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都市 > 我是全能大明星 > 全文阅读
我是全能大明星txt下载

    “我去,莫白真去比赛了?”

    “他怎么参加的,他到底是怎么参加的?”

    不只是主持人,电视机前的观众这时亦是有一些蒙逼。

    “这个……只能说莫白有钱。”

    “对。虽然莫白搞不出太过于牛逼的潜水艇,但这丫的这么有钱,搞个普通一点的潜水艇还是可以的。”

    “就是不知道这家伙怎么参加比赛的,主办方竟然同意。”

    “不同意也得同意呀,你要是不同意,莫白一哭二闹三上吊,分分钟将你搞死。”

    “噗……好吧。”

    “不过还是不要过多关注莫白了,莫白这一次也只是凑个热闹,关键还得看我们的国家队。”

    “那是,国家队才是我们国家最为重要的力量,莫白这非正规军,就是凑个热闹罢了。”

    不少看客不时评论。

    这会儿,比赛也差不多开始了。

    “好的,短暂的闲聊之后,我们将视线放在整个比赛上来。”

    “全球潜水艇深海潜水大赛分为5000米,5500米,6000米,6500米,6800米,乃至7000米……”

    规则也很简单,所有的潜水艇下潜,没能潜到相应深度的自动淘汰。

    突破相应深度的潜水艇自动进入下一局比赛。

    一声开始,几百艘大小不一的潜水艇迅速下水。

    各个镜头不时展现着数十个国家潜水艇的下水姿态。

    “潜水艇不比军舰,他的下潜速度并不快,我们还是来学习一下潜水艇下潜的原理。金大校,您可是军事专家,这一块您必需发言。”

    “呵呵,其实潜水艇的下潜原理很简单,可能我不说,大家都知道。要想潜水艇下潜,那就改变潜水艇的重力。怎么改变呢,很简单,你如果要下潜的时候,你不断给潜水艇加水就可以。而如果你想上浮的时候,那么,你便可以将舱内的水排出。”

    “原来这么简单呀?”

    “确实这么简单。”

    “那岂不是说,只要增加潜水艇的水量,我们的潜水艇想潜多少米就潜多少米?”

    “呵呵,如果真这么简单,那全球各国也没必要争这个世界第一了。同时,这一个潜水比赛也没必要举行了。”

    金南一说道:“理论上来说主持人您说的有道理,但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水压的问题,一般来说,越深的地方水压越大。大家是否发现,我们游泳的时候潜水几米甚至是几十米,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如果要潜几百米,不依靠其他工具也就不可能了。而几百米之后,哪怕就是依靠工具,在几百米的深度人类也受不了。”

    “所以,这个时候就有了潜水艇。”

    “对。潜水艇可以载人带到更为深处的海域,不过,同样的,海域越深,压力也越大。根据公式,水压的计算方式为:p=ρgh(p是压强,ρ是液体密度,水的密度为1×10^3kg/m^3,g是重力加速度取9.8N/kg,h是取压点到液面高度,也就是所谓的深度。

    根据计算,一万米深处的水压,等于1000多大气压。人类最多只能承受十几个大气压,在一万米的深处,水压的压力可以瞬间将人体撕裂。而做为载人潜水艇,虽然看上去比人更能承受水压,但因为截人潜水艇的面积比人大得多,所以他承受的压强将是1000个大气压的几千倍。是以,别说是1万米的深水区,哪怕就是7000米的地方,目前载人潜水艇也未必能够承受得住。”

    金南一解释的比较多,虽然听起来比较专业,其实就一句话。

    越深的地方水压越大。

    如果载人潜水艇里的操作员不怕死,硬要一直往下潜,那倒可以多试探一下底部。

    “我明白了,这也是为什么日国他的大虫号潜水艇只是一测试达到6500米的深度,便急于喊出世界第一的口号。”

    朱军点了点头,说道。

    “是的。讲道理,从明面上公布出来的数据,日国的大虫号的确是世界第一。”

    “难道这一次日国的大虫号也能夺得世界第一?”

    “这可不一定。如果各国都认为他能夺得世界第一,那各国还派这么多潜水艇来参赛做什么。相信,这显然是各个国家不服,我觉得应该不少国家隐藏了实力。”

    两人不时解说,电视机前一众看客便大致明白了潜水艇的工作原理。

    “前方传来的消息,有一艏潜水艇突破了4000米的深度。”

    “好像是日国的大虫号。”

    “这大虫号好嚣张呀,竟然下潜的速度这么快。”

    虽然比赛是5000米,但在下潜的路途当中各大潜水艇也一直比赛。

    首先表现最为厉害的是日国的大虫号。

    当他们下水之后,大虫号便一马当先,以超快的速度迅速下潜。

    当然,来这里比赛的一众潜水艇也不是吃干饭的。

    4000米的深度虽然已经非常深了,普通的潜水艇潜不到这个地方,但他们的潜水艇却是完全不当一回事。虽然论下潜的速度不及大虫号,但他们却不慌不忙,稳稳当当的匀速下潜。

    4300米。

    4500米。

    5000米。

    各大潜水艇的性能优良,第一个5000米的关卡却是全部通过。

    “厉害,太厉害了。”

    普通看客没感觉怎么样,但嘉宾金南一却是无比的兴奋:“真希望这一些技术能够运用到实战。”

    “啊?”

    “金大校,您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我们的正规潜水艇不能下潜到这个深度?”

    “当然不能,甚至可以说是远远不能。”

    金南一无比的尴尬。

    “目前常规潜水艇的下潜的深度大都在300米左右,最厉害的战斗潜水艇也只能下潜到1000米。”

    “明白了,也就是说,今天这一次大赛当中的这一些潜水艇,全都是概念潜水艇,不是真正的战斗潜水艇。”

    “可以这么说。”

    概念潜水艇就像概念车一样。

    这只是概念,虽然他的性能可以达到这么牛逼。

    但是,当真正投入生产之后,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不仅仅涉及到下潜的深度,同时,战斗潜水艇还涉及到潜水艇的动力系统,武器系统。

    一系列的设计加在一起,自然无法与更为纯粹的只为了潜得深的概念潜水艇相比。

    “开始淘汰一艏潜水艇了。”

    “嗯,5000米的下潜深度是一个关键值,很多优秀潜水艇就是不能突破5000米的大关。”

    “又刷下了一只。”

    “法国刷下了一只,英国刷下了一只,美国刷下了一只……”

    看着有几艏潜水艇承受不住深水区的水压,只好调头上浮,不少看客变得兴奋起来。

    这个时候是最为有看点的时候。

    这个时候也是检验各国潜水艇技术的时候。

    “哈哈哈,其他国家先后都刷下了几艏,但我们国家一艏也没有刷下。”

    “啧啧,我越来越对我们有信心了,我们隐藏的实力太强大了。”

    “加油,灭掉其他国家的潜水艇,特别是要灭掉日国的潜水艇。”

    不过,5000米的深度并不是比赛的重头戏。

    真正较量的是6000米的大关。

    如果说5000米的大关不少潜水艇都能很容易的通过。

    但是,当下潜到接近6000米的深度之时,却是有一半的潜水艇淘汰。

    “没想到,6000米竟然难倒了一半多的潜水艇。”

    “连我们都淘汰了两架。”

    “唉,都是这样,往往世界上最为尖端的技术也只有少部分一些国家掌握。”

    不过,比赛并没有结束。

    虽然有一半多的潜水艇在6000米的深度惨遭淘汰,但仍有一部分潜水艇继续下潜。

    特别是大虫号,仍然领头,在突破6000米之后,又是一骑绝尘,下潜到6300米。

    “越来越多的潜水艇被淘汰了。”

    “我们这一边淘汰了四架。”

    “美国淘汰了20架,但剩下10架仍然是所有团体当中最多的。”

    “有一些担心,不知道一会到6500米,我们国家的潜水艇是否能挺住。”

    有一些看客变得担心起来。

    6500米是日国喊出来的世界第一。

    虽然不少人期待自己国家的潜水艇超过日国的下潜深度。

    但是,到底能不能,还是一个未知数。

    “继续下潜。”

    “仍然是大虫号带头。”

    “日国的大虫号帅先下潜到了6500米的深度。”

    看到镜头里面大虫号真正突破6500米的深度,不少国际专家有一些惊叹。

    这一次不再是测试,而是真正的突破6500的深度。

    按之前日国说的,现在的大虫号的确算得上世界第一。

    至少,他现在是第一个公开下潜到6500米深度的潜水艇。

    “哈哈哈,我们第一。”

    “我们世界第一。”

    “6500米,我们征服了世界。”

    日国观众无比兴奋的大叫。

    这一刻,他们无比的沸腾。

    特别是在全球数十个国家面前突破6500米的深度,这是巨大的荣耀。

    “此时,大虫号以最为优美的姿态飘浮在6500的水域,他没有做任何动作。对着还在上空的潜水艇,大虫号似乎在说,我在下面等你。快点呀,你们下来呀。”

    日国主持人无比激动的解说着。

    “大虫号潜水艇已经不再下潜,他似乎在等他的竞争对手。”

    “大虫号潜水艇已经打开了全部的灯光,6500米深度的海域被照亮了。”

    “这是一种挑衅,这绝对是一种挑衅。虽然他在那里什么也没动,但他其实就是在说,有本事你们下来。”

    各国电视台媒体记者看着日本国大虫号打开全部灯光时的画面,无比愤怒的说道。

    只是,令日国大虫号潜水艇没想到的是。

    在他们呆在6500米深度的海域装逼的时候,一直没有准备下潜的其他潜水艇终于动了。

    “呵呵,日国真以为他们是世界第一,我们也去。”

    “啧啧,这装逼的姿式的确是很漂亮,不过,不好意思,你这个逼装得不好。”

    “虽然我不知道你在那里做什么,但想来应该是想叫我们下来。行吧,下来就下来……”

    原本这一些潜水艇操作员只想缓缓下潜。

    不过,当看到日国大虫号潜水艇突然装起了逼来,一瞬间,他们全部怒了。

    “出击。”

    “下潜。”

    “目标,6500米。”

    仅仅只是1分钟的时间,数十架潜水艇却是突然闯入了6500米的深度。

    “呃,这是怎么回事?”

    “不是说大虫号是世界第一吗?”

    “怎么一下子大家都下来了?”

    开始不少看客有一些没有反应过来。

    可等了一会,数十个国家的观众却是噗嗤一声,集体笑喷。

    “哈哈哈,哈哈哈,不行了,容我笑一下。”

    “装逼呀,日国大虫号,继续装逼呀。”

    “他喵的竟然打开所有灯光,很好,很强大。”

    “不好意思,下来就下来,我们下来了。”

    还要说什么。

    日国大虫号的装逼却是被各大国家猛拍了几十巴掌。

    “吼吼吼,好激动,我们法国也有潜水艇下潜到了6500米。”

    “我们大英帝国也有。”

    “当我们的北风之神是吃素的吗?”

    “对于我们大美利坚帝国来说,我就静静的看着你装逼。”

    当然,在这一些潜水艇当中,不只是这一些老牌海域强国。

    同样,还有中国。

    一直很低调的中国方阵,亦在6500米的海域出现了长鲸号的身影。

    “长鲸长鲸。”

    “长鲸长鲸。”

    众人喊起了口号。

    众人眼前闪着异样的光芒,果然我们华国隐藏了实力。

    “下面怎么办?”

    “不知道?”

    “这就尴尬了哇……”

    看到日国的大虫号默默的关掉了灯光,一众国家观众内心暗爽。

    当然,比赛还要继续。

    在大虫号被各个国家轮翻打了一巴掌之后,大虫号变得老实了许多。

    同时,各大国家的潜水艇这时候也变得安静了下来。

    6500米的深度,这已经是各大国家潜水艇的巅峰值。

    哪怕就算是再下潜10米或者20米,每一步都是难于登天。

    特别是在海底。

    海底可不是一马平川。

    在海底同样有平源,有高山,有各种奇怪的地势。

    在如此深的海域,若是一个不小心,别说继续下潜了,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未知数。

    好在各大国家却是做好了准备。

    虽然在6500米之后下潜的速度无比的缓慢,但不少潜水艇仍然动了。

    既然能动,那就代表可以突破记录。

    6510米。

    6520米。

    6530米。

    别小看区区只能用几十米的数据来形容。

    但越是这区区几十米,越是挑战度最高的。

    正如日国的大虫号。

    可怜的大虫号在早早的突破6500米之后,竟然在6530米的地方,再也潜不下去了。

    “怎么了?”

    “我们的大虫号怎么不动了?”

    “是休整一下继续下潜还是别的?”

    “大虫号,给力点好不好,赶紧下潜,你再不下潜,我们的脸都被你丢光了。”

    日国不少观众内心咯噔一声,不好的预感来到。

    ===

    PS:二合一大章,谁敢说短的。来来来,露出来,看看谁的长。

    “日国大虫号再一次禁止不动。”

    “他似乎在思考。”

    “是的,我也看出了他在思考。”

    “他在思考下一步该继续下潜还是上浮。”

    “好吧。”

    “大虫号做出了它的选择,他开始缓缓的上浮。”

    虽然各国主持人都是无比淡定的解说着海底6500米“大虫号”的动作,但是,在这样的解说配合着大虫号开始缓缓上浮之后,全球无数看客再一次笑得前俯后仰。

    “哈哈哈,大虫号又开始装逼了。”

    “这个逼装得666……”

    “大虫号一定是采取了战略级的潜水方式,用上浮的方式来震惊所有潜艇。”

    “对对对,下潜有什么厉害,有本事跟着我一起上浮。”

    “来来来,我已经带头上浮了,就问你怕不怕。”

    什么世界第一。

    真正一比,日国大虫号潜水艇成为了本次世界潜水艇深海潜水最大的笑话。

    “日国真恶心。”

    “以为自己世界第一,现在好了吧,被全球所有人笑话。”

    “世界第一,也不问问我们法国同不同意。”

    “看吧,连华国的潜水艇都比你们厉害,你们还好意思嚣张?”

    各国网友纷纷吐槽。

    不过,日国大虫号的上浮只是一个小插曲。

    在众人大笑之余,比赛仍然继续。

    少了日国,各国仍然进行着紧张的比试。

    只是到底是达到了6500米这样的深海海域,哪怕其他各国还能继续下潜,但下潜的幅度也不大。而且,这时各国潜水艇下潜却是变得无比的小心,有的好几分钟才下潜几十米。有的甚至下潜到一定的深度却是休息几十分钟,然后才开始下潜。

    不管他们怎么样下潜,从他们无比谨慎的角度来看,这已经达到了各国潜水艇下潜的绝对深度。

    “不知道能不能突破6500米的深度。”

    “现在下潜最深的是法国潜水艇,目前达到6580米。”

    “不过,也不能说法国潜水艇就是世界第一。”

    有之前日国大虫号的丢人,哪怕就是保持下潜深度第一的法国潜水艇亦不敢得瑟。

    他们怕一个得瑟,结果与大虫号一样。

    这就不只是丢人那么简单,简直是丢国呀。

    “现在法国,英国,俄国,美国,以及中国五架潜水艇都到了6580米的深度。”

    “没想到,这五个国家的潜水艇技术竟然发展到了同一水平线。”

    “不过,看起来这五架潜水艇都禁止不动了。”

    “6580米,这个深度应该是到了一个绝对值。看五架潜水艇在6580米附近休整的样子,谁要是能再突破10米,谁就可能是世界第一。”

    各国主持人无比的凝重。

    这时是最为关键的时刻。

    可是,尽管关键,但五架潜水艇处在同一水平线,他们一下子却分不清哪架更有优势。

    “动了。”

    “最先动的是美国的潜水艇。”

    “接着是法国。”

    “英国的潜水艇也动了。”

    “俄国风暴之神也继续下潜了。”

    “风暴之神超过了英国,超过了法国,与美国潜水艇并例齐区。”

    “可惜,中国的潜水艇没有动,看来中国潜水艇只能达到6580米这样的深度。”

    对着镜头,看到中国长鲸号潜水艇仍然禁止不动。不少国家网友已经认定,长鲸号出局了。

    “只能说中国的潜水艇还不错吧。”

    “确实不错,之前还说中国的潜水艇只能下潜4000米,没想到都达到6580米的深度了。”

    “虽然与我们还有一点点距离,但却相差不大,未来很有可能追过来。”

    能够达到6580米的深度,其他各国网友对于中国长鲸号潜水艇也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虽然长鲸号与日国的大虫号其实下潜的深度一样,但显然,大家却是更偏向于中国这一边。

    至少,中国潜水艇一直不声不响默默发展。

    从不装逼,也从不向世界炫耀。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潜水艇以前下潜的深度只有4000米,短短时间竟然突破到了6580米,几乎与世界顶尖水平不相上下。

    这般逆袭的故事当然更为的励志。

    只是,就在不少国家评测着中国长鲸号潜水艇时,长鲸号也跟着动了。

    “我的天,中国潜水艇也跟着下潜了。”

    “厉害,看来我们还是看小看中国了。”

    “中国潜水艇追上了英国,又再一次追上了法国,超俄国都追上了。”

    “上帝……中国潜水艇已经远远的甩开对手,与美国潜水艇并架齐驱,突破6660米。”

    如果说之前的中国潜水艇是属于吊丝逆袭的故事。

    吊丝逆袭虽然牛逼,但吊丝逆袭也并不能够一跃站于巅峰。

    但现在,当长鲸号一下子追过各大潜水艇强国,与美国潜水艇站在一起之时。

    各国所有人的眼光却是变得完全不一样。

    这已经不是吊丝逆袭了。

    这是王者君临。

    “天呐,我的天呐。”

    “长鲸号,妈的,你简直吊爆了。”

    “太疯狂了,简直太疯狂了。”

    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潜水艇的真正威力。也不知道潜水艇在现代军事当中有什么作用,但是,在中国长鲸号潜水艇与各国潜水艇比赛展现出来的霸气之时,无数国人这一刻却是被长鲸号给征服了。

    “长鲸,长鲸。”

    “中国,中国。”

    “长鲸,长鲸。”

    “中国,中国。”

    显示屏上,无数网友已经止不住激动的疯狂敲入弹幕。

    整个评论区,刷出了一排排关于“长鲸”关于“中国”的口号。

    “东方的雄狮醒来了,醒来的中国无人可敌。”

    “长鲸号的崛起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

    “还是让我们来说一下中国的历史吧,在历史当中,中国曾经几千年来都是世界第一。不管是经济还是国力水平。虽然在清朝之后一度衰退,但中国再一次强大起来了。”

    “虽然潜水艇并不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实力,但能够在之前落后他国20年并一跃成为世界顶尖,甚至是领跑者,这不仅仅是奇迹那么简单。”

    “我想,中国潜水艇的爆发还与中国的文化有关。”

    后面的表演交给了美国与中国的长鲸号。

    在“长鲸”号与美国“魔鬼”号并驾齐驱之时,其他各国潜水艇再也无法寸进,开始上浮。

    没办法。

    虽然其他几大国家的潜水艇也想硬着头皮再往下潜。

    比如俄国的风暴之神潜水艇,在看到长鲸号与魔鬼号不断下潜之时,他也有这种想法。

    只是6500多米深的海域不是你想下潜就能下潜的。

    在风暴之神尝试下潜之后,各种警报声却是不断响起。

    最终,风暴之神在6590米的海域,无比不舍的上浮。

    但此时,没有人再关注风暴之神。

    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魔鬼号以及长鲸号的身上。

    【6600米,刷新世界记录。】

    【6650米,再次刷新世界记录。】

    【我的天,两架潜水艇还在继续下潜,已经突破6700米了。】

    各国看客,主持人无比的惊呆。

    如果说美国“魔鬼号”潜水艇一骑绝尘超过众人还好。

    毕竟,做为超级帝国的美国,他在很多地方都是世界第一,这时的潜水艇也是第一,想必大家也能理解。

    可是,这个与美国并例在一起的中国长鲸号潜水艇是怎么回事?

    难道中国的实力可以和美国相抗横了?

    不得不说,这是各国很多人的疑问。

    拿经济实力来说,中国GDP早就是世界第二,除了美国那就是中国。

    本来以中国这样的经济实力,与美国在各个领域较量一下也很正常。

    可是,问题是哪怕中国的经济已经是世界第二,但其他各国仍觉得中国很贫穷。

    特别是在西方人眼里。

    在他们眼里中国除了人多之外,人们生活水平一直还是八九十年代一般。

    这也让这一些国家时不时都有优越感。一直觉得他们生活很好,国家实力也很强,除了没能超过美国之外,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牛逼的多。至于和中国比,更是一个在上,一下在地。

    可是,这一次的潜水艇比赛却是令他们目瞪口呆。

    这好像超出了他们的想像?

    中国的潜水艇怎么可能这么厉害?

    中国的潜水艇怎么可能超过我们国家?

    中国的潜水艇怎么还能与美国的潜水艇争锋。

    不过,现实却给了他们无情的打击。

    暂时没有人能够向他们解释。

    但受了如此打击,各国人士却是将支持的方向转到了美国这一边。

    “加油,魔鬼号。”

    “魔鬼号,赶紧下潜,甩开长鲸号。”

    长鲸号超过他们国家的潜水艇那罢了,可若是超过美国队,那他们就有一些不能接受了。

    这无关其他,完全是如果真的这样,那就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而一般颠覆认识问题的,大多时候人类是不会相信的。

    最终,他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美国队的魔鬼号。

    不过,相对于其他国家,对于国内众人来说,这会儿却是心潮澎湃,说不出的激动。

    “好样的,长鲸号。”

    “看这一次比赛简直就像看了一场大片一样,太刺激了。”

    “超过魔鬼号,我们就是世界第一了。”

    其实国人有的时候是比较自卑的。

    这种自卑来自于历史时期中国受到了太多的欺负。

    还好,随着国家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国家综合水平的增强,大家的民族感越来越强。

    不过,哪怕如此,对于不少欧美强国,很多人亦是感觉我们国家与他们还有一段距离。

    可是,真是这样吗?

    并不是。

    正如这一场潜水艇比赛一样。

    在比赛之前,各国媒体一直认为中国这一边哪怕不会是最差的一队,也很快会被淘汰。

    别说是6000米的海域了,就算是5000米的海域,中国的潜水艇也未必能突破。

    但现实却是长鲸号不但突破了5000米,突破了6000米,甚至还突破了世界记录。

    而现在,更是将其他海域强国抛之脑后,与全球霸主的美国魔鬼号较量。

    这是一种实力的象征。

    这也是一种荣耀的象征。

    看吧。

    我们国家未必是想象当中那么弱。

    欧美强国也未必是想象当中那么强。

    只要我们努力,我们未必就比他们差。

    一种无比澎湃的民族自豪感由然而生。

    无数网友,看客内心却是涌出了一股暖流。

    这才是我们国家。

    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实力。

    “加油,长鲸号。”

    这一刻,连央视主持人朱君都有一些激动。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

    金南一亦是无比的激动:“朱君,你知道吗,潜水艇对于现代军事战争来说,几乎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

    “啊,为什么?”

    朱君有一些不解。

    无敌?

    怎么可能。

    现代战争尽管开发了一系列的武器。

    坦克,导弹,战舰……虽然他们无比的厉害,但他们亦有各种天敌。

    像坦克的天敌是武装直升机。

    而武装直升机的天敌又有导弹。

    导弹的天敌有雷达。

    哪怕就是航空母舰,照样有天敌,甚至还有潜艇,比如像海带,陨石什么的。

    可是,现在怎么说出潜水艇没有天敌?

    这好像不可能吧。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潜水艇是潜在水下的,潜水艇潜得越深,越是难于被发现。”

    “我们不是有雷达,卫星吗,难道不能发现?”

    “雷达与卫星在空气当中的确是最佳探测的装备,可是,在水下,电磁波的作用就几乎没有。事实上,水是很好的电磁屏蔽介质。至于卫星,有能透视海水的卫星吗?”

    “原来是这样,那么,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寻找到潜水艇吗?”

    “不,当然有办法,我们可以通过声纳寻找到潜水艇。”

    “也就是通过声波的方法?”

    “是的。声纳发出声波,碰到障碍物的话他就会返回,通过这个原理便给寻找潜水艇带来依据。于是,为了对付潜水艇,我们就有反潜机。反潜机发射声波,我们便可以找到隐藏在水下的潜水艇。”

    “可是,金大校,您不是说潜水艇是无敌的存在吗,声纳不是可以找到吗,他怎么就是无敌了,这好像有矛盾?”

    “并没有矛盾。刚才我说的只是理论上的,理论上通过声纳的确是可以找到潜水艇。但这仅仅只是理论上,一但潜水艇下潜的深度超过400米,受海水以及海域中的各种鱼类飘浮物影响,声纳就很难探测得到了。”

    “原来如此。”

    主持人朱君点了点头,然后感叹一句:“下潜的深度超过400米,声波就很难探测得到,更别说这一些下潜超过5000米,6000米的潜水艇。在如此深度的海域,通过声纳要想找到潜水艇,也真的只能用理论来说了。”

    “所以在军事界有一句话说,对付潜水艇最好的办法就是潜水艇。”

    对付潜水艇最好的办法就是潜水艇,一句话道出了潜水艇的恐怖。

    听到这一句话,连电视机前的朋友们也明白了,为什么之前日国说他们的潜水艇刷新了世界记录,数十个国家都站出来表示不服。

    这是真不服。

    潜水艇几乎可以说是各国军事实力的代表之一。

    这要是服了,那不就承认自家实力比他们弱吗?

    主持人朱君与金南一大校不时介绍之时,海底两大潜水艇又开始了较量。

    “6710米。”

    “6730米。”

    “6770米。”

    虽然魔鬼号潜水艇与长鲸号潜水艇下潜的速度都很慢,甚至,两架潜水艇的较量都是几十米的距离。但也正是这几十米的距离,却是看出了两大潜水艇的恐怖。

    当然,对于中国长鲸号,各国电视台亦是无比的震惊。

    “我的天,已经突破6800米了。”

    “现在是6880米。”

    “不要告诉我,他们要突破7000米的深度?”

    各国观众几乎惊呆了。

    他们还以为自家潜水艇就算不如魔鬼号,不如长鲸号,但相差的距离也不大。

    最多就是几十米。

    但是,随着两架潜水艇不断下潜,两大潜水艇却是与之前上浮潜水艇的距离越拉越大。

    直到如今,已经相差200米的距离。

    200米呀,这是在6000多米之下的200米。

    这样的一个距离放在各国科学家眼前,有的哪怕就是五年也无法突破。

    “我突然发现,别说我们要超过美国魔鬼号的,恐怕现在连中国的长鲸号超不过。”

    “是该重新审视华国的实力了。”

    虽然这看上去并不是一个正规的军事潜水艇比赛,但他暗中透露的科技却震惊了业内。

    甚至哪怕就是自认为世界霸主的美国,这时亦对中国长鲸号的实力震撼到了。

    “罗密斯教授,长鲸号潜水艇与你的距离只有10米。”

    “我知道,少将先生,这不需要你提醒我。”

    “不,我不是提醒你,我只是想对你说,如果我们魔鬼号被长鲸号超过,你知道意味着什么。”

    “我当然知道意味着什么,不过,长鲸号想超过我们魔鬼号,你觉得可能吗?”

    魔鬼号教授罗密斯瞪了边上的少将一眼,便对身边的副手说道:“全力加速,让他们看看我们美国的真正实力。”

    一声令下。

    之前还在一直缓慢下潜的魔鬼号突然一下子加速。

    6800米。

    6850米。

    6900米。

    6950米。

    7000米。

    7050米。

    短短一分钟的时间,魔鬼号一越将世界记录的6000多米提到了7000米的深度。

    “我去,魔鬼号原来隐藏了实力。”

    各国看客无比的惊呆。

    他们还以为长鲸号可以和魔鬼号并架齐驱呢。

    没想到,在关键时刻,美国魔鬼号竟然还保留了实力。

    当然,面对着魔鬼号的加速,长鲸号却不慌不忙,与之前一样,匀速下潜。

    只是可惜,在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后,长鲸号终于承受不住7000米深度的水压,开始上浮。

    “美国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看着长鲸号开始上浮,其他国家一众看客却是皱了皱眉头。

    在这一刻,他们不知道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按理来说,看到自己支持的魔鬼号战胜长鲸号,他们应该开心才对。

    可纵然如此,当想到自家潜水艇与长鲸号的差距,他们却是一下子无比的尴尬。

    “可惜。”

    “好可惜。”

    “就只有50米的差距,如果再下潜50米就好了。”

    “对,我看魔鬼号也坚持不住了,如果我们的长鲸号再下潜50米,魔鬼号也没办法。”

    不少国人忍不住的暗叹一声可惜。

    不过,更多的国人在这一刻却是理智的多。

    “楼上的那些家伙,可惜什么呀可惜,我们长鲸号能下潜超过7000米的深度已经很不错了。”

    “就是,就算没有超过美国魔鬼号,但也比其他国家强。”

    “那说什么让长鲸号再下潜50米的家伙,你们混账不混账,你以为这是小孩子过家家,想下潜就下潜。在这样的深度,每下潜一米,他都会对潜水艇造成巨大的压力。难道为了争夺这个第一,就让长鲸号里面所有人都挂掉吗?”

    不得不说,这一些网友的回复也得到了大部分网友的支持。

    虽然有一些可惜,但从这一场大赛当中已经看到了国家的实力。

    而且,长鲸号与魔鬼号的距离不就仅仅只有50米吗?

    我们连2000多米的距离都能超过。

    这短短的50米,只要给我们时间,未来下一次比赛,灭掉美国魔鬼号也不是不可能。

    “好吧,比赛就此结束。”

    “胜利属于美国队的魔鬼号。”

    不少国家电视台主持人收拾了一下桌子上的文件,准备着节目的结束。

    只是,就在他们以为这一场比赛就此结束之时。

    在深度7000米以下的海域,突然射出了一道惊人的光芒。

    这一道光芒就像夏天里的一道惊雷,无比的耀眼。

    “那是什么?”

    “怎么回事,在魔鬼号下面竟然有一道亮光?”

    “难道是7000米深度的海域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东西?”

    一下子,各国电视台主持人来了兴趣。

    只是,就在他们纷纷猜测着那一道亮光到底是什么时,一架潜水艇赫然出现在人们眼前。

    “蛟龙号。”

    在魔鬼号之下发出一道亮光的,不是什么海底生物,也不是其他,而是一艘潜水艇!!!

    “我的天,这是怎么回事?”

    有那么一回儿,一众看客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不过,等过了一会,电视机前所有看客早已经目瞪口呆。

    他们好像记起了这一艘潜水艇。

    在比赛开始之前,的确是有一架叫做“蛟龙号”的潜水艇。

    当时各国主持人还介绍了这一架潜水艇,说是超级大明星莫白制作的。

    不少看客当时还说莫白这丫的是不是闲着没事干,竟然来这里恶搞。

    这可不是这个娱乐明星恶搞的地方。

    可是,谁也没能想到,在各国潜水艇激烈进行比赛的时候,人家莫白早就开着他的潜水艇潜到了海底。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实力?

    各国电视机前的看客默然无语,无数的滋味浮上心头。

    有佩服者。

    有惊叹者。

    同样,也有被征服者。

    “7300米。”

    这是蛟龙号刷新出来的世界记录,也是马里亚纳海沟一处山谷的海底。

    在海底深处,蛟龙号静静的站在那里,就像当时日国大虫号一样。

    只是,之前的大虫号已成为了一个笑话。

    但现在的蛟龙号,却成为了一个传奇。

    “啊啊啊……”

    “我草,这是莫白,这是莫白的蛟龙号。”

    “我的妈呀,谁来告诉我这到底发生了什么,谁能?”

    当认出这是莫白的蛟龙号潜水艇时,无数国人整个人都斯巴达了。

    “罗密斯教授,这是怎么回事?”

    盯着下面蛟龙号射出来的光亮,少将有一些惊呆的说道。

    “我也很想知道。”

    罗密斯苦笑。

    他还以为自己研究出来的魔鬼号潜水艇是世界第一。

    可谁能想到,真正世界第一的却早在海底之下等着他呢。

    “那还等什么,教授,我们下潜,下潜,我们要超过他的深度。”

    “行呀,如果你不要命的话,我可以下潜。”

    指了指潜水艇内发出警报的水压装置,罗密斯教授无奈的苦笑。

    “还下潜吗?”

    “这个……”

    少将脸上无比的难看,尴尬的说道:“算了,我们还是不与他计较吧。”

    “魔鬼号潜水艇开始上浮了。”

    “第一,我们是世界第一。”

    “啊啊啊……”

    看着魔鬼号再也潜不下去,开始上浮,无数国人止不住的全身颤抖。

    他们大声的吼叫。

    他们用尽全力的呐喊。

    他们发泄着之前受尽过的一切委屈。

    太厉害了。

    中国太厉害了。

    “没想到大白又装了一个大逼。”

    “可不是,我们又被大白给打脸了。”

    “脸打得我好痛,但我怎么一点儿也不心痛呢?”

    “我也是,看来我就是贱,被大白打脸不但不心痛,而且我还高兴。”

    “谁才是潜水之王,我现在可以大声的宣布,大白才是真正的潜水之王。”

    多少年了。

    多少年中国没有这么扬眉吐气了。

    这种感觉就像奥运赛场上打败所有国家夺得金牌一样。

    不,这种感觉比奥运赛场上的感觉还要来得爽快。

    “对了,大白怎么跨界跨到潜水艇领域了,这跨界跨得有一些大了吧。”

    “谁知道。”

    “我好像知道一点,大白还有一个身份。”

    “什么身份。”

    “科学家。”

    “666……我也想起来了,大白其实还是一位科学家,他搞的二系法杂交水稻还得到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好吧,大白厉害,不过,这搞水稻的也能搞潜水艇吗?”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大白是谁,说不定除了潜水艇,他还有一些黑科技发明呢。”

    众人已经开始对莫白进行膜拜。

    纵然他们仍感觉不可思议,甚至不知道莫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莫白成功的刷新了世界记录。

    更重要的是,莫白将不可一世的美国魔鬼号都逼得上浮了。

    这份实力,实在是太能激发国人民族认同感。

    当然,这也不禁让不少人记起了前些时候莫白做的那一个《见字如面》的节目。

    其中一句,中国有你们,中国就不会亡的。

    是的。

    历史见证了这一句话的预言。

    中国有他们的存在,中国并没有亡。

    但现在,人们对于这种信念却更进一步。

    中国有你们,中国不但不会亡,而且还能站于世界之巅。

    “蛟龙号是你研究的?”

    大赛结束,莫白也从7000米深的海域逐渐上浮。

    一上岸,这时,有几位日国人士却是走了过来。

    “对,怎么?”

    莫白点头。

    “哼,我知道你现在很得意,不过,一架潜水艇并不能代表一国之实力,这一次潜水艇深海潜水大赛算不得什么,我们并不服气。”

    “噢,原来你是想跟我说这个。”

    莫白笑笑:“这位朋友,你服不服气不关我事,但我想告诉你,蛟龙号只是我业余玩玩的而已。”

    “业余玩玩的?”

    几位日国人士一震,有一些不敢相信。

    “当然。怎么,你觉得我们华国真愿意拿真正的实力与你们PK?不好意思,你们还不够资格。”

    莫白当然是吹牛。

    事实上长鲸号与蛟龙号已经是国内最牛逼的潜水艇了。

    不过,此时不装逼,更待何时。

    “好了,走了,没什么好玩的。如果你们还有什么不服,我们随时奉陪到底。”

    对着几位日国人士汕汕一笑,莫白准备返航。

    他在央视还担任着总监呢。

    《见字如面》的收视率还得靠自己提升呢。

    没再与他们过多纠结,当天晚上,莫白便回到了央视。

    此时,央视综艺频道第二期《见字如面》即将播放。

    对于见字如面,莫白无比的看重。

    只是之前没有怎么宣传,虽然见字如面的确令不少人眼前一亮,但收视却并没有大涨。

    不过,莫白却并不担心。

    他相信,经过《见字如面》第一期的口碑,第二期的《见字如面》绝对不会差。

    更何况,第二期的见字如面,莫白自认为比第一期好看得多。

    现在时间是7点40,离见字如面的播放还有20分钟。

    与莫白预测的一样,在见字如面口碑不断爆发之后,节目还没开始,便有不少看客不时期待。

    “兄弟们,赶紧打开电视,转到央视综艺频道,见字如面第二期要播放了。”

    “早打开了,就等这个节目了。”

    “哎,你们怎么回事,这个见字如面的节目真有这么好看,我怎么听说是一个念信的节目?”

    “是念信的节目,但真的非常好看。”

    “不明白,一个念信的节目还有什么好看?”

    “怎么说呢,要不你看看就知道了。”

    “算了,没时间,我还得看好声音呢。”

    “我去,好声音……好吧,好声音的确是还可以,但比起见字如面,我觉得你应该看见字如面。”

    “给我一个理由。”

    “听过“中国有你们,中国就不会亡的”这句话吗?”

    “前些天听过,很火的一句话。”

    “是的,这句话正是出至于《见字如面》。”

    “好吧,不过,我还是看完好声音先。”

    “等等……”

    “又怎么了?”

    “没什么,我只是想让你看一段视频。这一段视频会告诉你,这一句话不仅仅是说说那么简单。”

    这则视频自然是世界潜水艇深海潜水大赛视频。

    不过,经过技术人士处理,两个小时的比赛视频被压缩成了10分钟。

    当这位朋友看完这10分钟的视频之后,这位朋友瞬间泪流满面。

    【中国人是不可能制造出优秀的潜水艇的。】

    【中国人的潜水艇技术还停留在80年代。】

    【中国人的潜水艇最多只能下潜4000米。】

    【中国人的潜水艇离我们还相差20年。】

    这是视频里面各国人士的话语。

    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中国潜水艇在此次深海潜水大赛震惊全球。

    这简直是“中国有你们,中国就不会亡的”的进化版本。

    “我错了,我想,今天我一定得看看见字如面。”

    “我也是,一直都知道见字如面怎么好看,之前一直不以为然,但现在应该看看了。”

    之前很多人不知道《见字如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目?

    虽然不少人知道,这是一个读信的节目。

    虽然也有人知道,这是一个有着优良口碑的节目。

    可是,若说对这个节目进行一个更为明确的诠释,答案是很多人都说不出。

    是回忆名人?

    还是感怀历史?

    也许是。

    也许不是。

    但是,在看到莫白在马里亚纳海沟为国争光这一刻,无数朋友们知道了:

    《见字如面》其实就是莫白雄雄爱国之情的真实写照。

    “好吧,被莫白给征服了,今天我准备看见字如面。不过,各位,请问在看见字如面之前,我应该做点什么?”

    “什么也不要做,仔细听就是了。”

    “听?”

    “对。”

    “不是看吗?”

    “看也可以,听也可以,反正,这会是一个无比精彩的节目。”

    “行,我等着。”

    正如网友们说的一样,冲着莫白熊熊爱国之情,不少观众连《好声音》也不看了。

    晚上8点,第二期《见字如面》正式开始。

    不同于之前第一期的开头会拿出几篇书信预热。

    第二期见字如面一开始,便拿出了一篇感人致深的书信。

    这一封信,是闻一多先生写给父母的一封书信。

    虽然是写给父母的,但信中闻一多先生关心国家之存亡的意志却感动全场。

    【国家至此地步,神人交怨,有强权,无公理,全国瞢然如梦,或则敢怨而不敢言。卖国贼罪大恶极、横行无忌,国人明知其恶,而视若无睹,独一般学生敢冒不韪,起而抗之。虽于事无大济,然而其心可悲,其志可嘉,其勇可佩。】

    【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忠孝二途,本非相悖,尽忠即所以尽孝也。且男在校中,颇称明大义,仅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

    在张国立化身闻一多念出这一封信时,无数人情不自禁的站了起来。

    他们在张国立的身上,看到了民国时期闻一多先生为国家为学生奔走的场景。

    他们更从闻一多身上感受到了当时民族危亡存败的时刻。

    “没想到,闻一多先生竟然参加了五四运动。”

    “嗯,还是书信更能反应当时的情况。”

    “被闻一多先生的话刺激到了,国家至此地步,神人交怨,有强友,无公理……啊啊啊,落后就要挨打,历史承不欺我。”

    中华上下五千年,最为失败的或许就是那一段时间。

    不过,最为令人记忆犹新的也是那个时期。

    也正是因为涌现出了无数像闻一多先生这样为国牺牲的英雄,才令我中华永存。

    接过闻一多先生的书信,第二封书信则更是令人动容。

    这封信,是胡琏将军写给自己父亲与妻子的。

    当时的胡琏正在坚守石牌要塞保卫战。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一场战争。

    这一场战争,正是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

    也正是这一场战争的胜利,中国才最终走向了抗战的胜利。

    不过,这场胜利却是以我们后世的眼光来评价。

    在当时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人看好这一场保卫战。

    身为师长的胡琏甚至做好了阵亡的准备。

    在这一场战争的前昔,胡琏将军将这一封信写给了自己的父亲与母亲,悲壮与其告别。

    【十馀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枝,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接读此信,毋悲亦毋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

    当演员王耀庆念出“十馀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时,全场观众悄然泪下。

    这是胡琏将军对于妻子所说的话。

    这种家国大义的情怀由书信当中表现出来,却是令人更为的感同深受。

    “震撼,今天这一期见字如面彻底的震撼我了。”

    “我也是,我以为见字如面只是念念一些名人的书名,虽然胡琏也是名人,但我没有想到,见字如面节目组竟然将一封抗战时的决别书给找了出来。”

    “我是学历史的,我更为知道石牌保护战的重要。可以说,那个时候中国军人已经退无可退。如果这一战失败,那么,中国真要灭亡了。”

    全场看客,电视机前的观众一下子热血上涌,完全被书信中的情感所调动。

    这便是我们的先烈。

    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

    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诺大的国家。

    如果说见字如面第一期只是赚了一个好口碑,那么见字如面第二期则是彻底的火爆。

    “今天是第一次看见字如面,很震撼,没想到一个书信类的节目竟然做得如大片一样。”

    “我也是,今天真的被震撼到了。让那些崇洋媚外的家伙也来看看见字如面吧,让他们看看,没有这一些英雄,没有这一些先烈的热血,哪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是的,可笑,这一些家伙竟然总是想着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要想站于世界之巅,我们必需强大起来。”

    【推荐《见字如面》,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综艺节目。】

    【完爆好声音,见字如面带您见证不一样的历史。】

    【你以为遇见了历史,你其实遇见了现世。】

    【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看见字如面有感。】

    【原来我对于爱国不爱国的没啥想法,不过,看到见字如面之后,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深深的感到自豪。】

    【只要我们中国人万众一心,团结一至,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欺负我们。】

    一系列的朋友圈读后感发送了出来。

    一系列的震撼之音刺激着围观群众。

    无比空前的凝聚力在这一刻彻底的爆发。

    甚至,这股凝聚力连一些外媒都注意到了。

    “咦,怎么回事,华国怎么变得这么团结了。”

    “华国的民族认同感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高了?”

    “他们不是一直想着移民国外吗?”

    “这对于我们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华国这一边万众一心,但对于某些国家来说,他们却并不愿意看到这一些现象。

    “不行,一定不能让他们团结起来。”

    “那我们怎么办?”

    “很简单,用我们的科技打压打压他们一下,让他们产生自卑。”

    “还比一次潜水?”

    “我潜你妹……”

    哪壶不该提哪壶。

    上一次潜水大赛却是让日国丢尽了脸面,这一次他们却是想将脸给赚回来。

    当然,不只赚回来,他们还想乘机再次展现一下自己的科技与实力。

    打定主意,很快,他们却是将目光放到了机械这一块。

    是的,机械。

    日国在机械这一块可以说是全球领先,哪怕就是米国,也能一较长短。

    之前被华国的潜水艇搞得面子上挂不住已经无比的丢脸了。

    这一次,他们不但要将之前的大仇给报了,还得完成打击华国民众的任务。

    于是,他们第一时间便想到机械。

    不过,说起机械,他包含的种类亦是良多。

    小到人人使用的圆珠笔,手表,家用电器,大到治金机械,水泥设备,大型变压器,钻井机械。

    可以说,人们的生活几乎完全离不开机械。

    就算是很小很小的圆珠笔笔头,曾经许多年里,我们华国都无法制造。

    不过随着华国经济的增强,实力的发展,华国在很多机械上面都完成了零的突破。

    但就算如此,日国方面仍认为,他们在机械这一块几乎完胜华国。

    “各位,我们得弄一个更有技术含量的,让他们完全没有还手的余地。”

    “嗯,要打就打到他们认输。”

    “那就选超级海上起重船吧。”

    “哇,这都想出来了,同意。”

    “我也同意。”

    “最近我们与华国有一个起重业务的合作,哼,我们可以找个理由退出这项合作。”

    “我觉得行。”

    几位日国神秘人一阵商议,一个恶毒的策略便已生出。

    ……

    伶汀洋大桥工程指挥部。

    伶汀洋大桥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难度最深,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

    同时,建成之后也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按造项目设计,今年年底,伶汀洋大桥就要项目完工,明年就可以正式通车。

    此时,伶汀洋大桥工程指挥部却是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吵了起来。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李总,不好意思,我们重新评估了这一次起重的难度,总部认为难度系列太大,所以我们必需将合作费用提高3倍。”

    “山本先生,我们可是签订过合约的,之前的价格早就谈好了,现在提价,不太好吧。”

    “没有什么不好,合作之前我们也没有想过你们的难度竟然这么大。”

    “不管难度大不大,我认为贵公司都必需遵守契约精神。”

    “抱歉,除非你们涨价,要不然,我们则退出。”

    “退出,那你们得承担我们的损私。”

    “呵呵,李总,难道你没有看协议吗,当初签订协议我们只答应是来帮忙的,不承担任何退出的风险。”

    “你……”

    “李总,你考虑一下。”

    “做梦,你们若是这样,我相信未来不会有公司会与你们合作。”

    “是吗?未来有没有公司与我们合作我们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这一次如果你们没有我们,那么,你们的珠江大桥可就建不成了。”

    “你威胁我?”

    “算是吧……”

    带着一脸的嘲笑,日国十几个技术专家离开了伶汀洋大桥工程部。

    没有任何疑问,在这一些日国专家坐地起价之下,合约就此解除。

    【日国专家退出伶汀洋大桥建设,伶汀洋大桥工程陷入困境。】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日国专家退出伶汀洋大桥的新闻却是经过外媒一下子暴光了出来。

    连带着,这样的新闻传到国内,瞬间引发轰动。

    “我草,这什么情况?”

    “日国专家退出了?”

    “日国专家真恶心,大桥快要建成的时候竟然给我们使刀子。”

    做为即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伶汀洋大桥一直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此前央视还对伶汀洋大桥做了一翻报导,并且评价,未来如果伶汀洋大桥通车,将打通两岸三地,更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可就在大家都等着大桥建成通车的时候,竟然传来了项目陷入困境的消息。

    “我晕,这个新闻是不是假的?”

    “怎么可能是假的,各大媒体都暴光了。”

    “是的,从新闻上看,日国专家这一次负责的是伶汀洋大桥的接头业务。我是做工程的,我了解这一块,应该来说不会有假。”

    “我去,伶汀洋大桥负责人怎么回事,知道日国专家恶心,还请他们,难道不能由我们自己独立完成?”

    “独立完成?说得简单,世界上很多的工程建设很难由一个国家独立完成。事实上伶汀洋大桥99%以上的工程都是由我们自己独立完成,这已经比其他国家厉害多了,不过,就是接头这一块,我们没办法。”

    “接头,是大桥的接头项目吗?”

    “对。”

    “切,这有什么难,我们建了这么多的桥,这个接头的活难道还做不了?”

    “呵呵,你以为就这么简单,你要知道,这不是在陆地,这在海里。”

    “海里又怎么样,难道海里接头就复杂了?”

    不少不明真相的小白不时问道。业内一些专家抓狂不已,但还是耐着心来解释:“接头的确不难,难就难在起重。伶汀洋大桥采用的是海底遂道的方式,所以要建成这个大桥必需用使用沉管灌柱桩,用一根一根沉管灌柱桩拼接完成项目工程。”

    “那也没什么嘛,沉管灌柱桩的技术我们早就掌握了。”

    “妹呀,我还没说到重点,但你知道伶汀洋大桥沉管灌柱桩的重量有多少吨吗?”

    “有多少?”

    “1万吨。”

    “我草……”

    不说不知道,一说,简直将一众看客给吓呆了。

    1万吨一根的沉管灌柱桩,妈呀,这实在是太恐怖了吧。

    “好吧,我明白了,难道日国专家这么恶心。”

    “在陆地上起重1万吨的装备已然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更不用说在大海之上。”

    “要想在海上起重超过1万吨的装备,目前也就日国掌握这种技术。”

    一众看客有些郁闷。

    特别是之前被《见字如面》刺激过的粉丝,更是被日国恶心的行径气得抓狂。

    “气死我了,看来我们还是不够强大。”

    “是呀,如果我们能够拥有这样的技术,要他们搞鸟。”

    “啊啊啊,难道我们的伶汀洋大桥就要被这他们搞得烂尾吗?”

    “这可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呀,如果完成不了,那就成全球最大的笑话了。”

    不少网友气得都要哭了。

    “日国真是混蛋。”

    “太恶心了,竟然做出了这样的事。”

    “赵导,怎么了,你也这么大感慨呀。”

    “能不感慨嘛,这种背后桶刀子的事情,是个人都会愤怒。”

    “啊,啥刀子?”

    “莫总,难道你没看新闻?”

    《见字如面》第二期结束,赵奇音无比愤恨的说道。

    “什么新闻?”

    “日国专家退出伶汀洋大桥啦。”

    “哦,是么,我看看?”

    这些天都在弄《见字如面》,莫白倒没怎么关注新闻。

    打开网页,不用搜索,各大门户头条都在评价此事。

    “原来是这个。”

    浏览了十几分钟,莫白大概明白了。

    “莫总,你说,日国专家是不是很恶心。”

    “还好吧。”

    “啊……莫总,这还好。”

    赵奇音目瞪口呆。

    这还是传说中的愤青吗?

    怎么说出这样的话。

    “呵呵,赵导,别这么看着我,你是不是觉得我是汉.汗。”

    见赵奇音带着异样的眼光看向自己,莫白笑道:“我只是说,能有什么办法。像这种关键性的技术,我们的叶大大不是说了吗,我们要不来,买不来,也求不来。平时合作一下还可以,但关键的时刻,他们肯定会给我们上眼药。要想真正强大起来,这一些核心科技必需掌握在自己手里。”

    “唉……说是这么说,但如果我们有这种技术,求他们日国做什么。”

    赵奇音也是叹气。

    倒是莫白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谁说我们没有这个技术?”

    “啊?”

    “莫总,难道我们国家有这种技术?”

    “当然?”

    “那在哪?”

    “在我这呀。”

    “我去……”

    赵奇音一阵吐血。

    “莫总,别开玩笑了好不好。”

    “我可没开玩笑。”

    说着,莫白却是说了一句:“对了,赵总,有伶汀洋大桥项目部电话吗?”

    “???”

    赵奇音啊的一声站了起来:“莫总,您不会玩真的吧。”

    ……

    “怎么样,美国那边的公司有回复吗?”

    “郑工,美国那边的公司已经回复了。”

    “那怎么样?”

    “他们说,他们只能调起6000吨的沉管,超过6000吨他们就无能为力了。”

    “法国那边呢?”

    “法国那边也差不多。”

    “德国呢?”

    “德国也是一样。”

    伶汀洋大桥项目部,全全负责该项目的郑华满脸的愁容。

    要知道,在一个星期之前,郑华却是无比的兴奋。

    他想着年底项目完成之后的盛况。

    他想像着伶汀洋大桥通车之后给两岸三地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

    他更想像着,凭此大桥,他郑华的名字绝对可以写入史册。

    可是,就在他幻想着未来美好的一切之时,日国专家的撤出却是让郑华慌了神。

    眼看着各种项目都已完工,就差最好一步,但却功亏一篑。

    他也在这些天里用尽所有的办法,寻找国内起重船。

    但可惜,国内虽然也有不少起重船,但一说到1万吨的重量,所有公司都拒绝了。

    不是他们不肯,实在是没这个实力。

    在大洋之上起重超过1万吨的重量,堪称开天劈地。

    没这种技术,别说是能不能吊起1万吨的重物了,搞不好自己都要翻船。

    而且,不说大洋之上,哪怕就是陆地上,超过1万吨的重物,也不是一般的“龙门吊“可以吊得起来。

    随后,郑华又紧急联系了各国公司,但可惜,仍没有哪家公司有这种技术。

    “郑工,要不,我们再与日国那家公司联系一下?”

    秘书小声的提议说道:“虽然他们的确是太过于无耻,不过,为了大桥的成功,我们就当花钱买了个教训。”

    “小谢,你以为这只是钱的问题吗?”

    郑工摇摇头:“你以为他们是只将金额提到3倍那么简单……不是的,如果仅仅只是钱的问题,那一切都好办。”

    郑工已经收到消息。

    不管郑工他们这一次能给多少钱,那家日国公司都会拒绝。

    之前提出3倍的合作金额,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

    “那我们怎么办,工期越来越紧了,之前我们已经向媒体透露,我们在年底可以完工,预计明年就可以通车。三年之内可以大幅度促进当地经济,十年甚至可以影响整个东南亚……对了,上头好像准备派人对我们的大桥进行视察,如果这一个技术问题没能处理,那……”

    正说着,这时,办公室一个电话响起。

    “郑工,有个自称姓莫的,他说他可以吊起1万吨的沉管。”

    “姓莫的,哪家公司?”

    “他没有说,他说暂时还没有成立公司,他是自己在私人研究。”

    “私人研究?”

    郑华都要晕倒:“以后像这种乱七八糟的电话直接就挂掉。”

    笑话。

    当在海上吊起1万吨的重物是小孩子过家家呀。

    一个国家举一国之力也未必有这种技术,他竟然说自己私人研究?

    他要是私人研究这么厉害,怎么不上天呢?

    “是,郑工。”

    秘书有一些尴尬。

    不过,虽然挂掉了电话,但秘书却是感觉刚才这个打电话的声音怎么这么熟悉。

    “他说他姓莫。”

    “声音怎么好像在哪听过?”

    嘴角不时说道。

    不知道过了多久,秘书猛然一惊:“莫,莫,莫……莫白。”

    “天呐,是莫白。”

    秘书大声的叫道。

    “小谢,你什么情况,这么激动做什么。”

    “莫,莫,莫……”

    “你莫莫莫什么呀。”

    “郑工,我说的是莫白,莫白,刚才打电话给我们的是莫白。”

    “莫白?”

    郑工有一些迷糊:“莫白打电话给我们做什么?”

    不过,很快,郑工与秘书一样,都是情不自禁的叫了一声:“我靠,是莫白呀。”

    “我早该想到的。”

    “我早该想到的。”

    郑工全身都要颤抖起来。

    莫白是谁,郑工又怎么会不知道。

    不过,郑工知道莫白不是因为莫白是什么超级大明星。

    虽然郑工也知道莫白是超级大明星。

    但郑工最为在意莫白的还是之前莫白曾经砸了20多亿买下了一艘巨型游轮。

    当时业内传闻莫白是准备利用这一艘游轮改装成为超级起重船。

    不过这么久的时间了,郑工也没有在意。

    今天莫白突然来了一个电话……郑工这才想了起来。

    “小谢,你说,莫白真有这种技术?”

    “这个我也不知道。”

    小谢摇摇头:“不过,莫白这么妖孽,而且又这么有钱。之前他便砸了几十亿搞了个潜水艇,如今再搞一个超级起重船也很有可能。”

    “说的对。”

    郑工点头。

    不管莫白有没有这个技术,现在最要紧的,还是立即打电话回过去。

    “我去,竟然还挂我电话。”

    好心打电话过去,不想,反倒被别人当成是骗子了。

    莫白有一些无语。

    就在莫白考虑要不要趟这一浑水的时候,一个陌生的电话却是打来了。

    “喂,您好,是莫白先生吗?”

    “我是,你是哪位?”

    “自我介绍一下,郑华,伶汀洋大桥项目部负责人。”

    “噢,原来是你呀,就是刚才骂我的那个家伙?”

    “抱歉,抱歉,莫白先生,我的错,我的错,当时实在是没有想到您……”

    “好吧,别抱歉了,找我有什么事?”

    莫白笑了笑,没有在意。

    “这个,莫白先生,听说您之前买了一架超级游轮。”

    “是买过。”

    “那你们的起重船做好了吗?”

    “还行,刚刚做好。”

    “不知道你们起重船的起重量是多少?”

    “12000吨。”

    “1万2000吨,你们确定?”

    “当然。”

    “天呐,太好了,你们可以现在来伶汀洋大桥吗?”

    “这个嘛……”

    莫白迟疑了一下:“来是可以来,但我们的价钱倒不便宜。”

    “好说,莫白先生,你们要多少钱?”

    “1个亿。”

    “我……”

    听到这个数字,郑华当场吐血。

    “莫白先生,这也太贵了吧,你知道的,我们只剩下最后的接头了。”

    “我知道,所以才这么贵呀。”

    莫白点头。

    “我……”

    郑华泪流满面。

    他怎么感觉莫白这丫的简直在坑人。

    就是因为你们只剩下最后的项目了,所以才坑你一笔。

    这回不坑,要不然等工程完成了,那就无法抗了。

    “莫白先生,1个亿真的太贵了。”

    虽然心里吐槽,但郑华哪里敢说,准备与莫白还价。

    “郑总,其实一点也不贵。你们的那个接头我研究了,难度系数很高,不仅仅是吊起1万吨的沉管那么简单,他还得在吊起1万吨的沉管之后做一个180度的凌空旋转,一个操控不好,起重船都可能翻掉。所以,我收1亿并不贵。我猜之前与你们合作的日国公司,估计是无法完成这个难度,所以才退出……”

    “这……”

    莫白这么一说,郑华不说话了。

    莫白的眼光不可谓不毒。

    虽说那家日国公司退出,但事实上郑华也知道那一家日国公司要完成最终的接头项目也有些够呛。

    这个够呛并不是说日国公司他们无法起重1万吨的沉管,伶汀洋大桥最后接头的关键不在起重,还在起重之后的180度的空中旋转。

    要知道,这可是在海上。

    别说是起重吨数超过1万吨时,哪怕就是起重吨数在6000吨,亦是一个无比危险的操作。

    只是可惜,他们那时除了与日本企业合作,其他国家更没有这种技术。

    但他们却没想到,那家日国企业竟然会临阵退出。

    “既然如此,莫白先生,只要你能完成伶汀洋大桥最后的接头,我们愿意支出1个亿。”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郑华没有犹豫,点头答应。

    “那行,三天之后,你们做好准备,我会将船开过来。”

    郑华答应了下来,莫白也松了口气。

    要知道,最近一段时间投资的一众黑科技,那可是差点用了莫白老命。

    虽然莫白仍然愿意继续投下去,但总是投进没有产出,亦是郁闷的紧。

    好在投资的“超级重起船”可以开工了,倒是可以看见回报了。

    当然,这倒不是莫白喜欢钱。

    他只希望看到的是投资能够有所回报,这样才能刺激更多的其他人也跟着投资。

    他想打造一个科技产业链。

    这个产业链虽然起点有些高,投资的金额有些大。

    但是,一但投资的科技进入商用,那回报也是非常之大。

    投资,回报,再投资,再回报……

    通过这种模式,商家能赚到钱,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能一步一步增强。

    如果投资没有任何回报,光靠一腔热血,那整个产业链也将失败。

    正如这样:投资,没有回报,再投资,仍没有回报,继续投资,还是没有回报,再……

    再什么再?

    这个时候没有再啦。

    就算是世界首富,光是一直这样的投没有回报,也得完蛋。

    ……

    【重磅消息,伶汀洋大桥接头项目再次启动。】

    【神秘人与伶汀洋大桥项目部接触,三天之后接头项目开启。】

    【没有日国,伶汀洋大桥同样可以成功。】

    不知道是谁有意还是无意,媒体突然暴出了一则新闻。

    这则新闻紧接之前日国公司退出事件,该新闻一出,瞬间引起无数看客注意。

    “哇噻噻,伶汀洋大桥又有希望了。”

    “牛逼,日国公司这下傻眼了吧,你们退出就退出吧,我们照样有实力完成项目。”

    “为伶汀洋大桥项目部点赞,早就看这家日国企业不满了。”

    不得不说,这让之前笼罩在停工阴云下的看客无比的兴奋。

    只是,当这样的一条新闻传至日国之时,日国媒体却是咯噔一声,心里暗叫不好。

    难道有美国公司出手帮助华国了吗?

    不对呀。

    哪怕就是美国,他们也没有这样的技术。

    那这个神秘人是谁?

    “不会是华国那边编了个新闻骗人的吧。”

    “对,应该就是骗人的。”

    “伶汀洋大桥影响这么大,之前我们退出,弄得他们整个国家都燥动了。这要是不平稳一下民众的情绪,对于国家大局非常不利。这个时候弄一个假新闻出来,似乎很正常。”

    “应该是这样,要不然怎么会是神秘人,而不直接说出哪个公司呢?”

    日国方面自然不想见着华国这一边好,数百家日国媒体一时纷纷质疑。

    当然,质疑的不仅仅是日国。

    不少其他欧美西方国家,亦有不少媒体认为这里面一定还有什么没有公开的事情。

    他们认为,从全球海上起重业务来看,最为顶尖的是日国。

    哪怕就是米国,在这一块上仍比不上日国。

    伶汀洋大桥接头的沉管最少有1万吨,如果没有日国公司的技术支持绝对无法完成。

    本来,像这种新闻,这一些媒体自己在那里乱说就乱说吧,反正言论自由,华国这一边也不能管到他们说什么。

    可是,在这一些媒体说后,日国有一位高官竟然公开对伶汀洋大桥讽刺了一翻。

    “哪怕就是给华国10年时间,没有他们日国,也完成不了伶汀洋大桥的接头。”

    这是这位高官说的话。

    此话一出,整个华国都震动了。

    “我草,这家伙哪里来的迷之自信?”

    “就你们牛逼,就你们厉害,没有你们难道别人就干不成吗?”

    “那我们就干成给你看。”

    铺天盖地的骂声席卷而来。

    只是,这样的声音传到业内,不少对这一块技术比较了解的却是有一些尴尬。

    “唉,我都不知道说什么?”

    “我也是。”

    “讲真,海上起重业务的确是日国世界第一,如果他们完成不了,那么别国也完成不了。”

    “虽然我很想骂死那家伙,可是,了解真相的我却怎么也骂不出口。”

    业内不少专家心情有一些糟糕。

    本来他们应该与网友一样骂死那个家伙。

    可是,越是了解他们日国的技术,他们越是不知道怎么骂?

    能怎么骂?

    自己这一边的技术确实无法与他们比较,这怎么骂?

    “别说了,还是我们太废了,要是我们努力一些,我们也不要靠他们了。”

    “别这么说,海上起重业务我们进入的时间本来就晚,哪能一下子就超过他们一百多年的技术经验。”

    “说是这么说,但大家未来还是一起努力吧,争取在未来什么时候喊出一句,哪怕就是没有你们,我们自己也能完成。”

    “嗯嗯,一起努力。”

    业内一些专家相互打气。

    但说是这么说,他们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等到这一天。

    有的时候现实就喜欢给大家开玩笑。

    这一些专家想错了,不需要猴年马月,今时今日,他就可以实现。

    在日国那位高官讽刺之后,第一时间,伶汀洋大桥项目部公开发出了一则申明:

    核心技术要不到,买不到,也讨不到。

    我们并不厌恨某个公司的临时退出。

    但今天我们可以郑重的说一句:没有你们,我们中国人同样可以做到。

    “没有你们,我们中国人同样可以做到。”

    “我草,这申明研武霸气。”

    伶汀洋大桥项目部一则申明,可谓是让国人彻底沸腾起来了。

    “兄弟们,看到了吗,看到了吗,伶汀洋大桥项目部发出来的申明,说的是我们中国人,只有我们中国人。”

    “是,看到了,我之前还以为有别的国家,没想到,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完成。”

    “可笑,那日国公司还以为没有他们,我们就完成不了。告诉你们,就算是没有你们日国公司,我们也可以完成通车。”

    伶汀洋大桥项目部的申明让之前一度有一些自卑感的国人一下子站了起来。

    这让民众看到了国家的实力。

    这也让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又一次的攀升。

    “兄弟们,有人准备去伶汀洋大桥那里吗?”

    “去那里干嘛?”

    “废话,看伶汀洋大桥最后接头呀,这可是历史性的时刻。”

    “666……我怎么没有想到呢,走。”

    “一起,一起,让我们一起见证这一历史的辉煌。”

    虽然很多民众并不知道伶汀洋大桥项目部最后的接头到底有多大的难度,但是,通过之前一些专家,一些网友的评价,他们亦大致知道,这个难度绝对算得上是世界级的。

    要是这一个接头项目能够完成,那也就意味着中国桥梁建设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事实上华国桥梁建设这一块中国本来就很牛逼,不过再牛逼也不是所有的技术都是由自己一个人完成。就算是日国,他们也是集几十个国家之力。

    但现在,一个奇迹就要诞生了。

    如果伶汀洋大桥最后接头的项目也是由我们中国人自己完成的话,那么,伶汀洋大桥100%的工程项目都由我们国人一手包揽。

    别小看以为这并不算什么。

    对于业内人士来说,他们会告诉你,全球暂时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

    如果中国做到了,那么,中国就是世界第一。

    这个世界第一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也不是喊出去的口号,这是真正的属于国家的实力。

    同样,这种实力也将在未来带给国家巨大的利益……

    好吧,这一些都不说。

    总之。

    这一次接头绝对是世界桥梁史的历史性时刻。

    “我靠,怎么这么多人报名?”

    “让我这个本来没兴趣的也变得感兴趣了。”

    “好吧,既然大家都去,我也去。”

    之前只是有少部分人说到现场参观,不知道为什么?

    当这位网友在网上一带头,万万千网友群起响应。

    有的哪怕是在千里之外,亦是不由分说千里奔附,想要目睹这一盛况。

    当然,对于如此盛事,一众媒体电视台也瞬间启动了特别节目。

    他们准备在当天现场直播伶汀洋大桥最后的接头工程。

    这不仅仅是因为民众的兴趣。

    更多的,通过这种直播,他还能更为激发国人的民族认同感。

    ……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转眼,三天时间就此来到。

    按伶汀洋大桥项目部说的,今天伶汀洋大桥将完成最后的接头项目。

    天还刚刚亮,无数之前在网上约好的民众却是早已经来到现场。

    “我靠,这么多人。”

    “这里最少有1万人吧。”

    “何止一万人,据说在2万人,而且还有人源源不断过来。”

    不少民众打眼一看。

    只看见伶汀洋岸边密密麻麻全站满了人。

    “好激动。”

    “一会就要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了。”

    “可不是,你看,那些电视台记者都来了,听说央视还要直播呢。”

    “必需的,这种超级工程完工必需直播。”

    接头项目还没开始,一众看客便不时评价说道。

    “华国这是作死,竟然让这么多人来围观。”

    “嗯,要在海上吊起1万吨的物品,哪怕就是我们日国也很勉强,他们竟然说自己可以完成。”

    “呵呵,之前我还以为他们找了米国帮忙呢,没想到他们吹牛吹上天了。跟你说吧,我得到消息,其实我们日国那家公司,可能也完成不了这个项目。”

    “啊,不会吧,不是说我们可以吊起1万吨吗?”

    “吊起是能吊起,但这一次的接头实在是太复杂了,他不仅仅需要吊起1万吨的沉管,他还得在空中转角180度,你能想像,在海上这样的一个转圈,这得多危险。”

    “我说我们日国公司一向很重信誉,怎么就退出了。”

    “所以说,我们日国都完成不了这个项目,他们还自己完成,呵呵……你觉得有可能吗?”

    几位日国记者悄悄潜入人群,也准备报导这一次伶汀洋大桥最后接头的项目。

    不过,与国内民众期待的不一样,他们却是等着这一次接头失败。

    如果在这个接头的时候,将那起重船搞沉什么的,那就最好不过的了。

    当然,不只是日国,也同样包括在桥梁方面很有技术经验的德国,米国,荷兰……

    这一些国家的媒体也跟着过来了。

    他们倒没有太过于恶毒的想法,但他们亦是有一些半信半疑。

    中国能行吗?

    这可是世界第一跨海大桥?

    不过,若是他们做到了,那当真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

    “怎么还没开始。”

    “不知道,听说要等一家国内的研究公司。”

    “哦,还有这回事?

    “据说是这一次伶汀洋大桥项目部请了国内一家搞科研的过来解决这一技术难题。”

    盯着大桥接头位置,一众看客继续闲聊。

    “连搞科研的都挖过来了,不过,有没有把握呀。”

    “应该有吧,没有伶汀洋大桥项目部也不可能发这样的申明。”

    “说是这么说,但我有一个朋友是做桥梁工程的,他说伶汀洋大桥最后接头的难度堪称世界级,可能连日国那家公司都不一定有把握。”

    “我靠,不会吧,这么难?”

    “你以为,大家看看吧,前面接头那个位置,大家看到吗,这个接头好像就在那水下30米的地方。”

    “水下30米的地方,我草,不是在空中接头呀。”

    “不是,是在水下。”

    “也就是说,一会要完成这个接头,必需先吊起1万吨的沉管,还得放入30米的水下。”

    “是的。”

    “我的天……”

    哪怕大家都是工程门外汉,但听这么一说,众人亦是不由得担心起来。

    “我去,这个难度太大了吧。”

    “是呀,又是在海上,还得吊起1万吨的沉管,最后还进插入30米的水域。尼玛……我的乖乖。”

    “这简直与航天难度有得一拼。”

    “佛祖保佑,今天千万不要出现什么意外呀。”

    有一些民众已经开始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