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科夫一向很重视情报工作,他的心里很清楚,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战百胜。因此只要部队到达一个新的地区后,他就会拼命地派出一批又一批的侦察兵,对德军的兵力部署和装备情况实施侦察。
坦森的部队刚开始集结,索科夫就接到了侦察兵从敌人后方传来的情报。他看完情报后,递给了朱可夫:“元帅同志,您瞧瞧,根据我们侦察兵的报告,帝国师的第2装甲团、第2炮兵团、第2摩托营和第3掷弹兵团正在集结,恐怕很快就会向我们的防线发起进攻。”
“据我所知,”朱可夫在看到侦察兵传来的情报后,提醒索科夫:“帝国师的炮兵团配备的都是150毫米的大口径火炮,你们只有简易的防御阵地,能扛得住他们的炮击吗?”
朱可夫的担心是正确的,如果德军使用如此大口径火炮进行轰击的话,就算是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国防工事,也有被摧毁的可能,更别说索科夫他们仓促间修筑的野战工事了。
索科夫没有立即回答朱可夫的问题,而是扭头对站在一旁的霍赫洛夫:“上校同志,你们师在山丘的背面构筑了反斜面工事吗?”
“是的,司令员同志。”听到索科夫提问,霍赫洛夫连忙上前一步回答说:“按照您的命令,在每一个山丘阵地的后面,我们都修筑了反斜面阵地。一旦遭到炮击,战士们就可以沿着山丘两侧的交通壕,迅速地撤到反斜面阵地。”
“反斜面阵地?”朱可夫的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索科夫猜想朱可夫可能不了解反斜面阵地的真实用途,便向他解释说:“元帅同志,敌人在遭到我们的炮击时,通常都会暂时地放弃第一道防线,沿着交通壕转移到第二道防线,从而使我军的炮弹都打在了无人的地方。长时间的炮击过后,除了能摧毁一部分工事,杀伤的德军兵力去非常有限。
我所提出的反斜面阵地,正是借鉴了德国人的这种做法。我命令部队在要坚守的山丘阵地后面,都修筑了反斜面阵地,一旦敌人开始大规模炮击我军阵地时,我们的指战员就沿着交通壕,迅速地转移到反斜面阵地里。敌人的炮弹能打中正面的防御阵地,却很难打到山丘后面的反斜面阵地,从而使我军在遭到炮击时的伤亡降到最低。”
“要是敌人在炮击时,偷偷接近山丘脚下。等炮击一停止,就立即向你们在山丘上的阵地发起攻击,恐怕还不等你们反应过来,敌人已经占领了你们的阵地。”
“没关系,元帅同志。”对于朱可夫的担心,索科夫向他解释说:“就算我军在躲避炮击时,敌人占据了山顶的阵地,也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我们躲在反斜面工事里的指战员,可以朝山顶上的敌人投掷手榴弹,给他们造成极大的伤害。
而占领山顶的敌人呢,他们想朝我们的战士投弹,却很难准确地投进下面的战壕里。如果敌人要向下冲锋,地形的限制会使他们无法快速移动,而我们隐蔽在战壕里的指战员,就会想打靶似的,把他们一一干掉。”
朱可夫又继续问了几个问题,索科夫都毫不迟疑地进行了回答。听完索科夫的回答,朱可夫点点头,赞许地说:“米沙,看来你考虑得挺全面的嘛。”
索科夫没有说话,只是咧嘴笑了笑,心想这种反斜面的战术,其实早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自己就在马马耶夫岗上推行了,否则免得德军一拨又一拨的凶猛进攻,自己手里的兵力再多,也无法确保不被敌人占领马马耶夫岗。
“帝国师如今所处的区域,距离你们不过十几二十公里,如果沿着公路快速推进的话,最多一个半小时,就能进入你们的防区。”朱可夫对索科夫说:“你们还不快点去做准备吗?”
“上校同志,戈里亚奇金中校的第564团是部署在最前沿的吧?”索科夫问霍赫洛夫:“他们做好战斗准备了吗?”
“报告司令员同志,”霍赫洛夫回答说:“部队此刻应该都在掩蔽所里休息,山丘上有专门的观察哨在监视四周的环境,一旦发现敌人接近,他们会迅速地发出战斗警报。”
“上校同志,”朱可夫等霍赫洛夫说完后,开口问道:“你们观察哨的观察面积有多大?”
“元帅同志,我们驻扎的山丘海拔是107.9米,设在山顶的观察哨能观察到方圆十公里范围内的动静。”霍赫洛夫向朱可夫解释说:“他们只要一发现敌人出现,就会立即发出战斗警报。而我们在掩蔽所里休息的指战员们,听到战斗警报后,还有足够的时间进入各自的防御阵地。”
正说着话,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索科夫拿起一听,居然是戈里亚奇金中校打来的。他听出是索科夫的声音后,着急地说:“报告司令员同志,刚刚观察哨向我报告,远处出现了德军的坦克和装甲车,正沿着公路朝我们的防区而来。”
“敌人有多少坦克和装甲车?”索科夫面无表情地问道:“你有没有亲自去核实过?”
“核实过了。”戈里亚奇金说道:“我亲自到山顶的观察哨,用望远镜仔细观察过,敌人大概有五十多辆坦克,以及数量不少的装甲车、摩托车和卡车,正沿着公路朝我们这里推进,要不了一个小时,就能进入我们的防区。”
“中校同志,你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吗?”索科夫问道。
“我已经向部队发出了战斗警报,命令战士们进行了阵地。同时,还在路边部署了几个反坦克小组。”
索科夫知道上次的战斗,让戈里亚奇金意识到在路边部署反坦克小组,可以更加有效地摧毁敌人的坦克。但这么一来,却让反坦克小组的处境变得危险,因此他提醒对方说:“记住一定要派人手保护好反坦克小组的安全。”
朝苏军防区推进的德军先头部队,是摩托化营1连,连长是沙费尔中尉。在二月的战斗中,他曾经指挥一个连的部队,击溃了西南方面军的一个装备了坦克和火炮的混编团,并俘虏了团长和上百名指战员。
如果他不是在三月的战斗中负伤,被送到后方的医院进行治疗,这次帝国师重建,以他的资历至少可以当个营长。摩托化营营长韦伯少校,之所以让他的连队担任先头部队,就是相信他们连的战斗力。
眼看着距离苏军的阵地还有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沙费尔便命令摩托车队停下,让同行的工兵下车,用探雷器检查前方的道路上,是否被苏军埋设有地雷。
这里的地形复杂,两侧都是山丘,一旦苏军在道路上埋设了地雷,后面的坦克可没法从旁边绕过去。因此该连的主要任务,就是清除前方道路上可能存在的地雷。
待在观察所里的戈里亚奇金中校,通过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敌人,嘴里念叨:“看来司令员同志是正确的,在这条道路上真的没有必要布雷。就算埋了地雷,也会被德国人的工兵清理掉。”
他问站在旁边的一营长祖明特大尉:“那些木板都埋好了吗?”
“是的,团长同志,都埋好了。”祖明特连忙回答说:“我们在上面盖了三寸厚的土,敌人的工兵根本无法发现。而且就算一般的卡车从上面开过去,也不会把木板压塌。”
听完祖明特的回答后,戈里亚奇金点点头,说道:“司令员同志有时的想法真是太荒唐了,在敌人坦克通行的地方,不准备埋设地雷,却偏偏要挖什么陷阱,这样就能挡住德国人的坦克吗?”
祖明特是索科夫的老部下,而是还跟着他从第六集团军来到了这里,对他的判断自然是无条件相信。此刻听到自己的顶头上司戈里亚奇金中校对索科夫提出了质疑,心里感到很不舒服,出于礼貌,他淡淡地说:“中校同志,既然司令员同志是这样安排的,自然有他的道理。至于有没有作用,我想用不了多久,就能得到证实。”
工兵花费了半个多小时,没有在道路上发现金属反应,便向沙费尔报告:“中尉先生,我们没有发现俄国人埋设的地雷。”
但沙费尔听后却不放心地问:“你们真的能确认,俄国人没有在这一带埋设地雷吗?金属雷也许没有,但木头雷总会有几颗吧?”
“中尉先生,”工兵回答说:“俄国人的木壳地雷只能把人杀伤,对我们的坦克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只要我们的坦克一路碾压过去,那么就可以引爆俄国人的木壳地雷,为我们的步兵开辟出一条安全的通道来。”
听完工兵的话,沙费尔总算安心了,他连忙命令报务员:“向营长韦伯少校报告,说前方的道路上并没有发现俄国人埋设的地雷,可以让装甲团开进了。”
韦伯少校接到了沙费尔中尉的报告后,立即向师部报告了前方的情况。坦森得知摩托化营的先头部队已经接近了苏军的阵地,沿途没有发现敌人埋设的地雷后,却没有马上命令装甲团开进,而是命令第2炮兵团瞄准苏军的阵地开炮。
他之所以会下达这样的命令,是因为帝国师和西南方面军死磕时,他还是一名团长,当时就曾用猛烈的炮火,把苏军的一个营全部消灭在阵地上。炮击结束后,全团发起了攻击,因为阵地上的守军全员阵亡,他的部队在没有伤亡的情况下,成功地夺取了苏军阵地,导致西南方面军的整个防线崩溃。为此,他在战斗结束后,获得了一枚铁十字勋章。
随着命令的下达,挂在卡车后面的火炮被摘下来,德军炮兵开始紧张地布置阵地,准备对苏军的阵地实施炮击。
十几分钟后,针对苏军的炮击开始了。
由于炮兵阵地距离苏军的工事不过五六公里,而且还有前方的炮兵观测员提供的射击参数,因此进行两三炮试射后,密集的炮弹就落在苏军简陋的野战工事里爆炸。一时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苏军阵地所在的山丘,变成了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
坦森站在一个视野开阔的位置,望着远处满是火光和硝烟的阵地,脸上露出了得意洋洋的表情。他放下望远镜,吩咐参谋长:“命令第2装甲团、摩托化营、第3掷弹兵团,趁着俄国人的阵地遭到我军猛烈炮火打击的有利时机,沿着公路快速地朝俄国人的工事推进。”
一连串的命令下达后,停在路上待命的德军坦克、满载士兵的装甲运兵车和卡车,又重新启动,沿着公路朝苏军阵地所在位置前进。
按照事先的约定,乘坐装甲运兵车和卡车的士兵,将在距离苏军工事八百米的地方下车,在这里不用担心会遭到己方炮火的误伤,同时还有足够的空间展开部队。
德军的炮兵刚开始试射,部署在第一道防线的苏军,就忙不迭地沿着交通壕,偷偷地转移到了反斜面的阵地里。至于观察哨,则布置在山丘上,落在这里的炮弹,可比半山腰上少得多,他们可以从容不迫地观察远处的德军动向。
而待在团观察所里的戈里亚奇金,看到德军毁天灭地的炮火,先是一惊,随后就变得坦然了。他心里暗想:幸好司令员同志命令我们修筑反斜面工事,并命令我们在遭到炮击时,迅速把部队转到了反斜面的工事,以减少敌人炮火对我军的杀伤。如今看来,司令员同志的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不少战士来到反斜面后,还站在战壕外面抽烟,丝毫没有把山丘另外一侧的炮击当成一回事。
站在他旁边的祖明特连忙说道:“中校同志,您看到了吧。如果我们没有修筑反斜面工事,那么我们的指战员就不得不待在简陋的野战工事里,遭受敌人的炮火洗礼。我真不敢相信,在如此密集的炮击结束后,阵地上还能剩下几个活人。”
对于祖明特的这种说法,戈里亚奇金倒是很赞同,他以前还是营长时,也曾在不少的地方打过仗,他亲眼看到自己的战友在敌人猛烈的炮击下灰飞烟灭。而如今推出了这个反斜面工事后,居然就能大幅度地降低敌人的炮击所造成的伤害,简直太令他感到意外了。
第2装甲团装备的几乎都是豹式坦克,该坦克的外形好,火力强,机动性也较好,德国人准备用它来取代三号和四号坦克,因此将其称为五号坦克,直到1944年2月,才被正式改称为:豹式坦克。
接近苏军阵地的这一块地方,两座山丘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六十多米,完全可以同时展开四五辆坦克。见到这里的地形有利于坦克的展开,德军的坦克指挥官立即命令坦克以五辆为一排,等炮火一停下,就掩护步兵冲向苏军的阵地。
炮火刚停止,没等山坡上的硝烟散去,德军就展开了进攻。但令他们想不到的是,躲在反斜面阵地里的苏军指战员,听到外面的炮击结束了,也纷纷沿着交通壕,重新返回了自己的阵地,并做好战斗准备。
进攻部队距离苏军阵地还有四百多米的地方,忽然传来两声巨响,随后跟在坦克后面的德军步兵,就目瞪口呆盯着自己前方开路的坦克,已经侧翻在地上了。
看到侧翻的坦克,德军指挥员的脑子里就开始快速思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碾上了俄国人的反坦克地雷?不想啊,如果真的是碾上了地雷,肯定会发生惊天动地的爆炸,可如今就传来两声奇怪的响声,随后就有两辆坦克倾翻在地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些受到惊吓的德国兵们,凑近坦克仔细查看后,发现坦克是因为陷进了一个坑里,从而导致翻车的。他们七手八脚地把坦克兵从坦克里救出来之后,继续研究苏军的这个陷阱。研究一阵后,他们发现苏军是挖了一个一米多深的坑,随后在上面盖上一层厚木板。木板能承受人和普通车辆的重量,就算压上去也不会掉进陷阱。但豹式坦克则不一样,它的自重让它足以压塌苏军搭在陷坑上的木板。
倾翻的坦克肯定无法参战了,德军指挥官立即从后面又调了坦克上前,由他们掩护步兵向苏军的工事发起进攻。这次他们在就连阵地两百多米的地方,遭到了来自路旁的火箭筒攻击。一辆靠边行驶的坦克,顿时成了牺牲品,坦克车身很快就被烈火所包裹。
待在工事里的热利亚,看到有两辆坦克碾上了陷阱,从而导致侧翻事件发生,便将此事向戈里亚奇金中校报告:“中校同志,有两辆德军的坦克掉入了我们的陷阱,敌人又从后面调来了新的坦克,不过却被我们的反坦克小组摧毁了。”
“阵地上的步兵,都做好战斗准备了吗?”戈里亚奇金中校问道。
“是的,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热利亚一边观察外面的动静,一边对戈里亚奇金说:“等敌人的步兵靠近后,我们的战士会给他们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德军的坦克接二连三被躲在道路旁边的反坦克小组击毁,德军指挥官顿时怒了,他连忙抽调人手,朝着反坦克小组所在的位置而来,试图摧毁反坦克小组,这样自己的坦克就可以继续向苏军阵地进攻了。
如果是普通的部队,德军指挥官的计谋没准就成功了,可他们如今面对的是装备了突击步枪,在火力上占据优势的苏军部队。他们的步兵刚越过坦克,朝山坡上冲去,就遭到了苏军猛烈地射击。苏军的火力又猛又准,短短几分钟时间,就有差不多五十名德国兵倒在了血泊之中。剩下的德国兵吓坏了,连自己战友的尸体都顾不得收敛,便匆匆撤退了。
战斗结束后,热利亚向戈里亚奇金中校报告说:“中校同志,我们已经成功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相信我们能获得几个小时的休整时间。”
“敌人是很狡猾的,上尉同志。”戈里亚奇金中校语重心长地说:“越是在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我们越要提高警惕,有时候受伤的野兽咬人会更痛的。”
待在工事里的热利亚,看到有两辆坦克碾上了陷阱,从而导致侧翻事件发生,便将此事向戈里亚奇金中校报告:“中校同志,有两辆德军的坦克掉入了我们的陷阱,敌人又从后面调来了新的坦克,不过却被我们的反坦克小组摧毁了。”
“阵地上的步兵,都做好战斗准备了吗?”戈里亚奇金中校问道。
“是的,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热利亚一边观察外面的动静,一边对戈里亚奇金说:“等敌人的步兵靠近后,我们的战士会给他们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德军的坦克接二连三被躲在道路旁边的反坦克小组击毁,德军指挥官顿时怒了,他连忙抽调人手,朝着反坦克小组所在的位置而来,试图摧毁反坦克小组,这样自己的坦克就可以继续向苏军阵地进攻了。
如果是普通的部队,德军指挥官的计谋没准就成功了,可他们如今面对的是装备了突击步枪,在火力上占据优势的苏军部队。他们的步兵刚越过坦克,朝山坡上冲去,就遭到了苏军猛烈地射击。苏军的火力又猛又准,短短几分钟时间,就有差不多五十名德国兵倒在了血泊之中。剩下的德国兵吓坏了,连自己战友的尸体都顾不得收敛,便匆匆撤退了。
战斗结束后,热利亚向戈里亚奇金中校报告说:“中校同志,我们已经成功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相信我们能获得几个小时的休整时间。”
“敌人是很狡猾的,上尉同志。”戈里亚奇金中校语重心长地说:“越是在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我们越要提高警惕,有时候受伤的野兽咬人会更痛的。”
德军的炮兵团接收了运来的炮弹之后,又继续对苏军的阵地实施猛烈的炮击。而阵地里的苏军指战员,则在炮击一开始,又和上一次一样,沿着交通壕撤到了反斜面阵地里。
坦森站在一个山丘上,举着望远镜望着被炸成一片火海的苏军阵地,扭头对站在旁边的一名参谋说:“中尉,你觉得在如此猛烈地炮击中,阵地上的俄国人还能活下来吗?”
“如果是俄国人坚固的国防工事,我们如此规模的炮击,恐怕只能摧毁一些他们的工事,却很难给他们造成太大的伤亡。”参谋回答说:“可俄国人如今只有简陋的野战工事,在如此猛烈的炮击之下,恐怕不会有多少人能幸存下来。”
坦森听后,重重地哼了一声,随后冷冷地说:“我们上一次的炮击,就像现在这么猛烈。可等我们的进攻开始时,照理说应该已经被炮火消灭的俄国人,却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给我们进攻部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参谋盯着远处被火光和硝烟所笼罩的山丘,皱着眉头思索了一阵,对坦森说:“旗队长先生,我军在遭受俄国人炮击时,都会把部队从一线撤到二线。您看,俄国人是不是也这样做的?”
参谋的这种说法,立即引起了坦森的警惕,他想到上次炮击结束后,还没等山丘上的硝烟散去,部队就发起了进攻。如果俄国人的部队真的撤到了第二线,那么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入防御阵地。
坦森摇着头说:“这不可能,如果俄国人真的转移到了二线阵地,当我军展开进攻时,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回到阵地。”
见坦森否定了自己的猜测,参谋又继续说道:“那会不会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隐蔽的工事,每次我们一开始炮击,俄国人就躲进那些工事。等炮击结束后,他们再迅速地进入防御阵地。”
“嗯,有这种可能。”坦森想起索科夫的部队是以善于防守而著称的,当初进攻马马耶夫岗的部队那么多,但从来没有哪支部队成功地占领了那里。如果这次他们还是依托工事来进行防御,自己想继续朝前推进,就会变得异常困难。
此时此刻,坦森的心里开始暗自后悔,如果早点听从豪塞尔的命令,把这里的作战区域移交给第230步兵师,自己跟随主力向普罗霍洛夫卡推进,没准早就突破俄国人的防线了。但现在要后悔已经晚了,自己向豪塞尔做出了保证,一定要夺取舒马科沃,就算接下来的战斗再艰难,也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长达一个小时的炮击结束后,笼罩在山丘上的硝烟过了足足十分钟,才逐渐地变得稀薄。坦森通过望远镜,看到上面的工事在炮击中基本都被摧毁,便命令早已蓄势待发的部队,朝着苏军控制的山丘发起了进攻。
但结果和上一次一样,德军发起的冲锋被突然冒出来的苏军打退,丢下了满坡横七竖八的尸体后,灰溜溜地撤回了进攻出发点。
待在指挥部里的朱可夫,得知德军的两次进攻,都被坚守在一线的守军打退了,便问索科夫:“米沙,敌人的进攻已经被你们打退了两次,我想问问你,你打算什么时候,向敌人发起进攻?”
“元帅同志,”索科夫微笑着回答说:“我的迂回部队刚刚进入指定位置,而指战员们经过长距离的行军,早已变得疲惫不堪了,我打算等他们休整一段时间,再从敌人的侧后方发起进攻也不迟啊。”
“那你打算让部队休整到什么时间?”朱可夫一直待在指挥部里,索科夫所发布的一系列命令,他都是很清楚的。但目前为止,索科夫的命令都是指导如何防御,一道与进攻有关的命令都没有。
“我打算等到快天黑时,再命令部队发起进攻。”索科夫见朱可夫坐等自己向帝国师发起进攻,便向他解释说:“战斗进行不了多久,天就黑下来了,到时敌人的飞机、坦克和大炮都发挥不了作用,而我们所装备的武器,却可以使我们和敌人近战时占据优势。”
朱可夫见敌人的两次进攻被击退,本来想让索科夫就此展开全面的反击。不过听他这么一说,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白天进攻,最担心的是遭到敌机的轰炸,以前很多原本占据优势的进攻,就是因为战场的制空权掌握在德国人的手里,一番狂轰滥炸之后,苏军的进攻就土崩瓦解了。如果在临近天黑时进攻,不光敌人无法出动空军支援地面部队,就连地面部队也会因为长时间的战斗,而变得疲惫不堪,选择这种时候进攻,所取得的战果是最大的。
在沉默一阵后,朱可夫开口问道:“你打算命令哪支部队展开反击呢?”
索科夫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对朱可夫说道:“元帅同志,我的一个步兵旅和两个海军陆战旅,已经到达了这个位置。等到天快黑时,将由他们首先从正面向敌人发起进攻。”
“三个旅级单位,”朱可夫看清楚了地图上标注了部队番号后,若有所思地说:“若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那么战斗打响以后,恐怕就会陷入混乱。到时候各打各的,很难形成有效的配合,没准就会被德国人各个击破。”
“放心吧,元帅同志。”对于朱可夫的担忧,索科夫却笑着说:“等反攻开始后,麻烦您和我的军事委员卢涅夫将军留守指挥部,我亲自去指挥这三个旅展开对敌人的进攻。”
听完索科夫的安排,朱可夫摇摇头,有些哭笑不得地说:“米沙,到底你是元帅,还是我是元帅。一名少将居然指挥起一名元帅来,这恐怕说出去,都不会有人相信吧。”
“元帅同志,”见朱可夫似乎不太愿意留在这里帮自己掌握全局,索科夫连忙陪着笑说:“我的参谋长和另外几支部队还在路上行军,如果他在这里的话,我肯定不会麻烦您……”
“行了,行了,别说了。”朱可夫不等索科夫说完,便挥手打断了他后面的话,“看来让我来帮你指挥部队一事,你是早就算计好了。好吧,在你的参谋长赶到之前,我就暂时帮协调指挥部队。”
见朱可夫同意了自己的提议,索科夫顿时喜出望外,连忙抬手向朱可夫敬了一个礼,恭谨地说:“元帅同志,谢谢您。请您放心,在明天天亮之后,德国人重建的这个帝国师将不复存在。”
晚上八点,距离天黑还有两三个小时,索科夫便带上两名参谋和萨莫伊洛夫的警卫排出发了,赶往三支部队秘密集结的位置。
临时指挥部设在一个山丘后面,当索科夫的车队在山丘附近停下时,立即从半人高的草丛里冒出两名荷枪实弹的战士:“站住,你们是做什么?”
“我是集团军司令员索科夫少将。”索科夫看出拦住自己去路的是两名海军陆战队的战术,便开门见山地问:“你们的指挥部在什么位置?”
“就在山丘上的山洞里。”
“带我过去。”
在水兵战士的带领下,索科夫来到了临时指挥部里。
山洞里的光线很暗,索科夫进门后只感觉一片漆黑。过了好一阵,才勉强适应了这里的光线。指挥部大概有三十多平米,靠近门口的桌子上,摆着电台、电话之类的,旁边有参谋和通讯兵在忙碌。而角落的位置摆着一张简易的方桌,桌旁坐着三个人,应该就是自己接下来要指挥的三位旅长。
“你们好啊,指挥员同志们。”索科夫见自己进来这么久,对方还没有发现自己,便迈步走了过去,同时大声地和他们打招呼:“你们在谈什么呢?”
三位指挥员此刻才发现索科夫的到来,连忙起身敬礼,齐声招呼:“您好,司令员同志!”
索科夫虽然和三名指挥员打交代的时间不长,但却认识他们每一个人。他和三人依次握手后,笑着问道:“怎么样,部队都做好战斗准备了吗?”
“是的,司令员同志。”首先答话的是步兵旅长乌扎科夫中校:“我们的部队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只能时间一到,就立即展开对敌人的进攻。”
“司令员同志,我有一个疑问。”海军旅长丘瓦绍夫上校皱着眉头问道:“虽说我们正面的帝国师是重建不久的,但如果我们在没有炮火掩护的情况下,就朝着敌人发起进攻,想必伤亡一定小不了吧。”
“这一点你不用担心。”索科夫安慰对方说:“在你们三个旅展开进攻前,我将会第182师使用新式火箭弹攻击敌人,等他们遭到沉重打击,并陷入混乱之际,你们在发起进攻,这样就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索科夫接过一名参谋递过来的热茶,喝了一口后,慢条斯理地问三人:“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让三个旅轮流投入战斗吗?”
对于索科夫提出的问题,三位旅长也感到很疑惑,照理说,德军云集在如此密集的区域,如果三个旅同时展开攻击,不是可以更快地击溃敌人么?但索科夫却偏偏让三个旅依次投入战斗,三位旅长对他的这种添油战术感到非常不理解。
见众人都是顾虑重重的样子,索科夫也就不再为难他们,而是主动说出了原因:“如果三个旅同时投入战斗,那么你们就没有任何预备队可用。一旦敌人从混乱中清醒过来,实施梯次防御,你们想突破他们的防御,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而如果依次把部队投入战斗的最大好处,就是在第一梯队进攻受挫时,实力没有受到什么损失的第二梯队能立即投入战斗,来继续进攻敌人,直到突破敌人的防御为止。
就算进攻很顺利,沿途没有遭到敌人像样的抵抗,但第一梯队向前推进了一定距离后,指战员们肯定会赶到疲倦,这时由第二梯队接替进攻,就能让第一梯队得到休息的时间。只要我们采用这种轮流进攻战术,相信一定能成功地摧毁沿途敌人的抵抗,与迂回到敌后的部队胜利会师。”
进攻受挫的德军,在距离苏军阵地五六公里的位置扎营,很多人做梦都没想到,他们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沙费尔中尉的连队,虽然没有参加今天的进攻,但整个进攻过程,都被沙费尔看在眼里。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军官,他是根本看不起苏军的,而且早在几个月前,他就曾经指挥自己的连队,击溃了苏军的一个混编团。这次的胜利,让他变得更加趾高气扬。
但今天的战斗,却颠覆了他的三观。密集的炮火把俄国人防御的阵地炸成了一片火海,按照他的想法,在如此猛烈的炮击过后,阵地上恐怕找不到任何活的生物。炮击结束后,最精锐的部队朝着被炸成废墟的阵地发起了冲锋,谁都以为他们将轻松地夺取阵地。但接下来的一幕,却令他们终身难忘,他们根本连阵地都没靠近,就被密集的火力打退了,而且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沙费尔正坐在自己的帐篷里胡思乱想时,外面忽然传来此起彼伏的爆炸,脚下的地面也在剧烈地颤动。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俄国人向我们的营地开始炮击了。
沙费尔冲出帐篷时,整个营地已经乱作一团了,摩托化营所在的位置,在两个山丘之间的开阔地上。此时两侧的山谷上,出现了苏军的小部队,他们居高临下用新式火箭弹攻击营地,每一枚火箭弹落地爆炸后,都会以爆炸点形成高达50米的杀伤半径。
只要你进入了这个爆炸范围内,就算像猫一样有九条命,恐怕也难以活下来。横飞的弹片会击穿你的身体,巨大的冲击波会震碎你的内脏。幸运的人会当场死掉,而那些侥幸活下来的人,则要在绝望和痛苦中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营地里的德国兵哪里见过这种武器,见过的早就灰飞烟灭了,一时间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窜。而火箭弹还在不断地从天而降,每一次爆炸,都会让若干德军官兵血肉横飞。一时间,空气中充满了混杂着硝烟和血腥的怪味。
“完了,要不了半个小时,我们营可就全完蛋了。”沙费尔望着四周的炸点,正在喃喃自语时,一枚火箭弹落在他的身后三四米的位置爆炸。等火光和硝烟散去,沙费尔中尉原来所站的位置,变成了一个冒着青烟的弹坑,里面破碎的军服碎片,表示在爆炸前,曾经有一名德军军人站在这个位置。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坦森得知自己的摩托营正遭到了苏军的炮火攻击,立即从指挥部里跑出来。虽然他所在的地方距离营地有五六公里,但就算不用望远镜,他也能清晰地看到营地里的冲天火光,听到隐隐传来的爆炸声。
“见鬼,真是见鬼。”见自己的营地变成了一片火海,坦森气得直跺脚:“俄国人的炮兵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站在一旁的师参谋长举起望远镜朝远处看了看,回答说:“师长阁下,俄国人都在两侧的山丘上,他们居高临下用他们的新式火箭弹,对我军的营地实施攻击,看来摩托营是凶多吉少了。”
坦森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部队覆灭,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气得直跺脚。而师参谋长却要清醒得多,他连忙提醒坦森:“师长阁下,我决定我们应该立即转移……”
“转移,为什么要转移?”坦森咬牙切齿地说:“立即命令炮兵朝着那两座山丘开炮,一定要炮弹把该死的俄国人全部干掉。”
“师长阁下,我想就算炮兵开炮,恐怕也不能起到什么作用?”
“为什么?”
“据我所掌握的情报,俄国人所使用的这种新式火箭弹,可以在任何环境下发射,而且转移也十分方便。”师参谋长无奈地说:“等我们的炮兵准备就位,他们早就转移了阵地,我们的炮弹只能打在空地上。”
“不行,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部队,被俄国人消灭。”坦森气急败坏地说:“立即命令炮兵开炮!”
师参谋长见坦森固执己见,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了他的命令。转身跑回指挥部,通知炮兵团朝着苏军所在的位置开炮。
攻击德军摩托营的是第812师548团的指战员,他们在距离敌人营地两公里的山丘上,居高临下实施了攻击。见敌人的营地已经陷入了一片火海,知道没有多少人能活着出来,带队的指挥员立即命令部队撤出了战斗,并朝着新的地方进行转移。
部队刚刚撤到了山丘底部,敌人的炮弹就呼啸而至,把正斜面和山丘顶部炸成了一片火海。听到山丘顶部传来的动静,指战员们都心有余悸地说:“幸好我们及时撤了下来,否则敌人的一通炮弹砸过来,我们肯定会付出不小的伤亡。”
正当第548团的指战员完成任务,朝着防区的方向撤退之时,第550团部队又迂回到了德军装甲团的附近。见所有的坦克都整齐地摆放在营地的一角,德国人对自己的到来似乎丝毫没有察觉,带队的指挥员立即发出了攻击的命令。
战士们架好了发射管,经过简单的调试后,连试射都没有进行,便直接朝敌人的坦克团所在的位置发射火箭弹。短短几分钟之后,坦克团的营地也变成了一片人间炼狱。到处是火光,到处是爆炸,像无头苍蝇一般乱窜的德国兵,不是被当场炸飞,就是被横飞的弹片削倒。
一些坦克兵冒着炮火冲向了自己的坦克,希望在被苏军炮火命中之前,把自己的坦克开走。但火箭弹的杀伤半径有五十米,不少坦克兵都冲到了自己的坦克前,不过没等他们钻进自己的坦克,就被弹片打倒或是活活地震死。坦克的四周横七竖八地躺满了以各种姿势死去的士兵尸体。
苏军的第一拨攻击开始时,隐蔽在几公里外的指战员们,就听到了这个方向传来的爆炸声,以及升向天空中的滚滚黑烟。他们猜想是友军对敌人展开了攻击,听到远处打得热闹,而自己这里却是按兵不动,大家都不由心急如焚。
步兵旅的一名营长,见战士们情绪有些不稳,便径直到指挥部来找旅长乌扎科夫中校。结果刚走到门口,就被几名战士拦住了。
营长见眼前的几名战士都是生面孔,而是根据他们的穿着,明显不是海军陆战旅的,便不悦地问:“你们是谁,为什么拦住我的去路?”
“对不起,”带队在门口执勤的萨莫伊洛夫面无表情地说:“大尉同志,你到这里来,是谁通知你的吗?”
“没有,谁也没有通知我。”营长摇着头说:“我听到远处打起来了,想过来问问旅长,我们旅什么时候可以出动。”
“该你们出动时,自然就出动了。”萨莫伊洛夫挡在营长的面前,说道:“你还是立即返回部队吧,没准你们马上就要出发了。”
看着面前这位军衔比自己低的指挥员,营长皱着眉头问:“你们是哪一部分的,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见过你们?”说着,他的手摸向了腰间,试图拔出腰间的配枪。
但萨莫伊洛夫怎么可能让他掏枪呢,他伸手抓住对方的手,语气严厉地说:“你想冲着我动刀动枪吗?”
营长没有回答萨莫伊洛夫的疑问,而是反问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在这里?”
“对不起,大尉同志。”萨莫伊洛夫不卑不亢地说:“我不能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一名参谋从指挥部里走了出来。看到和萨莫伊洛夫对峙的军官,有些诧异地问:“大尉同志,您怎么在这里?”
营长朝萨莫伊洛夫一指,说道:“我要去见旅长,他不准我进。我说,他们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居然连我都不认识?”
参谋一看对方的态度,担心要坏事,连忙凑近他的耳边,低声地说:“大尉同志,这位中尉是护送司令员同志到这里的警卫排长。我劝你还是快点回部队去吧,要是被旅长发现你和司令员的警卫员发生了冲突,到时绝对饶不了你。”
营长一听,顿时被吓了一跳,什么,司令员在指挥部里?不过在短暂的惊恐之后,心中却是一阵狂喜,司令员同志既然出现在这里,那么就意味着很快要展开进攻。他连忙向参谋道谢后,对萨莫伊洛夫歉意地说:“对不起,中尉同志,是我太鲁莽了,我这就回部队去。”
指挥部门口发生的小插曲,不光索科夫不知道,就连旅长乌扎科夫中校也不知道。索科夫抬手看了看表,对三位旅长说:“旅长同志们,友军正在用新式火箭弹攻击敌人的营地,你们立即把部队集结起来,朝着进攻出发点前进。趁着敌人陷入一片混乱之际,要坚决果断地发起攻击。”
“是!”三位旅长齐声答道。
步兵旅的指战员们听到前方炮火连天,早就按耐不住,听到出发命令后,立即在短时间内完成了集结。作为第一梯队的步兵旅就出发后半小时,担任第二梯队的海军陆战第62旅也跟着出发了。而索科夫则随同海军陆战第84旅,远远地跟在了大部队的后面。
“司令员同志,”旅长丘瓦绍夫上校听到前方传来的枪炮声,苦着脸问索科夫:“您听听,前方打得多热闹啊,我担心我们旅赶过去的时候,恐怕连口汤都喝不上。”
“上校同志,”索科夫等丘瓦绍夫说完后,笑着安慰他说:“帝国师是德国人的精锐部队,就算他们刚刚重建不久,但也不能低估他们的战斗力。别看到我们的火箭弹攻击,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但要想彻底的击溃他们,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放心吧,有你们和德国人交手的时候,希望你们到时候的表现,不要让我失望才行哦。”
索科夫说完这话,扭头对坐在吉普车后排的报务员说:“立即和第384师取得联系,命令他们从敌人的侧后方发起攻击,与我部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苏军的第一拨攻击开始时,隐蔽在几公里外的指战员们,就听到了这个方向传来的爆炸声,以及升向天空中的滚滚黑烟。他们猜想是友军对敌人展开了攻击,听到远处打得热闹,而自己这里却是按兵不动,大家都不由心急如焚。
步兵旅的一名营长,见战士们情绪有些不稳,便径直到指挥部来找旅长乌扎科夫中校。结果刚走到门口,就被几名战士拦住了。
营长见眼前的几名战士都是生面孔,而是根据他们的穿着,明显不是海军陆战旅的,便不悦地问:“你们是谁,为什么拦住我的去路?”
“对不起,”带队在门口执勤的萨莫伊洛夫面无表情地说:“大尉同志,你到这里来,是谁通知你的吗?”
“没有,谁也没有通知我。”营长摇着头说:“我听到远处打起来了,想过来问问旅长,我们旅什么时候可以出动。”
“该你们出动时,自然就出动了。”萨莫伊洛夫挡在营长的面前,说道:“你还是立即返回部队吧,没准你们马上就要出发了。”
看着面前这位军衔比自己低的指挥员,营长皱着眉头问:“你们是哪一部分的,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见过你们?”说着,他的手摸向了腰间,试图拔出腰间的配枪。
但萨莫伊洛夫怎么可能让他掏枪呢,他伸手抓住对方的手,语气严厉地说:“你想冲着我动刀动枪吗?”
营长没有回答萨莫伊洛夫的疑问,而是反问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在这里?”
“对不起,大尉同志。”萨莫伊洛夫不卑不亢地说:“我不能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一名参谋从指挥部里走了出来。看到和萨莫伊洛夫对峙的军官,有些诧异地问:“大尉同志,您怎么在这里?”
营长朝萨莫伊洛夫一指,说道:“我要去见旅长,他不准我进。我说,他们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居然连我都不认识?”
参谋一看对方的态度,担心要坏事,连忙凑近他的耳边,低声地说:“大尉同志,这位中尉是护送司令员同志到这里的警卫排长。我劝你还是快点回部队去吧,要是被旅长发现你和司令员的警卫员发生了冲突,到时绝对饶不了你。”
营长一听,顿时被吓了一跳,什么,司令员在指挥部里?不过在短暂的惊恐之后,心中却是一阵狂喜,司令员同志既然出现在这里,那么就意味着很快要展开进攻。他连忙向参谋道谢后,对萨莫伊洛夫歉意地说:“对不起,中尉同志,是我太鲁莽了,我这就回部队去。”
指挥部门口发生的小插曲,不光索科夫不知道,就连旅长乌扎科夫中校也不知道。索科夫抬手看了看表,对三位旅长说:“旅长同志们,友军正在用新式火箭弹攻击敌人的营地,你们立即把部队集结起来,朝着进攻出发点前进。趁着敌人陷入一片混乱之际,要坚决果断地发起攻击。”
“是!”三位旅长齐声答道。
步兵旅的指战员们听到前方炮火连天,早就按耐不住,听到出发命令后,立即在短时间内完成了集结。作为第一梯队的步兵旅就出发后半小时,担任第二梯队的海军陆战第62旅也跟着出发了。而索科夫则随同海军陆战第84旅,远远地跟在了大部队的后面。
“司令员同志,”旅长丘瓦绍夫上校听到前方传来的枪炮声,苦着脸问索科夫:“您听听,前方打得多热闹啊,我担心我们旅赶过去的时候,恐怕连口汤都喝不上。”
“上校同志,”索科夫等丘瓦绍夫说完后,笑着安慰他说:“帝国师是德国人的精锐部队,就算他们刚刚重建不久,但也不能低估他们的战斗力。别看到我们的火箭弹攻击,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但要想彻底的击溃他们,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放心吧,有你们和德国人交手的时候,希望你们到时候的表现,不要让我失望才行哦。”
索科夫说完这话,扭头对坐在吉普车后排的报务员说:“立即和第384师取得联系,命令他们从敌人的侧后方发起攻击,与我部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最后注明,此命令十万火急,不得贻误战机。”
帝国师的官兵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师长已经逃跑了,面对从四面八方涌来的苏军,他们还在进行拼命的顽抗。
假如进攻他们的只是普通的苏军部队,遇到他们如此顽强的抵抗,就有可能让战事陷入胶着状态,甚至被他们不断发起的小规模反击击退。
但他们遇上了索科夫的部队,只能算自己运气不好。一旦发现德军在什么地方集结,准备向自己发起反击,进攻部队就会采用火箭弹攻击的方式,消灭猬集在一起的敌人。
至于敌人坚固的火力点,对他们来说,更是不在话下。一个躲在暗堡里的机枪火力点,假如是普通的部队,至少需要十几条人命,才能将其炸掉。而索科夫的部队呢,则是派扛着火箭筒的战士瞧瞧接近碉堡,一枚火箭弹就干掉敌人的火力点。如果一枚火箭弹搞不定,那就用两枚火箭弹。
按照索科夫的设想,担任第一梯队的步兵旅,向前推进不到五公里,恐怕就需要第二梯队的海军陆战旅替换他们。谁知打到天黑时,步兵旅居然向前推进了八公里,指战员没有不不光没有感觉到疲倦,反而越打越精神。
旅长乌扎科夫中校甚至在向索科夫报告战况时,信心十足地说:“司令员同志,您放心,根据我的观察,挡在我们前面的敌人根本就是不堪一击。您也别叫什么海军陆战营来替换我们了,我有信心可以一直打到和友军会师为止。”
别看步兵旅此刻进展顺利,但随着德军开始朝同一个方向收缩,他们所遭遇的抵抗会越来越顽强。出于这样的考虑,索科夫对着送话器说:“中校同志,我现在郑重地告诉你,你们旅再向前推进两公里,就必须停下来休整,由海军陆战第62旅接通你们的攻势,明白吗?”
“我不明白,司令员同志。”听到索科夫的这道命令,乌扎科夫中校委屈地说:“我的部队进展如此顺利,您却叫我停下来,指战员们要是追问起来,我该如何回答他们啊?”
“中校同志,”索科夫对着送话器语气严厉地说:“被我军击溃的敌人,正朝着一个地方集结,也就是说,你们越往前推进,遇到的德军就越多,而所遭受的抵抗就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让你的部队暂时停一停,让跟随在你们后面的海军陆战旅接替进攻。”
听到索科夫这么说,乌扎科夫意识到自己的部队停止进攻,是迟早的事情,再怎么争辩都是没有用的。他心有不甘地问:“司令员同志,那等到海军陆战营进攻受挫时,是不是又可以安排我们旅继续进攻了?”
“我已经说过,从北向南发起的进攻,是由你们三个旅轮流进行。”索科夫继续说:“也就是说,当海军陆战第62旅进攻受挫时,由第84旅接替他们的进攻。等第84旅发起的进攻不奏效时,才会轮到你们旅投入战斗。这一下,你搞清楚了吧?”
“是的,司令员同志,全搞清楚了。”乌扎科夫中校点着头回答说:“我立即把任务布置下去,让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索科夫结束通话,把手里的耳机和送话器递还给报务员。站在一旁的丘瓦绍夫上校突然开口说道:“司令员同志,我对您有意见。”
“对我有意见?”索科夫一头雾水的说:“说来听听,我看对我有什么意见?”
“您看不起我们旅。”丘瓦绍夫不服气地说:“我听到您在和乌扎科夫中校通话时,说到如果我们旅无法突破敌人防线时,会把他们旅再次投入战斗。司令员同志,难道在您的印象中,我们旅的实力就这么弱吗?”
索科夫听丘瓦绍夫上校这么说,心里不禁咯噔一下,暗叫不好,闯祸了。要知道,在如今的苏军中,实力最强悍的部队,就是从各个舰队抽调的水。和普通的陆军士兵相比,水兵都有高学历,而且普遍经过专业的军事训练,战斗力比陆军高出一长截。可刚刚自己在通话时,却提到了两个海军陆战旅都有无法突破敌人的可能,这样的说法,肯定会伤害到了丘瓦绍夫上校的自尊心。
搞清楚怎么回事后,索科夫连忙陪着笑向丘瓦绍夫道歉:“上校同志,在我的心目中,在我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兵种,就是你们水兵。要知道,在很多战斗中,陆军部队所发起的进攻,被敌人一次又一次击退,可只要把水兵投入战斗,那么敌人的防线很快就可以突破。这次的进攻,我之所以在正面只动用了三个旅,就是考虑到两个海军陆战旅的战斗力,和两个步兵师更强大……”
索科夫的这番解释,总算让丘瓦绍夫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司令员同志,待会儿轮到我们旅参加战斗时,我一定会让你见识一下我们真正的实力。以少打多,我不敢保证;但在兵力相等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击败敌人。”
从北向南的攻击顺利,而格里岑科少将指挥的第384师,从南向北的攻击却并不顺利。因为他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帝国师,还有两个普通的德军师。向着敌人的防线发起了三次攻击,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后,格里岑科有些急了,他叫过手下的几名团长,大声地质问道:“你们是怎么回事,战斗打响几个小时了,可你们到现在都无法拿下敌人的阵地。要知道,从北向南进攻的部队,已经向前推进了足足十公里,我们师在战斗中的表现这么差,以后我在司令员的面前怎么抬得起头来?”
面对格里岑科少将的咆哮,一名中校战战兢兢地说:“师长同志,敌人的火力太猛,我们没有火炮,很难对他们实施压制。以至于战士们不得不在没有任何火力掩护的情况下,向敌人的阵地发起进攻。”
“混蛋。”格里岑科少将气得一拍面前的桌子,厉声地问道:“你们团的新式火箭弹呢,还有火箭弹呢?”
帝国师的官兵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师长已经逃跑了,面对从四面八方涌来的苏军,他们还在进行拼命的顽抗。
假如进攻他们的只是普通的苏军部队,遇到他们如此顽强的抵抗,就有可能让战事陷入胶着状态,甚至被他们不断发起的小规模反击击退。
但他们遇上了索科夫的部队,只能算自己运气不好。一旦发现德军在什么地方集结,准备向自己发起反击,进攻部队就会采用火箭弹攻击的方式,消灭猬集在一起的敌人。
至于敌人坚固的火力点,对他们来说,更是不在话下。一个躲在暗堡里的机枪火力点,假如是普通的部队,至少需要十几条人命,才能将其炸掉。而索科夫的部队呢,则是派扛着火箭筒的战士瞧瞧接近碉堡,一枚火箭弹就干掉敌人的火力点。如果一枚火箭弹搞不定,那就用两枚火箭弹。
按照索科夫的设想,担任第一梯队的步兵旅,向前推进不到五公里,恐怕就需要第二梯队的海军陆战旅替换他们。谁知打到天黑时,步兵旅居然向前推进了八公里,指战员没有不不光没有感觉到疲倦,反而越打越精神。
旅长乌扎科夫中校甚至在向索科夫报告战况时,信心十足地说:“司令员同志,您放心,根据我的观察,挡在我们前面的敌人根本就是不堪一击。您也别叫什么海军陆战营来替换我们了,我有信心可以一直打到和友军会师为止。”
别看步兵旅此刻进展顺利,但随着德军开始朝同一个方向收缩,他们所遭遇的抵抗会越来越顽强。出于这样的考虑,索科夫对着送话器说:“中校同志,我现在郑重地告诉你,你们旅再向前推进两公里,就必须停下来休整,由海军陆战第62旅接通你们的攻势,明白吗?”
“我不明白,司令员同志。”听到索科夫的这道命令,乌扎科夫中校委屈地说:“我的部队进展如此顺利,您却叫我停下来,指战员们要是追问起来,我该如何回答他们啊?”
“中校同志,”索科夫对着送话器语气严厉地说:“被我军击溃的敌人,正朝着一个地方集结,也就是说,你们越往前推进,遇到的德军就越多,而所遭受的抵抗就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让你的部队暂时停一停,让跟随在你们后面的海军陆战旅接替进攻。”
听到索科夫这么说,乌扎科夫意识到自己的部队停止进攻,是迟早的事情,再怎么争辩都是没有用的。他心有不甘地问:“司令员同志,那等到海军陆战营进攻受挫时,是不是又可以安排我们旅继续进攻了?”
“我已经说过,从北向南发起的进攻,是由你们三个旅轮流进行。”索科夫继续说:“也就是说,当海军陆战第62旅进攻受挫时,由第84旅接替他们的进攻。等第84旅发起的进攻不奏效时,才会轮到你们旅投入战斗。这一下,你搞清楚了吧?”
“是的,司令员同志,全搞清楚了。”乌扎科夫中校点着头回答说:“我立即把任务布置下去,让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索科夫结束通话,把手里的耳机和送话器递还给报务员。站在一旁的丘瓦绍夫上校突然开口说道:“司令员同志,我对您有意见。”
“对我有意见?”索科夫一头雾水的说:“说来听听,我看对我有什么意见?”
“您看不起我们旅。”丘瓦绍夫不服气地说:“我听到您在和乌扎科夫中校通话时,说到如果我们旅无法突破敌人防线时,会把他们旅再次投入战斗。司令员同志,难道在您的印象中,我们旅的实力就这么弱吗?”
索科夫听丘瓦绍夫上校这么说,心里不禁咯噔一下,暗叫不好,闯祸了。要知道,在如今的苏军中,实力最强悍的部队,就是从各个舰队抽调的水。和普通的陆军士兵相比,水兵都有高学历,而且普遍经过专业的军事训练,战斗力比陆军高出一长截。可刚刚自己在通话时,却提到了两个海军陆战旅都有无法突破敌人的可能,这样的说法,肯定会伤害到了丘瓦绍夫上校的自尊心。
搞清楚怎么回事后,索科夫连忙陪着笑向丘瓦绍夫道歉:“上校同志,在我的心目中,在我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兵种,就是你们水兵。要知道,在很多战斗中,陆军部队所发起的进攻,被敌人一次又一次击退,可只要把水兵投入战斗,那么敌人的防线很快就可以突破。这次的进攻,我之所以在正面只动用了三个旅,就是考虑到两个海军陆战旅的战斗力,和两个步兵师更强大……”
索科夫的这番解释,总算让丘瓦绍夫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司令员同志,待会儿轮到我们旅参加战斗时,我一定会让你见识一下我们真正的实力。以少打多,我不敢保证;但在兵力相等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击败敌人。”
从北向南的攻击顺利,而格里岑科少将指挥的第384师,从南向北的攻击却并不顺利。因为他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帝国师,还有两个普通的德军师。向着敌人的防线发起了三次攻击,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后,格里岑科有些急了,他叫过手下的几名团长,大声地质问道:“你们是怎么回事,战斗打响几个小时了,可你们到现在都无法拿下敌人的阵地。要知道,从北向南进攻的部队,已经向前推进了足足十公里,我们师在战斗中的表现这么差,以后我在司令员的面前怎么抬得起头来?”
面对格里岑科少将的咆哮,一名中校战战兢兢地说:“师长同志,敌人的火力太猛,我们没有火炮,很难对他们实施压制。以至于战士们不得不在没有任何火力掩护的情况下,向敌人的阵地发起进攻。”
“混蛋。”格里岑科少将气得一拍面前的桌子,厉声地问道:“你们团的新式火箭弹呢,还有火箭弹呢?”
索科夫如今是兵强马壮、人多势众,但他之所以在围歼帝国师的战斗中,只投入一个师和三个旅,完全是因为这里的地形复杂,不利于大部队的展开。
眼看着天就要亮了,但战斗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么顺利,从北向南进攻的三个旅,由于是他亲自指挥作战,打得很有章法,打得德军节节败退。而南线实施攻击的步兵师,却行动迟缓,打了一个通宵,不光没有能按照计划会师,反而被德军阻击在两公里之外。
看着东边的天色发亮,索科夫不禁皱起了眉头,别看在晚上的战斗中,自己的部队给予帝国师以重创,可只要天一亮,敌人的飞机出现在天空,对着自己的部队一阵狂轰滥炸,到时战场的形势就会朝着有利于德军的方向发展。
再加上他有接到格里岑科的报告,说他们的后方发现了敌人的部队,继续打下去,有被合围的可能。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索科夫决定调整战术,把一直处于待命状态的海军陆战第84旅提前投入战斗。
丘瓦绍夫上校看着友军和德军打了一夜,而自己的部队却如同后勤部队一样,一枪不发地跟在后面。他甚至还担心,直到全歼帝国师的那一刻,恐怕自己的部队也没有参战的机会。此刻听到索科夫的命令,顿时喜出望外,连忙回答说:“放心吧,司令员同志,我们一定会尽快赶过去和友军汇合的。”
“等一等,上校同志。”见丘瓦绍夫急着离开,索科夫连忙叫住他,指着地图向他分析说:“如今多布鲁申海军中校的第62旅,和敌人已经陷入了胶着状态,如果你们从他们所在的位置进入战场,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敌人的防御。”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司令员同志?”丘瓦绍夫谦虚地问道。
“迂回,还是采用侧翼迂回的战术。”索科夫用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条路线,对丘瓦绍夫说:“最好从敌人的左翼迂回过去,那个方向在友军的控制中,你们在那里采取行动,能得到友军的帮助。”
就在索科夫把自己的预备队投入战斗时,格里岑科少将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危险。他正在给手下的团长打电话,询问进攻的进展情况如何时,忽然有一名战士提着枪从外面闯了进来,大声地喊道:“师长同志,出事了,出事了!”
看到这位大吵大闹的战士,格里岑科不禁皱起了眉头:“出什么事情了?”
“坦克,敌人的坦克。”战士回答说:“有一辆德国人的坦克,正朝着我们这里驶过来。”
“参谋长,”格里岑科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叫过参谋长,吩咐他说:“让警卫营用火箭筒干掉敌人的坦克,绝对不能让他们靠近师部。”
“师长同志,”谁知听完格里岑科的命令后,师参谋长却一脸尴尬地说:“警卫营根本没有火箭筒。”
“什么,警卫营没有火箭筒?”格里岑科板着脸问:“我记得不是有两具火箭筒吗?”
“是的,昨天天黑之前,警卫营里的确有两具火箭筒。”师参谋长辩解说:“但是您昨晚命令将所有的新式火箭弹和火箭筒都集中起来,交给担任主攻的部队。如今警卫营里不光没有火箭筒,就连那种新式火箭弹也没有了。”
“见鬼!”格里岑科少将刚说出了一个单词,就听到外面传来了一声巨响,接着屋顶的尘土就如同下雪般撒落下来,搞得他全身都是土。格里岑科抬手拍了拍肩膀,继续对参谋长说:“既然没有火箭筒,那就用集束手榴弹去炸,一定要摧毁这辆落单的德军坦克。”
由于前方进攻不顺利,格里岑科从警卫营里调了两个连,去加强前沿的部队,如今身边只剩下了一个连。警卫营长接到命令后,觉得不能把所有的兵力都用来拦截敌人的坦克,因此他留下一个排,继续负责师部的保卫工作,而他则带着另外两个排的战士,去拦截敌人这辆落单的坦克。
出现在这里的德军坦克,是因为天太黑而迷路。如今快天亮了,坦克兵车长发现前面似乎是苏军的阵地,便命令炮手开了一炮。没想到这炮响过之后,却出现了大量的苏军,他们在简陋的战壕里跑来跑去,车长连忙发号施令:“再次装填!”
随着命令的下达,装填手快速地把炮弹装填进了炮塔。在短暂的瞄准后,炮弹就发射出去了。炮弹落在距离战壕两米多远的地方爆炸,掀起了冲天的泥柱,纷飞的泥土,让正在战壕里跑动的战士们蹲了下去。
“少校同志,”一名战士紧张地问趴在自己身边的警卫营长:“敌人的坦克距离他们至少四百米,我们怎么才能打掉它?”
“不要着急。”看到敌人的坦克停留在距离战壕很远的位置,营长明白让自己战士跑那么远的距离去炸坦克,纯属是让他们送死。因此在短暂的思索之后,回答说:“往下传,大家注意隐蔽,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开火!”
营长的命令,通过左右的战士,迅速地传遍了整个阵地:“营长有命令,注意隐蔽,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准开火!”
德军车长命令炮手开了两炮后,发现苏军根本没有进行还击,他立即明白,对方没有远程反坦克武器,根本无法在远距离摧毁自己的坦克。不过要让他继续用炮火轰击那些躲在战壕里的俄国人,他又不太情愿,因为这样是在浪费宝贵的炮弹。
“车长,”驾驶员见车长既不下达前进命令,也没有再命令炮手开炮,便试探地问:“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就一直停留在这里吗?”
“难道你不知道,我们没有步兵的掩护,是根本无法通过俄国人的战壕吗?我可不想自己的坦克被俄国人击毁。”车长说着,就用车载电台联系上级,希望对方能派点步兵来支援自己。
索科夫如今是兵强马壮、人多势众,但他之所以在围歼帝国师的战斗中,只投入一个师和三个旅,完全是因为这里的地形复杂,不利于大部队的展开。
眼看着天就要亮了,但战斗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么顺利,从北向南进攻的三个旅,由于是他亲自指挥作战,打得很有章法,打得德军节节败退。而南线实施攻击的步兵师,却行动迟缓,打了一个通宵,不光没有能按照计划会师,反而被德军阻击在两公里之外。
看着东边的天色发亮,索科夫不禁皱起了眉头,别看在晚上的战斗中,自己的部队给予帝国师以重创,可只要天一亮,敌人的飞机出现在天空,对着自己的部队一阵狂轰滥炸,到时战场的形势就会朝着有利于德军的方向发展。
再加上他有接到格里岑科的报告,说他们的后方发现了敌人的部队,继续打下去,有被合围的可能。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索科夫决定调整战术,把一直处于待命状态的海军陆战第84旅提前投入战斗。
丘瓦绍夫上校看着友军和德军打了一夜,而自己的部队却如同后勤部队一样,一枪不发地跟在后面。他甚至还担心,直到全歼帝国师的那一刻,恐怕自己的部队也没有参战的机会。此刻听到索科夫的命令,顿时喜出望外,连忙回答说:“放心吧,司令员同志,我们一定会尽快赶过去和友军汇合的。”
“等一等,上校同志。”见丘瓦绍夫急着离开,索科夫连忙叫住他,指着地图向他分析说:“如今多布鲁申海军中校的第62旅,和敌人已经陷入了胶着状态,如果你们从他们所在的位置进入战场,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敌人的防御。”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司令员同志?”丘瓦绍夫谦虚地问道。
“迂回,还是采用侧翼迂回的战术。”索科夫用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条路线,对丘瓦绍夫说:“最好从敌人的左翼迂回过去,那个方向在友军的控制中,你们在那里采取行动,能得到友军的帮助。”
就在索科夫把自己的预备队投入战斗时,格里岑科少将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危险。他正在给手下的团长打电话,询问进攻的进展情况如何时,忽然有一名战士提着枪从外面闯了进来,大声地喊道:“师长同志,出事了,出事了!”
看到这位大吵大闹的战士,格里岑科不禁皱起了眉头:“出什么事情了?”
“坦克,敌人的坦克。”战士回答说:“有一辆德国人的坦克,正朝着我们这里驶过来。”
“参谋长,”格里岑科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叫过参谋长,吩咐他说:“让警卫营用火箭筒干掉敌人的坦克,绝对不能让他们靠近师部。”
“师长同志,”谁知听完格里岑科的命令后,师参谋长却一脸尴尬地说:“警卫营根本没有火箭筒。”
“什么,警卫营没有火箭筒?”格里岑科板着脸问:“我记得不是有两具火箭筒吗?”
“是的,昨天天黑之前,警卫营里的确有两具火箭筒。”师参谋长辩解说:“但是您昨晚命令将所有的新式火箭弹和火箭筒都集中起来,交给担任主攻的部队。如今警卫营里不光没有火箭筒,就连那种新式火箭弹也没有了。”
“见鬼!”格里岑科少将刚说出了一个单词,就听到外面传来了一声巨响,接着屋顶的尘土就如同下雪般撒落下来,搞得他全身都是土。格里岑科抬手拍了拍肩膀,继续对参谋长说:“既然没有火箭筒,那就用集束手榴弹去炸,一定要摧毁这辆落单的德军坦克。”
由于前方进攻不顺利,格里岑科从警卫营里调了两个连,去加强前沿的部队,如今身边只剩下了一个连。警卫营长接到命令后,觉得不能把所有的兵力都用来拦截敌人的坦克,因此他留下一个排,继续负责师部的保卫工作,而他则带着另外两个排的战士,去拦截敌人这辆落单的坦克。
出现在这里的德军坦克,是因为天太黑而迷路。如今快天亮了,坦克兵车长发现前面似乎是苏军的阵地,便命令炮手开了一炮。没想到这炮响过之后,却出现了大量的苏军,他们在简陋的战壕里跑来跑去,车长连忙发号施令:“再次装填!”
随着命令的下达,装填手快速地把炮弹装填进了炮塔。在短暂的瞄准后,炮弹就发射出去了。炮弹落在距离战壕两米多远的地方爆炸,掀起了冲天的泥柱,纷飞的泥土,让正在战壕里跑动的战士们蹲了下去。
“少校同志,”一名战士紧张地问趴在自己身边的警卫营长:“敌人的坦克距离他们至少四百米,我们怎么才能打掉它?”
“不要着急。”看到敌人的坦克停留在距离战壕很远的位置,营长明白让自己战士跑那么远的距离去炸坦克,纯属是让他们送死。因此在短暂的思索之后,回答说:“往下传,大家注意隐蔽,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开火!”
营长的命令,通过左右的战士,迅速地传遍了整个阵地:“营长有命令,注意隐蔽,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准开火!”
德军车长命令炮手开了两炮后,发现苏军根本没有进行还击,他立即明白,对方没有远程反坦克武器,根本无法在远距离摧毁自己的坦克。不过要让他继续用炮火轰击那些躲在战壕里的俄国人,他又不太情愿,因为这样是在浪费宝贵的炮弹。
“车长,”驾驶员见车长既不下达前进命令,也没有再命令炮手开炮,便试探地问:“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就一直停留在这里吗?”
“难道你不知道,我们没有步兵的掩护,是根本无法通过俄国人的战壕吗?我可不想自己的坦克被俄国人击毁。”车长说着,就用车载电台联系上级,希望对方能派点步兵来支援自己。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见到苏军阵地上的机枪火力点被摧毁,刚刚隐蔽起来的德军步兵,纷纷从地上爬起来,三五成群,采用短跃进的战术,快速地朝着苏军阵地接近。
虽说机枪火力点被摧毁了,但战壕里还有好几十名战士,他们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的士兵接近士兵。因此等敌人进入一百五十米的射程后,便纷纷开枪射击。突击步枪在一百五十米外进行点射,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网,试图从中间穿过的德国兵,都被乱枪打成筛子。
德军坦克见步兵进攻受挫,也及时地发动起来,朝着苏军的阵地驶来。坦克车长的想法很简单,如今所剩下的炮弹不多,要想用炮弹来消灭躲在战壕里的俄国人,显然是不现实,如今只能掩护步兵冲锋,这样才有可能干掉俄国人的指挥部。
德军坦克朝战壕驶来,正中警卫营长的下怀,他连忙叫过两名战士,让他们带上集束手榴弹爬出战壕,寻找合适的机会炸毁敌人的坦克。
但敌人的坦克发现了苏军的这个企图,远处刚刚架起的一挺MG42机枪,瞄准着两名爬出战壕的战士疯狂射击。密集的子弹,打得两名战士身边的泥土想开锅似的沸腾起来,很快就有一名战士不幸中弹,浑身是血趴在那里一动不动。而另外一名战士,却依旧抓着集束手榴弹,继续勇敢地朝前爬。
一名军官来到了警卫营长的身边,神情紧张地对他说:“营长同志,敌人的机枪火力太猛,看样子我们的战士根本无法靠近敌人的坦克。”
“我们的身后就是师部,”警卫营长表情严肃地说:“难道你想让德国人的坦克,把师指挥部撞塌吗?”
军官扭头看了一眼身后一百多米远的那个木屋,用不确定的语气说:“营长同志,我想师长同志见我们这里的情况不妙,没准已经转移了。”
“这不可能。”警卫营长摇着头说:“北面主力部队的进攻没有取得什么战果,师长他们就算想转移,又能转移到什么地方呢?我看以师长的性格,此刻肯定还在那个木屋里指挥战斗呢。”
警卫营长的猜测没有错,格里岑科此刻正在自己的指挥部里,与前沿的一名团长通话:“……你说什么,阵地拿下来了?可是,你在十分钟前,还告诉我,说我军至少在中午以前,是无法夺取敌人阵地的。……什么,什么?有海军陆战旅从敌人的侧翼出击,你们才能成功地夺取敌人的阵地?……海军陆战旅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不清楚?你这个团长时干什么吃的,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搞不清楚。……我给你一刻钟的时间,立即去搞清楚这支部队的来历,并向我汇报。”
师参谋长等格里岑科放下电话,连忙问道:“师长同志,前沿发生什么事情了?”
“我们打一个通宵都没有能夺取的那个阵地,被拿下来了。”
“什么,阵地被拿下来了?”师参谋长吃惊地问:“是怎么拿下来的?”
“对方也没说清楚,只说他们的进攻刚被德国人打退,忽然就有火箭弹攻击敌人的阵地,随后又有海军陆战旅的水兵,从敌人的侧翼冲出来,就这样一举夺取了敌人的阵地。如今,他们正冲向敌人的防御纵深,想必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和南下的友军会师。”
“那我们需要转移指挥部吗?”师参谋长得知久攻不下的阵地被夺取后,心里不由一阵狂喜,但他很快恢复了平静,想到如今师部所面临的危险,便提醒格里岑科:“敌人的坦克距离我们可越来越近了。”
格里岑科听到参谋长这么说,连忙来到了窗前,发现敌人的三辆坦克已经接近了己方战士防守的战壕,只要再过一两分钟,德军坦克的履带就能碾过战壕。
就在这时,一辆正在行进中的坦克旁边,忽然腾起一股冲天的泥土。师参谋长见状,立即大叫起来:“见鬼,这是怎么回事,哪里在打炮?”
话音刚落,行驶在最西面的那辆德军坦克车身上,忽然腾起了一团火光,片刻之后,这辆坦克就被烈火和浓烟所包裹住了。
师参谋长的目光快速地搜索了一下四周,兴奋地叫了起来:“师长同志,坦克,我们的坦克。”
“坦克,什么坦克?”格里岑科皱着眉头不悦地说:“哪里来的坦克?”
“师长同志,您快点朝西面看。”师参谋长用手指着西面,像一个孩子似的兴奋地叫了起来:“西面有不少我军的坦克。”
格里岑科少将连忙朝师参谋长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有十几辆T-34坦克正一字排开,从德军的侧翼冲了出来。刚刚自己所看到的冲天泥土,以及被击毁的德军坦克,都是他们的杰作。
见到苏军阵地上的机枪火力点被摧毁,刚刚隐蔽起来的德军步兵,纷纷从地上爬起来,三五成群,采用短跃进的战术,快速地朝着苏军阵地接近。
虽说机枪火力点被摧毁了,但战壕里还有好几十名战士,他们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的士兵接近士兵。因此等敌人进入一百五十米的射程后,便纷纷开枪射击。突击步枪在一百五十米外进行点射,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网,试图从中间穿过的德国兵,都被乱枪打成筛子。
德军坦克见步兵进攻受挫,也及时地发动起来,朝着苏军的阵地驶来。坦克车长的想法很简单,如今所剩下的炮弹不多,要想用炮弹来消灭躲在战壕里的俄国人,显然是不现实,如今只能掩护步兵冲锋,这样才有可能干掉俄国人的指挥部。
德军坦克朝战壕驶来,正中警卫营长的下怀,他连忙叫过两名战士,让他们带上集束手榴弹爬出战壕,寻找合适的机会炸毁敌人的坦克。
但敌人的坦克发现了苏军的这个企图,远处刚刚架起的一挺MG42机枪,瞄准着两名爬出战壕的战士疯狂射击。密集的子弹,打得两名战士身边的泥土想开锅似的沸腾起来,很快就有一名战士不幸中弹,浑身是血趴在那里一动不动。而另外一名战士,却依旧抓着集束手榴弹,继续勇敢地朝前爬。
一名军官来到了警卫营长的身边,神情紧张地对他说:“营长同志,敌人的机枪火力太猛,看样子我们的战士根本无法靠近敌人的坦克。”
“我们的身后就是师部,”警卫营长表情严肃地说:“难道你想让德国人的坦克,把师指挥部撞塌吗?”
军官扭头看了一眼身后一百多米远的那个木屋,用不确定的语气说:“营长同志,我想师长同志见我们这里的情况不妙,没准已经转移了。”
“这不可能。”警卫营长摇着头说:“北面主力部队的进攻没有取得什么战果,师长他们就算想转移,又能转移到什么地方呢?我看以师长的性格,此刻肯定还在那个木屋里指挥战斗呢。”
警卫营长的猜测没有错,格里岑科此刻正在自己的指挥部里,与前沿的一名团长通话:“……你说什么,阵地拿下来了?可是,你在十分钟前,还告诉我,说我军至少在中午以前,是无法夺取敌人阵地的。……什么,什么?有海军陆战旅从敌人的侧翼出击,你们才能成功地夺取敌人的阵地?……海军陆战旅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不清楚?你这个团长时干什么吃的,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搞不清楚。……我给你一刻钟的时间,立即去搞清楚这支部队的来历,并向我汇报。”
师参谋长等格里岑科放下电话,连忙问道:“师长同志,前沿发生什么事情了?”
“我们打一个通宵都没有能夺取的那个阵地,被拿下来了。”
“什么,阵地被拿下来了?”师参谋长吃惊地问:“是怎么拿下来的?”
“对方也没说清楚,只说他们的进攻刚被德国人打退,忽然就有火箭弹攻击敌人的阵地,随后又有海军陆战旅的水兵,从敌人的侧翼冲出来,就这样一举夺取了敌人的阵地。如今,他们正冲向敌人的防御纵深,想必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和南下的友军会师。”
“那我们需要转移指挥部吗?”师参谋长得知久攻不下的阵地被夺取后,心里不由一阵狂喜,但他很快恢复了平静,想到如今师部所面临的危险,便提醒格里岑科:“敌人的坦克距离我们可越来越近了。”
格里岑科听到参谋长这么说,连忙来到了窗前,发现敌人的三辆坦克已经接近了己方战士防守的战壕,只要再过一两分钟,德军坦克的履带就能碾过战壕。
就在这时,一辆正在行进中的坦克旁边,忽然腾起一股冲天的泥土。师参谋长见状,立即大叫起来:“见鬼,这是怎么回事,哪里在打炮?”
话音刚落,行驶在最西面的那辆德军坦克车身上,忽然腾起了一团火光,片刻之后,这辆坦克就被烈火和浓烟所包裹住了。
师参谋长的目光快速地搜索了一下四周,兴奋地叫了起来:“师长同志,坦克,我们的坦克。”
“坦克,什么坦克?”格里岑科皱着眉头不悦地说:“哪里来的坦克?”
“师长同志,您快点朝西面看。”师参谋长用手指着西面,像一个孩子似的兴奋地叫了起来:“西面有不少我军的坦克。”
格里岑科少将连忙朝师参谋长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有十几辆T-34坦克正一字排开,从德军的侧翼冲了出来。刚刚自己所看到的冲天泥土,以及被击毁的德军坦克,都是他们的杰作。
警卫营长的猜测没有错,格里岑科此刻正在自己的指挥部里,与前沿的一名团长通话:“……你说什么,阵地拿下来了?可是,你在十分钟前,还告诉我,说我军至少在中午以前,是无法夺取敌人阵地的。……什么,什么?有海军陆战旅从敌人的侧翼出击,你们才能成功地夺取敌人的阵地?……海军陆战旅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不清楚?你这个团长时干什么吃的,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搞不清楚。……我给你一刻钟的时间,立即去搞清楚这支部队的来历,并向我汇报。”
师参谋长等格里岑科放下电话,连忙问道:“师长同志,前沿发生什么事情了?”
“我们打一个通宵都没有能夺取的那个阵地,被拿下来了。”
“什么,阵地被拿下来了?”师参谋长吃惊地问:“是怎么拿下来的?”
“对方也没说清楚,只说他们的进攻刚被德国人打退,忽然就有火箭弹攻击敌人的阵地,随后又有海军陆战旅的水兵,从敌人的侧翼冲出来,就这样一举夺取了敌人的阵地。如今,他们正冲向敌人的防御纵深,想必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和南下的友军会师。”
“那我们需要转移指挥部吗?”师参谋长得知久攻不下的阵地被夺取后,心里不由一阵狂喜,但他很快恢复了平静,想到如今师部所面临的危险,便提醒格里岑科:“敌人的坦克距离我们可越来越近了。”
格里岑科听到参谋长这么说,连忙来到了窗前,发现敌人的三辆坦克已经接近了己方战士防守的战壕,只要再过一两分钟,德军坦克的履带就能碾过战壕。
就在这时,一辆正在行进中的坦克旁边,忽然腾起一股冲天的泥土。师参谋长见状,立即大叫起来:“见鬼,这是怎么回事,哪里在打炮?”
话音刚落,行驶在最西面的那辆德军坦克车身上,忽然腾起了一团火光,片刻之后,这辆坦克就被烈火和浓烟所包裹住了。
师参谋长的目光快速地搜索了一下四周,兴奋地叫了起来:“师长同志,坦克,我们的坦克。”
“坦克,什么坦克?”格里岑科皱着眉头不悦地说:“哪里来的坦克?”
“师长同志,您快点朝西面看。”师参谋长用手指着西面,像一个孩子似的兴奋地叫了起来:“西面有不少我军的坦克。”
投入战场的步兵旅,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原本在两面夹击之下苦苦支撑的德军防线,顿时土崩瓦解。
防线被突破,来自南北两个方向的苏军部队一会师,帝国师的官兵立即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了建制的部队,也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他们所组织的零星抵抗,很快就在苏军的攻击下灰飞烟灭。
到了这最后的关头,党卫军和国防军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那些由狂热、顽固的nc分子们控制的地段,依旧进行着最后的抵抗,面对冲过来的苏军指战员,他们拼命地扣动着扳机,直到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而国防军所防御的地段,情况则是另外一码事。看到再抵抗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军官便主动命令士兵们停止射击,在阵地上打出白旗,向冲上来的苏军投降。
德军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让正在进攻的苏军指战员们一头雾水。原以为要经过血战才能夺取的阵地,结果部队刚冲上去,阵地上的敌人就打出白旗投降了。而有些明显没有任何坚守意义的阵地,指战员们冲过去时,却遭到了顽强的抵抗。
发现这种情况后,丘瓦绍夫上校立即通过刚架设的电话线,向索科夫进行报告:“司令员同志,我们在进攻中遇到了很奇怪的情况。”
“很奇怪的情况?”索科夫不解地问:“什么情况?”
丘瓦绍夫上校把部队遇到的困惑,向索科夫详细地介绍一遍后,说道:“由于敌人的反应太反常了,我们都不知是否应该接受敌人的投降。”
索科夫听完丘瓦绍夫的报告后,很快就想明白了问题之所在,便对着话筒说:“上校同志,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帝国师上次被我歼灭后,又重新进行了组建,因为党卫军的人数不够,因为抽调了大量的国防军充斥其中。我估计,那些主动投降的部队,应该是属于国防军;而顽抗到底的敌人,应该是狂热的NC分子。”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丘瓦绍夫上校问道。
“区别对待。”索科夫心里很清楚,假如自己命令部队不分青红皂白,消灭所有的敌人,就会让党卫军和国防军联手负隅顽抗。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化瓦解他们,以达到在最短时间解决战斗的目地。“你可以命令政工人员朝敌人喊话,凡是国防军官兵,只要放下武器投降,我们一定会优待俘虏,给他们应有的战俘待遇。”
见索科夫只提到了国防军,而没有提党卫军,丘瓦绍夫上校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我想问问,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党卫军呢?”
“党卫军还算是人吗?”索科夫咬着后槽牙恶狠狠地说:“他们就是两条腿的畜生,想想他们在我们的国内放下了多少滔天罪行,就算杀他们十次二十次,都算便宜他们了。因此我给你们的命令是,坚决彻底地消灭每一个党卫军官兵。明白吗?”
“明白了,司令员同志。”了解了索科夫的意图后,丘瓦绍夫上校连忙响亮地回答道:“我立即把您的命令传到各旅。”
丘瓦绍夫放下电话后,立即对站在一旁的通讯参谋说:“立即派人去通知友军,根据司令员同志的命令,我们可以接受国防军的投降,但抓获的党卫军一律就地枪决,我们绝对不接受他们的投降。”
于是一道道命令,通过电话线、通讯兵传达到了正在进攻的各部队。于是战场上的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指战员们发现敌人的踪迹后,并没有立即发起进攻,而是找懂德语的战士冲对方喊话:“国防军的官兵弟兄们,我们司令员有命令,可以接受你们的投降。你们只要放下武器投降,将可以享受战俘应有的待遇。”
投入战场的步兵旅,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原本在两面夹击之下苦苦支撑的德军防线,顿时土崩瓦解。
防线被突破,来自南北两个方向的苏军部队一会师,帝国师的官兵立即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了建制的部队,也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他们所组织的零星抵抗,很快就在苏军的攻击下灰飞烟灭。
到了这最后的关头,党卫军和国防军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那些由狂热、顽固的nc分子们控制的地段,依旧进行着最后的抵抗,面对冲过来的苏军指战员,他们拼命地扣动着扳机,直到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而国防军所防御的地段,情况则是另外一码事。看到再抵抗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军官便主动命令士兵们停止射击,在阵地上打出白旗,向冲上来的苏军投降。
德军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让正在进攻的苏军指战员们一头雾水。原以为要经过血战才能夺取的阵地,结果部队刚冲上去,阵地上的敌人就打出白旗投降了。而有些明显没有任何坚守意义的阵地,指战员们冲过去时,却遭到了顽强的抵抗。
发现这种情况后,丘瓦绍夫上校立即通过刚架设的电话线,向索科夫进行报告:“司令员同志,我们在进攻中遇到了很奇怪的情况。”
“很奇怪的情况?”索科夫不解地问:“什么情况?”
丘瓦绍夫上校把部队遇到的困惑,向索科夫详细地介绍一遍后,说道:“由于敌人的反应太反常了,我们都不知是否应该接受敌人的投降。”
索科夫听完丘瓦绍夫的报告后,很快就想明白了问题之所在,便对着话筒说:“上校同志,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帝国师上次被我歼灭后,又重新进行了组建,因为党卫军的人数不够,因为抽调了大量的国防军充斥其中。我估计,那些主动投降的部队,应该是属于国防军;而顽抗到底的敌人,应该是狂热的NC分子。”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丘瓦绍夫上校问道。
“区别对待。”索科夫心里很清楚,假如自己命令部队不分青红皂白,消灭所有的敌人,就会让党卫军和国防军联手负隅顽抗。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化瓦解他们,以达到在最短时间解决战斗的目地。“你可以命令政工人员朝敌人喊话,凡是国防军官兵,只要放下武器投降,我们一定会优待俘虏,给他们应有的战俘待遇。”
见索科夫只提到了国防军,而没有提党卫军,丘瓦绍夫上校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我想问问,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党卫军呢?”
“党卫军还算是人吗?”索科夫咬着后槽牙恶狠狠地说:“他们就是两条腿的畜生,想想他们在我们的国内放下了多少滔天罪行,就算杀他们十次二十次,都算便宜他们了。因此我给你们的命令是,坚决彻底地消灭每一个党卫军官兵。明白吗?”
“明白了,司令员同志。”了解了索科夫的意图后,丘瓦绍夫上校连忙响亮地回答道:“我立即把您的命令传到各旅。”
丘瓦绍夫放下电话后,立即对站在一旁的通讯参谋说:“立即派人去通知友军,根据司令员同志的命令,我们可以接受国防军的投降,但抓获的党卫军一律就地枪决,我们绝对不接受他们的投降。”
于是一道道命令,通过电话线、通讯兵传达到了正在进攻的各部队。于是战场上的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指战员们发现敌人的踪迹后,并没有立即发起进攻,而是找懂德语的战士冲对方喊话:“国防军的官兵弟兄们,我们司令员有命令,可以接受你们的投降。你们只要放下武器投降,将可以享受战俘应有的待遇。”
投入战场的步兵旅,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原本在两面夹击之下苦苦支撑的德军防线,顿时土崩瓦解。
防线被突破,来自南北两个方向的苏军部队一会师,帝国师的官兵立即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了建制的部队,也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他们所组织的零星抵抗,很快就在苏军的攻击下灰飞烟灭。
到了这最后的关头,党卫军和国防军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那些由狂热、顽固的nc分子们控制的地段,依旧进行着最后的抵抗,面对冲过来的苏军指战员,他们拼命地扣动着扳机,直到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而国防军所防御的地段,情况则是另外一码事。看到再抵抗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军官便主动命令士兵们停止射击,在阵地上打出白旗,向冲上来的苏军投降。
德军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让正在进攻的苏军指战员们一头雾水。原以为要经过血战才能夺取的阵地,结果部队刚冲上去,阵地上的敌人就打出白旗投降了。而有些明显没有任何坚守意义的阵地,指战员们冲过去时,却遭到了顽强的抵抗。
发现这种情况后,丘瓦绍夫上校立即通过刚架设的电话线,向索科夫进行报告:“司令员同志,我们在进攻中遇到了很奇怪的情况。”
“很奇怪的情况?”索科夫不解地问:“什么情况?”
丘瓦绍夫上校把部队遇到的困惑,向索科夫详细地介绍一遍后,说道:“由于敌人的反应太反常了,我们都不知是否应该接受敌人的投降。”
索科夫听完丘瓦绍夫的报告后,很快就想明白了问题之所在,便对着话筒说:“上校同志,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帝国师上次被我歼灭后,又重新进行了组建,因为党卫军的人数不够,因为抽调了大量的国防军充斥其中。我估计,那些主动投降的部队,应该是属于国防军;而顽抗到底的敌人,应该是狂热的NC分子。”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丘瓦绍夫上校问道。
“区别对待。”索科夫心里很清楚,假如自己命令部队不分青红皂白,消灭所有的敌人,就会让党卫军和国防军联手负隅顽抗。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化瓦解他们,以达到在最短时间解决战斗的目地。“你可以命令政工人员朝敌人喊话,凡是国防军官兵,只要放下武器投降,我们一定会优待俘虏,给他们应有的战俘待遇。”
见索科夫只提到了国防军,而没有提党卫军,丘瓦绍夫上校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我想问问,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党卫军呢?”
“党卫军还算是人吗?”索科夫咬着后槽牙恶狠狠地说:“他们就是两条腿的畜生,想想他们在我们的国内放下了多少滔天罪行,就算杀他们十次二十次,都算便宜他们了。因此我给你们的命令是,坚决彻底地消灭每一个党卫军官兵。明白吗?”
“明白了,司令员同志。”了解了索科夫的意图后,丘瓦绍夫上校连忙响亮地回答道:“我立即把您的命令传到各旅。”
丘瓦绍夫放下电话后,立即对站在一旁的通讯参谋说:“立即派人去通知友军,根据司令员同志的命令,我们可以接受国防军的投降,但抓获的党卫军一律就地枪决,我们绝对不接受他们的投降。”
于是一道道命令,通过电话线、通讯兵传达到了正在进攻的各部队。于是战场上的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指战员们发现敌人的踪迹后,并没有立即发起进攻,而是找懂德语的战士冲对方喊话:“国防军的官兵弟兄们,我们司令员有命令,可以接受你们的投降。你们只要放下武器投降,将可以享受战俘应有的待遇。”
于是一道道命令,通过电话线、通讯兵传达到了正在进攻的各部队。于是战场上的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指战员们发现敌人的踪迹后,并没有立即发起进攻,而是找懂德语的战士冲对方喊话:“国防军的官兵弟兄们,我们司令员有命令,可以接受你们的投降。你们只要放下武器投降,将可以享受战俘应有的待遇。”
索科夫让部队进行就地防御后,指定由丘瓦绍夫上校担任指挥。本来按照军衔,部队在占领这一块区域后,应该由军衔最高的格里岑科少将担任指挥员,可由于他在战斗力的糟糕表现,索科夫便把指挥权交给了丘瓦绍夫,对此,大家都没有任何意义。
部署完一切后,索科夫又驱车返回了舒马科沃。当他刚走进指挥部,就见到朱可夫迎上来,伸手握住他的手,使劲地摇晃了两下,笑容满面地说:“米沙,你真是不简单啊。仅仅用一个师和三个旅,就遏制住了敌人在奥博扬地区的攻势。根据最高统帅部下发的战报,在不久前,卡图科夫将军的部队已经成功地堵住了被突破的第二道防线,如今我军正在重新构筑防御工事,准备抵御敌人新的进攻。”
索科夫心里很明白,虽说还有不少的德军停留在奥博扬地区,但只要卡图科夫的部队堵住了第二道防线的突破口,那么德国人就无法再从这里实施突破,只能像真实的历史上那样,通过普罗霍洛夫卡方向迂回到库尔斯克的侧面。
既然索科夫已经回来,朱可夫就没有必要再继续留在这里,他要立即返回莫斯科,把这些所发生的事情,亲自向最高统帅本人报告。
朱可夫本来已经走到了门口,却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便停下脚步对索科夫说:“米沙,我差点忘记了,我还想带你去见一个人呢。”
“什么人?”索科夫好奇地问。
“你跟我来吧。”偏偏朱可夫还卖起了关子:“你跟我来,自然就知道是谁了。”
朱可夫带着索科夫来到旁边的房间门口停下,朝里面努了努嘴,说道:“你要见的人就在里面。”
由于门口垂着布帘子,根本看不到屋里的情景,索科夫哪里知道有谁在屋里啊。就在他伸手准备去掀开帘子时,就听身后的朱可夫在说:“我已经把人带来了,你们可以出来了。”
朱可夫的话音刚落,门帘就被人从里面挑开了。看清楚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人,索科夫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语调艰难地说:“阿西娅,你怎么会在这里?”
阿西娅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朱可夫,俏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说:“是元帅同志派人把我接过来的。”
“米沙,既然你是第27集团军司令员,那么把自己的妻子带在身边,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朱可夫在一旁说道:“不过我看你是否疏忽了这一点,便趁着你没在这里的工夫,派人把你的妻子接了过来。”
“元帅同志,”对于朱可夫的安排,索科夫感到自己的鼻子一阵阵发酸,眼泪差点就夺眶而出。好在他及时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感激涕零地对朱可夫说:“真是太感谢您了。”
“米沙,其实要说感谢的人是我。”朱可夫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正色说道:“由于你们的积极行动,及时地阻止了敌人冲向我军防御纵深的企图。如今你又指挥部队再次歼灭了德军的帝国师,建立了新的功勋。可惜由于你的年纪太轻,就算取得再大的功劳,恐怕在短时间内,也无法为你晋升军衔。”
“报告元帅同志。”听到朱可夫这么说,索科夫立即意识到自己唱高调的时刻到了,连忙挺直身体说:“我只想保卫祖国,早点把敌人从我们的国土赶出去。至于是否晋升军衔,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
朱可夫等索科夫说完后,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不错不错,看来你父亲生前对你的教育不错。”
听朱可夫再次提到自己一无所知的父亲时,索科夫的心里不禁暗暗叫苦。他担心朱可夫向自己询问父亲的一些事情时,自己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好在朱可夫的副官及时出来解围:“元帅同志,接您的飞机马上就要到了,我们现在出发吧。”
朱可夫抬手看了看表,随后向索科夫伸出手,友好地说:“既然是这样,米沙,那我们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索科夫让部队进行就地防御后,指定由丘瓦绍夫上校担任指挥。本来按照军衔,部队在占领这一块区域后,应该由军衔最高的格里岑科少将担任指挥员,可由于他在战斗力的糟糕表现,索科夫便把指挥权交给了丘瓦绍夫,对此,大家都没有任何意义。
部署完一切后,索科夫又驱车返回了舒马科沃。当他刚走进指挥部,就见到朱可夫迎上来,伸手握住他的手,使劲地摇晃了两下,笑容满面地说:“米沙,你真是不简单啊。仅仅用一个师和三个旅,就遏制住了敌人在奥博扬地区的攻势。根据最高统帅部下发的战报,在不久前,卡图科夫将军的部队已经成功地堵住了被突破的第二道防线,如今我军正在重新构筑防御工事,准备抵御敌人新的进攻。”
索科夫心里很明白,虽说还有不少的德军停留在奥博扬地区,但只要卡图科夫的部队堵住了第二道防线的突破口,那么德国人就无法再从这里实施突破,只能像真实的历史上那样,通过普罗霍洛夫卡方向迂回到库尔斯克的侧面。
既然索科夫已经回来,朱可夫就没有必要再继续留在这里,他要立即返回莫斯科,把这些所发生的事情,亲自向最高统帅本人报告。
朱可夫本来已经走到了门口,却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便停下脚步对索科夫说:“米沙,我差点忘记了,我还想带你去见一个人呢。”
“什么人?”索科夫好奇地问。
“你跟我来吧。”偏偏朱可夫还卖起了关子:“你跟我来,自然就知道是谁了。”
朱可夫带着索科夫来到旁边的房间门口停下,朝里面努了努嘴,说道:“你要见的人就在里面。”
由于门口垂着布帘子,根本看不到屋里的情景,索科夫哪里知道有谁在屋里啊。就在他伸手准备去掀开帘子时,就听身后的朱可夫在说:“我已经把人带来了,你们可以出来了。”
朱可夫的话音刚落,门帘就被人从里面挑开了。看清楚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人,索科夫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语调艰难地说:“阿西娅,你怎么会在这里?”
阿西娅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朱可夫,俏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说:“是元帅同志派人把我接过来的。”
“米沙,既然你是第27集团军司令员,那么把自己的妻子带在身边,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朱可夫在一旁说道:“不过我看你是否疏忽了这一点,便趁着你没在这里的工夫,派人把你的妻子接了过来。”
“元帅同志,”对于朱可夫的安排,索科夫感到自己的鼻子一阵阵发酸,眼泪差点就夺眶而出。好在他及时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感激涕零地对朱可夫说:“真是太感谢您了。”
“米沙,其实要说感谢的人是我。”朱可夫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正色说道:“由于你们的积极行动,及时地阻止了敌人冲向我军防御纵深的企图。如今你又指挥部队再次歼灭了德军的帝国师,建立了新的功勋。可惜由于你的年纪太轻,就算取得再大的功劳,恐怕在短时间内,也无法为你晋升军衔。”
“报告元帅同志。”听到朱可夫这么说,索科夫立即意识到自己唱高调的时刻到了,连忙挺直身体说:“我只想保卫祖国,早点把敌人从我们的国土赶出去。至于是否晋升军衔,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
朱可夫等索科夫说完后,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不错不错,看来你父亲生前对你的教育不错。”
听朱可夫再次提到自己一无所知的父亲时,索科夫的心里不禁暗暗叫苦。他担心朱可夫向自己询问父亲的一些事情时,自己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好在朱可夫的副官及时出来解围:“元帅同志,接您的飞机马上就要到了,我们现在出发吧。”
朱可夫抬手看了看表,随后向索科夫伸出手,友好地说:“既然是这样,米沙,那我们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索科夫让部队进行就地防御后,指定由丘瓦绍夫上校担任指挥。本来按照军衔,部队在占领这一块区域后,应该由军衔最高的格里岑科少将担任指挥员,可由于他在战斗力的糟糕表现,索科夫便把指挥权交给了丘瓦绍夫,对此,大家都没有任何意义。
部署完一切后,索科夫又驱车返回了舒马科沃。当他刚走进指挥部,就见到朱可夫迎上来,伸手握住他的手,使劲地摇晃了两下,笑容满面地说:“米沙,你真是不简单啊。仅仅用一个师和三个旅,就遏制住了敌人在奥博扬地区的攻势。根据最高统帅部下发的战报,在不久前,卡图科夫将军的部队已经成功地堵住了被突破的第二道防线,如今我军正在重新构筑防御工事,准备抵御敌人新的进攻。”
索科夫心里很明白,虽说还有不少的德军停留在奥博扬地区,但只要卡图科夫的部队堵住了第二道防线的突破口,那么德国人就无法再从这里实施突破,只能像真实的历史上那样,通过普罗霍洛夫卡方向迂回到库尔斯克的侧面。
既然索科夫已经回来,朱可夫就没有必要再继续留在这里,他要立即返回莫斯科,把这些所发生的事情,亲自向最高统帅本人报告。
朱可夫本来已经走到了门口,却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便停下脚步对索科夫说:“米沙,我差点忘记了,我还想带你去见一个人呢。”
“什么人?”索科夫好奇地问。
“你跟我来吧。”偏偏朱可夫还卖起了关子:“你跟我来,自然就知道是谁了。”
朱可夫带着索科夫来到旁边的房间门口停下,朝里面努了努嘴,说道:“你要见的人就在里面。”
由于门口垂着布帘子,根本看不到屋里的情景,索科夫哪里知道有谁在屋里啊。就在他伸手准备去掀开帘子时,就听身后的朱可夫在说:“我已经把人带来了,你们可以出来了。”
朱可夫的话音刚落,门帘就被人从里面挑开了。看清楚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人,索科夫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语调艰难地说:“阿西娅,你怎么会在这里?”
阿西娅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朱可夫,俏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说:“是元帅同志派人把我接过来的。”
“米沙,既然你是第27集团军司令员,那么把自己的妻子带在身边,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朱可夫在一旁说道:“不过我看你是否疏忽了这一点,便趁着你没在这里的工夫,派人把你的妻子接了过来。”
“元帅同志,”对于朱可夫的安排,索科夫感到自己的鼻子一阵阵发酸,眼泪差点就夺眶而出。好在他及时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感激涕零地对朱可夫说:“真是太感谢您了。”
“米沙,其实要说感谢的人是我。”朱可夫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正色说道:“由于你们的积极行动,及时地阻止了敌人冲向我军防御纵深的企图。如今你又指挥部队再次歼灭了德军的帝国师,建立了新的功勋。可惜由于你的年纪太轻,就算取得再大的功劳,恐怕在短时间内,也无法为你晋升军衔。”
“报告元帅同志。”听到朱可夫这么说,索科夫立即意识到自己唱高调的时刻到了,连忙挺直身体说:“我只想保卫祖国,早点把敌人从我们的国土赶出去。至于是否晋升军衔,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
朱可夫等索科夫说完后,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不错不错,看来你父亲生前对你的教育不错。”
听朱可夫再次提到自己一无所知的父亲时,索科夫的心里不禁暗暗叫苦。他担心朱可夫向自己询问父亲的一些事情时,自己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好在朱可夫的副官及时出来解围:“元帅同志,接您的飞机马上就要到了,我们现在出发吧。”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