的皮带,就往腰间扎。

    当索科夫走到他面前,这位将军已经时全副武装,不光皮带扎好了,就连军服上的钮扣也扣得整整齐齐,甚至还戴上了军帽。对方抬手向索科夫敬礼:“您好,司令员同志,我是集团军参谋长少将。”萨梅科的脸上露出了善意的微笑,“我代表全集团军的指战员,欢迎您的到来!”

    “您好,参谋长同志。”索科夫向对方伸出手,微笑着说:“我是索科夫,新任的集团军司令员。您需要检查我们的证件吗?”

    “不必了,司令员同志。”萨梅科慌忙摆了摆手说道:“值星军官是一个办事认真的,既然他已经看过您的证件,这就足够了。”

    “参谋长同志,”值星军官在一旁问道:“允许我去执行任务吗?”

    萨梅科头也不回地答道:“去继续履行你的职责吧。”

    “司令员同志,您怎么还站着。”值星军官离开后,萨梅科连忙殷勤地招呼索科夫,把拉出一把椅子,招呼索科夫:“快点请坐吧。”

    索科夫坐下后,没有搞什么交接仪式,便抬头望着萨梅科说:“参谋长同志,请把部队的情况,向我介绍一下。”

    “好的,司令员同志。”萨梅科答应一声,把桌上的地图移到了索科夫的面前,向他介绍集团军所属各师如今的位置,以及正在修筑工事的情况。

    “各师的兵员,都来自什么地方?”索科夫看完地图上的兵力部署情况后,又接着问:“是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兵吗?”

    “哪里有那么多的老兵。”萨梅科摇着头说:“集团军下属的几个步兵师,除了少数的战斗骨干外,所补充的兵员,大多数是来自工厂的民兵。他们都曾有执行战斗任务的经验,算得上是真正的战士。”

    得知自己手下的战士,大多数由工厂的民兵改编的,索科夫多少踏实了一些,只要不是什么军事训练都没有参加过的新兵,这些昔日的民兵完全可以在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后,成为合格的战士。他接着又问:“根据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所有的部队都在修筑防御工事。我想问问,修筑工事的劳动力都是什么?”

    “司令员同志,您应该知道,我们的青壮年都基本在部队里。”萨梅科有些尴尬地回答说:“因此修筑工事这样的工作,就只能交给妇女或者一些半大的孩子。虽说她们的体力无法和青壮年相比,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就只能依靠她们来进行工事的修筑了。”



    索科夫等对方说完后,开口说道:“参谋长同志,我先问你一个问题。”

    “司令员同志,您有什么问题,就尽管问吧。”

    “参谋长同志,你觉得敌人有可能会冲进我们集团军的防区吗?或者说,他们有能力冲到我们这里吗?”

    “这不好说,司令员同志。”萨梅科用模棱两可的语气说:“面对敌人的进攻,我军会进行顽强抵抗的。”

    “参谋长同志,我想听的是真话,而不是这种套话。”索科夫担心萨梅科有什么顾虑,便委婉地说:“我们只是做为朋友,私下来讨论一种可能性。”

    “我觉得您所说的这种可能不大。”萨梅科说完这话后,不等索科夫再问,便继续说道:“我们集团军如今的防区在莫斯科的东面,在我们的前面,有沃罗涅日方面军、西南方面军、西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四只部队,总兵力近两百万。如果德国人真的冲到我们这里,那除非是莫斯科失陷了……”

    萨梅科刚说出这话,立即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连忙朝左右掌握,发现通讯兵和作战参谋们在房间的另外一头,应该是听不到自己说话,不由暗松一口气。

    “你说得没错。”索科夫点点头,用肯定的语气说:“经过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国人的实力遭到了巨大的削弱,他们根本无法突破我们两百万大军的防御,更别说占领整个莫斯科了。因此,他们能冲到这里的可能基本为零。”

    索科夫的话,让萨梅科有些迷糊,他不解地问:“司令员同志,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我的意思很简单。上级命令我们修筑的防御工事,到底有没有修筑的必要?”

    萨梅科想了想,回答说:“假如德国人真的冲不到这里,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不修筑什么防御工事,毕竟这些工作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我也是这样考虑的。”索科夫的提议,虽说在科涅夫的面前碰了钉子,但他经过反复的思考,还是觉得真的没有必要做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因此他对萨梅科说:“我打算让部队只挖掘几条战壕,那些坚固的国防工事就没有修的必要了。”

    索科夫的话把萨梅科吓了一跳,他紧张地问:“司令员同志,我们这么做,可是公然违背上级的命令。要是上面追究起来,谁也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放心吧,参谋长同志。”索科夫见萨梅科一副前怕狼后怕虎的样子,便安慰他说:“我是集团军司令员,既然是我做出的决定,如果上级要怪罪的话,一切责任由我来承担。”

    索科夫心里在琢磨,与其浪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来修筑根本派不上用途的防御工事,还不如集中精力来搞训练,使部队能尽快形成战斗力。而且修筑大量的工事,肯定会破坏原来的地形,这样一来,装甲部队就无法自由行动了。

    想到装甲部队,索科夫的心里不禁一动,随后问萨梅科:“参谋长同志,我们集团军里有装甲部队吗?”

    “有啊,波卢博亚罗夫将军的近卫坦克第4军。”萨梅科向索科夫介绍说:“这支坦克部队组建于1942年6月,原来的番号是坦克第17军,但由于他们在战斗中所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以及所取得的战果。在今年一月被授予了近卫坦克第4军的新番号。”

    听说自己的部队里,居然有波卢博亚罗夫将军的近卫坦克第4军,索科夫不禁眼前一亮,虽说自己不熟悉这位坦克军长,但却记得这个坦克军在未来的柏林战役中,是第一个冲进柏林城内的,没想到此刻这支英雄的部队,居然成为了自己的部下,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索科夫连忙问萨梅科:“参谋长,你能给波卢博亚罗夫将军打个电话,请他到司令部来一趟吗?我想和他好好地谈谈。”

    “没问题。”索科夫既然是集团军司令员,他要和集团军内部的那位军长或者师长谈好,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萨梅科爽快地回答说:“我立即给他打电话,命令他尽快赶过来。”

    索科夫等萨梅科打完电话后,又继续说道:“参谋长同志,我这次来上任,不光带来了一个两百多人的警卫连,同时还带来了四十名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指挥员。如今他们就等在外面,麻烦你派人去安置他们吧。”

    得知索科夫带了四十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员,萨梅科不由喜出望外,他连声说道:“司令员同志,太好了,这这真是太好了。我们的部队刚组建不久,正需要大量有指挥经验的军官,从担任营连级指挥员的职务。”

    索科夫的心里很清楚,自己所带来的这四十名军官,每个人都能当好营长或连长,甚至当团长都没有问题。不过自己初来乍到,就贸然为他们安置职务,恐怕会引起大家的误会,因此他便让萨梅科先把众人安置好,等自己熟悉了各师师长之后,再想办法把这些人安置到各师去担任营连级指挥员的职务。

    萨梅科的办事效劳很高,他叫过两名参谋,吩咐他们说:“你们两人负责安置司令员同志带来的军官,以及那个警卫连。一定要让他们住得好,吃得好,明白吗?”

    “明白了,参谋长同志。”两名参谋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参谋长同志,”等接到命令的两名参谋离开后,索科夫对萨梅科说:“还有一件事,我觉得要和你商量一下。”

    “司令员同志,什么事儿?”

    “科斯基这里的防御,是不是有点太松懈了?”索科夫提醒对方说:“我去见方面军司令员时,车队还没有进镇子,就被哨卡拦下来,对方的理由是为了确保方面军司令部的安全,外来的车辆在获得授权之前,都不准进入镇子。

    “而我们这里呢?”索科夫有些不悦地说:“我的车队进镇子时没有遇到盘查,甚至沿途也没有看到任何巡逻队。试想一下,假如我们这支车队是德军伪装的,他们不是可以一口气就冲到司令部的门口,然后直接端掉整个司令部吗?”



    受到索科夫批评的萨梅科,满脸愧色地说:“司令员同志,这都是我工作上的疏忽,因为考虑到部队刚刚到达新的地区,每天的调动频繁,假如科斯基镇加强警戒的话,会影响到调动工作。”

    索科夫的心里很明白,别看萨梅科是集团军参谋长,但他大多数时候都只是一个命令的执行者,安排工作的都是上任司令员奥泽罗夫少将。不过他的答复,却让索科夫感到很满意,这表明这位参谋长是一位很有担当的人,轻易不会甩锅给别人。

    “正因为部队刚组建不久,又来到了一个新的地域,因此集团军司令部的安全,就是当前的重中之重。”索科夫心平气和地说道:“我不是带来一个警卫连么,从明天开始,就由他们负责司令部的保卫工作。”

    “那真是太好不过了。”对索科夫的说法,萨梅科表示了赞同:“您带来的警卫连,想必有着丰富的安保经验,由他们来负责司令部的安全,那真是太好了。”

    “报告!”两人正在讨论如今加强司令部保卫工作时,从门外走进来一名指挥员,他抬手向两人敬礼后,向萨梅科报告说:“参谋长同志,近卫坦克第4军军长少将波卢博亚罗夫奉命前来,我听候您的命令,请指示!”

    “波卢博亚罗夫将军,您来得正好。”萨梅科笑着走上前,拉住了波卢博亚罗夫的手,把他带到了索科夫的面前,向他介绍说:“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新上任的司令员。”

    “新上任的司令员?”波卢博亚罗夫看着眼前年轻的索科夫,嘴角快速地抽搐了一下:“他就是新来的司令员?”

    “您好,波卢博亚罗夫将军。”索科夫不等萨梅科做介绍,便主动向波卢博亚罗夫伸出手,说道:“来认识一下吧,我是索科夫少将,刚从第六集团军司令员调任第27集团军司令员。”

    “索科夫?!”既然索科夫已经伸出了手,波卢博亚罗夫也不能显得太没礼貌,他连忙握住索科夫的手,若有所思地说:“我好像在什么地方听到过这个姓氏,但一时间却想不起来了。”

    “波卢博亚罗夫将军,您当然听说过。”萨梅科在一旁插嘴说:“索科夫将军担任第六集团军司令员的时间并不长,在此之前,他是近卫第41师师长。”

    “近卫第41师?”听到这个部队的番号,波卢博亚罗夫的眉毛往上一扬,有些惊诧地问:“就是那支坚守马马耶夫岗,使德军始终无法靠近渡口一步,并最终俘虏了保卢斯的那个近卫第41师。”

    听到波卢博亚罗夫这么问,索科夫和萨梅科对视了一眼,他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赞许,便转头面向波卢博亚罗夫,肯定地回答说:“没错,将军同志,我指挥的部队,的确是你刚刚所提到的近卫第41师。”

    得知面前这位年轻得有些不一样的新司令员,居然就是坚守马马耶夫岗的英雄。波卢博亚罗夫连忙来了一个立正,挺直腰板敬礼:“司令员同志,近卫坦克第4军军长波卢博亚罗夫,向您报告,我听候您的命令,请指示!”

    “波卢博亚罗夫将军,不要这么客气。”索科夫抬手向对方还礼后,招呼他坐下,同时说道:“以后我们就要在一起并肩打击敌人,都是自己人,用不着这么客气,你快点请坐吧。”

    等波卢博亚罗夫坐下后,索科夫开口问道:“波卢博亚罗夫将军,你们军刚编入我集团军不久,如果有什么困难,尽管向我提出来。”

    “司令员同志,”听到索科夫提问,波卢博亚罗夫连忙从座位上站起身,挺直身体对索科夫:“我正好有意见,想向您提出来。”

    “坐下说,坐下说!”见一名年纪比自己大得多的将军,对自己如此恭谨,索科夫多少还有些不习惯,他连忙再次招呼对方坐下,随后关切地问:“有什么意见就尽管说。”

    “我们军刚进入自己的防区,集团军司令部就命令我们修筑防御工事。”波卢博亚罗夫有些不悦地说:“按照上级分发的施工图纸,如果真的在防区内修筑了防御工事,那么我们的坦克就没有了活动空间,只能摆在工事里当固定炮台使用。如果是这样,还需要我们坦克兵做什么,还不如直接调两个炮兵师过来,没准效果还会更好一些。”

    索科夫听得出,波卢博亚罗夫的语气中带着一股怒气,便安慰他说:“将军同志,我明白您的心情,假如坦克失去了机动性,只能当成炮兵来使用,但由于坦克炮的口径缘故,他们所能发挥的用处,是远远不能和炮兵相比的。”

    “司令员同志,您说得没错。”见索科夫居然对自己表示了支持,波卢博亚罗夫显得很意外,连忙说道:“我们军如今有三个坦克旅和一个步兵旅,所配备的都是T-3476坦克,如果把我们当成炮兵使用,充其量只能相当于一个76.2毫米口径的加农炮师。”

    “等一等,将军同志。”索科夫听到这里,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数据:“您刚说什么,你们军配备都是老式的T-3476坦克?”

    “司令员同志,我想您可能搞错了。”波卢博亚罗夫先是一愣,随后向索科夫解释说:“T-3476坦克已经是我军目前最先进的坦克,新型的坦克可能还在研制中……”

    “不不不,波卢博亚罗夫将军,您不要和我辩论。”索科夫不由分说地打断了波卢博亚罗夫后面的话,“早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配属我们作战的坦克旅里,就装备有最新型号的T-3485坦克,它们对付德军的虎式坦克,是非常有效果的。”

    “您说什么,司令员同志,配属你们作战的坦克旅,装备有T-3485坦克?”波卢博亚罗夫吃惊地问:“您没有搞错吧?”

    “怎么可能搞错呢。”索科夫有些不悦地说:“红十月工厂把坦克交付部队时,我是亲眼看到的,这难道还会有错吗?”

    作为一名坦克军军长,波卢博亚罗夫自然希望自己的部队能装备最好的坦克,这样才能提高部队在战场上的生存率。他等索科夫说完后,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那您知道,上级打算什么时候开始为我们进行换装吗?”

    索科夫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下关于T-3485坦克的资料,想起苏军为了对付德军的虎式和其它新型坦克,在43年秋开始在T-34坦克上改装85毫米火炮,并增设了一名坦克乘员。要等到12月时才开始大批量生产。但由于自己的出现,新型坦克提前一年出现,并在保卫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中得到了检验。

    他望着波卢博亚罗夫说:“将军同志,这种新型的坦克不光火力和装甲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还增加了一名坦克乘员。如果要对你们军进行换装的话,不知你们是否有足够的坦克手,来进行补充呢?”

    “司令员同志,这一点您不用担心。”波卢博亚罗夫有些激动地说:“我们军所属的步兵旅里,就有不少是坦克兵。假如上级真的为我们大规模换装,我可以从步兵旅里把原来的坦克兵抽调出来,去充实换装后的部队。”

    考虑到几个月就要爆发的库尔斯克会战,索科夫觉得如果能尽快安排近卫坦克第4军换装,那么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们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决定和雅科夫取得联系,看对方能否和乌斯季诺夫协商,优先为自己所属的坦克旅换装。

    不过考虑到此事可能会受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因此他并没有给波卢博亚罗夫准确的回答,而是委婉地说:“将军同志,我会尽快与装备部的朋友取得联系,看他是否有办法,为我们换装一部分坦克……”

    波卢博亚罗夫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司令员同志,哪怕只换装一个坦克旅,不,一个坦克营也可以。只要有一个装备T-34、85坦克的营,那么我们的战斗力就能上一个台阶。”

    “换装的事情,我会尽快联络的。”索科夫说完这话之后,便及时地把话题转移到修筑防御工事的事情上:“现在,我们还是继续说说防御工事的事情。”

    听索科夫提到了防御工事,波卢博亚罗夫眼中的光芒顿时黯淡了下来,他轻轻地叹口气,对索科夫说:“司令员同志,要是不修工事就好了,这样我们坦克的机动性就不会受到影响。”

    “您说得没错,将军同志。”索科夫说道:“我打算命令部队停止所有工事的修筑。”

    “停止所有工事的修筑?”波卢博亚罗夫有些吃惊地问:“为什么?”

    索科夫心想与其挨着向各师师长解释不用修工事的原因,倒不如把他们都召集起来,趁着开会的工夫,做一个统一的说明,这样还能省事一些。想到这里,索科夫吩咐萨梅科:“参谋长同志,立即召集所有师旅级指挥员到这里来开会,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向他们宣布。”



    听到索科夫的吩咐,萨梅科一点都不意外。相反,他还点着头说:“司令员同志,的确应该把各师、各旅的指挥员召集起来开个会,让他们和您认识一下,这对您将来的工作开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萨梅科用了几分钟打完电话后,又对索科夫说:“司令员同志,我现在向您介绍一下集团军的建制,我们下属包括步兵第84、第182、第188、第254和第384师在内的五个步兵师,以及步兵第46旅,海军陆战第62和第84旅,波卢博亚罗夫将军的近卫坦克第4军,和两个独立的坦克营。”

    索科夫听完介绍之后,有些诧异地问:“难道上级没有给我们配属专门的炮兵吗?”

    “没有。”萨梅科摇着头回答说:“草原方面军刚组建不久,各集团军都需要炮兵,因此我们暂时没有分配到炮兵部队。”见索科夫一脸失望的表情,他赶紧又补充说,“司令员同志,说没有炮兵,也不准确。我们下属的五个炮兵师,都给配备了一个76.2毫米口径的加农炮团。”

    “炮兵的事情,以后再说。”索科夫再次吩咐萨梅科:“你派人去找我带来的那些部下,让别尔金上校和万尼亚中校到司令部来参加会议。”

    萨梅科虽然不清楚索科夫这么安排的目地,但还是点点头:“是,司令员同志,我马上派人把这两名指挥员叫过来。”

    十几分钟后,接到通知的师长、旅长以及他们的政委们,陆续地出现在指挥部里。看到一名陌生的年轻将军坐在主位上,他的身后还站着两名陌生的上校和中校,大家都露出了困惑不解的表情。他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先来的那些人,想从他们那里了解参谋长突然召集大家的原因。

    但那些先来的人,所知道的和后来的人一样多。见袍泽朝自己投来询问的眼色,他们只能耸耸肩膀,把双手一摊,示意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指挥员同志们,请安静!”萨梅科见人都到齐了,便站起身,冲众人大声地说:“现在开会!在会议开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集团军新任的司令员。”

    索科夫听萨梅科要准备介绍自己,便站起身,主动说:“指挥员同志们,你们好,我来做个自我介绍。我叫米哈伊尔·米哈伊尔诺维奇·索科夫,不久前是第六集团军司令员,今天刚刚接任了第27集团军司令员的职务。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想和你们彼此认识一下,这样有利于开展接下来的工作。”

    “第六集团军?!”听到这个番号,立即有一名距离索科夫位置有点远的将军率先开口说:“就是二月底,被帝国师、骷髅师和旗卫队师击溃的那支部队吗?”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毕竟这是在苏军大举进攻时,所遭受的第一次失败。而且正是因为该集团军被德军击溃,从而导致波波夫将军的快速集群,成为了一支深入敌人腹地的孤军。听完这位指挥员的话,附近的指挥员们也开始低声地议论起来。

    面对指挥员们的议论,索科夫并没有打断他们,而是听任他们各抒己见。萨梅科凑近索科夫的耳边,低声地说:“司令员同志,最早发言的那位将军是步兵第84师师长福缅科少将,他的大儿子就在第六集团军,二月底的时候阵亡了。”

    听完萨梅科的解释,索科夫立即明白,为什么福缅科少将会对第六集团军有如此大的怨气了。他等会议室里重新安静下来之后,接着说道:“这位福缅科将军说得没错,我军的第六集团军的确在二月底,被德军的三个党卫军师击溃了,从而导致了整个西南方面军的溃败。”

    在座的指挥员,听到索科夫这么说,很多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冷笑,他们心想一位打了败仗的指挥员,如今居然跑到我们集团军来当司令员,不知他以后还会不会继续打败仗,让我们第27集团军成为军中的笑柄。

    “指挥员同志们,你们误会了。”萨梅科见索科夫并没有向众人解释,担心发生什么误会,连忙站起身对大家说道:“我们的新司令员指挥的第六集团军,并不是被德军击溃的那支。相反,他是指挥部队全歼了帝国师,重创了骷髅师和旗卫队师,并击毙了骷髅师师长艾克,活捉帝国师师长艾尔少将,和骷髅师代理师长希蒙上校之后,才担任了新组建的第六集团军司令员。”

    萨梅科的解释,让在场的指挥员们愣住了。过了许久,福缅科少将才试探地问:“索科夫将军,您能告诉我,在担任第六集团军司令员之前,您指挥的是哪支部队吗?”

    “可以!”双手扶着桌子边沿站立的索科夫爽快地回答说:“在担任第六集团军司令员之前,我是索科夫作战集群的司令员,同时兼任近卫第41师师长。”

    “近卫第41师?”听到索科夫这么说,坐在索科夫左手边的一名将军猛地站起身,试探地问:“是坚守马马耶夫岗的那个师吗?”

    对这位将军的提问,索科夫如实地回答说:“没错,在整个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我所指挥的部队,就一直坚守在马马耶夫岗。”

    “原来您就是那位索科夫上校,不对,如今是索科夫少将了。”那名将军挺直身体,抬手向索科夫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毕恭毕敬地说:“我是步兵第384师师长少将格里岑科,我代表全师的官兵向您表态,我们坚决服从您的命令,听从您的指示!”

    众位指挥员得知索科夫的真实身份后,对他的态度立即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特别是看到格里岑科少将向索科夫表态,愿意无条件地服从他的命令,便纷纷站起身,举手向索科夫敬礼,向他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就连始作俑者福缅科少将,最后也站起身,不好意思地向索科夫道歉。

    看到众人对自己的态度变化,索科夫意识到在如今的军队里,要想得到大家的尊重,军衔和职务是次要的,能否建立不朽的功勋才是最主要的。

    他抬起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众人坐下后,对大家说道:“指挥员同志们,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这里来,除了彼此认识外,还要向大家宣布一个重要的决定。”

    在座的指挥员们听后,谁也没有说话,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索科夫,静静地等待他宣布那种重要的决定。

    “大家都知道,我们部队的兵员缺乏足够的训练,如果把这样的部队拉上战场,是很难打胜仗的。”索科夫见大家都没有说话,便自顾自地说:“因为,我现在宣布,停止防区内所有工事的修筑工作,各师、各旅集中精力搞军事训练。”

    索科夫的话,如同在烧红的锅里撒了一把盐,顿时炸锅了。

    “啊,停止修筑工事,集中精力搞军事训练,这合适吗?”

    “是啊,修筑工事是上级下达的命令,如果我们真的停下来,上级会不会怪罪啊?”

    “……”

    萨梅科等室内的声音渐渐地小了下来,便对索科夫说:“司令员同志,大家都不明白您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您还是给大家解释一下吧。”



    “指挥员同志们,”索科夫站起身,没有立即满足大家的好奇心,而是先问了一句:“你们知道我们集团军所在的位置吗?”

    听到索科夫的这个问题,众人都不禁一愣,心说我们不是在莫斯科的东面吗?虽说不明白索科夫这么问的原因,但还是齐声回答道:“知道!”

    “知道就好。”索科夫的座位后面就有一张贴在墙上的地图,他走到地图前,拿起靠在墙边的讲解棒,指着上面向大家介绍说:“大家先来看看敌我态势图,在莫斯科的西面和西南方向,分别有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他们具有攻击莫斯科的实力。但他们如果想夺取莫斯科,将面对我军的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以及正在向莫斯科南面开拔的中央方面军。”

    索科夫用讲解棒在地图上重重地敲击了两下,继续说道:“除了我军的五大方面军外,莫斯科还驻扎有大量的部队,德军要想突破我军如此强大的防御阵型,来达到占领莫斯科的目地,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既然莫斯科都不会有事,那么敌人怎么可能出现在我集团军的防区附近呢?既然敌人不会出现,那么我们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建一批根本派不上多少用途的国防工事,又有什么意思呢?”

    “司令员同志,”福缅科等索科夫说完后,立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非常同意您的分析,但在防区内修建防御工事,这可是方面军司令部下达的命令,如果我们停止对工事的修筑工作,我担心会受到上级的责备。”

    “福缅科将军说得没错。”福缅科的话刚说完,格里岑科少将就附和道:“这可是抗命啊,如果上级要追究的话,您恐怕会被送上军事法庭。”

    “格里岑科少将,谢谢你对我的关心。”索科夫望着格里岑科,态度友好地说:“如果将来上级要追究责任,我作为集团军司令员,会承担一切后果的。根据我的分析,德国人恐怕再过两三个月,就会再次向我军发起进攻战役,别看草原方面军只是一支预备队,但随着战斗的进行,肯定是会被投入战场的。各师、各旅的战斗力如何,我想各位师长、旅长都是非常清楚的,假如不抓紧时间进行军事训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只是把精力浪费在修筑工事上,等我们真正地上了战场,恐怕到时大家哭都哭不出来。”

    既然索科夫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在座的指挥员们明白,既然对方已经下定了决心,自己不管怎么反对,对方都会置之不理的。况且他是集团军司令员,集团军内部的事情由他说了算。想到这里,众人纷纷开始表态,坚决服从索科夫的命令,停止防区的工事修筑工作,集中精力开展部队的军事训练。

    见大家都愿意服从自己的命令,索科夫不禁欣慰地点了点头,开始为自己的旧部安排新的工作:“各位指挥员同志,我想大家的部队里,应该还缺少有丰富战斗经验的指挥员吧。说来也巧,我这次从红军村过来时,就带来了四十名优秀的指挥员,我打算把他们分配到你们的部队。”

    别看各部队都缺少经验丰富的基层指挥员,可听到索科夫准备往自己的部队里安插人手,众人多少还是有一些抵触情绪的。不过碍于面子,大家谁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只是在心里考虑,索科夫打算往自己的部队安插人手时,该如何委婉地拒绝他。

    在场指挥员的表情,都被索科夫看在眼里,不过他却并没有点破,而是将别尔金叫到了面前,对众人说道:“这位是别尔金上校,我在指挥伊斯特拉营时,他就是我的政治副营长;我担任步兵第73旅旅长时,他是我的旅政委。后来我担任近卫第41师师长时,他先是担任了缩编团的团长,接着又担任近卫第124团政委,在保卫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中,建立了巨大的功勋。”

    简单地介绍完别尔金的履历之后,索科夫的目光从在场的人身上一一扫过之后,开口问道:“不知哪位师长愿意接纳他?”

    原本大家还对索科夫往自己的部队安插人手心存顾虑,可听说眼前这位上校,居然曾经当过索科夫的搭档,众位师长们的态度就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格里岑科首先说道:“司令员同志,请让别尔金上校到我们师来吧,我正好有一个团缺少团政委,就请他来担任这个职务吧。”

    “格里岑科将军,别尔金上校可是司令员同志的老搭档,您只给他一个团政委的职务,是不是有点太寒酸了。”步兵第188师师长科伊达上校对格里岑科进行了反驳之后,讨好地问索科夫:“您看,是否让别尔金上校来我们时,我可以给他一个团长的职务?”

    “我看还是来我们师吧。”福缅科不甘示弱地说:“我不光可以给他一个团长的职务,甚至还可以让他担任副师长。”

    “别尔金上校,”见几位师长为了别尔金而发生了争执,索科夫连忙站起来打圆场:“三位师长同志,以别尔金上校的资历和能力,仅仅担任一个团政委或者团长,的确有点屈才。那我现在就正式任命他为步兵第84师副师长,同时兼任团长的职务。”

    听到索科夫把别尔金安排在自己的部队里,福缅科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心里很清楚,索科夫和别尔金的关系不错,在以后肯定会对他诸多关照,到时自己的部队也能跟着沾沾光。

    安排好了别尔金,索科夫又开始安排万尼亚。在第六集团军重建时,索科夫觉得万尼亚的军衔太低,便主动把他由少校晋升为中校。此刻索科夫向众人介绍说:“这位是万尼亚中校,他算是最早跟随我的部下了,早在莫斯科城下的大反攻开始前,他就和我毕竟作战了。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他担任近卫第122团团参谋长,同样建立了不少的功勋。”

    不出索科夫之所料,又有好几名师长想让万尼亚到他们的师里去担任团参谋长的职务。最后还是索科夫拍板,让万尼亚去了舍赫特曼上校的步兵第254师。

    其余带来的军官,也被索科夫推荐到了各师,担任营连级指挥员,看到各师和步兵旅,都分配到了有丰富战斗经验的指挥员,海军陆战第84旅的丘瓦绍夫上校有些着急了:“司令员同志,您给几个步兵师和步兵旅都安排了新的指挥员,对我们海军,您可不能偏心,是不是也该安排两个?”

    “放心吧,上校同志。”其实到目前位置,还有来自海军陆战营的沙姆里赫海军少校,和他的教导沙波瓦连科海军大尉,副营长雅库达海军大尉没有安排工作。此刻见到有海军陆战旅的指挥员问起此事,便顺水推舟地说:“我手里还有三名来自海军的指挥员,我可以让他们去你的部队报道。”

    “太好了,司令员同志,这真是太好了。”丘瓦绍夫上校激动地说:“既然都是来自海军的指挥员,我相信他们到了部队之后,一定可以和我们的指战员打成一片。”

    会议结束后,其他的师长、旅长都离开了,但波卢博亚罗夫却没有离开,因为索科夫曾经告诉他,准备在近期为他的部队换装更先进的T-34坦克。他知道西南方面军的坦克部队,曾在二月下旬与德军的新式坦克遭遇,在同样的距离,已方的坦克根本无法洞穿德军坦克的装甲,而德军的坦克炮却能轻易地摧毁苏军的坦克,为了不在战场上重蹈覆辙,他急于让索科夫尽快为自己更新坦克。

    索科夫耐心地听完了波卢博亚罗夫的之后,并没有立即给对方一个肯定的回答,而是笑着说:“波卢博亚罗夫将军,您觉得您该减肥,平时喝茶时应该少放两块方糖。瞧瞧您的肚子,如果再继续胖下去的话,您这位坦克将军恐怕连坦克都无法钻进去了。”

    波卢博亚罗夫也是聪明人,听到索科夫避重就轻地把话题引到了别的地方,立即明白了对方的意图,连忙站起身,对索科夫和萨梅科说:“司令员同志,参谋长同志,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我就先回去了,毕竟指定部队训练计划,是一件非常费时间的事情。”

    等波卢博亚罗夫离开后,索科夫问萨梅科:“参谋长同志,我们这里的电话,能和莫斯科通话吗?”

    “如果要给莫斯科打电话的话,恐怕需要总机中转一下。”萨梅科知道索科夫不会平白无故问这个,便主动地问:“不知您打算给莫斯科的什么部门打电话?”

    索科夫简短地回答说:“武器装备部,找雅科夫上校。”

    “明白了,我立即命人给您接通电话。”萨梅科转身冲着通讯兵主任说道:“主任同志,你没有听到司令员的命令吗,赶快连接武器装备部,不要耽误了正事。”

    有通讯兵主任出马,不到五分钟时间,就接通了莫斯科武器装备部的电话。萨梅科拿着话筒,对接电话的值班人员说:“我们这里是前沿,有重要的事情要和雅科夫上校讲话。”

    由于得到了索科夫的协助,雅科夫经常在武器装备部里推出新式的武器,不光让他的名声大噪,同时职务也水涨船高。可能是找雅科夫的人太多,因此值班员谨慎地问:“请问是谁找雅科夫上校?”

    索科夫听到了值班员的问话,连忙在旁边说道:“请转告雅科夫上校,就说米沙找他。”

    值班员对雅科夫的情况多少有些了解,知道他在前沿有位叫米沙的朋友。此刻听到打电话来的人就是米沙,他不敢怠慢,连忙说道:“请您稍等片刻,我马上为您接通雅科夫上校的办公室。”

    电话接通之后,听筒里传出了雅科夫有些不耐烦的声音:“喂,是哪位?”

    “雅沙,是我。”索科夫亲昵地叫着对方小名说道:“我是米沙。”

    “米沙,是您?”听到给自己打电话的人居然是索科夫,雅科夫惊喜地问:“你今天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

    “雅科夫,我是有事情求你。”

    “求我?”雅科夫笑着说:“是不是部队的火箭弹都消耗光了?我前段时间听说,你们全歼了帝国师,重创了骷髅师和旗卫队师,真是太带劲了。但我很清楚,要取得这样的战果,火箭弹的消耗将是巨大的。”

    “你猜得没错,部队里的火箭弹都消耗得干干净净了。”

    “我这几天正在安排扩建生产线的事宜,等新的生产线投入运营后,你们能获得的火箭弹数量,将能增加一倍。”

    “雅沙,火箭弹的事情,可以暂时放一放,我觉得在两个月内,我的部队是没有和德军交手的机会。”既然电话另外一头,是自己堪称生死之交的好友,索科夫也就没兜圈子,而是直截了当地说:“我今天要和你说的,是坦克换装的事情。”

    “坦克换装?”雅科夫有些疑惑地问:“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我的部队不是缴获了一辆德军的新式坦克吗?”索科夫对着话筒说:“我军的坦克部队在二月下旬,曾经和这种坦克展开过战斗。但令人遗憾的,我们如今装备的T-34坦克,无法在五百米甚至更远的距离击穿这种坦克的装甲。”

    “米沙,你不是搞军工的,你可能不清楚。”雅科夫在电话有些无奈地说:“要研制一种新式坦克,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办到的,可能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我明白你的意思,雅沙。”索科夫继续说道:“我给你打这个电话,并不是让你研制新的坦克,而是想告诉你,早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我们就装备了一种T-34坦克的改进型,装甲和火力都有了提升。”

    “T-34坦克的改进型?”雅科夫有些吃惊地问:“你们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是红十月工厂帮我们生产的,但由于产能的问题。目前装备部队的T-34/85坦克的数量,还没有超过十辆。”

    “哦,原来是红十月工厂生产的。”雅科夫若有所思地说:“那我立即给红十月工厂的厂长打电话,让他把相关的数据提供给我。米沙,等有了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的。听说,你如今是第六集团军司令员,没错吧?”

    “雅沙,我很遗憾地告诉你,我已不再是第六集团军司令员了。”索科夫回答说:“上级刚刚任命我为草原方面军第27集团军司令员。”



    “什么,你去了草原方面军?”雅科夫不禁一愣,随后试探地问:“米沙,你最近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

    “没有啊,”索科夫有些不解地反问道:“你为什么这么问?”

    “如果你没有犯错误,怎么会把你调到草原方面军去呢?”雅科夫特意向索科夫解释说:“别看都是方面军,但草原方面军只是一支预备队,有没有机会参战,如今还不好说。但一旦有新的战役打响,上级就会源源本本地从你那里抽调兵员和装备,去补充其它的作战部队。”

    “在红军村——顿涅茨克一线,在短时间内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战斗。”索科夫见雅科夫U币了解情况,连忙向他进行说明:“我得知上级打算把我调往其它战线的消息后,在经过反复的思索,才最后选择了草原方面军。”

    他可能担心雅科夫再说什么,又补充道:“雅沙,你别看我们如今只是预备队,没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我们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呢。就如同莫斯科保卫战期间,朱可夫元帅还曾经担任过预备队方面军的司令员,并指挥这支部队解放了被德军占领的叶利尼亚。”

    雅科夫的确有很多话想说,但听到索科夫这番话,便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而是改口问道:“那我有什么可以为你效劳的?”

    “你能为我做的事情很多。”索科夫见雅科夫不再纠结自己调任预备队司令员一事后,笑着说道:“我希望你能继续给我们提供那种新式火箭弹,那是打击德军的最好武器。”

    “这还用说嘛,这种新式火箭弹本来就是你发明的,优先提供给你的部队,其他人也找不到什么话说。”雅科夫在面前的笔记本上记录下了索科夫的要求后,接着问:“除此之外,你还需要什么?”

    “新式火箭弹,可以缓一步给我们。”索科夫说道:“我希望你能想办法给我们换装一批坦克,就是我们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所使用的那种T-34/85坦克,能换多少就换多少。”

    雅科夫对索科夫提出的请求,有些无奈地说:“米沙,我会尽快和红十月工厂的厂长取得联系,从他那里获得有用的数据。但你要知道,制造坦克,不比枪炮,特别又是这种改进型的坦克,一个月能生产二三十辆已经是顶天了。”

    “只能生产二三十辆啊?”听到雅科夫报出的数据,索科夫的心里不免有些失望:“这点产量只能勉强装备一个营。”

    “米沙,刚开始的时候,新型坦克的产量肯定会很低,毕竟要受生产环境和工人熟练度的影响。”雅科夫向索科夫解释说:“我们能生产坦克的工厂,都遭到了战争的破坏,生产能力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再加上很多技术工人都上了前线,新补充进工厂的都是半大的孩子和妇女,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达到以前青壮年男工的生产水平,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雅沙,你说得情况,我都理解。”对雅科夫所说的话,索科夫的心里是非常清楚的,工厂里的熟练工人,不是随工厂设备转移到了遥远的后方,重新组建新的工厂进行生产;就是拿起武器加入军队或者民兵,严重地影响到工厂的正常生产。“我只是希望你能想办法,让工厂增加产量,使我的坦克部队能尽快换装。”

    雅科夫从索科夫说话的语气中,察觉到一丝异样,便试探地问:“米沙,坦克部队换装之事,你好像挺着急的,是不是听到了什么消息?”

    “雅沙,你一直待在莫斯科,可能有很多事情不了解。”索科夫说道:“西南方面军之所以会被德军击溃,就是因为他们所装备的坦克,不是德军坦克的对手。在相同的距离上,我军坦克所发射的炮弹,无法洞穿德军坦克的装甲;而敌人的炮弹呢,只要命中我军坦克,就能直接摧毁。

    装备上的差异,意味着我军在战场上,需要付出更大的牺牲,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雅沙,我想让你尽快为我们进行换装,就是想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可以把指战员们的伤亡降到最低程度。”

    “我明白你的意思。”雅科夫沉默了片刻后,继续说道:“必须缩小我军和敌人在装备上的差异,这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更大的胜利。你所指挥的许多战斗,都是遵循这样的原则。”

    见雅科夫领会了自己的意图,索科夫顿时踏实了许多。他心里很明白,以雅科夫和自己交情,以及他如今的位置,要优先为自己的部队提供武器装备方面的补给,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

    就在准备挂断电话前,索科夫忽然想起自己曾经听卢涅夫提过,说雅科夫他们研究出了一种新式的交通工具,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问问:“雅沙,我前段时间听说,你们好像研制出了一种新式的交通工具,可以不受地形的限制。如果不涉及到保密条例的话,你能给我介绍一下情况吗?”

    “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保密的,”雅科夫轻轻地叹了口气说:“就是气垫船,一种利用表面效应原理,依靠高于大气压的空气在船体与水面或地面间形成气垫,使船体全部或部分脱离支撑面航行的高速船舶。”

    听说只是气垫船,索科夫的心里不免有些失望,他还以为雅科夫研制出了地效飞行器,那样就能携带的部队、装备和各种物资,用于作战是再合适不过。但他很清楚,以现有的科技水平,要想制造出地效飞行器,那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能。不过为了搞清楚这种气垫船的性能,他还是试探地问:“气垫船的运载能力如何?”

    “我们经过试验,发现气垫船只能搭在20名指战员和他们所携带的武器,或者是运载不超过五吨的物资。”雅科夫向索科夫介绍说:“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在沼泽和湖泊上的测试,最高时速可以达到六十节。”

    “那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进行陆路运输的测试工作呢?”

    “恐怕要等到下半年。”雅科夫回答说:“在经过测试之后,我们发现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索科夫来说,这种气垫船就是鸡肋,它的运载能力只能想到于一辆卡车,别看它的时速还挺快的,但由于成本问题,根本无法大规模地装备部队。就靠一两艘气垫船来运输,又能发挥多大的用途呢?

    想清楚这个道理后,索科夫没有再问关于气垫船的问题,而是再次把话题转移到武器装备方面:“雅沙,我的部队刚补充了大量的兵员,很多人还没有武器。你看,能否帮我们联系后勤部门,优先为我们补充一批武器呢?”

    “如果只是轻武器的话,我想问题应该不大。”雅科夫在电话里说道:“等事情有了眉目,我再给你打电话。”

    萨梅科等索科夫放下电话后,一脸羡慕地说:“司令员同志,真是没想到,您居然和武器装备部的人如此熟悉。假如我们真的能获得新的坦克,那么坦克军的规模就能扩大了。”

    索科夫听萨梅科这么说,脸上露出了意外的表情,他惊诧地问:“参谋长同志,您说的是什么意思,我没有听太明白?”

    “司令员同志,我在获得了新坦克之后,并不会立即把原来的坦克,移交给别的部队。”萨梅科有些得意地说道:“这么一来,我们就继续使用这些武器来装备部队。”

    索科夫没有向萨梅科说明自己和雅科夫的关系,只是点了点头,随口问道:“参谋长同志,我想问问,我们的部队是否进行过步炮协同作战的训练科目?”

    “步炮协同作战?”萨梅科可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有些诧异地问:“司令员同志,我们不是一直在使用步炮协同吗?每次对德军的阵地进行了长时间的炮火准备后,步兵再向敌人的阵地发起进攻。”

    索科夫觉得萨梅科可能误解了自己的意思,便对他说:“参谋长同志,我军以前在进攻前,对敌人的阵地实施轰击的炮火准备,其实能起到的作用并不大。炮击一开始,敌人的主力就撤到第二道防线,等我军的炮火延伸射击后,敌人再重新返回一线阵地,抢修被炸坏的工事,并做好迎击我军进攻的准备。”

    作为索科夫的副手,萨梅科还习惯的是老一套战术。他等索科夫说完后,立即补充说:“司令员同志,我军的战术一向都是先对敌人阵地进行炮火准备,等炮火停止或者延伸射击后,步兵再发起进攻,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当然,有不对劲的地方,而是还错得离谱。”索科夫觉得要扭转萨梅科的老观念,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他只能一步步地来改变对方的观念:“其实在我军炮火快结束时,步兵就应该发起进攻,这样等炮击结束后,敌人还来不及修复被炮火摧毁的工事,而我们的指战员就已经冲到了他们的面前,以达到尽快夺取敌人阵地的目地。”

    萨梅科听完索科夫的话,琢磨了半天之后,一脸恍然地说:“司令员同志,我明白了。以往我军进攻之所以会失利,完全是因为炮火开始延伸射击时,步兵并没有抓住机会及时出击,而是等一阵子,才得到进攻的命令。

    这么一来,最好的时机就被耽误了。

    等我军指战员接近敌人的阵地时,敌人已经有充足的时间,来修补那些被炸毁的工事,并躲在工事里朝我军指战员开枪射击。让本来可以趁着炮火掩护、快速接近敌人阵地的我军步兵,不得不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艰难地发起进攻。”

    见对方终于领会到自己的意图或,索科夫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点着头说:“没错,参谋长同志,假如我军在进攻时,掌握的时机不好,不光会浪费大量的炮弹,同时还会让许多的指战员白白地牺牲自己的性命。我们做指挥员的,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因此要把步炮协同的训练科目,编入我们日常的训练大纲。”

    从第二天开始,科斯基地区的工事修筑工作全面停止,那些被征调来参与工事修筑的妇女和半大孩子们,都陆续返回了自己的家园。

    这件事,很快就被科涅夫知道了,他给索科夫打来了电话,怒气冲冲地问:“索科夫少将,我得到消息,你防区的工事修筑工作已经全部停工,参与建设的妇女和半大的孩子,都返回了自己的家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给你了这样的权利?”

    “报告方面军司令员同志,”索科夫等科涅夫发作过后,不紧不慢地说:“我之所以命令所有的部队停止工事的修筑,完全是因为,这样做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完全是一种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而且还会耽误部队的正常训练。”

    “你昨天来上任时,我不是告诉你,在现有的防区修筑工事,是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命令吗?”科涅夫虽然觉得索科夫说得有道理,这些工事就算修好,也不太可能派上用途,完全用不着浪费人力物力来修筑这些工事。但既然上级已经下达了修筑工事的命令,在接到新的命令前,还是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原来的命令。出于对索科夫的爱护,他委婉地说:“索科夫少将,你这是属于公然抗命,假如你不尽快让部队重新开始修筑国防工事,等待你的可能就是被撤职或送上军事法庭。”

    “方面军司令员同志,”索科夫的心里很清楚,假如自己屈服了科涅夫的命令,让指战员们重新开始修筑工事,就会影响到自己在部队里的威信,会让指战员们以为自己是一个朝令夕改的人,他们以后在执行自己的命令时,就不免会出现敷衍的情况,因此索科夫态度坚决地说:“我真的觉得修筑工事没有的必要,您看能否向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汇报,请他们取消这道不切实际的命令?”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