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哈哈一笑:“胖子就是胖子啊,还是你了解我。”他说着,从床上一跃而下,伸伸手脚扭扭脖子,身手矫健灵活,看不出有半点不适。
檀凭之和魏咏之惊得嘴都无法张开了,看着身上仍然裹着伤带,一身草药味道的刘裕,说不出话来。
刘裕笑着看向也有些愕色的刘穆之,说道:“胖子,你说对了,我的伤全好了,你看,现在我跟以前有何不同?”
刘穆之站起身,走到刘裕面前,从他伤带边那黑紫色的药泥里摸了一些,放到鼻子边闻了闻,眉头一皱:“你这可不是徐大夫开的那个金创断续方啊,这味道我没闻过,到底是什么?”
刘裕微微一笑:“这可是我家的祖传秘方,一般人我不告诉我,从小到大,我打架斗殴,伤痕无数,抹一抹这药,不管多重的伤,只要不死,马上就会好。哼,刁逵想先伤了我,再在药上做手脚害我,却不曾想到,我早就有克制之法啦。”
刘穆之叹了口气,坐回了席上:“这么说来,你是学司马懿,装病想要赚刁氏兄弟?”
檀凭之的喜色上脸:“对啊,刘大哥既然已经伤好了,却仍然对外装出一副生病的样子,难道,你是想报仇?”
刘裕的眼中冷厉之色一现:“我这个人不记仇,有仇直接报。刁逵设局害我,打我一顿,我可以忍,但他当众这样殴打我娘,打我弟弟,就算他是天王老子,我也要了他的命!”
魏咏之的三片兔唇动了动:“这么说来,刘大哥今天要我等前来,不是为了交代后事,是为了商量报仇之事吗?”
刘裕摇了摇头:“这是我刘裕个人跟刁家的仇,与二位无关,你们好不容易抛家舍业,来到这京口,是为了过安稳日子的,于情于理,我不能把你们卷入此事。因为不管成败,你们都无法在此立足了。所以,今天我找你们,只想求一件事。”
檀凭之忿然道:“刘大哥,你是看不起我们兄弟吗?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刁逵对付你,是为了杀一儆百,你落得今天这个下场,不就是因为当时为我们出头,不允许狗官把我们掠为他刁家的奴仆吗?”
魏咏之也跟着应道:“是啊,你是带头挺我们的,要是你倒了,我们接下来还能活得下去吗?肯定是要给姓刁的掠为家奴了。老实说,刘大哥,在来你这里之前,我已经和檀大哥商量过了,你要是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咱们就想办法先给你报了仇,然后逃回北方去,就是死,也不要给姓刁的当奴仆!”
刘穆之笑道:“二位真是血性义士,也难怪寄奴今天不请别的乡里乡亲,就是找你们二位啊。寄奴,你有什么话就说吧。上刀山下火海,我刘穆之眉头不会皱一下的。”
刘裕摇了摇头:“不,我不是要把你们二位牵连进来,现在我已经没事了,找刁氏兄弟报仇,是我一个人的事,不要牵连过多。再说了,人太多,未必打起来就有什么优势,人少反而目标小。我今天来找你们,是希望你们能帮我一个忙,带我娘和两个弟弟去北方。”
檀凭之睁大了眼睛:“什么,回北方,你是说,去秦国?”
刘裕叹了口气:“先不要回秦国,那边毕竟是胡人之国,虎狼之邦,你们好不容易逃出来,再回去,无异于重入火坑。但是在秦晋两国的交界之处,淮北的盱眙,三阿一带,那里却有许多独立于两国的坞堡,想必二位一路南下,对这些地方很熟吧。”
魏咏之点了点头:“不错,是有不少这样的地方,主要是在晋国这一侧,因为淮北是两国拉锯争战的前线,正常的边民早就跑光了,在此地的多是些凶悍的匪类,汉人胡人都有,这些人可比秦国的追兵都要凶狠,当初我们跟他们也打过一些交道,脱了层皮才南下的。”
刘裕听得眉头渐渐地皱了起来:“这么说来,二位跟那边的人,没有什么交情,只有仇恨吗?”
他听到这样的话,心猛地一沉,暗道要糟糕了,如果那边都无法容身,那天下之大,还能把母亲和弟弟送往哪里呢?
檀凭之若有所思地说道:“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交情,只不过,我有个朋友,不是汉人。”
刘裕睁大了眼睛:“不是汉人?那是胡虏了?”
魏咏之笑道:“檀大哥说的可是那丁零人的首领翟斌?”
刘裕奇道:“丁零人?”
刘穆之点了点头:“丁零人又叫高车人,为古之狄历,是北方的胡虏,后来给匈奴征服,成为其仆从部落了,因为其粗俗野蛮,不通礼仪,无文化,寡廉耻,所以即使是在胡人之中,也是低贱的奴隶部落。千年以来都给匈奴所奴役,跟那石勒所出身的羯族一样,都是低等胡奴。”
“至于这个翟斌,我倒是听说过,相传他们家以前祖居西域的康居国,过着游牧的生活,后来五胡乱华,中原大乱,大量的塞外胡人主动或者被强制迁入中原,这个翟斌在五十多年前就是翟部丁零人的首领了,还晋见过当时北方的石赵国皇帝,著名的羯族皇帝石勒,被封为句町王,安置在河南渑池一带。”
说到这里,刘穆之一声叹息:“想当年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君王盟会,就在这中原腹地的渑池相遇,名相蔺相如成名之辩,就在此盟会之上发生,几百年过去了,此地居然成了胡人的地盘,让我等华夏子民,有何颜面在地下见先人啊。”
刘裕勾了勾嘴角:“不过听胖子这么一说,这些个什么丁零人,还有什么翟斌,也是给胡人上层欺压的,过不下去才会安置在这里,是不是?”
檀凭之笑道:“刘大哥说对了,正是如此,这翟斌的丁零部落本就是在塞外给匈奴,鲜卑这些高级部落所欺压,强迁入中原的,虽然在石赵的时候过得不错,但石赵一灭,在前秦又成了三等蛮子,所以给丢到这河南东南部,与两淮地区接壤,其实就是跟咱们汉人一样,把囚徒,罪人迁到边地,一个道理,所以,我们这回南下时,才会跟翟斌有些交情呢。”
刘裕微微一笑:“原来是这样,看起来胡人也并非铁板一块啊。以前我只听说过五胡,分别是匈奴,羯,羌,氐,鲜卑这五种胡人,可是这丁零人,倒是第一次听说。看起来他们在胡人内部,也是给欺压的底层人啊。跟我们汉人这里的高门士庶之分是一样的。”
檀凭之一下子来了劲,笑道:“刘大哥啊,你世居南方,对北方胡人的情况可能并不清楚,这位刘先生看起来读书多,他应该都懂的。要不,让他来说说吧,要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再来补充就是。”
刘穆之微微一笑:“也罢,反正寄奴是要从军了,这些事情也应该知道,所谓五胡,就是寄奴刚才说的那五类胡人。但是世上的胡人千千万万,又岂止这五类呢?”
“自古以来,中原就是华夏族世居之地,而四方的蛮夷,粗野无礼,强横好战,与禽兽无异。我族自轩辕皇帝以来,历经三皇五帝,夏商周三朝,周朝分封八百诸候,四处扩张,打的就是尊王攘夷这面大旗,赖有先人的奋斗,才有了我中原华夏的这一大片疆域。自秦汉以来,修建长城,这长城,就是我们华夏一族,与塞外蛮夷的分界线了。”
“自汉以降,四周的蛮夷渐渐地也形成了几大部落。首先就是西方的羌人,这些人世居河湟陇右之地,半耕半牧,发展程度很低,有些部落与汉人杂居,在陇右一带,是为熟羌,渐渐地又成了一个部落,就是氐族。”
“羌人和氐人,同种同源,只是因为汉化程度的不同,分成了两个种族,自从王莽篡汉以来,关中大乱,很多羌人和氐人开始东进,进入河西陇右一带定居,到东汉中期之后,多次发动叛乱,尾大不掉。三国之后,曹操还迁移了大量的汉中,河湟一带的羌人和氐人部落进入关中,从此汉羌杂居,已有一百多年。这就是羌,氐两个部落的由来。”
“至于北方,茫茫的草原之上,则是不停地出现强悍的游牧部落,要说羌人和氐人因为半耕半牧,和汉人的习俗还有颇多相近之处外,这些游牧的部落,则是完全与汉人风格迥异了。”
“首先是匈奴人。他们自称是夏朝末代皇帝桀的少子,在夏朝灭亡之后,逃到了草原之上,定居了下来,从此成为游牧部落,到了秦汉之交时,已经成了草原上一个强大的部落,汉高祖刘邦时期,匈奴出现了雄主冒顿单于,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第一次在整个草原上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汗国,甚至连汉高祖刘邦,都败在了他的手下!”
刘裕听得心中一阵激动,慨然道:“只恨我没早生五百年,帮着汉高祖解那白登之围,雪我汉家之耻!”
刘穆之笑道:“寄奴啊,会有机会的。其实也不用你雪耻,到了汉武大帝时,汉朝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有了文景之治后国力强大,汉武帝奋全国之力一击,终于大败匈奴,从此把匈奴势力逐出漠南草原,退到千里之外的漠北苦寒之地。自那以后,匈奴元气大伤,部下的众多仆从部落分崩离析,各自叛离。”
“可是匈奴仍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后面仍然经历了上百年的战争,反复与汉朝争夺漠南和西域,但终因人口的不足,尤其是失去了水草丰美的漠南草原后,持续力不行了,到了东汉时,匈奴又发生内乱,五单于混战,最后分裂成南北两部。”
“北匈奴的致支单于最后逃到了西域,被当地的汉将陈汤所杀,还留下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名言,这是我汉家儿郎最风光的时候,是何等的扬眉吐气。几百年前的白登之耻,终于一扫而光了!”
刘裕和檀凭之,魏咏之三人听得心神激荡,不约而同地喝了一声采。
刘穆之说得兴高采烈,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至于那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向着汉室投降,还迎娶了汉家的宗室公主,尽管那只是个冒牌的宫女而已,但从此汉匈之间再次和亲,南匈奴也一直留在漠南草原之上,附塞成为汉朝的附庸,汉朝还设立了护匈奴中郎将来监视和管理这些匈奴人,这一下就是百余年。”
“到了东汉末年,皇权不振,天下大乱,南匈奴的这些部落在草原上也失去了依靠,曹操为了补充兵源,一统天下,把南匈奴的十几万帐部落全部迁入了关内,分为五部进行管理。可是他没有想到,这一举动,却为百年之后的五胡之乱,埋下了伏笔。”
刘裕听得心潮起伏,叹道:“百年之后,司马氏的晋朝篡夺了曹魏的江山,而匈奴贵族刘渊,则是当时著名的士人,精通汉学,他趁着晋朝八王之乱,国家无力再管控这些胡人之时,逃回自己的部落起兵,让这些匈奴人直接在中原生乱,并最后打败了晋国军队,俘杀了西晋最后的两个皇帝。在北方建立了匈奴人的汉赵帝国。所谓永嘉之乱,神州陆沉,就是指这个啊。”
刘穆之的神情也变得痛心起来,叹道:“是啊,这是我们每个汉人的耻辱,现在北方的江山还在胡人手中,我们却坐视祖宗的江山沦陷而无能为力,每思至此,都不免咬牙切齿,痛心疾首啊。”
檀凭之冷笑道:“天道轮回,报应不爽,当年刘渊起兵,打的还是作为汉家女婿,为汉朝复仇的旗号,他一开始的国号,还有个汉字,当然,到后来真的称帝后,他就改为赵国,以示不同了。但这些匈奴人狼子野心,当年他们兵败势穷来投,是我们汉人好心收留了他们,国家有难之时,他们不思报国,却是趁火打劫,起兵自立。”
“只是刘渊做得了初一,别人就能做十五,他还没有统一北方就死了,而他的儿子刘聪即位之后,军权逐渐落入两大将军刘曜和羯族人石勒手中,这两人在刘聪死后就互相攻击,最后是石勒得胜,一统北方,刘渊的匈奴赵国,又称前赵,也就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取而代之的,就是羯人石勒所建的后赵!”
刘裕勾了勾嘴角,说道:“石勒?就是那个羯族的奴隶吗?”
刘穆之点了点头:“不错,羯族本是在西域最西边的康居国的一个游牧部落,其人很多都是白皮红发,状如厉鬼。在匈奴汗国极盛之时,羯族被其征服,成为其仆从部落,这个部落是出了名的野蛮凶残,在跟着南匈奴被迁入中原之后,族人四散,分居各地。而那石勒,则是在并州之地务农为生。”
“这些胡人部落进入中原之后,没有象我们汉人这样编户齐民,以乡和村为基本定居点,而仍然是以部落的形式变成各个村落。这个石勒的父亲是一个部落的小帅,死后这个头人之位也归了石勒所有。”
“但是乱世之中,连刘渊这样的匈奴贵族都难以保全性命,别说这个石勒了。他的命也算是苦,被人多次卖为奴隶,几次连命都差点没了,但渐渐地,靠着其一身的勇武和那种天生的统帅气质,石勒手下聚焦了一帮勇士,有汉人也有胡人,号称燕云十八骑,来回驰骋于燕赵之地,让人望而生畏。”
“后来刘渊听说石勒的勇名,将之招入麾下,从此石勒成为匈奴汉赵国的大将,并且在刘渊死后的赵国宗室内乱中,笑到了最后,建立起了一个比前赵更大的羯族帝国。当年要不是北伐英雄祖逖以攻为守,主动北伐中原,要是让这石勒的大军南下,那只怕大晋早就无法保全了。”
刘裕叹了口气:“石勒的事情我听说过,此人虽然是个羯奴,但是从奴隶到皇帝,也算是个奇迹了,非其实有过人之处,安能如此?在他的治下,北方还算安定,只可惜到了他的侄子石虎即位之后,那可就是虎狼在位,率兽食人了。”
刘穆之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不错,石虎是整个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凶残暴虐,石勒死后,他马上就靠着掌兵之权杀掉了石勒的太子,自立为君,在北方大肆地残害汉人,欺男霸女,还圈了几百里地作为狩猎场,里面放了各种虎狼等猛兽,经常把汉人百姓驱赶入林中,看着这些人给虎狼所吞食,以满足其变态心理。”
“在他的治下,苛捐杂税盛行,交不出税的汉人百姓,甚至是胡人百姓,都要被强抢家中的女眷,北方时常可见走投无路的百姓上吊于路边的树林,成千上万,触目惊心。”
“靠了这种残暴的手段,石虎一次性地在后宫之中安置了三万多汉族少女,供其发泄**,而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石虎在北方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硬是弄起一支三四十万人的胡人军队,自以为可以横行天下,所向无敌。”
“只是上天不会让这样的魔王嚣张太久,凉州的汉人政权张氏凉国,在大将谢艾的率领下几次打败石虎,而辽东一带的鲜卑慕容氏,也两次打败石虎的大军,所以石虎一统天下的野心没有实现,后来他的儿子之间开始为了争夺太子之位互相残杀,而这个魔王也为之含恨而终。”
刘裕点了点头:“这是报应啊,听说石虎的太子石邃喜欢把尼姑抓来,先行**,再把其杀死,尸体切成碎肉扔进锅中,与鹿肉羊肉混在一起煮,然后让手下吃,尝出是哪种肉。这样的暴行,旷古未闻,我每次听之,都恨不得能马上把此贼千刀万剐,碎尸万段!”
檀凭之笑道:“胡人凶残野蛮,而羯人则是这些野兽中最无人性的一支,后赵的灭亡,可谓是苍天有眼,所有人都是拍手称快。”
刘穆之点了点头:“是的,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即使是有再强大的武力,也终将会灭亡,石赵就是如此,石虎死后,诸子相争,最后帝国的权力被他的养子,汉人乞活军的首领冉闵所得到。这个冉闵为了争夺帝位,颁布了杀胡令,宣称持一胡人首级来见者,都会赏金封官,于是一夜之间,石赵的都城邺城附近,几十万胡人被杀了个干净,首级堆成了小山一样。”
刘裕笑道:“那是汉人给这些胡虏欺负得太惨了,受尽了屈辱,这是一次总的暴发,靠了这个,冉闵也是坐稳了皇位。北方总算有了个汉人的国家。”
魏咏之不屑地勾了勾嘴角:“汉人国家又如何,这个冉闵根本不会治国,他所感兴趣的就是无休止的征战,厮杀,北方在那几年里简直是人间地狱。他不仅跟胡人打,还跟大晋的北伐军打,最后打得众叛亲离,又开始重新招募胡人士兵充入军队。可见他的什么杀胡令,只不过是演戏而已,为的终究不过是自己的皇位啊。”
刘裕没有说话,刘穆之在一边说道:“冉闵有项羽之勇,却没有萧何陈平来帮他治国,擅自称帝又跟大晋彻底断了合作的可能,所以失败是必然的事。但消灭他的,却是在辽东经营百余年的鲜卑慕容氏了。”
刘裕奇道:“这慕容氏又是何来历?”
刘穆之顿了顿,继续说道:“鲜卑的来历,上可追溯到周朝了,当年周天子分封八百诸候时,这鲜卑部落也是远从塞外来投,虽然不是诸侯之一,但也算见诸史书。”
“这鲜卑是出自东胡,东胡被匈奴击败之后,鲜卑人也逃入深山之中,慕容氏就是其中的一个部落。几百年后,匈奴式微,鲜卑的各个部落渐渐地出山,到辽东和漠东的草原之上重新过起了游牧生活。”
“慕容氏,就是在辽东的一个大部落,他们一直崇拜汉人的文化,甚至学着汉人戴起那种走起路来一摇一晃的步摇冠,而这个慕容,就是步摇的谐音。”
“在先后击败了宇文氏和段氏等部落之后,慕容氏成为了辽东最强的一个势力。当时因为中原大乱,神州陆沉,所以很多汉族士人都逃到辽东避难,本来人烟稀少,更缺人才的辽东慕容氏,一下子就发展了起来,在两次打败石虎的入侵之后,更是威震天下,隐约有入主中原之志。”
刘穆之的双眼中神光闪闪,语调也是抑扬顿挫:“慕容氏的鲜卑以前一直打着晋朝的旗号,却是自行其是,在刘琨失败之后,他们几乎和前凉成了仅有的晋国在北方的势力了。但冉闵篡夺赵国帝位之后,慕容氏却是看到敌国内乱,有机可乘,于是举族南下,击杀冉闵,一统中原地区,建立了燕国。”
刘裕叹了口气:“他们自立为帝的时候,就等于从晋国叛离了,又是一个白眼狼啊。不过这也难怪,谁让大晋只是退到了江南,无力收复江山呢。”
檀凭之点了点头:“大晋也不是没作过努力,大军阀桓温就在燕国出兵攻打冉闵的时候,也率军北伐过,可惜在枋头一战,大败于燕国名将慕容垂之手,从此再无经略北方的机会,可叹啊。”
刘穆之正色道:“鲜卑人在匈奴的势力消亡之后就占据了北方的广大草原,北有拓跋氏的代国,辽东则是慕容氏的燕国,兵强马壮,骑兵极多,我吴越之地的步兵到了北方,平原之上完全打不过燕国的铁骑。而且他们的冶铁技术很高,就连战马也能身披铁甲,号称甲骑俱装,冲击起来那是无人能挡。”
魏咏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惧色:“我见过那些可怕的甲骑俱装,真的是跟死神一样,人着铁面,马披铁甲,刀箭皆不能入,如果是在战场上碰到,真的不知道如何能解决呢。”
刘裕的眉头一皱:“如果这燕国的骑兵如此厉害,后面又为何会亡于秦国呢?前面你们说了这建立秦国的氐族军事能力不强,他们又怎么打得过这些甲骑俱装?”
刘穆之微微一笑:“和石虎,冉闵的败亡是一个道理,燕国得了中原之后,虽有精兵良将,但是内部生乱,宗室大将慕容垂在打败桓温,立下大功之后,却被皇帝慕容韦所猜忌陷害,不得已只能逃离故国,去了那秦国。”
“秦国是氐族人苻洪所建立,他们这一族在曹魏时期就迁入中原,五胡乱华时,他们这支部族四处游荡,石赵灭亡之后,关中一带出现了权力的真空,这些氐人趁机在关中立足,建立了秦国,而汉人名臣王猛则出任了秦国的丞相。”
“现在的秦主苻坚,为人气度宽广,虽是异族,却是学到了汉家之仁义精华,轻徭薄赋,与民休养,让经历了长年战乱,残败不堪的关中得以恢复,加上他对王猛这个大才子放手任用,对于百年来一直解决不了的汉胡之间的矛盾,几乎完美地解决,所以即使是面对燕国新兴时最强大的一波攻势,也顽强地顶了下来。”
“后来燕国内乱,慕容垂来投,苻坚和王猛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倾全国之兵攻打燕国。燕军虽然兵力众多,但主帅慕容评无能,完全没有指挥大军的本事,结果四十万大军一触而溃,燕国也随之亡国,君臣都当了秦国的俘虏。”
刘裕笑道:“这慕容氏背叛大晋,又在北方建立伪朝,还陷害忠良,自毁长城,真的是死不足惜。”
刘穆之笑道:“他们运气不错,碰到了苻坚这个仁君,他对亡国的君臣都是网开一面,留其性命的,不仅如此,还给其一些虚官散职来做,以安其心。对于他灭掉的凉国,燕国,还有漠北的代国,都是如此。”
刘裕睁大了眼睛:“什么,亡国之君都不杀?那不是给自己留后患吗?虽说石虎那种暴君不可取,但这也太过仁慈了吧。”
刘穆之叹道:“是啊,秦国的内患大概就在于此。听说最近苻坚下令,把居住在关中的氐族人分散迁往各地,这让本来就人口不足的氐人更成一盘散沙了。本来他就因为要善待汉人,一直在压制本国的氐族头人们,引发诸多不满,这样一来,更是为帝国埋下了火种,看似强大无比的秦国,也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脆弱呢。”
刘裕摇了摇头:“再脆弱也是地方万里,带甲百万的超级大国,凭之,咏之,你们是从秦国过来的,觉得我说的对吗?”
檀凭之叹了口气:“不说别的,这苻坚确实是个仁义明君,在他手下,咱们的日子过得好多了,比以前在燕国时那是个天上地下,所以我们逃来南方之时,本来还约了十几家一起走,但最后只有我们檀氏一族成行,说白了就是因为过得不错,舍不得走啊。”
魏咏之也跟着说道:“要不是我们是天师道众,也下不了这个决心的。在秦国要交的税比在大晋还要少,若不是我们是汉人,真也舍不得离开故土呢。”
刘裕冷笑道:“可就算苻坚再好,终归是个异族蛮夷,就算他这一世可以善待我汉人百姓,到他的子孙辈难道也会如此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汉人的地方,还是让汉人坐天下的好。再说了,我大晋也有名臣贤相,虽然也会有刁逵兄弟这样的贪官污吏,但总的来说,百姓也算安居乐业,又何必要当异族的子民呢?”
檀凭之哈哈一笑:“还是刘大哥说的对,听你这番话,我们更坚信这回来大晋没来错了。”
刘裕点了点头,看向了刘穆之:“就是说五胡乱华已经基本上结束了,现在北方,中原和关中,陇右,河西,凉州这些地方在秦国手中,而巴蜀,荆湘,岭南,两淮,吴越在大晋手中,基本上是平分天下。只是秦国的人口是大晋的四到五倍,军力也相差不少,对吗?”
刘穆之点了点头:“是的,秦国的军力是大晋的起码三倍以上,但北方骑兵在南方的水网纵横之中无法发挥优势,这就跟南方的步兵到了北方平原面对骑兵的冲击要吃大亏,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这些年来,两国一直处于均势,但在这中间,汉人丞相王猛功不可没,若不是他极力反对秦国南侵,只怕大战早就打了。”
刘裕不屑地说道:“再怎么说,作为一个汉人,不思报国,反而去当那异族的爪牙,没啥可称赞的。”
刘穆之的脸色微微一变,摇了摇头:“寄奴,话不能这样说,王猛没办法选择他的出生,在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所处的地方已经是胡人的天下,严格地说,胡人的国家才是他的祖国,他作为士人,学得文武艺,报与帝王家,在一个不压迫汉人,施行仁义的秦国为相,并没有什么不妥。”
檀凭之也点了点头:“是啊,有这样的汉人当丞相,总比让那些粗鲁野蛮,不通仁义之道的胡人当丞相的好,起码我们北方的汉人,还能活得下去。当然,如果大晋能奋发有为,北伐收复江山,那自然是更好的了。但是现在这个局面,也勉强可以接受。”
刘裕冷笑道:“秦国要是这么好,为什么还会把那个什么翟部丁零人放到南方边境呢,他把这些野蛮粗鲁的胡人弄到边境,不就是想害我大晋的汉人百姓吗,为什么他不把这些人弄到他关中长安的边上去?”
刘穆之笑道:“你也不可能真让这苻坚把汉人放得比他们氐族人更高吧。寄奴,你要知道,这些胡人都是以游牧为生,只有水草丰美的地方才适合他们居住,关中是农耕区,虽然也有千里草原,但是已经容纳了太多的胡人部落,很多呆不下的,只有在别处安置了。”
“至于那翟斌,是从石赵时期就给安置在河南渑池一带,与两淮相邻,相当于世代都为北方的胡人国家镇守南方边境。这个事情你真不能怪到苻坚的。”
刘裕勾了勾嘴角:“好了,五胡的历史和渊源反正你都说了一遍,我现在心里也清楚了,百年以来,不停地就有不甘为北方胡人奴隶的汉人百姓南下,大晋也一直在组织北伐,这也是我汉人国祚能延续至今的原因。”
“我刘裕的祖上就是从北方逃难而来的,家训就是要我们刘氏子孙光复失地,重归故土,只是这回,我被刁氏兄弟这些狗官所欺压,得先报了仇,再谈这些事情。对了,凭之,那个翟斌为人如何,值得信任吗?”
檀凭之很肯定地点了点头:“翟斌已经年过七十了,这在胡人里简直算是长寿的神仙,因为他们的年龄很少超过四十岁,他从石勒的时期就成了部落的领袖,来到了中原,到现在超过了五十年,渑池一带,已经世代是翟部丁零人的地盘,人数有几十万。”
“只是这些丁零人自古以来喜欢抢劫偷窍的习惯仍然不改,当年汉朝使者苏武在北海牧羊时,就给丁零人偷了羊。但他们最多只是些小偷,缺吃少穿时会抢些或者偷些东西,还不至于杀人放火。”
“我们这回南下之时,曾经给羯族胡人和专门揖捕逃亡者的秦国军士一路追杀,从山东南下入两淮的这条路线给防得很严,不得已才走了丁零人的地界。那翟斌见我们举族南下,还感慨说当年他们也是这样整部落地给迁到了中原,触景生情,还老泪纵横呢。”
魏咏之跟着说道:“是啊,翟斌和他的侄子翟真,现在是部落里管事的人,他们都说他们自己回不去康居的旧居,但可以助我们南下认祖归宗。于是就放行了我们,因为翟氏部落在当地经营已久,别的胡人和秦军也不敢随意进他们的地盘抓人,所以我们才得以进入大晋。不然的话,还真不好说能不能生入大晋呢。”
刘裕长出一口气:“想不到你们这一路有如此地艰难,走翟部的这个点子,是那孟昶出的吧。”
檀凭之点了点头:“是啊,没孟兄弟的建议,我们这些人还真的下不了这个决心呢,毕竟去之前只听说丁零人天性喜欢偷窃抢劫,连秦军都不敢进他们的领地,完全是个半独立的地盘,都有点害怕呢。”
刘裕正色道:“那如果是我的家人去投奔翟部,那翟斌真的会收留吗?”
魏咏之笑道:“当然,这些胡人虽然凶狠,不讲礼仪,但有一点好,就是为人仗义豪爽,如果是远方的人落难来投,他们是会加以庇护的。不仅是我们,有不少在秦晋两国犯了事的人逃到他们那里,都给收留的。只是有一条,在他们那里,不许再行凶作恶,不然的话,会按部落的私刑腰斩处死的。”
刘穆之听到这里,叹了口气:“这些丁零人也真是奇怪,他们自己是有组织地出去偷盗抢劫,在自己的部落里却是不允许这些事情,有意思。”
刘裕笑道:“胖子,你学富五车,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呢,外出抢劫是为了弥补生活物资的不足,这些丁零人怕是不怎么会种地,游牧的水平也不怎么样,不抢就得饿死,而且,我听说胡人里以力为尊,出去抢劫可以看出谁更有本事,以后可以当头人。他们又不象我们大晋的汉人这样靠举荐为官。”
刘穆之微微一笑:“说的也是。这么说来,那翟氏部落倒是个可以安身之所。寄奴,你可以把令堂和两个弟弟先送过去,我们一起帮你报仇,报仇之后,你也去那里吧。”
刘裕的眼中神色变得黯然:“不行,我不能去,我是刘家的长子,要继承家风家训,翟部再好,也是敌国异族,我如果也过去了,那就是我刘家放弃了汉人身份,去做胡人了。就是我娘和两个弟弟,在那里也只能是暂时容身,等风头过后,还是要回来的。再说了,真的办完此事之后,如果我不去投案自首,那我家就成了叛逃敌国,这个汉奸之名,是永远逃不掉了。”
刘穆之叹了口气:“胡汉之分,没有这么严格的,大晋历史都有高官大将在斗争失败后逃往北方,北方也不断地有汉人家族甚至是胡人家族南下归附。解决胡汉矛盾,象冉闵那样一味靠杀,终归不行,还是要移风易俗,让胡人学会我们汉人这套,归化成汉人,才是长久之道啊。”
刘裕微微一笑:“别长久之道了,胖子,先帮我合计一下,怎么干死刁逵吧!”
入夜,刘牢之仍然是白天的那副渔夫打扮,看着远处的七里村,刘裕家,陷入了沉思之中。
一边的孙无终勾了勾嘴角:“昨天也真是奇怪,檀凭之,刘穆之和魏咏之这三个人都来到刘裕这里,又分别离开,探子来报,他们都回了自己的家,没有什么异常。倒是檀家和魏家的子侄们四处到各处药铺,打听那侧柏叶的下落呢。”
刘牢之叹了口气:“毕竟是自己的命啊,刘裕看来也急了,他家里人少,也只有找这些朋友来帮忙了。只是奇怪的是,为什么他要找檀凭之和魏咏之这两个结识不久的外乡人,而不找他的同乡呢?”
孙无终的脸色一变:“难道,你的意思是…………”
刘牢之的眼中冷芒一闪:“刘裕当了这么久的京口大哥,这次受了这么大的苦,要说不报仇是不可能的,忍气吞声也不是刘寄奴了。他不找乡亲,却找新朋友,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不想牵连别人。因为乡里乡亲世代居此,如果跟他一起报仇杀人,只会让那些人无法在京口立足,最好的结果也是逃亡。”
“但檀凭之和魏咏之不同,他们是新来的,就算再逃,也没有关系。所以,我敢断言,刘裕伤好之后,马上就要报仇的。”
“刁逵这次断他的药,就是要他的命,他也绝不会在以后从军之前把家人留在刁逵兄弟的手上,所以,我料那刘裕只怕是有别的伤药,可以在短期内恢复,然后趁着刁逵不备,直接出手复仇,杀人之后,就迅速潜逃。”
孙无终不信地摇了摇头:“刘裕有这么狠吗?我不太信。这毕竟是杀人啊。他虽然拳横腿霸,但身上毕竟没有过人命。”
刘牢之叹了口气:“我料他一定会这么做的,因为,如果换了我,也会做同样的事。”
刘林宗的声音在二人身后响起:“牢之说的对,刘裕一定会这样做的。”
二人的脸色一变,连忙转过了头,看着一身黑衣,白色的肌肤在黑夜的映衬下格外明显的刘林宗,讶道:“主公,你,你是何时来的?”
刘林宗微微一笑:“这里出这么大的事,我在建康怎么可能呆得住?这出好戏我已经看了一个多月了,快到最精彩的大结局,我又怎么可能置身事外呢?”
孙无终点了点头:“那主公也赞成牢之的判断了?我还是不太信。就算刘裕有这么狠,但他总不可能连自己的家人也不顾了吧。”
刘林宗点了点头:“你们说的对,在刘裕动手之前,他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家人给送走,不留后患。”
刘牢之的脸色一变:“怎么可能呢?他的家业在这里,再说我一直盯着,刘裕的娘和两个弟弟可是一直卧床养伤,没有离开过啊。”
刘林宗叹了口气:“牢之的观察还是不细啊,萧氏和那两个孩子受的伤都是皮外伤,不至于一躺不起,现在他们回家已经三四天了,却仍然躺在床上,你觉得这正常吗?如果他们三个都不能起来,那刘裕一家的吃穿用度,又是谁来解决?”
刘牢之的额头开始冒汗:“是属下观察不周,没有留意到这点,属下马上就去刘家查看。”
刘林宗摇了摇头:“不用去了,这些天檀家和魏家的子侄不停地出入刘裕家,只怕早就掉包换人了,萧氏和刘裕的两个弟弟应该穿了他们的衣服离开了此地,而刘裕本人,报仇就在这一两天了。所以,你现在不应该再盯着这里,而是应该去平虏村,准备看着檀家和魏家的人何时离开,他们会带着刘裕的家人一起走的。”
孙无终点了点头,眼中仍然闪过一丝迷惑之色:“我们不去找刘裕,要找他的家人做什么?”
刘林宗的眼中神光一闪,面色平静:“让刘裕出口气就行了,不能真的让他杀了刁逵兄弟,不然我也不好回护他。关键时候,只有用他的家人才能让他停下。”
刘牢之摇了摇头:“那主公为何不直接现在阻止刘裕呢?”
刘林宗突然笑了起来:“有仇不报非君子,忘恩负义是小人,给人设局打成这样,不做点什么,这辈子都不会安心的。如果没这个烈性,还叫刘裕吗?走吧,我们去刁家那里,好戏很快就要上演了。”
平虏村外,蒋神庙。
孙泰双眼微闭,坐在蒋神像对面的蒲团之上,手指在微微地掐算着,随着他手指的动作,他的眉头也时不时地挑动,牵动着他面部的肌肉,让他的表情也微微地起了些变化。
孙恩和卢循匆匆地走进了大殿,看到孙泰这个样子,连忙站在了后面,垂手而立,一脸的恭敬之色。
孙泰缓缓地张开了眼睛,轻轻地叹了口气:“还是和昨天一样吗?”
孙恩点了点头:“是的,可恨檀凭之和魏咏之这两个吃里扒外的东西,居然成天还帮着刘裕在寻医问药,那檀凭之说要去江北的广陵城里去看看有没有侧柏叶。师父,要不要教训他们一下,让他们记得自己是天师道的人?”
孙泰摇了摇头,长身而起:“这些是义士,没必要针对他们。他们帮刘裕也是帮自己,刘裕一死,那刁逵肯定会把他们掠为僮仆,没人能救得了他们。不过我总是觉得有些奇怪,按说刘裕在京口应该有不少关系交好的人,为什么这些人不来帮刘裕,反倒是檀凭之和魏咏之忙个不停呢?”
卢循微微一笑:“大概是因为刁逵的淫威太盛,京口人不敢得罪了刁逵吧,就连刘裕都是这个下场,别人哪还敢出头呢?”
孙泰突然脸色一变,失声道:“不好,我们只怕都上当了,刘裕怕是要跑路!”
孙恩和卢循吃惊地张大了嘴:“什么?跑路?怎么回事啊。”
孙泰咬了咬牙:“刘裕留在这里,迟早会给刁逵整死,就算王谧相救,以后肯定也要当那人的部曲,不得自由。与其留在这里受罪,不如逃离此地,远去北方。这才是他要找檀凭之和魏咏之这些北人的原因!走,我们马上去刘裕家,千万不能让他跑了!”
三更,七里村,刘裕家。
夜色弥漫,月光如水,照在这宁静的乡村之上,村里的人早已经安歇,村边塘中的蛤蟆在欢快的鸣唱着,一片江南水乡的静谧与安祥。
臧熹今天的眼皮一直在跳,这让他孤枕难眠,自从两个月前刁协初到京口,把他暴打一顿之后,京口发生了太多的事,而刘裕也因为他得罪了刁氏兄弟,以至于此,这让臧熹非常地不安,几次都带了自家草鸡下的鸡蛋想去看望刘裕。
但每次到了刘家门口,就被萧文寿挡住,言语间暗示现在不要和刘裕走得太近,以防刁氏兄弟的报复。臧熹也只能放下鸡蛋,向着屋里远远看上几眼仍然躺在床上的刘裕,拜上几次,洒泪而回。
但臧熹从今天中午开始,连萧文寿也见不到了,这让他感觉非常的奇怪,刘裕家也是反常地安静,除了檀凭之和魏咏之家的几个子侄代为看门外,萧文寿和刘道怜,刘道规兄弟都不再出现。
想到这里,臧熹喃喃地自语道:“刘大哥,难道你把这些外乡人看得比咱们这几十年的乡亲更重吗?这究竟是怎么了?你就不能见我一面,哪怕说一句话也好啊。”
想到这里,臧熹咬了咬牙,披衣而起,睡在一边的兄弟臧焘被他的动作吵醒,一边揉着眼睛,一边说道:“哥,怎么了,你这是要起夜吗?”
臧熹摇了摇头:“不,我要去看看刘大哥,只有见到他人,我才能安心,这次的事情说白了是因为我而起的,在这个时候,我不能怕吃瓜落。”
臧焘哈哈一笑,坐起了身:“哥,我陪你去。”
二人正说话间,突然屋外传来了一阵轻轻的脚步声,很细,很轻,不用心听根本听不到,紧接着,对面徐羡之家的大黄叫了两声,就再也听不到了。
臧熹的脸色一变:“不好,有人进村,快起来。”
两兄弟冲出了屋子,月光之下,几十条黑影正飞檐走壁,从屋顶和院墙间不停地穿越着,直奔刘裕家而去,而为首的几条黑影,分明已经跳进了刘裕家的院子里,动作之快,简直难以用语言形容。
臧熹一边抄起了院子里的锄头,而臧熹则直接从墙上抓下了打猎的弓箭,两人扯着嗓子大叫起来:“来人哪,快来人哪,有贼人进村啦!”
随着二人的放声大叫,村中的狗全都吠了起来,一阵铜锣声响起,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七里村的村民们纷纷抄起了农具和弓箭,还有些人把一直藏着的枪矛和刀剑也抄在了手里,大叫着冲了出来,向着刘裕的家里奔去。
当臧熹冲进刘家宅院的时候,院门已经大开,几扇厢房也是门户洞开,刘裕家本就很少的农具散得到处都是,就连灶壁间的大水缸,也被砸成了几片,水流得满地都是,甚至溢出了屋外,流到了院中。
臧熹急得一跺脚:“不好,来迟了!”他连忙冲进了刘裕的卧室里,只见床上躺着一个人,身上裹满了伤带,而脸上却是青一块紫一块的,高高地肿起。但相对于他本来就很浮肿的脸,却也没有增长太多。这人不是刘裕,却是那刘穆之。
臧熹吃惊地睁大了眼睛:“胖子,怎么会是你?”
刘穆之一边捂着脸,一边骂道:“天杀的贼人,竟然敢打我!”
这会儿村民们也都冲了进来,村长向涛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的手里抄着两把明晃晃的单刀,沉声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刘穆之长身而起,扔掉了身上的伤带:“向叔,有贼人想来害寄奴,幸亏我们早有准备。这才让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
向涛睁大了眼睛,看着这屋子的四周,早已经给翻得一片狼籍,几乎没有一样完好的家具还在原处,所有的柜子都给打开,一堆碎布片扔得满地都是,显然是来者刚才是一通搜索,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
而几个年轻的后生扶着三个人走进了这间屋子,这三个人里两个是小孩子,一个是妇人,却不是刘裕一家三口,可他们的身上,却是穿着刘裕家人的衣服。
徐羡之看着一个孩子,讶道:“你们,我见过,不是那檀凭之的家人吗?”
一个看起来七八岁大的孩子点了点头:“是的,我叫檀道济,我叔让我们扮成刘裕的家人,躺在这里,以防有人来害他家人。果然,今天夜里就有贼人来了,还打了我两耳光,逼问他们去哪里了呢。”
这个少年的脸上高高地肿起,一个掌印格外地明显,眼中的泪光闪闪,却是强忍着没有哭出来,这么大的孩子,经历了这样的事情还能有如此的表现,不仅让人暗暗称道。
向涛上前蹲了下来,扶着檀道济的肩膀,柔声道:“我们都是刘裕的乡亲,是好人,是来帮你们的,你别怕,现在你很安全。只是刘裕他们去哪里了呢?还有,今天来的是什么人,你可看清楚?”
檀道济摇了摇头:“黑夜里看不清楚,这些人穿着黑衣,脸上蒙着布,口齿故意作得含糊不清,想必也是要隐瞒自己的身份。”
向涛咬了咬牙,恨恨地说道:“这些胆大包天的狗贼,居然敢摸到这里行凶,要是让我知道了是谁做的,一定把他们浸了猪笼!”
刘穆之微微一笑:“向叔,不要计较这些了,现在刘裕一家已经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你不必为他担心,明天一早,咱们去报官就是。”
徐羡之不忿地嚷道:“就怕是官匪一家,扮凶杀人啊。”
向涛的脸色一变,沉声斥道:“小徐,不可妄言!”
徐羡之冷笑道:“刘大哥的仇人是谁,他是怎么受的伤,大家都清楚,我看,这次别报官了,想办法靠到京里才行。”
刘穆之摇了摇头:“好了,小徐,民不与官斗,等刘裕回来再说吧,今天谢谢大家来帮忙,先散了吧。”
徐羡之不甘地嘟囔着:“贼人还害死了我家大黄,还我狗命!”他一边说,一边神色为之一松,转身走开,而满院的乡亲们也都在向涛的带领下,纷纷离开。只剩下刘穆之的眼中冷芒一闪,看向了京口城的方向,喃喃道:“寄奴,好运。”
平虏村,蒋神庙。
一群黑衣人正在大殿的角落里,匆忙地更换着外衣,卢循带着十几名身着道袍的弟子在外守候着,而孙泰的脸色阴沉,双眼之中精光闪闪,穿着刚换好的一身天青色的道袍,若有所思。
孙恩刚刚换好了一身行头,走了过来,说道:“师父,弟子们全都回来了,没有落下一人,今天真的是险之又险,就差那么一点就会给村民碰上了。”
徐道覆不屑地勾了勾嘴角:“碰到又如何,大不了开打呗,咱们可是神教的精英弟子,还打不过一帮子村民吗?”
孙泰摇了摇头:“京口这里的村民,多半是北方流民南下,有很强的战斗能力,这从他们的讲武大会就可以看出,道覆,不要总是自以为是,要料敌以宽。”
徐道覆神色一凛,恭声道:“弟子谨受教。”
卢循也跟着走了过来,说道:“师父,看起来王谧早就有准备了,就是防我们这样突袭。可奇怪的是,为什么王谧要用这种办法呢?”
孙泰的眼中光芒闪闪:“我倒是觉得这回并不是出自王谧,或者是那人的手笔,不然的话,他们设了这个套,就是为了抓我们的,但我们还是来去自如,只是惊动了村民而已,如果真的是那人设的局,只怕我们这会儿早就暴露了。”
孙恩奇道:“那这次的陷阱难道是刘裕自己布的?不可能吧。他伤成这样,如何设局?再说了,刘裕连家人都不在家中,他又是如何做到转移的?”
孙泰咬牙切齿地说道:“留在刘家的是檀凭之的侄子,想必刘裕早早地勾结了这两个叛徒,说不定已经逃往北方了。咱们这回,终归还是差了一步。”
卢循微微一笑:“师父,我们这回也尽到力了。要不,咱们把此事禀报给刁刺史,让他发兵去追,如何?”
孙泰叹了口气:“怕是追不上了,刘裕如果不在,咱们也尽量少招惹刁逵这种人,徒儿们,安排一下,咱们准备回会稽总舵。”
三个徒弟齐声应诺,转身而出,孙泰回头看着那一脸狰狞的蒋神像,嘴唇动了动:“京口,我还会回来的!”
京口城,刺史府。
十几个刁家的部曲,穿着皮甲,扛着长矛,在刺史府前来回地逡巡着,一边走,一边嘴里小声地抱怨着。
“十七(刁家的小兵都改姓刁了,以数字为编号),你不是昨天去金满堂赌钱了嘛,赢了多少?”
“才赢了一百四十多钱,奶奶的,手气正好的时候,给刁球那厮寻到了,不仅罚了老子一百钱,还要派来守这鸟夜,真他娘的晦气。”
“嘿嘿,叫你不要去赌,刘裕去过的地方,刁球最近都会去探查,还想找这小子的麻烦呢,你看看,这回亏大了吧。”
“管他呢,听说刘裕连治伤的药都没有了,活不了几天,等他咽了气,咱们兄弟也就可以彻底放松啦,不用再半夜过来守大门。”
“好了好了,别抱怨了,都精神点,这几天是非常时期,主公有令,要防着刘裕来报复呢。”
“报复个鬼啊,他要是成了鬼也许会来索命,不过那也不归咱们管啊。”
这句话引起了一阵笑声,这十余个巡逻的军士,一边笑着一边走向了一边的偏巷之中,却没有留意到在刺史府边的一条窄巷的屋顶之上,几双犀利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刁家的大院。
刘裕一身黑衣,脸上用锅底灰涂得比身上的衣服还要黑上三分,全身上下,只有眼睛的那一点白,他的背上背着一把厚背长柄开山刀,这还是他的祖父南下的投晋的时候带上的家伙,刀身上包着厚厚的黑布,在老爷子咽气前曾留下家训,非不得已不得开刀,开刀必见血。而今天,就是这见血的时候。
一边的檀凭之和魏咏之也是全身黑衣,黑布蒙面,今天他们都抄上了自己的家伙,檀凭之背了一挺足有四石三斗的大弓,弓弦是由双股兽筋所绞在一起,而挎着的箭袋之中,插着足有五十支长杆狼牙四羽箭。这一路上,檀凭之不知用这大弓,射杀过多少胡人追兵和山贼土匪,今天,也真正地抄出来了。
魏咏之则操着一杆五尺长的短矛,左手持盾,他们的身后,跟着三十多个身强力壮的族人,手里都抄着家伙,眼巴巴地全看着刘裕。
刘裕转头对着檀凭之和魏咏之低声道:“好了,二位,今天是我一个人的事,你们不必牵涉其中。毕竟此事与你们无关。如果我真的陷了进去,会发信号求助的。”
檀凭之摇了摇头:“不行,刘大哥,太危险了,刁家毕竟还是有些戒备的,光是巡逻的士兵就有数十人,你双拳难敌四手啊。”
刘裕微微一笑:“以前我当里正的时候,对这里的一屋一厅都是了如指掌,刁逵才来几天?哪有我对这里熟悉?我根本不用放手大杀,直接摸进去一刀一个,砍了两个狗头,就可以了。人多了反而会误事。二位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真的不需要你们出手的。”
魏咏之叹了口气:“刘大哥,我不瞒你,其实有人这回想跟你一起报仇,本来我们是不来的,但那人我们拦不住,只好一起带来了。”
刘裕的脸色一变,几乎要叫出声来,话到嘴边,他压低了声音,沉声道:“此事怎么可以外泄?刺杀刺史可是大罪啊,要抄家灭门的!”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刘裕的身后轻轻响起:“那咱们先把狗官给抄家灭门了可好?他们死球了,咱们可就安全了啊。”
刘裕吃惊地睁大了眼睛,看着身后的两个人拉下了面巾,冲着自己咧嘴一笑,一个正是那州中从事刘毅,而另一人,则是孟昶。
孟昶微微一笑:“刘兄不要怪檀兄弟和魏兄弟,他们的嘴很严,是我自己猜出来的。以你的脾气,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必要杀了这狗官兄弟。而对于我们,也是一样,不杀狗官,咱们就会给他掠为家奴,于情于理,我们都不能置身事外的。”
刘裕叹了口气,看向了笑而不语,眼中却是杀机偶现的刘毅:“那希乐你又是为啥呢?咱们的交情没好到这程度吧。”
刘毅勾了勾嘴角:“因为京口是咱们的地盘,轮不到外人撒野,而且刁家兄弟把我当仆人一样使来喝去的,这就该死!”
说到这里,刘毅顿了顿,咧嘴一笑,“再说上次我赢钱靠你帮忙,这回就当还你一次情吧,只是上次咱们赌钱,这回赌命!”
刘裕心中感叹,这刘毅平时人狠话不多,但是八面玲珑,在这鱼龙混杂的京口,能长期地坐稳这个从事之位,靠的是黑白两手都很硬。其人的性格是那种小仇小恨也必报的人,这个刁逵来了之后确实颐指气使,看来在刘毅那谦恭的外表之下,早已经有了复仇之心。
而那个孟昶一来京口就和刘毅打的火热,这次自己有意报仇的事情给他发现之后,马上就找到了刘毅商量,毕竟刘毅是本地的地头蛇,手下也有一帮亡命之徒可供驱使,跟完全靠自己的双拳打拼的刘裕,走的不是一条道,但在这个时候,他也许能帮上自己的大忙。
刘毅低声道:“刘裕,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我有些江湖上的朋友,手黑,都有命案在身,这些兄弟看得起我刘毅,有事只要我吱声就会来帮忙,这回我看你受了这样的欺负,也不愿意看到刁氏兄弟这些外人跑到京口来在我们头上拉屎撒尿,所以趁着这回机会,一不做二不休,灭了他刁家满门再说。”
刘裕的眉头一皱:“你这样做也太大了点吧,我只想找刁氏兄弟报仇而已。”
刘毅摇了摇头:“我不仅要帮你报仇,还要图他刁家的财。刁家在各地搜刮多年,家中珍宝巨万。我在接他们来的时候就看到他们是有几十箱的金银财宝。而我的这些个兄弟,也正是为此而来,不可能空手而回的!”
刘裕心下雪亮,原来这刘毅早就存了劫刁家财物之心,这次自己也不过是被他利用而已,但事到如今,看着刘毅身后的那些人的身形,个个矫健壮硕,一看即知是身手不凡的好汉,自己一会儿真要动手时,他们能帮上大忙。
想到这里,刘裕咬了咬牙,沉声道:“那咱们各行其事好了,你求你的财,我去杀刁氏兄弟,大家注意配合即可。不过希乐,我还是要说一句,上天有好生之德,能不杀人,尽量别开杀戒,尤其是对妇孺,当心要受报应的。”
刘毅“嘿嘿”一笑:“大家都是来做这杀人放火的事,杀一个是杀,杀一百个也是杀,没啥区别,刘裕,你就是心太软,妇人之仁啊。我们做事有自己的原则,不暴露自己是第一位的,至于别的,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刘裕暗叹了一口气,说道:“好,那咱们分头进入,你对这里比我还熟,走西门进即可,我从东门外的排污渠摸进去,刺史后宅直接就能进去,到时候我杀了刁逵兄弟后会发一支响箭作信号,你们就可以动手了。”
刘毅点了点头:“很好,你这里一得手我们就趁乱冲进去,你就可以趁机脱离啦。”
檀凭之和魏咏之低声道:“那我们就在这里为刘大哥放风,要是有人接近你,老檀我就放箭,放心,今天我带的是暗箭,声音小,一箭穿喉,连叫都不会叫出来的。”
刘裕点了点头:“有劳大家了,今天杀刁逵是首要之事,事成之后,我等要严守秘密,绝不可出卖同伴,若有违誓,教我死于万箭穿心之下!”
刘毅等人也跟着发过了誓,刘裕拉上了面巾,眼中神光一闪,就跳下了屋顶,他的身形,很快就消失在了浓浓的夜色之中。
刘毅和孟昶带着三十多个杀手从另一条小巷中绕了过去,摸向了刺史府的西门方向,而檀凭之和魏咏之则带着剩下的二十多个族人,依然附身于房顶之上,双目炯炯,紧张地看着刘裕悄悄地潜入了那排污渠之中。
三十多步的墙根下,夜色沉沉,刘裕那高大的身影,被这一丈多高的院墙所挡,就是百余步外大门前那通明的灯火,也照不到这里。
刘裕看着这个只有三尺多高的小洞,里面流出恶臭难闻的各种混合了屎尿的污水,让他闻之欲呕,他皱着眉头,把衣服的下摆往腰上一系,“扑通”一声就跳进了这个臭水沟里。
刘裕屏住呼吸,一团团或干或稀的屎巴巴,从他的腰边擦过,他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居然还会有这么一天,可是他没有退路,一股子信念支持着他,一步步地往前走,前方的光线变得渐渐地明朗,一如这若有若无的希望,隐约之间,他仿佛见到了刁逵那张得意的笑脸,正看着自己呢。
到了,快到了,刘裕的眼睛缓缓地睁开,他已经走出了水道,只要过了这个门,就是入了刺史府,他已经打定了主意,一上岸就直奔刺史的卧室,不管怎么说,先宰了刁逵兄弟,也能早点把这身臭不可闻的衣服给换了。
一阵光亮从刘裕的头顶闪过,他现在所处的位置,正是一个茅坑的坑底,几砣粪便从上面落下,正好砸到刘裕面前的粪水之中,而一声从心底发出的爽快声音,在刘裕的耳边回荡着:“奶奶的,这他娘的什么隔夜酒,害得老子拉稀。”
刘裕的心中一阵无名火起,这个声音他很熟悉,可不正是那个狗仗人势的刁毛?一想到前几天这个恶奴打起自己和家人时那副狠劲,刘裕的心中杀心顿起,恨不得马上就能跳出去,结果了此贼。
但刘裕刚要动作,马上又警觉了起来,虽然已是夜半,但这刁毛是一个人如厕还是有人随行,自己并不知道,若是身边有人,那自己跳出去杀刁毛时,那人必然会大叫,这次行刺就有前功尽弃的可能。
想到这里,刘裕强忍住心中的杀意,任那刁毛拉出的屎块如雨点般地溅在自己的前方,甚至不少大粪直接溅到了自己的脸上,他却是一动不动,如同泥雕木塑一般。而他的心里却突然又有了一个主意:拿下刁***问出刁氏兄弟所在的位置,这样对自己更有利!
刘裕正在思考着如何才能弄明白上面的情况,却听到上头传来了刁球的声音:“阿毛,你动作快一点,主公还等着你呢。”
刁毛的声音带了些许的不满:“人有三急啊,再急的事也不能不让我出完恭吧。马上就好啦。”
刁球的声音渐渐地远去:“那你快点,天师道那边来过人了,主公连夜起来找咱们商量对策呢。”
刘裕的心中一动,看起来天师道的人真的去自己村里找过自己的麻烦了,当然,他们只能看到刘穆之和几个小孩子,对自己的动向一无所知,听这刁球所说,孙泰这会应该并不在这里,如果天师道的那些武功高强的弟子们此时在刁府,那事情还真的会变得很麻烦呢。
上面的那种山洪暴发般的拉稀渐渐地停了,刁毛的嘟囔声也渐渐地变小,一团沾了大粪的草纸从上面扔下,显然,刁毛准备起身出去了。
刘裕的眼中神芒一闪,身子猛地向上一挺,只见两半个屁股正在自己的眼前,而正到膝盖的裤子,正被刁毛的双手提着向上,显然,他这会儿正准备起身呢。
刘裕轻舒猿臂,猛地一把拉住了刁毛的腰带,刁毛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整个人就给从茅坑里伸出的一双手拖了下去,这一下惊得他魂飞魄散,刚想要喊叫,却被一双臭气冲天的大手捂住了嘴,而刘裕那冷酷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回荡起来:“发出半声动静,马上扭断你的脖子,不信可以试试。”
刁毛吓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他的眼角余光向上一瞟,却看到刘裕那张杀气腾腾的脸,几乎要晕了过去,整个身子一软,差点要栽到这茅坑里的粪水之中。
刘裕冷笑一声,左胳膊揽住了刁毛的脖子,稍一运劲,就卡得他几乎要断气,刘裕低声道:“我问一句,你答一句,别的不要废话。有半个字的假话,马上就要你的命!听到了就点点头。”
刁毛连忙点头不已,刘裕的左臂如同铁钳一般,卡得他无论是呼吸还是说话都极为困难,随着他的点头,刘裕的左臂微微一松,刁毛终于可以呼吸了,即使是这茅坑里的臭气,这会儿对他来说也无异于山林间的新鲜空气,让他大口地呼吸不已。
刘裕低声道:“刁逵和刁协现在在哪里?”
刁毛的心猛地一沉,失声道:“你,你想干嘛,想刺杀…………”
他的话音未落,脖子再次被刘裕狠狠地卡住,紧接着,他的脑袋被刘裕按着,狠狠地塞进了茅坑里的粪水之中,刁毛只觉得一砣砣的粪便,从自己的鼻孔和嘴里汹涌地灌了进去,他想呼叫,救命,可是除了让越来越多的屎卡住了自己的嗓子外,一无所获。
刘裕就这样把刁毛的头按进粪水之中,过个半分钟左右拎起来,还没等他喘息两下,就再次狠狠地按进去,如此三回,终于折腾得刁毛如同一团烂泥,连用手扑腾粪水的力气也没有了。
刘裕冷笑一声,把刁毛的脑袋从粪水里提了出来,这会儿他的嘴里鼻孔中已经尽是黄稀稀的屎,整个人都瘫了,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刘裕的声音透出一股子杀气:“刚才我说过了,我问你答,别多废话,再有一次,就不是吃屎这么简单了,当心你的狗命!”
刁毛喘着粗气,忙不迭地点头称诺。刘裕的剑眉一挑:“还是刚才的问题,刁逵和刁协在哪里?”
刁毛道:“主公,主公和二主公这会儿正在后院的秘室里议事呢,刚才,刚才天师道来人,说是你全家都不见了,怕是已经逃亡,要主公派兵去追。我,我正好内急出来解手,他们这会儿应该还在秘室。”
刘裕冷冷地说道:“就是刺史大堂后面的那个地下室吗?”
刁毛连忙点头道:“对,就是那里。”
刘裕看着刁毛的眼睛,这双眼睛里,已经遍是惊恐之色,全无前几日那种嚣张狂妄的杀气,刘裕沉声道:“他们两个现在身边有多少护卫?秘室外的警卫有多少?”
刁毛摇了摇头:“护卫都是在府衙之外,还有外院那里,因为,因为是天师道的事情,主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所以除了刁球带了六七名护卫外,再无旁人。”
刘裕点了点头:“最后一个问题,那天去我家抓我娘和我弟弟的,除了你,还有谁?”
刁毛连忙摆手道:“不不不不,大侠你误会了,那天我一直在主公身边,抓你家人的,是刁球,而且是他主动请命去的,说是要报仇。”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此话当真?真的是刁球去的?”
刁毛连连点头不已:“就是他,你不信可以问他本人。那天打了你家人后,他很得意,还请所有人喝酒呢。大侠啊,我得罪你是被主公逼的,其实我…………”
刘裕的眼中杀气一现:“我问完了,上次你打我时我就说过,只要我不死,必取你命!上路吧,下辈子做个好人!”
刁毛的脸色大变,刚想大叫,却只觉得脖子上猛地一紧,然后他就听到了自己的喉骨错位,碎裂的声音,他的脖子随着刘裕的左臂猛地一发力,就跟一根被折断了的枯枝一样,向左极度旋转了一百八十度,一命呜呼。
刘裕松开了手,刁毛的尸体,就如同一团烂泥般地瘫进了粪水之中,连个气泡也不再上冒了。这是刘裕这辈子的第一次杀人,虽然他在打猎时这样杀过无数的野兽,但真正用在人身上,还是有些不适应,刘裕的心中一阵强烈的反胃,一个声音在反复地响起:你杀人了,你杀人了!
刁毛的那张惊恐万状的脸,在刘裕的眼前挥之不去。
刘裕扶住了一边茅坑的坑壁,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暗道:这跟杀一条狼也没啥区别,人命,竟然是如此地脆弱。
刘裕啊刘裕,今天你开了杀戒,以后只怕是一发不可收拾了,不管怎么说,刁毛也是害母的元凶之一,死有余辜,而刁逵和刁协,还有刁球,这三个是自己接下来要杀的,杀完这三人,大仇就算得报了。
刘裕想到这里,深吸了一口气,从茅坑中一跃而出,他抽出了背着的大刀,一把扯掉黑布,明亮的刀光照着他的脸,他在心中怒吼道:“狗贼,受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