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ìDū有不少地方可以买到茅台酒,当然,像叶麟他们胡同那个供销社买不到,因为那只是一个小供销社,虽然卖的也有酒,但都是一毛多,两毛多,最多四毛多的二锅头。
别的不说,就说烟吧,他们胡同那个供销社,最好的烟就只有两毛五的大前门,再贵一点的就没有了。
加上刘伟,叶麟一共有一百零一个小弟,那么不算刘伟的话刚好是一百个。
一千二百张酒票,平均一个人刚好十二张,而十二张刚好可以买到一箱。
叶麟当然也就给每个人发了十二张,不光是发酒票,连买酒的钱也一起给了。
发我钱和酒票以后,叶麟又把中山装给取了出来,让两个人都穿上。
没办法,他这些小弟穿的衣服真的不敢恭维,当然,这其中有叶麟的原因。
叶麟让他们低调低调再低调,弄的这些家伙有钱也不敢花,买衣服就更不用说了,家里给什么穿什么。
如果他们就穿着现在这一身去买酒的话,很可能被人赶出来,就算是不被赶出来,也会别人怀疑,所以叶麟把中山装取了出来。
“二傻,什么时候去买啊?”
“今天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是有一点,没有去买酒之前,不能穿着这些衣服瞎晃。”
“放心吧!绝对不会。”
“不会就好,还有,最好是在下午四点之前给买回来,到时候我在这里等你们。”
“嗯!”刘伟点了点头。
看到刘伟点头,叶麟又对他说道:“他们就交给你了,你不需要去买,但是你要帮我管理好他们。”
“明白。”
“行了,都走吧!”
“好。”
在所有小弟离开以后,叶麟也离开了,他今天喂二黄它们,没办法,因为中午都是老妈过来喂。
如果他这个时候喂了,中午老妈过来再喂一次就重复了,所以还是算了。
叶麟来到修车铺的时候,还没有到下班时间,叶琪正躺在叶麟摇椅上喝茶。
李婷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旁边喝茶嗑瓜子。
就连姜大叔也是一样,他虽然没有和两个女孩子坐在一起,但也是坐在一边喝茶嗑瓜子。
叶麟这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茶和花生瓜子。
而且是无限量供应的那种,所以不管是叶琪,还是李婷,甚至是姜大叔,没事的时候都会坐下来喝点茶,嗑点瓜子。
“我回来了!”叶麟把自行车停下来喊了一声。
“回来就回来呗,还喊什么?”
在这个修车铺,能这样和叶麟说话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叶琪。
这丫头,不但一天到晚占着自己的摇椅,还对自己一点都不客气。
可是没办法,谁让她是姐呢!
当然,如果她是妹妹就更坏了,那样的话,叶麟最起码要让她七分,没错!就是七分。
还好她是姐,叶麟不需要对她太客气,有时候让她三分就是了。
“叶麟,事情办完了?”
李婷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来,过来一边帮叶麟推自行车,一边问。
“差不多了,下午再过去一趟就办完了。”
“噢!这样啊!那也挺快。”
“嗯!”
“上午没有活吗?”
叶麟这话本来是问李婷的,没想到姜大叔这时候说道:“没有,一上午就修了两辆自行车,而且还是小毛病。”
“这样啊!没关系,一会就有人了。”
叶麟还真是个乌鸦嘴,上午下班以后,叶麟这里很快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今天人太多了,比平时还多了三分之一,当然,这可能和今天的天气有关。
今天实在是太热了,坐那不动就是一身汗,叶麟他们还好一点,叶琪把电风扇搬了出来,对着他们吹。
要不然也是好这些人一样。
因为人太多,姜大叔也没有办法过来帮叶琪她们两个的忙了,这可是把两个丫头忙的够呛。
当然,叶麟和姜大叔也是一样,两个人也是忙的脚不沾地。
叶麟虽然很不喜欢这样,可是也没办法,说实话,他已经看不上这点小钱,但还必须有这个修车铺。
要不然他以后怎么用这个修车铺来掩饰身份。
姜大叔不像叶麟,只要有活,他比谁慌的都很,哪怕是一毛钱,他都去赚。
下班这一波很快就过去了,姜大叔把手里的工具放下,说道:“我去洗一下做饭,你们休息一下。”
“好的姜大叔,你去吧!”
“姜大叔,今天做点清淡的,太热了,不想吃。”叶琪躺在摇椅上说着。
“噢!好的。”
“姜大叔,别搭理她,给她做一个清淡的菜就行,别的还按之前的做。”
叶麟那是无肉不欢,当然,清淡的他也能吃,可那是在没有的情况下。
“行,我知道了。”
还有,吃清淡点的,这话估计也就这丫头能说出来,这是油腻的吃多了。
换个人绝对不会这样说,当然,换个人想吃不清淡的也没有。
姜大叔还是听叶麟的,真的就做了一个清淡的,别的还是荤菜。
吃饭的时候,叶麟看着姜大叔说道:“姜大叔,听说你儿子在找对象?”
叶麟这当然不是听说的,谁会和他说这个,而是姜大叔的爱人亲自对叶麟说的。
“嗯!臭小子年龄也不小了,也该结婚了。”
别看叶麟一直叫姜大叔,其实姜大叔的年龄可是比李冉大多了,最起码大六七岁。
而且姜大叔的大儿子也比叶麟大了好几岁。
这个年代结婚本来就早,这么说吧!如果不是前几年日子比较苦,估计姜大叔现在都抱孙子了。
“那怎么样了?找到没有?”
“找是找到了,不过那臭小子有点不大愿意。”
“呃!什么情况?女方长的不好看?”
说起这个,叶麟眼前立马呈现出一个如花姐姐,而且还长的五大三粗。
叶麟忍不住就打了一个寒颤,如果这样的话,姜大叔的儿子不同意也正常。
“难道不是,人家姑娘长的还挺俊俏,我和你阿姨都挺满意。。”
“呃!那是为什么?”
这就让叶麟有点不明白了,人长的好看,为什么不愿意。
“姜大叔,是不是对方太懒,或者说不贤惠。”
姜大叔摇了摇头说道:“不是,人家姑娘挺贤惠,而且还很会干活。”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前几年给耽误了,人家姑娘比他大几岁。”
“呃!原来是这样啊!这个确实有点……”叶麟挠了挠头又问:“大了几岁啊?”
“大三岁。”
“三岁啊!这也不算大啊!”
“是啊!我和你阿姨也是这样想的,咱们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女大三抱金砖。”
听到姜大叔这么说,叶麟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女大三十送江山,女大三百送仙丹,女大三千位列仙班。”
“噗!”
叶麟刚说完,就被李婷给喷了一脸饭菜。
叶麟用手擦了一把脸问道:“你干嘛?”
“你……你……你这都说的什么啊?”
“呃!”
叶麟一不小心,把后世的话给说了出来,等李婷问的时候才反应过来。
连忙说道:“没什么,顺口溜。”
听到叶麟说是顺口溜,叶琪点了点头说道:“还别说,是挺押韵的,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三十送江山,女大三百送仙丹,女大三千位列仙班。”
“押韵什么啊!那来的女大三百,更不要说三千了。”
“所以说女大三百送仙丹啊!有了仙丹不就没问题了。”叶麟笑了笑说。
“就是,至于三千,那就只能位列仙班了。”
听到叶琪这么说,李婷给了她一个白眼说道:“我看你是西游记看多了,还位列仙班。”
几个人的对话,让姜大叔哭笑不得,这不是说他儿子吗?什么乱七八糟的。
看到姜大叔的表情,叶麟还能不明白姜大叔怎么想的,就问道:“那最后这么说的?”
“还没有定下来,不过我和你阿姨很满意,现在正在劝那小子。”
“是该好好劝劝,毕竟大的不是很多,哦对了,他的工作怎么样了?”
“工作已经安排了,进厂当学徒。”
听到姜大叔这么说,叶麟点了点头说道:“挺好,虽然说学徒工工资不高,但转正以后就好了。”
“是啊!所以就想让他快点结婚,等他有了孩子,差不多也该转正了。”
“姜大叔,要不要我帮你劝一下?”
“呃!叶麟,如果你帮忙,那就太好了,那小子听你的。”
姜大叔的大儿子叫姜源,在叶麟十来岁的时候就崇拜叶麟。
当然,因为叶麟好像什么都有,叶麟第一次到他们家的时候,就拿了很多糖过去。
而且还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糖,糖就算了,毕竟不能填饱肚子,让姜源最崇拜叶麟的是,叶麟好像无所不能,而且能给他们家弄粮食。
要知道那个时候粮食就是命,叶麟不但给他们家弄了粮食,还让他父亲赚到了不少钱,要不然他们家不知道会怎么样。
要知道他们家可是十来口子人啊!就母亲那点工资,再加上父亲在外面赚的那点钱,根本就不够。
“行,回头找个时间我和他聊聊。”
其实只有叶麟知道,姜源那根本不是什么崇拜,而是敬畏。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就到了冬天,应该说是刚入冬。
这天叶麟关了一天门,没办法,姜大叔的儿子结婚,叶麟当然要去。
那天和姜大叔说过以后,叶麟就找了个时间和姜源谈了一次。
叶麟也没有怎么劝,就说他父母有多么不容易,如果他结婚了,媳妇最起码可以帮家里干点活,减轻他父母的负担。
不知道是觉得叶麟说的对,还是他太敬畏叶麟,反正他就答应了。
这不,夏天订好的,这刚入冬就办婚礼了。
在六十年代的城市,娶媳妇用两三辆永久自行车接新娘子,那就算大排场了。
不过说不定没有一辆是自己的,基本上都是接的。
自行车接新娘子,一直到七十年代也是这样。
嫁妆除了床是用手拉车装的,其他的都是壮汉用肩膀挑的挑、扛的扛。新娘子坐的是自行车(路近的就走路,当时用自行车接新娘子是最时尚了),“驾驶员”就是自行车车主。
当时的城市,一个胡同要借六辆自行车很困难,很多都是附近几条胡同去借。
别的时候自行车的主人一般是不借的,但是知道对方是接新娘子,一般都会借俗称沾喜气。
接新娘子的自行车最好是名牌的“永久”“凤凰”,要知道这个年代的“永久”“凤凰”跟后世的“宝马”和“奔驰”没有区别。
自行车这方面,姜大叔根本不需要操心,叶麟全包了。
胖子这个时候已经去军校了,所以叶麟并没有找胖子,而是让自己那些小弟过来。
叶麟的那些小弟,都没有考上大学,现在都在家待业,也就是等着分配工作。
反正他们也没有什么事,叶麟就让一部分人过来了,不过叶麟也没有叫多少人,就让来了二十人。
同样的,也来了二十辆自行车,而且都是新自行车,还是凤凰的,这都是叶麟提供的。
本来叶麟还想多弄几辆,可是被姜大叔给拒绝了,用姜大叔的话说,这也太高调了。
叶麟想了想也就算了,确实是不能太高调,结婚用二十辆自行车,而且还是凤凰牌,估计整个帝都也找不出几家。
就这还因为姜大叔家是三代贫农,要不然的话,叶麟最多给他准备三辆。
新媳妇很快就被接了回来,说实话,能嫁到姜大叔家,新媳妇和娘家人都很愿意。
因为姜大叔家的日子比较好过,这么说吧!最起码比新媳妇娘家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要不然也不可能那边刚订好,这边就结婚。
在整个六十年代,提亲的聘金是四块钱,聘礼是两斤糖。
姜大叔没有那么扣,不但给了十六块钱聘金,还准备了四色礼。
四色礼分别是四斤糖,四斤点心,四瓶酒和四斤肉。
这在这个年代根本不敢想象,要知道很多家庭一年都不一定能吃上四斤肉。
当然,这些都是有叶麟的支持,要不然姜大叔就算是有钱,也弄不到这些票啊!
特别是肉票和糖票,点心不需要票,但是酒也需要票,而且姜大叔给拿的还不是普通的二锅头,而是洋河大曲。
这酒要一块多钱一瓶,买的时候同样需要酒票。
而且在这个年代,新人衣服如平常一样穿戴,一样的朴素。
不但如此,还流行着“四个一工程,”也就是一张双人床,一只热水瓶,一个脸盆,一个痰盂就可以结婚了。
这个年代结婚不得不简单操作,低调进行。
而且这个年代的爱情和婚姻,还被赋予了很多革命色彩。
姜大叔家屋子正中高挂着一副毛爷爷的像,墙上还挂着街道送过来的对联。
上面写着:“创业立家,三十而立……”
姜源和他媳妇身上穿着同往常一样的衣服,胸口戴着一朵大红花。
婚礼开始的时候,一对新人先恭恭敬敬地对毛爷爷的像鞠躬行礼。
接着是街道的同志作热烈祝贺,祝贺的同志还纷纷以节目助兴,有的唱歌,有的跳舞。
最后在新郎新娘合唱《社会主义好》的歌声中,婚礼结束。
这个时候,结婚一般都是在晚上进行,因为白天要用来干革命工作,也就是上班。
婚宴基本上是没有的,大多是请帮忙的人吃上一碗面条,面条里必须放两个鸡蛋。
当然,这说的是普遍现象,姜大叔可是准备了婚宴,因为姜源是他们家老大,老大结婚,当然不能随随便便。
因为姜大叔还有儿子啊!他要做给别人看,让别人知道他家的条件,这样孩子好找媳妇。
姜大叔这个老实人当然想不出这个,这基本上都是叶麟一手包办。
当然,也是经过姜大叔同意的,如果姜大叔不同意,叶麟说什么都没用。
这个年代同样讲究随份子,最少两毛钱,最多两块钱,出五毛钱,全家就可以吃一顿荤素席。
不过这个年代的席面很简单,买点猪头,猪下水,用圆白菜炖,熬白菜,萝卜时加些肥肉和肉皮,这两样往桌子上一端,再放上去二斤散装白酒,就算是一席了。
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在这个年代,又有几家能做的出来,猪下水就不说了,猪头有几个人能买到。
说实话,如果不是有叶麟,不要说猪头,就连猪下水姜大叔都没有地方买去。
这些猪头猪下水,都是叶麟送给姜大叔的,根本不要钱,不管怎么说,姜大叔给自己干了那么长时间的活,送这点东西还不是理所当然。
除了随份子的,还有送贺礼的,贺礼主要是三大件,脸盆,暖瓶,毛巾或被面。
当然,除了这三大件,还有毛爷爷的像章和石膏像,石膏像是毛爷爷去安源的那种。
叶麟当然也送礼了,而且是把所有人送的礼都送了一遍,什么脸盆,暖瓶,毛巾,被面,像章,石膏像。
不光如此,叶麟还给了新人每人一个红包,而且每个红包都装了六十六块六毛六分,代表着六六大顺。
除了这些,叶麟还送给新人一辆自行车,凤凰自行车,不过就一辆,这是叶麟故意的,两辆的话,该一个人骑一辆了,一辆可以带着。
说实话,一辆自行车叶麟还真不在乎。
又不值什么钱,比着姜大叔这些年给他赚的钱,这只是毛毛雨而已,甚至连毛毛雨都算不上。
当然,这只是叶麟的想法,姜大叔一家子可不是这么想的,对叶麟那是感恩戴德啊!让叶麟很不自在。
叶麟没有留下来吃饭,这一点姜大叔很理解,今天做的这些菜,在别人眼里很稀罕,但是叶麟根本就不吃。
那么多人,他又不能给叶麟单做,所以在婚礼结束以后叶麟就离开了。
和叶麟一起离开的还有他带来的那二十个小弟。
如果没有这二十个小弟,叶麟就算是不吃也不会离开,可是有他们在,叶麟不得不离开。
二十个大小伙子,要吃多少东西啊!本来准备的饭菜就不是很多,没办法,叶麟只能带着他们出去吃。
叶麟带着小弟出去吃就不说了。
姜大叔家这边,酒席吃完以后大家就离开了,这可不是后世,还闹新房,这个年代可是不允许的。
姜大叔一家坐在堂屋进行盘点,盘点一共花了多少钱,又收了多少钱。
“爸,礼金一共是一百七十三块二毛钱。”姜源把钱递给父亲。
“这些钱你们自己收着吧!你们两个刚结婚,还有不少东西需要花钱买。”
姜大叔怎么可能在乎这点钱,这些年他跟着叶麟可是没少赚,虽然这一段时间没有去卖粮食了,但是以前赚的可不少。
听到父亲这么说,姜源就准备把钱收起来。
这个时候,新娘连忙说道:“爸,我们不需要买东西,这钱还是您拿着吧!”
新娘说完,就从姜源手里把钱拿过去,然后递给了姜大叔。
“不用,还是你们拿着吧!”
“爸,我们真的不需要,家里还有弟弟妹妹,需要钱的地方很多,这些钱您收起来,以后给弟弟妹妹用。”
如果叶麟在这里,一定会拍着姜源的肩膀说:“怎么样?你这媳妇不错吧?”
“这……”姜大叔有点犹豫。
“爸!就这样吧!我们现在又花不到什么钱。”新娘子直接把钱放到姜大叔手上。
“那行,如果你们需要钱的话,就告诉我一声。”
“爸,我们用不着,姜源有工作,虽然工资不多,但是我们在家里吃饭,足够用了。”
“怎么那么多份子钱啊?”姜妈妈这时候问了一句。
在姜妈妈想来,能收个几十块钱就不错了,没想法有一百多。
姜大叔想了想说道:“应该是叶麟给的多吧!”
“嗯,爸妈,叶麟给了两个红包,一个红包六十六块六毛六,这两个红包就一百三十多。”
“原来是这样啊!我说也不可能这么多啊!”姜妈妈点了点头。
“不光是这样,这些肉,菜,还有那些酒都是叶麟送过来的。”姜大叔苦笑着说。
“啊!那……那些东西不是你买的啊?”姜妈妈惊讶的问姜大叔。
“我去哪买去,我又没票,再说了,这是猪头,猪下水,有票也不一定卖给你。”
姜大叔说的没错!猪下水还好说一点,可以拿肉票买,一斤肉票可以买两斤猪下水。
但是这个猪头是真不卖,一般都是让屠宰场的给留了下来,当然是留着送礼。
之前叶麟去买过一次,那次是空间里的猪都还没有长大,既然没有长大,那就不能杀,刚好叶麟又需要猪头,就去了肉铺。
肉铺根本没有猪头,没办法,叶麟只能去屠宰场,可是人家屠宰场根本就不卖,给票都不卖。
“这么说这些东西都是叶麟送过来的?”姜妈妈看着姜大叔问。
“那还用说,当然是叶麟送过来的。”
“老姜,这么多东西可值不少钱啊,这个要还给人家。”
“我知道,可是我估计他不会要。”
姜大叔太了解叶麟了,别看叶麟平时挺扣,但那是对外人。
对家人对朋友,甚至说对他这个员工,绝对不扣,而且还很大方。
“妈,不光是那些,叶麟还送了一辆自行车给我哥,而且还是凤凰的。”姜源的弟弟江涛说。
“什么,有这样的事?我怎么不知道!”姜妈妈说完看着姜大叔。
姜大叔摇了摇头说道:“这个你别问我,我也不知道。”姜大叔摇了摇头。
“儿子你收了?”姜妈妈回头看了一眼姜源问。
“收了,我以为我爸知道。”姜源看着自己的父亲。
“我知道什么?你们不说我都不知道。”
“我说儿子你傻啊!那么贵重的东西你也敢收?”姜妈妈苦笑的看着儿子。
她这是怕自己家还不起啊!礼是能随便收的吗!这些以后都是要还的。
“妈,还是一辆二八锰钢凤凰自行车。”江涛又来了一句。
“嘶!”这下连姜大叔也倒吸一口凉气。
他天天在叶麟修车铺里,能不知道一辆二八锰钢凤凰自行车多少钱,那可是将近三百块钱啊!
“我说你小子……”姜大叔都不知道怎么说他这个儿子了。
“老姜,这些东西,连给的红包加在一起有五六百了吧?”姜妈妈问姜大叔。
“嗯!估计只多不少。”
“嘶!那可是你一年的工资了。”
姜大叔在叶麟修车铺里干活,一个月是五十块钱,当然,这说的是没有外快的情况下,如果有外快,比如帮叶麟卖粮食,赚的更多。
“妈,我爸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新娘子这时候问了一句。
“呃!”姜妈妈愣了一下,看着新娘子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一个月五十。”
“五……五十,我爸是七级钳工吗?”
在这个年代,七级钳工差不多五十块钱左右,八级钳工六十多,别看就差了一级,八级钳工比七级钳工高了十几块钱。
因为八级钳工是最高的等级了,所以达到八级以后,就不按照等级算了。
可七级钳工也了不得啊!如果是一家大型厂子有三个八级钳工的话,那么七级钳工也不会超过十个。
可想而知七级钳工代表的是什么,要不然新娘子也不会那么吃惊。
“你爸!还七级钳工呢!他连一级都没有,你爸是在叶麟那干活,要不然人家叶麟为什么送这么多东西过来。”
“啊!”
这个年代可不行后世,没有结婚就把地方家里摸了个清清楚楚,在这个年代,从相亲到结婚,很可能还没有见上几面。
就更谈不上摸清楚对方的家庭情况,碰到好一点的媒婆还好一点,会多多少少给你说一下地方的家庭情况。
如果碰到不好的媒婆,她们一句话都不会透露,说句不好听的,你嫁过去了,很可能还不是和你相亲的那个人。
这个并不是没有,很多人相亲的时候还会找人代替,叶麟就见过,入洞房才发现新郎并不是和自己相亲的人,可是为时已晚。
当然,这个不光是男方,女方有时候也一样,一般找人代替相亲的,都有一些残疾。
“老姜,现在怎么办?”姜妈妈问。
“还能怎么办,就这样吧!我了解叶麟,你现在就算是把东西退回去他也不会要,我看就算了吧,回头他结婚的时候,咱们包个大红包。”
听到姜大叔这么说,姜妈妈想了想说道:“也只能这样了,唉!”
叶麟这边,陪着小弟在外面吃完东西,他也没有回家,直接和小弟去了修车铺。
那么多自行车还要放在修车铺啊!等小弟都走了以后,叶麟看了一眼时间,已经七点。
冬天是天短夜长,虽然说才七点,但天已经黑了有一阵了。
趁着没有人过来,叶麟先把二十辆自行车收进了空间,然后就等人过来卖老物件。
叶麟收老物件已经有好几个月了,每天晚上都能收个几十件,当然,这说的是平均。
有时候多,有时候少,另外这还不算他从那些遗老遗少手里收上来的。
说实话,那边才是大头,而且大部分是精品。
叶麟现在也刁了,基本上不是精品不要,没办法,他手里的钱有限,有限的钱,当然要尽量收一些好东西了。
这天晚上,叶麟收的比较少,就收了五件,不过五件都是精品,而五级精品叶麟才花了一百五十块钱。
不光在这里是这样,现在就算是去那些遗老遗少那收也是一样,价格都便宜了很多。
叶麟之所以刚开始给那么高的价格,就是拉人气的,都知道叶麟这里收的价格高,那不就都来他这里卖了吗!
叶麟又不傻,怎么可能一直都是那么高的价格,如果都按照刚开始的价格收,他手里这点钱根本就收不了多少。
因为今天没有开门做生意,所以在卖老物件的那些人走了以后,叶麟就直接锁门进入了空间。
第二天早上,叶麟一大早就从空间里出来了,刚在空间美美的睡了一觉,他现在特别精神。
过去把门打开,叶麟就看到外面白茫茫的一片,下雪了,这个年代的当天下雪很正常,不下雪才不正常。
既然下雪了,叶麟就不需要把自行车什么的弄到外面了。
虽然外面有棚子,但没有必要,因为只要一下雪,骑自行车的就少了,甚至是没有。
没有人骑自行车,那也就没有人修自行车了,叶麟顿时就感觉到轻松不少。
说实话,如果不是留着这修车铺还有用,叶麟早就不干了,这玩意太栓人。
哪怕没有修自行车的,一天到晚也要在这里守着,这对于叶麟来说,给坐牢没有什么区别。
现在好了,下雪了,那么以后基本上就没有骑自行车的了,这个时间会一直持续到过完年开春。
这样的话,他只要让姜大叔一个人在这里盯着,那么他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
不用出滩,那么叶麟就给自己泡了一大搪瓷缸子茶,躺在摇椅上休息。
叶麟过的很悠闲,一缸茶水,一份点心,外加花生瓜子,这小日子过的,给个局级也不换啊。
一缸子茶水喝完,叶麟又把门锁上了,然后就回家去了,反正下雪也没有人,叶麟直接回家吃饭去了。
等叶麟从家里吃完饭过来,就看到姜大叔在修车铺外面站着,跟他一起来的还有姜源和新媳妇。
“姜大叔,你们怎么来了?”
叶麟本来以为姜源这刚结婚,又加上下雪,姜大叔今天可能不过来了,没想到不光姜大叔来了,还带着儿子儿媳妇一起过来了。
“叶麟,我是带着他们两个过来谢谢你。”姜大叔憨厚的笑了笑。
“不用不用,谢什么,又不是外人。”叶麟连忙摆手说。
“叶麟,谢谢你,昨天忙了一天,也没有吃上口饭,我过来给你送点喜糖。”姜源拿出一个红纸包递给叶麟。
叶麟连忙接了过来说道:“谢谢!谢谢!”
别的东西叶麟可以不要,但是喜糖是一定要拿的,因为这个年代有句俗话叫沾喜气。
“叶麟,你抽烟。”姜源媳妇递给叶麟一支烟。
叶麟也给接了过来,他不会抽烟可以不抽,但还是要接过来,因为喜烟和喜糖一样,都是喜气。
“谢谢!谢谢!”叶麟说完,连忙过去把门打开说道:“进屋吧!别在外面了。”
“哎!”
姜源和他媳妇答应一声,就进屋了,姜大叔不需要,他天天在这里。
这里是他工作的地方,进不进屋根本不需要别人同意。
进屋以后,叶麟就准备去给他们泡茶,可是被姜大叔抢先一步。
叶麟耸了耸肩,其实他泡和姜大叔泡都一样,别忘了这里虽然是他的修车铺,但姜大叔也是这个修车铺的一份子。
姜大叔泡茶去了,叶麟连忙把点心和花生瓜子拿出来放到两个人面前说道:“吃点点心,还有花生瓜子。”
“谢谢!叶麟你不用忙了。”
姜大叔把茶泡好,对叶麟说道:“我去把门口打扫一下。”
“姜大叔,不用扫了,反正今天也没什么人。”
“那不行。”姜大叔说完就出去了。
不过出去的快回来的也快。
“叶麟,外面来了一只大猩猩。”
不过出去的快回来的也快。
“叶麟,外面来了一只大猩猩。”
姜大叔进屋以后慌里慌张的对叶麟说着。
“大猩猩?什么大猩猩?”
叶麟很迷茫,这里可是城里,而且紧挨着**,怎么可能有大猩猩跑到这里。
“叶麟,我说的是真的,而且大猩猩还推着一辆自行车。”
“噗!”叶麟差点没有被口水给呛死。
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听到姜大叔说大猩猩推着一辆自行车,叶麟就感觉到不对劲。
连忙站起来往外走,刚到门口,叶麟愣了一下。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外国佬,这名外国佬毛系很旺盛,不但手上胳膊上都是毛,就连脸上也是一样。
怪不得姜大叔说他是大猩猩,这也不能怪姜大叔,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见过老外。
现在这个年代不像后世,到处都可以看到外国人,在这个年代,外国佬很少,就算是DìDū也是一样。
叶麟来到这个年代这么多年,今天还是第一次看到外国佬。
六十年代,人民生活很艰苦,很少有机会出去旅游。
旅游的概念,基本上局限于接待外面的客人。
早在五六年,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回国探亲旅行的人数日益见多,全国主要城市相继成立华侨旅行服务社。
随着国家外交活动的开展,五六年,五七年,中国国际旅行社先后与老毛子,东欧,蒙古各国,以及二十三个西方国家的旅游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
开始接待自费的外国旅游者。
在前期,如五七年,老毛子,东欧各国的旅游者占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直到六十年代中期,六五年,也就是今年,才转变为西方游客为主,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然而,每年外国旅游者入境总数仅为四五千人,要知道这说的是全国,并不是只有DìDū。
而且这些外国佬就算是来到中国,大部分也是在南方,这么说吧,一年来DìDū的外国佬绝对不会超过两百人。
两百人是什么概念,根本就没有概念,就算是这两百人同时来DìDū,同时出现在大街上,那又算什么。
对于几百万人口的DìDū,两百人实在是太少,何况这两百人还是一年来的。
也就是说,差不多两天才来一个外国佬,没见过很正常。
六四年十一月二号,国家旅游事业管理局,召开第一次旅游工作会议。
最终确定,六五年全年接待八千人,到六九年全年达到四万五千人,五年的时间,可以给国家带来四千三百万美元的收入。
而今年,就是确定接待的第一年,所以DìDū才能看到老外。
“哈喽!”
“哈喽!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叶麟用英语问大猩猩。
姜大叔大猩猩,大猩猩的,让叶麟也称呼对方大猩猩了。
“噢麦嘎,终于碰到一个可以交流的。”大猩猩拍了拍脑袋说。
“哈喽,我叫肯·索恩,是米国人,我的自行车坏了,可不可以帮我修一下?”
“当然没问题,我就是修自行车的,先让我看看。”
“OK!”肯·索恩比了个手势。
叶麟过去看了看,发现是前叉断了,就问道:“肯·索恩,你这是怎么弄的?”
肯·索恩耸了耸肩,说道:“摔倒了,然后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自行车在国内是稀罕玩意,但是在国外,可以说已经很普遍,不要说自行车,骑车都很普遍。
肯·索恩当然知道他的自行车出了什么毛病。
“前叉断了,需要换个前叉。”
“OK!OK!”
“先进去暖和一下吧!”
“OK!谢谢!”
“不客气。”
在叶麟和肯·索恩说话的时候,姜大叔和他儿子儿媳妇已经惊呆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叶麟竟然会这个大猩猩说的话。
不过这个时候,三个人没有一个人过来问叶麟。
只是安静的在一边站着,叶麟把自行车推进屋里,也把肯·索恩给带到了屋里。
“姜大叔,给这位外国友人倒杯茶。”
“外……外国人?”
“对,外国人,只不过毛系比较发达,不是什么大猩猩。”
“噢!这样啊!我知道了,我这就去倒茶。”
还好这位肯·索恩不会中文,要不然听到叶麟和姜大叔的对话,不知道会怎么想。
“肯,你先坐下来喝点茶,我这就给你修。”
“三克油!”
“不客气。”
姜大叔给肯·索恩泡了一杯茶,当然不是叶麟的空间茶,叶麟的空间茶是谁都可以喝的吗?当然不是。
“三克油!”肯·索恩对姜大叔说。
“呃!”
“他说谢谢你!”叶麟给姜大叔翻译了一句。
“不客气,不客气。”
只是换一个前叉而已,这对叶麟来说根本不是什么事,前后也就十来分钟,叶麟就给换好了。
在换前叉的时候,叶麟也和肯·索恩聊了几句,才知道这位肯·索恩是来旅游的。
他骑的这辆自行车是旅行服务社提供给他的,没办法,国内连自行车都没有普及,更不要说骑车。
当然,肯·索恩也可以坐公交车,但是那样的话,他还玩什么,这不,就像服务社借了一辆自行车。
按说今天下雪,他可以不出来,但是他的时间有限,待几天就要离开,这不,就骑着自行车出来了。
没想到刚到**广场这边就摔了一个跟头,还把自行车前叉给摔断了。
当然,叶麟认为并不是摔断的,很可能是因为这位肯·索恩块头比较大,摔倒的时候给砸的。
“好了,你试一下。”叶麟拍了拍自行车,对肯·索恩说。
肯·索恩过来试了一下,对叶麟说道:“OK!三克油,多少钱?”
“二十五。”
叶麟并没有因为对方是外国佬就多要钱,其实并不是他不想多要,而是不能,没办法,肯·索恩回去以后,一定会和服务社的人说。
如果让服务社的人知道他多要了钱,很可能会找上门。
因为那些人可是把这些老外当成上等人看啊!
不是有那句话吗!一等洋人二等官。
叶麟可不想找麻烦,最起码现在不想,以后就说不好了。
“二十五是吧?我这里都是外汇卷可以吗?”
“当然可以。”
肯·索恩把钱包拿出来,农村两张十块,一张五块的外汇卷递给叶麟。
“多了,用不了这么多。”
“没关系,多的就当是小费。”
小费在国内也有一段历史了,在过去,小费也叫打赏。
但是在六十年代的新中国,特别是“斗私批修”的六十年代,即使有人给,但谁肯收小费呢?主要是没人敢收。
但叶麟绝对是一个例外,因为他知道,肯·索恩不会说他给小费了,那样的话,也就不会有事。
这倒不是说叶麟喜欢贪这点小便宜,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何况是外国佬的便宜,而且还是外汇卷,这正是叶麟需要的东西。
“三克油。”
“不客气,要谢也是我谢你,谢谢你帮我修自行车,还请我喝茶,中国的茶,好。”肯·索恩对叶麟比了一个大拇指。
肯·索恩走了,在肯·索恩走了以后,姜大叔看着叶麟问:“叶麟,你怎么会说外国话?”
“姜大叔,你忘了我妈是干什么的了?”
“呃!对啊!你妈是老师,你这是跟你妈学的。”
“嗯!没错!”
姜大叔点了点头,又问道:“叶麟,刚才那外国佬给你的是什么钱啊?”
“姜大叔,这叫外汇卷,以后再有这样的钱,你就收。”
“外汇卷?”
“对,外汇卷,这也是钱,而且比咱们的钱更值钱。”
以后外国佬会越来越多,好像就有过来修自行车的,所以叶麟安排姜大叔。
“比咱们的钱还值钱?”
“对,其实这也是咱们的钱,是外国佬用他们的钱跟咱们国家换的,这十块钱,相当于十五块钱人民币。”
“啊!十块就相当于咱们十五啊?凭什么?”
“呃!”叶麟不知道怎么回答姜大叔了。
没想到姜大叔还是一个愤青。
不过叶麟还是说道:“姜大叔,因为人家的钱,本来就比咱们的值钱,这么说吧!他们的一块钱就相当于咱们一块五。”
“同样的,如果他们用咱们的钱换他们的钱,也是一块五换一块,这叫汇率。”
叶麟知道,就算是他和姜大叔说了汇率,姜大叔也不会明白。
“叶麟,你说的这些我不懂,我就想知道,为什么他们的钱比咱们的钱值钱。”
姜大叔问的这个很刁钻,叶麟想了想说道:“姜大叔,这个我没有办法给你解释,其实还有很多国家的钱还没有咱们国家的钱值钱。”
“是吗?”
“对,比如小鬼子国,比如棒子国。”
姜大叔摇了摇头说道:“不明白,既然都是钱,为什么不一样,都一样不就好了,你比我值钱,我比你值钱,多麻烦啊!”
麻烦吗?叶麟在心里问了自己一句,还别说,还真是麻烦,如果全世界都是一兑一,或许还真会减少很多麻烦。
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全世界的钱,面值也都是一样。
“行了,时间不早了,你们两个回去吧!看看家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们回去帮忙。”
姜大叔对儿子和儿媳妇说着。
“好的爸,那我们回去了。”新娘子连忙站起来说。
“嗯!回去吧!还有那么多东西没有送。”
这个年代办酒席,可以说除了饭菜不是借的,什么东西都是借。
大到桌子板凳,小到锅碗瓢勺,全部都是借的,因为谁家也不可能有这么多。
在姜源和他媳妇走了以后,修车铺就没有什么事了,叶麟续了一大茶缸子开水,姜大叔也给自己泡了一缸子茶。
两个人就这样大眼瞪小眼的在修车铺里待着,叶麟本来是想出去的,但是想了想还是在修车铺待一天吧。
看看情况再说,主要是这个雪下的太突然,叶麟还没有做好下一步的准备。
“请问叶琪在吗?”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在外面问。
叶麟连忙站起来,来到外面,就看到一名邮递员推着自行车在门口站着。
“有信吗?”
“你是……”
“我是叶琪的弟弟叶麟。”
“噢!这里有她一封信。”邮递员把一封信递给了叶麟。
叶麟把信接过来一看,是人民出版社那边过来的信,眼睛一亮,对邮递员说道:“她现在在上学,等她回来我交给她。”
“那行。”
邮递员推着自行车就走了,说实话,这个年代的邮递员很辛苦,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什么天寒地冻,每天都要把信送到别人手上。
就算现在下着雪也是一样,自行车不能骑就推着,今天改送的信必须送到。
在邮递员离开以后,叶麟就把信给打开了,这哪是叶琪的信啊,这就是叶麟的信,只不过用的叶琪的名字而已。
六十年代,大型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出版发行,此后,这套书又多次修订再版,累计印数超过一一亿册,成为家喻户晓的小百科全书式的科普读物。
这套书提供的科技知识,深深印在小读者的脑海里,使大家终生受益。
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后,许多人明白了,我们身边有许多不知道的事情等待我们去观察和思考。
我们生活中也少不了各方面的常识,如为什么要多吃水果?狗为什么会对陌生人叫!?为什么刷牙时会出血......
世界上最大的花是大王花,它靠散发臭味来吸引蚊虫、苍蝇传播花粉;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鲸鱼并不是鱼,天上的星星有不同的亮度,浩瀚的宇宙里有很多类似地球的行星,木星虽然很大但密度很低。
《十万个为什么》让许多人知道了科学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这套书像知识丰富的老师,不少人就是从读这套书开始对科学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甚至有很多人因为这套书,选择了理工类,走上科技之路。
这个年代的孩子,谁都想拥有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有的父母为了激励孩子,就告诉他们,如果考试成绩考的好,就奖励他们一套。
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一共有十四本,有的科目分上下两册,封面都是红黑相间的图案。
十四本书装在一个大纸盒子里,想看的时候随手抽出一本翻看。
当然,这都是叶麟在后世看书上这样写的,而这个时候,《十万个为什么》还没有出版。
叶麟之所以收到出版社的信,那是因为他投了稿,没错!叶麟年初的时候在报纸上看到这个在征文,就随手写了几篇投了过去。
没想到全部通过了,并且还给了叶麟每个问题五块钱的稿费。
刚开始投的时候,叶麟写的就是叶琪的名字,这也是叶麟为什么没有把地址写家里,而是写这里的原因。
随着第一批稿费一起过来的还有一封应邀,让叶琪,也就是叶麟多写一些。
这不,叶麟没事的时候就写,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能赚点稿费。
当然,如果你们认为叶麟想的只是这么简单那就错了,叶麟这是在给姐姐叶琪铺路。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有用,但叶麟还是这么做了,做了总比没做好。
信封里还是钱,另外还有一封信,叶麟没有看是多少钱。
对于现在的叶麟来说,这些都是小钱,所以他连看都没看,直接就把信打开了。
信的内容很简单,就只有几十个字。
叶琪同志你好!
你这批三十七个问题,已全部被我们出版社录用,随信附有稿费一百八十五块钱。
希望叶琪同志再接再厉,多写一些问题出来。
信的最后写着人民出版社编辑部。
可以说这是一封很短的信,但是内容很明了,就是告诉叶麟,他上次写的全部通过,稿费也给了,另外还希望叶麟能多写一些。
以前是没有时间,抽空随便写了一些,现在好了,现在修车铺基本上没有生意。
就算他要出去,那以后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写。
“叶麟,你怎么把你姐姐的信拆开了?”姜大叔在旁边说。
虽然姜大叔大字不识几个,但是也知道不能随便拆别人的信。
“姜大叔,这本来就是我的信,只不过用的是我姐的名字而已。”
“呃!这样啊!”姜大叔点了点头。
叶麟把稿费扔进抽屉里,那种信就进了里间。
刚好今天不出去,就写一些出来。
沉寂在写作中的叶麟根本就不知道时间,还是姜大叔过来叫他吃饭,他才发现已经到了中午。
这一上午的成绩还不错,写了十几篇。
叶麟可是有过目不忘的,看过的东西,基本上都印在脑海里,说是写,其实就是抄。
当然,也不能完全说是抄,因为他加进去了很多自己的理解,而且还是正确的理解。
叶麟是什么人啊!前世可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而且过目不忘,他看过很多的书。
别人看书可能就是看,最多记下那么一点点,甚至有的看过就忘了,但是叶麟不一样,只要是他看过的书,全部记到了脑子里。
不但如此,还会把这本书给吃透,理解里面的意思,这就是他和别人不同的地方。
所以在写这些问题的时候,那可以说是文思泉涌,一口气就能写一个问题。
把稿件收拾了一下,叶麟就来到了外面,姜大叔已经把饭菜做好。
可能是因为天冷吧!姜大叔今天做的饭菜全部放了辣椒,而且是很辣的那种辣椒。
“快点洗把手吃饭。”看到叶麟出来,姜大叔说。
“嗯!”
叶麟答应一声,就过去倒了一些热水进洗脸盆,如果又加了一些凉水,把手洗了一下。
姜大叔这边已经把饭菜都摆放到了桌子上,因为就两个人,姜大叔也就做了两个菜和一个汤。
汤是排骨汤,两个菜分别是土豆炒肉片,白菜炒豆腐。
可以说很简单,当然,这个简单只是对于叶麟来说,对于别人,说句不好听的,能有个白菜炒豆腐吃就不错。
“叶麟,给你汤。”姜大叔帮叶麟盛了一碗排骨汤。
“谢谢!”叶麟连忙接过来。
“姜大叔,今天怎么没有多做点?”
叶麟看到,不管是排骨汤还是炒肉片,做的都不是很多。
“家里昨天吃席还剩下不少,不需要带东西回去了。”
“呃!好吧!”
之前做饭,叶麟都会让姜大叔多做一些,这样的话,吃不完姜大叔就可以拿回家,给家里改善一下生活。
当然,这个是叶麟要求的,不是姜大叔自己要多做。
就姜大叔这样的老实人,如果不是叶麟要求,估计他一辈子都不会去占叶麟的便宜。
吃完饭以后,两个人喝茶休息了一会,叶麟又进里间写东西去了。
一直写到三点来钟,叶麟出来看了下,还是没有人来修车,姜大叔坐在炉子前都快睡着了。
看到叶麟出来,姜大叔连忙站起来说道:“叶麟,你怎么出来了?没有人来,我一个人看着就行。”
“嗯!我知道,我是想出去一下。”
“噢!你有事是吧?那你去吧!这里交给我就行。”
“好。”
叶麟从修车铺出去了,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放自行车的院子。
路上的积雪已经有十几公分厚,用雪橇绝对没有问题,这天又不能骑自行车,那么就只能用雪橇了。
到了院子里,叶麟先把雪橇取了出来,说是雪橇,其实也算不上雪橇,除了下面和雪橇一样,上面已经大变样。
光看上面的话,跟游乐园摩天轮上坐人的箱子差不多,不过这个要比那个大一些。
最起码要比那个长了不少,毕竟这个还有驾驶,摩天轮那个不需要,所以就多了一个驾驶室。
狗还是十二条,这倒不是说这两年没有下小狗,而是都被叶麟送人了。
送到普通家庭肯定不行,因为普通家庭人都吃不饱,怎么可能去养狗,叶麟送的都是大院那些家庭。
当然,也不是谁都送的,而且还不是白送的,反正都是别人求着他要。
所以叶麟就给狗妈妈要了一点点的营养费,这个不过分吧!
。。。。。。
ps:今天是新的一周啊!打赏,月票,推荐票来一波。
当然不过分,这话可不是叶麟说的,而是那些想要小狗的人说的。
因为根本不需要叶麟要,他们自己就给,而且还不一定能抢到。
七环它们还不到年龄,到现在还没有下崽,只有五黄中的三黄和五黄下崽,一年也下不了多少。
但是那些大院的家伙有多少,根本就是僧多粥少,甚至有人想预定,可是都被叶麟给拒绝了。
大院的那些家伙可是见识过五黄和七环的凶猛,都想拥有一条五黄和七环这样的大狗,带在身边有安全感。
除了大黄留在大杂院看家,这个院子里还有十一条,刚好叶麟做的这辆雪橇就是用十一条狗狗来拉。
叶麟把狗狗们给套上,然后就从院里出来了,下雪了,自行车估计基本上用不到了。
那么那些小弟收废旧自行车也是一样,估计也不怎么好收了,所以叶麟准备把他们收上来的自行车给了,然后安排他们一下。
叶麟去的第一个地方当然还是王府井这边,这里是他小弟洪卫国的地盘,叶麟来到这里以后,并没有先找洪卫国,而是先去了他放自行车的地方。
这小子也找了一个破院子,不过和叶麟不一样的是,这个破院子里什么都没有。
说白了就是一个荒废的地方,反正他收上来的都是废旧自行车,也不怕被雨淋了。
有个地方放就可以,叶麟过来的时候,入口用树枝子在堵住,叶麟直接把树枝拔开就进去了。
“这小子可以啊!没少收。”看到里面放了二十多辆废旧自行车,叶麟说了一句。
然后过去就把这些自行车给收进了空间,一共是二十七辆,这二十七辆自行车,差不多是这小子半个月的劳动成果。
收进空间以后,叶麟就从这里出去了,然后又用树枝把入口给堵住。
这里洪卫国以后还用。
来到外面大街上以后,叶麟把雪橇停在路边,准备等一下洪卫国,可是等了差不多有半个小时,叶麟也没有看到他。
没办法,叶麟只能又回到那个破院子,写了张条,放在他放自行车的地方,当然,上面压了一块砖头。
这样的话一眼就可以看出这里不一样。
从洪卫国这里离开以后,叶麟又去了另外一个小弟哪里,和这边一样,还是没有人,叶麟只能先把自行车给收了,然后留下一张字条。
到天黑之前,叶麟一共才收了七个小弟的自行车,叶麟看了一眼手表,直接就回去了。
当天晚上,叶麟吃完饭正在收老物件的时候,洪卫国他们七个家伙就过来了。
估计是看到了叶麟留的字条了,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这个时候过来,要知道这可是在下雪。
可是老大召唤,不要说下雪,就算是下刀子他们也要过来。
“你们先坐那边暖和暖和,等我这边忙完了再说。”叶麟对几个小弟说着。
“好的老大,你忙。”
因为小弟过来了,叶麟就加快了速度把几个卖老物件的给打发走了。
在几个人离开以后,洪卫国站起来来到叶麟身边说道:“老大,你是说以后不收自行车了?”
“我说你小子没有看清楚是怎么回事?我什么时候说以后不收自行车了?我说的是暂时不收。”叶麟瞪了一眼洪卫国。
“呃!那老大我们不收自行车干什么啊?”
这个问题不光是洪卫国要问,其他几个家伙也是一样,所以在洪卫国问完叶麟以后,这几个家伙都看着叶麟。
“这个我已经帮你们想好了,你们暂时先收老物件。”
“老物件?老大,什么老物件?”洪卫国问。
“看到桌子上那些东西了吗?那就是老物件。”
叶麟刚说完,又一名小弟站起来说道:“老大,什么算是老物件?”
“这个问的好,鉴于你们没有接触过,所以从明天开始,你们两个人都要过来跟我学这方面的知识。”
“啊!不是吧老大,我最怕学习了,你还是饶了我吧!”
“没问题啊!如果你不想赚钱,那你可以不学。”
“呃!”
听到赚钱,这小子不说话了,这些家伙,对别的不感兴趣,但是对钱绝对感兴趣。
只要能让他们赚钱,再苦再累都没有一个人说什么。
只要喜欢钱就好办,就不怕他们不用心学。
“老大,收这玩意有收自行车赚钱吗?”又一名小弟问。
“比自行车赚钱多了,看到这件东西没有,如果你们谁收到一件这样的东西,那么就值五十块钱。”
“什么?”
“什么?”
几个人吃惊的看着叶麟,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瓶子竟然值那么多钱。
“老大,一个破瓶子而已,怎么可能值五十块钱?”
“没错!确实是破瓶子,可就这破瓶子,就值五十块钱。”
“嘶!”
得到叶麟的确定,几个家伙倒吸一口凉气。
“当然,不是所有的这种瓶子都值这么多钱,所以我才让你们过来跟我学。”
“老大,我学,什么时候开始?”
“这样吧!还有兄弟的自行车没有收上来,明天大家都帮忙一起收,争取明天一天的时间把自行车都收回来,从后天开始学。”
“好。”
“太好了。”
几个小弟都很兴奋,赚钱的事情谁不兴奋,不要说他们,碰到赚钱的事情叶麟也兴奋。
第二天,有了这些小弟,还有别的小弟帮忙,不到一天,所有小弟的自行车要么被叶麟给收进了空间,要么就是被大家给送到了放自行车的院子。
接下来一段时间,每天上午叶麟就在放自行车的院子里教他们怎么认识老物件。
为了让他们认识的更清楚,叶麟拿出来不少老物件,而且是每天拿出来的老物件都不同。
叶麟教的认真,这些小弟学的也认真,并且每个人都拿着本子记。
叶麟也没有教他们多长时间,这倒不是叶麟不想教,而是已经差不多。
如果说把他们教的什么都懂,估计没有个三五年根本不可能,而且老物件这玩意,就是要从东西入手。
叶麟教的再多,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出去练练,那样的话可能上手更快。
还有就是,这个年代的老物件假的很少,只要有年号,东西又不错,可不是很少有假的。
再说了,就算是假的,也是民国时期的东西,收上来也不会赔钱。
叶麟又不傻,要不然怎么可能让他们出去收,而且因为他们是新手,叶麟并没有给他们定价。
也就是说,花五毛一块可以收,花三块两块也可以收,这个完全看他们自己。
也就是俗称的捡漏,没错,叶麟就是让他们出去捡漏,不要以为只有那些大院,或者遗老遗少家里才有老物件。
平常百姓家也有很多,甚至有人家里有都不知道。
这很正常,这个年代普通老百姓没有几个人认识字,就算是认识几个字,也是从扫盲班出来的。
对古董什么根本就没有概念,这个年代不是后世,有网络,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这个年代,除了那些知识分子,除了家族传承,很少有人知道什么古董。
说句不好听的,可能谁家平时吃饭用的碗,都是清代民窑精品。
这些在后世价值几十万上百万的东西,随时都会只听到一声响,然后四分五裂。
这绝对不是开玩笑,这个年代这种事情没天都在发生,要不然叶麟也不会让这些小弟出去捡漏。
等把这些小弟都放出去一会,叶麟轻松了很多,这半个来月,叶麟上午要教这些小弟,下午他回去写问题,让这些小弟在这边自己看,说实话确实很累。
现在好了,小弟放出去了,他的《十万个为什么》问题也写完了,接下来就可以干他自己的事了。
《十万个为什么》当然不是真有十万个问题,第一版只有九百个问题,而这九百个问题,叶麟自己就写了四百七十多个,占了一半还多。
同时,叶麟也赚了两千多将近三千块钱的稿费,说实话,他还真不在乎这些稿费,如果只是为了稿费的话,叶麟还真不去写它。
第二天,叶麟把最后一批问题邮递出去,就直接去了师父家。
现在天冷了,师父还是一个人住,叶麟有点不放心。
虽然说师父是练武之人,身体比普通人要好很多,但师父毕竟年龄大了。
自从入冬以后,叶麟从来没有隔过三天就会过来看看。
“臭小子,你怎么又来了?”
可能是来的太勤了吧!李老头看到叶麟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师父,我这不是几天没有见到您,想您了吗?”叶麟挠了挠头。
“我看你不是想我吧?是想师父那点存货了吧?你小子,不给败坏光你是不甘心啊!”
“师父,看您说的哪能啊!我就是想您了!”
李老头给了叶麟一个白眼,根本不相信叶麟的话。
这也不能怪李老头,谁让叶麟每次过来就留下来吃饭,吃饭就吃饭呗,还专挑师父的好酒喝。
而且是从年份最长到短这样挑。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有五瓶好酒,时间最长的是五十年,然后是四十年,三十年,二十年,十年的话。
那么叶麟就会先拿五十年,然后是四十年三十这样。
可是把李老头给心疼坏了,但叶麟是他徒弟,就算是心疼也没办法。
这已经很不错了,还和他一起喝,如果叶麟直接拿走,他连一口也喝不上。
“狗屁,我还能不知道你!”
“师父,您这话太让我伤心了。”叶麟假装很受伤的样子。
可惜他这些把戏,李老头早就领教过了,所以一点用都没有。
“行了,别演了,中午还留下来吃饭是不?”
“哇!师父,您太厉害了,这个都能算出来!”
“滚蛋!”李老头骂完直接笑了出来。
别看两师徒打打闹闹,其实两个人都很享受这种温馨。
说实话,李老头还真不在乎他那些酒,要不然的话,他随便放一下,叶麟也找不出来啊!
就算是能找出来,叶麟能翻箱倒柜的去找吗?当然不能。
“臭小子,这一段时间还老实吧?”
“师父,您说呢?您没看我这一段时间来的多了吗?就是因为没有什么事做。”
“那就好,你小子记住,这一段时间把你那些投机倒把的事情都给我停了,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如果实在待不下去,就来我这里,陪我喝酒。”
“放心吧师父,我现在老实的很。”
“嗯!”
中午师父炒了两个菜,师徒两个当然要喝一杯。
吃完饭以后,叶麟又陪着师父聊了一会,然后就离开了。
因为现在修车铺也没有生意,所以叶麟也就没有去修车铺,而是直接回家了。
今天是星期六,如果是平时的话,星期六下午是休息的,可是这离期末考试不远了,所以只有星期天一天休息。
既然没有星期,李冉和叶琪当然也不在家。
本来叶麟是想回来休息一下,没想到还没有进后院,就被刘奶奶给叫着了。
“大孙子,你过来一趟。”
这真是赶巧了,怎么那么巧,刘奶奶刚从屋里出来,就看到叶麟从外面回来。
“奶奶,什么事?”
“进屋说。”
“噢!”叶麟连忙跑了过去。
进屋以后,刘奶奶指着一把椅子说道:“坐下来说。”
“哎!”
等叶麟坐下,刘奶奶说道:“大孙子,你那个雪橇还能用吗?”
“能啊!我刚做了一辆,比之前的还好。”
“哈哈哈,太好了。”
“奶奶,您问这个干什么?”
“明天带奶奶出去走走!”
“呃!”
本来叶麟还想着明天星期,他去看看陈静,没想到刘奶奶让他带她出去。
不过叶麟还是点头说道:“行,明天我带您出去。”
见陈静什么时候都行,这个星期见不到可以下个星期,但是刘奶奶不一样啊!
说句不好听的,有今天没明天,所以不管刘奶奶提什么要求,叶麟都会满足。
“嗯!那奶奶明天吃完早饭等你。”
“好。”
说完这件事以后,叶麟并没有离开,而是安安静静坐下来听刘奶奶说话。
人老了就是这样,有点嗦,如果是别人,估计早就烦了,但是叶麟没有这种感觉。
不管是陪师父说话,还是陪刘奶奶说话,叶麟从来没有烦过,不但如此,他还很享受这种感觉。
一直到下午三点多,刘奶奶有点累了,叶麟把刘奶奶扶到躺椅上躺下,帮刘奶奶盖了个被子,再才离开。
都这个点了,叶麟也就不休息了,直接去了修车铺。
修车铺现在没有生意,就姜大叔一个人在,本来叶麟以为姜大叔一个人在这里待着,估计该睡着了。
没想到过来的时候才发现,修车铺挺热闹,是姜妈妈和儿媳妇过来了。
看到叶麟进来,姜妈妈和新娘子连忙站了起来。
“叶麟!”姜妈妈喊了一声。
“阿姨,你怎么来了?快坐下。”
“哎!”姜妈妈坐下来说道:“在家也没有什么事,就过来看看,没打扰吧?”
“阿姨,看您这话说的,当然没打扰,而且以后您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
“啊!那怎么行!不行不行。”姜妈妈连忙摇头。
“阿姨,没关系的,现在下雪了,修车铺也没有什么生意,而我老是在外面跑,修车铺就剩下姜大叔一个人,如果您过来,还能陪姜大叔说说话。”
“这样行吗?”
姜妈妈估计也是知道修车铺没有生意,所以才过来的,她知道很正常,姜大叔回去肯定和她说啊。
“为什么不行?阿姨,您就听我的吧!您在这里还能陪陪姜大叔,要不然他一个人在这里……”
“嗯!那行,没事的时候我过来。”
“叶麟你好!”
“你好嫂子!快坐。”
叶麟一直在和姜妈妈说话,新娘子到现在才插上话。
“谢谢!”
“客气什么,来到这里,就当到了家里。”
等新娘子也坐下以后,叶麟看了一眼桌子上只有两杯茶水,回头对姜大叔说道:“我说姜大叔,你也真是,怎么不拿点心和花生瓜子啊!”
“不用不用,叶麟,不用拿,我们不吃。”姜妈妈连忙摆手说道。
“阿姨,这不是吃,而是嗑着玩。”
叶麟说完,进屋端出来两个盘子,一个装着点心,一个装着花生瓜子。
“阿姨,嫂子,你们吃啊!”
“这,这太破费了。”
“阿姨,咱们自己人吃说什么破费。”
就这样,四个人坐在修车铺喝着茶嗑着瓜子,一直到五点来钟,天黑了下来。
姜大叔看时间不早了,就对叶麟说道:“叶麟,我看可以关门了。”
叶麟看了一眼手表,点了点头说道:“嗯!是可以关门了。”
听到叶麟说可以关门,姜妈妈连忙拉着儿媳妇站起来说道:“那我们就回去了。”
“阿姨您先等一下。”
叶麟说完进了里间,等他再出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个袋子,里面装的鼓鼓囊囊。
“阿姨,这些东西您带回去,给弟弟妹妹们吃。”
“不行不行,叶麟,这个阿姨不能要。”姜妈妈连忙摆手说着。
“阿姨,您就拿着吧!又不是什么好东西。”
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一些花生瓜子,还有就是点心,这些东西叶麟这里都不缺。
“不行,这个绝对不行。”
“行了,叶麟给的,你就拿着吧!”姜大叔这个时候说了一句。
他太了解叶麟了,叶麟不给,那么你也别要,叶麟给的,那么你也别推辞,因为根本没用。
“这……”
“行了,拿着吧!”
听到姜大叔都这么说了,姜妈妈这才点了点头说道:“那好吧,谢谢你叶麟。”
“阿姨,跟【00ks】我您就别客气了。”
“嗯!”
在姜大叔他们走了以后,叶麟也把门锁着离开了。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就到了年关,这个年代的人,大人最怕的就是过年。
这一点和孩子们刚好相反,孩子们每一天都在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有肉吃。
条件好一点的还有新衣服穿,当然,这个极少。
最主要的还是过年有好东西吃,所以从刚过完年就想着什么时候还过年。
大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怕过年,因为过年就是一大笔开支,先不说要办年货,还要买礼品走亲戚。
可以说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大长一年,好不容易省吃俭用攒点钱,过完年就变得两手空空。
叶麟也怕过年,不过他怕的和别人不一样,他怕的是过年就又长了一岁。
有点后世很不想长大的感觉。
可是没办法,年还是要过的,岁数也是要长的,这个是自然规律,谁也没有办法。
说实话,有时候叶麟就想着,还不如进入空间里的静止空间,可惜空间对他不起作用。
他就算是进入静止空间,时间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腊月二十二这天下午,叶麟对姜大叔说道:“姜大叔,从明天开始修车铺关门,回去好好过个年吧!”
“啊!叶麟,关门这么早啊?”
叶麟耸了耸肩说道:“反正也没有生意,还不如早点关门回家过年。”
“可是这也太早了吧!离过年还有七八天呢!”
“我知道,而且我打算过完年正月十六再开门。”
“什么,正月十六开门?”
“对。”
姜大叔知道,叶麟做的决定没有人可以改变,只能点头说道:“那好吧,我知道了。”
“这个给你。”叶麟拿出一个红包递过去。
“这是什么?”
“奖金,你这一年的奖金。”
这个年代,谁听说过这个啊!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奖金。
“叶麟,这个我不能要,工资你已经给我了,我不能要这个。”
“姜大叔,你就拿着吧!你也知道我的性格。”叶麟直接把红包放进姜大叔手里。
“这……”
“行了,就这么定了,也没有多少钱,用这些钱过年吧!”
“嗯!谢谢你叶麟。”
叶麟现在虽然不卖粮食了,甚至连肉都不卖了,但是他身边的人,叶麟都给准备了。
比如姜大叔,比如他那二十几个小弟,就连大杂院的那些小弟,叶麟也给准备了一份。
虽然给大杂院那些小弟准备的不多,可他也是没有办法。
他也想多准备一些,想准备的和那二十多个小弟一样,可是不行。
因为那样的话,他们就没有办法和家里人交代,交代那些东西从什么地方来的。
叶麟给姜大叔家准备了五十斤白面和一百斤玉米面没办法,姜大叔家人太多。
当然,这说的只是粮食,叶麟还给准备了十斤猪肉,两只鸡,五条鱼和十斤鸡蛋。
除了这些,还有一斤香油,五斤花生油,这些足够姜大叔家过年用的了,别忘了姜大叔家自己也有,这些只是叶麟给他准备的而已。
那二十几个小弟也是差不多,因为他们也是人口多的家庭。
只有大杂院的这些小弟少了很多,因为叶麟给他们每个人就准备了五斤猪肉,别的什么也没有。
可就这五斤猪肉,估计回去也要解释半天,如果叶麟给他们的,和姜大叔还有另外那二十多个小弟一样,根本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五斤猪肉,这可是很多了,不要以为每人每个月有四两肉,这个月就会给吃了。
不是那么回事,条件好的会给吃了,条件不好的,基本上就把肉票给卖了。
很多家庭一年就吃三次肉,五月端午,八月十五和过年,别的时候是吃不上肉的。
而且五月端午吃肉,基本上是为了炼油,这一天吃肉炼的油,刚好够吃到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吃肉也是一样,还是为了炼油,可以吃到过年的油。
春节就更不用说了,炼的油要吃到端午节,所以五斤猪肉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很重要,这很可能是他们一年吃的油。
当然,肥肉炼完油以后,留下来的油滋啦可以包包子,或者包饺子,吃着那叫一个香。
叶麟小时候吃过,自从十岁以后就没有吃过了,根本没有必要,吃那玩意,那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如果有选择,谁愿意吃啊!
在姜大叔走了以后,叶麟也收拾了一下回去了,关门就真正的关门。
不光修车铺关门,老物件也不收了,虽然有很多人可能想卖点钱过年,但叶麟也没有打算再收。
第一,他想好好过个年,不想因为这些事,让他年都过不好。
第二,这个叶麟早就说过了,过年这一段时间不再收老物件,所以之前该卖的都卖了。
至于说这个时候还过来的,要么就是不知道,要么就是新过来的,这个叶麟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儿子,回来了?修车铺还没有生意吗?”
“嗯!妈,修车铺我给关了,准备好好过个年,等过完年再开门。”
“这个你自己看着办,不用和我说。”
“哎!”
对于叶麟在外面做什么,李冉从刚开始还问问,现在连问都不问了。
对于自己这个儿子她太了解了,如果他想告诉你,你就算是不问他也告诉你,可是如果他要是不想告诉你,你问了也没用。
要么随便说两句应付过去,要么就是说假话,既然这样,还让他说什么。
“对了妈,明天就是小年了,咱们家是不是要好好的打扫一遍?”
“嗯!确实要好好的打扫一下,不过这些你就不用管了,有我和你姐还有小颖就行。”
家里的活,李冉从来不让叶麟插手,还好叶麟不是生活白痴,要不然估计他连自己都照顾不好。
这种事在后世可是有很多的,很多父母惯孩子,什么也不让孩子干,等孩子进入社会,就是一个生活白痴。
不要说洗衣做饭,连买菜都不知道去什么地方,这样的人进入社会会是什么样。
如果叶麟不是重生过来的,估计也会被李冉惯的给后世那些人差不多。
“呃!那好吧,明天我去买年货吧!这个交给我。”
“这个可以,花钱的事就交给你,别的活我们干。”
老妈的话,听到叶麟耳朵里怎么听怎么别扭。
说的好像他就是一个败家子似的,光知道花钱,别的什么都不干。
“我姐和翟颖呢?”叶麟和老妈说完话,找了一圈也没有看到人。
“听说供销社来了一批芝麻酱,你姐她们去买去了。”
“呃!妈,咱家好像不缺那个吧?而且供销社卖的芝麻酱,里面基本上那样什么油了,吃着干撇撇的。”
“我知道,可是儿子,咱们家不吃,别人吃啊!很多人想买还买不到呢!”
“呃!”
听老妈这么说,叶麟就明白了,这不是给自己家买,而是给别人。
要知道,芝麻酱只有逢年过节才能买到,而且还定量,逢三节(春节,五一,国庆)每户供应一两,也就是五十克。
当然,春节还有别的供应,比如茶叶,低档茶叶一两,从五九年起,茶叶被划为“国家二类物资”,市场罕见。
除了这些,逢年过节还有粗粉条二两,粉丝一两,花椒半两,大料半两,木耳半两,黄花半两,碱面儿半两,皆按户供应。
不光如此,花生瓜子一年品尝一回。
每逢春节到来,每户居民,凭证供应花生半斤(含皮)和瓜子二两(熟)。
一直到六五年,也就是今年,才由每户居民每年供应半斤花生和二两瓜子,改为每人供应半斤花生和二两瓜子。
估计姐姐就是为了这个才跑过去买的吧!
谁能像叶麟家似的,别人一年品尝一次的花生瓜子,他们家一年四季不断。
【】 芝麻酱,香油,花生油从来不缺。
就连茶叶也是一样,这说的不是空间茶,当然,这个茶叶和他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茶叶都是他从师父家顺的。
至于别的就更不用说了,一个连肉都不缺的家庭,还能会缺了别的。
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冬天是最难过的,自从六零年蔬菜被正式划为“国家二类商品”以后,对居民实行凭票供应。
凡在DìDū有正式户口的,每人每天供应鲜菜二两,品种不限,但基本上就是土豆,萝卜和白菜,但以土豆居多。
另外还发放少量的葱票,持票可以购买少量的葱姜蒜等。
这个葱票主要有居委会安排,重点是照顾基层革命军烈属。
不要说葱票,很多人手里拿着菜票都不舍得买,因为没钱,很多人都去买咸菜或腌菜。
说曹操曹操到,正在叶麟和老妈说叶琪她们的时候,三个丫头从外面就来了。
看样子一个个还挺高兴,估计收获不错。
“咦!弟弟,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叶琪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修车铺关门了,我就回来了。”
“关门了?为什么关门?”
“关门过年啊!”
“呃!吓我一跳,我还以为修车铺你不干了呢?”
“想什么呢?”叶麟在叶琪脑袋上弹了一下。
“哎呦!”叶琪痛呼一声,然后对李冉说道:“妈,弟弟打我。”
“噢!是吗?什么时候?”
“呃!”
听到老妈的话,叶琪还能不明白什么意思,就是她没看见呗,明显是对弟弟进行包庇。
可她一点脾气都没有,谁让她是妈呢!
李冉这种反应,翟颖和李婷早就已经见怪不怪,所以同样当做没看见。
“对了,你们都买的什么东西?”李冉把话题给岔开了。
“阿姨,我们买的可多了,有香油,有芝麻酱,还有粉条,粉丝……”李婷连忙把买的东西报了一遍。
“嗯!回头给院里几家比较困难的送过去。”李冉说这话的时候是看着李婷。
像这种送东西的活,当然不会让叶麟去。
而且李冉也不是谁都送的,她要送的人,不单单是家里比较困难,还有就是为人处世比较好的。
大个比方,如果是胡老抠那样的人,就算是他们家再困难,李冉也不会去送。
“噢,知道了。”
这些东西也只能送出去,他们家这些都有,根本不需要,至于说李婷家,早就送过了。
不但是李婷家,就连翟颖家和杜爷爷家叶麟都送过了,所以这些东西只能送给大杂院那些比较困难的家庭。
“行了,你们聊,我去做饭去。”李冉站起来说。
“阿姨,我帮您。”翟颖连忙说。
“好。”
在这个家,翟颖已经可以独当一面,这么说吧!如果李冉不在家,那么做饭的活就会落到她身上。
至于说叶琪和李婷,这两个丫头让她们打打下手还差不多,做饭?就算是她们敢做,也没有人敢吃啊!
用叶麟的话说:你们两个做的饭我可不敢吃,我怕食物中毒。
就在李冉快走到门口的时候,忽然又回头问道:“儿子,你今天想吃什么?”
“随便。”
“噢!那我就随便做了。”
“好。”叶麟对吃的从来不挑,可以说是有什么吃什么,甚至说老妈做什么他吃什么。
“妈!您这也太偏心了吧?怎么不问问我想吃什么?”叶琪不满的问。
没想到李冉瞪了她一眼说道:“问你干什么?做什么你就吃什么!”
“呃!”叶琪愣了一下,问道:“妈!我是您捡的吗?”
叶琪这么问,李冉回头看了她一眼说道:“你不是我捡的。”
叶琪听到老妈这么说,刚想说点什么,可是还没有等她开口。
就听李冉说道:“你是我拾的。”
“呃!”
叶琪很受伤,这不都一样吗?
只有叶麟在一边没心没肺的笑。
听到叶麟的笑声,叶琪瞪了他一眼说道:“你笑什么,上次妈还说你是捡的呢!”
“我无所谓啊!捡的就捡的呗。”叶麟耸了耸肩。
看到这一对儿女吵嘴,李冉摇了摇头和翟颖做饭去了。
第二天上午,叶麟架着雪橇去了百货大楼,今天他是过来置办年货。
别人置办年货就是去附近的供销社,叶麟置办年货都是去百货大楼。
不要以为就叶麟一个人来这里置办年货,来这里置办年货的可是有很多人。
文***命还没有开始,有钱人还没有跑或者被关起来,这个时候有钱人还是很多的。
当然,这个有钱人说的不是叶麟这种闷声发大财的,说的是那些资本家。
资本家虽然已经公私合营了,可是每个月还是有不菲的收入,这个当然是看在公私合营之前有多少资本。
打个比方,在公私合营之前有一百万资本的资本家,每个月可是能拿到上万块,甚至几万块的。
而且还什么都不需要做,光分红就有这么多。
可以说这个时候来百货大楼置办年货的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是这些人,估计也只有叶麟这么一个另类。
叶麟要置办的年货很简单,布匹,糖果,点心,年画,门钱子,对联。
他只需要买这些就可以了,别的根本不需要买,因为别的东西他都有。
这么说吧!过年需要的东西,他有的,百货大楼并不见得有。
首先叶麟先去了卖布匹的地方,本来叶麟是想买一些成品衣服,但是老妈不同意。
这倒不是说老妈怕花钱,而是老妈觉得卖的那些成品衣服,没有自己做的暖和。
没办法,叶麟只能买布了,然后让老妈去做。
不过这个也可以找别人做,自己只需要提供材料就好,做好以后给点加工费。
“同志,麻烦把那块布拿过来我看一下!”
叶麟指着一块条轮说。
叶麟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他现在已经十六,过完年就十七了。
可能是这些年吃的太好,叶麟的身高已经达到一米七一,这个身高,比很多成年人都高。
当然,这说的是这个年代,就他这身高如果放在后世,虽然不至于被人说成残废,但确实拿不出手。
可是在这个年代,这已经不矮了,而且叶麟现在才十六,还可以长。
叶麟感觉到,追上前世的身高应该没有问题,虽然说他前世也不是很高。
他这个身高,售货员当然不能再把他当成小孩子,而是当成成年人。
如果是以前,售货员肯定会说:“去去去,小孩子别捣乱,让你家大人来买。”
可是现在,就听售货员说道:“好的同志,我这就给你拿。”
售货员把条轮布递给叶麟,叶麟用手摸了一下,感觉到还行,就说道:“给我来两米。”
“两米是吧?”
“对,两米。”
“好的。”
这条轮的颜色还可以,深蓝色的,可以给刘奶奶做一身新衣服过年。
售货员很快就把布给剪好了,叶麟又选了几种布料。
其中有适合老妈穿的条绒,还有适合姐姐,翟颖穿的棉布。
叶麟不需要,因为他有很多新衣服可以穿,不说他自己弄的那些中山装,别的衣服也一大堆。
买完布料,叶麟又去买年画,对联和门钱子,这玩意不需要票,而且还不限量。
叶麟当然是要多买一些,这些不光是家里和刘奶奶家要用,还有修车铺和放自行车的院子也要用。
然后就是糖果和点心了,这个也是要票的,不过叶麟好像从来没有缺过这玩意,一口气买了十斤糖果。
这个年代的糖果很贵,一斤硬水果糖需要九毛六分钱。
不要说一般家庭,就算是一些生活比较好的家庭也不会买。
买完糖果就是点心,这个叶麟也没有少买,因为还要串门,所以叶麟不光买了散装的,还买了一些礼盒,也就是京八件。
这些东西买完,叶麟年货也就置办完了,然后把东西提到雪橇上,直接就回家了。
叶麟这边刚到家,东西还没有放下,就听老妈说道:“儿子,过年需要烧火的地方太多,光用炉子不行,你去打一罐石油气去。”
“呃!好,我一会就去。”
六五年十一月,第一座供应民用液化石油气的灌瓶站在DìDū西郊建成,并率先向DìDū一些居民区域发展用户。
一罐石油气的价格是两块七,议价是三块二,凭证购买,也就是是居民购买证。
叶麟这个后世过来的人,当然第一个选择就是用这个,因为这个用着比较方便。
但是一罐气用完,老妈就不让用了,说是浪费,这玩意又不能取暖,只能做饭用,哪有蜂窝煤好。
六十年代,农村烧草烧柴火,城市则是烧蜂窝煤。
冬天,没有暖气,要生炉子取暖。
快人冬,先要去买那种铁皮烟简,然后自己装烟简,装炉子。
生炉子取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点火,要先拿一张报纸塞在炉腔里面,报纸要揉皱,上面放块引火的草炭,在草炭上面再放蜂窝煤块。
然后用火柴在下面点着报纸,报纸快烧完的时候引着草炭,草炭再引着煤,这样一步步把炉子点着。
这个过程烟雾很大,往往弄得满屋都是浓烟。
点火不是很难,所以学会并不难。
难的是,炉子生着之后保持它不灭,还要达到取暖的目的。
这个年代,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天从早上起床以后,开始的顺序是:一,起床打开炉子,撤炉灰,把煤添上,十五至二十分钟后封炉子。
二,下班回来,打开炉子撤灰,加煤,等新加的煤燃烧旺盛时,就大概到了晚上八点了。
三,享受两小时稍微暖和的时刻,就要封炉睡觉了。
这样,室内晚上最高的温度,也就在十到十三度左右。
但是,事情不是这样简单,炉子灭了的事情经常发生。
使用蜂窝煤,最担心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煤气中毒”。
每到送煤的师傅给各家各户送煤的时候,大家都会很客气地倒茶送烟。
为的就是希望能够给自家送一些干的蜂窝煤,因为刚做出来的煤很湿,很不好点,而且还容易产生煤气(一氧化碳),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大家对送煤的师傅都很客气。
当然,街坊们也都很体谅那些送煤师傅,一车煤几百斤重,一个人又要拉又要搬的,要是赶上几个院子深的就更累了,往往是深秋的天气,搬完煤却出了一身的透汗。
挣的都是辛苦钱,所以大家能送点什么也就送点什么了。
一般情况下,这蜂窝煤被送到家之后还需要在院子里吹上几天,一直到差不多干透了,才会全家总动员地起搬到自家盖的小煤池或者窗台底下。
再在上面盖上一层塑料布并压上几块砖或者瓦什么的,才算大功告成。因为冬天就靠这些煤了,谁也不希望下雨的时候给淋湿了。
一些会过日子的家庭会把煤炭买回来自己动手做蜂窝煤。
这样不仅保证了亲自挑选的原料煤不掺假,还能省不少钱。
做蜂窝煤的机器,是一个长一米左右的手提铁架子,下面焊着一个蜂窝煤模子,将煤炭装进模子,用脚将模子上面的盖子往下踏紧,然后一个成型的蜂窝煤就会从模子下掉出来,落在地上。
当一排排、一行行蜂窝煤站成一个方阵,一家人列嘴笑了。此时,惟愿老天保佑,两三天别下雨,把蜂窝煤晾晒得干干的。
这些仈Jiǔ十年代还有,二十一世纪基本上看不到了。
就算是仈Jiǔ十年代,看到的也和现在不一样,因为仈Jiǔ十年代城市中,除了一些平房,郊区还烧蜂窝煤,市里基本上都是烧液化石油气。
叶麟把东西放屋里以后,提着煤气罐就出去了,刚才他没有先回家,而是先去了放自行车的院子。
他也不知道还要去灌石油气,所以就把雪橇给解了,现在还要重新套。
提着煤气罐来到这里的时候,二黄它们刚吃完东西,正懒散的在院子里乱串。
看到叶麟过来,二黄先扑了过来。
还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如果大黄在的话,二黄绝对不敢先扑过来。
“别闹。”叶麟用手把二黄推开。
叶麟现在虽然有一米七一的身高,但是二黄的两条前腿还是能扒到他的肩膀。
“汪汪汪。”
“叫个屁啊!咱们还要出去。”
叶麟说完,就把雪橇给放了出来。
看到这,二黄对着叶麟又叫几声,然后乖乖的跑到前面,等着叶麟给它上套。
雪橇有十一个套,二黄在正中间,而且还是最前面的一个,也就是俗称带头的。
叶麟把二黄它们套上以后,就驾着雪橇往西郊赶。
煤气站并不在城里,离城里还有一段距离,虽然整个帝都就在一个煤气站,但是来换煤气的人并不多。
主要是用煤气比较浪费,又不能取暖。
别忘了,用煤气不光是有煤气罐就行,还要买炉灶,这可是不少钱的。
也只有条件好的家庭才会用,图个方便。
叶麟拿着本,先去交钱开票,然后拿着票去灌煤气,这一圈下来,二十分钟过去了。
这个年代的效率还真是无话可说,如果在后世那些煤气站也是这个样子,估计早倒闭了。
回到城里,叶麟还是先去了放自行车的院子,把狗狗从雪橇上解下来,就让它们玩去了,叶麟扛着煤气罐回家了。
而这个时候,老妈她们已经把家,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
看到叶麟扛着煤气罐回来,李冉说道:“儿子,辛苦了,坐下来休息一下。”
“妈,我不累,还有什么活让我干吗?”
“没了,都干完了,你休息就行,不用管了。”
听到老妈这么说,叶麟只能点了点头说道:“那好吧,如果有什么活告诉我一声。”
“嗯,知道了,今天就先出油。”
出油这个词,说白了就是炸东西,炸肉,炸丸子,反正只要是用油炸东西都叫出油。
老妈要去出油,翟颖和叶琪当然要去帮忙,因为今天是小年,李婷并没有过来。
在别的地方对过小年可能没有那么在乎,但是在帝都,过小年可是很在乎的,一家人要一起打扫屋子。
所以李婷今天没有来,不过那丫头一年也就几天不过来,端午节,中秋节,小年,除夕和初一,除了这几天,她什么时候都过来。
老妈,姐姐和翟颖在外面出油,叶麟在屋里泡了一大搪瓷缸子茶,一边嗑瓜子一边喝茶。
这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舒服,惬意,如果不是文***命即将到来,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下去也不错。
就在叶麟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时候,李冉在外面叫道:“儿子,出来一下。”
听到老妈叫自己,叶麟连忙跑了出去,问道:“妈,什么事?”
“你不是没事吗?妈刚炸的油饼,给你师父送一些过去,他就一个人,估计也不会炸这些东西。”
“哎!我这就去。”
李冉找张干净的油纸,包了二十多个油饼进去。
这可不是外面卖的那种大油饼,这油饼比较小,也就跟后世家里吃饭用的那种碗的碗口差不多。
不过就算是这样,二十几个油饼也有二三斤。
对于对叶麟好的人,李冉从来不吝啬,如果不是油纸包不下了,估计她还会接着往里面装。
“拿好,别半路散了。”
“放心吧妈,不会。”
“嗯!那你快点去吧!”
“好。”
叶麟提着油饼,就往外面跑,路上的时候,叶麟看到没人,就给收进了空间。
这样的话,等到了师父家还是热的,师父直接就可以吃。
师父家离他家本来就不远,如果不是下雪,根本就用不了十分钟。
来到师父家外面,叶麟看胡同里没有人,就从空间把油饼取了出来提在手上。
“师父,我来了。”叶麟上去就把门给推开了。
看到师父不在院子里,叶麟转身把大门关上,回过头就看到师父已经出现在堂屋门口。
“师父。”
“我说你小子,来就来呗,喊什么喊,怕别人不知道啊?”
“呃!”
叶麟发现,师父是越来越小心了,以前他就算是踹门进来,师父都不会说什么。
现在不一样了,不要说叶麟踹门进来,哪怕进来说话的声音大一点,师父都会怪他。
叶麟挠了挠头,连忙把手里提的油饼递过去说道:“师父,我妈刚炸的油饼,让我给您送点过来,还是热的。”
“噢!拿过来。”
“哎!”
叶麟连忙把纸包递过去。
师父接过去,说道:“走,进屋。”
“嗯!”
来到屋里以后,师父就连忙把纸包打开,拿起一个油饼就咬了一口,然后一边吃一边说道:“不错不错,就是这个味,好吃。”
“师父,您喜欢吃啊?那回头我再给您送点过来。”
“不用了,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多吃,我就一个人,这些就够我吃一段时间的,你们人多,就留着自己吃吧!”
“没关系的师父,我妈还可以再炸。”
听到叶麟这么说,师父摇了摇头说道:“还是算了,另外替我跟你妈妈道谢,就说她炸的油饼很好吃。”
“嗯,这话我一定带到。”
说完以后,又想起来什么,叶麟接着说道:“对了师父,我妈说了,过年还让您过去一起过。”
听到叶麟这么说,李老头想了想说道:“行,三十晚上我过去。”
“嗯!”叶麟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师父,您不会空着手吧?”
“臭小子,说什么呢?”李老头笑着要去打叶麟。
可是叶麟多精啊!问完以后就跑开了,李老头不要说打了,碰也碰不到。
“嘿嘿嘿,开玩笑的,您什么都不带,还能不让您吃饭。”
叶麟的话,让李老头给了他一个白眼,自己这个徒弟,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没皮没脸。
“臭小子,说吧!看上什么了?”
“没有没有,什么也没有看上。”叶麟连忙摇头否认。
他总不能跟师父说:师父,我看上您那一屋子宝贝了。
先不说师父会不会给他,他也不大好意思要不是,当然,如果师父执意要给,他还是会收下的。
他虽然没说,但是不代表李老头不知道,他早就知道自己这个徒弟看上他屋子里那些东西了。
“行了,去挑两件玩吧!但是不能多拿。”
“不用不用,还是先放您这吧!等您什么时候不想玩了,到时候再给我。”
叶麟想要的可不是一件两件,而是全部,这当然不是叶麟贪心,而是为了保护师父。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四旧,师父留着这些东西,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处,哪怕等文***命过去了,他再还给师父,也不能把这些东西一直放在这里。
“你小子可想好了,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我想好了还是先放在您这里。”
反正离文***命还有一段时间,他现在不着急,再说了,就算是文***命来了,也不会第一时间就来到这里,所以师父这里还是安全的。
和师父聊了一会,叶麟就回去了,今天是小年,所以他并没有留在师父这里吃饭。
再说了,师父吃油饼就已经吃饱了,中午可能都不做饭了。
所以叶麟只能回家吃。
成完中午饭,叶麟又去把雪橇套上,然后就去了新街口。
上午买布料的时候,他并没有买陈静的,而是给陈静买了一套做好的,所以他要给送过去。
当然,这只是借口而已,其实是想看看陈静,还别说,一段时间不见陈静,还真是有点想念。
陈静这边所有的生意都停了下来,包括批发,这当然是叶麟的主意。
他交代陈静的是,从现在开始,什么都不要做,哪怕鸽子市都不要再去,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
当然,上学还是要去的,陈静学习成绩很好,如果可以一直上下去的话,考大学绝对没有问题。
可惜这根本不可能,就算是她想上,也没有机会,当然,这个没有机会也不是绝对的。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就目前来说,叶麟还真没有什么办法。
叶麟现在去陈静家,已经不需要偷偷摸摸,直接大明大方的去就行。
再说了,之所以偷偷摸摸,那是因为给陈静送货,现在又不是送货,干嘛还偷偷摸摸。
陈静家叶麟已经来过很多次,可以说是熟门熟路。
来到陈静家门口,叶麟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上前敲了敲门,又往后退了一步。
“谁啊?”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推开门问。
当看到门口站的是叶麟的时候,惊讶了一秒钟,连忙说道:“叶麟,你怎么来了?快进来。”
这年轻人不是别人,而是陈静的三哥。
他也是没有考上大学,目前在家待业。
这个年代就是这样,想去上班就只能等,等国家,等居委会或者街道给你安排。
在没有安排之前,只能在家待业,你说想像后世似的,出去找点事情做,根本没门,除非你不怕被抓起来。
“嗯!”叶麟点了点头,跟着陈静的三哥就进去了。
进屋以后,发现陈静一家子除了在上班的,全部都在家里。
陈静家现在日子好过了,大哥,二哥都已经结婚,并且搬了出去,听陈静说好像都是厂子里给安排了一间房子。
这个年代,有个地方住就不错,何况给了一间,当然,这也是送礼的结果,如果没有送礼的话,根本不可能。
不光大哥,二哥已经结婚,大姐也嫁了出去,所以家里人口一下子少了很多。
“叶麟来了?”老太太看到叶麟,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出来了。
“是的奶奶,您身体还好吧?”