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梅科打电话的工夫,索科夫盯着面前的地图发呆,暗想除掉作为预备队和协防的三个师,如今自己手里还能动用的部队,就只有第182、第188、第254和第300师,步兵第73旅,以及炮一师、炮二师和近卫坦克第4军。
他拿起桌上的红蓝铅笔,在地图上轻轻地画下自己所想到的进攻路线。部队首先应该夺取的,就是位于登陆场南侧一座叫帕夫利什的小城市,据说德军在这里建立有转运仓库,存放有大量的武器弹药和各种军用物资。
“司令员同志,”萨梅科打完电话后,来到索科夫的面前,向他报告说:“我已经把您的命令传达了下去。”
索科夫只是轻轻地嗯了一声,并没有把自己的目光从地图上移开,而是在考虑,一旦夺取了帕夫利什之后,是否应该加强该城市的防御,免得被反扑的德军再次占领。
见索科夫始终盯着地图发呆,萨梅科便猜想对方是在考虑下一步的作战行动,便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您在想什么?”
听到萨梅科问自己,索科夫抬头看了他一眼,随即又重新低下头,用手里的铅笔敲击桌上的地图:“参谋长同志,如果我们要按照上级的命令,向登陆场的南面发展,去夺取亚历山德里亚和基洛夫格勒两地,首先就必须占领帕夫利什,夺取德国人设在城里的转运仓库,用他们的武器弹药来充实我们的部队。”
“司令员同志,既然我们都知道德国人在帕夫利什城内有转运仓库,那里一定是防守严密。如果想夺取那里,恐怕会经过一番恶战。”萨梅科虽然觉得索科夫的想法不错,但他觉得自己作为参谋长,还是应该提醒一句,免得索科夫的期望值太大,万一达不到会影响到自身的情绪:“您打算派哪支部队去夺取帕夫利什呢?”
索科夫看过侦察兵发回来的情况,知道这座小城市只比一般的镇子大一些,想必城里的守军不会超过一个营。如果动用师级单位去进攻,总有一种杀鸡用牛刀的感觉,因此他略作思索后,回答说:“我看就由古察科夫少校的步兵第73旅,去执行这项任务吧。”
对于索科夫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步兵旅来完成,萨梅科一点都不感到意外,毕竟索科夫以前指挥过番号为73的步兵旅,如今对这个重建的步兵旅,自然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否则旅长一职,也不会任命他所信任的古察科夫。
“我觉得可以,毕竟步兵旅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完成这样的任务。”萨梅科表完态之后,试探地问索科夫:“司令员同志,需要把古察科夫少校叫到司令部来吗?”
“可以。”索科夫不确定自己的司令部什么时候会迁往右岸地区,便爽快地答应了萨梅科的提议:“立即给古察科夫少校打电话,通知他尽快到这里来,我要亲自向他布置任务。”
古察科夫指挥的第73旅,自从第300师移防到他们的前方之后,他们就也就没有了和德军交锋的机会。刚开始,古察科夫心里还挺高兴的,这意味着全旅指战员可以好好休整。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前面的友军和进攻的德国人打得热火朝天,而自己这里却是冷冷清清的,让他有一种巨大的落差感。
和古察科夫同样着急的,还有参谋长阿思凯儿中校。他试探地问古察科夫:“旅长同志,您和司令员的关系不错,您看能否找司令员商量商量,也给我们旅布置一点作战任务呢?”
听到自己的参谋长这么说,古察科夫挠着自己的后脑勺,为难地说:“参谋长同志,这事不好办啊。我了解司令员,如果有什么适合我们的作战任务,他早就给我们打电话了。如今迟迟没有接到他的电话,就表示他的手里还没有适合我们的任务。”
“旅长同志,虽然司令员没有给您打电话,但我们还是应该努力争取机会啊。”阿思凯儿深怕古察科夫把自己的话当成了耳边风,还用手指着枪炮声传来的方向说道:“您听听,我们的友军天天都在和敌人作战,而我们的指战员却待在阵地上无所事事。这意味着,友军的指战员天天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如果时间一长,肯定会影响我们指战员的士气……”
阿思凯儿的话还没有说完,桌上的电话铃声就毫无征兆地响了起来。他一把抓起话筒,贴在耳边说:“我是参谋长阿思凯儿中校,您是哪里?”
“您好啊,阿思凯儿中校。”电话里传出了萨梅科的声音:“我是萨梅科。”
听到是萨梅科打来的电话,阿思凯儿的心中不禁一阵狂喜,他立即用手捂住了话筒,情绪有些激动地向古察科夫报告说:“旅长同志,是萨梅科参谋长打来的电话。”
古察科夫听说是萨梅科打来的电话,不禁眼前一亮,随后示意阿思凯儿继续接电话。阿思凯儿会意之后,松开捂住话筒的手,毕恭毕敬地问:“萨梅科将军,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阿思凯儿中校,司令员同志打算给你们布置一项重要的作战任务。”
“重要的作战任务?!”阿思凯儿有些兴奋地问:“萨梅科将军,能告诉我,是什么重要的任务吗?”
“司令员同志的意思,是让古察科夫少校到司令部来,他会亲自交代任务的。”萨梅科说完这话后,停顿了片刻,又接着说:“对了,你也一起来吧,毕竟你是步兵旅的参谋长。”
“好的,萨梅科将军。”得知自己也可以到司令部去接受任务,阿思凯儿不禁喜出望外,连忙说道:“我们马上就过去。”
放下电话后,阿思凯儿立即迫不及待地对古察科夫说:“旅长同志,萨梅科参谋长通知我们,说司令员有重要的任务要交给我们。命令你我立即赶往司令部接受任务。”
“那你还愣着做什么。”古察科夫有些着急地催促道:“还不快点做出发的准备。”
阿思凯儿拿起电话准备安排进城的车辆时,忽然想起一件事,连忙问道:“旅长同志,我们都去了司令部,如果旅里发生什么事情怎么办?要不,我们不在的这个期间,指定一个人,由他负责处理各种事务?”
“我们不在的这段时间,就让米海耶夫大尉来负责吧。”古察科夫说道:“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我们的副旅长,在这种时候他是义不容辞。”
等阿思凯儿把旅里的工作,交代给米海耶夫之后,便与古察科夫坐着吉普车,朝着克列门丘格城的方向驶去。
途中,阿思凯儿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侧身问坐在身旁的古察科夫:“旅长同志,你和司令员打交道的时间比较长,你说说,他这次叫我们去司令部,会给我们布置什么作战任务?”
“具体的任务,我不太清楚。”古察科夫字斟句酌地说:“但我觉得肯定和向登陆场南面发展有关。”
“难道准备让我们旅打主攻?”阿思凯儿刚提出这个假设,又立即否定了,他摇着头说:“不会不会。我们的前方部署有第254和第300师,不管从兵员还是装备上,这两个师都比我们更适合打主攻。”
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后,阿思凯儿还缠着古察科夫问:“旅长同志,我觉得你肯定知道一些什么,你就和我透露一点嘛。免得见到司令员同志时,我还一无所知。”
古察科夫听自己的参谋长这么说,耸了耸肩膀,把双手一摊,表情无奈地说:“参谋长同志,不是我故意不告诉你,而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古察科夫苦笑着说:“我们两人整天都在一起,如果司令员同志给我打电话布置什么任务,你肯定是第一个知道的。”
阿思凯儿仔细一琢磨,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不管是上级传达什么命令,或是下级汇报工作,都要通过自己。如果索科夫有什么事情要吩咐古察科夫,自己肯定会知道的。
吉普车的速度忽然慢了下来,阿思凯儿以为快到地方了,往窗外一看,发现连第聂伯河都还没有过,便有些生气地问司机:“怎么回事,为什么减速?”
司机把车停在了路边,扭头向阿思凯儿汇报说:“参谋长同志,前方的道路太窄,又有部队迎面而来,我只能先停车等他们过去再说。”
听司机这么说,阿思凯儿连忙测着头,通过前面的挡风玻璃,观察前方道路的情况,果然看到有一支数目庞大的部队迎面而来,步兵走在了道路的两侧,满载着物资的卡车,行驶在路的中央。
阿思凯儿推开车门下车,扭头问从另外一侧下车的古察科夫:“旅长同志,您瞧瞧,这是哪支部队?”
由于走在队伍最前方的旗手,手里举着的只是一面普通的红旗,古察科夫根本无法判断出对方部队的番号,只能再次摇摇头,哭笑不得地回答说:“对不起,参谋长同志,我无法确认他们的番号。”
行进中的部队,很快就从古察科夫和阿思凯儿两人的面前经过。古察科夫看着从面前驶过的卡车,有的是满载着物资;有的车厢里是两排战士相对而坐,车后牵引着火炮。
虽然暂时不知道对方的番号,打古察科夫从战士们所携带的波波沙冲锋枪和莫辛纳甘步枪,就判断出这支部队绝对不是隶属于第27集团军的。因为就算部队补充的兵员再多,队伍里也能看到有相当数量的指战员装备着突击步枪。而刚刚从面前经过的指战员,一个携带突击步枪的都没有,很明显是友军的部队。
“喂,中尉同志。”阿思凯儿见一名军官从自己的面前经过,便叫住了他,好奇地问:“您能告诉我,你们是哪部分的吗?”“具体的任务,我不太清楚。”古察科夫字斟句酌地说:“但我觉得肯定和向登陆场南面发展有关。”
“难道准备让我们旅打主攻?”阿思凯儿刚提出这个假设,又立即否定了,他摇着头说:“不会不会。我们的前方部署有第254和第300师,不管从兵员还是装备上,这两个师都比我们更适合打主攻。”
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后,阿思凯儿还缠着古察科夫问:“旅长同志,我觉得你肯定知道一些什么,你就和我透露一点嘛。免得见到司令员同志时,我还一无所知。”
古察科夫听自己的参谋长这么说,耸了耸肩膀,把双手一摊,表情无奈地说:“参谋长同志,不是我故意不告诉你,而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古察科夫苦笑着说:“我们两人整天都在一起,如果司令员同志给我打电话布置什么任务,你肯定是第一个知道的。”
阿思凯儿仔细一琢磨,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不管是上级传达什么命令,或是下级汇报工作,都要通过自己。如果索科夫有什么事情要吩咐古察科夫,自己肯定会知道的。
吉普车的速度忽然慢了下来,阿思凯儿以为快到地方了,往窗外一看,发现连第聂伯河都还没有过,便有些生气地问司机:“怎么回事,为什么减速?”
司机把车停在了路边,扭头向阿思凯儿汇报说:“参谋长同志,前方的道路太窄,又有部队迎面而来,我只能先停车等他们过去再说。”
由于走在队伍最前方的旗手,手里举着的只是一面普通的红旗,古察科夫根本无法判断出对方部队的番号,只能再次摇摇头,哭笑不得地回答说:“对不起,参谋长同志,我无法确认他们的番号。不过从他们所携带的装备来看,他们肯定不是第27集团军的部队。”
行进中的部队,很快就从古察科夫和阿思凯儿两人的面前经过。古察科夫看着从面前驶过的卡车,有的是满载着物资;有的车厢里是两排战士相对而坐,车后牵引着火炮。
虽然暂时不知道对方的番号,打古察科夫从战士们所携带的波波沙冲锋枪和莫辛纳甘步枪,就判断出这支部队绝对不是隶属于第27集团军的。因为就算部队补充的兵员再多,队伍里也能看到有相当数量的指战员装备着突击步枪。而刚刚从面前经过的指战员,一个携带突击步枪的都没有,很明显是友军的部队。
《红色莫斯科》无错章节将持续在热门吧更新,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热门吧!
喜欢红色莫斯科请大家收藏:()红色莫斯科热门吧更新速度最快。
按理说,遭到下级这样的顶撞,上级肯定会发火。轻者不给对方好脸色看,重则有可能将其冷藏,不再给他什么建功立业的。
但索科夫并不是这样的人,他听到古察科夫这么说,反而和颜悦色地问:“古察科夫少校,你为什么要这样说?把你的理由告诉我吧。”
古察科夫话一出口,立即意识到自己说错了。因为面前站着的人,既不是自己的部下,也不是友军的袍泽,而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正在担心之际,听到了索科夫说的话,他先是一愣,随后谨慎地回答说:“司令员同志,既然帕夫利什有德军的物资转运仓库,他们肯定会派遣重兵把守。只要我们发起进攻,他们就会进行拼死抵抗,如果发现守不住,敌人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烧毁仓库,免得里面的物资落入我军的手里。”
“没错,古察科夫少校,你说得没错。”索科夫点了一下头,用肯定的语气说:“根据我对德国人的了解,一旦他们发现仓库有失守的可能,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烧掉仓库,毁掉存放在里面的物资,使我们白辛苦一场。”
见索科夫明白这个道理,古察科夫意识到对方可能有什么解决办法,便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您有什么好办法,在德国人准备毁掉物资之前,成功地夺取仓库吗?”
“古察科夫少校,”索科夫见对方似乎猜到了自己的意图,便微笑着说:“你作为我的老部下,应该明白我指挥作战,不仅仅是进行常规的阵地战、攻坚战,还有一些特别的战术。比如说,我们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就曾经多次使用这样的战术,来对付实力比我们更加强大的敌人。”
一听索科夫提到斯大林格勒,古察科夫顿时明白自己的司令员说的特别战术,代表什么意思。不过出于稳妥起见,他还是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你的意思,是让我们的指战员都化妆成德国人,混进帕夫利什,夺取敌人的物资转运仓库?”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见对方的确猜到了自己的想法,索科夫欣慰地点点头,微笑着说:“德国人为了阻止我们的登陆场向南面发展,在我们的进攻方向上,布置了不少的兵力。但由于德国人的这些部队来自不同的集团军,从而使我们有了可乘之机,你可以抽调一个营的兵力,全部换上德军的军服,从城市的南面或者西面混进去,这样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引起德国人的怀疑。”
古察科夫知道索科夫这样安排,是因为南面或西面的德军比较多,化妆的部队从那里进入帕夫利什,最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连忙答道:“明白了,司令员同志。我会让伪装的部队绕到城市的西面,并从那个方向进入城内。”
虽说古察科夫理解了索科夫的意图,但站在旁边的卢涅夫,却是一脸茫然地问萨梅科:“参谋长同志,据我所知,西面和南面都是德军数目最多的地方,为什么要从这两个方向进入城内呢?”
“原因很简单,军事委员同志。”萨梅科为了不影响到索科夫向古察科夫面授机宜,有意压低嗓门向卢涅夫解释说:“虽说从北面前往帕夫利什是距离最短的路线,但德国人在这个方向的防守很严密,他们会监视和盘查每一支进入城市的部队,就算我们的部队穿着德军的军服,也不可避免地有被识破的可能。
而城市的西面和南面,却是德军重兵集结的地方,城里的守军自然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的军队是绝对不会从这两个方向进入城内,因此他们的警戒就会相对松懈。如此一来,古察科夫少校的部队顺利混入城内的几率,就大大地提高。”
“原来是这样。”搞清楚怎么回事后,卢涅夫的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他望着正在和索科夫说话的古察科夫,心里盘算这位旅长如果能顺利地完成任务,恐怕要不了多久,肩章上的就能多出一颗星,不然由一个少校担任旅长的职务,怎么看都格外别扭。
索科夫并没有听到卢涅夫和萨梅科的聊天,他正在叮嘱古察科夫:“少校同志,混进城里的部队太少,夺取敌人的转运仓库可能问题不大,但如果遭到德军的疯狂反扑,要想守住,恐怕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你要事先想好应对措施,免得最糟糕的情况出现。”
“司令员同志,我是这样考虑的。”古察科夫指着地图对索科夫说:“我打算将另外两个营、炮兵连和机枪连部署在城市的北面,只等混入城内的部队夺取了物资转运仓库后,就立即发起攻击,赶去与他们汇合。”
“古察科夫少校,”萨梅科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说:“你有没有想过,仅仅凭你手里的两个营,外加一个炮兵连和一个机枪连,是否能在短时间内突破德军的防线,赶到城里与夺取转运仓库的部队汇合?”
古察科夫沉默了几秒钟之后,缓缓地摇摇头,满脸苦涩地回答说:“参谋长同志,虽然我不知道德军在帕夫利什北面的布防情况,但以我部队的实力,要想在短时间内突破他们的防线,是非常困难的。”
“那你觉得该怎么办呢?”萨梅科追问道:“难道你就眼睁睁地看着混入城内的部队,被敌人歼灭吗?那样的话,你们伪装混入城内的意义又何在呢?”
萨梅科的话让那个古察科夫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知道对方的话不是危言耸听,假如不能迅速地突破德军的防线,那么混入城内占据转运仓库的部队,就有被德军歼灭的可能。
“参谋长同志,”就在萨梅科左右为难之际,却听到耳边响起了索科夫的声音:“既然步兵旅的实力不足以在短时间内突破敌人的防御,那我们完全可以帮他们一把。科伊达上校的第188师不就在附近,完全可以让他们出动一个团去支援一下。”
听索科夫这么说,萨梅科本来想提醒他,距离古察科夫旅攻击地段最近的部队,应该是维斯巴赫上校的第300师。但转念一想,该师在前几天的战斗中,所防御的地段曾多次被德军突破,甚至还需要古察科夫的步兵旅支援,才勉强维持防线不至于崩溃。这样的部队就算投入战斗,恐怕帮助也不大,相比之下,科伊达的第188师应该是最合适的。
想清楚这个道理后,萨梅科点点头,回答说:“我知道了,司令员同志。我待会儿就给科伊达上校打电话,让他做好协助步兵旅的准备。”
送走了古察科夫之后,萨梅科试探地问索科夫:“司令员同志,您觉得古察科夫少校能成功地夺取转运仓库吗?”
“夺取转运仓库倒是没有多大的问题。”索科夫若有所思地说:“我担心化妆入城的部队一旦被敌人发现,他们将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进攻。虽说我们已经命令科伊达在关键时刻,出动部队协助步兵旅突破德军的防线,但谁知道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若是拖延的突破德军防线的时间,城里的部队就会成为一支孤军,等待他们的命运就是被敌人歼灭。”
按理说,遭到下级这样的顶撞,上级肯定会发火。轻者不给对方好脸色看,重则有可能将其冷藏,不再给他什么建功立业的。
但索科夫并不是这样的人,他听到古察科夫这么说,反而和颜悦色地问:“古察科夫少校,你为什么要这样说?把你的理由告诉我吧。”
古察科夫话一出口,立即意识到自己说错了。因为面前站着的人,既不是自己的部下,也不是友军的袍泽,而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正在担心之际,听到了索科夫说的话,他先是一愣,随后谨慎地回答说:“司令员同志,既然帕夫利什有德军的物资转运仓库,他们肯定会派遣重兵把守。只要我们发起进攻,他们就会进行拼死抵抗,如果发现守不住,敌人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烧毁仓库,免得里面的物资落入我军的手里。”
“没错,古察科夫少校,你说得没错。”索科夫点了一下头,用肯定的语气说:“根据我对德国人的了解,一旦他们发现仓库有失守的可能,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烧掉仓库,毁掉存放在里面的物资,使我们白辛苦一场。”
见索科夫明白这个道理,古察科夫意识到对方可能有什么解决办法,便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您有什么好办法,在德国人准备毁掉物资之前,成功地夺取仓库吗?”
“古察科夫少校,”索科夫见对方似乎猜到了自己的意图,便微笑着说:“你作为我的老部下,应该明白我指挥作战,不仅仅是进行常规的阵地战、攻坚战,还有一些特别的战术。比如说,我们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就曾经多次使用这样的战术,来对付实力比我们更加强大的敌人。”
一听索科夫提到斯大林格勒,古察科夫顿时明白自己的司令员说的特别战术,代表什么意思。不过出于稳妥起见,他还是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你的意思,是让我们的指战员都化妆成德国人,混进帕夫利什,夺取敌人的物资转运仓库?”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见对方的确猜到了自己的想法,索科夫欣慰地点点头,微笑着说:“德国人为了阻止我们的登陆场向南面发展,在我们的进攻方向上,布置了不少的兵力。但由于德国人的这些部队来自不同的集团军,从而使我们有了可乘之机,你可以抽调一个营的兵力,全部换上德军的军服,从城市的南面或者西面混进去,这样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引起德国人的怀疑。”
古察科夫知道索科夫这样安排,是因为南面或西面的德军比较多,化妆的部队从那里进入帕夫利什,最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连忙答道:“明白了,司令员同志。我会让伪装的部队绕到城市的西面,并从那个方向进入城内。”
虽说古察科夫理解了索科夫的意图,但站在旁边的卢涅夫,却是一脸茫然地问萨梅科:“参谋长同志,据我所知,西面和南面都是德军数目最多的地方,为什么要从这两个方向进入城内呢?”
“原因很简单,军事委员同志。”萨梅科为了不影响到索科夫向古察科夫面授机宜,有意压低嗓门向卢涅夫解释说:“虽说从北面前往帕夫利什是距离最短的路线,但德国人在这个方向的防守很严密,他们会监视和盘查每一支进入城市的部队,就算我们的部队穿着德军的军服,也不可避免地有被识破的可能。
而城市的西面和南面,却是德军重兵集结的地方,城里的守军自然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的军队是绝对不会从这两个方向进入城内,因此他们的警戒就会相对松懈。如此一来,古察科夫少校的部队顺利混入城内的几率,就大大地提高。”
“原来是这样。”搞清楚怎么回事后,卢涅夫的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他望着正在和索科夫说话的古察科夫,心里盘算这位旅长如果能顺利地完成任务,恐怕要不了多久,肩章上的就能多出一颗星,不然由一个少校担任旅长的职务,怎么看都格外别扭。
索科夫并没有听到卢涅夫和萨梅科的聊天,他正在叮嘱古察科夫:“少校同志,混进城里的部队太少,夺取敌人的转运仓库可能问题不大,但如果遭到德军的疯狂反扑,要想守住,恐怕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你要事先想好应对措施,免得最糟糕的情况出现。”
“司令员同志,我是这样考虑的。”古察科夫指着地图对索科夫说:“我打算将另外两个营、炮兵连和机枪连部署在城市的北面,只等混入城内的部队夺取了物资转运仓库后,就立即发起攻击,赶去与他们汇合。”
“古察科夫少校,”萨梅科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说:“你有没有想过,仅仅凭你手里的两个营,外加一个炮兵连和一个机枪连,是否能在短时间内突破德军的防线,赶到城里与夺取转运仓库的部队汇合?”
古察科夫沉默了几秒钟之后,缓缓地摇摇头,满脸苦涩地回答说:“参谋长同志,虽然我不知道德军在帕夫利什北面的布防情况,但以我部队的实力,要想在短时间内突破他们的防线,是非常困难的。”
闯入城市上空的四架敌机,在地面防空炮火和歼击机中队的联合打击下,全部被击落。这本来是一个令人值得开心的战果,但卢涅夫却发现索科夫的脸色阴沉,似乎正在思考什么重要的问题。
两人刚回到教堂的大厅,萨梅科便迎了上来,他早就从参谋们的口中,得知来犯的四架敌机都被击落的好消息。因此他一看到索科夫,就兴奋地说:“司令员同志,这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试图轰炸城市的四架敌机,都被我们成功地击落了,无一漏网。”
谁知索科夫只是随口嗯了一声,随后便从他的身边走了过去。萨梅科见状,不禁一脸茫然,他连忙拉住走过来的卢涅夫,小声地问:“军事委员同志,我们击落了四架敌机,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怎么司令员的表情看起来像我军打了败仗似的?”
卢涅夫其实心里也挺奇怪的,看到四架敌机相继被击落,索科夫本来也挺高兴,但不知突然想到了什么,表情就变得严肃起来。因此听到萨梅科的问题后,他苦笑着摇摇头,回答说:“对不起,参谋长同志,我不清楚。假如你想知道答案的话,不妨亲自去问司令员。”
“司令员同志,”急于知道答案的萨梅科,跟着索科夫回到桌边,试探地问:“您有什么心事吗?”
“参谋长同志,”听到萨梅科的声音,刚坐下的索科夫抬头望着自己的参谋长,表情严肃地说道:“我正在想敌机闯入城市上空的事情。”
萨梅科觉得自己掌握了索科夫的心事,便自信地安慰对方说:“司令员同志,虽说我们部署在城里的防空炮火有限,但敌机就算闯入了城市,也休想讨到好。就如同今天闯进来的四架飞机一样,最后还不是被我们全部击落了。”
没想到他的话刚说完,却看到索科夫的头摇得拨浪鼓似的:“错了,参谋长同志,错了。我心里所想的和你所说的,不是同一件事。”
这次轮到萨梅科傻眼了,他望着索科夫楞楞地问:“那您想的是什么?”
索科夫没有立即回答萨梅科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参谋长同志,我想问问你,敌机是从什么地方飞来的?”
对于索科夫的这个问题,萨梅科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根据报告,敌机是从登陆场南面飞进来的,它们穿过了我们的右岸登陆场,越过了第聂伯河,闯入了城市之中……”
没等萨梅科说完,索科夫就抬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参谋长同志,既然你说敌机是从右岸登陆场的南面过来,我想问问你,它们经过了不止一个师的防区,为什么在敌机进入城市前,我们却没有得到任何的报告?”
一说起这个问题,索科夫的心中就无名火起,他怒气冲冲地说道:“而且我们还在第聂伯河的岸边部署了强大的防空火力,为什么没有进行火力拦截,而听任敌机闯入了我们的城市?假如不是近卫第98师的高炮营反应及时,实施对空射击,阻止敌机对城市的轰炸,那么我们今天会蒙受多大的损失。”
索科夫是带着一股怒气说这番话的,自己摆在右岸的几个师,以及部署在河边的防空火力网,似乎都没有发现这四架敌机。或者说,登陆场里的指挥员发现了敌机,但觉得对方又不是来轰炸自己的,自然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好在这次闯入城市的只是德军的四架轰炸机,假如穿过整个右岸防线的是德军的快速装甲纵队呢?到时克列门丘格城内的守军,就有可能被德军打一个措手不及,因此索科夫今天才打算借题发挥,给手下的那些指挥员敲敲警钟。
萨梅科抬手擦去额头的汗水,有些尴尬地回答说:“司令员同志,我想敌机通过我军防线时,可能被我们的人发现了。但看到敌机并没有在他们的防区停留,便觉得肯定是轰炸其它地段的,结果导致敌机穿过了整个的右岸登陆场……”
“参谋长同志,这就是我们部队如今所存在的严重问题。”索科夫板着脸,面无表情地说:“今天闯入城市的只是四架敌机,如果我们对此事不闻不问,下次进入城内的,就有可能是德国人的装甲快速纵队。到那种时候,我们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萨梅科从索科夫的语气中,听出了对方的怒气,知道对方今天肯定要找几名指挥员敲打敲打,连忙挺直身体回答说:“司令员同志,请您放心,我立即调查敌机飞行的路线,对那些发现敌机却没有示警的指挥员,以及岸边防空部队的指挥员,提出严肃的批评。”
对萨梅科的表态,索科夫是很满意的。他点了点头,放缓语气说:“参谋长同志,如今是大兵团作战,我们作为集团军首长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如果各级指挥员不能及时地反馈下面的情况,我们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就有可能出现偏差。”
“明白。”萨梅科再次回答说:“我会通知各师师长,让他们每天按时向我们汇报下面所发生的一切。”
索科夫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冲萨梅科挥挥手,示意他去给各师师长打电话,将自己的意思转达给大家。
卢涅夫挨着索科夫坐下,好奇地问:“司令员同志,怪不得从钟楼下来时,我就发现你的神色有点不对劲,原来是在考虑这件事啊。”
“我们没有雷达,没有提前发现敌机的动向。”索科夫看了一眼在不远处打电话的萨梅科,对卢涅夫说:“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防空哨制度,以便能在敌机赶到城市上空之前,就做好一切防范措施。”
“司令员同志,”卢涅夫等索科夫说完后,试探地问:“我曾经听你两次提到了‘雷达’,不知这是什么东西?”
听卢涅夫这么说,索科夫意识到苏军大规模装备雷达,都是二战结束之后的事情。此时的苏军里根本没有雷达,就算是卢涅夫这种级别的指挥员,也不可能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索科夫在自己脑子里组织了一下词汇,随后向卢涅夫科普起来:“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有了这种装备后,敌机就算在上百公里之外,我们也能通过雷达发现来袭的敌机,以及他们的数量……”
“哦,有这样的装备吗?”卢涅夫听到这里,吃惊地反问道:“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呢?”
“到目前为止,这种先进的装备,就只有英美盟军有,就算是德国人,也同样没有。”索科夫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去年曾经有几名美军的军官,到部队里来教授我们的指战员如何使用火箭筒,我就是在那个时候无意中听他们说起的。”
闯入城市上空的四架敌机,在地面防空炮火和歼击机中队的联合打击下,全部被击落。这本来是一个令人值得开心的战果,但卢涅夫却发现索科夫的脸色阴沉,似乎正在思考什么重要的问题。
两人刚回到教堂的大厅,萨梅科便迎了上来,他早就从参谋们的口中,得知来犯的四架敌机都被击落的好消息。因此他一看到索科夫,就兴奋地说:“司令员同志,这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试图轰炸城市的四架敌机,都被我们成功地击落了,无一漏网。”
谁知索科夫只是随口嗯了一声,随后便从他的身边走了过去。萨梅科见状,不禁一脸茫然,他连忙拉住走过来的卢涅夫,小声地问:“军事委员同志,我们击落了四架敌机,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怎么司令员的表情看起来像我军打了败仗似的?”
卢涅夫其实心里也挺奇怪的,看到四架敌机相继被击落,索科夫本来也挺高兴,但不知突然想到了什么,表情就变得严肃起来。因此听到萨梅科的问题后,他苦笑着摇摇头,回答说:“对不起,参谋长同志,我不清楚。假如你想知道答案的话,不妨亲自去问司令员。”
“司令员同志,”急于知道答案的萨梅科,跟着索科夫回到桌边,试探地问:“您有什么心事吗?”
“参谋长同志,”听到萨梅科的声音,刚坐下的索科夫抬头望着自己的参谋长,表情严肃地说道:“我正在想敌机闯入城市上空的事情。”
萨梅科觉得自己掌握了索科夫的心事,便自信地安慰对方说:“司令员同志,虽说我们部署在城里的防空炮火有限,但敌机就算闯入了城市,也休想讨到好。就如同今天闯进来的四架飞机一样,最后还不是被我们全部击落了。”
没想到他的话刚说完,却看到索科夫的头摇得拨浪鼓似的:“错了,参谋长同志,错了。我心里所想的和你所说的,不是同一件事。”
这次轮到萨梅科傻眼了,他望着索科夫楞楞地问:“那您想的是什么?”
索科夫没有立即回答萨梅科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参谋长同志,我想问问你,敌机是从什么地方飞来的?”
对于索科夫的这个问题,萨梅科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根据报告,敌机是从登陆场南面飞进来的,它们穿过了我们的右岸登陆场,越过了第聂伯河,闯入了城市之中……”
没等萨梅科说完,索科夫就抬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参谋长同志,既然你说敌机是从右岸登陆场的南面过来,我想问问你,它们经过了不止一个师的防区,为什么在敌机进入城市前,我们却没有得到任何的报告?”
一说起这个问题,索科夫的心中就无名火起,他怒气冲冲地说道:“而且我们还在第聂伯河的岸边部署了强大的防空火力,为什么没有进行火力拦截,而听任敌机闯入了我们的城市?假如不是近卫第98师的高炮营反应及时,实施对空射击,阻止敌机对城市的轰炸,那么我们今天会蒙受多大的损失。”
索科夫是带着一股怒气说这番话的,自己摆在右岸的几个师,以及部署在河边的防空火力网,似乎都没有发现这四架敌机。或者说,登陆场里的指挥员发现了敌机,但觉得对方又不是来轰炸自己的,自然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好在这次闯入城市的只是德军的四架轰炸机,假如穿过整个右岸防线的是德军的快速装甲纵队呢?到时克列门丘格城内的守军,就有可能被德军打一个措手不及,因此索科夫今天才打算借题发挥,给手下的那些指挥员敲敲警钟。
萨梅科抬手擦去额头的汗水,有些尴尬地回答说:“司令员同志,我想敌机通过我军防线时,可能被我们的人发现了。但看到敌机并没有在他们的防区停留,便觉得肯定是轰炸其它地段的,结果导致敌机穿过了整个的右岸登陆场……”
“参谋长同志,这就是我们部队如今所存在的严重问题。”索科夫板着脸,面无表情地说:“今天闯入城市的只是四架敌机,如果我们对此事不闻不问,下次进入城内的,就有可能是德国人的装甲快速纵队。到那种时候,我们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萨梅科从索科夫的语气中,听出了对方的怒气,知道对方今天肯定要找几名指挥员敲打敲打,连忙挺直身体回答说:“司令员同志,请您放心,我立即调查敌机飞行的路线,对那些发现敌机却没有示警的指挥员,以及岸边防空部队的指挥员,提出严肃的批评。”
对萨梅科的表态,索科夫是很满意的。他点了点头,放缓语气说:“参谋长同志,如今是大兵团作战,我们作为集团军首长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如果各级指挥员不能及时地反馈下面的情况,我们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就有可能出现偏差。”
索科夫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冲萨梅科挥挥手,示意他去给各师师长打电话,将自己的意思转达给大家。
卢涅夫挨着索科夫坐下,好奇地问:“司令员同志,怪不得从钟楼下来时,我就发现你的神色有点不对劲,原来是在考虑这件事啊。”
“我们没有雷达,没有提前发现敌机的动向。”索科夫看了一眼在不远处打电话的萨梅科,对卢涅夫说:“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防空哨制度,以便能在敌机赶到城市上空之前,就做好一切防范措施。”
给高炮营的指战员集体晋升一级军衔,完全在集团军司令部的权限之内。卢涅夫很快就起草完晋衔命令,递给索科夫签字:“司令员同志,命令已经起草完毕,请签字吧。”
索科夫接过卢涅夫手里的晋衔命令,并没有立即签署自己的名字,而是仔细核对名单,免得出现什么纰漏。
“司令员同志,”萨梅科凑过来向索科夫建议说:“既然您要给女子高炮营的指战员晋升军衔,不如把古察科夫少校的军衔也一并晋升了吧。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步兵第73旅旅长,挂着一个少校军衔,始终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没等索科夫说话,卢涅夫就附和道:“没错,每次司令部召开军事会议,古察科夫挤在一群上校或将军中间,心里恐怕感觉很别扭。我觉得既然司令部有晋升军衔的权利,不如索性连他一起晋升了吧。”
按照卢涅夫的想法,索科夫和古察科夫的私交不错,一定不会拒绝自己的提议。谁知片刻之后,索科夫的回答却让他大吃一惊:“军事委员同志,你说得没错,我们司令部的确有晋升军衔的权利。但按照我的权限,最多只能把他晋升为中校,而以他所建立的战功,仅仅晋升为中校是远远不够的。”
萨梅科听明白了索科夫的意思,打算再等一段时间,等时机成熟时,再请求上级直接晋升古察科夫为上校。想到这里,他点着头说:“司令员同志,听您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应该再等等。如果此时把古察科夫晋升为中校,那么等我军突破了德军的第聂伯河防线,准备论功行赏时,他就没有资格再晋升军衔了。如此一来,不知要等多久,他才能再次被晋升为上校军衔。”
萨梅科的话,等于是给整件事定下了基调,假如此刻给古察科夫晋衔,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授勋晋衔时,这些事情就会与他无缘。卢涅夫无奈地说:“好吧,既然是这样,那我们今天还是只讨论给女子高炮营晋衔和授勋的事情。对了,我还没有通知丘瓦绍夫上校呢,现在就给他打电话。”
说完,卢涅夫就把电话机拖到自己的面前,摇了几下底座上的曲柄后,拿起话筒贴在耳边说:“我是卢涅夫,帮我接第近卫第98师师部。”
接线员听到是卢涅夫在打电话,哪里敢怠慢,立即以最短的时间,把他接通了近卫第98师师部。
电话一通,接电话的人并不是师长丘瓦绍夫上校,而是参谋长乌扎科夫:“您好,军事委员同志,我是参谋长乌扎科夫,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在一个小时前,德军的四架轰炸机闯入了城市的上空。”卢涅夫对着话筒说:“你们师的女子高炮营成功地击落了两架轰炸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你们要及时向上级汇报。”
听到卢涅夫的夸奖,乌扎科夫不禁喜上眉梢:“军事委员同志,您对女子高炮营的夸奖,我会尽快转告给他们的。”
“不用转告,乌扎科夫中校。”谁知卢涅夫却打断了他后面的念头:“要不了多久,我和司令员同志就会去女子高炮营的,有什么话,我会当面对她们说的。”
听说卢涅夫和索科夫要去女子高炮营,乌扎科夫不禁有些慌乱,他紧张地问:“军事委员同志,不知你们去女子高炮营做什么?”
“我刚刚已经说过,她们在今天的防空作战中,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卢涅夫笑呵呵地说:“我和司令员同志过去是为了表彰她们,这一点你就不必瞎操心了。”
乌扎科夫听卢涅夫这么说,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别看卢涅夫是集团军的军事委员,但由于他是来自内务部,下面的各级指挥员对他还是多有忌惮。如今他说要亲自去表彰女子高炮营,想必不会是和自己开玩笑。但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试探地问:“军事委员同志,不知你们什么时候去女子高炮营,我和师长就可以提前在那里等你们。”
针对乌扎科夫的提议,卢涅夫倒是没有反对。他对着话筒说道:“可以。不过在你们去女子高炮营之前,有一件事情需要完成。”
“什么事情?”
给高炮营的指战员集体晋升一级军衔,完全在集团军司令部的权限之内。卢涅夫很快就起草完晋衔命令,递给索科夫签字:“司令员同志,命令已经起草完毕,请签字吧。”
索科夫接过卢涅夫手里的晋衔命令,并没有立即签署自己的名字,而是仔细核对名单,免得出现什么纰漏。
“司令员同志,”萨梅科凑过来向索科夫建议说:“既然您要给女子高炮营的指战员晋升军衔,不如把古察科夫少校的军衔也一并晋升了吧。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步兵第73旅旅长,挂着一个少校军衔,始终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没等索科夫说话,卢涅夫就附和道:“没错,每次司令部召开军事会议,古察科夫挤在一群上校或将军中间,心里恐怕感觉很别扭。我觉得既然司令部有晋升军衔的权利,不如索性连他一起晋升了吧。”
按照卢涅夫的想法,索科夫和古察科夫的私交不错,一定不会拒绝自己的提议。谁知片刻之后,索科夫的回答却让他大吃一惊:“军事委员同志,你说得没错,我们司令部的确有晋升军衔的权利。但按照我的权限,最多只能把他晋升为中校,而以他所建立的战功,仅仅晋升为中校是远远不够的。”
萨梅科听明白了索科夫的意思,打算再等一段时间,等时机成熟时,再请求上级直接晋升古察科夫为上校。想到这里,他点着头说:“司令员同志,听您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应该再等等。如果此时把古察科夫晋升为中校,那么等我军突破了德军的第聂伯河防线,准备论功行赏时,他就没有资格再晋升军衔了。如此一来,不知要等多久,他才能再次被晋升为上校军衔。”
萨梅科的话,等于是给整件事定下了基调,假如此刻给古察科夫晋衔,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授勋晋衔时,这些事情就会与他无缘。卢涅夫无奈地说:“好吧,既然是这样,那我们今天还是只讨论给女子高炮营晋衔和授勋的事情。对了,我还没有通知丘瓦绍夫上校呢,现在就给他打电话。”
说完,卢涅夫就把电话机拖到自己的面前,摇了几下底座上的曲柄后,拿起话筒贴在耳边说:“我是卢涅夫,帮我接第近卫第98师师部。”
接线员听到是卢涅夫在打电话,哪里敢怠慢,立即以最短的时间,把他接通了近卫第98师师部。
电话一通,接电话的人并不是师长丘瓦绍夫上校,而是参谋长乌扎科夫:“您好,军事委员同志,我是参谋长乌扎科夫,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在一个小时前,德军的四架轰炸机闯入了城市的上空。”卢涅夫对着话筒说:“你们师的女子高炮营成功地击落了两架轰炸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你们要及时向上级汇报。”
听到卢涅夫的夸奖,乌扎科夫不禁喜上眉梢:“军事委员同志,您对女子高炮营的夸奖,我会尽快转告给他们的。”
“不用转告,乌扎科夫中校。”谁知卢涅夫却打断了他后面的念头:“要不了多久,我和司令员同志就会去女子高炮营的,有什么话,我会当面对她们说的。”
听说卢涅夫和索科夫要去女子高炮营,乌扎科夫不禁有些慌乱,他紧张地问:“军事委员同志,不知你们去女子高炮营做什么?”
“我刚刚已经说过,她们在今天的防空作战中,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卢涅夫笑呵呵地说:“我和司令员同志过去是为了表彰她们,这一点你就不必瞎操心了。”
乌扎科夫听卢涅夫这么说,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别看卢涅夫是集团军的军事委员,但由于他是来自内务部,下面的各级指挥员对他还是多有忌惮。如今他说要亲自去表彰女子高炮营,想必不会是和自己开玩笑。但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试探地问:“军事委员同志,不知你们什么时候去女子高炮营,我和师长就可以提前在那里等你们。”
针对乌扎科夫的提议,卢涅夫倒是没有反对。他对着话筒说道:“可以。不过在你们去女子高炮营之前,有一件事情需要完成。”
“什么事情?”
给高炮营的指战员集体晋升一级军衔,完全在集团军司令部的权限之内。卢涅夫很快就起草完晋衔命令,递给索科夫签字:“司令员同志,命令已经起草完毕,请签字吧。”
索科夫接过卢涅夫手里的晋衔命令,并没有立即签署自己的名字,而是仔细核对名单,免得出现什么纰漏。
“司令员同志,”萨梅科凑过来向索科夫建议说:“既然您要给女子高炮营的指战员晋升军衔,不如把古察科夫少校的军衔也一并晋升了吧。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步兵第73旅旅长,挂着一个少校军衔,始终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没等索科夫说话,卢涅夫就附和道:“没错,每次司令部召开军事会议,古察科夫挤在一群上校或将军中间,心里恐怕感觉很别扭。我觉得既然司令部有晋升军衔的权利,不如索性连他一起晋升了吧。”
按照卢涅夫的想法,索科夫和古察科夫的私交不错,一定不会拒绝自己的提议。谁知片刻之后,索科夫的回答却让他大吃一惊:“军事委员同志,你说得没错,我们司令部的确有晋升军衔的权利。但按照我的权限,最多只能把他晋升为中校,而以他所建立的战功,仅仅晋升为中校是远远不够的。”
萨梅科听明白了索科夫的意思,打算再等一段时间,等时机成熟时,再请求上级直接晋升古察科夫为上校。想到这里,他点着头说:“司令员同志,听您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应该再等等。如果此时把古察科夫晋升为中校,那么等我军突破了德军的第聂伯河防线,准备论功行赏时,他就没有资格再晋升军衔了。如此一来,不知要等多久,他才能再次被晋升为上校军衔。”
萨梅科的话,等于是给整件事定下了基调,假如此刻给古察科夫晋衔,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授勋晋衔时,这些事情就会与他无缘。卢涅夫无奈地说:“好吧,既然是这样,那我们今天还是只讨论给女子高炮营晋衔和授勋的事情。对了,我还没有通知丘瓦绍夫上校呢,现在就给他打电话。”
说完,卢涅夫就把电话机拖到自己的面前,摇了几下底座上的曲柄后,拿起话筒贴在耳边说:“我是卢涅夫,帮我接第近卫第98师师部。”
接线员听到是卢涅夫在打电话,哪里敢怠慢,立即以最短的时间,把他接通了近卫第98师师部。
电话一通,接电话的人并不是师长丘瓦绍夫上校,而是参谋长乌扎科夫:“您好,军事委员同志,我是参谋长乌扎科夫,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在一个小时前,德军的四架轰炸机闯入了城市的上空。”卢涅夫对着话筒说:“你们师的女子高炮营成功地击落了两架轰炸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你们要及时向上级汇报。”
不用转告,乌扎科夫中校。”谁知卢涅夫却打断了他后面的念头:“要不了多久,我和司令员同志就会去女子高炮营的,有什么话,我会当面对她们说的。”
听说卢涅夫和索科夫要去女子高炮营,乌扎科夫不禁有些慌乱,他紧张地问:“军事委员同志,不知你们去女子高炮营做什么?”
“我刚刚已经说过,她们在今天的防空作战中,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卢涅夫笑呵呵地说:“我和司令员同志过去是为了表彰她们,这一点你就不必瞎操心了。”
乌扎科夫听卢涅夫这么说,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别看卢涅夫是集团军的军事委员,但由于他是来自内务部,下面的各级指挥员对他还是多有忌惮。如今他说要亲自去表彰女子高炮营,想必不会是和自己开玩笑。但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试探地问:“军事委员同志,不知你们什么时候去女子高炮营,我和师长就可以提前在那里等你们。”
近卫第98师的嘉奖申请表,不到一个小时,就出现在司令部的桌面上。为了表示对此事的重视,是丘瓦绍夫亲自出面送来的。
索科夫接过丘瓦绍夫手中的申请表,随意地看了一眼,就递给了卢涅夫。术业有专攻,这些给指战员授勋或嘉奖的事情,一向是卢涅夫负责,索科夫就算想过问,也不知该如何下手,便索性放手让对方自由发挥。
“丘瓦绍夫上校,”索科夫招呼丘瓦绍夫坐下后,好奇地问:“这种申请表随便派一名通讯兵送来就可以了,何必要亲自跑一趟呢?”
“司令员同志,我担心路上不安全,通讯员可能会误事,因此便亲自送过来了。”
索科夫一听这话,不禁皱起了眉头,心说克列门丘格城内是你们师的防区,而且你的师指挥部距离我这里不到两个街区,你对我路上不安全?感情城里的守军都是摆设,连两条街区的沿途安全都无法保障么?
看到索科夫表情严肃,丘瓦绍夫意识到自己牵强的借口被对方识破了,只能干笑两声,随后解释说:“司令员同志,我刚回到指挥部,就听乌扎科夫中校说,为了表彰女子高炮营的战绩,你不光会为参战人员授勋,甚至还会晋升她们的军衔。我到这里来,就是想核实这条消息的准确性。”
“没错,上校同志,乌扎科夫中校说得没错,我们的确是这么通知。”看到丘瓦绍夫动了动嘴,似乎还想说点什么时,索科夫又补充说:“不过除了授勋和晋衔外,我们对女子高炮营还有其它的考虑。”
“什么考虑?”
“我打算将她们扩编为女子高炮团,以便能有更加强大的实力,来确保防区的防空工作。”
“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丘瓦绍夫得知女子高炮营要扩编为团,不禁喜上眉梢,连声说道:“对我们来说,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丘瓦绍夫上校,”萨梅科从一旁走过来,用奇怪的目光盯着丘瓦绍夫问:“女子高炮营扩编为团,你有什么可高兴的?”
“参谋长同志,”丘瓦绍夫并没有听出萨梅科的话外之意,还一本正经地向对方解释说:“难道您忘记了,女子高炮营隶属于我师的近卫炮兵第239团。”
“女子高炮营之所以会隶属于近卫炮兵第239团,无非是因为部队改编时,你们师里没有足够的炮兵。”萨梅科考虑到此事迟早要告诉丘瓦绍夫,既然他此刻在这里,索性就把司令部的下一步打算告诉他:“如今既然要把她们扩建为团,自然要从你们师里调走,重新划归司令部直接指挥。”
丘瓦绍夫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很快就苦着脸问萨梅科:“参谋长同志,您说的都是真的吗?这种事情,可不能乱开玩笑哦。”
“参谋长没有开玩笑,这都是真的。”索科夫接口说:“今天敌机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闯进城里,就是沿途的防空单位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我觉得司令部应该有一支直接指挥的高炮部队,而丽达少校的女子高炮团,无疑就是最佳人选。”
“不是丽达少校,而是大尉……”
萨梅科打断了正准备纠正索科夫的丘瓦绍夫,向他解释说:“我们已经向乌扎科夫中校打过招呼了,给女子高炮营授勋的同时,还会给她们晋升军衔。丽达大尉很快就会变成丽达少校的,司令员同志提前这么称呼她,应该没有问题吧。”
“没有没有。”丘瓦绍夫哪里敢反驳,只能附和道:“当然可以称呼她为丽达少校。”
“司令员同志,”审核完申请表的卢涅夫,抬起头对索科夫说:“我的工作完成了,我们可以去女子高炮营了。”
反正各种勋章早就准备妥当,索科夫也就爽快地说:“好吧,那我们现在就出发。”
看到坐在桌边发呆的丘瓦绍夫,索科夫自然也不会落下他:“上校同志,你也跟着我们一起去吧。不管怎么说,女子高炮营如今还是在你师的建制之内。”
既然索科夫点了自己的名,丘瓦绍夫只能无奈地站起身,硬着头皮回答说:“好吧,司令员同志,我和您一起去女子高炮营。”
十几分钟后,索科夫等人到达了女子高炮营的驻地。
早就得到消息的丽达和和乌兰诺娃二人带着全营指战员,列队欢迎索科夫一行人的到来。和她们在一起的,还有副师长多布鲁申中校和参谋长乌扎科夫中校。
等索科夫乘坐的吉普车挺稳后,多布鲁申和乌扎科夫连忙上前准备帮索科夫开车门。但吉普车前面的门打开,师长丘瓦绍夫从车里出来,抢先来到后排的车门前,打开了车门。并用一只手挡住车门的上部,防止索科夫碰到头。
见到师长表现得如此殷勤,多布鲁申和乌扎科夫两人的心里都感到了诧异。不过他们的首先任务是迎接索科夫,来不及考虑别的事情。等索科夫站直身体后,两人抬手敬礼,齐声说道:“司令员同志,近卫第98师副师长多布鲁申中校(参谋长乌扎科夫中校)向您报道,欢迎您到女子高炮营来。”
近卫第98师的嘉奖申请表,不到一个小时,就出现在司令部的桌面上。为了表示对此事的重视,是丘瓦绍夫亲自出面送来的。
索科夫接过丘瓦绍夫手中的申请表,随意地看了一眼,就递给了卢涅夫。术业有专攻,这些给指战员授勋或嘉奖的事情,一向是卢涅夫负责,索科夫就算想过问,也不知该如何下手,便索性放手让对方自由发挥。
“丘瓦绍夫上校,”索科夫招呼丘瓦绍夫坐下后,好奇地问:“这种申请表随便派一名通讯兵送来就可以了,何必要亲自跑一趟呢?”
“司令员同志,我担心路上不安全,通讯员可能会误事,因此便亲自送过来了。”
索科夫一听这话,不禁皱起了眉头,心说克列门丘格城内是你们师的防区,而且你的师指挥部距离我这里不到两个街区,你对我路上不安全?感情城里的守军都是摆设,连两条街区的沿途安全都无法保障么?
看到索科夫表情严肃,丘瓦绍夫意识到自己牵强的借口被对方识破了,只能干笑两声,随后解释说:“司令员同志,我刚回到指挥部,就听乌扎科夫中校说,为了表彰女子高炮营的战绩,你不光会为参战人员授勋,甚至还会晋升她们的军衔。我到这里来,就是想核实这条消息的准确性。”
“没错,上校同志,乌扎科夫中校说得没错,我们的确是这么通知。”看到丘瓦绍夫动了动嘴,似乎还想说点什么时,索科夫又补充说:“不过除了授勋和晋衔外,我们对女子高炮营还有其它的考虑。”
“什么考虑?”
“我打算将她们扩编为女子高炮团,以便能有更加强大的实力,来确保防区的防空工作。”
“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丘瓦绍夫得知女子高炮营要扩编为团,不禁喜上眉梢,连声说道:“对我们来说,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丘瓦绍夫上校,”萨梅科从一旁走过来,用奇怪的目光盯着丘瓦绍夫问:“女子高炮营扩编为团,你有什么可高兴的?”
“参谋长同志,”丘瓦绍夫并没有听出萨梅科的话外之意,还一本正经地向对方解释说:“难道您忘记了,女子高炮营隶属于我师的近卫炮兵第239团。”
“女子高炮营之所以会隶属于近卫炮兵第239团,无非是因为部队改编时,你们师里没有足够的炮兵。”萨梅科考虑到此事迟早要告诉丘瓦绍夫,既然他此刻在这里,索性就把司令部的下一步打算告诉他:“如今既然要把她们扩建为团,自然要从你们师里调走,重新划归司令部直接指挥。”
丘瓦绍夫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很快就苦着脸问萨梅科:“参谋长同志,您说的都是真的吗?这种事情,可不能乱开玩笑哦。”
“参谋长没有开玩笑,这都是真的。”索科夫接口说:“今天敌机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闯进城里,就是沿途的防空单位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我觉得司令部应该有一支直接指挥的高炮部队,而丽达少校的女子高炮团,无疑就是最佳人选。”
“不是丽达少校,而是大尉……”
萨梅科打断了正准备纠正索科夫的丘瓦绍夫,向他解释说:“我们已经向乌扎科夫中校打过招呼了,给女子高炮营授勋的同时,还会给她们晋升军衔。丽达大尉很快就会变成丽达少校的,司令员同志提前这么称呼她,应该没有问题吧。”
“没有没有。”丘瓦绍夫哪里敢反驳,只能附和道:“当然可以称呼她为丽达少校。”
“司令员同志,”审核完申请表的卢涅夫,抬起头对索科夫说:“我的工作完成了,我们可以去女子高炮营了。”
反正各种勋章早就准备妥当,索科夫也就爽快地说:“好吧,那我们现在就出发。”
看到坐在桌边发呆的丘瓦绍夫,索科夫自然也不会落下他:“上校同志,你也跟着我们一起去吧。不管怎么说,女子高炮营如今还是在你师的建制之内。”
既然索科夫点了自己的名,丘瓦绍夫只能无奈地站起身,硬着头皮回答说:“好吧,司令员同志,我和您一起去女子高炮营。”
十几分钟后,索科夫等人到达了女子高炮营的驻地。
早就得到消息的丽达和和乌兰诺娃二人带着全营指战员,列队欢迎索科夫一行人的到来。和她们在一起的,还有副师长多布鲁申中校和参谋长乌扎科夫中校。
等索科夫乘坐的吉普车挺稳后,多布鲁申和乌扎科夫连忙上前准备帮索科夫开车门。但吉普车前面的门打开,师长丘瓦绍夫从车里出来,抢先来到后排的车门前,打开了车门。并用一只手挡住车门的上部,防止索科夫碰到头。
见到师长表现得如此殷勤,多布鲁申和乌扎科夫两人的心里都感到了诧异。不过他们的首先任务是迎接索科夫,来不及考虑别的事情。等索科夫站直身体后,两人抬手敬礼,齐声说道:“司令员同志,近卫第98师副师长多布鲁申中校(参谋长乌扎科夫中校)向您报道,欢迎您到女子高炮营来。”
近卫第98师的嘉奖申请表,不到一个小时,就出现在司令部的桌面上。为了表示对此事的重视,是丘瓦绍夫亲自出面送来的。
索科夫接过丘瓦绍夫手中的申请表,随意地看了一眼,就递给了卢涅夫。术业有专攻,这些给指战员授勋或嘉奖的事情,一向是卢涅夫负责,索科夫就算想过问,也不知该如何下手,便索性放手让对方自由发挥。
“丘瓦绍夫上校,”索科夫招呼丘瓦绍夫坐下后,好奇地问:“这种申请表随便派一名通讯兵送来就可以了,何必要亲自跑一趟呢?”
“司令员同志,我担心路上不安全,通讯员可能会误事,因此便亲自送过来了。”
索科夫一听这话,不禁皱起了眉头,心说克列门丘格城内是你们师的防区,而且你的师指挥部距离我这里不到两个街区,你对我路上不安全?感情城里的守军都是摆设,连两条街区的沿途安全都无法保障么?
看到索科夫表情严肃,丘瓦绍夫意识到自己牵强的借口被对方识破了,只能干笑两声,随后解释说:“司令员同志,我刚回到指挥部,就听乌扎科夫中校说,为了表彰女子高炮营的战绩,你不光会为参战人员授勋,甚至还会晋升她们的军衔。我到这里来,就是想核实这条消息的准确性。”
“没错,上校同志,乌扎科夫中校说得没错,我们的确是这么通知。”看到丘瓦绍夫动了动嘴,似乎还想说点什么时,索科夫又补充说:“不过除了授勋和晋衔外,我们对女子高炮营还有其它的考虑。”
“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丘瓦绍夫得知女子高炮营要扩编为团,不禁喜上眉梢,连声说道:“对我们来说,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丘瓦绍夫上校,”萨梅科从一旁走过来,用奇怪的目光盯着丘瓦绍夫问:“女子高炮营扩编为团,你有什么可高兴的?”
在女子高炮营停留了不到一个小时,索科夫就接到了萨梅科打来的紧急电话:“司令员同志,出了一点事情,您能立即赶回来吗?”
虽说索科夫可以直接在电话问出了什么事情,但考虑到自己与萨梅科的通话,有可能被潜伏在城里的德军特务窃听的可能,他没有直接问答案,而是简短地说:“我马上回去。”
放下电话后,索科夫对旁边的丘瓦绍夫说:“上校同志,司令部里有事,我和军事委员要立即赶回去。女子高炮营调离的善后事宜,就由你和丽达少校商议着办。”
说完,不等丘瓦绍夫应声,便起身对还没有回过神的卢涅夫说:“军事委员同志,司令部里有事情等我们回去处理,我们现在走吧。”
返回司令部的途中,卢涅夫好奇地问索科夫:“司令员同志,出什么事情了?”
“不清楚。”索科夫摇着头说:“我担心女子高炮营的电话线路不安全,所以没问。不过以我的估计,此事应该和古察科夫旅有关系。”
“与古察科夫旅有关系?”卢涅夫把索科夫的话重复一遍后,自言自语道:“难道德军察觉了我们的行动,加强了有关地段的防御不成?”
两人一回到司令部,索科夫就朝着站在桌边的萨梅科走去,嘴里大声地问:“参谋长同志,出什么事情了?是不是我们准备偷袭帕夫利什的行动,被德国人发现了?”
“司令员同志,”看到索科夫回来,萨梅科顾不得寒暄,便直接切入了话题:“你们刚离开,我就接到了一份来自登陆场的报告,说登陆场南面的德军正在撤离。”
“什么,登陆场南面的德军正在撤离?”这个意外的消息让索科夫大吃一惊,他连忙追问道:“参谋长同志,这消息可靠吗?”
“说实话,我得到这个情报时,也怀疑了它的可靠性,因此立即派人进行核实。”
索科夫了解萨梅科,知道没有得出最后结论的事情,是不会贸然向自己报告的,便试探地问:“核实的结果怎么样?”
萨梅科使劲点了点头,回答说:“我请求城北机场的侦察机出动,对登陆场南面的区域实施了侦察。我们的飞行员发现,地面上的确有大部队调动的迹象,当他想飞低一点看得更清楚时,却遭到了来自地面的机枪火力的射击,导致他的飞机多处中弹,不得不尽快地脱离了那一区域。”
没等索科夫说话,卢涅夫就抢着说:“参谋长同志,这会不会是德国人的一个阴谋。他们假装摆出撤退的姿态,就是想等我军放弃警惕之际,再突然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以达到突破我军防线的目的。”
为了证实自己说法是正确的,卢涅夫还补充说:“要知道,我军为了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也经常搞出一些假动作,以达到麻痹敌人的目的。况且敌人的调动,侦察机飞行员只是在高空看到,稍一降低高度,就遭到了地面火力的攻击。因此,我认为德国人的调动,完全有可能是一个阴谋。”
索科夫并没有针对此事发表任何意见,作为集团军司令员,他必须确定德军是否真的撤离之后,才能有针对地制定出一系列的作战计划。他皱着眉头想了想,随后问萨梅科:“参谋长同志,敌人是朝哪个方向撤离的?”
“敌人离开了现有的驻地后,朝着西北方向运动。”萨梅科在地图上指出了德军撤离的方向后,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判断:“我觉得从登陆场南侧撤走的德军,应该是开完奇吉林地区,协助那里的敌人对近卫第7集团军展开攻击,试图在我们的友军站稳脚跟之前,把他们统统赶进第聂伯河。”
索科夫盯着面前的地图,心里认可了萨梅科的分析,但他并没有在脸上表露出来,而是面无表情地问:“敌人撤走的部队是什么样的规模?”
“从目前获得的情报来分析,应该不少于一个师。”萨梅科面向索科夫说道:“不过这只是初步的侦察结果,进一步的情报,还需要继续侦察。”
“让侦察处长通知位于登陆场南面的所有侦察小组,立即搞清楚德军的真实动向,以及有多少部队离开了现在的防区。”
“是,我立即给侦察处长打电话。”
“等一等,”就在萨梅科准备去打电话时,索科夫又叫住了他,补充道:“通知登陆场位于一线的第254和第300师大张旗鼓地构筑工事,特别是要在阵地前布设雷区和拉上铁丝网,摆出一副准备加强防御的态势。”
对于索科夫的这道命令,萨梅科显得有些疑惑不解:“司令员同志,我们很快就要向敌人展开进攻。假如此刻在阵地前布设雷区和拉铁丝网,不是会对我们的进攻造成不便吗?”
“参谋长同志,别担心。”索科夫安慰萨梅科:“就算是布设了雷区和拉上了铁丝网,我们也可以在进攻前,派工兵为进攻部队清理出道路啊。”
但他说完之后,发现萨梅科还是一脸茫然的样子,只能做进一步的解释:“参谋长同志,我觉得你的话有道理,德军是准备抽调我们登陆场南面的部队,去攻击还没有站稳脚跟的近卫第7集团军。但出于对我们的顾忌,他们在撤离时会显得格外谨慎,而我们摆出一个大修工事的态势,就是给德国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我们只想加强防御,并没有进攻的想法,这样才能促使他们把更多的部队调走。”
说到这里,他又把目光转向了一旁的卢涅夫:“当然,军事委员同志说的可能,也是不能排除的。只要我们加强了防御,就算德国人想给我们来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我们新修筑的这些工事,也能给他们造成巨大的伤亡。”
搞清楚索科夫让前沿部队加修工事,是在做两手准备,萨梅科不禁眼前一亮,连声说:“还是司令员同志考虑得周到。不管德军从登陆场南面撤走部队,是真的还是一起阴谋,我军加修防御工事,都是没错的。
看到我们摆出加强防御的态势,德国人就会认为我们无心进攻,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将更多的部队,调往近卫第7集团军所建立的登陆场。就算是他们的阴谋,看到我军的防御加强了,他们也不得不调整战术,重新考虑用新的办法来对付我军。”
不过萨梅科在打电话前,还是谨慎地问索科夫:“司令员同志,那古察科夫旅偷袭帕夫利什的计划,需要进行调整吗?”
“不用不用。”索科夫摆着手说:“既然德军开始大规模调动,没准更加有利于他们的行动。你把最新的情况向古察科夫通报一声,让他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让他按照原来的计划,派出部队去偷袭帕夫利什的物资转运仓库。”
萨梅科打电话的工夫,盯着地图看的索科夫,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此事是否应该及时地通知舒米洛夫,以及把这里的情况,向科涅夫进行报告?”
根据索科夫所掌握的情报,他知道新登陆场的战斗打得很惨烈,近卫第7集团军的指战员虽然顽强地抗击德军的进攻,但还是被一步步地逼向了第聂伯河边,随时有被敌人赶进河里的可能。
在女子高炮营停留了不到一个小时,索科夫就接到了萨梅科打来的紧急电话:“司令员同志,出了一点事情,您能立即赶回来吗?”
虽说索科夫可以直接在电话问出了什么事情,但考虑到自己与萨梅科的通话,有可能被潜伏在城里的德军特务窃听的可能,他没有直接问答案,而是简短地说:“我马上回去。”
放下电话后,索科夫对旁边的丘瓦绍夫说:“上校同志,司令部里有事,我和军事委员要立即赶回去。女子高炮营调离的善后事宜,就由你和丽达少校商议着办。”
说完,不等丘瓦绍夫应声,便起身对还没有回过神的卢涅夫说:“军事委员同志,司令部里有事情等我们回去处理,我们现在走吧。”
返回司令部的途中,卢涅夫好奇地问索科夫:“司令员同志,出什么事情了?”
“不清楚。”索科夫摇着头说:“我担心女子高炮营的电话线路不安全,所以没问。不过以我的估计,此事应该和古察科夫旅有关系。”
“与古察科夫旅有关系?”卢涅夫把索科夫的话重复一遍后,自言自语道:“难道德军察觉了我们的行动,加强了有关地段的防御不成?”
两人一回到司令部,索科夫就朝着站在桌边的萨梅科走去,嘴里大声地问:“参谋长同志,出什么事情了?是不是我们准备偷袭帕夫利什的行动,被德国人发现了?”
“司令员同志,”看到索科夫回来,萨梅科顾不得寒暄,便直接切入了话题:“你们刚离开,我就接到了一份来自登陆场的报告,说登陆场南面的德军正在撤离。”
“什么,登陆场南面的德军正在撤离?”这个意外的消息让索科夫大吃一惊,他连忙追问道:“参谋长同志,这消息可靠吗?”
“说实话,我得到这个情报时,也怀疑了它的可靠性,因此立即派人进行核实。”
索科夫了解萨梅科,知道没有得出最后结论的事情,是不会贸然向自己报告的,便试探地问:“核实的结果怎么样?”
萨梅科使劲点了点头,回答说:“我请求城北机场的侦察机出动,对登陆场南面的区域实施了侦察。我们的飞行员发现,地面上的确有大部队调动的迹象,当他想飞低一点看得更清楚时,却遭到了来自地面的机枪火力的射击,导致他的飞机多处中弹,不得不尽快地脱离了那一区域。”
没等索科夫说话,卢涅夫就抢着说:“参谋长同志,这会不会是德国人的一个阴谋。他们假装摆出撤退的姿态,就是想等我军放弃警惕之际,再突然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以达到突破我军防线的目的。”
为了证实自己说法是正确的,卢涅夫还补充说:“要知道,我军为了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也经常搞出一些假动作,以达到麻痹敌人的目的。况且敌人的调动,侦察机飞行员只是在高空看到,稍一降低高度,就遭到了地面火力的攻击。因此,我认为德国人的调动,完全有可能是一个阴谋。”
索科夫并没有针对此事发表任何意见,作为集团军司令员,他必须确定德军是否真的撤离之后,才能有针对地制定出一系列的作战计划。他皱着眉头想了想,随后问萨梅科:“参谋长同志,敌人是朝哪个方向撤离的?”
“敌人离开了现有的驻地后,朝着西北方向运动。”萨梅科在地图上指出了德军撤离的方向后,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判断:“我觉得从登陆场南侧撤走的德军,应该是开完奇吉林地区,协助那里的敌人对近卫第7集团军展开攻击,试图在我们的友军站稳脚跟之前,把他们统统赶进第聂伯河。”
索科夫盯着面前的地图,心里认可了萨梅科的分析,但他并没有在脸上表露出来,而是面无表情地问:“敌人撤走的部队是什么样的规模?”
“从目前获得的情报来分析,应该不少于一个师。”萨梅科面向索科夫说道:“不过这只是初步的侦察结果,进一步的情报,还需要继续侦察。”
“让侦察处长通知位于登陆场南面的所有侦察小组,立即搞清楚德军的真实动向,以及有多少部队离开了现在的防区。”
“是,我立即给侦察处长打电话。”
“等一等,”就在萨梅科准备去打电话时,索科夫又叫住了他,补充道:“通知登陆场位于一线的第254和第300师大张旗鼓地构筑工事,特别是要在阵地前布设雷区和拉上铁丝网,摆出一副准备加强防御的态势。”
对于索科夫的这道命令,萨梅科显得有些疑惑不解:“司令员同志,我们很快就要向敌人展开进攻。假如此刻在阵地前布设雷区和拉铁丝网,不是会对我们的进攻造成不便吗?”
“参谋长同志,别担心。”索科夫安慰萨梅科:“就算是布设了雷区和拉上了铁丝网,我们也可以在进攻前,派工兵为进攻部队清理出道路,丝毫不会影响到我们随时可能发起的进攻。”
对曼施坦因来说,不管是克列门丘格还是切尔卡瑟,都是自己第聂伯河防线上最重要的两个点。克列门丘格已经被索科夫的部队占领,自己所派出的部队,对右岸登陆场发起了无数次进攻,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但仅仅丢失一个点,对曼施坦因来说,还不算伤筋动骨,就算无法将建立登陆场的苏军赶进第聂伯河,他也能让自己的部队封堵住对方扩张的道路。但如今苏军又在切尔卡瑟附近建立了一个新的登陆场,试探以此为跳板,夺取切尔卡瑟,彻底突破自己的第聂伯河防线,这是他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原本摆在第27集团军登陆场南面的部队,有包括装甲师在内的五个师。但为了尽快地消灭切尔卡瑟附近的苏军登陆场,曼施坦因经过反复的思索,决定从这里抽调部队,去参与消灭奇吉林地域附近苏军的战斗。
他很清楚,从索科夫的阵地前方抽调部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吃大亏。因此他最初只抽调了一个师,缓缓地朝奇吉林方向移动,以观察苏军的动向。
当被抽调的师全部撤离防区,对面的苏军不光没有丝毫进攻的迹象,相反,还在防区里大修防御工事,以及在阵地前敷设雷区和拉铁丝网,摆出了一副防守的态势。
得知这个消息后,曼施坦因思索了良久,自己有点杞人忧天了,苏军既然在大兴土木,摆出一副防守的态势,那就证明不会进攻。便果断地下达了命令,除了在远处留下一个装甲师和一个步兵师继续担任警戒外,其余的部队都立即赶往西北方向的交战区域。
平心而论,如果部署在登陆场的是其它的苏军部队,曼施坦因做出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大多数苏军指挥员的战术思想呆板,不懂得积极地寻找战机,一切都以上级的命令为主。假如上级命令他们在某处建立防御阵地,哪怕再好的机会摆在面前,指挥员恐怕都不会及时地转守为攻,而白白地错失良机。
但索科夫指挥的部队却不同,他们懂得利用一切的机会,来狠狠地打击敌人。但每次作战前,为了不让敌人察觉到自己的意图,往往又会摆出一连串的假动作,比如说这次的大修工事,就是为了达到迷惑敌人的目的。
好在索科夫的计谋,成功地骗过了曼施坦因。这位德军元帅急于消灭威胁到切尔卡瑟安全的苏军登陆场,简单地确认索科夫的部队不会发起进攻,不会威胁到己方部队的侧后方时,便果断地抽调了大量的部队,去增援正在进攻近卫第7集团军的部队。
虽说德军的大举撤退,是在夜间进行的,但早就被隐藏在附近的苏军侦察兵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情报就通过他们所携带的电台,源源不断地发回了后方。
侦察处长接到前方侦察兵发来的情报后,经过简单地整理后,便急匆匆地赶来见索科夫和萨梅科。
看得侦察处长急匆匆地赶来,萨梅科立即猜到对方肯定带来关于德军的情报,连忙放下了手里的东西,站直身体问道:“处长同志,你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情报,要向我们汇报?”
“是的,参谋长同志。”侦察处长看了一眼站在墙边,背对着自己看地图的索科夫,继续说道:“前方的侦察兵刚刚发回来情况,说德军又有新的部队开始撤退。”
索科夫本来背对着桌子,看挂在墙上的地图,听到侦察处长的话,立即转过身问道:“处长同志,快点说说情况是怎么样的。”
侦察处长点点头,开始向索科夫和萨梅科两人进行汇报:“根据侦察员的报告,敌人在天黑前撤走了一个步兵师。他们原以为敌人不会再有什么动静了,但在两个小时前,他们忽然发现停放在森林里的坦克,开始朝着一个方向运动,他们连忙跟了上去。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他们发现德军的坦克开进了一个车站,并在站台上开始陆续登车。”
“等一等,处长同志。”萨梅科听到这里,插嘴打断了侦察处长的话:“他们能确认火车是开往什么方向的吗?”
“已经确认了,参谋长同志。”
对曼施坦因来说,不管是克列门丘格还是切尔卡瑟,都是自己第聂伯河防线上最重要的两个点。克列门丘格已经被索科夫的部队占领,自己所派出的部队,对右岸登陆场发起了无数次进攻,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但仅仅丢失一个点,对曼施坦因来说,还不算伤筋动骨,就算无法将建立登陆场的苏军赶进第聂伯河,他也能让自己的部队封堵住对方扩张的道路。但如今苏军又在切尔卡瑟附近建立了一个新的登陆场,试探以此为跳板,夺取切尔卡瑟,彻底突破自己的第聂伯河防线,这是他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原本摆在第27集团军登陆场南面的部队,有包括装甲师在内的五个师。但为了尽快地消灭切尔卡瑟附近的苏军登陆场,曼施坦因经过反复的思索,决定从这里抽调部队,去参与消灭奇吉林地域附近苏军的战斗。
他很清楚,从索科夫的阵地前方抽调部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吃大亏。因此他最初只抽调了一个师,缓缓地朝奇吉林方向移动,以观察苏军的动向。
当被抽调的师全部撤离防区,对面的苏军不光没有丝毫进攻的迹象,相反,还在防区里大修防御工事,以及在阵地前敷设雷区和拉铁丝网,摆出了一副防守的态势。
得知这个消息后,曼施坦因思索了良久,自己有点杞人忧天了,苏军既然在大兴土木,摆出一副防守的态势,那就证明不会进攻。便果断地下达了命令,除了在远处留下一个装甲师和一个步兵师继续担任警戒外,其余的部队都立即赶往西北方向的交战区域。
平心而论,如果部署在登陆场的是其它的苏军部队,曼施坦因做出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大多数苏军指挥员的战术思想呆板,不懂得积极地寻找战机,一切都以上级的命令为主。假如上级命令他们在某处建立防御阵地,哪怕再好的机会摆在面前,指挥员恐怕都不会及时地转守为攻,而白白地错失良机。
但索科夫指挥的部队却不同,他们懂得利用一切的机会,来狠狠地打击敌人。但每次作战前,为了不让敌人察觉到自己的意图,往往又会摆出一连串的假动作,比如说这次的大修工事,就是为了达到迷惑敌人的目的。
好在索科夫的计谋,成功地骗过了曼施坦因。这位德军元帅急于消灭威胁到切尔卡瑟安全的苏军登陆场,简单地确认索科夫的部队不会发起进攻,不会威胁到己方部队的侧后方时,便果断地抽调了大量的部队,去增援正在进攻近卫第7集团军的部队。
虽说德军的大举撤退,是在夜间进行的,但早就被隐藏在附近的苏军侦察兵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情报就通过他们所携带的电台,源源不断地发回了后方。
侦察处长接到前方侦察兵发来的情报后,经过简单地整理后,便急匆匆地赶来见索科夫和萨梅科。
看得侦察处长急匆匆地赶来,萨梅科立即猜到对方肯定带来关于德军的情报,连忙放下了手里的东西,站直身体问道:“处长同志,你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情报,要向我们汇报?”
“是的,参谋长同志。”侦察处长看了一眼站在墙边,背对着自己看地图的索科夫,继续说道:“前方的侦察兵刚刚发回来情况,说德军又有新的部队开始撤退。”
索科夫本来背对着桌子,看挂在墙上的地图,听到侦察处长的话,立即转过身问道:“处长同志,快点说说情况是怎么样的。”
侦察处长点点头,开始向索科夫和萨梅科两人进行汇报:“根据侦察员的报告,敌人在天黑前撤走了一个步兵师。他们原以为敌人不会再有什么动静了,但在两个小时前,他们忽然发现停放在森林里的坦克,开始朝着一个方向运动,他们连忙跟了上去。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他们发现德军的坦克开进了一个车站,并在站台上开始陆续登车。”
“等一等,处长同志。”萨梅科听到这里,插嘴打断了侦察处长的话:“他们能确认火车是开往什么方向的吗?”
“已经确认了,参谋长同志。”
对曼施坦因来说,不管是克列门丘格还是切尔卡瑟,都是自己第聂伯河防线上最重要的两个点。克列门丘格已经被索科夫的部队占领,自己所派出的部队,对右岸登陆场发起了无数次进攻,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但仅仅丢失一个点,对曼施坦因来说,还不算伤筋动骨,就算无法将建立登陆场的苏军赶进第聂伯河,他也能让自己的部队封堵住对方扩张的道路。但如今苏军又在切尔卡瑟附近建立了一个新的登陆场,试探以此为跳板,夺取切尔卡瑟,彻底突破自己的第聂伯河防线,这是他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原本摆在第27集团军登陆场南面的部队,有包括装甲师在内的五个师。但为了尽快地消灭切尔卡瑟附近的苏军登陆场,曼施坦因经过反复的思索,决定从这里抽调部队,去参与消灭奇吉林地域附近苏军的战斗。
他很清楚,从索科夫的阵地前方抽调部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吃大亏。因此他最初只抽调了一个师,缓缓地朝奇吉林方向移动,以观察苏军的动向。
当被抽调的师全部撤离防区,对面的苏军不光没有丝毫进攻的迹象,相反,还在防区里大修防御工事,以及在阵地前敷设雷区和拉铁丝网,摆出了一副防守的态势。
得知这个消息后,曼施坦因思索了良久,自己有点杞人忧天了,苏军既然在大兴土木,摆出一副防守的态势,那就证明不会进攻。便果断地下达了命令,除了在远处留下一个装甲师和一个步兵师继续担任警戒外,其余的部队都立即赶往西北方向的交战区域。
平心而论,如果部署在登陆场的是其它的苏军部队,曼施坦因做出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大多数苏军指挥员的战术思想呆板,不懂得积极地寻找战机,一切都以上级的命令为主。假如上级命令他们在某处建立防御阵地,哪怕再好的机会摆在面前,指挥员恐怕都不会及时地转守为攻,而白白地错失良机。
但索科夫指挥的部队却不同,他们懂得利用一切的机会,来狠狠地打击敌人。但每次作战前,为了不让敌人察觉到自己的意图,往往又会摆出一连串的假动作,比如说这次的大修工事,就是为了达到迷惑敌人的目的。
好在索科夫的计谋,成功地骗过了曼施坦因。这位德军元帅急于消灭威胁到切尔卡瑟安全的苏军登陆场,简单地确认索科夫的部队不会发起进攻,不会威胁到己方部队的侧后方时,便果断地抽调了大量的部队,去增援正在进攻近卫第7集团军的部队。
虽说德军的大举撤退,是在夜间进行的,但早就被隐藏在附近的苏军侦察兵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情报就通过他们所携带的电台,源源不断地发回了后方。
侦察处长接到前方侦察兵发来的情报后,经过简单地整理后,便急匆匆地赶来见索科夫和萨梅科。
看得侦察处长急匆匆地赶来,萨梅科立即猜到对方肯定带来关于德军的情报,连忙放下了手里的东西,站直身体问道:“处长同志,你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情报,要向我们汇报?”
“是的,参谋长同志。”侦察处长看了一眼站在墙边,背对着自己看地图的索科夫,继续说道:“前方的侦察兵刚刚发回来情况,说德军又有新的部队开始撤退。”
侦察处长点点头,开始向索科夫和萨梅科两人进行汇报:“根据侦察员的报告,敌人在天黑前撤走了一个步兵师。他们原以为敌人不会再有什么动静了,但在两个小时前,他们忽然发现停放在森林里的坦克,开始朝着一个方向运动,他们连忙跟了上去。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他们发现德军的坦克开进了一个车站,并在站台上开始陆续登车。”
“等一等,处长同志。”萨梅科听到这里,插嘴打断了侦察处长的话:“他们能确认火车是开往什么方向的吗?”
“索科夫将军,”扎哈罗夫在听筒里的声音很严厉:“请您如实地告诉我,为什么登陆场南面德军撤退这样重大的消息,您不及时向司令部报告?”
索科夫记得扎哈罗夫平时称呼自己时,用的都是“你”,今天忽然用上了尊称,证明对方此刻已经达到了离奇愤怒的程度。
“方面军参谋长同志,”索科夫等扎哈罗夫说完,不慌不忙地说:“您说得没错,登陆场南面的敌人的确在转移。但他们的转移,是真正的转移,还是故意给我们布下的迷魂阵,这一点我们暂时还无法得知真相。此刻,我们派出的侦察小组,正在进行紧张的侦察,就是想搞清楚敌人是真的撤退,还是他们搞的一个阴谋。正因为还没有搞清楚真相,我才擅作主张,没有立即把这个情况上报,免得导致上级出现误判的情况。”
索科夫这个看起来合情合理的解释,让扎哈罗夫心头的怒火稍稍熄灭,他放缓语气问道:“是这样的吗?”
“当然。”索科夫察觉到对方的怒气已经平息,连忙说道:“方面军参谋长同志,您是了解我的,在没有搞清楚德国人的真实意图之前,我是不会随便上报的,就是为了避免错误的情报,导致上级领导出现误判。”
扎哈罗夫心里还是很信任索科夫的,听完他的解释后,怒火渐渐地平息。他想起今天给索科夫打电话的原因,便接着说:“根据我们获得的情报,德军正在向近卫第7集团军所建立的登陆场运动,试图从几个方向同时攻击登陆场,把我们的部队赶进第聂伯河。因此,我给待在近卫第7集团军司令部的科涅夫司令员打了电话,准备……”
索科夫很清楚扎哈罗夫接下来会说点什么,便抢在他说出来之前说道:“方面军参谋长同志,您不会是准备让我们出兵去牵制敌人吧?”
扎哈罗夫没想到自己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就被索科夫猜到了。他迟疑了几秒钟后,开口说道:“从目前的情况看,你们是距离新登陆场最近的部队。况且敌人是从你们的防区前撤走的,由你们去攻击和牵制敌人,是非常合适的。”
“我觉得不合适,方面军参谋长同志。”索科夫见自己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便态度坚决地反驳道:“没错,我们如今距离敌人是最近,而且敌人也是从我们防区附近撤走的。按理说,由我们去攻击和牵制这些敌人,掩护友军登陆场的安全,是理所当然的。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上级给我们的命令,是突破德军在登陆场南面的防御,快速向南推进,夺取亚历山德里亚和基洛夫格勒,建立解放第聂伯河右岸的进攻出发点。”索科夫振振有词地说:“如今我的部队已经做好了进攻准备,只等克留琴金将军的第69集团军来接替防务后,就可以向登陆场南面的德军展开进攻。如果真的出兵去进攻和牵制转移的德军,就会彻底打乱我们的进攻步骤。我恳求上级能慎重地考虑一下我的建议,由别的部队去对付侧击友军登陆场的敌人,使我们能集中力量,向南面展开攻击。”
索科夫的话提醒了扎哈罗夫,按照原先的计划,等克留琴金的第69集团军接替了克列门丘格和右岸登陆场的防御之后,索科夫的部队就要向登陆场南面的德军发起进攻,并想尽一切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解放亚历山德里亚和基洛夫格勒。若是命令他们进攻出现在新登陆场附近的敌人,那么就会彻底打乱原来的计划。
“怎么办,我该怎么办?”索科夫的话让扎哈罗夫感到很为难,若是索科夫不出兵,那么舒米洛夫部队的登陆场,就有遭到两面夹击的可能。但如果让索科夫出兵,原先向南发展的计划,就会被彻底打乱。
就在他左右为难之际,忽然听到索科夫在问:“方面军参谋长同志,您如今是不是感觉挺迷茫的,不知该怎么办,对吧?”
“没错,正是这样。”既然索科夫猜到了自己的心思,扎哈罗夫也不隐瞒,而是虚心地向对方请教:“那你说说,我该怎么办?”
“我建议您向方面军司令员请示,”索科夫觉得要想自己不出兵,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向登陆场南面发起进攻,便主动向扎哈罗夫建议道:“是否可以命令近卫第7集团军左右两翼的部队,提前发起渡河作战,这样就能分散德军的力量,使他们无法集中兵力攻击新建立的登陆场。”
“让近卫第7集团军两侧的部队,提前发起渡河行动?”对索科夫的建议,扎哈罗夫苦笑着摇摇头说:“索科夫将军,情况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两支部队如今没有足够的渡河器材,所以才迟迟无法发起渡河作战。”
“索科夫将军,”扎哈罗夫在听筒里的声音很严厉:“请您如实地告诉我,为什么登陆场南面德军撤退这样重大的消息,您不及时向司令部报告?”
索科夫记得扎哈罗夫平时称呼自己时,用的都是“你”,今天忽然用上了尊称,证明对方此刻已经达到了离奇愤怒的程度。
“方面军参谋长同志,”索科夫等扎哈罗夫说完,不慌不忙地说:“您说得没错,登陆场南面的敌人的确在转移。但他们的转移,是真正的转移,还是故意给我们布下的迷魂阵,这一点我们暂时还无法得知真相。此刻,我们派出的侦察小组,正在进行紧张的侦察,就是想搞清楚敌人是真的撤退,还是他们搞的一个阴谋。正因为还没有搞清楚真相,我才擅作主张,没有立即把这个情况上报,免得导致上级出现误判的情况。”
索科夫这个看起来合情合理的解释,让扎哈罗夫心头的怒火稍稍熄灭,他放缓语气问道:“是这样的吗?”
“当然。”索科夫察觉到对方的怒气已经平息,连忙说道:“方面军参谋长同志,您是了解我的,在没有搞清楚德国人的真实意图之前,我是不会随便上报的,就是为了避免错误的情报,导致上级领导出现误判。”
扎哈罗夫心里还是很信任索科夫的,听完他的解释后,怒火渐渐地平息。他想起今天给索科夫打电话的原因,便接着说:“根据我们获得的情报,德军正在向近卫第7集团军所建立的登陆场运动,试图从几个方向同时攻击登陆场,把我们的部队赶进第聂伯河。因此,我给待在近卫第7集团军司令部的科涅夫司令员打了电话,准备……”
索科夫很清楚扎哈罗夫接下来会说点什么,便抢在他说出来之前说道:“方面军参谋长同志,您不会是准备让我们出兵去牵制敌人吧?”
扎哈罗夫没想到自己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就被索科夫猜到了。他迟疑了几秒钟后,开口说道:“从目前的情况看,你们是距离新登陆场最近的部队。况且敌人是从你们的防区前撤走的,由你们去攻击和牵制敌人,是非常合适的。”
“我觉得不合适,方面军参谋长同志。”索科夫见自己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便态度坚决地反驳道:“没错,我们如今距离敌人是最近,而且敌人也是从我们防区附近撤走的。按理说,由我们去攻击和牵制这些敌人,掩护友军登陆场的安全,是理所当然的。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上级给我们的命令,是突破德军在登陆场南面的防御,快速向南推进,夺取亚历山德里亚和基洛夫格勒,建立解放第聂伯河右岸的进攻出发点。”索科夫振振有词地说:“如今我的部队已经做好了进攻准备,只等克留琴金将军的第69集团军来接替防务后,就可以向登陆场南面的德军展开进攻。如果真的出兵去进攻和牵制转移的德军,就会彻底打乱我们的进攻步骤。我恳求上级能慎重地考虑一下我的建议,由别的部队去对付侧击友军登陆场的敌人,使我们能集中力量,向南面展开攻击。”
索科夫的话提醒了扎哈罗夫,按照原先的计划,等克留琴金的第69集团军接替了克列门丘格和右岸登陆场的防御之后,索科夫的部队就要向登陆场南面的德军发起进攻,并想尽一切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解放亚历山德里亚和基洛夫格勒。若是命令他们进攻出现在新登陆场附近的敌人,那么就会彻底打乱原来的计划。
“怎么办,我该怎么办?”索科夫的话让扎哈罗夫感到很为难,若是索科夫不出兵,那么舒米洛夫部队的登陆场,就有遭到两面夹击的可能。但如果让索科夫出兵,原先向南发展的计划,就会被彻底打乱。
就在他左右为难之际,忽然听到索科夫在问:“方面军参谋长同志,您如今是不是感觉挺迷茫的,不知该怎么办,对吧?”
“没错,正是这样。”既然索科夫猜到了自己的心思,扎哈罗夫也不隐瞒,而是虚心地向对方请教:“那你说说,我该怎么办?”
“我建议您向方面军司令员请示,”索科夫觉得要想自己不出兵,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向登陆场南面发起进攻,便主动向扎哈罗夫建议道:“是否可以命令近卫第7集团军左右两翼的部队,提前发起渡河作战,这样就能分散德军的力量,使他们无法集中兵力攻击新建立的登陆场。”
“让近卫第7集团军两侧的部队,提前发起渡河行动?”对索科夫的建议,扎哈罗夫苦笑着摇摇头说:“索科夫将军,情况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两支部队如今没有足够的渡河器材,所以才迟迟无法发起渡河作战。”
“索科夫将军,”扎哈罗夫在听筒里的声音很严厉:“请您如实地告诉我,为什么登陆场南面德军撤退这样重大的消息,您不及时向司令部报告?”
索科夫记得扎哈罗夫平时称呼自己时,用的都是“你”,今天忽然用上了尊称,证明对方此刻已经达到了离奇愤怒的程度。
“方面军参谋长同志,”索科夫等扎哈罗夫说完,不慌不忙地说:“您说得没错,登陆场南面的敌人的确在转移。但他们的转移,是真正的转移,还是故意给我们布下的迷魂阵,这一点我们暂时还无法得知真相。此刻,我们派出的侦察小组,正在进行紧张的侦察,就是想搞清楚敌人是真的撤退,还是他们搞的一个阴谋。正因为还没有搞清楚真相,我才擅作主张,没有立即把这个情况上报,免得导致上级出现误判的情况。”
索科夫这个看起来合情合理的解释,让扎哈罗夫心头的怒火稍稍熄灭,他放缓语气问道:“是这样的吗?”
“当然。”索科夫察觉到对方的怒气已经平息,连忙说道:“方面军参谋长同志,您是了解我的,在没有搞清楚德国人的真实意图之前,我是不会随便上报的,就是为了避免错误的情报,导致上级领导出现误判。”
扎哈罗夫心里还是很信任索科夫的,听完他的解释后,怒火渐渐地平息。他想起今天给索科夫打电话的原因,便接着说:“根据我们获得的情报,德军正在向近卫第7集团军所建立的登陆场运动,试图从几个方向同时攻击登陆场,把我们的部队赶进第聂伯河。因此,我给待在近卫第7集团军司令部的科涅夫司令员打了电话,准备……”
索科夫很清楚扎哈罗夫接下来会说点什么,便抢在他说出来之前说道:“方面军参谋长同志,您不会是准备让我们出兵去牵制敌人吧?”
扎哈罗夫没想到自己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就被索科夫猜到了。他迟疑了几秒钟后,开口说道:“从目前的情况看,你们是距离新登陆场最近的部队。况且敌人是从你们的防区前撤走的,由你们去攻击和牵制敌人,是非常合适的。”
“我觉得不合适,方面军参谋长同志。”索科夫见自己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便态度坚决地反驳道:“没错,我们如今距离敌人是最近,而且敌人也是从我们防区附近撤走的。按理说,由我们去攻击和牵制这些敌人,掩护友军登陆场的安全,是理所当然的。但是……”
“但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被索科夫等人牵挂着的一营,此刻正在米海耶夫大尉的率领下,沿着岔路进入了波尔塔瓦——基洛夫格勒公路。在这里,他们遇上了正在大规模转移的德军部队。
看到迎面而来的德军大部队,走在米海耶夫身边的纳尔瓦上尉,心不禁提到了嗓子眼。他有些紧张地问:“营长同志,我们离城市越近,前面的敌人数量越多,若是遇到盘查,我担心恐怕会暴露我们的身份。”
“别担心,上尉同志。”看到前方出现的敌人数量越来越多,米海耶夫的心里也是一阵阵发毛,不过他很清楚,自己作为全营职务最高的军事主官,在这种时候需要保持绝对的冷静,否则就会在指战员们中产生不良的影响。他低声地对纳尔瓦说:“往下传,保持冷静,进行前进。特别要叮嘱那些不懂德语的战士,千万不要随便说话,免得暴露我们的身份。”
命令传达下去之后,纳尔瓦不解地问米海耶夫:“营长同志,沿途我们所遇到的德军,不少于一个师,看样子他们正朝着什么方向转进,您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不知道。”同样迷惑不解的米海耶夫回答说:“恐怕只有司令部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您看,需要问问上级,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吗?”
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让米海耶夫意识到,事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迎面而来的德军,不光有数目众多的步兵,还有大量的坦克、装甲车和运输士兵的卡车。为了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决定让报务员给旅部发个电报,搞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正好不远处出现了一个村庄,他便发出命令,让部队进入村庄。
村庄里只有一个班的德国兵,他们是奉命在路边维持秩序的。忽然见到一支部队开过来,带队的德军下士自然要过来盘问。他拦在队伍前面,大声地问:“站住,你们是哪部分的,到这里来做什么?”
穿着德军上尉制服的二连长叶戈尔,拨开人群来到德军下士面前,把双手背在身后,板着脸说:“我们是第198步兵师的,是奉命到帕夫利什接替防务的。如今天色已晚,官兵们也走累了,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怎么,你不准我们进入村庄吗?”
德军下士看到叶戈尔穿着上尉制服,哪里敢得罪他,慌忙陪着笑说:“上尉先生,不是我不让你们进入村庄。而是因为这个村庄已经废弃许久了,里面根本就没有人居住,你们就算进了村庄,也找不到地方过夜。”
“我们在天明之前,要赶到帕夫利什,不会在村庄里过夜的。”叶戈尔知道米海耶夫打算找个地方给旅部发报,而这个没人居住的村庄,无疑是最理想的地方,他对德军下士说:“你们继续留在村外警戒,我们休息一阵就继续赶路。”
就这样,一营的指战员顺利地进入了村庄。
率先进村的叶戈尔,等米海耶夫等人进村后,立即迎上去,小声地报告说:“营长同志,除了村口的几名德国兵外,整个村庄里都没有人。”
“很好。”米海耶夫点了点头,随后问道:“有什么地方可以发报?”
“村庄里的建筑物几乎都被烧毁了,我们搜寻了半天,只找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木屋。”叶戈尔说道:“您可以让报务员在那里发报。”
“快点带我们过去。”米海耶夫说完这话后,还不忘吩咐一句:“注意布置警戒圈,别让村口的德国人进村。连长同志们都跟我来!”
在叶戈尔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那间没有屋顶,只有四面墙的木屋旁。米海耶夫看了看四周,吩咐道:“报务员到屋里给旅部发电报,汇报我们路上遇到的情况,并请示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什么。”
虽说这里是村庄的中心地带,德国兵根本不可能穿过一营的层层警戒,出现在附近。但米海耶夫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在以木屋为中心的五十米半径范围内,布置了一道警戒线,不让无关人员接近这里。
再说阿思凯儿接完萨梅科的电话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连忙派人把还在睡觉的古察科夫叫起来,对他说道:“旅长同志,可能要出大事了。”
刚从睡眠中醒来,整个人还处于迷糊状态的古察科夫,听阿思凯儿这么说,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随后漫不经心地问:“参谋长同志,会出什么事情啊?”
“旅长同志,”看到古察科夫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阿思凯儿有些急了:“刚刚接到了萨梅科参谋长的电话,他说情况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登陆场南面的德军正在向西北方向转移。他们的转移路线与一营的行军路线是重合的,这就意味着一营有暴露的危险。”
听说一营有暴露的危险,古察科夫浑身一震,整个人顿时惊醒了过来。他连忙来到桌边,低头看地图,用手指画出一营行军的路线。看到最后,他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抬起头问阿思凯儿:“参谋长同志,发现这个问题之后,你有没有和一营联系过?”
“没有。”阿思凯儿摇着头说:“别说一营正在行军途中,无法和他们取得联系。就算能取得联系,我也不敢随便给他们发报。”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阿思凯儿说:“假如他们正从德军的行军队列中穿过,此时要接收我们的电报,就有暴露的可能。”
“这么说来,我们只能在这里等米海耶夫大尉主动联系我们了。”
“是的,旅长同志。”阿思凯儿点着头说:“在眼前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等待。”
古察科夫给自己倒了杯浓茶,喝了一口提提神之后,试探地问阿思凯儿:“司令员同志知道这件事吗?”
“知道。”阿思凯儿回答得很干脆,“他今晚和萨梅科参谋长一起值班,这样的消息,他自然会在第一时间知道。”
两人正在为一营的命运担心时,坐在报话机旁的报务员,忽然扭头喊了一句:“旅长、参谋长,是一营发来的电报。”
听说是一营发来的电报,两人立即起身来到了报务员的身后。阿思凯儿用手朝报话机一指,吩咐报务员:“立即接收电报。”
几分钟之后,古察科夫和阿思凯儿都看完了米海耶夫发回来的电报,两人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拿着电报的阿思凯儿,苦着脸问古察科夫:“旅长同志,我们该如何给米海耶夫大尉回电报呢?”
“参谋长同志,如今一营身处敌人的中间,不管是继续前进,还是立即撤回,都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古察科夫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之后,决定把此事推给索科夫来做决定:“我看,还是立即把此事上报,有司令员同志来决定他们的去留。”
对于古察科夫的提议,阿思凯儿倒是没有反对,而是主动问道:“不知是您向司令部汇报,还是我来打电话?”
“还是我来汇报吧。”古察科夫急于知道索科夫的决定,便主动说:“我这就命令通讯兵给司令部打电话。”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听到听筒里传出了萨梅科的声音,古察科夫赶紧说道:“您好,参谋长同志,我是古察科夫少校,我有重要的事情,要立即向司令员同志汇报。”
萨梅科本想把话筒递给索科夫的,但看到对方摆摆手,便继续将话筒贴在耳边说:“少校同志,有什么情况,向我汇报也是一样的。是不是米海耶夫大尉的一营有消息了?”
“是的,参谋长同志。”既然索科夫不接电话,古察科夫也不勉强,便向萨梅科把刚接到的电报内容,向萨梅科详细地汇报了一遍,最后问道:“您说我们该如何回复米海耶夫大尉呢?”
是让部队继续前进,还是就地撤回,这个问题让萨梅科感到很为难,他连忙用手捂住了话题,向索科夫请示道:“司令员同志,古察科夫少校问,既然一营如今身处德军之中,继续前进可能会有暴露的危险,是否命令他们立即撤回呢?”
“不行,这个时候不能撤退。”但索科夫很干脆地拒绝了他的提议:“正是因为一营处在德军之中,如果此时撤回,同样有暴露的危险。”
被索科夫等人牵挂着的一营,此刻正在米海耶夫大尉的率领下,沿着岔路进入了波尔塔瓦——基洛夫格勒公路。在这里,他们遇上了正在大规模转移的德军部队。
看到迎面而来的德军大部队,走在米海耶夫身边的纳尔瓦上尉,心不禁提到了嗓子眼。他有些紧张地问:“营长同志,我们离城市越近,前面的敌人数量越多,若是遇到盘查,我担心恐怕会暴露我们的身份。”
“别担心,上尉同志。”看到前方出现的敌人数量越来越多,米海耶夫的心里也是一阵阵发毛,不过他很清楚,自己作为全营职务最高的军事主官,在这种时候需要保持绝对的冷静,否则就会在指战员们中产生不良的影响。他低声地对纳尔瓦说:“往下传,保持冷静,进行前进。特别要叮嘱那些不懂德语的战士,千万不要随便说话,免得暴露我们的身份。”
命令传达下去之后,纳尔瓦不解地问米海耶夫:“营长同志,沿途我们所遇到的德军,不少于一个师,看样子他们正朝着什么方向转进,您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不知道。”同样迷惑不解的米海耶夫回答说:“恐怕只有司令部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您看,需要问问上级,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吗?”
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让米海耶夫意识到,事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迎面而来的德军,不光有数目众多的步兵,还有大量的坦克、装甲车和运输士兵的卡车。为了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决定让报务员给旅部发个电报,搞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正好不远处出现了一个村庄,他便发出命令,让部队进入村庄。
村庄里只有一个班的德国兵,他们是奉命在路边维持秩序的。忽然见到一支部队开过来,带队的德军下士自然要过来盘问。他拦在队伍前面,大声地问:“站住,你们是哪部分的,到这里来做什么?”
穿着德军上尉制服的二连长叶戈尔,拨开人群来到德军下士面前,把双手背在身后,板着脸说:“我们是第198步兵师的,是奉命到帕夫利什接替防务的。如今天色已晚,官兵们也走累了,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怎么,你不准我们进入村庄吗?”
德军下士看到叶戈尔穿着上尉制服,哪里敢得罪他,慌忙陪着笑说:“上尉先生,不是我不让你们进入村庄。而是因为这个村庄已经废弃许久了,里面根本就没有人居住,你们就算进了村庄,也找不到地方过夜。”
“我们在天明之前,要赶到帕夫利什,不会在村庄里过夜的。”叶戈尔知道米海耶夫打算找个地方给旅部发报,而这个没人居住的村庄,无疑是最理想的地方,他对德军下士说:“你们继续留在村外警戒,我们休息一阵就继续赶路。”
就这样,一营的指战员顺利地进入了村庄。
率先进村的叶戈尔,等米海耶夫等人进村后,立即迎上去,小声地报告说:“营长同志,除了村口的几名德国兵外,整个村庄里都没有人。”
“很好。”米海耶夫点了点头,随后问道:“有什么地方可以发报?”
“快点带我们过去。”米海耶夫说完这话后,还不忘吩咐一句:“注意布置警戒圈,别让村口的德国人进村。连长同志们都跟我来!”
在叶戈尔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那间没有屋顶,只有四面墙的木屋旁。米海耶夫看了看四周,吩咐道:“报务员到屋里给旅部发电报,汇报我们路上遇到的情况,并请示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什么。”
虽说这里是村庄的中心地带,德国兵根本不可能穿过一营的层层警戒,出现在附近。但米海耶夫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在以木屋为中心的五十米半径范围内,布置了一道警戒线,不让无关人员接近这里。
再说阿思凯儿接完萨梅科的电话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连忙派人把还在睡觉的古察科夫叫起来,对他说道:“旅长同志,可能要出大事了。”
“什么,第198步兵师的?”中尉听完下士的话,整个人都愣住了:“他们不是部署在切尔卡瑟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中尉扔掉了手里的香烟,板着脸问下士:“下士,他们是乘车还是徒步行军?”
“徒步行军。”下士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他们连一辆摩托车都没有,我看到就连带队的军官都是步行。”
“不对劲。”得知这支部队都是步行到达这里的,中尉意识对方肯定有问题,连忙警惕地问下士:“他们的指挥官在什么地方?”
“应该是在村庄里吧。”
中尉从枪套里取出了手枪,对下士说:“快点带我过去。”随后他冲着跟在身后的士兵喊道:“都跟我来!”
德军中尉的怀疑是有道理,一支原本应该驻扎在切尔卡瑟的部队,如今却在深夜时分出现在一百多公路外的帕夫利什附近,这一点本来就令人质疑。如果真的部队调防,就算不搭乘火车,也应该有汽车或装甲车运输,但他们却全部是徒步行军的步兵。
中尉带着自己的部下,跟着德军下士进入了村庄,就是想找带队的军官问个究竟。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所采取的方式却是错误的,他身边只有十几个人,就算加上村口站岗的士兵,也不过二十几人,在没有派人回去报信的情况下,就匆忙进入有四五百人驻扎的村庄,想寻找出事情的真相,这不是羊入虎口么?
村口所发生的一切,被潜伏在附近的一连战士看在眼里,见德军中尉带着人往村里闯,连忙向连长纳尔瓦上尉进行了汇报。
得知德军似乎有所察觉,正准备闯入村庄看个究竟,纳尔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边派人去向米海耶夫大尉报告,一边亲自带着十几名战士迎了上去。
走出没多远,就看到迎面而来的德军中尉,纳尔瓦低声地吩咐带来的战士们做好战斗准备后,抬手制止了对方:“站住!你们是哪一部分的,到这里来要做什么?”
“我们是卫戍司令部的,”德军中尉态度傲慢地说道:“你们是哪一部分的?”
“我们是第198步兵师的,奉命到帕夫利什来接替防务的。”
“上尉先生,您说您是第198步兵师的,请出示您的证件。”
好在纳尔瓦等人多次在敌后执行过伪装任务,身上随时携带有伪造的证件。此刻见德军中尉要盘查自己的证件,便从口袋里掏出军人证递了过去。
中尉单手接过纳尔瓦手里的证件,轻轻咳嗽了一声,旁边立马有名士兵摁亮了手电帮他照明。借助手电的光,中尉仔细查看了证件上的内容后,又用上面的照片和面前的纳尔瓦进行了比对,觉得两者完全吻合之后,将证件递还给了纳尔瓦。
他将手枪放回了枪套,望着纳尔瓦问:“上尉先生,既然你们是到帕夫利什来接替防务的,为什么不乘坐火车或卡车呢?”
“其实我们从切尔卡瑟出发时,是有几十辆卡车运送我们的。”纳尔瓦见德军中尉对自己的怀疑有所减弱,便用事先准备好的说辞来搪塞对方:“但经过奇吉林地域时,那里的公路被俄罗斯切断了,我们只能放弃了卡车,采用徒步行军的方式,前来帕夫利什接替防务。”
德军中尉虽说把手枪收了起来,但心中始终存在着疑惑,要知道这个区域的部队正在源源不断地赶往奇吉林地域,以防止苏军从登陆场出发,去进攻切尔卡瑟。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抽调切尔卡瑟的部队,长途跋涉那么远到这里来接替防务呢?这件事怎么想都是处处破绽。
他在脑子里琢磨一阵,觉得自己在检查证件时,好像没有看到对方的调防命令,赶紧又问:“上尉先生,能给我看看你们的调防命令吗?”
“中尉,”纳尔瓦见德军中尉对自己依旧有怀疑,便拉下脸说:“你刚刚不是看过我的证件,难道对我们的部队出现在这里,还有怀疑吗?”
“对不起,上尉先生。”中尉见纳尔瓦有发火的迹象,连忙陪着笑脸说:“刚刚我的确查看过您的证件,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你们这样一支部队出现在城市附近,我们作为卫戍司令部的直属部队,检查你们的调防命令,也是职责所在,请您多多配合我们。”
“中尉,不瞒你说,我的身上没有什么调防命令。”纳尔瓦的话刚一出口,就看到德军中尉的脸色变了,赶紧补充说:“你也知道,我只是一名上尉,指挥的不过是一个连队。你在看看村庄里的部队,这里可不止一个连啊。”
德军中尉在进村前,就从下士那里了解过,进入村庄的部队有五六百人,差不多相当于一个营级建制。既然面前这位上尉的手里没有调防命令,那可能就在级别更高的指挥官手里。想到这里,他连忙又问:“上尉先生,不知您的上级如今在什么地方?”
“不要着急,中尉。”纳尔瓦的眼角余光发现有不少的指战员,正从四面八方围过来,心里便明白,这肯定是米海耶夫得到消息后作出的安排。考虑到村外的公路上,有大批的德军经过,如果贸然响枪,恐怕会惊动敌人,到时大批的德军涌入村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他要想办法稳住对方,争取在不动枪的情况下,解决这群德国兵:“我已经命令去请少校了,相信他很快就会赶过来的。”
“恩斯特上尉,”这个时候从纳尔瓦的身后传来一个声音:“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恩斯特是纳尔瓦的化名,他听到这个声音,便知道是米海耶夫来了,便对德军中尉说了一声:“中尉,我们的少校来了,你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和他说。”
纳尔瓦转过身,见米海耶夫被十几名战士簇拥着走过来。还隔着十几步远,便抬手敬礼,用娴熟的德语说道:“少校先生,这里有一位来自卫戍司令部的中尉,想检查我们营的调防命令。”
米海耶夫来到了德军中尉的面前,将他上下打量一番后,说道:“中尉,你就是来自卫戍司令部的军官吗?”
“是的。”
“你要检查我们的调防命令?”
“是的,少校先生。”中尉见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名少校,态度变得恭敬起来:“这是必要的程序,请您谅解。”
“什么,第198步兵师的?”中尉听完下士的话,整个人都愣住了:“他们不是部署在切尔卡瑟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中尉扔掉了手里的香烟,板着脸问下士:“下士,他们是乘车还是徒步行军?”
“徒步行军。”下士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他们连一辆摩托车都没有,我看到就连带队的军官都是步行。”
“不对劲。”得知这支部队都是步行到达这里的,中尉意识对方肯定有问题,连忙警惕地问下士:“他们的指挥官在什么地方?”
“应该是在村庄里吧。”
中尉从枪套里取出了手枪,对下士说:“快点带我过去。”随后他冲着跟在身后的士兵喊道:“都跟我来!”
德军中尉的怀疑是有道理,一支原本应该驻扎在切尔卡瑟的部队,如今却在深夜时分出现在一百多公路外的帕夫利什附近,这一点本来就令人质疑。如果真的部队调防,就算不搭乘火车,也应该有汽车或装甲车运输,但他们却全部是徒步行军的步兵。
中尉带着自己的部下,跟着德军下士进入了村庄,就是想找带队的军官问个究竟。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所采取的方式却是错误的,他身边只有十几个人,就算加上村口站岗的士兵,也不过二十几人,在没有派人回去报信的情况下,就匆忙进入有四五百人驻扎的村庄,想寻找出事情的真相,这不是羊入虎口么?
村口所发生的一切,被潜伏在附近的一连战士看在眼里,见德军中尉带着人往村里闯,连忙向连长纳尔瓦上尉进行了汇报。
得知德军似乎有所察觉,正准备闯入村庄看个究竟,纳尔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边派人去向米海耶夫大尉报告,一边亲自带着十几名战士迎了上去。
走出没多远,就看到迎面而来的德军中尉,纳尔瓦低声地吩咐带来的战士们做好战斗准备后,抬手制止了对方:“站住!你们是哪一部分的,到这里来要做什么?”
“我们是卫戍司令部的,”德军中尉态度傲慢地说道:“你们是哪一部分的?”
“我们是第198步兵师的,奉命到帕夫利什来接替防务的。”
“上尉先生,您说您是第198步兵师的,请出示您的证件。”
好在纳尔瓦等人多次在敌后执行过伪装任务,身上随时携带有伪造的证件。此刻见德军中尉要盘查自己的证件,便从口袋里掏出军人证递了过去。
中尉单手接过纳尔瓦手里的证件,轻轻咳嗽了一声,旁边立马有名士兵摁亮了手电帮他照明。借助手电的光,中尉仔细查看了证件上的内容后,又用上面的照片和面前的纳尔瓦进行了比对,觉得两者完全吻合之后,将证件递还给了纳尔瓦。
他将手枪放回了枪套,望着纳尔瓦问:“上尉先生,既然你们是到帕夫利什来接替防务的,为什么不乘坐火车或卡车呢?”
“其实我们从切尔卡瑟出发时,是有几十辆卡车运送我们的。”纳尔瓦见德军中尉对自己的怀疑有所减弱,便用事先准备好的说辞来搪塞对方:“但经过奇吉林地域时,那里的公路被俄罗斯切断了,我们只能放弃了卡车,采用徒步行军的方式,前来帕夫利什接替防务。”
德军中尉虽说把手枪收了起来,但心中始终存在着疑惑,要知道这个区域的部队正在源源不断地赶往奇吉林地域,以防止苏军从登陆场出发,去进攻切尔卡瑟。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抽调切尔卡瑟的部队,长途跋涉那么远到这里来接替防务呢?这件事怎么想都是处处破绽。
他在脑子里琢磨一阵,觉得自己在检查证件时,好像没有看到对方的调防命令,赶紧又问:“上尉先生,能给我看看你们的调防命令吗?”
“中尉,”纳尔瓦见德军中尉对自己依旧有怀疑,便拉下脸说:“你刚刚不是看过我的证件,难道对我们的部队出现在这里,还有怀疑吗?”
“对不起,上尉先生。”中尉见纳尔瓦有发火的迹象,连忙陪着笑脸说:“刚刚我的确查看过您的证件,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你们这样一支部队出现在城市附近,我们作为卫戍司令部的直属部队,检查你们的调防命令,也是职责所在,请您多多配合我们。”
“中尉,不瞒你说,我的身上没有什么调防命令。”纳尔瓦的话刚一出口,就看到德军中尉的脸色变了,赶紧补充说:“你也知道,我只是一名上尉,指挥的不过是一个连队。你在看看村庄里的部队,这里可不止一个连啊。”
德军中尉在进村前,就从下士那里了解过,进入村庄的部队有五六百人,差不多相当于一个营级建制。既然面前这位上尉的手里没有调防命令,那可能就在级别更高的指挥官手里。想到这里,他连忙又问:“上尉先生,不知您的上级如今在什么地方?”
“不要着急,中尉。”纳尔瓦的眼角余光发现有不少的指战员,正从四面八方围过来,心里便明白,这肯定是米海耶夫得到消息后作出的安排。考虑到村外的公路上,有大批的德军经过,如果贸然响枪,恐怕会惊动敌人,到时大批的德军涌入村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他要想办法稳住对方,争取在不动枪的情况下,解决这群德国兵:“我已经命令去请少校了,相信他很快就会赶过来的。”
“恩斯特上尉,”这个时候从纳尔瓦的身后传来一个声音:“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恩斯特是纳尔瓦的化名,他听到这个声音,便知道是米海耶夫来了,便对德军中尉说了一声:“中尉,我们的少校来了,你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和他说。”
纳尔瓦转过身,见米海耶夫被十几名战士簇拥着走过来。还隔着十几步远,便抬手敬礼,用娴熟的德语说道:“少校先生,这里有一位来自卫戍司令部的中尉,想检查我们营的调防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