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全文阅读
红色莫斯科txt下载

    短暂的沉寂之后,小礼堂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索科夫一边鼓掌,一边在心里暗自嘀咕:看来还是和自己记忆中的历史有所偏差,原来是2月18日最高统帅部就颁发了嘉奖令,而如今却推迟到了3月1日。

    一旁的斯米尔诺夫在鼓掌时,用手肘碰了碰索科夫的手臂,情绪有些激动地说:“司令员同志,你都听到了吧?战斗中战功卓越的部队将获得‘科尔孙’的称号,同时还会授予勋章。我估计我们集团军至少有三个师,能获得这项殊荣。”

    “没错。”索科夫对斯米尔诺夫的这种说法表示赞同:“我们驻扎在239高地附近的四个师,肯定能获得‘科尔孙’的称号。还有谢利瓦诺夫将军的近卫骑兵第5军,也有可能获得这项荣誉。”

    “这是肯定的。”斯米尔诺夫笑着说:“在刚刚的嘉奖令里,不光提到了你的名字,也提到了谢利瓦诺夫将军的名字。但他只是临时划归我们的指挥的,不能真正算我们集团军的一份子。所以他获得的荣誉,与我们无关。”

    索科夫此刻忽然想到,假如自己不坚持把穆济琴科留下,而是让他跟随谢利瓦诺夫去骑兵军,没准这次也能获得一枚勋章。

    苏赛科夫坐下后,科涅夫站起身,抬起双手向下压了压。但场上的掌声只是稍稍变得稀疏,片刻之后,又重新变得热烈起来。

    直到科涅夫第五次重复这个动作之后,场上的掌声才渐渐地停止。

    “指挥员同志们,你们好!”科涅夫笑容满面地说:“最高统帅部给我们方面军的嘉奖令,大家都听到了吧?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此次战役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个人和集体。

    首先,我要提到的是我们的坦克部队,正是因为他们果敢的的行动,使他们成为此次围歼敌人集团战役中的主要力量。

    当然,我们方面军的所有的指战员,不管是步兵、炮兵、飞行员、工兵还是通信兵,作战都很勇敢。他们在天气恶劣、道路泥泞、情况复杂多变的条件下作战,克服了艰难困苦,以自己全部的精力和体力,光荣地完成了任务,从而再一次向全世界证明,苏维埃军人,忠诚的祖国儿子们,是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的。”

    科涅夫的话,再一次换来长达两分钟的热烈掌声。

    “在这次战役中,”科涅夫继续说道:“我们涌现出了很多英雄的个人和集体,许许多多的名字是值得我们铭记的。

    坦克第181旅第2营的阿布拉姆采夫少尉,指挥车组在尤尔科夫卡镇西3公里的公路交叉口设伏,成功地击毁坦克2辆,装甲输送车7辆,歼灭敌人官兵近50人。

    在朱尔任齐镇附近的战斗中,他指挥的坦克又再次击毁敌坦克2辆,大炮4门,装甲输送车12辆,载有货物的汽车80辆,歼灭敌人官兵敌百人。后因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军人职责。为表彰阿布拉姆采夫的英雄主义和勇敢精神,最高统帅部追授他苏联英雄称号。

    反坦克炮兵第438团团长诺维科夫上校,1944年2月17日率部阻击妄图突围的敌军时,表现出一个战斗组织者的高超技艺和个人勇敢无畏,英雄主义和视死如归的品质。

    德军以一个满编连的官兵向我炮兵阵地发起进攻,虽然遭到我军炮火的猛烈打击,但依旧有近百名约XTL匪徒,还是接近了我军的炮兵阵地。诺维科夫巧妙地组织反冲击,并且亲自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火炮附近的肉搏战结束后,敌军丢下40具尸体仓皇逃走。

    整个白天,该团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炮弹打完了,诺维科夫就把所有官兵集中到支撑点里,并带领他们向进攻的敌人集团实施反冲击,日终前,他一个人就打死四名敌人,但却不幸身负重伤。为表彰诺维科夫的英勇果断和对本团的巧妙指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命令授予他苏联英雄称号。”

    科涅夫说到这里,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又继续说道:“步兵部队的军人作战也很英勇。步兵第373师第1237团的机枪班班长克尼亚泽夫中士,曾参加了攻打勒热夫、韦利日、米尔戈罗德、切尔卡瑟,突破斯梅尔地域的德军防御,围歼敌科尔孙——舍甫琴柯大斯基集团等战斗,他在每次战斗中都表现出了勇敢和英雄主义的榜样。

    1944年2月15日攻克亚布洛诺大卡村的战斗中,克尼亚泽夫奉命带自己的机枪前出到敌后,切断敌人的退路。克尼亚泽夫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他以机枪消灭了50余名XTL匪徒。为表彰克尼亚泽夫表观出来的勇敢和英雄主义精神,他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斯米尔诺夫听到这里,不免有些沉不住气,他凑近索科夫低声地问:“司令员同志,科涅夫大将怎么一直在介绍英雄个人啊,什么时候对我们提出表彰呢?”

    “不要着急,我的参谋长同志。”索科夫觉得科涅夫既然在前面的讲话中,多次提到这次战役中涌现出很多英雄个人和集体,如今虽然在介绍个人,但很快就会介绍到英雄的集体,因此他安慰斯米尔诺夫说:“等个人的表彰结束后,就该轮到集体了。”

    果然,在接下来的讲话中,科涅夫提到这次的胜利,除了依靠正规军外,还有当地游击队的支持。他们摧毁开往前线的装载着弹药和技术装备的敌军用列车,在德军的后方实施破坏,给方面军部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还有,就是被解放区域的居民,不光踊跃参军,还协助后勤部门运输物资,确保方面军部队能有足够作战和生活保障的物资。

    短暂的沉寂之后,小礼堂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索科夫一边鼓掌,一边在心里暗自嘀咕:看来还是和自己记忆中的历史有所偏差,原来是2月18日最高统帅部就颁发了嘉奖令,而如今却推迟到了3月1日。

    一旁的斯米尔诺夫在鼓掌时,用手肘碰了碰索科夫的手臂,情绪有些激动地说:“司令员同志,你都听到了吧?战斗中战功卓越的部队将获得‘科尔孙’的称号,同时还会授予勋章。我估计我们集团军至少有三个师,能获得这项殊荣。”

    “没错。”索科夫对斯米尔诺夫的这种说法表示赞同:“我们驻扎在239高地附近的四个师,肯定能获得‘科尔孙’的称号。还有谢利瓦诺夫将军的近卫骑兵第5军,也有可能获得这项荣誉。”

    “这是肯定的。”斯米尔诺夫笑着说:“在刚刚的嘉奖令里,不光提到了你的名字,也提到了谢利瓦诺夫将军的名字。但他只是临时划归我们的指挥的,不能真正算我们集团军的一份子。所以他获得的荣誉,与我们无关。”

    索科夫此刻忽然想到,假如自己不坚持把穆济琴科留下,而是让他跟随谢利瓦诺夫去骑兵军,没准这次也能获得一枚勋章。

    苏赛科夫坐下后,科涅夫站起身,抬起双手向下压了压。但场上的掌声只是稍稍变得稀疏,片刻之后,又重新变得热烈起来。

    直到科涅夫第五次重复这个动作之后,场上的掌声才渐渐地停止。

    “指挥员同志们,你们好!”科涅夫笑容满面地说:“最高统帅部给我们方面军的嘉奖令,大家都听到了吧?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此次战役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个人和集体。

    首先,我要提到的是我们的坦克部队,正是因为他们果敢的的行动,使他们成为此次围歼敌人集团战役中的主要力量。

    当然,我们方面军的所有的指战员,不管是步兵、炮兵、飞行员、工兵还是通信兵,作战都很勇敢。他们在天气恶劣、道路泥泞、情况复杂多变的条件下作战,克服了艰难困苦,以自己全部的精力和体力,光荣地完成了任务,从而再一次向全世界证明,苏维埃军人,忠诚的祖国儿子们,是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的。”

    科涅夫的话,再一次换来长达两分钟的热烈掌声。

    “在这次战役中,”科涅夫继续说道:“我们涌现出了很多英雄的个人和集体,许许多多的名字是值得我们铭记的。

    坦克第181旅第2营的阿布拉姆采夫少尉,指挥车组在尤尔科夫卡镇西3公里的公路交叉口设伏,成功地击毁坦克2辆,装甲输送车7辆,歼灭敌人官兵近50人。

    在朱尔任齐镇附近的战斗中,他指挥的坦克又再次击毁敌坦克2辆,大炮4门,装甲输送车12辆,载有货物的汽车80辆,歼灭敌人官兵敌百人。后因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军人职责。为表彰阿布拉姆采夫的英雄主义和勇敢精神,最高统帅部追授他苏联英雄称号。

    反坦克炮兵第438团团长诺维科夫上校,1944年2月17日率部阻击妄图突围的敌军时,表现出一个战斗组织者的高超技艺和个人勇敢无畏,英雄主义和视死如归的品质。

    德军以一个满编连的官兵向我炮兵阵地发起进攻,虽然遭到我军炮火的猛烈打击,但依旧有近百名约XTL匪徒,还是接近了我军的炮兵阵地。诺维科夫巧妙地组织反冲击,并且亲自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火炮附近的肉搏战结束后,敌军丢下40具尸体仓皇逃走。

    整个白天,该团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炮弹打完了,诺维科夫就把所有官兵集中到支撑点里,并带领他们向进攻的敌人集团实施反冲击,日终前,他一个人就打死四名敌人,但却不幸身负重伤。为表彰诺维科夫的英勇果断和对本团的巧妙指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命令授予他苏联英雄称号。”

    科涅夫说到这里,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又继续说道:“步兵部队的军人作战也很英勇。步兵第373师第1237团的机枪班班长克尼亚泽夫中士,曾参加了攻打勒热夫、韦利日、米尔戈罗德、切尔卡瑟,突破斯梅尔地域的德军防御,围歼敌科尔孙——舍甫琴柯大斯基集团等战斗,他在每次战斗中都表现出了勇敢和英雄主义的榜样。

    1944年2月15日攻克亚布洛诺大卡村的战斗中,克尼亚泽夫奉命带自己的机枪前出到敌后,切断敌人的退路。克尼亚泽夫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他以机枪消灭了50余名XTL匪徒。为表彰克尼亚泽夫表观出来的勇敢和英雄主义精神,他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斯米尔诺夫听到这里,不免有些沉不住气,他凑近索科夫低声地问:“司令员同志,科涅夫大将怎么一直在介绍英雄个人啊,什么时候对我们提出表彰呢?”

    “不要着急,我的参谋长同志。”索科夫觉得科涅夫既然在前面的讲话中,多次提到这次战役中涌现出很多英雄个人和集体,如今虽然在介绍个人,但很快就会介绍到英雄的集体,因此他安慰斯米尔诺夫说:“等个人的表彰结束后,就该轮到集体了。”

    果然,在接下来的讲话中,科涅夫提到这次的胜利,除了依靠正规军外,还有当地游击队的支持。他们摧毁开往前线的装载着弹药和技术装备的敌军用列车,在德军的后方实施破坏,给方面军部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还有,就是被解放区域的居民,不光踊跃参军,还协助后勤部门运输物资,确保方面军部队能有足够作战和生活保障的物资。

    短暂的沉寂之后,小礼堂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一旁的斯米尔诺夫在鼓掌时,用手肘碰了碰索科夫的手臂,情绪有些激动地说:“司令员同志,你都听到了吧?战斗中战功卓越的部队将获得‘科尔孙’的称号,同时还会授予勋章。我估计我们集团军至少有三个师,能获得这项殊荣。”

    “没错。”索科夫对斯米尔诺夫的这种说法表示赞同:“我们驻扎在239高地附近的四个师,肯定能获得‘科尔孙’的称号。还有谢利瓦诺夫将军的近卫骑兵第5军,也有可能获得这项荣誉。”

    “这是肯定的。”斯米尔诺夫笑着说:“在刚刚的嘉奖令里,不光提到了你的名字,也提到了谢利瓦诺夫将军的名字。但他只是临时划归我们的指挥的,不能真正算我们集团军的一份子。所以他获得的荣誉,与我们无关。”

    扎哈罗夫带着索科夫来到了办公室,进门时见到科涅夫正在打电话。坐在会议桌旁的苏赛科夫,见索科夫来了,连忙起身走过来,一边和他握手一边低声地说:“索科夫同志,司令员正在和最高统帅本人通话,你先坐一下,等他打完电话再和你谈。”

    索科夫答应一声,在会议桌旁找了把椅子坐下。因为担心会影响到科涅夫打电话,在座的几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耐心地等待对方结束通话的那一刻。

    室内很安静,科涅夫和史达林之间的对话,再加上距离不远,因此两人之间的对话,就清晰地传到了索科夫的耳朵里。

    史达林说:“科涅夫同志,我首先祝贺你们取得的伟大胜利!其次,经过最高统帅部的研究,准备授予您苏联元帅军衔。您认为怎么样?如果不反对的话,我可以向您祝贺吗?”

    索科夫早就知道科涅夫将在切尔卡瑟战役后不久,被晋升为元帅,听到这个消息时,脸上的表情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而扎哈罗夫和苏赛科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相互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喜。他们都把目光集中在科涅夫的身上,想听听他是如何答复的。

    史达林的这个问题, 让科涅夫显得很为难。平心而论, 能成为元帅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最高统帅本人亲口问他是否愿意接受元帅军衔时,他却显得有些踌躇。

    过了好一阵,科涅夫才红着脸回答说:“史达林同志, 我感谢最高统帅部对我的信任, 我愿意接受元帅军衔。”

    “很好!”听完了科涅夫的答复,史达林继续说道:“我们还有一个想法, 想设立装甲兵元帅这一新的军衔, 您对此有什么意见?”

    “史达林同志,我没有任何意见。”科涅夫考虑了片刻, 随后回答说:“请允许授予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特米斯特罗夫同志装甲兵元帅这一新的军衔, 因为他和他指挥的部队,在此次战役中战功卓著。”

    “我同意。”史达林很爽快地同意了科涅夫的提议,并接着说:“并且我想,我们还将授予装甲兵主任费多连科同志这一军衔。”

    索科夫听到这里, 心里暗自嘀咕:“原来装甲兵元帅这一军衔, 是为了费多连科设立的啊。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司令员罗特米斯特罗夫, 不过是搭了顺风车而已。”

    索科夫隐约记得费多连科的全名是雅科夫·尼古拉耶维奇·费多连科, 他如今正担任国防副人民委员兼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司令的职务。虽然不清楚他如今是什么军衔, 但授予他装甲兵元帅的军衔, 倒的确是实至名归。

    史达林又说:“科涅夫同志, 在这次战役中, 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部队里, 涌现出了大量的英雄集体和个人。如果你觉得那位有功的指挥员,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 完全可以告诉我,我们会考虑授予他应得的荣誉。”

    “史达林同志, 我正想向您报告此事呢。”科涅夫扭头看了一眼坐在会议桌旁的索科夫,继续往下说:“第53集团军司令员索科夫中将, 在这次战役中建立了加大的功勋,但他只是获得了口头嘉奖, 我觉得这是远远不够的。”

    听到科涅夫为自己请功, 原本表情淡定的索科夫,心跳不争气地加快了速度,他心里很清楚,对于科涅夫提出的请求, 史达林肯定不会拒绝。

    而史达林听完科涅夫的提议,反问道:“科涅夫同志, 您觉得应该给予他什么样的嘉奖?”

    “虽然他如今已经获得了中将的军衔, ”科涅夫的目光停留在索科夫的身上,继续对着话题说:“但是我觉得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获得更高的军衔。”

    电话另一头的史达林听完后,呲笑一声说道:“科涅夫同志,那您觉得我们应该授予他什么军衔?大将还是元帅?要知道在我军的指挥员中,能在二十多岁就成为将军的,到目前为止就只有他一个人。”

    史达林的这种说法, 显然早就在索科夫的预料之中, 他等对方说完后,振振有词地说:“史达林同志, 假如不是索科夫来接任了第53集团军司令员一职,并重新建立了坚固的防御,恐怕德军早就占领了239高地, 并顺利地突出了我军的包围圈。那样一来,我们根本无法取得像这样程度的胜利。”

    说完之后,科涅夫想听听史达林是如何回应的,但对方却保持着沉默。他只能再次开口说道:“史达林同志,几个月前,是索科夫指挥的部队占领克列门丘格,率先突破了德军的第聂伯河防线,把敌人的防线撕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扎哈罗夫带着索科夫来到了办公室,进门时见到科涅夫正在打电话。坐在会议桌旁的苏赛科夫,见索科夫来了,连忙起身走过来,一边和他握手一边低声地说:“索科夫同志, 司令员正在和最高统帅本人通话,你先坐一下,等他打完电话再和你谈。”

    索科夫答应一声, 在会议桌旁找了把椅子坐下。因为担心会影响到科涅夫打电话, 在座的几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耐心地等待对方结束通话的那一刻。

    室内很安静, 科涅夫和史达林之间的对话,再加上距离不远,因此两人之间的对话,就清晰地传到了索科夫的耳朵里。

    史达林说:“科涅夫同志,我首先祝贺你们取得的伟大胜利!其次,经过最高统帅部的研究,准备授予您苏联元帅军衔。您认为怎么样?如果不反对的话,我可以向您祝贺吗?”

    索科夫早就知道科涅夫将在切尔卡瑟战役后不久,被晋升为元帅,听到这个消息时,脸上的表情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而扎哈罗夫和苏赛科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相互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喜。他们都把目光集中在科涅夫的身上,想听听他是如何答复的。

    史达林的这个问题,让科涅夫显得很为难。平心而论,能成为元帅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最高统帅本人亲口问他是否愿意接受元帅军衔时,他却显得有些踌躇。

    过了好一阵,科涅夫才红着脸回答说:“史达林同志,我感谢最高统帅部对我的信任,我愿意接受元帅军衔。”

    “很好!”听完了科涅夫的答复,史达林继续说道:“我们还有一个想法,想设立装甲兵元帅这一新的军衔,您对此有什么意见?”

    “史达林同志,我没有任何意见。”科涅夫考虑了片刻,随后回答说:“请允许授予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特米斯特罗夫同志装甲兵元帅这一新的军衔,因为他和他指挥的部队,在此次战役中战功卓著。”

    “我同意。”史达林很爽快地同意了科涅夫的提议,并接着说:“并且我想,我们还将授予装甲兵主任费多连科同志这一军衔。”

    索科夫听到这里,心里暗自嘀咕:“原来装甲兵元帅这一军衔,是为了费多连科设立的啊。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司令员罗特米斯特罗夫,不过是搭了顺风车而已。”

    索科夫隐约记得费多连科的全名是雅科夫·尼古拉耶维奇·费多连科,他如今正担任国防副人民委员兼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司令的职务。虽然不清楚他如今是什么军衔,但授予他装甲兵元帅的军衔,倒的确是实至名归。

    史达林又说:“科涅夫同志,在这次战役中,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部队里,涌现出了大量的英雄集体和个人。如果你觉得那位有功的指挥员,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完全可以告诉我,我们会考虑授予他应得的荣誉。”

    “史达林同志,我正想向您报告此事呢。”科涅夫扭头看了一眼坐在会议桌旁的索科夫,继续往下说:“第53集团军司令员索科夫中将,在这次战役中建立了加大的功勋,但他只是获得了口头嘉奖,我觉得这是远远不够的。”

    听到科涅夫为自己请功,原本表情淡定的索科夫,心跳不争气地加快了速度,他心里很清楚,对于科涅夫提出的请求,史达林肯定不会拒绝。

    而史达林听完科涅夫的提议,反问道:“科涅夫同志,您觉得应该给予他什么样的嘉奖?”

    “虽然他如今已经获得了中将的军衔,”科涅夫的目光停留在索科夫的身上,继续对着话题说:“但是我觉得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获得更高的军衔。”

    电话另一头的史达林听完后,呲笑一声说道:“科涅夫同志,那您觉得我们应该授予他什么军衔?大将还是元帅?要知道在我军的指挥员中,能在二十多岁就成为将军的,到目前为止就只有他一个人。”

    史达林的这种说法,显然早就在索科夫的预料之中,他等对方说完后,振振有词地说:“史达林同志,假如不是索科夫来接任了第53集团军司令员一职,并重新建立了坚固的防御,恐怕德军早就占领了239高地,并顺利地突出了我军的包围圈。那样一来,我们根本无法取得像这样程度的胜利。”

    说完之后,科涅夫想听听史达林是如何回应的,但对方却保持着沉默。他只能再次开口说道:“史达林同志,几个月前,是索科夫指挥的部队占领克列门丘格,率先突破了德军的第聂伯河防线,把敌人的防线撕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扎哈罗夫带着索科夫来到了办公室,进门时见到科涅夫正在打电话。坐在会议桌旁的苏赛科夫,见索科夫来了,连忙起身走过来,一边和他握手一边低声地说:“索科夫同志,司令员正在和最高统帅本人通话,你先坐一下,等他打完电话再和你谈。”

    索科夫答应一声,在会议桌旁找了把椅子坐下。因为担心会影响到科涅夫打电话,在座的几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耐心地等待对方结束通话的那一刻。

    室内很安静,科涅夫和史达林之间的对话,再加上距离不远,因此两人之间的对话,就清晰地传到了索科夫的耳朵里。

    史达林说:“科涅夫同志,我首先祝贺你们取得的伟大胜利!其次,经过最高统帅部的研究,准备授予您苏联元帅军衔。您认为怎么样?如果不反对的话,我可以向您祝贺吗?”

    索科夫早就知道科涅夫将在切尔卡瑟战役后不久,被晋升为元帅,听到这个消息时,脸上的表情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而扎哈罗夫和苏赛科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相互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喜。他们都把目光集中在科涅夫的身上,想听听他是如何答复的。

    史达林的这个问题,让科涅夫显得很为难。平心而论,能成为元帅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最高统帅本人亲口问他是否愿意接受元帅军衔时,他却显得有些踌躇。

    过了好一阵,科涅夫才红着脸回答说:“史达林同志,我感谢最高统帅部对我的信任,我愿意接受元帅军衔。”

    “很好!”听完了科涅夫的答复,史达林继续说道:“我们还有一个想法,想设立装甲兵元帅这一新的军衔,您对此有什么意见?”

    “史达林同志,我没有任何意见。”科涅夫考虑了片刻,随后回答说:“请允许授予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特米斯特罗夫同志装甲兵元帅这一新的军衔,因为他和他指挥的部队,在此次战役中战功卓著。”

    “我同意。”史达林很爽快地同意了科涅夫的提议,并接着说:“并且我想,我们还将授予装甲兵主任费多连科同志这一军衔。”

    索科夫听到这里,心里暗自嘀咕:“原来装甲兵元帅这一军衔,是为了费多连科设立的啊。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司令员罗特米斯特罗夫,不过是搭了顺风车而已。”

    索科夫隐约记得费多连科的全名是雅科夫·尼古拉耶维奇·费多连科,他如今正担任国防副人民委员兼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司令的职务。虽然不清楚他如今是什么军衔,但授予他装甲兵元帅的军衔,倒的确是实至名归。

    “史达林同志,我正想向您报告此事呢。”科涅夫扭头看了一眼坐在会议桌旁的索科夫,继续往下说:“第53集团军司令员索科夫中将,在这次战役中建立了加大的功勋,但他只是获得了口头嘉奖,我觉得这是远远不够的。”



    在索科夫的印象中,罗特米斯特罗夫是一个性格沉稳的人。但没想到对方听说自己即将获得装甲兵元帅军衔后,居然也失态了。过了不到半个小时,这位未来的装甲兵元帅就出现在方面军司令部里。

    看到罗特米斯特罗夫的出现,苏赛科夫连忙迎上去,笑着和他打招呼:“罗特米斯特罗夫将军,你过来了,波尔特温酒带过来了吗?”

    罗特米斯特罗夫嘿嘿地干笑两声,说道:“既然过来了,肯定不能空手来。”说着,他抬起双手,举到高过右肩的位置,用力拍了两下。

    就在众人纳闷之际,一名年轻的军官从外面走了进来,他的手里还捧着一个木盒。他进门之后,就把手里的木盒递给了罗特米斯特罗夫,随后抬手敬了一个礼,便转身离开了。

    罗特米斯特罗夫捧着木盒来到会议桌前,放在桌上打开,从里面拿出一瓶酒,笑着对搜苏赛科夫说:“军事委员同志,这就是我珍藏多年的波尔特温酒。”

    当苏赛科夫和扎哈罗夫站在桌边,接过罗特米斯特罗夫手里的波尔特温酒,反复欣赏时,索科夫的心里却在暗自嘀咕:波尔特温酒,不过是一种兑酒精的廉价葡萄酒,由于这种酒的后劲大,喝完后容易影响到人的表达能力,因此又被称为“口齿不清酒”。不过这种酒在俄罗斯非常受欢迎,销量仅次于伏特加。

    苏赛科夫把酒瓶递给扎哈罗夫时,无意中一回头,正好看到索科夫满脸嫌弃的样子,先是一愣,随后就明白对方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了,他笑着对索科夫:“索科夫同志,你是不是很奇怪波尔特温酒这样的低档酒,喝了还容易让人胡言乱语,我们却对它很珍惜?”

    “没错。”既然苏赛科夫猜到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索科夫也就不隐瞒,他点着头说:“我的确是这样想的。”

    三人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他们的笑声把索科夫搞糊涂了,他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说错了,便将询问的目光投向了苏赛科夫,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答案。

    “索科夫同志,”等笑声停止之后,罗特米斯特罗夫开口向索科夫解释说:“你说得很正确,波尔特温酒就是一种加了酒精的低档普通酒,喝了还会让人神志不清,甚至胡言乱语。这种酒在战前到处都能看到,但随着这种酒的产地被德国人占领,原本很普通的酒,也变得弥足珍贵了。”

    经罗特米斯特罗夫这么一解释,索科夫总算明白,为啥苏赛科夫和扎哈罗夫见到那瓶酒的时候,会有那样的反应:“哦,原来是这样啊。”

    索科夫接着想到,乌克兰不光出美女,而且还出美酒。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达,就有世界上著名的马桑德拉酒庄,是著名的马桑德拉红酒的产地。

    马桑德拉酒庄被公认为是沙皇俄国时代最好的酒厂,它的酒窖里收藏了上百万瓶俄罗斯葡萄酒和西欧葡萄酒,其中一些俄罗斯葡萄酒还刻有皇室封印。酒窖历史悠久,规模宏大,  70年代即珍藏有40万瓶乌克兰及外国产葡萄酒制品,共计  700多个品种,最古老的是1775年生产的葡萄酒。现珍藏的名酒100多万瓶,大多为无价之宝。

    “听说乌克兰的马桑德拉酒庄出产名酒,”索科夫感慨地说:“不知我们的军队,什么时候才能收复这座城市。”

    “快了,索科夫同志,快了。”罗特米斯特罗夫说道:“要知道,不光是我们的这条战线的部队,在向敌人发起进攻,其余的战线也展开了全面的反攻。我相信,按照如今的趋势发展下去,要不了多长的时间,我们就能把敌人彻底赶出我们的国土。”

    对罗特米斯特罗夫的这种说法,索科夫倒是表示赞同。在他的记忆里,进驻了白俄罗斯的苏军,在六月发起进攻之后,就将还没有做好准备的德军打得溃不成军,不到一个月时间,便收复了白俄罗斯全境。

    “罗特米斯特罗夫将军,”扎哈罗夫把波尔特温酒重新放回盒子,并关上了盖子,对罗特米斯特罗夫说道:“今天司令员已经休息,喝酒是不可能的。你不如就在这里住一晚,等明天再和司令员喝酒。”

    其实就算扎哈罗夫不提,罗特米斯特罗夫也不想离开,毕竟自己是否真的被晋升为装甲兵元帅,还没有得到证实,他的心里始终不踏实。既然扎哈罗夫主动要求自己留下,他便顺水推舟地说:“好吧,参谋长同志,我给部队打个电话,今晚就留下不走了。”

    在索科夫的印象中,罗特米斯特罗夫是一个性格沉稳的人。但没想到对方听说自己即将获得装甲兵元帅军衔后,居然也失态了。过了不到半个小时,这位未来的装甲兵元帅就出现在方面军司令部里。

    看到罗特米斯特罗夫的出现,苏赛科夫连忙迎上去,笑着和他打招呼:“罗特米斯特罗夫将军,你过来了,波尔特温酒带过来了吗?”

    罗特米斯特罗夫嘿嘿地干笑两声,说道:“既然过来了,肯定不能空手来。”说着,他抬起双手,举到高过右肩的位置,用力拍了两下。

    就在众人纳闷之际,一名年轻的军官从外面走了进来,他的手里还捧着一个木盒。他进门之后,就把手里的木盒递给了罗特米斯特罗夫,随后抬手敬了一个礼,便转身离开了。

    罗特米斯特罗夫捧着木盒来到会议桌前,放在桌上打开,从里面拿出一瓶酒,笑着对搜苏赛科夫说:“军事委员同志,这就是我珍藏多年的波尔特温酒。”

    当苏赛科夫和扎哈罗夫站在桌边,接过罗特米斯特罗夫手里的波尔特温酒,反复欣赏时,索科夫的心里却在暗自嘀咕:波尔特温酒,不过是一种兑酒精的廉价葡萄酒,由于这种酒的后劲大,喝完后容易影响到人的表达能力,因此又被称为“口齿不清酒”。不过这种酒在俄罗斯非常受欢迎,销量仅次于伏特加。

    苏赛科夫把酒瓶递给扎哈罗夫时,无意中一回头,正好看到索科夫满脸嫌弃的样子,先是一愣,随后就明白对方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了,他笑着对索科夫:“索科夫同志,你是不是很奇怪波尔特温酒这样的低档酒,喝了还容易让人胡言乱语,我们却对它很珍惜?”

    “没错。”既然苏赛科夫猜到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索科夫也就不隐瞒,他点着头说:“我的确是这样想的。”

    三人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他们的笑声把索科夫搞糊涂了,他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说错了,便将询问的目光投向了苏赛科夫,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答案。

    “索科夫同志,”等笑声停止之后,罗特米斯特罗夫开口向索科夫解释说:“你说得很正确,波尔特温酒就是一种加了酒精的低档普通酒,喝了还会让人神志不清,甚至胡言乱语。这种酒在战前到处都能看到,但随着这种酒的产地被德国人占领,原本很普通的酒,也变得弥足珍贵了。”

    经罗特米斯特罗夫这么一解释,索科夫总算明白,为啥苏赛科夫和扎哈罗夫见到那瓶酒的时候,会有那样的反应:“哦,原来是这样啊。”

    索科夫接着想到,乌克兰不光出美女,而且还出美酒。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达,就有世界上著名的马桑德拉酒庄,是著名的马桑德拉红酒的产地。

    马桑德拉酒庄被公认为是沙皇俄国时代最好的酒厂,它的酒窖里收藏了上百万瓶俄罗斯葡萄酒和西欧葡萄酒,其中一些俄罗斯葡萄酒还刻有皇室封印。酒窖历史悠久,规模宏大,  70年代即珍藏有40万瓶乌克兰及外国产葡萄酒制品,共计  700多个品种,最古老的是1775年生产的葡萄酒。现珍藏的名酒100多万瓶,大多为无价之宝。

    “听说乌克兰的马桑德拉酒庄出产名酒,”索科夫感慨地说:“不知我们的军队,什么时候才能收复这座城市。”

    “快了,索科夫同志,快了。”罗特米斯特罗夫说道:“要知道,不光是我们的这条战线的部队,在向敌人发起进攻,其余的战线也展开了全面的反攻。我相信,按照如今的趋势发展下去,要不了多长的时间,我们就能把敌人彻底赶出我们的国土。”

    对罗特米斯特罗夫的这种说法,索科夫倒是表示赞同。在他的记忆里,进驻了白俄罗斯的苏军,在六月发起进攻之后,就将还没有做好准备的德军打得溃不成军,不到一个月时间,便收复了白俄罗斯全境。

    “罗特米斯特罗夫将军,”扎哈罗夫把波尔特温酒重新放回盒子,并关上了盖子,对罗特米斯特罗夫说道:“今天司令员已经休息,喝酒是不可能的。你不如就在这里住一晚,等明天再和司令员喝酒。”

    其实就算扎哈罗夫不提,罗特米斯特罗夫也不想离开,毕竟自己是否真的被晋升为装甲兵元帅,还没有得到证实,他的心里始终不踏实。既然扎哈罗夫主动要求自己留下,他便顺水推舟地说:“好吧,参谋长同志,我给部队打个电话,今晚就留下不走了。”

    在索科夫的印象中,罗特米斯特罗夫是一个性格沉稳的人。但没想到对方听说自己即将获得装甲兵元帅军衔后,居然也失态了。过了不到半个小时,这位未来的装甲兵元帅就出现在方面军司令部里。

    看到罗特米斯特罗夫的出现,苏赛科夫连忙迎上去,笑着和他打招呼:“罗特米斯特罗夫将军,你过来了,波尔特温酒带过来了吗?”

    罗特米斯特罗夫嘿嘿地干笑两声,说道:“既然过来了,肯定不能空手来。”说着,他抬起双手,举到高过右肩的位置,用力拍了两下。

    就在众人纳闷之际,一名年轻的军官从外面走了进来,他的手里还捧着一个木盒。他进门之后,就把手里的木盒递给了罗特米斯特罗夫,随后抬手敬了一个礼,便转身离开了。

    罗特米斯特罗夫捧着木盒来到会议桌前,放在桌上打开,从里面拿出一瓶酒,笑着对搜苏赛科夫说:“军事委员同志,这就是我珍藏多年的波尔特温酒。”

    当苏赛科夫和扎哈罗夫站在桌边,接过罗特米斯特罗夫手里的波尔特温酒,反复欣赏时,索科夫的心里却在暗自嘀咕:波尔特温酒,不过是一种兑酒精的廉价葡萄酒,由于这种酒的后劲大,喝完后容易影响到人的表达能力,因此又被称为“口齿不清酒”。不过这种酒在俄罗斯非常受欢迎,销量仅次于伏特加。

    苏赛科夫把酒瓶递给扎哈罗夫时,无意中一回头,正好看到索科夫满脸嫌弃的样子,先是一愣,随后就明白对方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了,他笑着对索科夫:“索科夫同志,你是不是很奇怪波尔特温酒这样的低档酒,喝了还容易让人胡言乱语,我们却对它很珍惜?”

    三人听后,先是互相对视了一眼,随后都哈哈大笑起来,他们的笑声把索科夫搞糊涂了,他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说错了,便将询问的目光投向了苏赛科夫,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答案。

    “索科夫同志,”等笑声停止之后,罗特米斯特罗夫开口向索科夫解释说:“你说得很正确,波尔特温酒就是一种加了酒精的低档普通酒,喝了还会让人神志不清,甚至胡言乱语。这种酒在战前到处都能看到,但随着这种酒的产地被德国人占领,原本很普通的酒,也变得弥足珍贵了。”

    经罗特米斯特罗夫这么一解释,索科夫总算明白,为啥苏赛科夫和扎哈罗夫见到那瓶酒的时候,会有那样的反应:“哦,原来是这样啊。”

    索科夫接着想到,乌克兰不光出美女,而且还出美酒。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达,就有世界上著名的马桑德拉酒庄,是著名的马桑德拉红酒的产地。

    马桑德拉酒庄被公认为是沙皇俄国时代最好的酒厂,它的酒窖里收藏了上百万瓶俄罗斯葡萄酒和西欧葡萄酒,其中一些俄罗斯葡萄酒还刻有皇室封印。酒窖历史悠久,规模宏大,  70年代即珍藏有40万瓶乌克兰及外国产葡萄酒制品,共计  700多个品种,最古老的是1775年生产的葡萄酒。现珍藏的名酒100多万瓶,大多为无价之宝。



    看着外面天黑了,苏赛科夫对索科夫说:“索科夫同志,时间不早了,你先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情,等明天再说。”

    而扎哈罗夫则叫来那名给索科夫带路的中校,吩咐他说:“中校同志,你带索科夫将军去附近的小旅馆。记得告诉负责人,给他安排一个好的房间。”

    中校点点头,随后向索科夫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将军同志,请吧。”

    从司令部到小旅馆,大概有五百多米的距离。中校知道索科夫的腿上有伤,便有意走得很慢,以便对方能跟上自己。

    快到小旅馆时,中校忽然开口问道:“索科夫将军,我听说您正在寻找乌曼附近的露天矿坑。不知有这回事吗?”

    听到中校的问题,索科夫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心说如此机密的事情,怎么一名普通的中校都知道了?但转念一想,此人似乎很受扎哈罗夫的器重,知道司令部的一些内幕,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想到对方问这个问题时,虽然四周并没有人,但他还有意压低了嗓门,似乎是不想让更多的人知晓。

    索科夫在回答问题前,先问了一句:“中校同志,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您?”

    “我叫格奥尔吉·麦列霍夫。”中校回答说:“您可以叫我的名字,或者姓氏都可以。”

    索科夫想到朱可夫的名字也是格奥尔吉,如果叫名字容易混淆,便决定称呼对方的姓氏:“原来是麦列霍夫中校啊。我想问问,你打听这件事做什么?”

    麦列霍夫迟疑了片刻,随后谨慎地问:“将军同志,您能帮我保守秘密吗?”

    索科夫点点头,“放心吧,我不会把您的秘密告诉别人。”

    得到了索科夫的保证后,麦列霍夫才开口说道:“将军同志,我有一个哥哥,亲哥哥。战争爆发时,他在西南方面军第12集团军的第97边防纵队,担任营长的职务。由于我军在战争初期抵抗不住德军的进攻,他所在的边防纵队便跟随主力向基辅方向转移。但他们的部队后来被部署在乌曼地区,最后被德国人歼灭了。”

    索科夫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问:“麦列霍夫中校,您的哥哥是牺牲了,还是被俘了?”

    “乌曼战役过后,有一部分指战员成功突围,撤退到了基辅。”麦列霍夫说道:“我虽然听说我哥哥所在的边防纵队,被德军歼灭的消息,但我心中始终抱着一丝侥幸心理,觉得他还活着,便特意向那些成功突围的指战员打听,看有没有谁知道我哥哥的下落。”

    看着麦列霍夫一脸黯然的表情,索科夫就明白,对方一定是没有在幸存者里找到他的哥哥。停顿了片刻后,接着问道:“中校同志,您是不是觉得您哥哥还活着,甚至就被关押在乌曼的露天矿坑呢?”

    “没错。”麦列霍夫使劲地点点头,用肯定的语气说:“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毕竟根据获得的资料,敌人在那个矿坑里关押着几万我军的战俘。”

    “好吧,麦列霍夫中校。”索科夫觉得只要自己的部队能找到露天矿坑,并将关押在里面的指战员解救出来,那么帮麦列霍夫寻找哥哥,不过是举手之劳,便爽快地说道:“只要是我的部队解放了露天矿坑,我一定亲自过问您哥哥的事情。”

    “谢谢,索科夫将军,真是太感谢您了。”

    两人很快就来到了小旅馆,旅馆的负责人是一名中尉,看到麦列霍夫的到来,连忙上前迎接,笑着招呼道:“中校同志,您来了!”

    他看到跟在麦列霍夫身后的索科夫,连忙原地立正并抬手敬礼,毕恭毕敬地说:“您好,将军同志,欢迎您的到来!”

    “今晚将军就住在你们这里。”麦列霍夫对负责人说道:“你帮他安排一个好的房间。”

    “放心吧,中校同志。”旅馆负责人说:“我会为他安排最好的房间。”

    …………

    第二天一早,索科夫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他坐直身体,并没有立即穿鞋,而是提高嗓门冲着外面不满地问:“谁,是谁在外面?”

    “是的,将军同志。”门外传来了麦列霍夫的声音:“我是麦列霍夫中校。”

    听说来敲门的人是麦列霍夫,索科夫没有穿外套,只是弯腰穿上了靴子,慢吞吞地走到了门边,伸手打开了房门。

    “您好,将军同志!”站在门外的麦列霍夫,看到索科夫出现在门口时,抬手向他敬了一个礼,客气地说:“扎哈罗夫参谋长命令我来叫醒您。”

    “他有什么事情吗?”

    “是这样的,将军同志。”麦列霍夫向索科夫解释说:“我们接到了最高统帅部的通知,说朱可夫元帅将在一个小时后到达,让我们做好接待的准备。参谋长同志说您和朱可夫元帅的关系不错,想让您也去机场迎接。”

    看着外面天黑了,苏赛科夫对索科夫说:“索科夫同志,时间不早了,你先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情,等明天再说。”

    而扎哈罗夫则叫来那名给索科夫带路的中校,吩咐他说:“中校同志,你带索科夫将军去附近的小旅馆。记得告诉负责人,给他安排一个好的房间。”

    中校点点头,随后向索科夫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将军同志,请吧。”

    从司令部到小旅馆,大概有五百多米的距离。中校知道索科夫的腿上有伤,便有意走得很慢,以便对方能跟上自己。

    快到小旅馆时,中校忽然开口问道:“索科夫将军,我听说您正在寻找乌曼附近的露天矿坑。不知有这回事吗?”

    听到中校的问题,索科夫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心说如此机密的事情,怎么一名普通的中校都知道了?但转念一想,此人似乎很受扎哈罗夫的器重,知道司令部的一些内幕,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想到对方问这个问题时,虽然四周并没有人,但他还有意压低了嗓门,似乎是不想让更多的人知晓。

    索科夫在回答问题前,先问了一句:“中校同志,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您?”

    “我叫格奥尔吉·麦列霍夫。”中校回答说:“您可以叫我的名字,或者姓氏都可以。”

    索科夫想到朱可夫的名字也是格奥尔吉,如果叫名字容易混淆,便决定称呼对方的姓氏:“原来是麦列霍夫中校啊。我想问问,你打听这件事做什么?”

    麦列霍夫迟疑了片刻,随后谨慎地问:“将军同志,您能帮我保守秘密吗?”

    索科夫点点头,“放心吧,我不会把您的秘密告诉别人。”

    得到了索科夫的保证后,麦列霍夫才开口说道:“将军同志,我有一个哥哥,亲哥哥。战争爆发时,他在西南方面军第12集团军的第97边防纵队,担任营长的职务。由于我军在战争初期抵抗不住德军的进攻,他所在的边防纵队便跟随主力向基辅方向转移。但他们的部队后来被部署在乌曼地区,最后被德国人歼灭了。”

    索科夫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问:“麦列霍夫中校,您的哥哥是牺牲了,还是被俘了?”

    “乌曼战役过后,有一部分指战员成功突围,撤退到了基辅。”麦列霍夫说道:“我虽然听说我哥哥所在的边防纵队,被德军歼灭的消息,但我心中始终抱着一丝侥幸心理,觉得他还活着,便特意向那些成功突围的指战员打听,看有没有谁知道我哥哥的下落。”

    看着麦列霍夫一脸黯然的表情,索科夫就明白,对方一定是没有在幸存者里找到他的哥哥。停顿了片刻后,接着问道:“中校同志,您是不是觉得您哥哥还活着,甚至就被关押在乌曼的露天矿坑呢?”

    “没错。”麦列霍夫使劲地点点头,用肯定的语气说:“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毕竟根据获得的资料,敌人在那个矿坑里关押着几万我军的战俘。”

    “好吧,麦列霍夫中校。”索科夫觉得只要自己的部队能找到露天矿坑,并将关押在里面的指战员解救出来,那么帮麦列霍夫寻找哥哥,不过是举手之劳,便爽快地说道:“只要是我的部队解放了露天矿坑,我一定亲自过问您哥哥的事情。”

    “谢谢,索科夫将军,真是太感谢您了。”

    两人很快就来到了小旅馆,旅馆的负责人是一名中尉,看到麦列霍夫的到来,连忙上前迎接,笑着招呼道:“中校同志,您来了!”

    他看到跟在麦列霍夫身后的索科夫,连忙原地立正并抬手敬礼,毕恭毕敬地说:“您好,将军同志,欢迎您的到来!”

    “今晚将军就住在你们这里。”麦列霍夫对负责人说道:“你帮他安排一个好的房间。”

    “放心吧,中校同志。”旅馆负责人说:“我会为他安排最好的房间。”

    …………

    第二天一早,索科夫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他坐直身体,并没有立即穿鞋,而是提高嗓门冲着外面不满地问:“谁,是谁在外面?”

    “是的,将军同志。”门外传来了麦列霍夫的声音:“我是麦列霍夫中校。”

    听说来敲门的人是麦列霍夫,索科夫没有穿外套,只是弯腰穿上了靴子,慢吞吞地走到了门边,伸手打开了房门。

    “您好,将军同志!”站在门外的麦列霍夫,看到索科夫出现在门口时,抬手向他敬了一个礼,客气地说:“扎哈罗夫参谋长命令我来叫醒您。”

    “他有什么事情吗?”

    “是这样的,将军同志。”麦列霍夫向索科夫解释说:“我们接到了最高统帅部的通知,说朱可夫元帅将在一个小时后到达,让我们做好接待的准备。参谋长同志说您和朱可夫元帅的关系不错,想让您也去机场迎接。”

    看着外面天黑了,苏赛科夫对索科夫说:“索科夫同志,时间不早了,你先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情,等明天再说。”

    而扎哈罗夫则叫来那名给索科夫带路的中校,吩咐他说:“中校同志,你带索科夫将军去附近的小旅馆。记得告诉负责人,给他安排一个好的房间。”

    中校点点头,随后向索科夫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将军同志,请吧。”

    从司令部到小旅馆,大概有五百多米的距离。中校知道索科夫的腿上有伤,便有意走得很慢,以便对方能跟上自己。

    快到小旅馆时,中校忽然开口问道:“索科夫将军,我听说您正在寻找乌曼附近的露天矿坑。不知有这回事吗?”

    听到中校的问题,索科夫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心说如此机密的事情,怎么一名普通的中校都知道了?但转念一想,此人似乎很受扎哈罗夫的器重,知道司令部的一些内幕,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想到对方问这个问题时,虽然四周并没有人,但他还有意压低了嗓门,似乎是不想让更多的人知晓。

    索科夫在回答问题前,先问了一句:“中校同志,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您?”

    “我叫格奥尔吉·麦列霍夫。”中校回答说:“您可以叫我的名字,或者姓氏都可以。”

    索科夫想到朱可夫的名字也是格奥尔吉,如果叫名字容易混淆,便决定称呼对方的姓氏:“原来是麦列霍夫中校啊。我想问问,你打听这件事做什么?”

    麦列霍夫迟疑了片刻,随后谨慎地问:“将军同志,您能帮我保守秘密吗?”

    索科夫点点头,“放心吧,我不会把您的秘密告诉别人。”

    得到了索科夫的保证后,麦列霍夫才开口说道:“将军同志,我有一个哥哥,亲哥哥。战争爆发时,他在西南方面军第12集团军的第97边防纵队,担任营长的职务。由于我军在战争初期抵抗不住德军的进攻,他所在的边防纵队便跟随主力向基辅方向转移。但他们的部队后来被部署在乌曼地区,最后被德国人歼灭了。”

    “乌曼战役过后,有一部分指战员成功突围,撤退到了基辅。”麦列霍夫说道:“我虽然听说我哥哥所在的边防纵队,被德军歼灭的消息,但我心中始终抱着一丝侥幸心理,觉得他还活着,便特意向那些成功突围的指战员打听,看有没有谁知道我哥哥的下落。”

    看着麦列霍夫一脸黯然的表情,索科夫就明白,对方一定是没有在幸存者里找到他的哥哥。停顿了片刻后,接着问道:“中校同志,您是不是觉得您哥哥还活着,甚至就被关押在乌曼的露天矿坑呢?”



    索科夫回到司令部时,见到波涅杰林与斯米尔诺夫和戈罗霍夫正在聊天,便提高嗓门向三人打招呼:“指挥员同志们,你们好啊!”

    正在说话的三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看清楚是索科夫,三人都站直了身体,离得最近的波涅杰林率先迎了上来:“司令员同志,您回来了!”

    “是啊,我回来了。”索科夫伸手和波涅杰林握了握,有些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我们派出的侦察兵有消息传回来吗?”

    “有的,司令员同志。”斯米尔诺夫点了一下头,说道:“我们正在研究侦察兵送回的报告……我的上帝!”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忽然发现索科夫肩章上多出了一颗金星,“司令员同志,我没有看错吧,你的肩章上有三个星?”

    经斯米尔诺夫这么一提醒,波涅杰林和戈罗霍夫也发现了这个细节。波涅杰林吃惊地问道:“司令员同志,你居然佩戴的是上将的肩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索科夫骤然被晋衔为上将,心里不免有些得意,此刻听到波涅杰林问起,便把所发生的事情,向三人详细地讲了一遍。

    听完索科夫的讲述,戈罗霍夫率先向他伸出手:“司令员同志,请接受我的祝贺!祝贺你获得了更高一级的军衔。”

    接着斯米尔诺夫、波涅杰林二人,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祝贺索科夫被晋升为上将。两人的祝贺结束后,司令部里知晓此事的参谋和通讯人员,无论军衔高低,都纷纷上前,向索科夫表示了祝贺。

    要知道,一名集团军司令员被晋升为上将,就意味着上级对这支部队的认可。作为第53集团军的一员,索科夫的每位部下都与有荣焉。

    刚接受完司令部成员的祝贺,桌上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是近卫第41师师长库里申科,他态度诚恳地说:“司令员同志,听说您获得了上将的军衔,我代表全师的指战员,向您表示祝贺!”

    索科夫向对方表示感谢后,忽然想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自己被晋衔的事情,只有司令部的人知晓,远在十几公里外的库里申科是怎么知道的?带着这个疑问,他开口问道:“将军同志,我想问问,你是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

    谁知库里申科嘿嘿一笑,说道:“司令员同志,我自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听到对方说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索科夫忍不住朝不远处忙碌的参谋和通讯人员看了一眼,心想难道是这些人中间的某一位,向库里申科透露的消息。

    库里申科听到索科夫沉默了,立即猜到他可能正在怀疑司令部里的人通风报信,便笑着说:“司令员同志,你可千万不要怀疑司令部的同志,他们可没有向我通风报信。您被晋衔一事,我是从方面军司令部那里获得的情报。”

    听库里申科这么说,索科夫意识到错怪了自己的部下,便干笑了两声,和库里申科又聊了几句后,便放下了电话。

    但没想到的是,电话刚放下,铃声又再次响起,这次是步兵第252师师长基里洛夫中校打来的电话,他也是向索科夫表示祝贺的。

    就这样,各步兵师师长、坦克旅旅长,都纷纷打电话到集团军司令部,向被晋衔的索科夫表示衷心的祝贺。

    好不容易没有电话再打进来,索科夫才言归正传:“参谋长同志,说说吧,我们的侦察兵有什么情报传回来?”

    索科夫回到司令部时,见到波涅杰林与斯米尔诺夫和戈罗霍夫正在聊天,便提高嗓门向三人打招呼:“指挥员同志们,你们好啊!”

    正在说话的三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看清楚是索科夫,三人都站直了身体,离得最近的波涅杰林率先迎了上来:“司令员同志,您回来了!”

    “是啊,我回来了。”索科夫伸手和波涅杰林握了握,有些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我们派出的侦察兵有消息传回来吗?”

    “有的,司令员同志。”斯米尔诺夫点了一下头,说道:“我们正在研究侦察兵送回的报告……我的上帝!”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忽然发现索科夫肩章上多出了一颗金星,“司令员同志,我没有看错吧,你的肩章上有三个星?”

    经斯米尔诺夫这么一提醒,波涅杰林和戈罗霍夫也发现了这个细节。波涅杰林吃惊地问道:“司令员同志,你居然佩戴的是上将的肩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索科夫骤然被晋衔为上将,心里不免有些得意,此刻听到波涅杰林问起,便把所发生的事情,向三人详细地讲了一遍。

    听完索科夫的讲述,戈罗霍夫率先向他伸出手:“司令员同志,请接受我的祝贺!祝贺你获得了更高一级的军衔。”

    接着斯米尔诺夫、波涅杰林二人,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祝贺索科夫被晋升为上将。两人的祝贺结束后,司令部里知晓此事的参谋和通讯人员,无论军衔高低,都纷纷上前,向索科夫表示了祝贺。

    要知道,一名集团军司令员被晋升为上将,就意味着上级对这支部队的认可。作为第53集团军的一员,索科夫的每位部下都与有荣焉。

    刚接受完司令部成员的祝贺,桌上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是近卫第41师师长库里申科,他态度诚恳地说:“司令员同志,听说您获得了上将的军衔,我代表全师的指战员,向您表示祝贺!”

    索科夫向对方表示感谢后,忽然想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自己被晋衔的事情,只有司令部的人知晓,远在十几公里外的库里申科是怎么知道的?带着这个疑问,他开口问道:“将军同志,我想问问,你是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

    谁知库里申科嘿嘿一笑,说道:“司令员同志,我自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听到对方说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索科夫忍不住朝不远处忙碌的参谋和通讯人员看了一眼,心想难道是这些人中间的某一位,向库里申科透露的消息。

    库里申科听到索科夫沉默了,立即猜到他可能正在怀疑司令部里的人通风报信,便笑着说:“司令员同志,你可千万不要怀疑司令部的同志,他们可没有向我通风报信。您被晋衔一事,我是从方面军司令部那里获得的情报。”

    听库里申科这么说,索科夫意识到错怪了自己的部下,便干笑了两声,和库里申科又聊了几句后,便放下了电话。

    但没想到的是,电话刚放下,铃声又再次响起,这次是步兵第252师师长基里洛夫中校打来的电话,他也是向索科夫表示祝贺的。

    就这样,各步兵师师长、坦克旅旅长,都纷纷打电话到集团军司令部,向被晋衔的索科夫表示衷心的祝贺。

    好不容易没有电话再打进来,索科夫才言归正传:“参谋长同志,说说吧,我们的侦察兵有什么情报传回来?”

    索科夫回到司令部时,见到波涅杰林与斯米尔诺夫和戈罗霍夫正在聊天,便提高嗓门向三人打招呼:“指挥员同志们,你们好啊!”

    正在说话的三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看清楚是索科夫,三人都站直了身体,离得最近的波涅杰林率先迎了上来:“司令员同志,您回来了!”

    “是啊,我回来了。”索科夫伸手和波涅杰林握了握,有些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我们派出的侦察兵有消息传回来吗?”

    “有的,司令员同志。”斯米尔诺夫点了一下头,说道:“我们正在研究侦察兵送回的报告……我的上帝!”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忽然发现索科夫肩章上多出了一颗金星,“司令员同志,我没有看错吧,你的肩章上有三个星?”

    经斯米尔诺夫这么一提醒,波涅杰林和戈罗霍夫也发现了这个细节。波涅杰林吃惊地问道:“司令员同志,你居然佩戴的是上将的肩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索科夫骤然被晋衔为上将,心里不免有些得意,此刻听到波涅杰林问起,便把所发生的事情,向三人详细地讲了一遍。

    听完索科夫的讲述,戈罗霍夫率先向他伸出手:“司令员同志,请接受我的祝贺!祝贺你获得了更高一级的军衔。”

    接着斯米尔诺夫、波涅杰林二人,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祝贺索科夫被晋升为上将。两人的祝贺结束后,司令部里知晓此事的参谋和通讯人员,无论军衔高低,都纷纷上前,向索科夫表示了祝贺。

    要知道,一名集团军司令员被晋升为上将,就意味着上级对这支部队的认可。作为第53集团军的一员,索科夫的每位部下都与有荣焉。

    刚接受完司令部成员的祝贺,桌上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是近卫第41师师长库里申科,他态度诚恳地说:“司令员同志,听说您获得了上将的军衔,我代表全师的指战员,向您表示祝贺!”

    索科夫向对方表示感谢后,忽然想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自己被晋衔的事情,只有司令部的人知晓,远在十几公里外的库里申科是怎么知道的?带着这个疑问,他开口问道:“将军同志,我想问问,你是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

    谁知库里申科嘿嘿一笑,说道:“司令员同志,我自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听到对方说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索科夫忍不住朝不远处忙碌的参谋和通讯人员看了一眼,心想难道是这些人中间的某一位,向库里申科透露的消息。

    库里申科听到索科夫沉默了,立即猜到他可能正在怀疑司令部里的人通风报信,便笑着说:“司令员同志,你可千万不要怀疑司令部的同志,他们可没有向我通风报信。您被晋衔一事,我是从方面军司令部那里获得的情报。”

    听库里申科这么说,索科夫意识到错怪了自己的部下,便干笑了两声,和库里申科又聊了几句后,便放下了电话。

    但没想到的是,电话刚放下,铃声又再次响起,这次是步兵第252师师长基里洛夫中校打来的电话,他也是向索科夫表示祝贺的。

    就这样,各步兵师师长、坦克旅旅长,都纷纷打电话到集团军司令部,向被晋衔的索科夫表示衷心的祝贺。

    好不容易没有电话再打进来,索科夫才言归正传:“参谋长同志,说说吧,我们的侦察兵有什么情报传回来?”

    索科夫回到司令部时,见到波涅杰林与斯米尔诺夫和戈罗霍夫正在聊天,便提高嗓门向三人打招呼:“指挥员同志们,你们好啊!”

    正在说话的三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看清楚是索科夫,三人都站直了身体,离得最近的波涅杰林率先迎了上来:“司令员同志,您回来了!”

    “是啊,我回来了。”索科夫伸手和波涅杰林握了握,有些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我们派出的侦察兵有消息传回来吗?”

    “有的,司令员同志。”斯米尔诺夫点了一下头,说道:“我们正在研究侦察兵送回的报告……我的上帝!”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忽然发现索科夫肩章上多出了一颗金星,“司令员同志,我没有看错吧,你的肩章上有三个星?”

    经斯米尔诺夫这么一提醒,波涅杰林和戈罗霍夫也发现了这个细节。波涅杰林吃惊地问道:“司令员同志,你居然佩戴的是上将的肩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完索科夫的讲述,戈罗霍夫率先向他伸出手:“司令员同志,请接受我的祝贺!祝贺你获得了更高一级的军衔。”

    接着斯米尔诺夫、波涅杰林二人,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祝贺索科夫被晋升为上将。两人的祝贺结束后,司令部里知晓此事的参谋和通讯人员,无论军衔高低,都纷纷上前,向索科夫表示了祝贺。

    要知道,一名集团军司令员被晋升为上将,就意味着上级对这支部队的认可。作为第53集团军的一员,索科夫的每位部下都与有荣焉。

    索科夫向对方表示感谢后,忽然想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自己被晋衔的事情,只有司令部的人知晓,远在十几公里外的库里申科是怎么知道的?带着这个疑问,他开口问道:“将军同志,我想问问,你是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

    索科夫记得德国人好像没有用V1导弹,对苏军控制城市实施过攻击,可为什么乌曼地区会出现V1导弹呢?而且出现的时间,还比自己所了解的历史提前了三个月。

    “参谋长同志,”索科夫思索了一阵,觉得如此重要的事情,需要向科涅夫汇报。假如朱可夫此时还在方面军司令部,那就更好不过了,可以同时让两名方面军司令员提高警惕。“这件事关系重大,我需要立即向方面军司令员报告。”

    “好吧,”听索科夫这么说,斯米尔诺夫也不好反对,他点着头说:“虽然我搞不懂德国人的这种武器是什么,但听你这么说,我觉得也应该向上级汇报,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索科夫的电话打到方面军司令部时,科涅夫和朱可夫、罗特米斯特罗夫以及扎哈罗夫、苏赛科夫正在喝酒。

    接电话的人是扎哈罗夫,他听出是索科夫的声音后,有些口齿不清地说道:“索科夫同志,假如你不急着回去,此刻应该正在和我们喝酒呢。”

    听到扎哈罗夫喝得有些醉,索科夫的心里不免有些着急,因为他即将报告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可不行,他慌忙问道:“方面军参谋长同志,您能让元帅同志接电话吗?”

    “元帅同志,”扎哈罗夫笑呵呵地问:“我们这里有朱可夫元帅,科涅夫元帅,还有一个装甲兵元帅罗特米斯特罗夫,不知道你想找哪个元帅啊?”

    “科涅夫,科涅夫元帅。”索科夫因为心里着急,没准像平时那样尊称科涅夫的职务,而是直呼其名:“参谋长同志,请您将电话交给科涅夫元帅,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向他汇报。”

    扎哈罗夫听索科夫的语气如此迫切,意识到可能真的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将话筒递给了科涅夫,并低声地说:“元帅同志,索科夫找您,说有重要的事情汇报。”

    科涅夫因为有高血压,所以医生叮嘱他不能多喝酒,他也压根地遵照医嘱,即使在今天这样值得铭记的日子里,也只喝了两小杯,整个人还处于绝对清醒的状态。他把话筒贴在耳边,“索科夫同志,我是科涅夫,你有什么事情,要向我汇报?”

    “元帅同志,”索科夫毕恭毕敬地回答说:“我们派往乌曼地区的侦察兵,发现一些特别的东西。我觉得有必要向您报告,便给您打了这个电话。”

    “什么特别的东西?”

    “怎么说呢,应该是德国人的一种新式武器。”索科夫将侦察兵电报里的内容,向科涅夫详细地汇报一通,最后说道:“根据我的分析,那种类似于飞机的东西,应该就是德国人新研制的火箭弹;而像传送带的装置,则是发射这种火箭弹的弹射器。”索科夫向科涅夫汇报时,有意V1导弹称之为火箭弹,免得引起对方的怀疑。

    科涅夫并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在考虑索科夫说的话:这是德国人新研制的火箭弹!苏军如今所使用的火箭弹威力如何,他是亲眼见过,对付德军是非常有效果的。但如今德国人也研制出了火箭弹,让他不免担心起来。

    他思索了许久,然后开口问道:“索科夫同志,我想问问,德国人的这种火箭弹和你研制的新式火箭弹,哪个的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这还用说么,元帅同志。”索科夫赶紧向科涅夫解释说:“说到射程,新式火箭弹的最远射程,不过8500公尺;而德国人的这种火箭弹的射程,恐怕能达到一两百公里。”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索科夫的话刚说完,科涅夫就大声地反驳他:“到目前为止,就连射程最远的海军大口径舰炮,也只有二十多公里的射程。德国人的这种新式火箭弹射程再远,也不可能打到一两百公里外,你肯定是搞错了。”

    对于科涅夫的质疑,索科夫小心翼翼地说:“元帅同志,虽然从前没有任何武器的射程,能超过一百公里,但根据我的分析,随着德军研制的这种火箭弹的问世,就第一次出现了射程超过一百公里的武器。”

    虽说科涅夫很信任索科夫,但对方说的话,怎么听都像是天方夜谭,于是他避开了这个问题,继续问道:“那你说说,两种火箭弹的威力如何?”

    “元帅同志。”好在索科夫在打电话之前,曾经了解过炸药的爆炸半径,因此才能回答科涅夫的这个问题:“根据侦察兵的描述,我估计这种火箭弹的弹药超过500公斤。而500公斤炸药的死亡半径为135米,重伤半径为305米,轻伤半径为548米。”

    一口气说完这些数据后,索科夫补充说:“如果我们新式火箭弹的威力,如同一个刚学步的小孩子,那德国人的火箭弹的威力,就如同一个彪形大汉,而且还是全盛状态下的。”

    索科夫记得德国人好像没有用V1导弹,对苏军控制城市实施过攻击,可为什么乌曼地区会出现V1导弹呢?而且出现的时间,还比自己所了解的历史提前了三个月。

    “参谋长同志,”索科夫思索了一阵,觉得如此重要的事情,需要向科涅夫汇报。假如朱可夫此时还在方面军司令部,那就更好不过了,可以同时让两名方面军司令员提高警惕。“这件事关系重大,我需要立即向方面军司令员报告。”

    “好吧,”听索科夫这么说,斯米尔诺夫也不好反对,他点着头说:“虽然我搞不懂德国人的这种武器是什么,但听你这么说,我觉得也应该向上级汇报,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索科夫的电话打到方面军司令部时,科涅夫和朱可夫、罗特米斯特罗夫以及扎哈罗夫、苏赛科夫正在喝酒。

    接电话的人是扎哈罗夫,他听出是索科夫的声音后,有些口齿不清地说道:“索科夫同志,假如你不急着回去,此刻应该正在和我们喝酒呢。”

    听到扎哈罗夫喝得有些醉,索科夫的心里不免有些着急,因为他即将报告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可不行,他慌忙问道:“方面军参谋长同志,您能让元帅同志接电话吗?”

    “元帅同志,”扎哈罗夫笑呵呵地问:“我们这里有朱可夫元帅,科涅夫元帅,还有一个装甲兵元帅罗特米斯特罗夫,不知道你想找哪个元帅啊?”

    “科涅夫,科涅夫元帅。”索科夫因为心里着急,没准像平时那样尊称科涅夫的职务,而是直呼其名:“参谋长同志,请您将电话交给科涅夫元帅,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向他汇报。”

    扎哈罗夫听索科夫的语气如此迫切,意识到可能真的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将话筒递给了科涅夫,并低声地说:“元帅同志,索科夫找您,说有重要的事情汇报。”

    科涅夫因为有高血压,所以医生叮嘱他不能多喝酒,他也压根地遵照医嘱,即使在今天这样值得铭记的日子里,也只喝了两小杯,整个人还处于绝对清醒的状态。他把话筒贴在耳边,“索科夫同志,我是科涅夫,你有什么事情,要向我汇报?”

    “元帅同志,”索科夫毕恭毕敬地回答说:“我们派往乌曼地区的侦察兵,发现一些特别的东西。我觉得有必要向您报告,便给您打了这个电话。”

    “什么特别的东西?”

    “怎么说呢,应该是德国人的一种新式武器。”索科夫将侦察兵电报里的内容,向科涅夫详细地汇报一通,最后说道:“根据我的分析,那种类似于飞机的东西,应该就是德国人新研制的火箭弹;而像传送带的装置,则是发射这种火箭弹的弹射器。”索科夫向科涅夫汇报时,有意V1导弹称之为火箭弹,免得引起对方的怀疑。

    科涅夫并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在考虑索科夫说的话:这是德国人新研制的火箭弹!苏军如今所使用的火箭弹威力如何,他是亲眼见过,对付德军是非常有效果的。但如今德国人也研制出了火箭弹,让他不免担心起来。

    他思索了许久,然后开口问道:“索科夫同志,我想问问,德国人的这种火箭弹和你研制的新式火箭弹,哪个的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这还用说么,元帅同志。”索科夫赶紧向科涅夫解释说:“说到射程,新式火箭弹的最远射程,不过8500公尺;而德国人的这种火箭弹的射程,恐怕能达到一两百公里。”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索科夫的话刚说完,科涅夫就大声地反驳他:“到目前为止,就连射程最远的海军大口径舰炮,也只有二十多公里的射程。德国人的这种新式火箭弹射程再远,也不可能打到一两百公里外,你肯定是搞错了。”

    对于科涅夫的质疑,索科夫小心翼翼地说:“元帅同志,虽然从前没有任何武器的射程,能超过一百公里,但根据我的分析,随着德军研制的这种火箭弹的问世,就第一次出现了射程超过一百公里的武器。”

    虽说科涅夫很信任索科夫,但对方说的话,怎么听都像是天方夜谭,于是他避开了这个问题,继续问道:“那你说说,两种火箭弹的威力如何?”

    “元帅同志。”好在索科夫在打电话之前,曾经了解过炸药的爆炸半径,因此才能回答科涅夫的这个问题:“根据侦察兵的描述,我估计这种火箭弹的弹药超过500公斤。而500公斤炸药的死亡半径为135米,重伤半径为305米,轻伤半径为548米。”

    一口气说完这些数据后,索科夫补充说:“如果我们新式火箭弹的威力,如同一个刚学步的小孩子,那德国人的火箭弹的威力,就如同一个彪形大汉,而且还是全盛状态下的。”

    索科夫记得德国人好像没有用V1导弹,对苏军控制城市实施过攻击,可为什么乌曼地区会出现V1导弹呢?而且出现的时间,还比自己所了解的历史提前了三个月。

    “参谋长同志,”索科夫思索了一阵,觉得如此重要的事情,需要向科涅夫汇报。假如朱可夫此时还在方面军司令部,那就更好不过了,可以同时让两名方面军司令员提高警惕。“这件事关系重大,我需要立即向方面军司令员报告。”

    “好吧,”听索科夫这么说,斯米尔诺夫也不好反对,他点着头说:“虽然我搞不懂德国人的这种武器是什么,但听你这么说,我觉得也应该向上级汇报,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接电话的人是扎哈罗夫,他听出是索科夫的声音后,有些口齿不清地说道:“索科夫同志,假如你不急着回去,此刻应该正在和我们喝酒呢。”

    听到扎哈罗夫喝得有些醉,索科夫的心里不免有些着急,因为他即将报告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可不行,他慌忙问道:“方面军参谋长同志,您能让元帅同志接电话吗?”

    “元帅同志,”扎哈罗夫笑呵呵地问:“我们这里有朱可夫元帅,科涅夫元帅,还有一个装甲兵元帅罗特米斯特罗夫,不知道你想找哪个元帅啊?”

    “科涅夫,科涅夫元帅。”索科夫因为心里着急,没准像平时那样尊称科涅夫的职务,而是直呼其名:“参谋长同志,请您将电话交给科涅夫元帅,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向他汇报。”

    扎哈罗夫听索科夫的语气如此迫切,意识到可能真的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将话筒递给了科涅夫,并低声地说:“元帅同志,索科夫找您,说有重要的事情汇报。”

    科涅夫因为有高血压,所以医生叮嘱他不能多喝酒,他也压根地遵照医嘱,即使在今天这样值得铭记的日子里,也只喝了两小杯,整个人还处于绝对清醒的状态。他把话筒贴在耳边,“索科夫同志,我是科涅夫,你有什么事情,要向我汇报?”

    “元帅同志,”索科夫毕恭毕敬地回答说:“我们派往乌曼地区的侦察兵,发现一些特别的东西。我觉得有必要向您报告,便给您打了这个电话。”

    “怎么说呢,应该是德国人的一种新式武器。”索科夫将侦察兵电报里的内容,向科涅夫详细地汇报一通,最后说道:“根据我的分析,那种类似于飞机的东西,应该就是德国人新研制的火箭弹;而像传送带的装置,则是发射这种火箭弹的弹射器。”索科夫向科涅夫汇报时,有意V1导弹称之为火箭弹,免得引起对方的怀疑。



    “扎哈罗夫将军,你刚刚说的是什么地方?”朱可夫直截了当地问:“莫连齐村?”

    “是的,元帅同志。是莫连齐村!”扎哈罗夫回答说:“是乌克兰著名民间诗人塔拉斯·舍甫琴柯的家乡。”

    朱可夫听完后眉头紧皱,他对科涅夫说:“科涅夫同志,我们去莫连齐村瞧瞧情况吧。”

    对于朱可夫的提议,科涅夫还没有发表意见,扎哈罗夫就劝说道:“元帅同志,那里刚刚遭到了不明的轰炸,我看还是别去了。”

    科涅夫看到朱可夫面色铁青,知道对方是在生气,连忙出来打圆场:“好的,元帅同志,我陪你一起过去。参谋长同志,”他后面的话是对扎哈罗夫说的,“立即准备两辆装甲车,我们都坐装甲车过去。”

    “用不着装甲车。”谁知朱可夫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如今附近都是我们的防区,用不着什么装甲车。假如敌人用来轰炸的火箭弹威力巨大,别说装甲车,我们就算坐坦克,依旧有被摧毁的可能。”

    “那好吧,我们就坐吉普车过去,这样能快点赶到目的地。”科涅夫吩咐扎哈罗夫:“参谋长同志,立即安排出行的车辆。”

    虽说朱可夫主张轻车简从,但这次前往莫连齐村的人。是两名元帅和一名装甲兵元帅,一旦他们中的谁发生什么意外,都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除了三人乘坐的三辆吉普车外,扎哈罗夫还安排了一个最精干的警卫连随行。就算路上遭遇小股的敌人,也能将其消灭。

    当朱可夫等人的车队赶到莫连齐村时,距离爆炸已经过去了四十分钟。

    一名少校站在村庄的入口处,看到车队过来,连忙挥手示意车队停下。

    科涅夫坐在第一辆吉普车上,他命令司机停车后,推开车门,探出半截身子,冲着少校问:“你是莫连齐村的守备营长吗?”

    “是的,元帅同志。”别看科涅夫获得元帅肩章到现在,还不到24小时,但整个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指战员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因此大家对他的称呼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科涅夫从车里出来,站在少校的面前,面无表情地说道:“少校同志,说说情况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元帅同志,情况是这样的。”少校向科涅夫介绍情况说:“不到一个小时前,村庄的西面忽然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将炸点附近的木屋全部炸毁,其余位置的木屋玻璃,也悉数被爆炸的冲击波震碎……”

    “少校同志,”刚走过来的朱可夫打断了对方的话,开门见山地说:“告诉我村庄里的具体伤亡人数。”

    少校先是向朱可夫敬礼后,接着说道:“报告元帅同志,具体的伤亡人数很难统计。因为炸点附近的人,都被炸得尸骨无存了。”

    “那你们上报的伤亡数字,又是怎么来的?”科涅夫问道。

    “元帅同志,”少校有些尴尬地回答说:“我们是根据炸点附近的残肢断臂以及尸体来统计的。这么说吧,村西的人基本在爆炸中都死掉了,村庄中心的人非死即伤。就算是待在村东的人,也几乎人人带伤。”

    “带我们进去看看。”朱可夫板着脸说道。

    少校不敢怠慢,连忙充当向导,领朱可夫、科涅夫等人到村西去查看爆炸地点。

    朱可夫一边走一边看,村里的所有窗玻璃果然都被震碎了,满地的玻璃渣。而沿途都能看到浑身是伤的人,有的躺在路边的担架上惨叫,有的正在接受卫生员的简易包扎。

    终于来到了村西,这里的建筑物都被摧毁,只剩下了一个漆黑的巨大弹坑,坑底冒着缕缕青烟,站在坑边,就能感受到里面传出来的灼热。

    科涅夫站在坑边,低头查看着弹坑的深度和直径,然后抬起头对朱可夫说:“元帅同志,看来索科夫是对的,德军使用的这种新式的火箭弹,不光射程远而且威力巨大。”

    就算到了此时,朱可夫的心里依旧不愿意承认,德国人拥有了一种射程达到上百公里的武器,他摇着头说:“也许是米沙搞错了,这个弹坑是德国飞机扔下的炸弹所形成的。”

    “少校同志,”科涅夫等朱可夫一说完,便扭头问站在身后的少校:“爆炸发生时,你在什么地方?”

    “我在村东面的树林里。”少校向科涅夫解释说:“我正在训练刚招募的新兵,教他们如何使用武器。正在训练时,莫连齐村里就发生了巨大的爆炸,我连忙带着战士们赶过去,但只看到满地的尸体和哀嚎的伤员。”

    “那在爆炸前,你有没有看到天上有德国人的飞机出现?”

    “没有,绝对没有。”少校继续说道:“我们训练的位置距离炸点不超过一公里,假如真的遭到了敌机的轰炸,我们总可以看到天上的飞机。但是,在爆炸前,我们什么都没有看到。”

    “元帅同志,基本已经肯定了。”科涅夫说道:“索科夫所说的事情都是真的,德军拥有了可以远程攻击我军的武器,可以在上百公里外对我们的重点目标实施打击。”

    听科涅夫这么说,朱可夫沉默了片刻,反问道:“科涅夫同志,我记得你的司令部,不久前就设在莫连齐村吧?不知道设置在哪个位置?”

    “还能在那里。”科涅夫用手一指两三百米外的残破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喏,我的司令部当时就设在那里。”

    朱可夫看了看面前的弹坑,又瞧了瞧明显是被爆炸冲击波震倒的建筑物,庆幸地说:“科涅夫同志,幸好你的司令部转移了,否则敌人的火箭弹一落下来,你司令部里的人员就会遭受巨大的伤亡。”

    科涅夫心说司令部的成员伤亡都是小事,自己的司令部驻扎在村里时,警卫部队足足有一个营,如果德军的火箭弹在司令部转移前落下来,恐怕伤亡人数就呈几何级数上升。

    “少校,附近哪里有结实的建筑物?”科涅夫打算立即联系索科夫,以便从他那里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便问少校:“我要准备和下面的部队进行联络。”

    少校朝左右瞧了瞧,最后还是用手朝半塌的村苏维埃办公室一指,说道:“元帅同志,如今村里最结实的建筑物,就只有那栋砖混结构的房子了。”

    “扎哈罗夫将军,你刚刚说的是什么地方?”朱可夫直截了当地问:“莫连齐村?”

    “是的,元帅同志。是莫连齐村!”扎哈罗夫回答说:“是乌克兰著名民间诗人塔拉斯·舍甫琴柯的家乡。”

    朱可夫听完后眉头紧皱,他对科涅夫说:“科涅夫同志,我们去莫连齐村瞧瞧情况吧。”

    对于朱可夫的提议,科涅夫还没有发表意见,扎哈罗夫就劝说道:“元帅同志,那里刚刚遭到了不明的轰炸,我看还是别去了。”

    科涅夫看到朱可夫面色铁青,知道对方是在生气,连忙出来打圆场:“好的,元帅同志,我陪你一起过去。参谋长同志,”他后面的话是对扎哈罗夫说的,“立即准备两辆装甲车,我们都坐装甲车过去。”

    “用不着装甲车。”谁知朱可夫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如今附近都是我们的防区,用不着什么装甲车。假如敌人用来轰炸的火箭弹威力巨大,别说装甲车,我们就算坐坦克,依旧有被摧毁的可能。”

    “那好吧,我们就坐吉普车过去,这样能快点赶到目的地。”科涅夫吩咐扎哈罗夫:“参谋长同志,立即安排出行的车辆。”

    虽说朱可夫主张轻车简从,但这次前往莫连齐村的人。是两名元帅和一名装甲兵元帅,一旦他们中的谁发生什么意外,都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除了三人乘坐的三辆吉普车外,扎哈罗夫还安排了一个最精干的警卫连随行。就算路上遭遇小股的敌人,也能将其消灭。

    当朱可夫等人的车队赶到莫连齐村时,距离爆炸已经过去了四十分钟。

    一名少校站在村庄的入口处,看到车队过来,连忙挥手示意车队停下。

    科涅夫坐在第一辆吉普车上,他命令司机停车后,推开车门,探出半截身子,冲着少校问:“你是莫连齐村的守备营长吗?”

    “是的,元帅同志。”别看科涅夫获得元帅肩章到现在,还不到24小时,但整个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指战员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因此大家对他的称呼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科涅夫从车里出来,站在少校的面前,面无表情地说道:“少校同志,说说情况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元帅同志,情况是这样的。”少校向科涅夫介绍情况说:“不到一个小时前,村庄的西面忽然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将炸点附近的木屋全部炸毁,其余位置的木屋玻璃,也悉数被爆炸的冲击波震碎……”

    “少校同志,”刚走过来的朱可夫打断了对方的话,开门见山地说:“告诉我村庄里的具体伤亡人数。”

    少校先是向朱可夫敬礼后,接着说道:“报告元帅同志,具体的伤亡人数很难统计。因为炸点附近的人,都被炸得尸骨无存了。”

    “那你们上报的伤亡数字,又是怎么来的?”科涅夫问道。

    “元帅同志,”少校有些尴尬地回答说:“我们是根据炸点附近的残肢断臂以及尸体来统计的。这么说吧,村西的人基本在爆炸中都死掉了,村庄中心的人非死即伤。就算是待在村东的人,也几乎人人带伤。”

    “带我们进去看看。”朱可夫板着脸说道。

    少校不敢怠慢,连忙充当向导,领朱可夫、科涅夫等人到村西去查看爆炸地点。

    朱可夫一边走一边看,村里的所有窗玻璃果然都被震碎了,满地的玻璃渣。而沿途都能看到浑身是伤的人,有的躺在路边的担架上惨叫,有的正在接受卫生员的简易包扎。

    终于来到了村西,这里的建筑物都被摧毁,只剩下了一个漆黑的巨大弹坑,坑底冒着缕缕青烟,站在坑边,就能感受到里面传出来的灼热。

    科涅夫站在坑边,低头查看着弹坑的深度和直径,然后抬起头对朱可夫说:“元帅同志,看来索科夫是对的,德军使用的这种新式的火箭弹,不光射程远而且威力巨大。”

    就算到了此时,朱可夫的心里依旧不愿意承认,德国人拥有了一种射程达到上百公里的武器,他摇着头说:“也许是米沙搞错了,这个弹坑是德国飞机扔下的炸弹所形成的。”

    “少校同志,”科涅夫等朱可夫一说完,便扭头问站在身后的少校:“爆炸发生时,你在什么地方?”

    “我在村东面的树林里。”少校向科涅夫解释说:“我正在训练刚招募的新兵,教他们如何使用武器。正在训练时,莫连齐村里就发生了巨大的爆炸,我连忙带着战士们赶过去,但只看到满地的尸体和哀嚎的伤员。”

    “那在爆炸前,你有没有看到天上有德国人的飞机出现?”

    “没有,绝对没有。”少校继续说道:“我们训练的位置距离炸点不超过一公里,假如真的遭到了敌机的轰炸,我们总可以看到天上的飞机。但是,在爆炸前,我们什么都没有看到。”

    “元帅同志,基本已经肯定了。”科涅夫说道:“索科夫所说的事情都是真的,德军拥有了可以远程攻击我军的武器,可以在上百公里外对我们的重点目标实施打击。”

    听科涅夫这么说,朱可夫沉默了片刻,反问道:“科涅夫同志,我记得你的司令部,不久前就设在莫连齐村吧?不知道设置在哪个位置?”

    “还能在那里。”科涅夫用手一指两三百米外的残破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喏,我的司令部当时就设在那里。”

    朱可夫看了看面前的弹坑,又瞧了瞧明显是被爆炸冲击波震倒的建筑物,庆幸地说:“科涅夫同志,幸好你的司令部转移了,否则敌人的火箭弹一落下来,你司令部里的人员就会遭受巨大的伤亡。”

    科涅夫心说司令部的成员伤亡都是小事,自己的司令部驻扎在村里时,警卫部队足足有一个营,如果德军的火箭弹在司令部转移前落下来,恐怕伤亡人数就呈几何级数上升。

    “少校,附近哪里有结实的建筑物?”科涅夫打算立即联系索科夫,以便从他那里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便问少校:“我要准备和下面的部队进行联络。”



    索科夫一放下电话,就对斯米尔诺夫说:“参谋长同志,科涅夫元帅答应为我们提供一批新式火箭弹,以供敌后小分队使用。你立即安排人手,到方面军司令部去接收这批武器。”

    听索科夫这么说,斯米尔诺夫有些诧异地说:“司令员同志,既然上级答应给我们,肯定会派人送来的,我们何必要多此一举,派人去取呢?”

    “参谋长同志,上级命令我们尽快派出小分队,去攻击德军的新武器发射点。”索科夫向斯米尔诺夫解释说:“如今上级的运力紧张,若是我们一味地等待,估计要等一两天的时间,到时就有可能误事。”

    斯米尔诺夫有些不解地问:“我们在乌曼附近有几个侦察小分队,就算要派遣新的分队,也用不着这么着急吧?”

    “我也不想这么着急,但如今的形势,却让我们不得不尽快派出新的分队,否则会遭受更多的损失。”

    索科夫这么说,倒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上,德国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向英伦半岛发射了一万枚。虽然这种导弹的准头不行,但胜在数量多,一次发射几十枚,还是会给城市和居民造成极大的损失。

    当斯米尔诺夫开始打电话给下面布置任务时,索科夫忽然想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德军从一百多公里外的乌曼,发射了一枚V1导弹,居然能准确地命中他们想攻击的村庄,这精度未免太高了点吧。

    这个问题不想则已,一想起来,顿时细思极恐。据索科夫的了解,这种V1导弹的造价不高,产量也极高。只要德军多安排几个军工厂,每月至少能生产三四千枚V1导弹。

    想到这里,索科夫走到司令部的门口,对门口站岗的一名战士说道:“战士同志,麻烦你去请侦察处长过来,就说我有事情找他。”

    战士答应一声,沿着走廊跑开了。

    索科夫一瘸一拐地回到桌前时,已经打完电话的斯米尔诺夫好奇地问:“司令员同志,你到门口去做什么?”

    “我让战士去叫侦察处长,我有些事情要和他商量。”

    “既然要叫侦察处长过来,你打个电话就可以了。”斯米尔诺夫有些哭笑不得地说:“何必要让战士去叫他呢?”

    “坐久了,感觉有点难受,我想活动活动。”

    等侦察处长过来后,索科夫将他叫到桌边,对他说道:“处长同志,我想问问你,我们的侦察兵有没有对敌人的新式武器进行拍照?”

    “有的,司令员同志。”侦察处长点着头说:“为了搞清楚敌人的防御部署,我们派出的侦察分队,通常都携带有相机。”

    “这么说来,昨晚和今天白天见到的新式武器,他们都拍下了照片吗?”

    “理论上是这样的,司令员同志。”侦察处长用不确定的语气说:“但如果发生了意外,可能拍照的事情就会泡汤。”

    索科夫听侦察处长这么说,不免有些生气:“处长同志,作为一名侦察兵,携带着相机到敌后去实施侦察,却没有拍照。这是不是意味着,你派出的侦察兵都是不合适的?”

    “不是的,司令员同志,您误会了。”见索科夫发火,侦察处长连忙解释说:“我只是说有这种可能,并没有说一定就没有拍照。我所派出的几支侦察分队,都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侦察兵,我想他们一定能搞到我们需要的情报。”

    “处长同志,我希望的是肯定的答复,而不是你的这种推测。”索科夫说着,用手朝桌上的电话机一指,对侦察处长说:“处长同志,麻烦你通知值班的同志,让他们立即与前沿的侦察兵取得联系,搞清楚他们的侦察情况究竟如何了。”

    索科夫一放下电话,就对斯米尔诺夫说:“参谋长同志,科涅夫元帅答应为我们提供一批新式火箭弹,以供敌后小分队使用。你立即安排人手,到方面军司令部去接收这批武器。”

    听索科夫这么说,斯米尔诺夫有些诧异地说:“司令员同志,既然上级答应给我们,肯定会派人送来的,我们何必要多此一举,派人去取呢?”

    “参谋长同志,上级命令我们尽快派出小分队,去攻击德军的新武器发射点。”索科夫向斯米尔诺夫解释说:“如今上级的运力紧张,若是我们一味地等待,估计要等一两天的时间,到时就有可能误事。”

    斯米尔诺夫有些不解地问:“我们在乌曼附近有几个侦察小分队,就算要派遣新的分队,也用不着这么着急吧?”

    “我也不想这么着急,但如今的形势,却让我们不得不尽快派出新的分队,否则会遭受更多的损失。”

    索科夫这么说,倒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上,德国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向英伦半岛发射了一万枚。虽然这种导弹的准头不行,但胜在数量多,一次发射几十枚,还是会给城市和居民造成极大的损失。

    当斯米尔诺夫开始打电话给下面布置任务时,索科夫忽然想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德军从一百多公里外的乌曼,发射了一枚V1导弹,居然能准确地命中他们想攻击的村庄,这精度未免太高了点吧。

    这个问题不想则已,一想起来,顿时细思极恐。据索科夫的了解,这种V1导弹的造价不高,产量也极高。只要德军多安排几个军工厂,每月至少能生产三四千枚V1导弹。

    想到这里,索科夫走到司令部的门口,对门口站岗的一名战士说道:“战士同志,麻烦你去请侦察处长过来,就说我有事情找他。”

    战士答应一声,沿着走廊跑开了。

    索科夫一瘸一拐地回到桌前时,已经打完电话的斯米尔诺夫好奇地问:“司令员同志,你到门口去做什么?”

    “我让战士去叫侦察处长,我有些事情要和他商量。”

    “既然要叫侦察处长过来,你打个电话就可以了。”斯米尔诺夫有些哭笑不得地说:“何必要让战士去叫他呢?”

    “坐久了,感觉有点难受,我想活动活动。”

    等侦察处长过来后,索科夫将他叫到桌边,对他说道:“处长同志,我想问问你,我们的侦察兵有没有对敌人的新式武器进行拍照?”

    “有的,司令员同志。”侦察处长点着头说:“为了搞清楚敌人的防御部署,我们派出的侦察分队,通常都携带有相机。”

    “这么说来,昨晚和今天白天见到的新式武器,他们都拍下了照片吗?”

    “理论上是这样的,司令员同志。”侦察处长用不确定的语气说:“但如果发生了意外,可能拍照的事情就会泡汤。”

    索科夫听侦察处长这么说,不免有些生气:“处长同志,作为一名侦察兵,携带着相机到敌后去实施侦察,却没有拍照。这是不是意味着,你派出的侦察兵都是不合适的?”

    “不是的,司令员同志,您误会了。”见索科夫发火,侦察处长连忙解释说:“我只是说有这种可能,并没有说一定就没有拍照。我所派出的几支侦察分队,都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侦察兵,我想他们一定能搞到我们需要的情报。”

    “处长同志,我希望的是肯定的答复,而不是你的这种推测。”索科夫说着,用手朝桌上的电话机一指,对侦察处长说:“处长同志,麻烦你通知值班的同志,让他们立即与前沿的侦察兵取得联系,搞清楚他们的侦察情况究竟如何了。”

    索科夫一放下电话,就对斯米尔诺夫说:“参谋长同志,科涅夫元帅答应为我们提供一批新式火箭弹,以供敌后小分队使用。你立即安排人手,到方面军司令部去接收这批武器。”

    听索科夫这么说,斯米尔诺夫有些诧异地说:“司令员同志,既然上级答应给我们,肯定会派人送来的,我们何必要多此一举,派人去取呢?”

    “参谋长同志,上级命令我们尽快派出小分队,去攻击德军的新武器发射点。”索科夫向斯米尔诺夫解释说:“如今上级的运力紧张,若是我们一味地等待,估计要等一两天的时间,到时就有可能误事。”

    斯米尔诺夫有些不解地问:“我们在乌曼附近有几个侦察小分队,就算要派遣新的分队,也用不着这么着急吧?”

    “我也不想这么着急,但如今的形势,却让我们不得不尽快派出新的分队,否则会遭受更多的损失。”

    索科夫这么说,倒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上,德国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向英伦半岛发射了一万枚。虽然这种导弹的准头不行,但胜在数量多,一次发射几十枚,还是会给城市和居民造成极大的损失。

    当斯米尔诺夫开始打电话给下面布置任务时,索科夫忽然想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德军从一百多公里外的乌曼,发射了一枚V1导弹,居然能准确地命中他们想攻击的村庄,这精度未免太高了点吧。

    这个问题不想则已,一想起来,顿时细思极恐。据索科夫的了解,这种V1导弹的造价不高,产量也极高。只要德军多安排几个军工厂,每月至少能生产三四千枚V1导弹。

    想到这里,索科夫走到司令部的门口,对门口站岗的一名战士说道:“战士同志,麻烦你去请侦察处长过来,就说我有事情找他。”

    战士答应一声,沿着走廊跑开了。

    索科夫一瘸一拐地回到桌前时,已经打完电话的斯米尔诺夫好奇地问:“司令员同志,你到门口去做什么?”

    “我让战士去叫侦察处长,我有些事情要和他商量。”

    “既然要叫侦察处长过来,你打个电话就可以了。”斯米尔诺夫有些哭笑不得地说:“何必要让战士去叫他呢?”

    “坐久了,感觉有点难受,我想活动活动。”

    等侦察处长过来后,索科夫将他叫到桌边,对他说道:“处长同志,我想问问你,我们的侦察兵有没有对敌人的新式武器进行拍照?”

    “有的,司令员同志。”侦察处长点着头说:“为了搞清楚敌人的防御部署,我们派出的侦察分队,通常都携带有相机。”

    “这么说来,昨晚和今天白天见到的新式武器,他们都拍下了照片吗?”

    “理论上是这样的,司令员同志。”侦察处长用不确定的语气说:“但如果发生了意外,可能拍照的事情就会泡汤。”

    索科夫听侦察处长这么说,不免有些生气:“处长同志,作为一名侦察兵,携带着相机到敌后去实施侦察,却没有拍照。这是不是意味着,你派出的侦察兵都是不合适的?”

    “不是的,司令员同志,您误会了。”见索科夫发火,侦察处长连忙解释说:“我只是说有这种可能,并没有说一定就没有拍照。我所派出的几支侦察分队,都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侦察兵,我想他们一定能搞到我们需要的情报。”

    “处长同志,我希望的是肯定的答复,而不是你的这种推测。”索科夫说着,用手朝桌上的电话机一指,对侦察处长说:“处长同志,麻烦你通知值班的同志,让他们立即与前沿的侦察兵取得联系,搞清楚他们的侦察情况究竟如何了。”

    索科夫一放下电话,就对斯米尔诺夫说:“参谋长同志,科涅夫元帅答应为我们提供一批新式火箭弹,以供敌后小分队使用。你立即安排人手,到方面军司令部去接收这批武器。”

    听索科夫这么说,斯米尔诺夫有些诧异地说:“司令员同志,既然上级答应给我们,肯定会派人送来的,我们何必要多此一举,派人去取呢?”

    “参谋长同志,上级命令我们尽快派出小分队,去攻击德军的新武器发射点。”索科夫向斯米尔诺夫解释说:“如今上级的运力紧张,若是我们一味地等待,估计要等一两天的时间,到时就有可能误事。”

    斯米尔诺夫有些不解地问:“我们在乌曼附近有几个侦察小分队,就算要派遣新的分队,也用不着这么着急吧?”

    索科夫这么说,倒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上,德国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向英伦半岛发射了一万枚。虽然这种导弹的准头不行,但胜在数量多,一次发射几十枚,还是会给城市和居民造成极大的损失。



    不管是斯米尔诺夫还是戈罗霍夫,虽然嘴里不说,但心里却觉得侦察兵根本不可能完成索科夫的任务,毕竟道路遥远,光靠两条腿,没有两天时间是根本走不回来的。

    第二天临近中午时,侦察处长领着一名戴钢盔的中尉,急匆匆地走进了指挥部,一脸兴奋地向索科夫报告说:“我们的侦察兵回来了!”

    “我们的侦察兵回来了?”索科夫歪着头看向侦察处长身后的中尉:“处长同志,你说的是这名中尉吧?”

    “没错,司令员同志。”侦察处长把中尉拉过来,推到索科夫面前:“这是鲁斯兰中尉,这次派往乌曼地区的几个侦察分队,都是归他统一指挥的。”

    “你好啊,鲁斯兰中尉。”索科夫微笑着和鲁斯兰握手,用友好的语气说:“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见索科夫主动和自己握手,鲁斯兰显得有些激动,他有些语无伦次地说:“司令员同志,很高兴见到您。能见到您这样的传奇人物,是我的荣幸。若是我的朋友们知道我曾经见过您,一定会羡慕死他们的。”

    索科夫呵呵一笑,随后言归正传:“鲁斯兰中尉,我想问问,你是如何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从乌曼地域返回这里的?”说完,还朝坐在不远处的斯米尔诺夫和戈罗霍夫,投去了意味深长的一瞥。

    “司令员同志,假如是走路的话,估计明天晚上都不见得能回到这里。”鲁斯兰解释说:“我和另外一名战士缴获了一辆摩托车,然后冒充传达命令的德国通讯兵,就这样大摇大摆地沿着公路开了回来。路上,我们甚至还在德国人的补给点,吃了点东西,甚至还给摩托车加满了油。”

    “不错不错,鲁斯兰中尉,你是好样的。”索科夫夸奖完鲁斯兰,扭头冲着斯米尔诺夫说道:“参谋长同志,怎么样,我没有说错吧?侦察兵总有他们的办法,能在我们规定的时间里,赶到指定的地点。”

    在这种情况下,再与索科夫唱反调,显然是不合适的,斯米尔诺夫只能点着头说:“你是对的,司令员同志。”

    “胶卷带回来了吗?”索科夫再次面对着鲁斯兰问道。

    “是的,司令员同志,带回来了!”

    “在什么地方?”这次轮到斯米尔诺夫抢着问了,他想亲眼看看德国人的新式武器,究竟是什么样的。

    “参谋长同志,”侦察处长连忙解释说:“鲁斯兰拿回来的胶卷,我已经派人送去清洗了。”他抬手看了一下时间,回答说,“最快要等到下午一点,才能把照片洗出来。”

    “太迟了,处长同志,太迟了。”谁知斯米尔诺夫却板着脸说:“难道你不知道在战场上,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吗?我们早点知道看到德国人的新式武器,就能早一点研究出应对措施。你明白吗?”

    “我明白了,参谋长同志。”侦察处长心领神会地说:“我这就去守着,争取早点把照片洗出来。”

    等侦察处长离开后,索科夫看了一眼在屋子中间,站得像电线杆笔直的鲁斯兰,笑着说:“中尉同志,别站着了,过来坐下吧,我还有事情要问你呢。”

    鲁斯兰坐下之后,双手放在膝盖上,腰板依旧挺得笔直,目视前方。索科夫知道对方很拘束,淡淡一笑后,便开始言归正传:“鲁斯兰中尉,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听到索科夫这么说,鲁斯兰刷的一下就站了起来,目视前方说道:“请问吧,司令员同志,我一定会如实报告的。”

    “你还记得德国人的新式武器,是多少时间发射的?”索科夫说这话时,眼睛盯着对方的手腕,担心他没有手表,那么自己的计划就会落空:“你不会没有手表吧?”

    好在他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鲁斯兰点了点头,回答说:“司令员同志,在外面执行侦察任务,没有手表来看时间,那可不行。当时敌人发射新式武器时,我还特意看了时间。”

    索科夫记录下鲁斯兰所说的时间之后,将那张纸递给了斯米尔诺夫,笑着说:“参谋长同志,麻烦你计算一下,这种新式武器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为了让自己说的内容,更像是分析出来的,索科夫不久前,还特意给科涅夫打电话,了解了V1导弹落地爆炸的时间。此刻有了V1导弹发射时间和爆炸时间,计算出飞行速度,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不管是斯米尔诺夫还是戈罗霍夫,虽然嘴里不说,但心里却觉得侦察兵根本不可能完成索科夫的任务,毕竟道路遥远,光靠两条腿,没有两天时间是根本走不回来的。

    第二天临近中午时,侦察处长领着一名戴钢盔的中尉,急匆匆地走进了指挥部,一脸兴奋地向索科夫报告说:“我们的侦察兵回来了!”

    “我们的侦察兵回来了?”索科夫歪着头看向侦察处长身后的中尉:“处长同志,你说的是这名中尉吧?”

    “没错,司令员同志。”侦察处长把中尉拉过来,推到索科夫面前:“这是鲁斯兰中尉,这次派往乌曼地区的几个侦察分队,都是归他统一指挥的。”

    “你好啊,鲁斯兰中尉。”索科夫微笑着和鲁斯兰握手,用友好的语气说:“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见索科夫主动和自己握手,鲁斯兰显得有些激动,他有些语无伦次地说:“司令员同志,很高兴见到您。能见到您这样的传奇人物,是我的荣幸。若是我的朋友们知道我曾经见过您,一定会羡慕死他们的。”

    索科夫呵呵一笑,随后言归正传:“鲁斯兰中尉,我想问问,你是如何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从乌曼地域返回这里的?”说完,还朝坐在不远处的斯米尔诺夫和戈罗霍夫,投去了意味深长的一瞥。

    “司令员同志,假如是走路的话,估计明天晚上都不见得能回到这里。”鲁斯兰解释说:“我和另外一名战士缴获了一辆摩托车,然后冒充传达命令的德国通讯兵,就这样大摇大摆地沿着公路开了回来。路上,我们甚至还在德国人的补给点,吃了点东西,甚至还给摩托车加满了油。”

    “不错不错,鲁斯兰中尉,你是好样的。”索科夫夸奖完鲁斯兰,扭头冲着斯米尔诺夫说道:“参谋长同志,怎么样,我没有说错吧?侦察兵总有他们的办法,能在我们规定的时间里,赶到指定的地点。”

    在这种情况下,再与索科夫唱反调,显然是不合适的,斯米尔诺夫只能点着头说:“你是对的,司令员同志。”

    “胶卷带回来了吗?”索科夫再次面对着鲁斯兰问道。

    “是的,司令员同志,带回来了!”

    “在什么地方?”这次轮到斯米尔诺夫抢着问了,他想亲眼看看德国人的新式武器,究竟是什么样的。

    “参谋长同志,”侦察处长连忙解释说:“鲁斯兰拿回来的胶卷,我已经派人送去清洗了。”他抬手看了一下时间,回答说,“最快要等到下午一点,才能把照片洗出来。”

    “太迟了,处长同志,太迟了。”谁知斯米尔诺夫却板着脸说:“难道你不知道在战场上,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吗?我们早点知道看到德国人的新式武器,就能早一点研究出应对措施。你明白吗?”

    “我明白了,参谋长同志。”侦察处长心领神会地说:“我这就去守着,争取早点把照片洗出来。”

    等侦察处长离开后,索科夫看了一眼在屋子中间,站得像电线杆笔直的鲁斯兰,笑着说:“中尉同志,别站着了,过来坐下吧,我还有事情要问你呢。”

    鲁斯兰坐下之后,双手放在膝盖上,腰板依旧挺得笔直,目视前方。索科夫知道对方很拘束,淡淡一笑后,便开始言归正传:“鲁斯兰中尉,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听到索科夫这么说,鲁斯兰刷的一下就站了起来,目视前方说道:“请问吧,司令员同志,我一定会如实报告的。”

    “你还记得德国人的新式武器,是多少时间发射的?”索科夫说这话时,眼睛盯着对方的手腕,担心他没有手表,那么自己的计划就会落空:“你不会没有手表吧?”

    好在他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鲁斯兰点了点头,回答说:“司令员同志,在外面执行侦察任务,没有手表来看时间,那可不行。当时敌人发射新式武器时,我还特意看了时间。”

    索科夫记录下鲁斯兰所说的时间之后,将那张纸递给了斯米尔诺夫,笑着说:“参谋长同志,麻烦你计算一下,这种新式武器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为了让自己说的内容,更像是分析出来的,索科夫不久前,还特意给科涅夫打电话,了解了V1导弹落地爆炸的时间。此刻有了V1导弹发射时间和爆炸时间,计算出飞行速度,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不管是斯米尔诺夫还是戈罗霍夫,虽然嘴里不说,但心里却觉得侦察兵根本不可能完成索科夫的任务,毕竟道路遥远,光靠两条腿,没有两天时间是根本走不回来的。

    第二天临近中午时,侦察处长领着一名戴钢盔的中尉,急匆匆地走进了指挥部,一脸兴奋地向索科夫报告说:“我们的侦察兵回来了!”

    “我们的侦察兵回来了?”索科夫歪着头看向侦察处长身后的中尉:“处长同志,你说的是这名中尉吧?”

    “没错,司令员同志。”侦察处长把中尉拉过来,推到索科夫面前:“这是鲁斯兰中尉,这次派往乌曼地区的几个侦察分队,都是归他统一指挥的。”

    “你好啊,鲁斯兰中尉。”索科夫微笑着和鲁斯兰握手,用友好的语气说:“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见索科夫主动和自己握手,鲁斯兰显得有些激动,他有些语无伦次地说:“司令员同志,很高兴见到您。能见到您这样的传奇人物,是我的荣幸。若是我的朋友们知道我曾经见过您,一定会羡慕死他们的。”

    索科夫呵呵一笑,随后言归正传:“鲁斯兰中尉,我想问问,你是如何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从乌曼地域返回这里的?”说完,还朝坐在不远处的斯米尔诺夫和戈罗霍夫,投去了意味深长的一瞥。

    “司令员同志,假如是走路的话,估计明天晚上都不见得能回到这里。”鲁斯兰解释说:“我和另外一名战士缴获了一辆摩托车,然后冒充传达命令的德国通讯兵,就这样大摇大摆地沿着公路开了回来。路上,我们甚至还在德国人的补给点,吃了点东西,甚至还给摩托车加满了油。”

    “不错不错,鲁斯兰中尉,你是好样的。”索科夫夸奖完鲁斯兰,扭头冲着斯米尔诺夫说道:“参谋长同志,怎么样,我没有说错吧?侦察兵总有他们的办法,能在我们规定的时间里,赶到指定的地点。”

    在这种情况下,再与索科夫唱反调,显然是不合适的,斯米尔诺夫只能点着头说:“你是对的,司令员同志。”

    “胶卷带回来了吗?”索科夫再次面对着鲁斯兰问道。

    “是的,司令员同志,带回来了!”

    “在什么地方?”这次轮到斯米尔诺夫抢着问了,他想亲眼看看德国人的新式武器,究竟是什么样的。

    “参谋长同志,”侦察处长连忙解释说:“鲁斯兰拿回来的胶卷,我已经派人送去清洗了。”他抬手看了一下时间,回答说,“最快要等到下午一点,才能把照片洗出来。”

    “太迟了,处长同志,太迟了。”谁知斯米尔诺夫却板着脸说:“难道你不知道在战场上,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吗?我们早点知道看到德国人的新式武器,就能早一点研究出应对措施。你明白吗?”

    等侦察处长离开后,索科夫看了一眼在屋子中间,站得像电线杆笔直的鲁斯兰,笑着说:“中尉同志,别站着了,过来坐下吧,我还有事情要问你呢。”

    鲁斯兰坐下之后,双手放在膝盖上,腰板依旧挺得笔直,目视前方。索科夫知道对方很拘束,淡淡一笑后,便开始言归正传:“鲁斯兰中尉,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听到索科夫这么说,鲁斯兰刷的一下就站了起来,目视前方说道:“请问吧,司令员同志,我一定会如实报告的。”



    “参谋长同志,”科涅夫侧着脸对扎哈罗夫说:“立即给空军司令员戈留诺夫将军打电话,让他立即赶到我的指挥部来,就说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咨询他。”

    就在扎哈罗夫拿过电话,准备遵照命令,给过戈留诺夫打电话时,科涅夫忽然又补充了一句:“对了,还有方面军炮兵司令员福明将军,也一起叫过来。要想对付德国人的新式飞行器,离了他们两人谁都不行。”

    坐在旁边的索科夫一听,心说科涅夫元帅考虑得很周到嘛,不光要请空军司令员过来,甚至连炮兵司令员也要过来。只要得到这两位将军的协助,拦截住德军的V1导弹,还是有很大把握的。

    接到扎哈罗夫通知的两位将军,在半个小时后,都来到了司令部。

    最先来到的是炮兵司令员福明中将,看到正在这里和苏赛科夫聊天的索科夫,他的心里不免有些嫉妒,要知道,对方被晋升为中将还没有多长时间,又被晋升为上将,而自己的这个中将衔都佩戴了两年,却丝毫没有获得进一步晋升的迹象。

    不过面对主动和自己打招呼的索科夫,他还是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上将同志, 很高兴在这里见到您!”

    听到福明称呼自己为上将, 索科夫的心里还多少有些不习惯,不过与对方握手时,他还是主动解释了自己出现在司令部里的事情:“我刚向元帅同志汇报了重要的情报。”

    “重要的情报?”福明听索科夫这么说,本能地扭头去看科涅夫, 想从他这里得到一些自己想要的答案:“不知什么重要的情报?”

    科涅夫并批评对方, 而是随口说道:“正是因为接到了索科夫同志的报告,我才把你和戈留诺夫将军叫来, 一起商量一个妥善的办法, 来减轻我军在下一阶段的损失。”

    “元帅同志,”福明试探地问:“能告诉我, 是什么事情吗?”

    科涅夫抬手看了一下表, 说道:“戈留诺夫将军就要到了,等他到了之后,我再说过你们两人听。”

    好在戈留诺夫并没有让众人等太长的时间, 就出现在司令部的门口。

    临时的会议开始后,科涅夫就把索科夫的报告,交给戈留诺夫和福明两人传阅,让他们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福明上午刚从克列门丘格回来的,根本不知道德军的V1导弹,攻击了司令部曾经的所在地, 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此刻看完这个报告之后, 他吃惊地问科涅夫:“元帅同志,这都是真的吗?德国人真的有可以飞行一百多公里,并对我们实施精度打击的飞行器?”

    “没错,这都是真的。我刚刚听索科夫提到此事时, 还觉得他在危言耸听。”科涅夫听到福明质疑的话之后,苦笑着说:“然后过了没多久, 我就被现实打脸了。德军的一个飞行器,落在了我们司令员曾经的所在地——莫连齐村爆炸, 造成村里的军民伤亡惨重。”

    “元帅同志,我想问一问。”戈留诺夫用手指点击着索科夫的报告, 好奇地问科涅夫:“您是都是让我们按照索科夫将军的提议, 出动空军去拦截德军的这种飞行器?”

    “是的,我就是这样考虑的。”科涅夫简单地回答好:“正如索科夫同志所说的, 要想拦截住德军的这种新式飞行器,我们必须双管齐下。当发现敌人的飞行器之后, 战机立即升空应敌,在空将其中击毁。就算有漏网之鱼, 我们在沿途布置的高射炮, 也能有效地消耗掉一批德军的飞行器。”

    “元帅同志,我觉得这有点不好办啊。”戈留诺夫说:“从报告上显示,德军这种飞行器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每小时550公里,飞行速度和我们战机的速度差不多,除非是正面拦截,否则根本追不上敌人的飞行器。”

    “戈留诺夫将军, 您多虑了。”索科夫见戈留诺夫误会了, 连忙向他解释说:“您先坐下,我有个大胆的想法, 想对你们说说。”

    “参谋长同志,”科涅夫侧着脸对扎哈罗夫说:“立即给空军司令员戈留诺夫将军打电话,让他立即赶到我的指挥部来, 就说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咨询他。”

    就在扎哈罗夫拿过电话,准备遵照命令,给过戈留诺夫打电话时,科涅夫忽然又补充了一句:“对了,还有方面军炮兵司令员福明将军,也一起叫过来。要想对付德国人的新式飞行器,离了他们两人谁都不行。”

    坐在旁边的索科夫一听,心说科涅夫元帅考虑得很周到嘛,不光要请空军司令员过来,甚至连炮兵司令员也要过来。只要得到这两位将军的协助,拦截住德军的V1导弹,还是有很大把握的。

    接到扎哈罗夫通知的两位将军,在半个小时后, 都来到了司令部。

    最先来到的是炮兵司令员福明中将, 看到正在这里和苏赛科夫聊天的索科夫, 他的心里不免有些嫉妒,要知道,对方被晋升为中将还没有多长时间,又被晋升为上将,而自己的这个中将衔都佩戴了两年,却丝毫没有获得进一步晋升的迹象。

    不过面对主动和自己打招呼的索科夫,他还是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上将同志,很高兴在这里见到您!”

    听到福明称呼自己为上将,索科夫的心里还多少有些不习惯,不过与对方握手时,他还是主动解释了自己出现在司令部里的事情:“我刚向元帅同志汇报了重要的情报。”

    “重要的情报?”福明听索科夫这么说,本能地扭头去看科涅夫,想从他这里得到一些自己想要的答案:“不知什么重要的情报?”

    科涅夫并批评对方,而是随口说道:“正是因为接到了索科夫同志的报告,我才把你和戈留诺夫将军叫来,一起商量一个妥善的办法,来减轻我军在下一阶段的损失。”

    “元帅同志,”福明试探地问:“能告诉我,是什么事情吗?”

    科涅夫抬手看了一下表,说道:“戈留诺夫将军就要到了,等他到了之后,我再说过你们两人听。”

    好在戈留诺夫并没有让众人等太长的时间,就出现在司令部的门口。

    临时的会议开始后,科涅夫就把索科夫的报告,交给戈留诺夫和福明两人传阅,让他们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福明上午刚从克列门丘格回来的,根本不知道德军的V1导弹,攻击了司令部曾经的所在地,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此刻看完这个报告之后,他吃惊地问科涅夫:“元帅同志,这都是真的吗?德国人真的有可以飞行一百多公里,并对我们实施精度打击的飞行器?”

    “没错,这都是真的。我刚刚听索科夫提到此事时,还觉得他在危言耸听。”科涅夫听到福明质疑的话之后,苦笑着说:“然后过了没多久,我就被现实打脸了。德军的一个飞行器,落在了我们司令员曾经的所在地——莫连齐村爆炸,造成村里的军民伤亡惨重。”

    “元帅同志,我想问一问。”戈留诺夫用手指点击着索科夫的报告,好奇地问科涅夫:“您是都是让我们按照索科夫将军的提议,出动空军去拦截德军的这种飞行器?”

    “是的,我就是这样考虑的。”科涅夫简单地回答好:“正如索科夫同志所说的,要想拦截住德军的这种新式飞行器,我们必须双管齐下。当发现敌人的飞行器之后,战机立即升空应敌,在空将其中击毁。就算有漏网之鱼,我们在沿途布置的高射炮,也能有效地消耗掉一批德军的飞行器。”

    “元帅同志,我觉得这有点不好办啊。”戈留诺夫说:“从报告上显示,德军这种飞行器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每小时550公里,飞行速度和我们战机的速度差不多,除非是正面拦截,否则根本追不上敌人的飞行器。”

    “戈留诺夫将军,您多虑了。”索科夫见戈留诺夫误会了,连忙向他解释说:“您先坐下,我有个大胆的想法,想对你们说说。”

    “参谋长同志,”科涅夫侧着脸对扎哈罗夫说:“立即给空军司令员戈留诺夫将军打电话,让他立即赶到我的指挥部来,就说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咨询他。”

    就在扎哈罗夫拿过电话,准备遵照命令,给过戈留诺夫打电话时,科涅夫忽然又补充了一句:“对了,还有方面军炮兵司令员福明将军,也一起叫过来。要想对付德国人的新式飞行器,离了他们两人谁都不行。”

    坐在旁边的索科夫一听,心说科涅夫元帅考虑得很周到嘛,不光要请空军司令员过来,甚至连炮兵司令员也要过来。只要得到这两位将军的协助,拦截住德军的V1导弹,还是有很大把握的。

    接到扎哈罗夫通知的两位将军,在半个小时后,都来到了司令部。

    最先来到的是炮兵司令员福明中将,看到正在这里和苏赛科夫聊天的索科夫,他的心里不免有些嫉妒,要知道,对方被晋升为中将还没有多长时间,又被晋升为上将,而自己的这个中将衔都佩戴了两年,却丝毫没有获得进一步晋升的迹象。

    不过面对主动和自己打招呼的索科夫,他还是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上将同志,很高兴在这里见到您!”

    听到福明称呼自己为上将,索科夫的心里还多少有些不习惯,不过与对方握手时,他还是主动解释了自己出现在司令部里的事情:“我刚向元帅同志汇报了重要的情报。”

    “重要的情报?”福明听索科夫这么说,本能地扭头去看科涅夫,想从他这里得到一些自己想要的答案:“不知什么重要的情报?”

    科涅夫并批评对方,而是随口说道:“正是因为接到了索科夫同志的报告,我才把你和戈留诺夫将军叫来,一起商量一个妥善的办法,来减轻我军在下一阶段的损失。”

    “元帅同志,”福明试探地问:“能告诉我,是什么事情吗?”

    科涅夫抬手看了一下表,说道:“戈留诺夫将军就要到了,等他到了之后,我再说过你们两人听。”

    临时的会议开始后,科涅夫就把索科夫的报告,交给戈留诺夫和福明两人传阅,让他们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福明上午刚从克列门丘格回来的,根本不知道德军的V1导弹,攻击了司令部曾经的所在地,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此刻看完这个报告之后,他吃惊地问科涅夫:“元帅同志,这都是真的吗?德国人真的有可以飞行一百多公里,并对我们实施精度打击的飞行器?”

    “没错,这都是真的。我刚刚听索科夫提到此事时,还觉得他在危言耸听。”科涅夫听到福明质疑的话之后,苦笑着说:“然后过了没多久,我就被现实打脸了。德军的一个飞行器,落在了我们司令员曾经的所在地——莫连齐村爆炸,造成村里的军民伤亡惨重。”

    “元帅同志,我想问一问。”戈留诺夫用手指点击着索科夫的报告,好奇地问科涅夫:“您是都是让我们按照索科夫将军的提议,出动空军去拦截德军的这种飞行器?”

    “是的,我就是这样考虑的。”科涅夫简单地回答好:“正如索科夫同志所说的,要想拦截住德军的这种新式飞行器,我们必须双管齐下。当发现敌人的飞行器之后,战机立即升空应敌,在空将其中击毁。就算有漏网之鱼,我们在沿途布置的高射炮,也能有效地消耗掉一批德军的飞行器。”

    “元帅同志,我觉得这有点不好办啊。”戈留诺夫说:“从报告上显示,德军这种飞行器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每小时550公里,飞行速度和我们战机的速度差不多,除非是正面拦截,否则根本追不上敌人的飞行器。”

    “戈留诺夫将军,您多虑了。”索科夫见戈留诺夫误会了,连忙向他解释说:“您先坐下,我有个大胆的想法,想对你们说说。”“元帅同志,我觉得这有点不好办啊。”戈留诺夫说:“从报告上显示,德军这种飞行器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每小时550公里,飞行速度和我们战机的速度差不多,除非是正面拦截,否则根本追不上敌人的飞行器。”

    “戈留诺夫将军,您多虑了。”索科夫见戈留诺夫误会了,连忙向他解释说:“您先坐下,我有个大胆的想法,想对你们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